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word精品

合集下载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无论在物质、经济还是在文化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城市里,更体现在农村里。

我来自城中村,但是,我的家乡也曾是个很普通的农村,所以就我居住的城中村,和村民们的一些回答,浅谈一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变化;一物质方面的变化我的家乡就在广东珠海,广东的三个特区之一,所以农村的变化更为显著。

据父亲描述,早在80年代,珠海已经不再使用粮票等以前购买物品的必需品,这是很大的进步。

在“吃”方面,明显要比过去好多了,以前不舍得吃的猪、鸡、鸭、海产都能够搬到餐桌上来了,并且从80年代后期到现在,家庭的菜谱一直没怎么变过,但是村里面多了很多沙县小吃、兰州拉面等地方特色食物,丰富了我们的菜谱。

在住方面,我村经历了从草房、到泥砖房、到青砖房、再到红砖房的转变,而现今,我村的住房统一规划,所有的房子统一建起,比以前的住房更是美观了许多。

在衣服方面,我村也早早地脱离了“黑蓝灰”三色,穿上了好看的衣裳。

在出行方面,从最开始的人力、到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我们的出行变得方便,与外界交流也方便了许多。

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深深地鼓舞了村民,使得村民们更加努力的工作,来改变自己的家乡。

物质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坏处,商品流通,毒品也就流入进来了,在十多年前,就有一批年轻人染上了毒瘾,没钱了,便去头蒙拐骗,找钱去吸毒。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年轻人有的戒毒了,有的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有的还在苟延残喘。

这让他们的父母痛心,也让乡亲们揪心。

二经济方面的变化这些看得见变化,是由于我们经济模式的改变而产生的。

和普通的村落一样,我们世代以耕田为生,由于靠近山边,了不起也就是有一门捕鸟捕蛇的技艺。

据老一辈人的讲述,他们那时候是下田赚工分来养活家庭,但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就变了,因为村里引进了工厂。

最开始引入应该是制衣厂,随着工厂的建立,许多的外来人口来到了小小的村子。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的变化
今年秋天我和爸爸、妈妈回东北农村的爷爷家,村子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爷爷乐得合不拢嘴,说:“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伟大成就”。

改革开放前,爷爷所在的村子是有名的贫困村,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现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楼房了,就连平房也逐渐变少了。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千百年来农民头顶烈日收割庄稼的情景,深深烙在我们心里。

而今,秋收时节,耕牛马匹在田野上已经不见了踪影,到处都是农业机械化忙碌的身影。

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天变成了“水泥路”。

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派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载满了高大的树。

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

现在农业税等好多要交的税都取消了,国家还给每亩地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至少60元钱。

并且农民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以前村里那些穷孩子上不起学,现在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村民们得到了实惠心里美滋滋的。

看到这些变化,我下定了决心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为我们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年级(4)班陈柳
指导教师:郑彦。

改革开放30年农民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农民生活的变化

谢谢观看!
生活支出不断增长 生活质量逐年提升
食品消费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温饱型
营养型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靠天吃饭
食物单一
营养均衡 粗细伙伴
穿着方面旳变化
低档 单调
高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
住宅方面旳变化
改革开放30年
之农民旳巨大变化


小康之路


物质享有
精神食粮 简短总结
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逐渐由贫困走向小康
➢笑脸 ➢欢喜
收入低水平迅速增长阶段(1979-1984年) 收入相对低速增长阶段(1984-1991年) 收入稳定高速增长阶段(1992-1998年) 收入波折波动阶段(1999-2023年) 收入高水平迅速增长阶段(2003-2023年
拥挤
简陋
宽阔
舒适
道路交通旳转变
“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
“水泥公路通到家,街道两旁高树栽,出门坐车 不再难”
家庭设备,电子产品旳普及
“四大件”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 空调、电脑、热水器、彩色电视机 大型家具……
精神生活
娱乐设施
因为网络旳普及,广场舞这一新鲜活动也在部分农村中悄然升 起。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旳活动。
事实证明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旳必经之路。
2
只有改革开放才干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干发展 中国。
1
改革开放是我国旳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旳活 力源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农村改革开放40年变化

