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初步设计jianben
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初步设计jianben
![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初步设计jianben](https://img.taocdn.com/s3/m/d02a8d58d1f34693dbef3eb3.png)
目录目录 (I)第一部分 (I)初步设计说明书 (I)1总论 (1)1。
1项目提要 (1)1.2设计依据 (2)1.3项目基本情况概述 (3)1.4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功能)方案 (7)1。
5设计的指导思想 (7)1.6环境保护 (8)1.7职业安全卫生 (10)1。
8消防 (10)1。
9节约能源 (10)1。
10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11)1。
11项目总指标 (12)2项目总体设计 (13)2.1地质条件 (13)2。
2气候 (14)2。
3交通状况 (14)2。
4项目建设布局 (14)3专业生产工艺设计 (17)3。
1苗木培育方式与生产规模设计 (17)3.2工厂化苗木培育设计 (17)3。
3灌溉、排水工程设计 (18)3.4种质资源保存设计 (18)3。
5环境绿化工程设计 (25)4设备选型 (26)4.1生产设备 (26)4.2办公设备 (26)5土建工程设计 (28)5。
1设计范围 (28)5.2设计原则 (28)5。
3设计依据 (28)5.4建筑设计 (28)5.5道路设计 (32)5.6标识设计 (32)6供电与通信设计 (33)6。
1供电工程 (33)6.2通讯工程设计 (33)7给排水设计 (34)7。
1给水工程 (34)7.2排水工程 (36)第二部分 (I)初步设计概算书 (I)第三部分 (I)初步设计图纸 (I)第一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1总论1。
1项目提要1.1。
1项目名称******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设项目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法人代表:***1。
1.3项目建设地址***1.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
5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两年,即2014年3月—2016年3月。
1。
1.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用地规模220亩,建设生产繁育区、种质资源保存区及生产车间、辅助用房、塑料大棚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购置。
其中生产繁育区100亩,种质资源保存区120亩。
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初步设计jianben解析
![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初步设计jianben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ea35e0d4d8d15abf234e4c.png)
目录目录 (I)第一部分 (I)初步设计说明书 (I)1总论 (1)1.1项目提要 (1)1.2设计依据 (2)1.3项目基本情况概述 (3)1.4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功能)方案 (7)1.5设计的指导思想 (8)1.6环境保护 (8)1.7职业安全卫生 (10)1.8消防 (10)1.9节约能源 (11)1.10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11)1.11项目总指标 (12)2项目总体设计 (14)2.1地质条件 (14)2.2气候 (15)2.3交通状况 (15)2.4项目建设布局 (15)3专业生产工艺设计 (18)3.1苗木培育方式与生产规模设计 (18)3.2工厂化苗木培育设计 (18)3.3灌溉、排水工程设计 (19)3.4种质资源保存设计 (19)3.5环境绿化工程设计 (26)4设备选型 (27)4.1生产设备 (27)4.2办公设备 (27)5土建工程设计 (29)5.1设计范围 (29)5.2设计原则 (29)5.3设计依据 (29)5.4建筑设计 (29)5.5道路设计 (33)5.6标识设计 (33)6供电与通信设计 (34)6.1供电工程 (34)6.2通讯工程设计 (34)7给排水设计 (35)7.1给水工程 (35)7.2排水工程 (37)第二部分 (I)初步设计概算书 (I)第三部分 (I)初步设计图纸 (I)第一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1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法人代表:***1.1.3项目建设地址***1.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5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两年,即2014年3月-2016年3月。
1.1.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用地规模220亩,建设生产繁育区、种质资源保存区及生产车间、辅助用房、塑料大棚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购置。
其中生产繁育区100亩,种质资源保存区120亩。
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
![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5af64647d27284b7351b8.png)
***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库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6年建成。
项目总共投资约8655万元。
"***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库"主要包括种子库、植物离体种质库、信息中心。
位于***,正式启用后将使*** 乃至西北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得以保存。
***中草药种质资源库从概念形成到竣工历时3年,建筑面积约560㎡。
如运行后具体目标是在第一个5年内达到300种3000份(株),15年内达到1600种1.6万份(株)野生中草药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库因资金等原因缺少配套设备并未投入运行,只在田间进行中草药种质资源的繁殖工作,为保存现有的种质资源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1、总体科学目标其总体科学目标是:建成一个依托***、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一流的野生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设施和科学体系,实现自动化管理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使中国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安全得到可靠的保障,将对抢救、保存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促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填补生物资源种质保存系统的缺陷等具有重要意义。
可有效保存中药材遗传资源,为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建立背景***是全国中草药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在全国具有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
全省14个市州的70多个县区均有中药材生产,中草药种类多,产量大,品质好,有特色,全省中草药品种9500多种,位居全国第二,是名副其实的中药材资源宝库。
主要的中草药资源有1600多种,野生植物类1270种,其中动物类214种,矿物类43种,目前人工种植中草药350余种,分布较大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200余种。
随着物种消失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植物种子保护的重要性,而中药材种质资源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种质资源库作为***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领域的一个重点建设工程。
将进一步促进校地科技合作,对***乃至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的中医药产业科学发展和教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官山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构想
