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毛概分章节课后习题答案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概分章节课后习题答案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1a2017d31b765ce050814b2.png)
第三章思考习题1.如何理解中国革命的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此后,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也使党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随着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
到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尤其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后,代表中国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同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利益的共产党展开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战略决战。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新的经验,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
![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a64b7a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7.png)
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主要包括“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从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探讨统一战线。
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统一战线是时代的选择。
日本明治维新后军事实力迅速膨胀,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更是加快了侵华的脚步,相继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等。
随着侵华的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七大的召开以及各地的爱国救亡运动相继开展,从而使中国社会各阶层团结起来,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
他还说:“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当然,统一战线主要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也正是这两个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中国革命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总结起来中共倡导的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是抗日战争的旗帜,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保证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在国际上更是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的胜利更是有利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
其次是武装斗争。
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武装斗争也是中国的必经之路。
当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社会格局,使我国社会革命有了新的环境。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以及当时思想的爆发促进了武装斗争的发展。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广大农民为主题的革命战争,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受教育水平的制约,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这些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不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简单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简单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历史和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f6f4cc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f.png)
简单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历史和现实意
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指的是政党、国民大会和民族自决的三项正统思想,这三者是现代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为民主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完整的组织框架和发展途径。
首先,政党是民主政治的最基本组织形式,只有经过政党的集体组织和团结,才能有效地发挥政治统治的力量。
国民大会是宣传民主理念和民主政治实践的场所,将民主理念和民主实践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来,使政治制度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最后是民族自决,也就是民族自治,只有民族自治机构在民族生活中无处不在,才能使民族的民主精神可以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对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还为实现民主社会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支撑。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c4636b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5.png)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指的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1. 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民主的目标,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这个统一战线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进步力量。
通过统一战线,各个阶级、阶层、政党和团体共同努力,共同反对外来侵略和内部压迫,实现革命的目标。
2. 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手段。
面对敌
人的武装镇压和暴力迫害,只有通过武装斗争才能够有效对抗,实现
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
武装斗争包括游击战、正规军战争等多种形式,通过武力的方式打击敌人,捍卫人民的权利和自由。
3. 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和
保证。
只有有一个坚强的、有纪律性的、团结统一的共产党领导,才
能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现革命的胜利。
党的建设包括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等各个方面,通过建立党的组织体系和完善
党的工作机制,确保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力,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7efd1b1a1c7aa00b42acb0a.png)
问题: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回答:
1.对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指: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其中,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与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党派和派别结成的联盟,既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也包括国际的统一战线。
二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了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建立各阶级联盟的理论和政策。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中国人民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只要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才能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
党的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
2.三大法宝的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能够使武装斗争更顺利的进行。
而武装斗争能够保证统一战线的稳定和持久。
而党的建设,则是建设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两样武器的中国共产党。
建设好党能使得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两样武器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89c7b11866fb84ae45c8df5.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意义班级:姓名:学号: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阶段,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并且引起了社会深刻变化的大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是20世纪中国,也是20世纪世界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其中积累的许多宝贵经验,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加强党的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18年的斗争历史,他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由此可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毛泽东总结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个基本要素和基本经验,“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条件和克敌制胜的武器。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思想的重要内容。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和必然选择,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3、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的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正如毛泽东所说: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虽然战火纷飞、流血牺牲的革命时代早已过去,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积累的极其丰富的经验,对当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仍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从中我们仍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启迪。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基本内容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e56b42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c.png)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基本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基本内容是指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统一战线的策略。
这三大法宝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科学的革命方法论。
第一法宝: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通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列宁主义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认为无产阶级只有通过自己的政党才能夺取政权。
中国共产党积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将其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二法宝: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流砥柱。
党的正确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旗帜鲜明地代表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正确把握革命的阶级性质和任务。
党的领导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组织和指挥了革命的斗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第三法宝:统一战线的策略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策略,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运用的重要手段。
统一战线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通过灵活运用统一战线的策略,广泛团结各个阶级、各个民族、各个阶层的人民,形成了强大的抗日统一战线,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上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统一战线的策略,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框架。
