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历史变迁
北海城市介绍PPT
![北海城市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c74f8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2.png)
二 特色景点
汉代文化博物馆
汉代文化博物馆前身为合浦县博物馆,馆区占 地面积1330平方米,是区内唯一以汉文化展示 为主的遗址类博物馆。园内主建筑有4个,入 园后大门正对着的是中心文物陈列厅,大门的 右边是一、二号汉墓展示厅,大门的左边是游 客服务中心。陈列厅一共三层四个展厅。第一 层是青铜之光和土火之韵展厅,第二层是碧游 丝路展厅,第三层是廉州丝路展厅。
一 历史故事
北海巨妖
北海巨妖是北海地区的一个古老传说。相传北 海巨妖身形巨大,威力无穷,常常在海上兴风 作浪,对过往船只构成威胁。虽然没有人亲眼 见过北海巨妖,但这个传说流传甚广,为北海 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一 历史故事
北海古战场
北海古战场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明 朝时期。明朝将领戚继光在北海地区与倭寇展开 激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对于明朝的安 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北海的历史留下了 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海天主教堂
北海天主教堂位于北海市海城区北部湾中路,是 广西地区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 这座教堂建于1927年,主体建筑为哥特式风格, 高耸入云,十分壮观。教堂内部装饰精美,有许 多精美的壁画和雕刻。这里不仅是当地天主教徒 的礼拜场所,也是吸引游客前来参观的重要景点 之一。
第三章 当地美食
二 特色景点
北海老街
北海老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沿街遍布着许多古建筑和商铺。这些建筑多为骑楼式样, 具有浓郁的南洋风格。漫步在老街上,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文化气息。这里 曾经是北海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如今虽然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但仍然保留着许多有价 值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
二 特色景点
点湾市城区,
重西部“辖广
要北湾珠地西
北海历史典故
![北海历史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b167fd6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b.png)
北海历史典故北海,这座城,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就像那海里的浪花,一波接一波,绵绵不断。
今天,咱们就聊聊北海那些历史典故,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让这些故事活灵活现起来。
北海啊,首先得提它那“银滩”。
你听说过“天下第一滩”吗?那就是咱北海的银滩。
走在上面,软绵绵的,跟踩在棉花上似的。
老人们常说,这银滩啊,是龙王的宝贝,不小心遗落人间,才有了这么一片好地方。
每年夏天,人挤人,跟下饺子似的,大家伙儿都爱来这儿玩沙子、晒太阳,享受那份来自大海的恩赐。
再来说说北海老街。
这老街啊,有年头了,据说能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那时候,这儿可热闹了,洋人、商人、老百姓,三教九流,啥人都有。
街道两旁,骑楼林立,中西合璧,既有咱中国的传统韵味,又有洋人的时髦气息。
走在老街上,你仿佛能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繁华的年代。
老人们喜欢在老槐树下乘凉,摆龙门阵,讲的都是些老掉牙的故事,但听起来还是那么津津有味。
北海还有一座“南珠宫”,这可是个宝贝地儿。
自古以来,珍珠就是富贵吉祥的象征。
北海的珍珠,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又圆又亮,跟天上的星星似的。
据说啊,以前皇帝老儿都爱用北海的珍珠做首饰,戴在身上,那叫一个风光。
现在啊,虽然不用进贡给皇帝了,但北海的珍珠还是远销海外,成了咱们北海的一张名片。
说到北海的历史典故,不得不提“苏武牧羊”。
想当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在北海,一呆就是十九年。
那时候的北海,可不是现在的北海市,而是指贝加尔湖。
苏武啊,真是条汉子,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愣是不动摇,天天在那荒无人烟的地方放羊。
渴了喝雪水,饿了吃野果,冷了抱羊取暖。
这种忠贞不屈的精神,咱们得好好学学。
还有啊,北海的“白塔”,那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白塔高耸入云,远远看去,就像个守护神,守护着北海这片土地。
据说啊,这白塔是以前的渔民们为了祈求平安,自发修建的。
每当海上有风浪,渔民们就会跑到白塔下祈福,说来也怪,每次祈福后,风浪都会平息,渔民们都能平安归来。
所以啊,这白塔在渔民们心中,那就是个神圣的地方。
北海市志(上)
![北海市志(上)](https://img.taocdn.com/s3/m/0cb5dd3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b.png)
北海市志(上)北海市志(上)概述大事记(1876—1997)清(1876—1911)中华民国(1912—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97)第一篇建置政区第一章历史沿革第一节秦至清代第二节中华民国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章境域第一节乡寨团局第二节乡区镇市(公社)第三节老城区第四节老街道第三章县区第一节合浦县第二节海城区第三节银海区第四节铁山港区第二篇自然环境第一章地质第一节地史第二节地层第三节岩石第四节构造第五节岩土体工程地质第二章地貌第一节滨海平原第二节火山岩台地第三节基岩残丘第四节海岸地貌第五节地貌旅游资源第三章气候第一节四季第二节日照和太阳辐射第三节气温第四节降雨第五节风第六节湿度第七节雾蒸发量第八节灾害性天气第四章土壤植被第一节土壤第二节植被第五章资源第一节土地资源第二节水资源第三节植物资源第四节陆上动物资源第五节矿产资源第三篇海第一章海域第一节海岸第二节海湾港口第三节岛礁第四节浅滩水道第二章沿海水文潮汐第一节潮汐第二节海浪第三节水温第四节盐度第五节透明度水色第四篇人口人民生活第一章人口数量与分布第一节人口数量第二节人口分布第二章人口变动第一节自然变动第二节机械变动第三节流动人口第三章人口构成第一节自然构成第二节社会构成第三节婚姻构成第四节家庭构成第四章计划生育第一节机构队伍第二节计划生育政策第三节宣传教育第四节节制生育第五节晚婚晚育第五章人民生活第一节城市人民生活第二节农村人民生活第五篇城市建设第一章城市规划第一节城市总体规划第二节详细规划第三节城市规划实施第四节村镇规划与实施第五节开发区规划第六节管理第二章房产业第一节公房第二节私房