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合集下载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答案(1--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一26、(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

作用:推动了其他民族的社会变革;加强了有效的统治;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度;地方的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样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地位;推行“附益之法”,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27、(1)地位: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号称“天府之国”。

(2)原因: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关中地区土地肥沃;郑国渠的兴修;关中地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推动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3)影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秦汉乃至后世在此长期定都奠定了基础;为关中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创造了条件。

28、(1)不同:汉初采取“和亲”式的消极防御,而汉武帝时实行军事上的积极进攻。

原因:汉初国力衰微,无力对抗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打击的条件。

(2)管辖:在河西走廊一带设郡;修筑长城;派兵戍守;移民屯田。

(3)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远传西域;西域的马匹、葡萄及其他农作物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印度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的造纸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再传到欧洲的。

29、(1)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

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3)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儒家学说的高潮。

2020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一数学

2020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一数学

2020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一数学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一数学下面是WTT整理的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一数学,供大家参考!第一单元集合一、填空题1.集合{ 1,2,3}的真子集共有_____________ _。

(A)5个 (B)6个 (C)7个 (D)8个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一数学2.已知集合A={ } B={ }则A =______________。

3.已知A={1,2,a2-3a-1},B={1,3},A {3,1}则=______________。

(A)-4或1 (B)-1或4 (C)-1 (D)44 .设U={0,1,2,3,4},A ={0,1,2,3},B={2,3,4},则(CUA) (CUB)=_____________。

5.设S、T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 T,T S,令X=S 那么S X=____________。

6.设A={x },B={x },若A B={2,3 ,5},A、B分别为____________。

7.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则不等式ax2+bx+c 0的解集为____________。

8.若M={ },N={ Z},则M N=________________。

9.已知U=N,A={ },则CUA等于_______________。

10.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没有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__________。

11.不等式 <x2-4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12.设全集为,用集合A、B、C的交、并、补集符号表图中的阴影部分。

(1) (2)(3)13.若方程8x2+(k+1)x+k-7=0有两个负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14.设集合A={ },B={x },且A B,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一数学三、解答题15.设全集U={1,2,3,4},且={ x2-5x+m=0,x U}若CUA={1,4},求m的值。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语文卷(一) 写景抒情散文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语文卷(一) 写景抒情散文
②记忆中,芦花多半是生在沼泽之地,或是江畔或是湖湄, _白居易才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
③对于பைடு நூலகம்通话的发音是否准确,很多同学 ,长此以往,就变成“走音王子”了。
A. 振动 所以 不以为意 B. 振动 而且 不以为然
C. 震动 所以 不以为意 D. 震动 而且 不以为然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表明诚信是“立政之本”。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有诚信,公民自然也讲诚信。
B.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
C.他每次面对那些需要他审批签字的文件,拿起笔的手就会自然发抖,因为他知道,若稍有不慎批下去,这将意味着什么?
C.神鹰突击队搭乘两架隐形版神鹰直升机,神不知鬼不觉地隐秘穿越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界,成功躲过巴基斯坦防空体系。
D.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私人飞机市场规模每年将增长20%~25%以上,10年内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飞机拥有国。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觉慧因觉民抱怨他的读书声而赌气走出房门,无意中听到婢女婉儿和鸣凤的谈话,说冯老太爷要在大房和三房的丫头中挑一个做姨太太,她们都表示不愿意。(《家》)
D. 徜徉(cháng) 龟裂(jūn) 楷油(kāi) 沐猴而冠(g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 通牒 天堑 仗义直言
B.瞋目 韶光 按摩 趋之若骛
C.凑合 文身 良宵 暗剑难防
D嘉奖 蜂拥 缉拿 世外桃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参考答案(一~十)(高中新课标R·必修2)(一)1.B由图可知,a的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传统型。

2.A图中Ⅰ阶段,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符合原始型的特点。

3.BⅡ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现代型,将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等问题。

4.B甲图中老年人比重较大,青少年比重较小,自然增长率较低;乙图中少年儿童比重较大,自然增长率较高。

5.A甲国老年人比重过大,该国面临的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国内缺乏青壮年劳力、国防兵力不足、社会上用于养老保险的费用过高、青壮年负担过重等问题。

6.A深圳属于移民城市,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变化很大,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频繁,数量巨大。

7.D深圳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是一座移民城市,迁入人口大多比较年轻,使其人口年龄结构很年轻,所以死亡率很低。

8.B根据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目前印度人口由1951年的3.8亿增长到2022年的11亿,增长了7.2亿,增长了2倍多。

根据题意“印度8年间人口从10亿增加到11亿”,故年增长率超过1%,应处于高增长阶段。

从图中可以看出印度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每年净增人口有增加趋势。

9.C可用排除法,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人口多,消耗也多,积累较少;印度没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故②错。

10.D根据材料描述,导致华北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华北大旱导致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11.B华北男性人口大批移民东北,华北青壮年男性人口明显少于相同年龄段的女性人口,又因为清末我国人口出生率高,所以相对来说儿童的比例大,因此B图正确。