这三大法宝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三大法宝也具有普遍意义,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革命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大法宝的关系
![三大法宝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89f6a000b4e767f5acfceec.png)
三大法宝的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又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
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
他还进一步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同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派别结成的联盟。
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和国际的统一战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在国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在国外联合一切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在通常的情况下,指国内的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内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新时期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是我国人民团结奋斗,建设祖国,统一祖国的一个重要法宝。
二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建立各阶级联盟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任务十分艰巨。
中共党史:三大法宝的关系
![中共党史:三大法宝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50a7a86d0d233d4b14e69a8.png)
三大法宝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
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思想还集中体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历史由来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
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2民主专政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三大法宝的内容和意义作了更加完整的概括,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
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统一战线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
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
由于他们代表的生产关系不同,对革命所持有的态度也不同。
4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由于他们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赞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软弱,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又具有妥协性。
简述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基本内容
![简述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350f37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e.png)
简述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基本内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是指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这三大法宝是毛泽东提出的,是指导中国革命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原则。
统一战线是指在中国革命中,各阶级、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而斗争。
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
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各革命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通过统一战线的形式,广泛团结革命力量,形成强大的反对敌人的统一战线,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目标。
武装斗争是指在中国革命中,以农民起义和农村革命战争为基础,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革命的生命线。
毛泽东指出,“没有军队,就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办成。
”武装斗争需要建立人民军队,发动群众,组织游击战争和正规战争,打击敌人,保卫革命成果。
通过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目标。
党的建设是指在中国革命中,建立一个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共产党,领导和组织革命斗争。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政治保证,是革命的核心力量。
毛泽东指出,“党的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环节。
”党的建设需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纪律,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
通过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推动了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原则,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
统一战线使得各阶级、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武装斗争通过农民起义和农村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党的建设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革命的核心力量,领导和组织了革命斗争。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7eedfb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6e.png)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指的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个方面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是中国革命成功的重要保障。
第一,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
中国革命要依靠广泛的民众力量,只有树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一切可以反对的力量”的思想,才能形成统一战线。
第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备条件。
武装斗争需要充足的武器和强有力的军队,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才能打出胜利的战争。
第三,党的建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保证。
党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只有党内团结统一,领导核心阶层有坚定的革命精神,才能提振人心,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取得胜利。
综上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它们的和谐统一,携手并进,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打出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毛概课后练习题答案3
![毛概课后练习题答案3](https://img.taocdn.com/s3/m/8d44a325a5e9856a5612607b.png)
毛泽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它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同时,中国工人阶级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分布集中,有利于工人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工人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胜利的三大法宝](https://img.taocdn.com/s3/m/24878f19c281e53a5802ffde.png)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 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客 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 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 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 密联系起来。这些事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 的主要经验。
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 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做了集中概 括:“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 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 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 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 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 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是我 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 特点和优点之一。革命人 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 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毛泽东指出:“在中国, 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 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 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 党的得为,就没有革命的 胜利。”
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 忽视其他的斗争形势。武装斗争 必须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 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 的胜利。但必须明确,其他斗争 形势都要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 这个主要斗争形式。
的
不平等性所决定的。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
பைடு நூலகம்会,
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
客观上
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这些矛盾建立和发展
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 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 工农联盟:工人阶级同 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 子阶级及其他劳动者的 联盟。
❖ 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 有争取农民、知识分子 和其他劳动人民,巩固 工农联盟,才能实现党 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
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https://img.taocdn.com/s3/m/6041ec59b307e87101f69679.png)
正确区分统一战线的两个不同的同盟,对资产阶级采取既联合又 斗争的策略;
5)建立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调整统一战线的内容和任
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3)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统一战线 中 心 支 柱 武装斗争
二、 新民 主主 义革 三 命的 大 法 三大 宝 法宝
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
英勇战士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
二、 2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 新民 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 主主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义革 利,根本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国家富 命的 强和人民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三大 4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法宝 利,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
4)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
二、 无产阶级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新民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和 主主 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和总方针。 义革 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同盟及其关系: 命的 内容 性质 地位 关系 处理 三大 劳 动 者 阶 级 利 益 根 本 主体 放手发 基本的 之 间 的 一致基础上的 展和加 法宝 主要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