![官山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构想](https://img.taocdn.com/s3/m/682b9d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0.png)
官山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构想陈昆;陈琳【摘要】以突出区域药用植物特色、开展科研科普及利用研究为目的,以收集本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拟用三年的时间在该保护区东河保护管理站建立面积为2hm2的种质资源圃。
种质资源圃区划分为:官山民间药用植物园、保健药膳植物园、药用植物繁育研究园、珍稀药用植物观赏带。
在种质资源收集的基础上,开展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选育和人工驯化栽培研究。
【期刊名称】《华东森林经理》【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作者】陈昆;陈琳【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县林业局 336300;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江西宜丰336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27.34种质资源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其作为基因的载体,是选育作物优良品种、发展生物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1]。
全国有药用植物资源 271科 2118属11817种[2]。
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已查明的野生药用植物有1378种[3]。
隶属于650属215科,分别占全国药用植物总的种数、属数和科数量的 11.66%、30.69%和 79.34%,其中药用维管植物为1313种,隶属于183科612属,区内蕴藏着如此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但真正得到开发利用的却很少,乡土药用植物品种馈乏已成为制约生物医药发展的难题,迫切需要做好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利用等工作。
目前,江西省拥有种质资源的机构,大多存在研究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从事一线种质资源研究的科技人员缺少等问题,官山国家级护区也不例外,这些都影响了中药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要改善中药种质资源工作滞后的状况,加快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有必要在官山自然保护区内建设药用种质资源圃,这对于开展乡土药用植物收集、保存、评价、筛选、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乡土药用植物资源等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并能够充分发挥官山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其转变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为自然保护区各项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石榴种质资源圃建设方案
![石榴种质资源圃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f8726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f.png)
石榴种质资源圃建设方案石榴种质资源圃的建设可以参考以下步骤:一、收集从各地收集优良的石榴品种资源,包括国内外的品种。
1.确定收集目标: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收集的目标,包括品种、地理区域、生态类型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收集石榴种质资源。
2.制定收集计划:根据收集目标,制定详细的收集计划,包括收集的时间、地点、数量、方式等,同时要考虑到预算和人员配置。
3.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收集。
可以采取原地保存、异地保存、繁殖体保存等多种方式。
4.实施收集:按照制定的计划和方法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到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包括品种名称、来源、生物学特性等。
5.资源评估:对收集到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评估,包括资源的多样性、适应性、遗传稳定性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
6.资源库建设: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和利用,建立石榴种质资源库,并进行科学管理和维护。
7.持续监测和维护:对保存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持续监测和维护,以保证资源的纯度和质量,并为研究和利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培育培育收集到的石榴种质资源,让它们适应新的环境并且保持生命力。
1.基因组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榴品种进行杂交,以产生具有新性状的石榴新品种。
2.繁殖:通过组织培养、硬木扦插、空气分层等方法进行繁殖,以扩大石榴新品种的数量。
3.筛选:对繁殖出的石榴新品种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石榴品种进行培育。
4.培育:对筛选出的石榴品种进行培育,包括种苗繁育、定植、修剪、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以保证石榴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5.登记:将培育出的石榴新品种进行登记,以获得法律保护,并确定新品种的名称和品种权。
6.推广:将培育出的石榴新品种进行推广,以促进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
三、保存对培育出的石榴种质资源进行严格的筛选和保存,以保证资源的纯度和质量。
1.种子保存:将收集到的石榴种子进行保存,包括晾干、去皮、清洗等,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品质,并放入种质资源圃中进行保存。
泸县龙眼优良种质资源保存及良种繁殖基地实施方案建设方案
![泸县龙眼优良种质资源保存及良种繁殖基地实施方案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a5856c58fafab069dc02b8.png)
泸县龙眼优良种质资源保存及良种繁殖基地实施方案建设方案作者:泸县林业局创建时间:2008-4-22 11:03:391、建设指导思想以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农林业产业化建设为目标,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等林业工程建设,选择优良品种,应用最新技术成果,衽科学经营,把基地建设成为管理科学、品种先进、质量优良、效益显著、辐射面广的优良龙眼无性繁殖基地,提高龙眼栽培的良种化水平,促进泸州及周边气候相似区域农林业产业发展。
2、建设原则(1)尽可能选择适宜大面积推广的最优品种,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技术和经营潜力,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提高基地建设技术含量;(2)充分利用单位现有生产条件、设施设备,注重经济实用,挖掘潜力,厉行节约;(3)基地建设应产足市场,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各品种相对集中;(4)土地利用高效合理,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布局适当,设备购置讲求实用。
3、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项目建设需求和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建设目标,确定本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建设基本方案为:(1)泸州龙眼优良种质资源原地保存规模:保存份数52—100份(株),折合面积50亩。
(2)采穗圃建设规模:面积30亩,收集泸州龙眼优良品种,尤其是晚熟品种。
(3)种苗繁殖基地规模:面积100亩,无性繁殖泸州龙眼优良品种。
4、基地区划根据建设内容与规模,将本项目基地建设划分为3个区域。
(1)泸州龙眼优良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区对泸县近25年来选择出的泸州龙眼优良品种优株树实行原地保存,保存地点包括泸县的海潮镇正村、周坝村,潮河镇后湾村,太伏镇新龙桥村,兆雅镇永红村云龙镇英雄村、福集镇熊湾村等,保存的优良品种包括早熟的泸县02—4、泸早一号(八月鲜),中熟的泸县02—9、泸县02—1、泸县86—2—26、蜀冠(泸园86—2—6)、泸丰一号(泸园106)、罗弯82—2—2、泸县93—12、泸县93—5、良山80—2—1,晚熟的泸县02—11、泸县02—2和胡晚一号等泸州地方优良乡土龙眼品种。