第三节住宅开发第四节房产管理机构第三章公用事业第一节市政工程第二节供水第三节公共交通第四节环境卫生第五节民用燃料第四章园林绿化第一节公园苗圃第二节城市绿化第三节园艺活动第四节经营管理第五章环境保护第一节环境污染第二节监测与治理第三节环境管理第六章建筑业第一节建筑特点第二节建筑设计第三节建筑企业第四节建筑管理第六篇港口第一章港口变迁第一节古代港口第二节近代港口第三节现代港口第二章主要港区第一节北海港区第二节铁山港区第三节南湾港第四节沙田港第五节大风江港第三章港口运输第一节解放前货运第二节解放后货运第三节客运第四章港口管理和经营第一节管理机构第二节经营范围第七篇经济综述第一章解放前经济状况第一节明清时期第二节民国时期第二章解放后经济状况第一节发展概况第二节发展速度第八篇对外经济贸易第一章对外经济合作第一节利用外资第二节对外经贸洽谈第三节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第四节境外投资兴办企业第五节机构第二章出口商品收购第一节收购方式第二节收购种类第三节收购额第三章出口贸易第一节出口额第二节主要出口商品第三节品类比重第四节贸易方式第五节外销市场第四章出口服务第一节仓储第二节运输第五章主要货源基地第一节炮竹烟花基地第二节海产品基地第三节活猪、蔗糖基地第四节轻工、工艺品基地第五节土特产品基地第六节扶持生产第六章进口贸易第一节进口额第二节进口商品第三节进口市场第七章进出口商品检验第一节机构第二节出口商品检验第三节进口商品检验第四节鉴定业务第八章管理第一节机构第二节经营体制第九篇旅游第一章旅游资源第一节自然景观第二节人文景观第二章旅游者第一节境内旅游者第二节入境旅游者第三章旅游管理第一节管理机构第二节市旅游局直属服务公司第三节行业管理第四章旅游服务设施第一节宾馆饭店第二节娱乐场所第三节旅游产品第十篇渔业第一章资源第一节水域滩涂第二节沿岸浮游生物第三节海洋渔业资源第四节渔港第二章水产养殖第一节海水养殖第二节淡水养殖第三章捕捞第一节渔船第二节渔具渔法第三节渔场渔汛第四节捕捞效益与资源保护第四章销售供应第一节水产品销售第二节渔需品供应第五章加工制药第一节加工第二节制药第六章水产科研第一节科技队伍第二节科研成果第七章渔业管理第一节渔业体制第二节管理机构第八章水产企业与渔业乡镇第一节水产企业第二节渔业乡镇第十一篇工业第一章经济体制第一节所有制结构第二节经营管理体制第二章重工业第一节电力机械第二节化工矿冶第三节造船拆船第四节建材铝材第三章轻工业第一节纺织印染服装线伞第二节玻璃陶瓷造纸印刷第三节冷冻加工工艺炮竹第四节制糖制药制盐供水第五节五金电器木器皮塑第六节食品加工第四章企业与产品第一节主要企业第二节产品产量第三节优质产品第五章生产管理第一节企业管理第二节技术改造第三节质量管理第四节安全管理第五节管理机构第六章乡镇企业第一节企业类型第二节行业结构第三节经营管理第十二篇交通第一章海上运输第一节航线第二节船舶第三节营运第四节管理第五节主要企业第二章公路运输第一节公路桥梁第二节营运第三节运输企业第四节汽车修理第五节运输管理第三章航空运输第一节机场第二节航站管理第四章铁路运输第一节铁路修建第二节营运第三节机构第十三篇邮电第一章机构第一节驿站民信局第二节客邮局第三节邮政局邮政储金汇业局第四节官电子局电信局电话所第五节邮电局第六节职工队伍第二章邮政通信第一节服务网点第二节邮政业务第三节邮件传递第三章电信通信第一节电报第二节长途电话第三节市内电话第四节移动通信第五节农村电话第四章邮电管理第一节企业管理机构第二节经营管理第三节业务技术管理第四节质量管理第五节计划财务管理第六节基本建设第十四篇农业林业水利第一章农业第一节生产关系与体制变革第二节耕地与劳动力第三节农机具第四节耕作制度第五节种植业第六节栽培技术第七节植物保护第八节饲养业第九节农(牧)业管理第二章林业第一节森林资源第二节绿化造林第三节林场第四节森林保护第五节采运与利用第六节林业科学技术第七节山林权属及经营体制第八节机构队伍第三章水利第一节机构第二节水利资源第三节工程设施第四节工程及灌溉管理第五节小型电力工程第六节水土保持第七节水利投资与效益第八节搬迁安置第十五篇商业供销第一章经营体制第一节国营商业第二节集体商业第三节个体商业第二章行业第一节百货第二节医药第三节五金交电化工第四节糖烟酒第五节石油第六节食品第七节蔬菜第八节水产品第九节饮食、服务业第十节仓储运输第三章市场第一节零售市场第二节批发市场第四章管理第一节机构第二节计划管理第三节物价管理第四节财务管理第五节劳动工资管理第五章供销合作社第一节组织机构第二节扶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第三节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第四节农副产品收购第五节支持地方工业发展第六节生活资料经营第七节废旧物资经营第十六篇粮油物资第一章粮油第一节管理机构第二节收购与销售第三节农民口粮及返销第四节粮油调存第五节粮油加工第二章物资第一节物资管理第二节物资经营第三节物资市场第十七篇财政税务第一章财政第一节收入第二节支出第三节财政监督管理第二章税务第一节解放前税种第二节解放后税制税收第三节税收管理第十八篇金融保险第一章货币第一节金属货币第二节纸币第二章解放前金融业第一节民国时期金融机构第二节民间借贷第三章解放后金融机构第一节中国人民银行北海分行第二节专业银行第三节其他金融机构第四节集体金融组织第四章存款第一节企业存款第二节财政存款第三节城镇储蓄存款第四节机关团体部队存款第五节农(渔)村存款第五章贷款第一节工业贷款第二节商业贷款第三节农业贷款第四节乡镇企业贷款第五节固定资产贷款第六节基本建设拨款和贷款第六章外汇第一节外汇收支第二节外汇存贷款第三节外汇管理第四节国际贸易结算第七章代理业务第一节代理国库第二节代理发行债券第三节代理发行期票第八章保险第一节国内保险第二节涉外保险第三节防灾与理赔第四节保险资金的管理与运用第九章金融管理第一节现金管理第二节工资基金管理第三节信贷资金管理第四节金融市场管理。
广西北海简介和历史
![广西北海简介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5b08971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b.png)
广西北海简介和历史
广西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与海南晋江口直接相连,也是依托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重要门户城市。
北海拥有2400多年的珠
江水文化历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加勒比海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
北海一直有“南看海、北出江、东接关、西抵湖”的形象,被誉
为“珠江入海口”。
1989年,北海市正式由原北海县升格改组而成,
是一座典型的港口城市,集港、桥、技术、贸易、旅游等各业于一体。
北海迎来了许多发展的进程,从旧口岸到“中国最大的川港口”;从“中国水质文化之乡”到“为水生态清洁和空气污染治理贡献社会
效益的山城”;从被联合国称为“平衡生态循环的经典例子”的非洲福
里斯特河到实施“千亩川湾”防污工程保护海湾环境;从开发最大的运
河群把海湾变成“水上公园”到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广西北海合浦历史文化简介
![广西北海合浦历史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d7eb41952d380eb62946d25.png)
北海人文荟萃,历代名人辈出。
从秦汉至民国的两千多年间,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人在北海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给北海留下珍贵的文化遗迹。
