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33a403ba1aa8114431d9f3.png)
《健康与卫生》教案
五(3)班
教学内容
第一课:情绪与健康
教学
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2、学会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控制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
课前准备
请同学们检讨自己不良情绪的原因有哪些。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板书课题。
3、认识社会的能力尚不完善。
心理卫生工作:
1、虚心、耐心听取长辈们的正确指导。
2、遇事不要轻易激动,要多听多看后才发表意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多种有益的兴趣。
教学内容
第六课:男性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保健
教学
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男性青春期发育的特点,消除因身体发育出现的各种变化带来的神秘感和恐惧思想,做好各项保健工作。
教学用具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二、女性青春期发育的表现:
1、身高突增、乳房发育、阴毛开始长出
2、月经初潮
影响因素:
三、全课小结: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四、作业:
女性青春早期身体有什么变化?
板书:
第七课:女性青春期发育特点
女性青春期发育的表现:
1、身高突增、乳房发育、阴毛开始长出
2、月经初潮
板书:
第九课:青春期的营养与体育锻炼
一、营养:
1、糖46%
2、脂肪40%
3、蛋白质14%
4、维生素
5、矿物质
6、水
二、体育锻炼:
1、作用
2、注意事项: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2460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b.png)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教案名称: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洗手的时机。
3. 了解保持营养均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 学会如何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5.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与重点:1. 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a. 什么是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b. 为什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c. 如何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2. 洗手的重要性与正确的洗手方法a. 洗手的时机,如何正确洗手。
b. 洗手后的注意事项。
3. 营养均衡与健康a. 什么是营养均衡,为什么要保持营养均衡。
b. 学习各类食物对健康的作用和重要性。
c. 如何在日常饮食中保持营养均衡。
4.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a. 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b. 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5.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a. 睡眠的重要性和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b. 锻炼的好处和日常锻炼方法。
c.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
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景模拟:教师可以设计生动的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正确的洗手方法和环境卫生。
2. 视频资源:使用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观看并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和营养均衡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研究一种常见传染病并提出预防措施,然后与其他小组分享和交流。
4. 游戏与互动: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健康行为的积极性。
评估方法: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态度表现等。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小组在研究传染病和提出预防措施时的合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个人报告评价: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个人卫生、环境卫生或营养均衡的个人报告,评估其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视频资源:相关洗手方法和卫生知识的视频。
2. 图片或幻灯片:用于介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营养均衡等内容的图片或幻灯片。
五年级上册卫生教案(3篇)
![五年级上册卫生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b9ee4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c.png)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培养学生爱护公共卫生,积极参与卫生清洁活动。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倡绿色生活。
教学重点:1.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2. 公共卫生的维护。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清洁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卫生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卫生是指保持清洁、整洁,有利于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二、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1. 教师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保持个人卫生可以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等。
2. 教师举例说明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剪指甲、勤换衣服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家如何保持个人卫生。
4. 教师总结: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公共卫生的维护1. 教师讲解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如:保持公共卫生可以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生活质量等。
2. 教师举例说明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学校、社区如何维护公共卫生。
4. 教师总结:我们要爱护公共卫生,积极参与卫生清洁活动,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四、环保意识与绿色生活1. 教师讲解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2. 教师举例说明绿色生活的具体做法,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环保理念。
4. 教师总结:环保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能够从自身做起,践行绿色生活。
五、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布置作业: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打扫家庭卫生,并记录下自己的环保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个人卫生、公共卫生、环保意识等方面的知识,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清洁活动,践行绿色生活。
五年级上级《卫生与保健》教案
![五年级上级《卫生与保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8037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c.png)
教案标题: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共护健康成长一、教学目标:1.了解卫生与保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掌握清洁环境和预防疾病的基本方法;4.培养孩子们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2.清洁环境和预防疾病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介绍本节课将学习卫生与保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为大家呈现一个干净、卫生的学习环境。
2.学习(30分钟)(1)卫生与保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卫生与保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如什么是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预防疾病等。
让学生对卫生与保健有初步了解。
(2)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a.按照正确的方法刷牙:教师展示正确刷牙的方法,包括用适量的牙膏、顺着牙齿的方向刷牙、要刷牙舌的背面,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刷牙。
b.勤洗手:介绍洗手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展示正确洗手的方法,包括用流动的水、适量的肥皂,擦拭手掌、手背、手指、指甲缝等部位。
c.保持清洁:教师向学生普及个人卫生的重要性,鼓励他们保持身体清洁,如勤换衣服、勤洗头发、保持身体干燥等。
(3)清洁环境和预防疾病的基本方法a.清洁卫生用品和家居环境:教师向学生介绍家居环境清洁的重要性,教授如何清洁卫生用品和家居环境,如拖地、擦桌子、收拾书包等。
b.预防疾病:教师向学生普及一些预防疾病的基本方法,如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饮食卫生等。