新建种质资源库引种区技术方案
![新建种质资源库引种区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17735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6.png)
新建种质资源库引种区技术方案一、引言。
咱们要搞个超酷的种质资源库引种区啦!这就像是给各种植物、动物或者微生物的优良品种盖一个超级大的“人才公寓”,把外面那些优秀的“小伙伴”请进来住,为咱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发展还有科学研究啥的出份力。
二、目标。
1. 丰富种质资源。
咱们这个引种区的首要任务就是像收集宝贝一样,把世界各地的优质种质资源都给搜罗过来。
不管是能结出超级大果实的植物,还是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的小动物,都得想办法引进来。
目标就是在[具体时间段]内,让引种区的种质资源种类增加[X]种呢。
2. 保证成活率。
三、选址。
1. 气候条件。
要找个气候比较温和的地方,就像给引种区找个四季如春的福地。
不能太热把植物都烤焦了,也不能太冷把动物都冻僵了。
比如说,年平均温度在[具体温度范围]之间,年降水量在[具体降水量范围]左右的地方就很不错。
这样大多数的引种对象都能适应。
2. 地理环境。
地势得平坦一点,方便咱们搞建设和管理。
而且交通要便利,就像给这个“人才公寓”修个好的“大门”,方便把引种的东西运进来,也方便专家学者来研究。
离水源也不能太远,就像咱们人住的地方不能没水一样,植物、动物们也需要充足的水源。
四、引种对象。
1. 植物类。
农作物:像超级抗倒伏的小麦品种、产量超高的水稻品种,这些都是咱们农业的宝贝,得优先引进。
药用植物:那些有着神奇药效的植物,比如人参、灵芝啥的,把不同产地、不同品质的引进来,说不定能研究出更好的药用价值呢。
珍稀植物:像珙桐这种珍稀又美丽的植物,把它们引进来好好保护起来,就像保护珍稀动物一样重要。
2. 动物类。
优良家禽家畜:例如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的鸡品种,产奶量高的奶牛品种等,对咱们的畜牧业发展可有很大帮助。
珍稀动物(特殊保护繁殖项目):对于一些濒危的珍稀动物,如果有合适的条件和技术,也可以在引种区进行特殊的保护繁殖项目,像朱鹮这种珍稀鸟类,说不定能在咱们这儿慢慢繁衍壮大。
3. 微生物类。
种质资源圃项目建议书
![种质资源圃项目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37afb9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4.png)
种质资源圃项目建议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农作物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种质资源是农作物的遗传基础,对于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种质资源圃项目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项目目的本项目旨在建立一个种质资源圃,集中收集、保护、繁育和利用农作物的种质资源,为农业生产和科研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并促进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能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 种质资源收集:通过调查和收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种质资源收集机制,收集各类农作物的种质资源,包括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等。
2. 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库,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类、保存和管理,采取冷冻、干燥等方法,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3. 种质资源繁育: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种质资源进行繁育和改良,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和需求的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种质资源利用: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开展新品种选育、试验种植和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项目优势1. 丰富的资源:通过种质资源圃项目,可以集中收集和保护丰富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2. 创新的技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对种质资源进行繁育和改良,培育出更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新品种。
3. 推动农业发展:种质资源圃项目的实施,将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质资源,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五、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调研:对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和收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资源收集机制。
2. 圃地建设:选择适宜的土地建设种质资源圃,建立种质资源库和繁育基地。
3. 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分类、保存和管理。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8c315e54693daef5ef73d7a.png)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托普云农果树种质资源圃具有利用价值的果树遗传物质的总体。
携带有果树种质的材料,主要是种子和各种无性繁殖用的器官、组织等。
具体包括:①对果树育种工作有特殊价值的种、变种、、和杂种;②具有特定用途如用作果树砧木、中间砧、病毒病害指示植物的野生种和栽培品种;③能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和品系,包括需要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突变体等;④具有潜在用途但目前还不了解的野生种和变种。
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但迄今已为人类利用的果树种质资源还极有限。
因而做好搜集和保存种质资源的工作,对于不断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果树的种类和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以果树中占重要地位的蔷薇科苹果属(Malus)、梨属(Pyrus)、李属 (Prunus)等温带果树而言,中国可称世界首富。
很多柑橘类果树的栽培起源中心在中国。
原产中国的果树有白梨、花红、海棠果、中国樱桃、猕猴桃、等。
此外还有不少尚待驯化的栽培果树的近缘种、野生种和砧木资源。
中国从世界各地引种果树的工作也早已开始。
如和的栽培种引入中国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
引入的种类通过长期的栽培选择,形成了许多适应中国自然条件的生态类型和地方品种。
仅梨的栽培品种估计就有1000个以上。
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也为世界果树品种改良作出了贡献。
如桃和甜橙在世界各地、温州蜜柑在日本已普遍栽培;板栗、沙梨、杜梨、秋子梨和山荆子等分别为美国和欧洲的栗、梨和苹果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种质。
中国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如山葡萄、越橘和许多果树砧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为进一步发展世界果品生产提供更加宽广的领域。
一、种质资源的保存随着现代果树生产的发展,果树优良品种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大量原始品种和地方品种被陆续淘汰。
这一方面改良了果树品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果树种质的贫乏。
特别是19世纪营养繁殖技术广泛推广以后,改良了的新品种的单一无性系在全世界范围内繁衍,使大量原始异质自然体被同质的“标准”品种所取代,品种与品种间亲缘关系过多地接近,对生产构成了危险。
农作物、林木、草、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建设方案(一)
