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量调度技术与黄河水量调度
流域水量调度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水利部门高度重视流域水量调度工作,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对2024年度流域水量调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流域水量调度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回顾1. 完成生态敏感期水量调度工作2024年,珠江水利委员会成功完成了西江干流生态敏感期的首次水量调度工作。
通过利用近期出现的天然洪水,改善西江干流的河道生态系统功能,保障鱼类繁殖期间的生态需水。
监测数据显示,河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的卵苗量显著增加,有效刺激鱼类产卵繁育,改善了鱼类繁殖生境。
2.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水量调度海河水利委员会圆满完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的水量调度年度任务。
该工程为河北和天津的生态农业提供了用水,是京杭大运河贯通补水的主要水源,有效减少了沿线深层地下水的开采量。
3. 永定河水量调度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永定河实现全年全线有水,顺利完成全年全线有水目标任务。
通过建立调度预警、周会商机制,采取精细化调度、小流量下泄等方式,克服了水资源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维持永定河全线有水状态。
4. 黑河干流水量调度工作会议黑河流域管理局组织召开黑河干流2022—2023年度9—11月上旬水量调度工作会议,回顾总结8月份水量调度情况,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9—11月上旬水量调度工作。
三、存在问题1. 部分流域水量调度方案不够完善,调度效果仍有待提高。
2. 水量调度过程中,部分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3. 部分流域水量调度信息化水平较低,调度决策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四、改进措施1. 完善流域水量调度方案,提高调度效果。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
3. 加强水量调度信息化建设,提高调度决策的科学性。
4. 加强流域水量调度管理,确保调度工作顺利实施。
五、结语2024年度流域水量调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流域水量调度水平,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黄河流域水库调度

2015年9月
主要内容
一、黄河流域概况
二、水库调度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黄河流域概况
内蒙古
宁夏
甘肃
青海 陕 西 四川
山 西
山东
河南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 盆地,流经青、川、甘、宁、蒙、晋、陕、豫、鲁9省(区),在山东省 垦利县注入渤海,全长 5464km ,落差 4480m ,流域面积 75.24 万km2 (另 有4.2万km2内流区)。
多 沙 多 粗 沙 区 沙 粗 沙 区
4、洪水灾害频繁
从先秦时期到民国年
间的 2540 年中,黄河共决溢
1590 次,改道 26 次,平均三 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决
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
纵横25万km2。每次决口,水 沙俱下,淤塞河渠,良田沙
化,生态环境长期难以恢复。
目前,黄河下游防洪保护 区涉及豫、鲁、皖、苏、冀五省, 范围达 12万km2 ,人口 9000多万 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 增长,洪水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 大。
河口镇 长度3472km 长度1206km
长度786km 桃花峪
黄河干流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从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
河道长3472 km, 落差3500m,区间面积38.6万km2,是黄河水量主要来源区; 中游从河口镇至河南省郑州附近的桃花峪,河道长1206 km, 落差890m,区间
壶口十几米的陕西壶口观瀑峰宾馆一层也进了冰凌。 2009年 1月 18日 ,黄
河壶口瀑布下游 0.8km至上游 2.2km堆积冰凌达约 600 万 m3,冰凌高出河 床10余m,致使2.2km旅游公路路面堆冰,冰凌高出沿河旅游公路3~4m,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量分配第三章水量调度第四章应急调度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黄河流域的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以及国务院批准取用黄河水的河北省、天津市(以下称十一省区市)的黄河水量调度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遵循总量控制、断面流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合理安排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第四条黄河水量调度计划、调度方案和调度指令的执行,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黄河水量调度工作。
黄河水利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黄河水量调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所辖范围内黄河水量调度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六条在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水量分配第七条黄河水量分配方案,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商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制订,经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批准的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黄河水量调度的依据,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必须执行。
第八条制订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二)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三)充分考虑黄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取用水现状、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发挥黄河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四)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五)正确处理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六)科学确定河道输沙入海水量和可供水量。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人 民政 府行 政首 长负责制 和黄河 水利