3.巩固(15分钟)(1)讨论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如何清洁环境、预防疾病,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2)个人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个人卫生习惯的行动计划,并列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措施,鼓励他们将计划付诸实施。
4.实施(20分钟)学生落实个人行动计划,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个人卫生习惯的改进和环境清洁的整理。
四、教学评价:1.设计小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00f07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3.png)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卫生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卫生,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洗脸、洗手、刷牙、理发等。
2. 饮食习惯:均衡饮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等。
3. 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卫生、垃圾分类、绿化环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难点:培养学生关注环境卫生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个人卫生、饮食习惯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个人卫生操作方法。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卫生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个人卫生、饮食习惯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3. 示范:演示正确的个人卫生操作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5. 讨论:小组讨论如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分享心得。
6. 总结:教师总结,强调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有关卫生与健康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医生或营养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卫生与健康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卫生设施,如医院、食堂等,增强他们对卫生工作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2.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卫生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定期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状况,如手部清洁、牙齿卫生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卫生与健康教材。
2. 教具: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3. 实物的卫生用品,如牙刷、牙膏、洗手液等。
九、教学时间安排1. 每课时安排40分钟,共计10课时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2. 每课时分配时间:讲解与示范(20分钟),练习与讨论(15分钟),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五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计划、教案
![五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计划、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4c7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4.png)
五年级上册卫生与保健计划、教案第一章:健康饮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均衡饮食的原则。
二、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的意义。
2. 均衡饮食的原则。
3. 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讲解均衡饮食的原则: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比例。
3. 分享良好饮食习惯的案例,引导学生模仿。
4. 总结,强调学生在家要实践健康饮食。
四、作业1. 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定健康食谱。
2. 下一堂课分享自己的健康食谱。
第二章:个人卫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的意义。
2. 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
3. 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讲解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洗手、刷牙、洗脸、洗澡等。
3. 分享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案例,引导学生模仿。
四、作业1. 回家后,实践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
2. 下一堂课分享自己的个人卫生实践心得。
第三章:体育锻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3. 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育锻炼的意义。
2. 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3. 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讲解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跑步、游泳、跳绳、健身操等。
3. 分享坚持体育锻炼的案例,引导学生模仿。
4. 总结,强调学生在家要坚持体育锻炼。
四、作业1. 回家后,制定一个体育锻炼计划。
2. 下一堂课分享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
第四章:心理健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调节心理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调节心理的方法。
3. 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完整)五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完整)五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e20958b7360b4c2e3f645a.png)
五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教案第一课学会科学用脑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大脑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怎样科学地使用大脑和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怎样科学地使用大脑和应注意的问题。
课前准备:挂图、投影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大脑有什么作用?二、学习新课(一)为什么要科学地用脑?同学们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地用脑呢?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二)怎样科学用脑,应注意什么?1、用脑适度:长期不用,就会“生锈”用脑过度,效果不佳,适得其反2、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3、劳逸结合:小学生:9—10小时中午最好午睡4、参加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可调节大脑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益5、注意营养: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几个误区:长期饱食、不吃早餐(三)提出希望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
希望同学们,多用脑,科学地用脑。
三、巩固新知思考与练习:1、你知道吗?(学生自己看)2、说一说:学生先做好,然后交流。
3、告诉你:(学生读)4、教你一招:学生做,交流5、我的经验:学生交流四、板书设计1、怎样科学地用脑用脑适度劳逸结合参加运动注意营养2、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2、引导学生做好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消灭蚊子,保健自己,防止疾病的传播。
教学重难点:1、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消灭蚊子,保健自己,防止疾病的传播。
教学用具:1、插图、挂图、幻灯机;2、(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乙型脑炎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夏季什么害虫最多?2、你还知道蚊子有哪些危害?(学生思考、议论、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引入新课二、流行性乙型脑炎(一)学生自由读文,汇报读懂的知识(师生课外收集相机资料补充介绍)1、什么是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c6a4a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b.png)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集体卫生活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牙齿清洁、面部清洁、头发整洁、勤换衣物等。
2. 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适量饮水等。
3. 体育锻炼:每天坚持锻炼、合理选择运动项目、运动前后注意事项等。
4. 集体卫生:保持教室卫生、遵守公共卫生规定、参与集体劳动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个人卫生、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等方面的知识。
2. 示范法:示范正确的卫生操作方法,如刷牙、洗脸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卫生与健康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个人卫生知识讲解与示范。
