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教学提纲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8463a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2.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
2. 学会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学前儿童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如何做到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PPT、教学视频、洗手液、牙刷、牙膏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卫生的活动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什么是卫生保健,引起幼儿对课题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教师利用PPT和教学视频向幼儿讲解学前儿童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如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等。
3. 实践操作:教师演示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方法,并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注意指导幼儿掌握要领。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良好生活习惯,让幼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幼儿需与家人一起进行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实践。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实践卫生保健情况的反馈。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实践作业的完成情况,以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1. 学习正确的饮食习惯: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向幼儿讲解正确的饮食习惯,如不偏食、不挑食、不吃过多的零食等。
2. 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让幼儿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3. 实践操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际操作,如自己搭配一份均衡的午餐,培养幼儿的搭配能力。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健康饮食习惯,让幼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七、教学内容与过程1. 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教师通过图片、游戏等形式向幼儿讲解身体的基本部位,如头、手、脚等。
《学前儿童卫生保护》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9fe12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3.png)
《学前儿童卫生保护》教案学前儿童卫生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前儿童应能够:1. 了解卫生保护的重要性;2.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3.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卫生惯;4. 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二、教学内容1. 卫生保护的重要性- 介绍卫生保护的定义和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
2. 正确的洗手方法- 介绍正确的洗手步骤,包括用水湿润双手、涂抹适量肥皂、搓揉双手、冲洗干净并用干净毛巾擦干;- 给予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确保他们正确掌握洗手技巧。
3. 常见的卫生惯- 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卫生惯,如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咳嗽时用手肘遮住口鼻、定期清洁玩具等;- 强调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对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的重要性。
4. 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卫生保护活动,如定期打扫教室、共用物品使用后做好清洁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学生分享一个与卫生相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对卫生保护的兴趣。
2. 呈现: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卫生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3. 讲解:依次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常见的卫生惯,对关键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并进行示范。
4. 操练:让学生模仿讲解的步骤,进行洗手练,并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5. 深化: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卫生保护的理解和认识。
6. 总结: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卫生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洗手练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按照正确步骤进行、是否注意清洁度等。
2.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对卫生保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能否准确介绍卫生保护的重要性、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常见的卫生惯等。
五、教学资源1. 卫生保护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2. 洗手用具、肥皂、纸巾等;3. 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题目和材料。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卫生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幼儿卫生学)教学大纲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afe65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一、教学目标1、理解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2、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3、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4、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二、教学重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三、教学难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四、教学时数:700分钟,1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奇妙的人体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劲、躯干、四肢。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一、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结构(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三、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四、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五、排泄系统(-)排泄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排泄系统的卫生保健六、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七、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三)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八、生殖系统幼儿的生殖系统发育缓慢,进入青春期后发育迅速。
九、视觉器官(眼)(一)眼的结构(二)幼儿眼球的特点(三)眼的卫生保健十、听觉器官(耳)(-)耳的结构(二)幼儿耳的特点(三)耳的卫生保健七、作业:复习所学内容重点复习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第二章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一、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二、教学重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三、教学难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四、教学时数:200分钟,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一、概念:生长、发育、成熟二、幼儿的生长发育的规律:①生长发育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7bc88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a.png)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时:5课时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大一学生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
2. 掌握儿童生活卫生、饮食卫生、运动卫生、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儿童卫生保健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
2. 儿童生活卫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睡眠卫生等。
3. 儿童饮食卫生:食品安全、营养均衡、饮食习惯等。
4. 儿童运动卫生:运动原则、运动项目、运动损伤预防等。
5. 儿童心理卫生:情绪管理、心理健康促进、心理疾病预防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儿童卫生保健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儿童卫生保健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法:进行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质量。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
二、第一课时: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需求和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3.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需求。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质量。