12.D图中迁移人口主要集中在20~29岁,这部分人口属于劳动力人口,人口迁移最可能受经济因素影响。

13.A图中甲为0~4岁的儿童,儿童的迁移主要与父母的迁移有关;图中乙为20~29岁的青年人口,与甲的关联性最强。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全国东部)1-14套 第2单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全国东部)1-14套  第2单元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二)第二单元相互作用(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力的性质也一定相同B.两个力F1=3N、F2=-4N,则F1大于F2C.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解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相同,选项A错误;F1=3N、F2=-4N,这两力是在一条直线上,力前面的负号并不表示大小而是表示它们之间的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选项C正确;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作用力,选项D错误.答案:C2.按照国际惯例,分布于全球的1000多个高空探测站都必须在每天的早上7时15分和凌晨1时15分准时放飞带有探测仪的气球,并在规定时间内,将全球同一时段不同地点的高空气流温度、压力、湿度及风向、风速等数据汇报至设立于欧洲的世界气象中心,以便世界各地的预报专家对气象数值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进而得出预报结论.现有一质量为m的气球(包含装备),升空后向着西南方向匀速上升,则此气球所受空气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是A.0B.mg,西南偏上方向C.mg,竖直向上D.mg,东北偏下方向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气球所受空气的作用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气球运动方向无关.答案:C3.2012年6月27日,中国“蛟龙”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设质量为M的“蛟龙”号在匀速下降时,其所受的浮力为F,“蛟龙”号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现欲使“蛟龙”号以同样的速率匀速上升,则“蛟龙”号所受的浮力为A.2Mg-FB.Mg-2FC.Mg-FD.0解析:由于“蛟龙”号以同样的速率匀速上升,则所受阻力的大小相等.设“蛟龙”号所受的浮力为F',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F f.在匀速下降过程中有F+F f=Mg;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有F'=Mg+F f,联立两式解得F'=2Mg-F,A正确.答案:A甲4.在探究力的分解时,教师请每位学生从草稿本上撕下一张纸折成一长纸条,如图甲所示,把纸条平搭在两摞书中间,中部放块橡皮,纸条即凹下去无法承受,显得软弱无力;但若把它弯成凸弧形卡在两摞书之间,它则完全可以驮起一块橡皮擦.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它弯成凸弧形时,橡皮的重力减小了B.它弯成凸弧形时,橡皮受到的支持力增大了C.它弯成凸弧形时,橡皮受到的持力大于它对凸面的压力D.它弯成凸弧形时,凸面能把橡皮对它的压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开乙解析:如图乙所示,两种情况下把压力进行分解,可知凸面能把外来的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开,所以选项D对.答案:D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滑块静止地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关于滑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块一定受到弹簧的压力B.滑块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作用C.滑块一定受到三个力作用D.滑块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解析:将滑块隔离,进行受力分析,当弹簧处于原长时,滑块受斜面的支持力、摩擦力和重力三个力的作用;当弹簧不是原长时,受四个力的作用,因滑块静止,所以滑块一定受斜面的弹力作用,故选项B正确.答案:B甲6.喜爱攀登高楼的人被称为蜘蛛人,如图甲所示,一个蜘蛛人正沿竖直的高楼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总质量为60kg.此时身体挺直且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墙壁夹角为53°,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重心O,g取10m/s2,sin 53°=0.8,cos53°=0.6.则该蜘蛛人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乙A.360N480NB.480N360NC.450N800ND.800N450N解析:对该蜘蛛人的受力情况建立如图乙所示的直角坐标:由力的平衡得,在x方向上有F1=Gsin 53°,在y方向上有F2=Gcos53°.所以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作用力分别为F2=360N、F1=480 N.答案:A7.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 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 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减小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则A.F f变小,F N变大B.F f变大,F N变小C.F f不变,F N变大D.F f不变,F N变小解析:以重物M和两相同木块m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始终满足2F f=2mg+Mg,选项A、B错误.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减小后,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减小,设杆对结点O的弹力为F,对结点O受力分析可得,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有G=2Fcosα,所以F=,夹角α减小,轻杆弹力减小,对木块受力分析得木块与挡板间的正压力F N=Fsinα=减小,选项C错误、D 正确.答案:D8.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C.重心是一种理想模型,是用等效的思维方法得出的D.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部质量的分布有关,与周围环境无关解析:物体的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所以选项A错误;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是有条件的,选项B错误;实际上,每一个物体其各个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等效集中于一点,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替代的思想,选项C正确;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部质量的分布有关,与周围环境无关,选项D正确.答案:CD9.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N大小的力),关于该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5N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2N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0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0解析:对甲图,先将F1与F3合成,然后再用勾股定理,求得合力等于5N,选项A正确;对乙图,先将F1与F3合成,求得F1、F2、F3的合力等于5N,选项B错误;对丙图,可将F3正交分解,求得合力等于6 N,选项C错误;根据三角形法则,丁图中合力等于0,选项D正确.答案:AD10.