农村改革开放40年变化

农村改革开放40年变化自1978年中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来,中国农村在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农村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化,从农村经济的发展到农村居民生活的改善。

首先,农村改革开放带来了农村经济的腾飞。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经济依赖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们的收入非常有限。

然而,随着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农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同时,农民也通过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益,农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经济的腾飞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改革开放也带来了农村社会的巨大变革。

在改革开放之前,农村地区的社会生活主要局限于农田劳作和传统的农村文化活动。

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对农村社会的改革,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学校的普及和提高教育质量使得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使得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农村改革开放还带来了农村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

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人口普遍存在向城市转移的倾向。

然而,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在家乡发展。

同时,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和措施也吸引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回流农村。

这种人口流动的变化不仅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增加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活力。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改革开放的变革也带来了丰富的生活方式。

过去,农村居民的生活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生活节奏相对较慢。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农村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电视等媒体了解和享受城市的文化和娱乐资源。

改革开放农村生活变化

改革开放农村生活变化

改革开放农村生活变化30年的改革,30年的开放。

这期间相伴的是30年的拼搏,30年的奋进。

收获的是30年的惊喜,30年的巨变。

享受的是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生活。

这一切是一种进步,而这进步我们有目共睹:那是高奏时代凯歌的乐章,是阳光普照下的温馨画卷,是心灵沟通碰撞下的激情火花。

今天,当我们站在时代前沿,回头看看那些奋斗的历程,不禁感慨万千,浮想联翩……一、生活方面“要致富,先修路”。

让我们先看看我们花木“路的变迁”。

花木的路从原来的北长亭岸,南长亭岸,到花木北路、花木南路,直到现在的北面花木路、南面龙阳路(连接龙东大道至浦东国际机场)…….道路的畅通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来此休闲度假,由此发展了旅游事业,而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建设。

路的改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生机与变化。

再说“车的更替”。

在以前,人们出门办事主要是靠步行:买小百货从马墩头到龙王庙要走3里路,来回六里;要买大件的话就要去塘桥走6里路,来回12里。

在当时,要是看见别人买回一辆自行车,都会好奇地看个够,摸个透,真是羡慕不已!孩子们下学也是步行来回跑,当然我也不例外。

自己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愿望:快快长大,读完书参加工作挣钱后,第一件事是给自己买辆自行车!后来愿望实现了,但是它除了成为我代步的工具外,更重要的“身份”是成为我挣钱吃饭的劳动工具──挂上拖车,骑着它送蔬菜。

而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家庭拥有摩托车已是很普遍的现象了,有的还买了私家小轿车。

生活好了,人们也有时间开着小车去旅游,享受幸福的生活了。

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后说说“房的变化”。

七、八十年代,两间平房住鸳鸯──高兴。

九十年代,一幢楼房尝甜蜜──满意。

跨进二十一世纪,三室一厅住新人──知足。

30年里,人们吃、穿、行、住等方面无不体现了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0年前,人们普遍憧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经济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调整。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推进以及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等因素,都对农村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种植业发展、乡村旅游兴起、农民创业创新等多个方面展开叙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变迁。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变迁的重要因素。

通过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流转的权利,使得土地的流动变得更加灵活。

此举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另外,土地流转也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培养了一批富裕农民,进一步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种植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种植业发展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可以通过自主经营农田和农业产业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近年来,政府提出了“农民成为经营者、土地成为资产、农村成为市场、农业成为产业”的目标,通过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并引进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品质,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乡村旅游兴起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旅游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农村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一大批游客。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农民通过开办农家乐、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增加了收入来源,改善了生活质量。

同时,乡村旅游也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有机的产业链,带动了农村综合经济能力的提升。

四、农民创业创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创业创新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变迁的重要动力之一。

许多农民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实现了就业和增收。

政府也积极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提供了贷款支持、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积极创业。

农村创业创新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提供了一条解决之路。

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

本文原创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在正确的政策方针的指引下,我过城乡经济建设都取得了显著发展和进步,而我的家乡广西也一样迅速发展起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变化家乡农村城镇一、农村的变化1. 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 农业税收改革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