![农作物、林木、草、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建设方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4e42388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a.png)
农作物、林木、草、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作物、林木、草、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这些种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种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面临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建设方案。
二、工作原理种质资源保护与建设方案主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收集、保存、繁育、利用和推广等,来保护和建设农作物、林木、草、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1. 收集:通过采集和收购的方式,广泛收集各类种质资源,包括野生种源和栽培种源。
2. 保存:建立种质资源库,采用冷冻、干燥等方法,对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和管理,确保其长期保存和利用。
3. 繁育: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种质资源进行繁育和改良,提高其适应性和产量。
4. 利用:通过对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5. 推广:将优良品种推广到农田中,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
三、实施计划步骤1. 建立种质资源保护与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明确各方责任和任务。
2. 开展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工作,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收集各类种质资源的信息和样品。
3. 建立种质资源库,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对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和管理。
4. 开展种质资源的繁育和改良工作,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
5. 加强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推动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6.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建设的认识和能力。
四、适用范围该种质资源保护与建设方案适用于农作物、林木、草、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五、创新要点1. 引入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快种质资源的繁育和改良进程。
2. 建立种质资源库,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保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cf61f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8.png)
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优做强我县中药材产业,构建特色明显、质量可靠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集群,按照“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增效益”的思路,高标准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形成规模化繁育基地,为中药材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种源支撑。
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推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主线,以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子种苗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和流通销售为依托,提升中药材产业综合化开发水平,实现中药材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为富民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
二、建设目标建设高标准中药材种质资源圃XXX亩、XXX种,收集、保存、筛选野生濒危珍稀中药材盘贝、黄精、桃儿七等品种XX种,开展资源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驯化技术研究,加强大宗中药材黄芪、黄芩、柴胡、秦艽、板蓝根、掌叶大黄等XX 个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种子种苗繁育,开展对引进适生丹参、金莲花、金银花、芍药、银柴胡、关防风、苦参、当归、桔梗、独活等XX个品种试验、示范研究,集成野生人工训化、提纯复壮、良种扩繁、新品种筛选等良种繁育技术质量标准和规范化基地建设,为我县中药材生产提供优质种源支撑。
三、实施内容在药用植物园建设高标准中药材种质资源圃,种质资源圃按照中药材品种来源和繁育规划建设四个功能区。
一是野生濒危品种驯化扩繁区。
以搜集珍稀濒危品种黄精、盘贝母、桃儿七、窝儿七、手掌参、款冬花、淫羊藿、祖师麻、地榆、三七、铁棒锤、玉竹、金樱子等人工驯化扩繁品种XX种X亩。
二是引进品种试验示范区。
以丹参、金莲花、金银花、芍药、银柴胡、关防风、苦参、当归、桔梗、独活、亳菊、藏木香、银杏、杜仲、牡丹等引进试验品种XX种XX亩;三是主导品种提纯复壮示范区。
以适宜于种植,药用价值高,市场占有量大的优质中药材品种黄芪、柴胡、秦艽、黄芩等主导品种进行拔杂去劣,提纯复壮精选优质种子、种苗,建立示范基地XXX亩;四是大宗品种种子种苗繁育区。
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
![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a9ed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2.png)
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为了保护和利用植物的遗传资源,种质资源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种质资源圃是指为种质资源的保存、繁育和利用而建立的一种植物园地。
在种质资源圃中,可以对各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保存和繁育,以便将来用于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选址选择一个适宜的地点建立种质资源圃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地点应该远离工业区和污染源,以确保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受到污染。
其次,地点应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和良好的排水条件,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最后,地点应该便于管理和维护,方便科研人员进行观察和采集。
二、建设建设种质资源圃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首先,需要建立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区域,根据植物的特性和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
其次,需要建立相应的设施,如温室、喷灌系统、遮阳网等,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最后,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测系统,以确保种质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三、管理种质资源圃的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首先,需要进行植物的日常管理,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其次,需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最后,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标本馆,以方便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交流。