2. 第二课时:饮食习惯与体育锻炼知识讲解。
3. 第三课时:集体卫生与心理健康知识讲解。
4. 第四课时:巩固所学知识,进行卫生与健康知识竞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评估个人卫生方面的改进。
2.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的认识。
3. 评估学生在集体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态度等。
4. 收集学生对卫生与健康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卫生与健康相关书籍、文章和视频资料。
3. 卫生用品,如牙刷、牙膏、毛巾等。
4. 健康食品样品和体育用品。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卫生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详细讲解卫生与健康知识,并进行实地示范。
3. 互动环节: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卫生习惯和经验。
4.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实践,如正确的刷牙方法、食物搭配等。
九、课后作业:1. 设计一个个人卫生计划,包括每天刷牙、洗脸、整理头发等。
小学生五年级健康与身体常识上册教案
![小学生五年级健康与身体常识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7acb9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0.png)
小学生五年级健康与身体常识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 学科:健康与体育- 年级:五年级- 教材:健康与身体常识上册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身体健康与卫生的基本概念;2. 分辨健康和不健康的生活惯;3. 学会简单的急救常识,能够正确应对常见的事故伤害;4. 培养健康的饮食惯,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课:身体健康与卫生1. 导入: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身体健康与卫生。
2. 讲解:简洁明了地介绍身体健康与卫生的定义,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活动:小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维持身体健康与卫生的方法。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一些小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卫生惯。
第二课:健康和不健康的生活惯1. 导入:展示一些生活惯的图片,让学生分辨出健康和不健康的惯。
2. 讲解:解释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生活惯,并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对比。
3. 活动: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情境判断惯的健康程度,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4. 总结:总结一些健康和不健康的生活惯,并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个健康惯表格。
第三课:急救常识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急救场景,询问学生该如何应对。
2. 讲解:介绍简单的急救常识,如如何处理轻微伤口、如何做心肺复苏等。
3. 演示:老师进行简单的急救动作演示,并让学生模仿练。
4. 活动:分组角色扮演不同急救场景,并模拟应对措施。
5.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急救常识,并提醒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要保持冷静。
第四课:健康饮食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食物,询问学生对健康饮食的理解。
2. 讲解: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等,并讲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3. 活动:小组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个健康的午餐菜单,要求包含主食、蛋白质来源、蔬菜和水果。
4. 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健康饮食知识,并布置小测验作为结课检验。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小测验的成绩来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
五年卫生教案(3篇)
![五年卫生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0f962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6.png)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健康与生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卫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认识到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洗手、剪指甲、整理书包等日常卫生习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1. 卫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2. 正确洗手、剪指甲、整理书包等日常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卫生习惯对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健康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吗?”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健康的基本概念。
二、新课1. 教师讲解卫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卫生与健康的关系。
三、实践操作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卫生与健康的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新课1. 教师讲解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2. 学生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主题班会,分享自己的健康小窍门。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卫生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作业:2. 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家庭环境卫生的建议。
3. 收集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资料,与家人分享。
第2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卫生知识,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
五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3f742ff18583d049645943.png)
卫生与健康教案第一课什么叫健康第二课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第三课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第四课身高、体重的测量方法第五课血液循环系统的构造和功能第六课患了近视怎么办第七课考试与卫生第八课睡眼卫生第九课吸烟的危害第十课预防煤气中毒第十一课预防贫血第十二课预防冻疮第十三课喝酒的危害第十四课食物中毒第十五课细菌性痢疾第十六课中暑的预防第十七课人工呼吸与心脏按摩第十八课血吸虫病的预防第一课什么叫健康目的要求要求学生理解人体健康的定义和健康的内容教学重、难点健康的定义。
为什么说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2、提问:健康的定义是什么?3、出示提纲:①身体健康指的是什么?②心理健康指的是什么?③怎样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4、让学生带着提纲学习课文。
5、提问:什么叫健康?6、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
7、教师小结。
8、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什么叫健康①身体健康是指各器官功能正常。
②心理健康是指精力充沛。
③对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课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目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过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特征与规律。
教学重、难点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2、提问:3、学习课文并认识。
⑴生长发育的阶段性。
⑵生长发育速度呈波浪式,身体各部分的速度3、学习课文并认识。
⑴生长发育的阶段性。
⑵生长发育速度呈波浪式,身体各部分的速度⑶生长发育个体差异一般符合正态分布。
4、让学生认识生长发育的规律是什么。
5、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①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怎样?①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②儿童发育过程的几个年龄期。
②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一阶段③各年龄期按顺序衔接,不能跳越。
③第二阶段发育有什么特征?④器官功能的发育时期。
④第二阶段男女生长有何不同?第三课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目的要求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是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影响,遗传决定发展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发育的速度和最达到的程教学重、难点营养、体育锻炼、生活制度和疾病等后天因素。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8187606f1aff00bfd51e4b.png)
第一课什么叫健康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人体健康的定义和健康的内容.教学重点:重点:健康的定义.难点:为什么说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二、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1、理解健康的含义2、身体健康:指人体各器官功能正常,没有疾病,体格健壮,精力充沛。