三、第二课时:儿童生活卫生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生活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生活卫生意识和实践能力。
《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儿童卫生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9e46aa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b.png)
《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儿童卫生保健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帮助学生研究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并提供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案适用于儿童卫生保健课程,适合年龄在8至10岁的学生。
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和好处。
2. 研究正确的洗手步骤,并掌握正确的洗手技巧。
3. 了解膳食均衡的重要性,并研究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
4. 研究如何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如正确使用纸巾、打喷嚏的方法等。
5. 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感冒、发烧等。
6. 研究如何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1. 课堂讨论:为什么儿童卫生保健很重要?2. 讲解儿童卫生保健的好处,并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材料。
3. 学生自主回答问题,分享对儿童卫生保健的个人理解。
第二课:正确的洗手技巧1. 讲解正确的洗手步骤,如用肥皂搓手的时间、清洗指甲等。
2. 示范正确的洗手技巧,并引导学生模仿练。
第三课:膳食均衡与健康食物选择1. 讲解膳食均衡的概念,并介绍主要食物分类。
2. 分享健康食物的图片、菜谱等材料,并与学生讨论。
3. 分发食物图片供学生分类,加深对膳食均衡的理解。
第四课:传染病的预防1. 讲解传染病的定义和如何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2. 示范如何使用纸巾、打喷嚏的正确方法,并与学生一起练。
第五课:常见疾病的预防1. 分享常见疾病的图片、症状,如感冒、发烧等。
2. 介绍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如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患者接触等。
第六课:口腔卫生与正确刷牙方法1. 讲解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并介绍正确刷牙的步骤。
2. 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并让学生模仿练。
教学评估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评估。
2. 小组或个人作业评估。
3. 学生表现的口头答复评估。
参考资料- 《儿童卫生保健教育指南》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全)
![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9723cd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0.png)
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 掌握学前儿童的基本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
2.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惯和生活方式。
3. 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成长发育。
2. 学前儿童的常见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
3. 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和合理膳食安排。
4. 学前儿童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5. 学前儿童的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识。
三、教学方法1. 前导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保健技能。
2. 讨论交流法:通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对健康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表、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4. 实践操作法:在实践环节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兴趣。
2. 传递知识:分别介绍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常见疾病预防和保健知识、营养需求和膳食安排、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安全教育和急救知识。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正确洗手、如何做到每日定时和充足的睡眠等。
4.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提出问题和意见。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情况、课堂讨论的表现等来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同时可以通过作业考核、小测验等方式进行评价。
以上是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步骤,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旨在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b8965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a.png)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3. 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定义。
2.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3.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定义。
2. 讲解:讲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探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
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总结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基本概念。
2. 思考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3. 理解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3. 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讲解:讲解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3. 小组讨论:探讨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关系。
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总结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思考举例说明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3. 思考举例说明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关系。
第三章:儿童营养与保健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营养需求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儿童营养评价的方法。
3. 理解儿童营养与保健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儿童营养需求的基本特点。
2. 儿童营养评价的方法。
3. 儿童营养与保健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儿童营养需求的基本特点。
2. 讲解:讲解儿童营养评价的方法。
3. 小组讨论:探讨儿童营养与保健的关系。
作业:1. 复习所学内容,总结儿童营养需求的基本特点。
2. 思考举例说明儿童营养评价的方法。
3. 思考举例说明儿童营养与保健的关系。
第四章:儿童心理发展与保健教学目标:1.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 掌握儿童心理保健的方法。
3. 理解儿童心理发展与保健的关系。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提纲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c38ff1192e45361166f5bd.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以卫生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原理为指导,研究托幼机构的保健问题,旨在使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它不仅注重儿童的现实保健问题,更注重儿童的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注重托幼机构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保教的过程中对儿童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该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包含了解剖生理学、心理卫生学、预防医学、学前教育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4学分,72 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二)任务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卫生、营养、环境创设、疾病预防等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升在工作中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意识,形成维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技能技巧,以便有效开展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等工作。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重在介绍儿童卫生和保健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任,对于后续课程具有指导性、基础性。
后续课程包括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0-3 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和专业选修课《学前儿童健康与体育活动专题》、《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都是本课程在各具体或专门领域的拓展和应用。