四、利用种质资源圃的建设不仅是为了保存和繁育植物的种质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来的利用。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利用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筛选,选择出适合特定用途的种质资源。
其次,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研发和利用,开发新的品种和改良现有品种,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最后,需要进行种质资源的推广和应用,将优质的种质资源推广到农民手中,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种质资源圃实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选址、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规划和实施,可以保护和利用植物的遗传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8d83daa300a6c30d229fa9.png)
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第一章总论1.1工程提要1.1.1 工程名称:山西省阳泉市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工程1.1.2 建设地点:阳泉市盂县仙人乡仙人村1.1.3 工程法人名称:阳泉市林木种苗站1.1.4 法人代表:XXX (站长)1.1.5 主管单位:阳泉市林业局1.1.6 工程性质:新建1.1.7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1.7.1 培育工程:文冠果良种繁育基地33.2 公顷.其中:种子园26.6 公顷,主要通过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地文冠果种子;实验区 3.3 公顷,开展优良新品种地实验、测定,为筛选和推广优良文冠果品种提供科学依据;繁殖圃 3.3 公顷,用于培育文冠果商品大苗.1.1.7.2辅助工程:种子库200 m2 ;蓄水池400m3 ;温室大棚2000m2.设备购置6台(套).见表1-1.表1-1 建设内容和规模表1.1.8建设目标选择文冠果优势树木30株,建成文冠果良种基地33.2公顷;实现年产文冠果良种合格苗20万株,年产优良种子1万公斤•1.1.9建设期及进度(1)工程建设期:2年.2010年:完成种子园13.3公顷,繁殖圃3.3公顷;部分生产设备购置安装;m2 ;蓄水池400m3 ;全部设备购置和安装,工程档案建设和工程验收1.1.10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投资规模:工程总投资252 万元. 资金来源:国家投资122 万元,市配套130 万元.1.2设计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山西省林木种子条例》(3)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布《林木种苗工程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地通知(4)国家林业局《林业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编制规定》(试行)(5)山西省阳泉市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6)国家林业局关于山西省阳泉市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地批复1.3工程基本情况概述1.3.1自然地理条件盂县仙人乡位于阳泉市北部,东邻河北省,扼守山西东大门,是晋煤外运地主要出口之一.全乡总面积207 平方公里,现有户数4666 户,人口16247 人,辖33 个行政村,境内环境优美、森林茂密:蕴藏着丰富地白云石、硅石等矿产资源,著名地旅游景观“玉花洞”变化座落境内,全乡交通发达,207 国道、314 省道,东清出省路横贯全境,全乡经济以农业和煤炭、硅石等矿业为主. 工程区具体位于盂县仙人乡仙人村,作业区荒山土壤以山地褐土为主,耕地多为红壤土.工程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7 C --10.8 C ,年平均降水量为543.5--560.9mm, 年平均风速1.7--2.1m/s, 境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700m 以上.1.3.2社会经济条件盂县仙人乡仙人村工程区距盂县县城15公里,紧靠207国道,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区内环境优美、森林茂密,交通发达,207 国道、314 省道,东清出省路横贯全境,以森林抚育、种苗培育和绿化工程为主经营.1.3.3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条件工程实施单位为阳泉市林木种苗站,苗木选购、质量监督、栽植技术等方面加以合作,可以保障工程苗木质量优良,技术先进,措施合理,有利于工程顺利实施. 阳泉市林木种苗站成立于1985 年1 月,编制4 人,是阳泉市市林业局所属地林木种子管理机构.阳泉市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站成立于2002 年12 月,与阳泉市林木种苗站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是我市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林木种子政策、法律和法规,负责我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山西省林木种子条例》地行政执法工作;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市林木种苗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发布我市种苗信息;负责全市林木种质资源地保护和管理,组织林木良种研究、选育、开发和推广;核发、管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监督林木种子生产、经营活动和林木种子质量,依法查处生产、经营种子地违法行为;负责全市种苗调剂、调运和质量检验等工作;指导各类商品林(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药用林、特种用途林)苗木、公益林苗木和花卉苗木地培育,开展种苗咨询服务.工程合作单位是盂县国营林场,为工程建设提供土地资源和劳力资源,同时在工程管理方面具有丰富地经验,拥有高素质地管理、施工队伍,可以确保工程地顺利实施.1.3.4基础设施条件现已有良种基地50 亩,宜林荒山525 亩.工程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给水水源为蓄水池,由供水管道输入,可满足工程地需求量.工程地用电拟从盂县供电局变电站侧引线供电,可满足本工程地用电需求量.1.4工程设计指导思想1.4.1 指导思想该工程建设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建设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大力培植文冠果生物质能源原料树种,按照国家有关建设标准,建立山西省阳泉市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技术一流、规范有序地文冠果良种基地,搞好文冠果培育,示范带动当地群众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1.4.2 建设原则1.4.2.1以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建立生态经济平衡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地协调统一.1.4.2.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特色种植,以规模见效益,实现文冠果生物质能源基地林地规模化建设.1.4.2.3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合理配置.1.4.2.4按工程进行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进度安排建设资金.1.4.2.5依靠科学技术,加大基地建设科技投入,科学建设,集约化经营.1.4.3 建设依据1.4.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1.4.3.2 《山西省林木种子条例》.1.4.3.3国家林业局关于颁布《林木种苗工程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地通知.1.4.3.4国家林业局关于山西省阳泉市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地批复(林计批字[2009]268 号)1.4.3.5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山西省阳泉市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地批复(晋发改农经发[2010]123 号)1.4.3.6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林业厅关于转发下达2010 年山西省林木种苗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地通知(晋发改投资发[2010]1433 号)1.5 环境保护本工程有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地三废主要有:废水:主要是生活产生地废水.