委员会及其 所属 管理机构 以及水库 主
干 、 流用 水量 控 制 指 标 的依 据 。年 支
度 水 量 调 度 计 划 应 当纳 入 本 级 国 民
管部门或者 单位 主要 领导 负责制 。
第 五条 国务 院水行政 主管部 门
( ) 学确定 河道 输沙 人海水 量 六 科
( 充分 考虑 黄河 流域水 资源 条 三)
件 。 用 水 现状 、 需 情 况 及 发 展 趋 取 供 势, 发挥 黄河 水资 源 的综合 效益 ; ( ) 筹 兼 顾 生 活 、 产 、 态 四 统 生 生 环境 用水 : ( ) 确处 理 上 下 游 、 五 正 左右 岸 的 关系:
第 三章
第 十条
水量 调度
为 加 强 黄 河 水 量 的 统
黄河 水量 调度 实行年 度
调度 , 实现 黄河 水资 源 的 可持 续利
用 , 进 黄河流 域 及相 关 地 区经 济 社 促 会 发展 和生 态 环 境 的改 善 , 根据 《 度计 划与月 、旬水量 调度 方案
古 自治 区 、 西 省 、 陕 山西 省 、 河南 省 、
山东省 , 以及 国务 院批 准 取 用 黄河水 的河 北 省 、 津 市 ( 天 以下 称 十 一 省 区 市) 的黄 河水 量 调度 和 管理 . 用 本 适 条例 。 第 三 条 国家 对 黄 河 水 量 实 行 统 一 调 度 。 循 总量 控 制 、 面 流 量 遵 断
( ) 持计 划用水 、 约用水 ; 二 坚 节
黄 河水利 委员会 商十 一省区 市人 民政
府 水行政 主管部 门 和河 南 、山东 黄河
足城 乡居 民生 活用 水 的需 要 , 合理 安
《山东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办法》印发

《山东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办法》印发文档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调度管理山东黄河水量,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促进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东黄河流域内涉及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的各类行为和主体,包括黄河流域内各级政府、水利部门、水文监测机构、水利工程单位等。
第二章水量调度管理机构第三条设立山东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山东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立山东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委员会,由有关省级政府、水利部门、水文监测机构、水利工程单位等单位组成,负责研究、决策和监督山东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工作。
第三章水文监测和预报第五条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建立山东黄河流域的水文监测网络,确保对水量、水质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和数据采集。
第六条利用现代化水文预报手段,对山东黄河流域内的降雨、融雪、径流等情况进行监测和预报,及时提供水量调度管理所需的科学依据。
第四章水量调度原则及方案第七条坚持源头治理、系统调度的原则,充分考虑上下游水量变化和不同地区农田灌溉、水生态等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水量调度方案。
第八条水量调度方案应包括年度、月度和日度等不同层次的水量调度安排,确保黄河水量调度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章水量调度措施和配套措施第九条根据水量调度方案,采取限制用水、增加水量供应、调整工程蓄水等措施,确保各地区的水量需求得以满足。
第十条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抗旱、防洪能力,有效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稳定供应。
第六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一条建立健全山东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水量调度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防止水资源的滥用和浪费现象。
第七章附则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同时废止以前制定的与本办法相抵触的规定和办法。
第十四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山东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管理办公室所有。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规定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规定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计地区[1998]2520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黄河水量管理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在保证防洪防凌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黄河水资源的综合效益,统筹上中下游用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总量控制,以供定需,分级管理,分级负资。
并实施年度水量分配和干流水量调度预案制度。
第三条黄河水量调度从地域角度包括流域内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以及国务院批准的流域外引用黄河水量的天津、河北两省(市)。
第四条黄河水量调度从资源角度包括黄河干支流河道水量及水库蓄水量,并考虑地下水资源利用情况。
第五条黄河水量调度依据是国务院批准(国阅[1997]149号)的《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报告》水量分配方案。
第二章调度原则第六条各省(区、市)年度用水量实行按比例丰增枯减的调度原则,即根据年度黄河来水量,依据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可供水量各省(区、市)所占比重进行分配,枯水年同比例压缩。
第七条黄河流域各省(区)即干流各河段用水量按断面进行控制,分别以下河沿、石咀山、头道拐、花园口、高村和利津水文站作为进入宁夏、内蒙古、黄河中游、黄河下游、山东省和河口地区的水量控制断面。
第八条黄河干流各河段水量控制以河段总耗水量和断面下泄流量两项指标进行控制。
第九条黄河水量实行年计划月调节的调度方式。
第十条制定黄河水量调度方案,要上中卞游统筹兼顾,优先安排城乡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其次是农业、工业及其它用水,同时还需留有必要的河道输沙用水和环境用水。
第三章调度权限第十一条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管理工作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