二、 资料:1939年7月7日纪念抗战两周年时,华北联合大学 新民 举行开学典礼,校长成仿吾请毛泽东给师生们作报告。 主主 毛泽东饶有趣味地引用了《封神演义》里的一段故事, 勉励同学们奔赴抗日前线。他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 义革 元始天尊送给了他杏黄旗、四不像、打神鞭三样法宝。 命的 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送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会场上顿时热闹起来, 三大 笑声一片。这就是“三大法宝”的最早由来。1939年 法宝 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系统阐述了
结合解放战争评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结合解放战争评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https://img.taocdn.com/s3/m/7a75264533687e21af45a938.png)
结合解放战争评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内容摘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是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是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解放战争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大法宝的提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
关键词: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解放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元。
从1919到1949,卅载春秋,波涛汹涌,惊涛骇浪,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攘外安内的峥嵘岁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意味着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从此诞生,与此同时深刻的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大法宝”的正确运用和实践,对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下面我就分别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这三大法宝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战局之利,解放军优于国民党军,拥有战略主动权辽沈战役中,东北战局有利于解放军,国民党东北驻军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处,首尾不相连,难以相互支援,待人宰割。
而东北野战军可以从横于东北各处,机动灵活,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淮海战役,八十万国民党军分布于北起鲁南,南到长江,东在海州连云港,西达华中的广大区域,兵力不集中。
华野、中野集主力穿插其中,也是机动灵活。
平津战役,绝对优势,泰山压顶。
所以不难看出,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必须以人民军队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人民军队得到人民的全力拥护,民心所向——要粮给粮,要人给人,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后勤保障虽然艰苦但是可靠。
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任务十分艰巨,无产阶级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一定形式的联盟,并在特殊条件下同部分大资产阶级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https://img.taocdn.com/s3/m/d4f46c20aaea998fcc220e2f.png)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加上党本身的建设史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争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这三个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
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无产阶级在同其他阶级尤其是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就应该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主要要防止右的倾向,警惕类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抗战初期王明右倾机会主义;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争,必要时展开武装斗争,同时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
同时还要防止“左”倾错误的出现,避免类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王明“左”倾错误。
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
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因此,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才能顺应这种要求。
像延安时期,党实行抗日统一战线,实施“三三制”、参议会“普选制”等,团结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党也适时积极开展“整风运动”,保证了党永葆先进性。
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统一战线,中国民主革命的全部经验证明,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不论在哪一个时期,也不论有没有资产阶级参加,都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有坚强的人民武装作为它的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
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
![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abe3116858fafab068dc0206.png)
对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的理解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主要包括“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从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首先探讨统一战线。
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统一战线是时代的选择。
日本明治维新后军事实力迅速膨胀,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全球性的经济大危机更是加快了侵华的脚步,相继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等。
随着侵华的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共七大的召开以及各地的爱国救亡运动相继开展,从而使中国社会各阶层团结起来,组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共产党如果不能争取中间阶级的群众,并按其情况使之各得其所,是不能解决中国问题的。
他还说:“在中国,这种中间势力有很大的力量,往往可以成为我们同顽固派斗争时决定胜负的因素,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当然,统一战线主要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与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也正是这两个联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才能掌握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中国革命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
总结起来中共倡导的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是抗日战争的旗帜,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保证了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在国际上更是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战的胜利更是有利的支援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
其次是武装斗争。
考虑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武装斗争也是中国的必经之路。
当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社会格局,使我国社会革命有了新的环境。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以及当时思想的爆发促进了武装斗争的发展。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广大农民为主题的革命战争,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受教育水平的制约,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这些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不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
如何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a12149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d.png)
如何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第一篇:如何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如何正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关键词:“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相互关系论文摘要: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的提出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
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创刊词中首次提出。
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还指出,这三个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又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他还进一步论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思想还集中体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学习和时局》等著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摘要: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关键词:“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创刊词中首次提出。
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还指出,这三个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同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派别结成的联盟,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和国际的统一战线。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在国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在国外联合一切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二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建立各阶级联盟的理论和政策。
主要内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任务十分艰巨。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中,就提出了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的思想。
后来,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武装斗争的理论。
武装斗争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武装斗争的理论历史。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坚持了武装斗争,才使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党的建设是特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毛泽东在《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初步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理论。
在《〈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党的建设的理论。
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
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毛泽东的这些思想,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而且对社会主
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在当今社会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经验,完全可以借鉴于当今社会中,建立好统一战线,与国外建立好的外交,为中国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和平的环境。
当中国足够强大,有强大的军队,用其实力镇压住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
强大的军队也需要优秀的指挥者、带领者。
而党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的,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邓小平选集》第1卷 1994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