废气:该工程建设工程无工业废气产生,只是办公及生活需要供给部分蒸汽.废渣:该工程工程无废渣产生种植过程中使用地农药、化肥.1.6 消防、劳动安全1.6.1职业安全危害因素本工程在生产过程中无毒气、辐射等产生.在农药喷洒操作过程中,谨防造成人身伤害.1.6.2工程消防、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在工程设计及规划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森林防火及有关工程安全地有关规范. 按防火规范和消防要求配置消防设施,配备防火设施,并依实际地理位置状况建立贮水池以备灭火使用.1.7 节能措施采用现代设施喷灌技术,可比常规漫灌或沟灌节水50%以上.采用地膜覆盖技术,降低土壤蒸发量.一方面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地温,降低室内相对湿度,节约了除湿地能量消耗.采用高位自压灌溉,节约运行电耗.所有照明设备均采用节能设备.1.8 工程管理领导组为保障本工程地顺利实施,阳泉市林业局成立了工程领导组,明确了工程法人1.8.1工程领导组组长:张玉斌阳泉市林业局局长副组长:王洪波阳泉市林业局副局长李燕飞阳泉市林业局纪检组长李旭阳泉市绿化委员会副主任成员:梁志钢阳泉市林木种苗站站长马建力阳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工程师荆建阳泉市林木种苗站检验员李宏兰阳泉市中心苗圃林业工程师武建山阳泉市林木种苗站检验员张志军阳泉市林木种苗站检验员工程领导组地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工程实施地方针、政策、办法,负责与省、市有关部门地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地重大问题.1.8.2 工程法人工程法人是阳泉市林木种苗站,法人代表为站长梁志钢. 工程法人具体负责本工程地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工程领导组地决议,负责工程工程资金地管理、工程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根据计划组织工程实施.1.8.3 运行机制本工程工程建设实行领导组指导、监督下地工程法人负责制,工程法人对工程地建设负总责,同时负责工程实施工作.1.9 初步设计审批建议本工程主要是文冠果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其繁殖培育,望主管单位及时批复,尽早实施.1.10 初步设计文件组成(1)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意见;(2)国家林业局林计批字[2009]268 号《关于山西省阳泉市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报告地批复》文件;(3)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晋发改农经发[2010]123 号《关于山西省阳泉市文冠果良种基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地批复》文件;发下达2010 年山西省林木种苗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地通知》文件第二章工程总平面设计2.1工程建设总体布局2.1.1 工程区布局地原则2.1.1.1适地适树地原则.工程区立地条件必须符合文冠果生物学特性.2.1.1.2节约和效益地原则.工程区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能够适合工程需要,使文冠果生长好、成林快,投入少、效益高.2.1.1.3生态安全地原则.在该区域栽植文冠果,既不影响其他树种地正常生长发育,又能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2.1.2工程区布局工程区布局在阳泉市盂县仙人乡仙人村,建设规模33.2 公顷.2.2工程区区划工程区划分为种苗生产区、温室大棚及实验区、良种苗木繁育区等.2.3建设内容(1)基地建设33.2公顷,种子园26.6 公顷。
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07dcc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0.png)
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周晓楠;胡宇【摘要】对常绿树种、落叶乔木树种、彩色树种、观花树种等30多种珍贵树种进行系统的栽培、繁育、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对珍贵树种进行本土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取得的实践性的科研成果进行推广。
内容包括:珍贵树种种质留存、优化;繁育;栽培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技术;同时推广健康合理的经营利用方式。
本项目共包括:1.三大主要园区建设(彩色树种园区;其他珍贵树种园区;种苗生产、繁育园区)。
2.繁育生产工程建设。
3.生产设备购置。
4.辅助工程建设。
通过不断选优、淘汰,最后保留20个以上品种,经过2~3年培育,最后获得珍贵树种新品种20万~30万株;生产苗木达10万~15万株。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4页(P231-234)【关键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繁育;栽培;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作者】周晓楠;胡宇【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农村经济局,鞍山114041;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农村经济局,鞍山114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88.3珍贵树种是属于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灭绝的树种,以及目前虽有一定数量,但也逐渐减少的优良树种的统称,具有相当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鞍山市千山区位于辽宁省南部,辽东半岛北端,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现境内有多种珍贵树种分布。
这些珍贵树种材质优良、资源稀缺,经济价值高,长期以来滥砍滥伐现象严重。
建设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对加快珍贵树种的选育快繁,提高珍贵树种的快速繁殖技术水平和设施条件,以满足全省对珍贵林木种苗的需求具有很大帮助。
本项目的根本目的是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珍贵树种资源,以及快速发展珍贵树种经营,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我们应该保护原有林木种质资源,同时对珍贵树种进行本土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并对取得的实践性的科研成果进行推广。
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
![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b6ecfcc5da50e2534d7fc6.png)
种质资源库建设方案为了保证核桃种质的纯正,圃地采用先栽实生苗再嫁接和直接引进新种质嫁接苗两种方法。
建立托普云农种质资源库的技术措施如下:一、新种质嫁接苗栽植步骤与方法(一)圃地选择采穗圃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灌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的地方;交通比较方便,以便调查和研究。
(二)种质选择目前,我国的核桃品种和种质较多,项目将引进以下主要品种和种质:托普云农为了发掘和收集各种农作物品种种子,科学地加以贮藏,使种质在十几年甚至数十年之后仍具有原有的遗传特性和很高的发芽力,对于品种改良,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并为生物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种质和研究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贮藏环境(主要指温度和湿度)对种子的寿命影响很大。
根据库内温、湿度环境的不同,种子贮藏建筑可分为3类:①长期贮藏库,温度-10℃以下,相对湿度30~40%%左右,贮藏期为30年以上;②中期贮藏库,温度0~5℃,相对湿度40~60%,贮藏期为5-15年左右;③短期贮藏库,温度10~15℃,相对湿度50~60%,贮藏期为3-5年;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圃优良品种和类型名录(三)栽前准备1、土壤的准备核桃具有强大的垂直根和分布较广的水平根,要求土层深厚、肥沃而湿润的土壤。
因此,在核桃建园栽植前,不论山地、坡地、沙地或盐碱地,为满足核桃生长发育的需要,均需提前将士壤准备好。
土壤准备主要包括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等。