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现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甲A.A对地面没有摩擦力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乙解析: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由于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可知整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作用,选项A正确、B错误;以B为研究对象,如图乙所示,进行受力分析可知:F2cosθ=mg,F1=mgtanθ,再由几何关系,得cosθ=,tanθ=-,解得B对A的压力大小F2=mg,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F1=,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A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7分)在“研究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力的图示,图上标出了F1、F2、F、F'四个力.(1)其中力与橡皮条一定在同一直线上.(填上述给出的力的符号)(2)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细绳套用一个弹簧秤拉和用两个弹簧秤拉,只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即可B.在实验前,一定要将弹簧秤调零C.实验中,弹簧秤和所拉的绳套一定要和木板平行D.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秤,通过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解析:(1)F'是以F1、F2为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故F是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得到的力.(2)该实验验证两个分力的效果等效于其合力的效果,不只是要橡皮条伸长相同长度,还要使橡皮条向同一个方向伸长,选项A错误、C正确;在实验前,一定要将弹簧秤调零,选项B正确;只有一个弹簧秤,通过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选项D正确.答案:(1)F(3分)(2)BCD(4分)12.(8分)为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间所满足的具体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保持所挂的钩码不变,移动弹簧秤到不同位置,则平衡时弹簧秤的示数F将随着动滑轮两边细线间的夹角α的改变而改变.实验时使夹角α分别为60°、90°、120°,读出对应的F值.(1)该同学通过比较发现α越大、F越大,为了更清楚地了解F随α变化的关系,于是他算出每次实验时的Fα、、Fcos、、、Fcosα等的值.若该同学在实验中的操作都是正确的,则他能够得到的结论(关于F随α变化的关系的结论)是:.(2)经过步骤(1)了解了关于F随α变化的关系,该同学进一步以表示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图示的线段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发现表示两细线的拉力的线段所夹的对角线基本上都是竖直向上的,但是该对角线的长度总比表示钩码重力的图示的线段明显要长,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应该是.解析:(1)设动滑轮与所挂钩码的总重是为G总,则有2Fcos=G总,由于G总不变,所以Fcos为定值.答案:(1)Fcos为定值(4分)(2)没有考虑动滑轮的重力(4分)13.(10分)如图所示,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小球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α,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小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A小球,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B、C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1)求细线无拉力作用时,C小球对地面的压力.(2)缓慢地释放A小球后,最终C小球恰好不受地面的作用力,求B小球上升的高度和A 小球的质量.解:(1)以B、C两小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支持力为F N=2mg.(2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知:C小球对地面的压力F N'=2mg(1分)(2)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由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有:mg=kx1(1分)C小球恰好不受地面的作用力,则弹簧对C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设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有mg=kx2(1分)所以B小球上升的总高度h=x1+x2=(2分)设A小球的质量为M,由平衡条件得Mgsinα=2mg(2分)所以A小球的质量M=.(1分)14.(10分)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中走过的桥正在不断的变化,图甲是古代的石拱桥,图乙是现代的斜拉桥.无论哪种桥与物理知识都有密切联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若石拱桥简化为图丙所示的模型,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多少?(2)斜拉桥的塔柱两侧有许多钢索,它们的一端都系在塔柱上.对于每组对称钢索,它们的上端可以看成系在一起,即两根钢索对塔柱的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点.它们合起来对塔柱的作用效果应该让塔柱好像受到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一样,如果戊斜拉桥塔柱两侧的钢索不能呈对称分布,且钢索AC和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如图丁所示,则要保持塔柱所受的合力竖直向下,钢索AC、AB的拉力F AC与F AB之比应为多少?解:(1)楔形石块受力如图戊所示,根据力的合成可得:mg=2Fcos(90°-θ)(3分)=.(2分)所以F=-己(2)因为力F AC与F AB的合力竖直向下,如图己所示,则有:=(3分)解得F AC∶F AB=sinβ∶sinα.(2分)15.(12分)所受重力G1=8甲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PA偏离竖直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G2=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sin 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木块受到斜面对它的摩擦力F f和支持力F N各为多大?乙解:分析P点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F A cos37°=G1(2分)F A sin37°=F B(2分)可解得:F B=6N(1分)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丙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得:F f=G2sin37°+F B'cos37°(2分)F N+F B'sin37°=G2cos37°(2分)F B'=F B(1分)可求得:F f=64.8N(1分)F N=76.4N.(1分)甲16.(13分)图甲中工人在推动一台割草机,施加的力大小为100N,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0°斜向下.已知割草机重300N.(1)求它对地面的压力大小.(2)若工人对割草机施加的作用力的方向与图示相反,力的大小不变,则割草机作用在地面上向下的压力又为多大?(3)割草机割完草后,现工人用与水平面成某一角度的最小力拉着割草机匀速运动,已知这个最小拉力为180N,求割草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1)工人对割草机施加的作用力沿竖直方向的分力为F y=Fsin30°=50N(1分)当工人斜向下推割草机时,割草机作用在地面上向下的压力为F N1=G+F y=350N.(2分)(2)当工人斜向上拉割草机时,割草机作用在地面上向下的压力为F N2=G-F y=250N.(2分)(3)以割草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因为割草机外于平衡状态,则有: Fcosα=μF N(1分)Fsinα+F N=mg(1分)乙联立可解得:F=(2分)令cotφ=μ则有F=可见当sin(α+φ)=1时F有最小值:F min=(2分)代入数值得:μ=.(2分)。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新课标版 语文新课标全国1教师(新)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新课标版  语文新课标全国1教师(新)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一)正确使用词语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山东卫视《天籁之音》济南海选火爆登场,一位年轻的钢琴家演奏的曲子优美动,听众都赞叹不已。