北海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定边爱居的赵佗(秦),廉山留名的费贻(汉),珠还合浦的孟尝(汉),海门屯兵的高骈,爱民如子的颜游秦(唐),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宋),名与州府的危祐(宋),为民请命的李逊、俞大猷(明),一肩一仆的徐柏(明),殚力亲民的康基田、李经野(清),著名画家王鉴(清)等廉吏良臣,载诸史册者达130多名。
明清时期,北海共有进士24人,秀才贡生、举人600多人。
在合浦的史籍记载中,有许多与廉政有关的建筑和故事,如现存廉泉井、海角亭、孟尝亭、伏波庙、东坡亭、孟太守祠、县学宫大成殿等大量珍贵的历史廉政文物,广为流传的廉政故事《珠还合浦》等。
清官廉吏在廉州的惠政厚德,构成了中国吏治文化中的一个典范,为北海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合浦作为历代征服交趾等地分裂势力的重要军事基地和战场,出现过很多在北海合浦开疆屯兵戍边的名将,有开渠运粮平定南越的屠睢和监禄(秦),伏波将军路博德(汉)、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汉)和楼船将军段志(汉)。
历代名将还有毛炅、璜陶、徐陵、吕兴移、卢循、龙骧、敦逵、张镇、李永盛、许弘、恒氏夫人、佟国玺、冯子材及抗法三英将麦凤标、关志松、陈德贵等达六十余名。
抗日战争时期,北海产生了一大批显赫史志的知名人物,如陈铭枢(著名爱国将军、南京政府代理行政院长),林翼中(抗战时任农林部长、国民党“六大”中央执行委员),香翰屏(抗战时任第九集团军中将副司令),张君嵩(抗战时任国军少将师长),邓世增(抗战时任国军中将司令、第十九路军副总指挥),劳冠英(七十四军第六任军长),沈载和(抗战时任十九路军广州办事处主任、广东省银行行长),苏殿金(民国时曾公费留学日本,知名中医学家)等。
新中国建国以后,北海更是人才辈出,如岑麟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龙大均(著名经济学家、博士)、邹瑜(原国家司法部部长)、陈建功(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英敏(著名剧作家)、梅艳芳(香港著名艺人)等;还有合浦县的乾江“教授村”,解放后教授村的专家学者竟有数百人,学科遍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仅按获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者计就有200多人(其中正教授60多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数十人。
北海简介和历史
![北海简介和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7934a7b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9.png)
北海简介和历史
北海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是中国的15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北海地处北纬20°30',东经109°07',南临南海,东临钦州市,西靠崇左市。
全市总面积为1199.61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为
535.3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64.24平方公里。
北海市的海岸线长达
500多公里,风景秀丽,是南海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
北海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
古代北海为南方九
州之一的交趾国所辖。
唐朝时期,北海成为广西沿海的重要港口之一。
宋代时,北海成为交通要冲和海上贸易中心。
明朝时,北海又成为对
外的门户,是广西家珍商船聚集之地。
现在的北海城区在清朝道光年
间(1821—1850)才开始规划建设。
近年来,北海经济蓬勃发展,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北海
市的风景资源丰富,有北海银滩、海洋世界、涠洲岛等许多著名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同时,北海港口也是南海重要
的航运枢纽,是南海沿岸国家进行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之一。
总之,北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景色秀丽、经济繁荣的
城市,是广西和中国南海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北海的历史简介
![北海的历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ebfa1f581c758f5f61f678c.png)
北海的历史简介金代时期,统治者完颜亮正式建“中都”,琼华岛由于自然条件和辽代的基础,便于统治者们享乐,于是便大事经营,建了精美的离宫别馆。
据《世宗本纪》、《地理志》等文献记载,其布局以琼华岛为中心,围绕孩子建造了不少离宫别馆。
由于北方缺乏太湖石,传说还特别去汴京拆除了宋徽宗所营筑的万寿山艮山的太湖石,运到北海来布置琼华岛。
元代时期,忽必烈至元四年规划建立“大都”,于是北海便成了一座封建帝王的“禁苑”。
称之为“上苑”。
至正八年赐名“万寿山”。
池赐名“太液池”。
元代关于“万寿山”、“太液池”的文献不少,而且有实物为证,所以能比较详细的了解当时的情况。
关于元代”太液池“、”万寿山“的情况,陶宗仪《辍耕录》一书记载的比较详细。
明、清两代,三海因为在皇宫之西,故称为西苑。
北海为西苑的一部分。
在明代初期的建筑布局仍然与元代相近。
永乐15年改建皇城,西苑即成了皇城的西半部了。
宣德八年对琼华岛广寒殿、清暑殿的修葺也是对原有建筑的维修。
这时期北海的情况可从明代李贤、韩雍的《赐游西苑》中得知一般。
从文献记载看,明代琼花岛的建筑大致与元代万岁山的差不多,但是东岸已经增添不少建筑,太液池的沿岸也得到了发展。
清代的北海,在规模上仍然与明代差不多,但是在建筑上确有了两次较大的变化。
第一次是顺治八年将琼华岛山顶的主要建筑广寒殿和四周的亭子拆除,建筑了一个巨大的喇嘛塔,即今天我们看到的北海白塔。
另一次较大的变化是乾隆年间增建的许多建筑。
从现在的北海建筑情况看,绝大部分是乾隆时期扩建的。
辛亥革命以后,封建统治者虽然被推翻,但是北海仍然被军阀所占据,经过五六次的筹划才得以公开开放,而且票价很贵,只有有钱的阶级才能来此游玩,普通劳动者是很少能够来这里的。
1949年解放以后,人民政府立即开展了对北海污泥垃圾的清理工作,对古代建筑加以保护,使得北海一年四季都是劳动人民游览和休息的场所。
自改革开放以后,快学堂等重要文物古迹又以所谓”承包“的形式被以”文物保护“的名义被私人公司承包,当成了花天酒地的私人会所。
北海的历史文化简介
![北海的历史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380bc6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6.png)
北海的历史文化简介北海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北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其地区曾是古代广西文化的中心。
在北海的许多地方,人们可以看到历史文化的痕迹,这些痕迹见证了北海的繁荣和发展。