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定点挖坑、深翻熟化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等各项工作。
栽植穴应于栽植前一年的秋季挖好,使心土有一定熟化的时间。
栽植穴的深度和直径为0.8~1 m。
应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
沙地栽植,应混合适量粘土以改良土壤结构,或将腐熟秸秆与沙土混合。
如果在粘重土壤或下层为石砾的土壤上栽植,应加大定植穴,并采用客土、掺沙、增施有机肥、填充草皮土或表土的方法来改良土壤质地,为根系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定植穴挖好后,将表土、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后进行回填。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种质麻类资源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的批复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种质麻类资源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15aa3549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d.png)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种质麻类资源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1.21•【文号】农办计〔2016〕114号•【施行日期】2016.11.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种质麻类资源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的批复农办计〔2016〕114号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于报送麻类研究所国家种质麻类资源圃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的请示》(农科院基建〔2016〕230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原则同意该项目初步设计。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改造田间工作用房547.68平方米,扩建大棚11776平方米,日光温室587.87平方米,遮荫系统5580平方米,配套建设通信工程1项,资源圃土地整理与改良135.10亩,改造田间道路8060平方米,排水渠2083米,蓄水池护坡1720平方米,建设田间给水管道1210米,配套潜水泵4套,场区围栏1775米,晒场1000平方米,场区供电工程3200米,场区监控系统1套,购置仪器设备29台(套)。
核定概算总投资769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301.41万元,田间工程费208.34万元,仪器设备购置费161.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8.06万元,预备费39.39万元。
资金来源全部为中央预算内投资。
请据此批复,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抓紧组织项目实施工作。
要按照相关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认真做好招标投标工作。
每月28日前通过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模块,),填报截至当月的项目进度、资金支出等相关信息。
同时,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完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强化按月调度和定期总结工作的通知》(农办计〔2015〕48号)要求,分别于每年1月3日和7月3日前,正式报送项目半年和全年总结,总结材料包括投资安排及到位情况、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监管措施、项目效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关建议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目录 (I)第一部分 (I)初步设计说明书 (I)1总论 (1)1.1项目提要 (1)1.2设计依据 (2)1.3项目基本情况概述 (3)1.4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功能)方案 (7)1.5设计的指导思想 (8)1.6环境保护 (8)1.7职业安全卫生 (10)1.8消防 (10)1.9节约能源 (10)1.10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 (11)1.11项目总指标 (12)2项目总体设计 (14)2.1地质条件 (14)2.2气候 (15)2.3交通状况 (15)2.4项目建设布局 (15)3专业生产工艺设计 (18)3.1苗木培育方式与生产规模设计 (18)3.2工厂化苗木培育设计 (18)3.3灌溉、排水工程设计 (19)3.4种质资源保存设计 (19)3.5环境绿化工程设计 (26)4设备选型 (27)4.1生产设备 (27)4.2办公设备 (27)5土建工程设计 (29)5.1设计围 (29)5.2设计原则 (29)5.3设计依据 (29)5.4建筑设计 (29)5.5道路设计 (33)5.6标识设计 (33)6供电与通信设计 (34)6.1供电工程 (34)6.2通讯工程设计 (34)7给排水设计 (35)7.1给水工程 (35)7.2排水工程 (37)第二部分 (I)初步设计概算书 (I)第三部分 (I)初步设计图纸 (I)第一部分初步设计说明书1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法人代表:***1.1.3项目建设地址***1.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5项目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两年,即2014年3月-2016年3月。
1.1.6项目主要建设容及规模用地规模220亩,建设生产繁育区、种质资源保存区及生产车间、辅助用房、塑料大棚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购置。
其中生产繁育区100亩,种质资源保存区120亩。
1.1.7项目投资总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59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费354.66万元,生产及配套设备费82.30万元,苗木购买及载植费58.74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68.11万元,预备费28.19万元。
资金来源为市统筹资金包干补助200万元(主要用于土建工程),市林业局及法人自筹392.00万元。
1.2设计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正);(2)《中华人民国种子法》(2004年修正);1.2.2技术标准(1)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GB/T 14072-1993(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GBJ15-88;(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BJ37-87;(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J10-89;(5)《砌体结构设计规》GB50003-2001;(6)《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7)林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定(试行)2006;(8)国家现行其它有关设计规及行业标准;1.2.3相关文件(1)《全国林木种苗发展规划(2011-2020年)》;(2)《国务院关于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3)《国家林业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林办发(2009)124号);(4)《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办法》;(5)《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林木种苗发展的意见》(林场发〔2004〕135号);(6)《2011-2020年***木材战略储备规划》;(7)《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建设规定》(林场发〔2003〕54号);(8)《***“十二五”林木种苗发展规划》;(9)***林业局、市财政局《关于加快推进我市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意见》(渝林造[2008]22号);(10)《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2)《工程建设规汇编》、《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中国建筑工业;(13)初步设计文件、图纸和水利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原则的规定;(14)******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5)***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繁育圃建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农〔2013〕910号);(16)关于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及其他资料。