第十二条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对进入各省(区)和河段控制断面的水量进行调度。
第十三条干流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支流故县、陆浑、东平湖等水库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组织调度,下达月、旬水量调度计划及特殊情况下的水量调度。
黄河水资源调度管理分析

黄河水资源调度管理分析【摘要】黄河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不断变化并逐渐完善的,也是在国家政治体制和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大环境下建立的,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统一管理调度本流域的水资源。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调度;供水1 黄河水资源管理体制黄河水资源管理的体制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不断变化并逐渐完善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建立的是水资源高度集中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的体质,其特点主要是:按行政区域在各级政府建立水利部门,以行政力量解决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按水利建设及管理职能分工,分级分部门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
黄河水资源管理体制也是在国家政治体制和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大环境下建立的。
目前涉及黄河水资源管理的机构有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流域内各省(区)水利厅及有关厅局及黄河流域管理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
各有关部门、省(区)及流域机构按照各自分工及授权之责承担黄河水资源管理工作。
中央一级涉及黄河水资源管理的部门有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建设局、国土资源部等。
此外,农业部、科学技术部等也与黄河水资源管理有关系;流域各省(区)水利厅及各地(市)、各县(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在其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工作。
黄河水利委员会,按照1994年水利部批准的“三定”方案,作为水利部在黄河流域的派出机构,授权在流域内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能。
按照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统一管理本流域水资源的河道。
负责流域的综合治理,开发管理具有控制性的、重要的水工程,搞好规划、管理、协调、监督、服务,促进江河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
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制定流域性的政策和法规。
2)制定黄河流域水利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中长期计划。
会同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编制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专业规划,规划批准后负责监督实施。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一期)关键技术及应用-王道席

2.5 信息查询和发布功能 在大屏幕和图形工作站环境下,以GIS为平台,能 按照用户要求,以简洁鲜明的图、文、声、像等方式 显示,方便快捷地查询各类历史的和实时的水文、气
象信息、水量调度信息、各项分析计算成果、水量调
度运行实况等,还能查询各水文站、水库、引水工程
和灌区的特征信息。
2.6 方案生成和虚拟仿真功能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一期) 关键技术及应用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局
黄河自1999年实施水量统一调度以来,已经连续 五年实现了黄河在大旱之年不断流,取得了巨大社会 和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最初技术手 段非常落后,调度工作不适应水资源管理与管理时效 性和现代化要求。为高效管理和科学调度黄河水量,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2001年2月,黄委向水利部呈报 《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按照分步实 施,急用先建的原则,同年8月,又编制了《黄河水 量调度管理系统建设应急实施方案》(以下称一期工 程),12月10日,水利部批准了该方案并付诸实施, 2003年底,一期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工作运行。
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改变了黄河水量调度方案 编制和分析靠人工、实施调度凭经验的落后局面,实现
了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
在四季枯水实时调度模型的研发过程中,首次利用
原型观测试验率定模型参数,并采用水文学、一维非恒
定流和神经网络等多种方法,提出了符合黄河下游河道
形态的枯水流量演进方程,建立了以日为计算时段的基
系统保持较强的开放性。对于国内外成熟的软
件,采取直接引进,如国家气象局9210系统、美国
Wonderware Intouch 组态软件等,不仅保证了系统
稳定性,而且缩短了开发周期。对于黄河水量调度
科技成果——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关键技术

科技成果——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关键技术技术开发单位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研究背景黄河流域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粮食主产区,然而水资源极其短缺。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用水刚性需求持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下游频繁断流。
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我国大江大河首个分水方案——《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87”分水方案),是流域水资源管理和调度的依据,对黄河水资源合理利用及节约用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流域水资源情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水资源量持续减少、时空分布变异,用水特征和结构变化显著,未来将面临经济发展和水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供需演变驱动机制;(2)缺水流域水资源动态均衡配置理论;(3)适应环境变化的黄河流域水量分配与调度方案。