北海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北海的古代建筑。
北海有许多古代建筑,如钟山古寺、古城墙等。
钟山古寺是北海市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建于唐代,是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
古城墙是北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明朝,为城市提供了保护。
这些古代建筑展示了北海丰富的历史文化。
其次是北海的历史遗迹。
北海有许多历史遗迹,如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观音寺等。
北海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北海市的重要文化景点之一,展示了北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和文化。
南海观音寺是北海市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建于唐代,是北海佛教文化的重要遗迹。
这些历史遗迹使北海成为了人们了解过去的重要场所。
第三是北海的传统文化。
北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崇礼文化、广西民歌等。
北海的崇礼文化是北海市的独特文化,以其独特的礼仪和价值观念而闻名。
广西民歌是广西地区的传统音乐形式,北海是广西民歌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这些传统文化使北海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最后是北海的民俗文化。
北海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赛龙舟、民间舞蹈等。
赛龙舟是北海市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民间舞蹈是北海市民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感的表达。
这些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北海市的文化生活。
北海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
在北海,人们可以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北海的历史文化是北海人民智慧和努力的结晶,也是北海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希望北海的历史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北海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海历史沿革
![北海历史沿革](https://img.taocdn.com/s3/m/567977265a8102d276a22f31.png)
北海历史沿革1949年12月4日解放,当时北海为镇,归合浦县管辖,1951年1月为广东省管辖,同年5月委托广西省领导,1952年3月正式划归广西,1955年5月重归广东,1956年为县级市,1958年降为合浦县北海人民公社。
1959年改为县级镇,1964年恢复为县级市,1965年6月又划归广西。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钦州地区的北海成为旅游对外开放城市。
1983年10月北海从钦州地区分出为地级市。
1984年4月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
1987年7月1日钦州地区的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15号】)钦州地区的北海改由自治区直辖。
1987年5月2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84号)将钦州地区的合浦县划归北海管辖。
1990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桂政函[1990]20号):北海市郊区的地角镇和西塘乡的徐屋、谭屋、张屋、大乪、体育里、塘仔、石子岭、三合口、沈四、油行、火烧床、屋仔、发宝、红坎、沙井头、丁屋、劳屋、上村、陈屋、莫屋、后塘、李屋等22自然村,以及高德镇的勒棚村划归海城区管辖;同时,将地角镇改为街道办事处,作为海城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137号):撤销北海市郊区,设立银海区。
北海市新设铁山港区。
(1)撤销北海市郊区,设立银海区。
银海区辖从合浦县划入的福成镇,原郊区的侨港镇、咸田镇、高德镇、西塘镇,海城区的大墩海、南氵万、新村3个居委会,区人民政府驻明珠大道。
(2)新设立铁山港区。
铁山港区辖从合浦县划入的南康镇、营盘镇,区人民政府驻南康镇。
(3)扩大海城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的涠洲镇(含斜阳岛)、高德镇的马栏、军屯、开江、垌尾、翁山、赤西、高农8个村公所和第一、第二、沙脚、岭底、庙山5个居委会及平阳村公所的螺壳村、龙沟芦村,西塘镇的西塘、西边垌、驿马3个村公所划归海城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北部湾大道。
走进古海冠岭,探索北海起源
![走进古海冠岭,探索北海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019856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0.png)
走进古海冠岭,探索北海起源作者:刘平农桂荧陈宁宁来源:《学苑创造·C版》2023年第11期北海市的地理位置是在廣西南部、北部湾东海岸,那为什么要叫“北海”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北海市华侨中学科技活动小组成员的兴趣。
他们采访了很多北海人,但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原因,于是他们从“北海”这一地名入手,研究北海的历史文化,探究北海的起源。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北海的历史起源,激发大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培养同学们主动探究、不断探索的良好品质,我们决定走出校门,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古海冠岭的历史遗迹等方式,对北海的起源、历史变迁做研究。
探究活动一:科普讲座、绘画比赛为了让同学们对北海的起源有基本的认知,学校科技教师农桂荧给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北海起源探讨与冠头岭文化调研》的科普知识讲座。
农老师从北海的起源、南北港盛世构想图、冠头岭文化传说、冠头岭历史遗迹等四个方面进行讲述,带领同学们走进北海的历史。
这一堂有趣的科普讲座唤起了同学们对北海历史起源的种种想象,调动了同学们求知与探索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科普知识讲座结束后,学校开展了“我想象中旧时南的繁荣景象”绘画比赛。