因此,《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教和学必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的融会贯通,避免和后续课程的简单重复。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门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学员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关儿童保健知识,还要实际运用,能够在保教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
具体要求如下:1.按照科学、简明、实用的要求,讲授学前儿童卫生和保健基础知识,使学员熟悉和了解有关知识概念,明确事实,获得开展学前儿童保健和教育工作的必要储备。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3a857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f.png)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及卫生保健要求。
2. 掌握学前儿童日常生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卫生保健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2.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卫生保健3. 学前儿童饮食的卫生保健4. 学前儿童睡眠的卫生保健5. 学前儿童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日常生活的卫生保健,饮食的卫生保健,睡眠的卫生保健,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
2.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饮食的卫生保健,睡眠的卫生保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日常生活的卫生保健,饮食的卫生保健,睡眠的卫生保健,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卫生保健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2. 课件:讲解PPT3. 案例: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分析4. 课堂讨论:准备相关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引发学生对卫生保健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日常生活的卫生保健、饮食的卫生保健、睡眠的卫生保健、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卫生保健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其卫生保健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课堂讨论的深度等,以便于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九、课程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的参与度等。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
十、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医生或营养师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46c0a17a300a6c30c229f0a.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性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起点本科)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以卫生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原理为指导,研究托幼机构的保健问题,旨在使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它不仅注重儿童的现实保健问题,更注重儿童的健康行为的养成;不仅注重托幼机构环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也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在保教的过程中对儿童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该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包含了解剖生理学、心理卫生学、预防医学、学前教育学等学科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第二学期开设。
(二)任务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卫生、营养、环境创设、疾病预防等基本保健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学员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升在工作中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意识,形成维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技能技巧,以便有效开展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等工作。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本课程重在介绍儿童卫生和保健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任,对于后续课程具有指导性、基础性。
后续课程包括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和专业选修课《学前儿童健康与体育活动专题》、《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都是本课程在各具体或专门领域的拓展和应用。
因此,《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教和学必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的融会贯通,避免和后续课程的简单重复。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门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同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学员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关儿童保健知识,还要实际运用,能够在保教工作中维护和促进儿童的健康。
具体要求如下:1.按照科学、简明、实用的要求,讲授学前儿童卫生和保健基础知识,使学员熟悉和了解有关知识概念,明确事实,获得开展学前儿童保健和教育工作的必要储备。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0d3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8.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3.理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5.掌握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方法。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个人卫生的重要性(5分钟)a.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个人卫生的兴趣;b.引导学生讨论个人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危害健康的不良卫生习惯;c.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卫生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
2.洗手的正确方法(10分钟)a.向学生展示洗手前后的细菌实验结果;b.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湿手、取适量肥皂、揉搓全手、赶尽细菌、用流水冲洗、用干净纸巾或手帕擦干;c.现场演示正确洗手的过程,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15分钟)a.通过视频和图片,介绍常见的传染病(如感冒、流感等)传播途径;b.讲解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控制咳嗽和打喷嚏的方式、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c.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列举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15分钟)a.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不良饮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b.讲解健康饮食的基本原则: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主食和蛋白质、限制糖和油的摄入、多喝水;c.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健康的早餐菜单,并向全班展示。
5.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方法(15分钟)a.通过图片展示常见的意外伤害情况(如骨折、烧伤、流鼻血等);b.讲解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呼叫求救、保护现场、判断伤势、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c.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的紧急情况中展示急救方法。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1.教学评价:a.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奖励;b.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个人卫生的小作文,并分享给同学。
2.教学反思:本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图片和视频、讲解、演示、互动等,丰富了课堂形式。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合集5篇]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bbc9c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a.png)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绪论1.1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处?首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
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园的各领域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在对儿童的身体构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科学的保健。
为将来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做好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1.2什么是健康?如何去评价儿童的健康?案例:琪琪和妈妈去逛商店,琪琪很喜欢柜台上的芭比娃娃,妈妈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买,此时的琪琪就开始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发。
琪琪的表现正常吗?根据健康的定义标准我们来谈谈琪琪的行为是否健康。