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 农村住房发展变化农民的住房有了极大改善。

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如今的砖瓦房、楼房,过去祖孙三代同居一室的现象不复存在,人均住房面积从五、六平方米变成近三十平方米。

数代农民人居有其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是历史性的变化。

4. 农村医保实施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5. 农村交通发展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实现了公路村村通。

30年前,农村交通非常滞后,大多是土路,晴天一街土,雨天一路泥,农产品运不出去,需要的生产资料运不进来。

而如今高速公路、国道和乡村公路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城乡的公路网,四通八达,使物资交流有了可靠的保障。

6.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

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大变身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大变身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大变身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长期面临的问题。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改变了单一的集体所有制结构,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了不适当的生产关系;清除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体制障碍,放松了户籍限制,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促进了乡镇企业、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基础服务得到巨大的提高,这些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不仅有力推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和历史巨变,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下面我主要想从三方面讲讲这30年来农村的巨变:一农村改革模式的转变从农村改革开始到2003年前后,农村改革以“减弱控制”为主要特征;2004年以后,农村改革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农村公共品供应为主要特征。

党的十七大以后,农村改革进入统筹城乡发展、深化综合改革新阶段。

第一阶段1978—2003年:以“减少控制”为主的农村改革模式。

我们对农村改革经验的概括着重于国家、集团和农民之间利益关系调整的得失成败。

农村改革必须打破来自国家权力对农民的高度控制,让农民依据市场关系自由地安排生产;在改革的关键步骤上,中央政府的决断具有重要意义;从改革目标的确立到最后实现,比之中央政府的率先行动,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推动制度创新,是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从推动农村发展的政府行为方面看,除几次农产品价格调整出自中央政府之外,一些重要的改革行动最初都来自地方政府的创新性行动。

如包产到户、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

农村发展的根本障碍,是我们从计划经济时代开始并大体延续至今的对农民实行的控制,农民应该享有的公正权利得不到保障和尊重。

这一时期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农民权利变革。

1.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家庭联产承包制在1978年后迅速推广,当时的迅速变革固然与新制度符合农民利益有关,但从变革的可操作性上看,农民内部没有分化,利益要求比较一致,特别是精英分子的积极性很高,是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改革开放给家乡的变化MicrosoftWord文档

改革开放给家乡的变化MicrosoftWord文档

改革开放给家乡的变化MicrosoftWord文档第一篇:改革开放给家乡的变化Microsoft Word 文档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岁月更迭,时光流转,不知不觉中,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0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抚今追昔,改革开放不仅让我们的衣食无忧,在精神上也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

回眸这桑桑巨变。

展望盛世中华。

生活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众多的发生父辈和我们自己身边的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来看,人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社会进步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

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请看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衣: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严重匮乏,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思想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不少人穿上名牌服装或时装,服饰已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食: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

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

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

由于经济条件的好转和假期的延长,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除乘火车外,乘坐飞机也不是稀罕的事了,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也占一定比重。

改革开放农村变化

改革开放农村变化

中西部地区
• 目前,中国未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省(自治区)有11个,全部处 于中西部地区;未建立或全部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有 1401个,85%在中西部地区。可见,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未来农村低保 制度建设的主战场。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中西部地区全面建立农 村低保制度,并不是平地起高楼。事实上,中西部地区所有县(市、 区)已全部建立了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只要把上述地区现行的农村 特困户救助制度平稳过渡为农村低保制度,中国“全民低保”的目标 就基本实现。 幻灯片 2
农村低保制度建设
• 中国对农村低保制度的探索,实际上还早于城市。只不过受传统农村集体福 利思维定式的束缚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此项制度建设一直进展缓慢。 2003年,在城市低保制度取得重大突破后,民政部开始重新部署农村低保制 度的建设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在全面摸清农村特困户底数的基础上, 决定在未开展农村低保制度的地区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由此在中国广 大的农村地区形成了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双轨并行”的局 面。也正是因为这一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顺利实现“全民低保”目标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尤其是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大战略目标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普遍被调动起来,农 村低保制度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4年以前,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仅 有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浙江、广东2省,且维持了较长时间。2004 年以后,发展态势有了明显变化。当年,福建、辽宁、江苏3省出台了相关文 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县(市、区)达到了1206个;2005年,新增了吉林、 四川、河北、陕西、海南5省,建立此项制度的县(市、区)总数增加至 1534个;2006年前11个月,又有内蒙古、黑龙江、山西、河南、江西、甘肃、 湖南、山东、重庆9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入了“已建”行列,建立农村低 保制度的县(市、区)数则达到了1791个。目前,中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 直辖市出台了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文件,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的人数达1262余万人,月人均保障标准70余元,1至9月份人均补助差额41元, 1至10月份农村低保支出达到28.6亿元。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的变化_高一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的变化_高一作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的变化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站起来的亿万农民,三十年间演绎了亘古未有的历史性变迁,谱写出追求富裕,走向小康社会的壮丽诗篇。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服装颜色单一,黑、蓝、灰一统天下,布料基本上是粗布制成,一般人家一年添一次新衣服都不太容易,平时还不舍得穿,要留在过年过节或出门才穿。