研究内容(1)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评价与需水演变;(2)变化环境下黄河动态高效输沙模式;(3)黄河分水方案适应性综合评价;(4)黄河流域水资源均衡调控与动态配置;(5)多因素扰动的黄河水量实时调度关键技术;(6)黄河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与应用示范。
研究进展(一)项目启动及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和6个课题的实施方案。
10月18日在郑州项目启动会,科技部、水利部、黄委会等单位代表及10家参研单位参加项目启动会,会上成立了由4名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并颁发了证书,负责项目全程咨询指导。
(二)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开展了黄河流域水文、气象、供用水、水电站调度系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
采集黄河流域600多个雨量站50年代以来逐日降雨数据及典型支流逐时降雨数据,采集潼关以上约150座干支流水文站设站以来的逐月实测径流量,收集黄河流域66个地级行政区供用水资料,收集了黄河干流26座水库调度运行资料。
(三)机制机理分析选取典型支流和灌区,调研典型灌区用水情况,识别气候变化、城市化和人为调节等对流域水循环过程及通量的影响机理;研究流域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用水变化,初步分析了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供需演变驱动机制。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水量预测与调度研究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水量预测与调度研究流域水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旨在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其中,水量预测和调度研究是流域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水量预测与调度在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研究方法。
水量预测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对于决策制定和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准确预测水量,流域管理者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水量预测主要包括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水文过程的预估,即预测降雨量、径流量以及水库、河流等水体的水位。
准确的水量预测有助于降低水灾风险,优化农田灌溉和水电发电等应用。
为了实现准确的水量预测,当前流域水资源管理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常见的方法包括统计模型、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
统计模型基于历史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对未来水量的预测模型。
物理模型基于流域水文过程的物理规律,运用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数据驱动模型则依赖于大量观测数据,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预测模型。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结合使用。
在水量预测的基础上,流域水资源管理需要进行合理的水资源调度。
水资源调度旨在调整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满足不同用水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应考虑多种因素,如水量需求、供水能力、水质管理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调度通常采用优化模型和方案评估方法。
优化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最大化或最小化某一目标函数为目标,优化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方案。
方案评估方法则通过评估不同调度方案的效果,确定最佳的水资源调度策略。
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流域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水量预测与调度研究需要综合考虑不确定性。
水文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影响水资源管理的决策效果。
因此,在预测和调度中需考虑不确定性,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流域机构与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

流域机构与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陈效国摘要通过对黄河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提出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思路,即坚持政府宏观调控、民主协商、水市场调节三者有机结合的基本配置模式,以及政府在市场管理和利益调节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搞好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流域机构统一管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也在进行着变革。
水资源的自然流域特性和多功能属性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水情决定了按流域统一管理的重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代表国家行使流域行业管理职能的流域机构的作用,构建新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模式,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黄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由于黄河复杂难治,灾害频繁,历朝历代对黄河治理都很重视,自古以来均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
夏、商、周时期国家设“司空”专门管理治河事宜。
东汉时开始设立专职治河官员,唐设水部专司治河,并颁有《水部式》。
宋代治河机构逐渐扩大,金设“巡河官,州县令皆提举河防事”,元设“都水监”,工部尚书为“总治河防使”,官阶二品。
明、清时设立了跨行政区域和按水系管理的河道总督协调指挥治河事宜。
近代民国时期成立了直属于当时国民政府的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掌管黄河及渭、洛河等支流水利、防洪、施工事务。