听,如高山流水....B.由于家乡深处山谷中,经常遭受泥石流冲击。

为此,经过全村人的多次讨论,村民决定要安土重迁....到另一个地方。

C.当香港巨星成龙出现在赈灾义演会场时,大家挥舞着鲜花涌向前,更有一群女中学生手拿红丝巾在一旁手不停挥....。

D.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有如坐春风....的感觉;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解析: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B安土重迁: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

C手不停挥:手不停顿地挥写。

形容不停地写作。

D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比喻得到教育或感化,像坐在春风中间。

也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北京出来,我们一路拐弯抹角....地经过了德州、济南、泰安、兖州,最后到了曲阜。

到曲阜后,先后游览了孔府、孔庙和孔林。

B.《澳门日报》发表社论说,日本《防卫白皮书》极力渲染“中国威胁”,充分显露,特别是以中国为敌,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

了日本以邻为壑....C.辩论会上,辩手们纵横捭阖,广开言路,既表现出严密深刻的思维,又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使辩论会异彩纷呈。

D.张军大学毕业后就考上老家县里的公务员,经过十几年的打拼,被选定为县委副书记,一举实现了世代农民衣锦还乡....的梦。

解析: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A拐弯抹角: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不合语境。

C广开言路: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D衣锦还乡:古时指做官后,穿了锦绣的衣服,回到故乡向亲友夸耀。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理科数学(一二三)【附答案】

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 理科数学(一二三)【附答案】

(+!"
因为"+'""("所以$"0#+'0#"!!#("所以$"0#+$""+1!……………………………… #分
'$(38/"#; + ! $'&A/B"+槡,1'&+槡,1%"5%+'&!
又3%$+'$.&$0$'&?@A
1
+'$.&$0'&+''.&($01'&"%.'.&+1%"5'.&+$%"%$+,%$01%"解
全国!""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参考答案!第!! 页共#页!$"%&'()数学理科一
当 3&"时".'3(+=B3.!.3=B30!".4'3(+303=$B3!
令5'3(+30=B3"54'3(+!0
! 3
+330!"当"'3'!时"54'3('""5'3(单调递减*
当 3&!时"54'3(&""5'3(单调递增"则5'3(的最小值为5'!(+!"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英语单元综合测试示范卷13 新人教版解析

全国100所名校高三英语单元综合测试示范卷13 新人教版解析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y is the woman making the phone call?
A.To ask the man for some money.
B.To ask Johnson for his post number.
C.To make an apology to the man.
C.She may go to the beach and experience the lifestyle of Italy.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at do American education officials consider doing?
A.Reducing students homework.
15.How will the man go to the airport?
A.By bus.B.By coach.C.By car.
16.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She has worked too hard this year.
B.She decides to spend her vacation in Italy, too.
试题答案
1~5 ACBBC 6~10 BCBCA 11~15 CBABC 16~20 ACBBC
附:
听力部分录音材料
(Text 1)
M:Hi, Susan. I left my watch at home. Can you tell me what time it is now?
A.At Art Avenue.B.At Tree Avenue.C.At Friend Avenue.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英语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英语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英语卷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英语卷(二)答案I.语言知识及运用第一节完型填空1-5 ABBAC 6-10 DCBCC 11-15 BACBA第二节语法填空16. he 17. who 18. an 19.have arrived 20.taking21. carefully 22. When 23. to see 24.ran 25.toII.阅读理解第一节阅读理解26-30 CAADA 31-35 DADBA 36-40 ABBAC 41-45 CADCB第二节信息匹配46-50 DCFAEIII.写作第一节Recently I made a survey about whether we should go out for a trip during National Day holiday among 100 students. 45% of the students are for it since the 8-day holiday provides them with enough time for a trip and they provides them with enough time for a trip and they can relax themselves completely. They also mention that traveling can enrich our knowledge and broaden our mind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55% of students say that during the long holiday,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and traffic accidents. What’s worse, too many people have caused damage to the places of interests.。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人教版 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人教版  13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三)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

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为纸。

”该史料表明A.纸张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B.较之简、缣,纸也不方便使用C.蔡伦推动了书写材料的革命D.原料充足推动了造纸术的改革【解析】“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为纸”反映了造纸技术的改进,且明确了纸张弥补了简、缣“不便于人”的不足,故C项正确,排除B项。

A项表述错误;D项对材料信息理解错误。

【答案】C2.《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

”材料所描述的这一发明传入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加速了文化发展的进程C.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引发了工业革命【解析】解读材料信息“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据此判断材料所述事物即指南针。