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纷纷投入绘画的创作中,让想象中的“北海第一村”南村旧时的繁荣景象跃然纸上。
探究活动二:“探索北海起源”科学调查科普讲座结束后,带着对北海起源的好奇心,同学们开启了为期2周的“探索北海起源”科学调查活动。
此次调查采取资料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
资料研究法:科技活动小组的成员们在科技老师的带领下,查阅科普书籍,还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和完善各种与调查内容相关的信息。
接着,同学们还需要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找到与“北海起源和冠岭史迹”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整理出有用的资料。
问卷调查法:科技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制作了一份“北海起源之冠岭文化”的调查问卷,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
北海如数家珍
![北海如数家珍](https://img.taocdn.com/s3/m/4ef348aaf524ccbff12184f2.png)
北海如数家珍北海之名始于清康熙元年(1662)所设“北海镇标”,因市区北面临海而得名。
城市国土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57平方公里,总人口149万,辖一县三区。
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枢纽城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国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和最优投资环境城市之一。
——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北海三面临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海风轻抚,温和湿润,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是全国其他环保重点城市平均浓度的一倍以上,也是广西各城市中负氧离子浓度最高的一个。
北海地处亚热带,阳光充沛,雨量充足,植被丰茂。
全年花繁叶绿,四季瓜果飘香。
自然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大陆和海岛沿岸有众多天然优良海滩,海水温净碧透,浪软如毯,自净力强。
水质为国家一级标准。
北海空气的清新可谓全国之最,在全国各城市中居优级领先地位。
是中国可适宜居住城市的“三海一门”(即珠海、北海、威海、厦门)中的一海。
可称得上是免费的氧吧。
北海海洋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怡人,负氧离子含量高,堪称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享有“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美称。
——区位政策独特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中,北海背靠中国西南,面向东南亚,毗邻港澳台,处于中国东部与西部的结合带和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中枢位置,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西亚、欧洲最近的港口之一,是中国西南及华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西南地区走向国际市场的门户和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在中国西南经济区和亚太经济区的发展格局中具有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北海是双向沟通华南与西南的大通道,和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形成了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优势互补中拓宽了北海扩大区域市场和经济发展空间,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北海是享受全国优惠政策的合订本,既有东部的优惠政策,又享受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还有少数民族地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优惠政策等等。
北京北海简介
![北京北海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6f23950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7.png)
北京北海简介
北京北海,旧称“北海”,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位于
北京市市区中心。
原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为中国古代名园之一。
“北海”之名始于明代。
公元1450年,元世祖忽必烈命郭守敬
在大都(今北京)西南隅修建宫殿、城垣及湖池等,时称“大都
北海”。
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年),大都成为元大都的中心,
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北海是北京历史上最古老的皇家园林之一,原称“大北海”、“中南海”,始建于辽代天庆年间(公元1017年)。
金朝曾大规
模改建,元代成为当时最大的皇家园林。
明永乐年间(公元
1403年至1424年)建成北京后,一直作为皇家园林使用,曾改
名“中南海”、“太液池”、“万岁山”等。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把“太液池”更名为“北海”并题匾额。
原为辽
代皇家园林的北海,经元、明、清三代历代帝王不断增修扩建,
逐渐成为占地面积达350公顷(8700余亩)、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约26万平方米)、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
园林。
—— 1 —1 —。
北海概况详细
![北海概况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74534f9c8d376eeaeaa3170.png)
北海概况以及云南路和广东路住宅质量和升值潜力比较【地理位置及特点】北海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东经108°50′~109°47′,北纬20°26′~21°55′之间,全市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20公里。
境内有钦北铁路、209、325国道经过,高速公路可直达南宁、湛江等地,把北海与桂林、重庆、成都、广州等重要城市连接起来,构筑了中国西南地区便捷的公路出海通道。