家里孩子的衣服都是大的穿完,再给小的穿。

就这样,还有不少人穿着补丁的衣服。

穿的鞋大都是自己做的,很少有买现成的。

如今服装的色彩各种各样。

每个人的衣服都有很多套。

再也看不到身上有补丁衣服的人了。

人们很少有自己做鞋了,而是到商店去左挑右选自己喜欢的各式各样的鞋。

过去人们的饮食很简单,一年四季基本上以粗粮为主,过年过节才能吃上肉和面食,冬天蔬菜少,白菜、萝卜、土豆是主要的副食品。

要想买上好东西,还要凭票供应,限量购买。

如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蔬菜和肉,饺子都是家常便饭。

以至现在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上了档次,要吃绿色食品和粗茶淡饭,真可谓物质粮食极大丰富。

过去时好几代人挤在一间房子里,住东西屋、南北炕是最平常的事。

人均居住面积只有可怜的几平方米。

如今,很少看到几代人挤在一个房子里住了。

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三十平方米。

而且,居住的环境也比以前好得多。

过去人家没有几件家具和家用电器。

如今不但家具一应俱全,家用电器也应有尽有。

曾经的奢侈品已变成了普通用品。

过去人们出行,大多安步以当车。

或者坐马车驴车出行。

骑自行车的人是特别受人羡慕的人。

一个村里有一台机动车就不错了。

很少有公共的交通工具用。

如今马.驴车算是稀缺东西,自行车更是不值一提。

每个村子里光是摩托车就几乎每家都有,拥有轿车的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现在要出门,可供选择的公共交通工具应有尽有。

随着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的农村,人们以穷为荣,以富为耻。

有钱也不敢张扬.而现在万元户在农村已是贫困户的代名词。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关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果。

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来看,这些变化都是深刻的,且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农村经济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乡村产业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乡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也为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选择,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的农村经济靠种田,借助当地的水土资源进行耕种。

然而,现在农村既有种养结合的大型农业,也有利用现代技术种植、种时鲜、种地机、种经济作物的小村庄。

二、农村生活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普遍建立了各种组织形式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如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等等,让广大农民有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农村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和繁荣。

三、农村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农村社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

优质教育的普及,不仅为农村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开启了进城工作和就业的大门。

贫困地区的帮扶政策,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同时,随着乡村民俗文化得到重视,农村社会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开放化、宽容化。

四、农村环境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的改善力度。

农村垃圾处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加强,大家日常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焚烧秸杆、乱伐森林等一系列的现象逐渐得到遏制。

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对农村保护环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这几十年,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更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社会的状况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1.土地制度改革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1.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和壮大3.乡村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四、未来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社会的状况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社会处于相对落后和贫困的状态。

土地私有化程度低,大多数土地都是公有制的,由集体所有并由集体经营。

同时,由于缺乏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劳动力生产率低下,导致了粮食供应不足和贫困问题。

此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十分匮乏。

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1.土地制度改革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实施了土地制度改革,将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人或家庭经营,鼓励农民通过自主经营和劳动来增加收入。

