从公共建筑物布局到公共设施体系构建武汉百年公共设施规划思想与实践的演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公共建筑物布局到公共设施体系构建——武汉百年公共设施规划思想与实践的演进
成钢
[摘要]本文试图从历史的纵向维度出发,对百年来武汉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思想与实践的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对百年规划历程进行了初步的划分,.解析每一阶段的主体特点,
探寻蕴含在规划文稿和画卷中的思想火花,展示近年武汉市在公共设施规划体系中的主要思路和内容,期望和国内同仁一起探讨新时期城市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和规划体系的新作法。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体系
以1861年汉口开埠为肇始,西人将近代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式引入武汉三镇,城市公共
设施从无到有、由少积多,逐步得以完善和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掀起了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高潮,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总体说来,武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共经历了前奏期(1949年
以前)、发展期(1949-1978年)、完善期(1979-2001年)和形成期(2002年至今)等4个阶段。同时,武汉城市公共设施规划的实践也经历了从无据可依到参照国家标准、到制订地方标准、再到形成综合性的标准体系等一系列过程,印证了中国城市公共设施规划不断发展成熟的历史进程。
1 前奏期(1949年以前)-公共建筑物的初步设置
1.1 实业兴汉,公共建筑规划与布局的原始动因
晚清时期,武汉局部地区有过类似规划的方案图,但真正的武汉近代城市规划自张之洞督鄂开始。张之洞倡导以实业治国,“以兴学为求才治国之首务”,在武汉大力推动“洋务运动”,实施“湖北新政”。这一时期,武汉三镇在交通、工业、堤防、教育、商业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展,近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兴学堂、办商场”的举措成就了武汉近代公共建筑布局的原始动因。
自1891年始,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创办算学学堂(1891年)、矿务学堂(1892年)、自强学堂(1893年)、湖北武备学堂(1897年)、湖北农务学堂(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1898年)、湖北师范学堂(1902年)、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年)、女子师范学堂(1906年)等(见图1),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等层面,在晚清各省中独立鳌头,奠定了今日武汉教育强市的地位。
随后出于治水患和增田地的考虑,张之洞重修了武昌南北堤,使得武昌古城南北洪泛区遂成良田。武昌城北地区与汉口铁路、码头、租界相对,港口交通条件较好,“将来商务必臻繁盛,等于上海”。于是张之洞奏请“将省城(武昌)北十里外作为自开口岸”,雇请英国人斯美利勘测设计,将武胜门外,自今徐家棚至余家头沿江十里江堤内向江岸扩约1公里的地段,约5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了1:5000的武昌商埠全图(见图2),所有土地分甲、乙、丙、丁四区123块,并规划了驳岸、马路、沟渠等配套设施。其后由于受朝廷猜忌,扼腕离鄂,商埠工程未能进一步实施。同期,张之洞在兰陵街创办两湖劝业场,设置本地商品区、外地商品区、本地天然产品区三类功能,鼓励国人入场经商。
晚清时期武汉地区公共建筑的分布特征初步显现了朴素的规划思想,如学堂大体上选择依山傍湖、环境清幽的地方,商场、商埠则主要临水、临港而设,看中的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尤其是武昌商埠(今为滨江商务区)的规划选址更是体现了张之洞敏锐的城市经营意识和长远的发展
1.2 西风东渐,公共建筑规划思想的初步运用
20世纪初,随着汉口地区租界建设的日益成熟,洋人逐渐将西方的公共设施建设方式,公共休闲方式引入武汉,最为著名的就是球场和跑马场。英国人在京汉铁路以外地区建设了西商跑马场(今解放公园),本地华人也不甘落伍,修建了华商跑马场和万国跑马场(见图3)。此外,租界内还建设了一批教会医院、影剧院、育婴堂等设施,政府也结合大型工厂和铁路枢纽兴办了部分公立医院和学校。这一时期公共设施建设呈现一种自发生长的态势。
为指导三镇合一的武汉市建设,1929年编制了《武汉特别市工务计划大纲》,引进欧洲的城市分区理论,对三镇进行了功能分区,首次提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住宅区等分区规划,明确城市发展规模。其中对公共建筑物包括市署、图书馆与演讲厅、公共厕所、菜场、公墓、公共浴堂、公园、博物馆、游戏场、戏院等进行了简要的罗列。并运用传统的古典主义手法阐释了市政广场、市政厅、图书馆等公共建筑物的布局要领。随后的《武汉特别市之设计方针(1929
年)》、《汉口都市计划书(1936年)》等规划均以此为蓝本进行了若干规定。由于政局变动频繁,此类规划均未得以实施。
1.3 时局动荡,公共建筑规划设想终成理想蓝图
抗日战争期间,武汉的各项城市建设和规划工作基本陷入停滞状态。为研讨武汉战后重建事宜,湖北省政府组织制订了《大武汉市建设计划草案》(1944年)(如图4),草案将武汉定位为国际都市,将公共建筑物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分类,对经济性建筑物、行政性建筑物、儿童教育建筑物、高等教育建筑物、文化事业建筑物、社会性建筑物、卫生性建筑物等的设置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同时受西方社区理论的影响,提出了“完整社区单位”的口号。1947年,武汉成立了区域规划委员会,并由规划大师鲍鼎先生主持编制了武汉首个接近于现代城市规划框架和内容的《武汉三镇土地使用交通系统计划纲要》,设定了“公共建筑地带”的概念,提出地带内原有住宅可保留,新增的建筑应以各类行政机关、文化教育设施为主,但建筑物面积不得超过基地面积的40%的详细规定。其后由于进入三年内战时期,规划的美好设想终成一纸蓝图。
1.4 小结
这一阶段武汉城市规划全面引进和学习了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的思想理论,大气魄地从三镇的尺度对城市职能进行了分工,以国际性大都市的奋斗目标规定了各类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布局原则,强调了商业、教育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在具体实践上,模仿甚至立志要超越租界建设水准,由于时局动荡,武汉真正获得平稳发展环境的时间太短,导致公共设施在建设上种类少、规模小、标准偏低,发展较为缓慢,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三镇的近代化水平(贝;图5)。
2 萌芽期(1949-1978)-居住区生活设施的指标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