市政府所在地为海城区,距离自治区首府220公里。
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西部唯一具备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城市,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土地气候】全市土地面积3337平方公里,森林面积1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8.6%。
北海三面环海,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至5000个,比一般城市高出50至100倍,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
2005年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荣获全国人居城市生态环境范例奖。
【行政区划人口】现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
据公安局统计,2008年年末总人口157.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1.04万人,有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12.5‰。
【自然资源】重要的资源有:1、港口资源。
北海港包括北海老港区、石步岭港区、铁山港区和大风江港区。
可建万吨级泊位200多个,10—20万吨级泊位20多个,涠州岛沿岸还可建20-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
2、淡水资源。
全市淡水资源总量118.8亿立方米,年可利用量达39.17亿立方米。
3、石油和天然气。
北部湾是我国六大油气盆地之一。
现已查明在涠州岛西南有五个含油构造,已有7个钻井发现工业原油,其中涠10-3构造的四个钻井测试结果为:单井日产原油450-1158吨,天然气7.2-29万立方米,涠6-1-1构造远景储量也很乐观,目前正在继续勘探评价。
4、海洋资源。
新旧相片对比,看看北海老街不同年代的变化
![新旧相片对比,看看北海老街不同年代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e40460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e.png)
新旧相片对比,看看北海老街不同年代的变化很多人来北海游玩,都少不免到老街(珠海路)看一看,走一走。
早在民国16年(1927年),珠海路已开始扩建,借鉴广州骑楼街道样式,对原大街进行改造,街道拓宽为9米,多为中西合璧的岭南骑楼建筑,以两至三层为主,立面几乎都是统一的劵拱结构,雕饰线流畅,百页窗门,注重女儿墙的雕饰。
沿海岸线东西走向,总长约1.44公里,这在中国现存的骑楼建筑中,也许是罕见的。
有个外地老朋友,就非常非常地喜欢老街,每次来北海总会逛几次老街,一边看一边拍照,慢慢地欣赏老街的骑楼建筑。
这次国庆,他还带了一帮老乡来北海看老街。
只是离开以后,朋友语气消沉地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老街已经变了很多,骑楼被商家封堵占用没有了,大型招牌挡住了建筑外观,老街已经没有了那种沧桑和古朴的味道。
他甚至有些生气,觉得北海人没有好好地保护老街。
他认为老街真正的核心价值,就是骑楼和原始的建筑外观,没有了这些,老街乏陈可善,一无是处。
随后,朋友还给我发来了几张数年前拍的老街相片,当时的老街还没有现在这么繁华,旧相片中的老街悠闲恬静。
这个下午,我突然很想去看看现在的老街,和朋友的相片中有些什么不同。
这些年虽然很少逛老街,不过老街的情况也听过一二,别说外地人,就是本地人也对老街骑楼被堵颇有怨言。
没有了骑楼,多了商铺和林林立立的大招牌,老街好像没有了原有的那种味道,总是缺了点什么。
老街应该是什么样子?安静还是喧哗?残旧还是崭新?其实都不好说,我小时候就在老街长大,当年的老街经常是空无一人,那时的老街也不设防,不论深夜白天,家家户户都中门大开,在那个贫乏年代,北海人也没有什么家当值得小偷光顾。
白天,我和小邻居常常躲在骑楼的阴影里玩耍,街上每一栋老房子,我们都肆无忌惮地跑进去横冲直撞,柏油路面的老街,也任我们奔跑呼叫。
偶尔有单车经过,轻轻地按一下铃铛,清脆悦耳的铃声,立即散落了一地,似乎整条街都能听到。
到了夜晚,老街更显凄清,差不多每晚都有盲公,腋下夹着两个小布锤,手持竹杖敲打着地面,在骑楼里游走招揽生意。
北海的地名故事
![北海的地名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4e12d60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d.png)
北海的地名故事
北海的地名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北海”这个地名的由来。
在清嘉庆年间,北海是一个古老渔村,因北面濒海而得名。
康熙初年,设北海镇标驻扎此地,这标志着北海从商渔港小镇逐渐转变为边防要地。
嘉庆以后,北海已发展为一个有规模的集镇。
2. “火烧床”、“摸乳巷”、“拉车头”等地名的由来。
火烧床是因为一对夫妇争吵时妻子将床拉到大街上烧掉而得名;摸乳巷是因为巷子太小,男女面对面擦肩时容易发生身体接触而得名;拉车头是因为北海和合浦之间有一条坡度较大的路,牛车运输时需要有人帮忙拉车头而得名。
3. “大囊”的由来。
大囊建于清道光年间,因近村东南处有一大片低洼地而得名。
后来大囊就泛指南珠市场,成为老北海人的购物天堂。
4. “独树根”的由来。
独树根约建于清初,有王、梁两姓从福建到此定居。
此地原是土丘坡岭,独有一棵高大的树,故称独树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当地历史学家。
北海简介介绍
![北海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9cdee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b.png)
04
CATALOGUE
北海的文化和社会特色
北海人的生活和习俗
渔业文化
北海人以渔业为生,生活习俗和 渔业息息相关。他们热爱海洋, 善于驾船捕鱼,注重维护海洋生
态环境。
饮食习惯
北海人喜欢海鲜,饮食以鲜美、清 淡、原味为主。著名的美食有北海 鱿鱼丝、沙虫、蟹类等。
居住特色
北海的传统建筑以闽南风格为主, 红砖绿瓦,兼具中西建筑特色。
保障等方面,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市民共享社会发展
成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地理环境
北海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拥有众多 优良港湾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北海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期就已有人类活动痕迹,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起点之一。
文化遗产
北海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合浦汉墓群、北海古城等,见证了北海深厚的历 史底蕴。同时,北海还是壮族、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风情浓郁 。
教育