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专门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
1950年初政务院发布水字第一号令,决定设置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
50多年来几经变迁,职能逐步扩充,机构不断完善。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条件下 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1.分散管理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经济社会不发达 黄河水资源可利用量大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要。
当时的黄河水资源管理主要围绕某一水源地进行,管理的目标单一,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
2.供水定向管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水增加,开始根据各用水部门的需求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 确定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任务。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2006)(2006年7月5日国务院第14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8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水量分配第三章水量调度第四章应急调度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黄河流域及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黄河流域的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以及国务院批准取用黄河水的河北省、天津市(以下称十一省区市)的黄河水量调度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遵循总量控制、断面流量控制、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实施黄河水量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合理安排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防止黄河断流。
第四条黄河水量调度计划、调度方案和调度指令的执行,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制。
第五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黄河水量调度工作。
黄河水利委员会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黄河水量调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负责所辖范围内黄河水量调度的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六条在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奖励。
第二章水量分配第七条黄河水量分配方案,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商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制订,经国务院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报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批准的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黄河水量调度的依据,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必须执行。
第八条制订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依据流域规划和水中长期供求规划;(二)坚持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三)充分考虑黄河流域水资源条件,取用水现状、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发挥黄河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四)统筹兼顾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五)正确处理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六)科学确定河道输沙入海水量和可供水量。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实施细则》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实施细则》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实施细则(试行)(为进一步加强黄河水量调度工作,规范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中有关各方的行为,根据《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水利部制定了《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实施细则(试行)》,并于11月20日以水资源〔2007〕469号文颁布实施。
)第一条根据《黄河水量调度条例》,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黄河水量调度总量控制是指十一省区市的年、月、旬取(耗)水总量不得超过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和月、旬水量调度方案确定的取(耗)水总量控制指标。
第三条黄河水量调度断面流量控制是指水文断面实际流量必须符合月、旬水量调度方案和实时调度指令确定的断面流量控制指标。
其中,水库日平均出库流量误差不得超过控制指标的±5%;其他控制断面月、旬平均流量不得低于控制指标的95%,日平均流量不得低于控制指标的90%。
控制河段上游断面流量与控制指标有偏差或者区间实际来水流量与预测值有偏差的,下游断面流量控制指标可以相应增减,但不得低于预警流量。
第四条黄河支流水量调度实行分类管理。
跨省、自治区的支流,实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和非汛期水量调度;不跨省、自治区的支流,实行年度用水总量控制。
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发布重要支流水量调度方案和调度指令,进行宏观管理及监督检查;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下达的取(耗)水总量控制指标和断面流量控制指标负责本辖区内重要支流的水量调度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应当明确水量调度管理机构和水量调度责任人,制定水量调度工作责任制。