指南针传入欧洲后为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条件。

【答案】C3.古人在吟咏春节时曾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中所涉及的伟大发明有①造纸术②火药③指南针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解析】诗句中“半纸开”、“爆竿灰”分别涉及中国的造纸术和火药,故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A4.《梦溪笔谈》记载:“庆历(1041~1048年)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紧。

”对材料中“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出现后,从此有了印刷品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D.“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解析】“布衣毕升,又为活版”、“用胶泥刻字”,据此可判断“活版”为泥活字印刷术。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5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全国西部)1-15单元  第5单元(教)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生物卷(五)第五单元《分子与细胞》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结构或生理过程只存在于植物体而不存在于动物体的是A.胆固醇、纤维素、淀粉B.细胞呼吸、脱水缩合、细胞凋亡C.协助扩散、光反应、细胞癌变D.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解析:胆固醇存在于动物体内;动物细胞可发生细胞呼吸、脱水缩合、细胞凋亡、协助扩散和细胞癌变等过程;动物细胞不存在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

答案:D2.下列关于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都含有磷脂双分子层B.都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多种酶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数量解析: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之一,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答案:D3.D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自养生物不是真核生物就是原核生物,没有其他可能;核糖体既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也存在于叶绿体、线粒体中,也附着在内质网上。

答案:D4.下列对真核细胞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糖类都与膜蛋白结合B.受精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细胞膜功能的实现主要与膜脂有关D.所有的膜蛋白都是可以运动的解析:组成细胞膜的糖类部分与膜蛋白结合形成糖蛋白,部分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细胞膜功能的实现主要与膜蛋白有关;生物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是运动的。

答案:B5.下列生物实验中,用到盐酸试剂的是①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②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③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子的分布④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可用于解离液的成分,而在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子的分布可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和染色。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一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一

10月1日太阳光直射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地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京时间 11时30分,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11时14分,此时太阳位于南偏东方向,游行队伍 日影应朝向北偏西方向;
太阳 南

西

C
第一步:绘制简图,在 图中标出已知条件和所 求内容
第二步:根据两地所在 时区求时区差和时间差 (同减异加)
1761m
sin10 1051m s
S
1051m S=1.051km/0.17=6km
10゚ 710m
6题
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 低,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
相对高度1761-240=1521 1521m/100m×0.6℃=9℃
11℃+9℃=20℃
D