WHO(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1)躯体健康,无躯体疾病(生长发育良好机能协调发展,体格强健)1)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身体姿势端正(小胖子)2)机体对内外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3)体能发展良好(运动能力)引导不爱运动的孩子运动(2)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1)智力发展正常(两岁半了,依然不能很好的辨认颜色)2)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 3)个性特征良好4)社会适应良好(自闭症儿童)5)没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琪琪的行为。
妈妈不给琪琪买娃娃,琪琪便大喊大叫,在地上打滚。
琪琪她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说琪琪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着问题。
因此健康必须包括两个部分,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的重要时期。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只会上课是不够的,必须要学会正确认识儿童的身心特点,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章是基础章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特点,要求掌握幼儿身体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相关的卫生保健措施。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395aae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1.png)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第一篇: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绪论(2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研究方法。
教学的具体内容: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任务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内容四、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学前儿童的生理基础(14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和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学会维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身体健康的维护。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规律。
教学的具体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一、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与保健四、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五、学前儿童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特点与保健六、学前儿童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七、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与保健八、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与保健九、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与保健十、学前儿童视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十一、学前儿童听觉器官的发育特点与保健第二节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一、胎儿的发育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三、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四、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第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6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了解紧张状态对学前儿童的身心适应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减缓和消除紧张的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进行有效地预防与化解。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矫治与预防。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利用;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矫治与预防。
教学的具体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述一、什么是心理健康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预防一、情绪障碍二、语言障碍三、睡眠障碍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一、什么是问题行为二、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及其矫治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评价与健康检查(6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检查的内容与方法,学会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效地评价。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03d8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1.png)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
2. 掌握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的安全常识。
3. 学习学前儿童营养需求和合理膳食搭配。
4.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和心理素质培养。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2.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的安全常识3. 学前儿童营养需求和合理膳食搭配4.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和心理素质培养5. 案例分析:优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案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安全常识、营养需求、心理卫生。
2. 教学难点:合理膳食搭配、心理素质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安全常识、营养需求、心理卫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案例。
3. 互动教学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2. 课件:教学PPT3. 案例材料:优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案例4.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markers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卫生保健的重视。
2. 教学内容与讨论:a. 安全常识:如何预防学前儿童意外伤害,如跌倒、烫伤等。
b. 营养需求:讲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如何搭配膳食。
3. 案例分析:分享优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方法。
4. 总结与互动: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问。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总结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关键点。
2. 结合案例,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八、课程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幼儿园,观察学前儿童的日常生活,了解卫生保健工作的实际情况。
2. 邀请幼儿园老师进行guest lecture,分享他们在卫生保健方面的经验和心得。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44a7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0.png)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时间:根据具体课程安排教案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性;2.理解卫生保健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掌握学前儿童日常卫生习惯的养成;4.培养学前儿童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身体运动习惯。
教材准备:1.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资料、卫生保健图片、卫生保健工具(牙刷、毛巾、洗手液等);2.视频材料:有关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卫生保健的兴趣;2.展示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讨论图片中的卫生保健措施。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概念和重要性;2.介绍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并与学生讨论;3.播放与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相关的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三、活动设计(30分钟)1.建立卫生保健意识:a.分发卫生保健工具,如牙刷、毛巾等,让学生观察、摸索和感受;b.教师示范正确的刷牙和洗手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c.引导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如定期刷牙、洗手等。
2.学习饮食习惯:a.向学生介绍健康饮食的重要性;b.展示健康食品的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讨论;c.给学生提供一份饮食记录表,让他们记录自己一天的饮食;d.让学生分享并讨论他们的饮食记录,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3.学习身体运动习惯:a.引导学生认识身体运动的重要性;b.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动作,如拉伸、跳绳等;c.让学生模仿示范的身体运动动作,并进行练习;d.引导学生形成每天进行适当身体运动的习惯。
四、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2.强调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检查自己的卫生保健工具是否齐全,并跟家长一起进行刷牙、洗手等日常习惯的养成;2.发放饮食记录表,让学生记录一周的饮食情况,并在下次上课时交作业。