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应当于每年10月20日前将水量调度责任人名单报送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委员会应当于每年10月30日前将十一省区市人民政府及其水行政主管部门、黄河水利委员会及其所属管理机构以及水库主管部门或者单位的水量调度责任人名单报送水利部;水利部于11月公布。
跨流域向黄河调水的必要性与方案

跨流域向黄河调水的必要性与方案张玫杨慧娟陈红莉摘要: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在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均具有重要地位,但水资源短缺是区域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国家“四横三纵”水资源配置格局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缓解黄河流域缺水问题、保障流域供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从缓解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维护河流健康、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述了跨流域向黄河调水的必要性,分析了各调水方案的特点,以及西线一期工程的优越性,从保障区域供水安全、能源安全、城镇化进程、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论证了西线一期工程建设的紧迫性。
关键词: 跨流域调水; 水资源;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黄河流域中图分类号: TV68 文献标志码:ANecessary and Precept of Inter-Basin Water Diversion to the Yellow RiverZHANG Mei1,YANG Hui-juan2,CHEN Hong-li1Abstract: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its adjacent areas pla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ecological security,food security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but the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biggest bottleneck restricting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The West-Route of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s an main component of national four transverse and three lengthways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pattern,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and ensuring the water supply security. The necessity from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to the Yellow River was discussed by several aspects,such as reduc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maintaining river health,and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diversion schemes,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of the first stage of the West-Route Project was analyzed,then the urg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for first stage of the West-Route Project is demonstrated in such aspects of regional water supply security,energy security,the urbanization process,food security and ecological security.Key words: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 water resources; West-Route of the South to 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Yellow River basin黄河流域土地、矿产、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和粮食基地,在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国务院黄河分水与水调方案

国务院黄河分水与水调方案摘要:黄河水量调度已实施10余年了,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必要分析其提出的历史背景、重要的基础与实施过程,国务院八七年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是水量调度根基,国家计委、水利部关于颁布实施《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在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具有划时代意义,启动了水量调度,2006年8月国务院颁布《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更具有里程碑意义,使水量调度走上依法调度轨道,使水量调度范围由原来的干流分河段分时段向全河全年包括主要支流扩展,主要支流水量调度与分水细化是深入实施条例的具体标志。
八七分水黄委会解释是耗水量,确切的说是“流域耗水量”,具体分析并归纳专家观点实际是还原概念耗水量,作者试图提升到理论高度称其为“流域耗水量”,有待专家的认可。
关键词八七分水水量调度方案调度条例支流调度流域耗水量1.水量调度方案1.1计地区【1998】2520号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四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利部文件(计地区【1998】2520号):国家计委、水利部关于颁布实施《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的通知黄河水利委员会,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计委、水利厅(局):为了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和黄河下游断流形势,根据《水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的要求,国家计委、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制定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经报请国务院批准,现颁布实施,请按照执行并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国家计委、水利部。