北海市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投入,提升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实
力。目前,北海市已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链条教育体系。
02
医疗
近年来,北海市的医疗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医疗
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03
社会福利
北海市政府致力于改善民生,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在养老、低保、住房
文化活动和节日庆典
北海国际海洋文化节
庆祝海洋文化,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展示北海独特的海洋文化魅 力。
渔民节
感恩海洋、祈求平安丰收的传统节日,表现了北海深厚的渔业文化 传统。
中秋博饼
中秋节期间,北海人会举行博饼活动,这是一种融合了传统文化和 民俗特色的庆祝方式。
北京北海的由来与典故
![北京北海的由来与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ee6a92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2.png)
北京北海的由来与典故咱先说这北海的由来吧。
北海可是咱北京城中心的一片大湖,在辽代的时候就开始有了它的雏形。
那时候的北京啊,已经开始有了皇家园林的概念,北海这一片水域就被圈进了皇家的地盘。
随着朝代的更迭,它不断被修缮、扩建。
元明清三代,北海那可都是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朝的皇帝们把这儿当成了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在湖边修了好多宫殿建筑呢。
北海的典故也是多得数不清。
就说那琼华岛吧,岛上的白塔高高耸立,特别显眼。
这白塔可是有大讲究的。
据说啊,当初建这白塔是为了镇压一些所谓的“邪物”,这虽然带着点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也能看出当时的人们对这地方寄予的特殊期望。
还有啊,北海里的那些古建筑,每一处都藏着故事。
像永安寺,以前的皇帝啊,经常到这儿来上香拜佛,祈求国泰民安。
寺庙里的和尚们也把这儿打理得井井有条。
周围的老百姓呢,看着这寺庙就觉得心里踏实,觉得皇家的福气也能沾染到自己身上。
北海的湖水也是有感情的。
多少文人墨客在这湖边留下了诗篇。
他们看着这湖光山色,心里就有了灵感。
湖水倒映着天空、白塔和周围的绿树,就像一幅天然的画卷。
夏天的时候,湖面上会有小船划过,船桨划动水面,发出轻轻的声响,就像湖水在唱歌一样。
北海也是老百姓的乐园。
虽说以前是皇家园林,可到了现在,它是对所有人开放的。
大爷大妈们在这儿晨练,打太极、扭秧歌。
小孩子们在湖边跑来跑去,嬉笑玩耍。
恋人们在湖边的长椅上依偎着,享受着甜蜜的时光。
这北海啊,就像一个包容的老人,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接纳了不同时代的人们。
北海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树叶,似乎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它是北京的一个宝贝,承载着无数的回忆和情感,让每一个到这儿来的人都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魅力。
北海的民间故事
![北海的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ad4802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f.png)
北海的民间故事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那你知道北海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北海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北海的民间故事篇【1】东汉时代,孟尝曾任合浦郡太守(合浦郡: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
这一带地处沿海,不产农作物而盛产珍珠。
老百姓需要的粮食,只能从隔邻交趾郡(汉时所置,即今越南北部之东京州)运来,两地经常有商贩往返以合浦珠宝交换交趾粮食。
在孟尝还没有出任合浦郡太守之前,那个前任的太守是一个贪得无厌之辈。
他命令采珠的老百姓,凡采到珠宝,全部要送到太守衙门为他所有,只把很少次等的珠宝留给采珠的人维持生活。
由于前任太守的贪得无厌、横征暴敛,自从太守命令下达之后,合浦郡附近海里的蚌一天天地减少,海里的蚌都迁移到了交趾郡那边。
由于海里的蚌迁移了地方,合浦郡一带变为一无长物,行旅商贩也不再前来进行交易,没有粮食吃,百姓饿死的不知多少。
孟尝到任后,首先革除先前那贪官的不合理法规,处处为民求利。
不到一年,那些迁移而去的蚌又重新回到合浦,百姓们便过上安乐的生活。
后来人们把“珠还合浦”作为成语,流传下来也作“合浦珠还”、“合浦还珠”、“还珠合浦”。
用来比喻东西失而复得、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回的意思。
常在比喻物归原主或人去而复归;或指珍贵的物品失而复得;或比喻人或物的失而复得时使用。
北海的民间故事篇【2】1974年,在南武帝庙正前方的港内,一艘已修好的渔船被搁浅;人们在船底挖沙沟(待潮涨时船能驶出海)时,发现此沙滩下埋藏着大量的珍珠贝壳。
当时有人收购,南澫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去挖掘,估计共有十多万斤,说明南澫历史上曾盛产珍珠。
据史料记载,冠头岭外有一珠池(产珠的某一处海域)。
南村的老人说,明代官方采珠在白龙,民间采珠在南澫。
在南海滩发现的大量珠贝,是这一说法的有力佐证。
南澫开埠以后,广东沿海各地来的渔船日益增多,港湾南端的岸边逐渐建有三条商业小街,当时的街叫埠(南澫人叫“步”,意为靠近水的地方;能停船的码头),分为上埠、中埠、下埠,每埠只有百多米长,其中中埠最为繁华,有米铺、杂货铺、各种熟食摊、赌馆和烟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安大士阁
广西现存最好的明代四牌楼是合浦大士阁,又称永安 大士阁,俗称四排楼。 合浦大士阁坐落在合浦县城东南85公里的山口镇永 安村永安古城遗址内。 据史料记载,明初倭寇常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朝廷为 防御倭寇,在永安城建“千户守御所”,并在城中央 建造大士阁以便于防守观望。 合浦大士阁建于1576年(明万历四年),清道光年 间重修过1次,为中国距海最近的古建筑之一。据志 书记载,自明代至清代合浦地区曾遭多次风暴袭击和 地震摇撼,附近几里内庐舍倒塌,唯独大士阁kuī岿然屹 立。该阁在建筑学上有很大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
郡。
五代南汉、宋、元
五代南汉乾亨元年
复称廉象州郡,。统合浦,封山,蔡 龙,大廉四县。南汉大宝五年 改为媚州都。
元至元三十年
在廉州设提举市舶司,专事 海运与外国船只并收“船头 规”时为全国六大市舶司之 郡,逮扬州,统11个县。
明朝
明洪武元年:湖广行中书省析置为广东、
广西行省,改廉州路为府,领合浦、石康二县。 三月,隶于广西行省,四月改隶广东行省。北 海境属广东自此始。
北海