这项改革使得农村的土地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初期推出的另一个重要举措。

该制度鼓励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实行责任制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举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还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包产到户”政策,即将生产资料交由个人或家庭所有并由其自主安排生产活动。

这项政策有效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和创造力,并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1.城乡差距逐步缩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加快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和壮大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出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

这些新型经营主体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科技手段,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

今日乡村的变迁报告三篇

今日乡村的变迁报告三篇

今日乡村的变迁报告三篇今日乡村的变迁报告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

短短三十年走过的历程让中国感到振奋,让世界感到震惊。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手中有了余粮,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钱,可广大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他们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接受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

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

为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六看六想六教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自己本身的特点,我利于业余实践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了一番调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群体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状况如何。

如果我们纵向比,确实感到农村的变化可喜,过去的农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现在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还有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发展的希望非常渺茫,大部分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无优势可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部分农民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

中国农村的改革是成功的,二十多年的时间,农民能够吃饱穿暖了,这是党的政策在农村的成功。

可我们应当到农户去看看,农民在最低的生活保障解决之后,却一直很难再向前发展一步,土地利用到了极限,无论再勤劳,有限的土地不可能产生再高的效益来,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农民,在风调雨顺的年境,解决温饱稍有节余,到了灾害年境,基本生存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变化,记叙文,征文 5000字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变化,记叙文,征文 5000字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变化,记叙文,征文 5000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变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中,许多农村地区的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文将从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收入增长三个方面来叙述城乡变化的情况。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过去,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比如交通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用水困难等。

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包括修建了大量的公路和桥梁,改善了交通条件;建设了许多电力站和输电线路,稳定了电力供应;修建了抽水泵和水库,解决了农民用水问题。

这些改善使得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初期,农业主要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民生产的大部分粮食都被国家征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逐步放开,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

政府提出了“三农”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副业和农村经济。

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农民纷纷转变农作物种植结构,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如果树、花卉、畜牧等。

这一调整使得农业产业逐渐多元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最后,农民收入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增长。

过去,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田种植,由于政府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农民的收入增长较为有限。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民的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

农民不再依赖于统购统销制度,而是通过销售自己种植的农产品来增加收入。

同时,农民还可以利用土地流转或者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

除此之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扶贫政策、农村金融支持政策等,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13篇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13篇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13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一):我出生在90年代末,家乡在董马村。

以前没有电气设备,要与远方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靠信件,这种方式又慢又不方便。

听我的外婆讲,以前我的家乡很贫困,一大家人都挤在一件小小的茅屋里,里面的光线很暗,没有暖和的衣服穿,一件衣服要打好多补丁,并且大的穿了,小的又之后穿。

村子里的人是吃不饱、穿不暖,农民们靠抢公分、分粮、分钱。

一年到头分的粮食,不够吃,钱也不够,有时连盐都买不起吃。

村子里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每逢雨天泥泞不堪,人们走路都要从山上绕道。

孩子们在破陋的教室里读书,也有孩子因交不起几元的学杂费上不了学。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下,家乡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

原先村民们挤在狭小阴暗的老式木房子里面,此刻住进了宽敞明亮的红砖青瓦房,并有了卫生厨房,卫生厕所,有的还建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

以前窄小的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此刻转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此刻我回家能够坐着小车直接就到家门口了。

小康示范村使整个村子焕然一新。

此刻的孩子们都做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并且国家免减了书杂费,村子里的每一个孩子都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村民们都有均衡饮食。

还能够随便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村里开始有了电视机。

夜幕降临,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集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里播放的精彩节目,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彩的明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我的家乡的确变化了。

我认为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立足此刻,展望未来,实现梦想,都是十分重要的。

家乡的变化就是很好的见证。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二):我的故乡在临沭,那里人民朴素,笑容和蔼,是一个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的城市。

城市不大,但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与以前有了很大变化,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最新-改革开放年农村面貌换新颜 精品