教学延伸:1.邀请医生或卫生专家到班级进行专题讲座,深入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知识和技巧;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医院或卫生保健机构,让学生亲自体验卫生保健的实际操作和方法。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docx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fc07ec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8.png)
成都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关于制定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课程教学大纲是实施专业教学支配、实现培育目标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基本内容和要求。
为了规范我校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现就制定中职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提出以下看法和要求。
一、基本原则(一)坚持专业课教学与人才培育目标统一,明确课程在人才培育中的地位、作用,明确木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和要求。
(二)坚持实力为木、应用为主的原则,要依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考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通识教化课要突出应用,留意与专业技能课之间的连接;专业技能课和职业实力课要突出职业实力培育,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做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三)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课程目标、设计思路与内容要从我校中职学生实际状况动身,坚持“必需、够用”原则,要结合我校中职学生特点和实际,切忌标准过高的状况。
(四)要合理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保障学生就业后职业岗位实力要求的基础上,兼顾学生后续升学发展的需求。
(四)加强实践教学,保证课程实践教学的时间,开展实践教学综合化改革,留意开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试验、实习、实训内容。
(五)坚持多样性原则,同一门课程面对不同专业开设的,应当依据专业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课程大纲或在大纲中制定相应的弹性内容。
(六)坚持多元化考核模式,重视课程考试改革,加强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
二、具体要求(•)制订教学大纲的范围为中职各专业教学支配中所列全部专业技能课程。
通识教化课程参照国家统•制定的教学大纲执行,不再重复制定,课程的归属学院可依据实际状况对大纲内容进行肯定的取舍和优化,制定执行大纲。
(二)教学大纲由教学教务科制订统一格式。
(三)专业建设小组全面负责教学大纲制定和审核工作,工作组可抽调老师参与制定工作。
(四)教学大纲的制定须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听取相关专家与任课老师的看法,保证制订的教学大纲规范、适用。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31cc4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a.png)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时安排:共5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掌握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3. 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
4. 学前儿童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方法。
5. 学前儿童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4. 实践操作法: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洗手、刷牙等。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卫生保健技能。
二、第一课时: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如身高、体重、牙齿、骨骼、神经系统等的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图片展示法:展示学前儿童不同年龄段生理发展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第二课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如认知、情感、社交、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第三课时: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日常生活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如饮食、睡眠、个人卫生、体育锻炼等方面。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2ecb6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7.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需求。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关爱儿童,提高幼儿卫生保健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2. 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需求3. 儿童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4. 儿童营养与饮食卫生5.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卫生保健需求、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营养与饮食卫生。
2. 教学难点:儿童生长发育特点、营养与饮食卫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卫生保健需求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童卫生保健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儿童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营养与饮食卫生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2. 课件: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卫生保健需求等图片和视频资料3. 案例:选取一些关于儿童卫生保健的实际案例4. 小组讨论材料:纸张、笔等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幼儿游戏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问题。
2. 讲解:分别讲解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卫生保健需求、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营养与饮食卫生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童卫生保健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儿童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营养与饮食卫生等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七、课堂练习a. 请简述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b. 请列举儿童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方法。
c. 请解释儿童营养与饮食卫生的重要性。
a. 小明今年5岁,最近经常挑食,不按时吃饭。
b. 小华3岁,不喜欢喝水,每天只喝很少的饮料。
八、课后作业1. 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2. 结合家庭或幼儿园实际,制定一个儿童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计划。
3. 思考如何在家或幼儿园开展儿童营养与饮食卫生的教育活动。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案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c09f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2.png)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案一、引言学前儿童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发展基础,他们的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的卫生与保健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本教案意在通过系统的卫生与保健教育,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卫生的基本概念,懂得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掌握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卫生保健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健康。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洗手、保持口腔卫生等。
4.培养学前儿童爱护身体的意识,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5.提高学前儿童对身体健康的重视,懂得如何寻求帮助和治疗。
三、教学内容1.卫生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卫生–为什么要保持卫生2.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保健知识–如何洗手–如何保持饮食卫生–如何保持口腔卫生3.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饮食与健康–运动与健康–睡眠与健康4.预防生病与治疗–预防感冒的方法–夏季防暑保健–如何寻求帮助和治疗四、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前儿童亲身体验卫生保健知识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设计一些趣味游戏,让学前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卫生保健知识。
3.观察学习:引导学前儿童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和身体变化,加深对卫生保健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效果评估1.观察评估: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日常行为是否有所改善,如洗手频率、饮食卫生等。
2.口头检测:定期进行口头问答和讨论,检验学前儿童对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际操作:组织学前儿童进行实际操作,如正确洗手、保持环境整洁等,检验其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卫生与保健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教师应以耐心和爱心指导学前儿童学习卫生保健知识,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从小关爱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1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有什么用处?