BEIHAI
北海
的
目 录 / CONTENTS
历
00000
史 变
北1 由2北
建3 的4清
5历
海 简 介
来海 名 称
制 发朝
沿 展商
革
业
史 遗 迹
迁
01 北海简介
北海是广西地级市,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海是全 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最美的海滨城市之一;既 是中国西南地区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高铁、高速 公路的城市,也是中国大西南连接东盟的最便捷的出海口。北 海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处于 泛北湾经济合作区域结合部的中心位置。邕北线高铁及南北高 速公路把北海与南宁、昆明、广州、成都、重庆、贵阳、长沙 等重要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国家历史文化名 城。从2005年开始,北海连续入选"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之一。 北海市面临的北部湾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中国“四大渔场” 之一。
洪武七年十月:降廉州府为廉州,撤
合浦县入石康县。
洪武九年:钦州降为县,与灵山同属廉
州,隶雷州府。
洪武十四年五月:复廉州为府,钦
县为州。廉州,府领合浦、灵山、石康三县和 钦州。
清朝
清康熙元年;设北海镇标 乾隆年间:北海市开始形成。
咸丰五年;珠场巡检司移驻北海,
标志北部湾中心从廉州(合浦)移至 北海,北海港口商业城市开始形成。
东坡亭
东坡亭位于合浦师范学校内,建 于乾隆四十一年,歇山顶二进亭 阁式砖木结构建筑,亭东约30米 有东坡井,均为纪念北宋文豪苏 东坡而建。苏东坡 、 62岁时,因 “乌台诗案”而坐牢,从广东惠 州贬到海南岛,三年后召回合浦 ,住在清乐轩,虽只 住 了 两个月 ,却作了《廉州龙眼质味珠绝可 敌荔枝》、《雨夜宿净行院》和 《记合浦老人语》等。后人为了 纪念他,在清乐轩故址修建东坡 亭。
北海老街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但它 的起源却要追溯到19世纪中叶。自那时起,一批西洋建筑陆续在 北海建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 见到的骑楼老街。这些骑楼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从深层 文化根源来看,它体内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是 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美丽的结晶。
05
历史遗迹
白龙珍珠城遗址
珍珠城又名白龙城,这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传说古时有 一条白龙飞到这里上空,落地不见踪影,人们认为白龙 降临乃吉祥之地,便从那里建城,称为白龙城。该城濒 临大海,离海不远有珍珠母海多处,尤以白龙杨梅池最 大。此地历代盛产珍珠,质优色丽,以"南珠"之称闻名于 世。流传多年的民间神话故事《合浦珠还》就发生于此 。
形成通商口岸
清朝光绪二年《中英烟台条约 签订》,北海被迫成为对外通 商口岸。1877年4月2日北海成 立海关,正式开埠。英国人吉 德任税务司。同年,英国在北 海设立领事馆。此后法国、德 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葡萄 牙、美国、比利时等国家也先 后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或领事代 理处。交汇、医院等机构也在 北海建立起来。
THANK YOU
清朝道光末年、咸丰初年西江航道 农民起义不断,广西、云贵的往来 货物改由北海进出,北海获得了大 量的商业机会和发展契机,迅速成 长为西南大通道的出口。逐步形成 了升平、东泰、东华、东安、大兴 、西靖等街道。
形成西南大通道的出口
北海的发展得到了合浦政府的重视
bù
,认为必须加强对北海商埠的治安 和管理。于是在咸丰五年,将设于 南康的珠场巡检司移驻北海,坐镇 包括南万、高德、独树根、地角在 内的二十多个村落。北海首次成为 次县级行政机构驻所之地。这标志 着北海从聚居点及简易市场转变为 城市。
02
北海名称由来
北海名称由来
广西北海市的“北海”一名 来自其海城区地角镇的同名 渔村“北海村”,由于此地 最早开发人群都是疍家渔民, 他们长年集中居住在靠近避 风港的村落,该避风港面向
北面海域(北海市是个半 岛),所以此村得名“北海
村”。
北海名称由来
“朝沧梧而夕北海”,北海的名字很早 就有了,北海地名的形成,定位于康熙元 年(1662)年,清政府设“北海镇标” 作为“北海”地名的称谓。由于此种说 法转述频繁、引证广泛,因此成为一个 定例。据文史资料记载,“北海”一词 可追溯至宋朝甚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北海”更多的是被外国人 所称呼。1965年6月,北海由广东省划 归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之名也一直沿
光绪六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
北海与宜昌、芜湖、温州一并辟为通 商口岸。
新中国成立后
1987
被国务院确定 为全国首批对 外开放的十四 个沿海城市之 一
合浦县划归 为北海市管 辖
1984
1965
北海又 回到了 广西的 怀抱
又划归 为广东
1952.3
1955
划归为广 西管辖
北海解放, 由广东管辖
公19元49前 111年
04 清朝商业的 发展
形成商港雏形
清朝道光中期(1830—1840年 ),形成为渔民提供生产、生 活用品的简单集市。此后,逐 渐形成商港雏形。沙脊街就是 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被称为北 海第一街,是岭南地区小镇的 典型商铺建筑。北海就以海边 沙滩地带的商业街形成了一个 初具规模的商业区。
形成西南大通道的出口
(252年)恢复合浦郡
汉代
北海便是中国“海上丝绸之 路”的始发港之一。成为桂 东南、粤西的政治、文化、 经济中心。
两晋年间
合浦都是郡治所在地。 东晋咸和五年印度佛教 徒智弘,无行从海路入 合浦传教。
唐朝
唐武德五年:合浦郡改称越
州。
贞观八年:越州改称:廉州,
因历代出廉官而得名。
唐天宝元年:廉州改称合浦
用至今。
03
建制沿革
新石器时代、商代、秦朝
商代
合浦所属的百姓就 “请以珠巩”进贡商属北海县地, 古称“百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
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 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 和象郡,北海属象郡
汉、三国、两晋
三国
孙吴黄武七年(228年)改 合浦郡为珠官郡,太元二年
涠洲天主教堂
涠洲天主教堂,是一所位于中 国 广西北海市涠洲岛上的天主 教教堂,因位于盛塘村,故而 又名盛塘天主教堂。该教堂由 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修 建,落成于1880年。该教堂 为哥特式建筑,楼高21米,总 建筑面积774平方米,连同附 属建筑在内总面积达到2000 余平方米,是广西沿海地区最 大的天主教教堂,2001年被 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