地球 火星
火星
太 阳
地球
方法二
4小时
180°-120°=60°
10月1日11时30分 +4小时=10月?1日15时30分钟
0° 120°E
180°
(15小时+1/2小时)/24小时>12/24=1/2
10月1日-10月7太阳直射点在南半 球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变,北京位 于北半球,昼短夜长。
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太阳光直 射哪一半球(南、北半球),哪一半球就昼长夜短, 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另一 半球反之。
第三步:计算所求的区 时(东加西减)
北京时间10月1日11时30分国旗方阵通过天安门时
1日11时30分—8小时=1日3时30分 时区差8-3=5小时
??
1日11时30分-5小时=1日6时30分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全国东部)1-14套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全国东部)1-14套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全国东部)1-14套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四)第四单元力与运动综合(90分钟 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龙腾水舞新广州”为主题的2021年广州春节焰火晚会农历正月初一在珠江河段琶洲会展中心精彩上演.关于焰火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火向上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所以加速度越来越小B.焰火向上运动的速度变化越来越慢,所以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小C.焰火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所以速度越来越小D.某时刻焰火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解析: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大小无关,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时,速度增加,相反时速度减小,A、C、D错误,B正确.答案:B2.如图所示,物体A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关于A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受两个力作用B.一定受四个力作用C.可能受三个力作用D.可能受四个力作用解析:若F等于mAg,A受两个力;若F小于mAg,A受四个力. 答案:D3.中国航母辽宁号如图甲所示.经过几度海试,为飞机降落配备的拦阻索已经使得国产歼15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能够正常起降.战斗机在航母甲板上匀加速起飞过程中某段时间内的x―t图象如图乙所示,视歼15舰载战斗机为质点.根据图乙数据判断该机加速起飞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战斗机经过图线上M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小于20 m/sB.战斗机经过图线上M点所对应位置时的速度等于40 m/sC.战斗机在2 s~2.5 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20 mD.战斗机在2.5 s~3 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等于20 m解析:战斗机在t=2.5 s时的速度等于2 s~3 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m/s=40 m/s,A错误、B正确;在2 s~2.5 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40 m/s,C错误;在2.5 s~3 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于40 m/s,D错误.答案:B甲4.如图甲所示,将四块相同的坚固石块垒成圆弧形的石拱,其中第3、4块固定在地基上,第1、2块间的接触面是竖直的,每块石块的两个侧面所夹的圆心角均为30°,每块石块的重力均为G.假设石块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第1、2块石块间的作用力大小为乙A. GB. GC. GD. G解析:以第一块石块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如图乙所示,F21=答案:D= G.5.图甲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技术人员通过测量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AC是滑道的竖直高度,D点是AC竖直线上的一点,且有AD=DE,滑道AE可视为光滑,滑行者从坡顶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滑道AE向下滑动.若滑行者在滑道AE上滑行的时间为2 s,g取10 m/s2,则AD的值为A.20 mB.15 mC.10 mD.5 m丙解析:如图丙所示,滑行者在滑道AE部分滑行的时间与从A到H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相同,设AD=DE=R,则2R=gt2,故AD=DE=R=10 m.答案:C6.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发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刀刃前部的顶角小,后部的顶角大,如图甲所示.甲他先后做出过以下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B.在刀背上施加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施加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 D.在刀背上施加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越大乙解析:如图乙所示,当在刀背施加压力F后,产生垂直侧面的两个分力F1、F2,由对称性知,这两个分力大小相等(F1=F2)且侧面分开其他物体的力跟顶角的大小有关,顶角越小,F1和F2越大.但是,刀刃的顶角越小时,刀刃的强度会减小,碰到较硬的物体刀刃会卷口甚至碎裂,实际制造过程中为了适应加工不同物体的需要,所以做成前部较薄,后部较厚.故D正确.答案:D7.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B(B物体与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开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测得两个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A.施加外力前,弹簧的形变量为B.外力施加的瞬间,A、B间的弹力大小为2M(g-a)C.A、B在t1时刻分离,此时弹簧弹力恰好为0D.弹簧弹力减小到Mg时,物体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解析:施加外力前,弹簧的弹力为2Mg,故弹簧的形变量为,A错误;外力施加的瞬间,对B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FN=Ma,解得FN=M(g-a),B错误;A、B在t1时刻分离,设此时弹簧对B 的弹力为FT则FT-Mg=Ma,故FT=M(g+a),C错误;弹簧弹力减小到Mg时,物体B的加速度减为0,速度达到最大值,D正确.答案:D8.如图甲所示,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示数为正,受到压力时示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圆弧形轨道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为0.3 m的轻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始终保持杆水平,绳与杆的夹角∠AOB用θ表示.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两个传感器的示数分别用F1、F2表示.移动传感器A改变θ,F1、F2的数值相应地发生变化,如表所示(g=10 m/s2).则甲F1/N 1.001 0.580 -0.291 60° … … … 1.002 0.865 150° … … … F2/N -0.868 θ 30°A.B传感器的示数对应的是表中力F1B.θ增大到90°前B传感器的示数一直减小C.钩码质量为0.2 kgD.θ=90°时传感器B的示数为0乙解析:绳子只能产生拉力,A传感器的示数应始终为正,结合表格知A传感器的示数对应的是表中力F1,选项A错误;θ增大到90°前,绳、杆中力的大小变化如图乙所示,所以B传感器示数一直减小,选项B、D正确;θ=30°时,由F1sin 30°=mg,可得钩码质量约为0.05 kg,选项C错误.答案:BD9.如图所示,猎人非法猎猴,用两根轻绳将猴子悬于空中,猴子处于静止状态.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对猴子的引力与猴子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参考答案(一~十五)(一)1.A 解析:由位移公式得:x=v 0t-12at 2,解得t 1=4 s,t 2=6 s,因为汽车经t 0=v0a =5 s 停止,故t 2=6 s 舍去,故只有选项A 正确。

2.B 解析:返回舱最安全、最理想的着陆方式是着陆时速度为0,由v 2=2ax 得a=v 22x =5 m/s 2,选项B 正确。

3.C 解析:设螺丝钉着陆的时间为t 1,则由h=v 0t 1+12g t 12,可得t 1=1 s;设运动员着陆的时间为t 2,则由h=v 0t 2,可得t 2=2 s,所以t 2-t 1=1 s,选项C 正确。

4.C 解析:设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v ,则物块在斜面上和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均为v2,所以两位移大小之比x斜x 平=t斜t 平=13,C 正确。

5.A 解析:物体在前一段Δx 的平均速度为v 1=Δxt 1,即为0.5t 1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Δx 的平均速度为v 2=Δxt 2,即为t 1+0.5t 2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由v 1变化到v 2的时间为Δt=t 1+t 22,所以加速度a=v 2-v 1Δt=2Δx (t 1-t 2)t1t 2(t 1+t 2),选项A 正确。

6.AC 解析:在0~t 2时间内,质点运动的速度为正,t 2~t 4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为负,即这两段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选项A 、C 正确;速度-时间图线与横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由图知,上、下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绝对值不相等,则t 4时刻质点没有回到出发点,选项B 错误;t 1~t 2和t 2~t 3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均沿负方向,即这两段时间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选项D 错误。

7.BC 解析:在t 1时刻,b 车追上a 车,选项A 错误;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t 2时刻,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反,选项B 正确;在t 1~t 2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正确、D 错误。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数学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数学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数学全国100名校单元测试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篇一: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数学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十一)1-5 AADBB 6-10 BBCBD 11-16 BADCCB17(1)C (2)H+Cl=2HCl; 22Cl2+2NaOH=NaCl+NaClO+H2O(3)2Cl2+2Ca(OH)2=CaCl2+Ca(ClO)2+ 2H2O18(1)Cl;KSCN;BaSO24(2)2Fe+3Cl 2FeCl3Cl2+Na2SO3+H2O=2HCl+Na2SO4(3)取少许C溶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含有Cl- 19(1)C (2)①Cl2;Fe3+ ②取适量溶液与大试管中,加入适量的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