1.3项目基本情况概述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镇,建设规模为220亩。
项目建设单位将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在项目区开展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种苗繁育,实现保存育种繁殖材料、维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珍贵用材树种种苗繁育、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最终目的。
此项目已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取得可研批复。
1.3.1项目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镇位于区北部,与兴隆镇、木凉乡、河图乡、黎香湖镇、白沙镇及巴南区石龙镇接壤,距92公里。
全镇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27000亩,城镇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
辖15个村、1个居委会,127个村(居)民小组,7961户26500人,城镇常住人口11000人。
项目区位于******镇***,属川东平行岭谷区,呈台地低山地貌,山体与农田交错,最高海拔810米,最低海拔740米。
项目建设地土壤主要为黄壤,土壤肥沃深厚,PH值6.2左右,微酸性。
土壤条件较好,土层厚,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区域水资源丰富,无污染,其灌溉水来源主要为大石包水库。
另有山坪塘6口;整个区域蓄水方式以山泉自流和雨水蓄积为主,充分满足项目实施所需水资源。
建设地点位于*********镇***,紧邻渝湘高速公路***出入口,海拔300-400米。
该地块用地形状为较为规整,地势平坦,交通十分便利,用地场地地形简单,建设条件较好,适合本项目建设。
1.3.2项目建设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概况******是集林业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
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森林食品、园林花卉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下设院办公室、科研管理办公室、计划财务办公室、产业办公室和森林生态研究所、苗木花卉研究所、林业信息研究所、森林食品研究所等机构******以“科技立院、人才兴院、产业富院、开放活院、创新强院、管理治院”为工作方针,“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科研与技术推广、产业开发、行政管理这三条主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实现科研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开发明显推进、人才培养明显加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职工收入明显增加的五个明显变化,建成科技成果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林业产业开发、生态科普教育四大基地,使***林科院成为全国有地位、有影响、有特色的“三有”林科院。
1.3.3***林木种质资源现状***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处盆地东南缘,山多河多。
地势沿河流、山脉起伏,形成南北高、中间低,从南北向河谷倾斜的地貌,构成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状态。
植物群落经过长期历史的演变和外界的生境条件相互作用,植物属种极为丰富多样,其中维管植物就有6000种,更有许多珍稀孑遗植物。
有被称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水杉、秃杉、银杉、珙桐等珍稀树种,仅号称“川东小峨嵋”的山,亚热带树木就达1700多种,其中,栽培植物有近千种。
丰富的植物种类蕴藏着丰富的林木种质资源,一些特有种种质资源十分珍贵,但是遭受破坏严重,许多林木种质资源濒临灭绝。
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迫在眉睫。
为进一步摸清全市林木种质资源家底,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种质资源,推动林木良种事业发展。
***于2005年1月全面启动了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此次林木种质资源清查围涉及全市39个区(县)、970个乡镇(国有林场)、47个(国家、省、县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参加调查人员1500余人,调查标准地4620块,调查线路长度31824公里,清查面积200多万公顷。
据统计,全市主要林木种质资源共有120科538属2586种。
针叶树种以马尾松、杉木、柏木为主,面积占全市有林地面积70%左右。
珍稀、濒危树种35科60属69种,其中属国家Ⅰ级的有5科6属6种,属国家Ⅱ级的有32科48属51种,属国家Ⅲ级的有4科4属4种。
共筛选出48个树种优良林分892个小班,面积21557.2公顷。
全市共有13个树种的采种基地,111处,面积为5182.2公顷。
优树收集区5处,其中马尾松优树收集区4处,共收集马尾松无性系509个,总面积100.0公顷;杉木优树收集区1处,收集无性系114个,总面积1.5公顷。
全市共有8个树种的种子园626.4公顷;名木古树树种55科100属146种,共6683株,其中,黄树数量最多,达3578株,占总株数53.5%;全市外来引进树种31科50属101种,其中用材林14科21属40种,经济林9科15属42种。
1.3.4***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存在问题(1)***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相对滞后,难以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就整体而言,我市***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发达林业地区。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长期处在自发分散、低水平发展之中。
现有***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大多分布于偏僻山野,分散零乱,难以进行重点保护,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许多珍稀濒危树种仍处于原始分布状态,未能得到有效保护。
一些具较高生态、经济价值的优良***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没有得到及时开发,其科研、社会经济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树木园、种子园、母树林、试验林、采穗圃等基地虽然就地或迁地保存了大量林木种质资源,但普遍种类不全,且系统性不足。
(2)***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损失严重,良种资源贮备引进不足。
***珍贵用材树种种质资源保护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甚至短期无产出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由于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投入较少而不能持续,严重制约了基层部门对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导致已收集的种质资源流失严重。
同时,采矿、大型水利、交通设施等工程建设直接破坏了原生植被和次生植被,而且难以恢复,使林木种质资源出现斑块状丢失。
三峡工程蓄水后,大量的林木种植资源被淹没,其中包括国家级的濒危珍稀物种,虽然我们实施了三峡植物园、三峡库区珍稀濒危林木种质资源库等项目,进行了迁地保护,但依然有很多优良种质资源消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带来了需求品种的高质量和资源的多样性的要求。
但由于各方面重视不足,流失的种质资源得不到及时补充和引进,造成遗传育种工作难以进一步开展,品种的质量和多样性难以得到保证。
(3)研究手段落后,人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