1.2水量调度方案要点“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要求黄河水利委员会每年10月制定黄河水量年度分配和干流水量调度预案,并报水利部审批。
年度水量分配时段为当年7月至次年6月,年度干流水量调度时段为当年11月至次年6月。
国务院公布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五” 期间, 建成覆盖各地区 、 各行业 、 各单位 的应急预
案体 系 ; 全分 类管 理 、 健 分级负 责 、 结合 、 地为 主 条块 属
的应急管理体制 , 落实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 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构建统一指 挥、 反应灵敏 、 协渊有序 、 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 完 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建 没突发公共事件预警预报信 息系统和专业化 、 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 形成政府主导 、 部门协调 、 军地结合 、 全社会共同参与
号国务院令公布了 《 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 ,并于 8 1 月
日 正式施行 。该 条例规 定 , 河水量 分配方 案 由黄 河 起 黄
水利委员会商 1 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制定 ,当出现严重 1 干旱、 省际或者重要控制断面流量降至预警流量、 水库
运行 故障 、 大水 污染事 故等情 况 , 造成 供水 危机 、 重 可能
三是对检查和治疗家畜血吸虫病的费用予以保障。
国务院公布黄河水量调度条例
20 7月 2 06年 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 42 7
维普资讯
X N X Y O A I G I A L N
信 息 要 览
预案 》 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 , 国务院 20 7月 6 06年 日发布了 《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 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
见 》 并授权 新 华 社全 文播 发 。该 意见 提 出 , “ 一 , 在 十
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主管部 门应 当根据药物杀
灭 钉螺 工 作规
地 理 环 境 的 血
员会商 1 省区市人民政府制定 ,经国务院发展改革主 1 管部『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J 报国务院批准。
黄河河南段水量实时调度措施分析

黄河河南段水量实时调度措施分析
刘天;王中峰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2006(028)002
【摘要】分析了在黄河河南段水量调度中强化实时调度的必要性,指出了采取的主要水调措施:①利用农业气象信息实时调整引水指标;②实施用水实时调整申报制度;③将重要的滩区引水口门纳入水量调度日常管理;④利用农作物灌溉制度轮流灌水;⑤实施滚动订单制度,进行日实时调度;⑥采取措施处理突发事件.同时建议:①对旬调度指标进行细化;②理由充分情况下应准许实时调整引水指标;③加强供水单位和用水户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刘天;王中峰
【作者单位】河南黄河河务局,河南,郑州,450003;豫西黄河河务局,河南,洛
阳,4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TV882.1
【相关文献】
1.依法规范黄河水量调度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答记者问 [J],
2.切实抓好《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水利部副部长周英谈《黄河
水量调度条例》的贯彻实施 [J],
3.黄河凌期水量的实时调度 [J], 刘红宾;刘晓岩
4.黄河河南段流域内外引水量调研分析 [J], 李东;吕文星;潘启民;黄福贵;卞艳丽
5.黄河干流上游梯级水量实时调度自优化模拟模型研究 [J], 李会安;黄强;沈晋;蒋晓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域水量调度技术与黄河水量调度
[摘要]本文从技术上比较了国内外建立流域水量调度管理模型的优化和模拟两种主要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范围,介绍了目前美国、荷兰和国内典型模型的类型和特点。
对黄河水量调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黄河水量调度模型的指导思想和应该追寻的目标,并对建立黄河水量调度模型需要考虑的因素和适宜的模型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水量调度模型黄河
1 流域水量调度分配技术
水资源科学配置与水量统一调度是合理开发利用全流域水资源的关键措施之一。
在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流域,水量分配制度已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与完善,相应的调度分配技术也一直在不断发展与进步。
目前,在发达国家,水量调度分配注重的是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但历史上形成的水量分配模式多数是以水权为基础的,这种分配模式并不是最理想的模式,但从可操作的角度看,却比基于生态和经济分析的方式容易接受和实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认识的普及,流域水量调度分配技术得到了迅速提高,尤其是现代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先进调度分配算法得到了实现,形成了许多流域水量调度分配的计算方法和数学模型。
1.1 优化方法
优化方法是在一些约束条件下推导出单个优化解的线性或动态非线性优化方法。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许多限制。
首先,描述实际问题的方程通常是奇异方程,因此问题的解多数是奇异解,有时甚至没有解,因此优化算法通常比其他算法复杂而且十分脆弱。
优化模型的优点是问题的数学概化比其他模型简单。
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目标明确且容易量化的问题。
所以对流域规划考虑最大经济目标问题是非常有效的。
而对涉及一些不易量化成线性或半线性方程为目标的水量分配问题是困难的。
1.2 模拟方法
也叫仿真方法,是一种把流域的诸多因素概化成数学问题的变数,从某个假设初始状态出发,按照一定的规则以零维、一维、二维或三维的方法反复推演流域的用水过程的方法。
模拟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程序设计比优化方法简单,各种因子可以在模拟过程中得到考虑,但概化过程相对比较复杂。
该方法几乎对任何情形都可以推导出至少1个可接受(不一定是最优)方案。
它对流域规划和水量分配都是有效的方法。
2 国内外典型的流域水量分配模型
2.1 优化模型AQUARIUS
AQUARIUS 是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土木工程系开发的一个基于优化算法的计算模型。
它是一个致力于流域内用户间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分配非常成熟的计算模型。
该模型依靠经济效益指标对河道流量反复分配直到所有用户的用水增量的边际净效益增量相等。