最新-改革开放年农村面貌换新颜 精品

改革开放年农村面貌换新颜1鲁迅说过“世上本来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乡人民改革开放30年来艰苦创业的曲折历程,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农村包产到户为标志的改革率先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已30年,回眸这30年,可谓历尽时代风云和历史沿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0年来,勤劳勇敢的**乡人民和全国一样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农业发展在“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政策的指导下,解放思想,奋力拼搏,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农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农业的持续、快速、全面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伴随着3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央始终对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高度重视。

从改革开放的初期到2019年,中央就以9个“一号文件”,指导着不同时期农村改革开放前进的步伐。

在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指导下和县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经济建设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畜产品大幅增长改革开放30年,我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在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政策的指导下,农牧业生产迅猛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一是在土地承包、市场指导、取消农业税、实行粮油直补等政策的支持下,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二是在科技的扶持下,大批农业科技项目得到推广应用,使农业生产结束了以前完全依赖“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科技含量大幅增加;三是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给农业生产增加了发展后劲。

到2019年全乡粮食产量达到14001吨,比1978年的1795吨,上升871%,棉花产量2852吨,比1978年的310吨增长92倍,蔬菜产量50吨,比1978年增长4倍。

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初步到位,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收益稳步增长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由于受温饱问题的限制,我乡农业生产还是主要以粮食和棉花种植为主,到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我乡农业生产也向市场接轨,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林果业确定为“十一五”期间的主导产业以后,我乡适时提出了调整农村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业,积极引进新品种,林果业成为我乡“十一五”期间的主导型产业,成为促进全乡经济增效、生态增绿、农民增收的主要助推剂,成为加快农民增收的强劲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第1页(共页)分校工作站试卷代号:5001, 7008 专业行政管理学生证号刘莉莉注意① 考生没有在指定位置就座参加考试,成绩 作“O”分计。

② 座位号、学生证号和姓名务必正确清楚填写。

因填写错误或不清楚造成不良后果的,均由本人负责;如故意在试卷上留有特殊标 记,考试成绩一律以“O”分计。

上海电视大学2008至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封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答题纸 2009年6月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论文考(100分) 、作为期末考试的论文基本要求(详细要求请参见考核方案) 1.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建国五 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历程,结合所在社区生活变化的实 际,联系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实际,写一篇 心得体会。

这里强调,一定要理论联 系实际,围绕一个主题, 用自己的语言写作,真正做到有感而发。

不能以单纯的理 论代替,更不能不切实际地空发议论。

2. 文章要求观点正确、主题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

3. 字数在2000字~3000字之间。

4. 题目自拟。

5. 论文考必须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若发现抄袭或雷同现象,一经查实,以零分计。

6. A4纸打印并统一打印格式。

学生提交论文的时间结点为六月七日前。

、论文需打印在试卷上,格式要求如下: 1. 题目:字体,宋体加粗;字号:小三号。

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 (1) 文字统一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 ; (2)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 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请同学们下载此模版, 不要删除本页(相当于封面)。

论文考的内容从第二页开始。

文章 打印后,将第一页左侧相关信息填写清楚。

评 语1.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 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 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3. 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 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 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 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 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 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 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三个代表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我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中国农村产业也正蓬勃的发展着。

从以下几点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公路建设的变化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

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

所以,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支援了农业生产,把农民的致富路铺到家门口。

为农村经济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服务;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也就是促进了农村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全方位的发展。

所以,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要更好的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物流增加,商品经济逐渐活跃,农业和农村经济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旧的以拖拉机和人力、畜力、自然力为主的运输方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尽快改变农村落后的交通现状已变得适分迫切,同时也对农村公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交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来说,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离开了农村公路的跨越式发展,也不可能完成新的跨越式发展。

所以对农村来说,加强公路建设是必要的改变,也就是加快农业发展的保障。

特别是近几年来,公路建设的速度更是惊人,一条条的公路就如一条条蜿蜒盘旋的巨龙一样,一直延伸到家门口。

二农用工具及交通工具的变化以前农村人劳作耕田全都是用水牛,尤记小时候我常常跟着爷爷去犁地,用的都是黄牛拉的小车,即费时又费力。

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农忙的时候都是用农用专用的收割机、插秧机、犁地机等。

以前我们用黄牛耕地,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好。

现在我们用先进的耕田工具,不但省力,而且耕种快捷,节俭了劳动力,可以出去打工挣钱,加快了农民致富速度.1. “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 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 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 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 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 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试卷第3页(共页)以前我们都是用人力小板车或者再先进一些用牧畜拉车去办事, 而如今家家都是用拖拉 机了,更甚至都使用私家车了。