若下层溶液仍为黄色,则丙同学的观点正确;若下层溶液为无色,则错误20(1)SiO2;CaSiO3Si+2CO↑(3)2CO2+SiO32-+2H2O=H2SiO3(胶体) +2HCO3- 【或CO2+SiO32-+H2O=H2SiO3(胶体)+CO32-】21【方案一】(1)烧杯,漏斗,玻璃棒(2)洗涤;偏低(3)SiO2+2NaOH=Na2SiO3+H2O【方案二】(1)A接E,D接F(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V/224a 22(1) I-Fe2+Br-(2)Cl2+2Fe2+=2Cl-Cl2+2I-+2Fe3+, =I+2Cl- 2(3)6 (4)c(Fe2+):c(I-):c(Br-)=2:1:3若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开始时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小于90o,则质点做匀加速曲线运动,速度一直增加。

如果开始时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大于90o,则质点匀减速曲线运动,动能减小,当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垂直时速度最小,接着匀加速曲线运动,速度、动能减小。

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篇二: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卷数学全国100所名絞单元测试示+卷■高三■池理卷(一) 教学札记地球与地图(90分钟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2022年《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2022年《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政治卷(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向莆铁路(江西南昌到福建莆田)开通运行后,南昌到福州的车程从原来的11个小时缩短至3个半小时,导致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于是民航决定停飞南昌至福州、泉州的航班。

这一现象说明A.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升级B.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C.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D.居民的消费心理发生改变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表达生产的升级、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及消费心理的改变,排除A、B、D。

答案:C2.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其中“制造本钱价〞“批发价〞“零售价〞所对应的社会再生产的环节分别是A.生产、交换、消费B.生产、消费、消费C.交换、消费、消费D.生产、交换、交换解析:“制造本钱价〞为生产领域,对应的是生产环节,“批发价〞和“零售价〞均为流通领域,对应的是交换环节,应选D。

答案:D3.××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这是因为①改革能完善××的各项根本制度②改革是中国特色××的根本任务③改革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④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解放和开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的根本任务,排除②;开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排除③。

答案:B4.××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提出,把创新放在国家开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这一要求的经济学依据是①创新能提高商品的价值量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③科技能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开展④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把创新放在国家开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②符合题意;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因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④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一26、(1)特点: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

作用:推动了其他民族的社会变革;加强了有效的统治;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了郡县制度;地方的郡守和县令皆由皇帝直接任免。

这样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最终皇帝掌握全国一切大权。

(3)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的地位;推行“附益之法”,使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

27、(1)地位: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号称“天府之国”。

(2)原因:关中地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关中地区土地肥沃;郑国渠的兴修;关中地区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秦国的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推动了关中地区经济的发展。

(3)影响: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秦汉乃至后世在此长期定都奠定了基础;为关中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古代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创造了条件。

28、(1)不同:汉初采取“和亲”式的消极防御,而汉武帝时实行军事上的积极进攻。

原因:汉初国力衰微,无力对抗匈奴;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具备了军事打击的条件。

(2)管辖:在河西走廊一带设郡;修筑长城;派兵戍守;移民屯田。

(3)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中原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和丝织品以及金属工具等远传西域;西域的马匹、葡萄及其他农作物也传入到了中原地区;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印度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国的造纸术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再传到欧洲的。

29、(1)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

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影响: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

(3)会让全球掀起新一轮学习儒家学说的高潮。

(或者“对进一步传播孔子思想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或者“有利于儒家思想为全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等等)。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二26、(1)主要原因:魏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社会动荡;少数民族大批南下,迫使北方汉民族向南迁移;南方逐渐成为政治中心,带动了人口的南迁。

(2)经济状况:农业产量提高,工商业发展起来。

主要表现:农业方面,江南农业的开发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闽江流域和岭南,三吴地区最发达;手工业方面,吴国的缫丝业、蜀锦,南方的青瓷及建筑业、扬州的造纸业都很著名;南方的商品经济也相对比较活跃。

(3)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北方农民南迁,带去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治中心的南移。

27、(1)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

措施:唐代将丞相职权一分为三。

(2)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

(3)主要原因:发展的差异,经济文化不平衡的多民族、多地区统一于一个国家内。

实践:在边疆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册封其首领;设立都护府、都督府等管理机构;实行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

28、(1)特点:“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交易有时间限制。

(2)原因: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分裂与隋末战乱。

(3)简评:坊市制是中古社会队城市生活进行组织管理的一种基本制度;统治阶级试图从时间和空间上严密控制城市社会生活,是集权统治在城市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在某些历史阶段坊市制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29、(1)主要背景: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的兴盛;佛经翻译中的诸多困难;许多中国僧人到西方取经的推动;唐代佛教学派的分歧。

(2)佛教文化队魏晋隋唐书法、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积极学习,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文化的民族特性,加工、改造外来文化。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三26、(1)信息:服饰、发型富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铁马鞍制作精巧,说明冶铁业和手工业发达;绘画艺术达到了一定较高的水平。