首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一门基础课程。
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园的各领域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学习《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到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在对儿童的身体构造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科学的保健。
为将来在学前教育岗位上做好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1.2什么是健康?如何去评价儿童的健康?
案例:
琪琪和妈妈去逛商店,琪琪很喜欢柜台上的芭比娃娃,妈妈出于各种原因没有买,此时的琪琪就开始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自己的头发。
琪琪的表现正常吗?根据健康的定义标准我们来谈谈琪琪的行为是否健康。
WHO(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1)躯体健康,无躯体疾病(生长发育良好机能协调发展,体格强健)1)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身体姿势端正(小胖子)
2)机体对内外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
3)体能发展良好(运动能力)引导不爱运动的孩子运动
(2)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
1)智力发展正常(两岁半了,依然不能很好的辨认颜色)
2)具有良好的情绪特征
3)个性特征良好
4)社会适应良好(自闭症儿童)
5)没有明显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琪琪的行为。
妈妈不给琪琪买娃娃,琪琪便大喊大叫,在地上打滚。
琪琪她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说琪琪在心理健康上存在着问题。
因此健康必须包括两个部分,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儿童时期是培养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的重要时期。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只会上课是不够的,必须要学会正确认识儿童的身心特点,保障儿童的健康发展。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第一章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章是基础章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章,主要介绍学前儿童身体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特点,要求掌握幼儿身体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相关的卫生保健措施。
正确的认知儿童的身体。
我们来回忆一下人体的基本形态。
我们的身体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包括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节奇妙的人体
1.人体的基本形态
人体的分部及名称
头部(脑颅—颅腔—脑,面颅:眼,耳,鼻,口)
颈部
躯干前面胸部
腹部
后面腰部
背部
臀部
四肢上肢上臂
前臂
手
下肢大腿
小腿
足
2.人体的基本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1细胞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皮肤(上皮细胞)、肌细胞、血细胞、神经细胞
不同形态的细胞功能不同
如肌细胞具有收缩是功能,神经细胞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2.2组织
一类细胞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的功能
结缔组织:连接、支持、保护和营养,如脂肪组织、淋巴、血液、软骨等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心肌(通过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来进行运动)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胶质组成(传导信号)
2.3器官
不同的组织巧妙的搭配起来就形成了器官。
(不同组织经发育分化,并相互结合构成特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器官)
如心脏、肾脏、脑、耳、眼、血管等。
2.4系统
不同的器官结合起来,完成某一项功能就是系统。
人体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3.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
3.1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
人体具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等基本生理特征。
其中新陈代谢是其他特征的基础。
3.2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为什么紧张时想上厕所?为什么心情不好食欲减退?说明我们的生理活动受到什么的调节。
(神经调节)
为什么在青春期的时候会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说明我们的生理活动还受到什么的调节。
(体液/激素调节)
1、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依靠反射来进行,反射的途径是反射弧。
(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2、体液调节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调节方式,特征是作用范围广泛、作用缓慢持久。
(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卵巢/睾丸)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侏儒症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
由于缺碘、饮水使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大脖子病
例子:观看篮球比赛。
大脑皮层兴奋——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扩张、
面红耳赤。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影响的,体液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体液调节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3、器官、组织、细胞的自身调节是指不依赖于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二产生的适应性调节。
(范围较小、不灵敏)
肌肉的力量与肌肉纤维的长度是成正比的。
复习:
幼儿园经常出现幼儿尿裤子的情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样去解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小孩子可能是玩累了忘记尿尿,或者憋尿肌控制不好都会导致的。
小孩子如果不是太频繁的话,就不是病。
但如果经常不分时间地点的尿裤子的话,就有可能是疾病。
需要到医院检查。
解决:主要以教育为主,可以通过训练纠正。
让小孩一次不要喝太多的水,或者按时去上厕所。
也可以适当的憋尿来控制憋尿肌,但不要过度。
第二节学前儿童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
1.运动系统
1.1骨骼
你是一名小班的老师,班级里的小朋友帆帆今年刚好3岁,妈妈打算让他开始学习钢琴,来向你请教是否合适,综合你的个人经验以及所学知识,你怎样和这位家长交流,会给出怎样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