现在随着公路建设的进步发展,公交车随处都有了,四通八 达的,至恻儿都有。

三农村住房的变化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要争气,要看变化有多少,住房条件少不了”。

与过去相 比,当今的住房条件简直是今非昔比!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毛草房。

改革开放29年来,现在农村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楼房了, 就连平房也逐渐变少了。

屋里摆着沙 发,冰箱,电视,电话等。

大房子代替了小房子,大门落取代了小门落。

显而易见的改变却 透彻地反映了农村经济的进步。

在建筑面积方面,以数据为例,前些年的房子一般长为 10-12 米,宽为4米,而如今新盖的房子长度则达到 12-15米,宽则为6.5米。

犹记得小时候的庙 会,会来很多的亲戚朋友,遇上突然下雨的时候,亲戚就会住一晚上,那时屋内连地上都会 睡满了人,家里显得特别的狭小拥挤。

据爷爷奶奶说:以前一个大队几乎没有瓦房,都是些 破破烂烂的小土房,有的人家连土房也住不起。

饥一顿,饱一顿。

一个队有一台黑白电视机 就不错了。

一过年,有电视的屋里挤满了人,而现在,黑白电视机早就被淘汰了,彩色电视 机、DVD 遍布各家各户。

随着建筑面积的增大直间影响了室内布局,以前的正房一般都是老 三间,中间的房子迎门而入是一套桌椅,是主人家会客用的,桌椅的右侧会砌一座土炕,其 左侧则是洗脸的地方,到冬天还就会在那儿做饭,过了这儿再向里走,会有一间里屋,都留 作放粮食和一般吃的东西用了,还有的第三间房是和里屋对称的,是堆放杂物的。

而如今随 着居住面积的扩大,正房一般都分成了 6间小屋,有厨房、卧室等等,功能齐全。

并且在室 内装饰上也开始由讲实用向讲舒适转变。

这还不说,家里还有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积蓄。

各户人家房子盖的是一个比一个漂亮, 院套一个比一个阔气。

有的人家还靠养殖发家致富。

日子过的是红红火火。

现在,农村大部 分以上的家庭都住上了漂亮的房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常听村里七八旬的老人们说: “我真幸运,在我有生之年能住上了这么漂亮的房子, 想到以前住在一个快要倒塌的房子里, 整天担惊受怕。

现在好了,生活富裕了,我也可以享清福了。

”目前,家家几乎都住进了楼 房。

四减免农业税 现在国家又给农民减免了农业税,延续了 2600年的“皇粮”一一农业税,被彻底取消, 农民得到了实惠心里美滋滋的。

减免农业税,农民自然增收,立竿见影,一目了然,而且给 农民积极性以动力的作用也不可小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

不可否认,在经济总量 比较薄弱的农业经济年代,农业税作为财政支撑,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可随着经济结构的 调整,特别是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万亿元大关的前提下,第二、第三产业已成为国民经 济主导经济,第一产业即农业税收退居次要位置,农业税的取消已是大势所趋。

所以,减免 农业税,是政府对农业问题的重视,更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政策活力和经济活力。

能减 轻农民负担,依附农业税的各种附加税也将失去存在理由,有助于社会稳定和民心稳定。

取 消了农业税,乱收费必将失去存在的土壤。

再说,取消农业税对于当地财政关系并不大,中1.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 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 ; 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 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 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 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 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 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 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 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注意① 考生没有在指定位置就座参加考试,成绩作“O”分计。

② 座位号、学生证号和姓名务必正确清楚填写。

因填写错误或不清楚造成不良后果的,均由本人负责;如故意在试卷上留有特殊标记,考试成绩一律以“O”分计。

密 封 线 内 不 要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弥补县、乡财政的资金缺口,而对于农民家庭却是欢天喜地的事情,可以让他们改善劳动、生活条件,提高务农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