(2)具体措施:实行南北面双轨官制。

评价:这种承认汉法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有利于民族融合。

(3)原因:沿用汉人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保护了先进的生产力;辽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燕云地区有较好的农业基础。

意义: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以后燕云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重心奠定了基础。

27、(1)现象: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影响:造成光大农民流离失所、生活恶化,加剧了阶级矛盾。

(2)材料二现象:北宋中期兵员剧增、军费开支越来越大。

材料三现象:北宋中期农民负担日益沉重。

(3)处境及根源:北宋统治集团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危机的根源在于封建制度固有的矛盾。

改革: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关系:因果关系,北宋面临的社会危机是导致这两次改革运动的原因,改革是为了摆脱社会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28、(1)主要问题:理学产生的条件。

关系: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2)关系:“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情感:誉美。

(3)评价:朱熹博学多识,学风严谨;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之说;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其治学态度与学说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29、(1)不同:辛弃疾是豪放派,李清照是婉约派。

共同: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2)总体特征:呈现出浓厚的忧患意识。

原因:两宋长期遭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围困与进攻,被动挨打,割地求和,山河破碎。

(3)原因: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通俗文化需求的增强;科举制废除后,知识分子阶层的加入;民族文化和交流与融合;对前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四26、(1)现象:康熙、乾隆时人口激增。

原因:康乾时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摊丁入亩实行,隐瞒人口现象大大减少。

(2)问题:康熙时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尖锐;人口增长大大超过耕地的增长,造成“人多地少”的局面。

(3)认识:人口增长反映了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人口过度增长又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实行节制人口增长和环境保护政策。

27、(1)危害:土司制度下,土司统治专制残暴;土司各霸一方,分裂割据;土司间争斗不断,影响了地方的安定。

(2)策略:剿抚并用,以安抚为主,对顽抗到底者坚决剿灭。

(3)主要意义:统一了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传播了先进生产技术,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改变了当地陋规旧俗;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

28、(1)获取的信息: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的进步;商业的繁荣。

(2)情况:清朝前期江南市镇发展迅速,数量剧增。

原因:清朝前期社会稳定,农业经济繁荣;人口增长迅速,推动了市镇的发展;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商业经济繁荣,推动了市镇的增多。

(3)社会现象:吴越地区恃富奢侈,享乐之风盛行。

影响:此风气,一方面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致富后沉陷于享乐消费又反过来严重影响了工商业经济的扩大再生产。

29、(1)态度:好学不倦,不读死书,注重实地考察。

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2)态度:批评反对。

理由:一条鞭法没有减轻农民负担,对当时好处不大,对后世有害。

(3)共同特点:实事求是、进步的反封建思想。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五26、(1)思想主张: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将保护与发展协调起来。

(2)新发展:提出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农林牧渔的大农业思想。

(3)变化:建城之初当地水草肥美,后逐渐变为沙漠。

原因:改牧业为农业;植被破坏;人口不断增加,过度开发。

27、(1)战国。

不同:“宰相”一般只是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事务的主要官吏。

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职名称,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2)共同特点: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代,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副相,以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立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军权;设立三司管理财政,以分割宰相的财证权。

从而使宰相有职无权,成为“闲职”。

(3)主要原因:封建制度日益衰落;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28、(1)背景:张謇通西域,打通了汉语西域的联系;汉政府在西域的驻军屯戍为设立西域都护提供了军事保证。

(2)措施: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进行管辖;采取藩汉分治的管理制度。

(3)管理:平定叛乱,先后打击和粉碎了准噶尔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立机构,设立了伊犁将军;设立哨卡,巡查边界;移民屯田,开发新疆。

意义:巩固了边疆,加强了边防;促进了新疆地区的开发,推动了新疆地区的开发,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间的和谐团结,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29、(1)儒家。

仁、崇尚道德、和谐、忧患意识、胸怀天下,奋发进取,力行意识、务实倾向和自强的净胜、知行合一等。

(2)儒学与日本传统思想结合,对明治维新和近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起了思想推动作用。

(3)积极接受和大力宣传西方理性主义,反对儒家学说,要求“脱亚入欧”,使经济现代化。

(4)文明的多元互补、和谐共存,有利于世界和平、人类的繁荣和进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文明为纽带可以推动外交事业。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卷六26、(1)现象: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主权被破坏,中国进一步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界碑”含义:《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胜利”含义: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胜利(或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胜利)。

(3)积极角度:鸦片战争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形成。

27、(1)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

(2)共同特点:首先从东南沿海进攻;主要进攻沿海沿江主要城市;总体目标是进攻京津地区。

理由:英法侵略者主要依靠海军,进攻沿海可发挥其优势;进攻沿海主要城市和京津政治重心地区,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从而更快地迫使清政府屈服,实现其侵华目的和结束战争。

28、(1)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其结果是没有实现。

(2)变化:杨等领袖的革命意志逐渐衰退,生活上日益腐化;洪秀全大兴土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历史作用: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一方面,为巩固天国政权,洪仁玕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为挽救统治,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进行了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第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