这只有利用非线性优化技术,通过对重新分配未用水的可行性分析,比较保留或使用存储水量于不同可选用水目的边际价值后实现。
由于水系统的构成要素可以用流网的对象表示,模型把水系统的所有构成要素看作流网的等效结点或程序环境的结构。
该模型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开发(C++).
2.2 模拟模型RIBASIM
RIBASIM是由荷兰德尔夫特水力学研究所开发的用于流域管理的流域模拟模型。
RIBASIM以模拟算法为基础,通过对流域用水过程在各种假定条件下的模拟,提供水量调度分配的可接受方案、水利工程或用水工程的规模比选方案,为流域提供一个水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评价标准是社会经济预测和污染负荷。
根据对规划的资源平衡和相应的社会经济预期状况评价,通过调整目标需求和/或改变规划内容或选择不同的水管理模式来优化预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该模型采用FORTRAN 语言和Visual Basic混合开发。
2.3 混合模型PROCS
PROCS是水利部黄委信息中心为新疆三屯河流域管理局开发的集作物种植规划、地下水地表水统一调度计费的灌区信息管理系统。
PROCS可以根据长期来水预报、库容约束和初始库容、作物效益和面积约束利用优化模型提出作物种植方案。
结合全流域(灌区)的雨量水位遥测系统,PROCS可以实施逐日水量平衡分配方案(充分考虑水权因素)。
PROCS的特点是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增加水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地下水地表水统一调度合理计费。
PROCS分别采用了优化和模拟两种算法。
在规划阶段PROCS利用线性规划方法给出优化的种植结构备选方案,规划的目标是全流域的经济效益最大,时间步长是旬。
规划时以每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每时间步长的引水和提水量作为变量,约束条件是累积来水量,使用的水量和剩余库容及提水能力。
在调度分配阶段,PROCS 根据作物种植面积分布、机井分布和能力、作物需水情况,在给定的规则下模拟迭代计算各渠口的把提水任务分配到每眼机井上。
PROCS采用面向对象编程工具(Powerbuilder 和C++ )和关系型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6.5)及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 3.0)混合开发。
3 黄河水量分配调度现状
黄河作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担负着流域内及下游沿黄地区约1.4亿人口、2.5亿亩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和晋陕蒙能源基地及中原、胜利油田的供水及远距离调水任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黄河下游的频繁断流给沿岸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水利部联合颁布实施了《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计地区[1998]2520号),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统一调度黄河水量。
该办法以国务院1987年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为依据,以总量控制,以供定需;各省(区、市)年度用水量实行按比例丰增枯减的调度分配原则,而且明确了正常来水年份内各省(区、市)在各月的引水指标和黄河水量调度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在这些调度分配原则中,水权概念体现在各省区年配水比例固定的原则中。
考虑到技术原因及调度分配方案的可操作性,各省区的分配水量参考需水分析并按照指标进行控制。
目前实施省区年用
水定额固定比例可以总结成两句话:1、固定比例只指年用水总量比例固定,各省区的月旬分配水量是根据需水情况进行调整。
2、调度分配方案的落实情况主要通过省际断面的过境水量监督。
3年的水量调度实践不仅使各省区满意,而且流域内的生态问题也初步得到改善。
黄河的水量调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水文预报、工农业生产以及电力调度等诸多方面。
然而,迄今为止,在黄河水量调度分配工作中尚没有专用的配水模型软件来模拟流域的水量分配过程以考虑更多分配要求如需水分析,为中短期的水量调度分配提供决策支持。
4 黄河水量调度分配建模分析
4.1 建模目标和指导思想
黄河水量调度的迫切要求是开发一个基于月、旬水分配模拟模型。
该模型必须考虑生活、市政和工业、灌溉、发电、防洪、防凌、输沙、水土保持和生态等多种用水需求,缓解不同用水部门和不同水用途之间在水量分配过程出现的矛盾。
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工作刚刚起步,严格的制度还没有建立,信息监测网络还不完善,难以取得调度分配模型必需的实时引水、墒情和地下水信息,科学地进行水量调度的条件尚不具备。
尽管如此,我们在建立模型时不仅要紧密结合黄河实际情况和用户要求、吸取现有水量调度管理经验、考虑水权思想和管理体制,还要吸收国际国内流域水量调度模型的设计思想和方法,高起点设计、分步骤开发实施。
4.2 调度分配因素和模型算法分析
黄河水量调度河段的空间跨度达3300多公里,传播时间25-35天,除了其他流域必须考虑的地表水、地下水、用水、退水、发电、防洪和生态因素外,还要考虑防凌、水土保持、输沙和水权等重要因素,水量调度管理及水量平衡演算相当复杂,在国内外亦属少见。
根据其他流域的调度模型建设经验,黄河水量调度分配模型比较可行的算法应该是模拟方法。
建模工作主要包括将流域内的需水按自然和行政区域划分单元,河段按需水单元、基础工程和行政区域分段,传播时间、沿程损耗、水土保持用水、输沙需水、生态需水、退水和地下水可持续开采能力采用科研试验研究结果并参数化到每个河段或需水单元的各个模拟时段中,引入水权因素到模拟演算过程,预留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接口。
模型运行所需要的实时信息包括来水信息、引水信息、发电需求、实时需水分析和凌汛水量分析信息。
由于流域规模、信息获取难度、模拟复杂性和估计的影响程度,我们可以忽略水库库区的降雨和蒸发因素。
4.3 前景展望
虽然流域水量调度分配是流域水资源管理最困难的工作,黄河又是世界上问题最复杂的河流之一,但流域水量调度模拟方法是建立水量调度模型最成熟的方法,因此只要我们广泛吸取其他模型的建设经验,黄河水量调度模型一定能建成并应用于实际。
科学地调度和调度模型的运用虽然会受到在现行管理体制下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但随着制度的完善,逐步靠水价杠杆、水市场和水权转让等措施,调度模型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思想将在黄河流域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RIBASIM Technical Reference, ir. Wil N.M. van der Krogt
2.《灌区供用水管理系统技术报告》, 1998, 黄委信息中心
3.The technical report RM-GTR-299,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作者:
王恒斌于松林马晓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
王恒斌马晓:黄委会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于松林:黄委会水量调度管理局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