3.心理健康:要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不会感到疲劳和紧张,并且善于休息。
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排除干扰的能力。
4.对社会实践能力:人的能力首要的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质疑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
四、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第二课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过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其特点和规律。
教学重点:重点: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难点: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协调的。
教学过程:1.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性的连续过程。
(1)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年龄期:婴儿期:从出生到1岁幼儿前期:1至3岁幼儿期:3至7岁童年期:7至12岁青春发育期:12至18岁青年期:约18至25岁(2)各个年龄期按顺序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龄期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基础。
(3)器官和功能的发育都有决定性的时期,如该期的正常发育受到干扰,常可残存为永久性缺陷或功能障碍。
(4)身体各部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程度。
2.生长发育速度程波浪式,身体各部的速度亦不均等。
3.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不平衡,但统一协调。
(1)一般型;(2)神经系统型;(3)淋巴系统型;(4)生殖系统型。
4.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一般符号正态分布。
第三课影响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长发育是受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遗传决定了生长发育的可能性,环境条件影响发育的速度和最后达到的程度。
教学重点:重点:营养,体育锻炼、生活制度和疾病等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难点:先天、后天因素对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相互作用。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54a16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b.png)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第一章:认识健康1. 教学目标:了解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2. 教学内容:a. 健康的定义: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b. 健康的重要性:影响生活质量、学习效果和人际关系。
3. 教学活动:a. 讨论:什么是健康?学生分享对健康的理解。
b.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探讨健康的重要性,分享个人的健康习惯。
c.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第二章:个人卫生习惯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a. 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口腔卫生、勤换衣物等。
b. 卫生意识:预防疾病、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a. 讨论: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学生分享自己的卫生习惯。
第三章:饮食与健康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a.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各类营养素。
b. 饮食习惯:定时定量、不吃垃圾食品、多喝水等。
3. 教学活动:a. 讨论: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a.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心理健康。
b. 运动习惯:定期锻炼、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3. 教学活动:a. 讨论: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习惯。
第五章:心理健康与健康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 教学内容:b. 心理素质:自我认知、自我控制、社交能力、适应能力。
3. 教学活动:a. 讨论: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影响,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状态。
c.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心理健康对整体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第六章:环境卫生与健康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了解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a. 环境卫生: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垃圾处理等对健康的影响。
b. 环保意识: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 教学活动:a. 讨论: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学生分享自己对环保的看法。
五年级卫生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d5ca64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a.png)
五年级卫生健康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卫生健康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够正确地洗手。
3. 了解常见的传染病和预防措施。
4.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内容:1. 卫生健康的重要性a. 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卫生健康的重要性。
b. 分享一些卫生健康的事例和故事,激发学生对卫生健康的兴趣。
2. 洗手的正确方法a. 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
b. 分组进行洗手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
c. 强调洗手的时机,如在进食前、接触脏物后、使用洗手间后等。
3. 常见传染病和预防措施a. 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如感冒、流感、手足口病等。
b. 讨论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病人、保持室内通风等。
c.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预防措施和经验。
4. 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意识a. 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b.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些常见的卫生健康场景,如帮助他人正确洗手、分享卫生习惯等。
c. 鼓励学生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卫生健康氛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卫生健康的思考和兴趣。
2. 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卫生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
3. 洗手方法介绍: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正确的洗手方法。
4. 洗手实践:分组进行洗手实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步骤。
5. 传染病介绍: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染病,讨论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6.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预防措施和经验。
7. 关爱意识培养: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卫生健康场景,培养关爱自己和他人的意识。
8. 总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展示相关卫生健康知识。
2. 洗手实践所需的洗手设备和洗手液。
3. 小组讨论的题目和材料。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e4b8c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e.png)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一、协议方信息1、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1 知道正确的洗手、刷牙、洗脸等方法。
12 明白保持身体清洁对健康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卫生对健康的影响,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21 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22 学会如何保持家庭、学校等环境的整洁。
3、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1 认识流感、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32 学会预防这些疾病的基本方法。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1 了解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
42 制定自己的健康生活计划。
三、教学内容1、个人卫生11 讲解个人卫生的基本知识,包括头发、皮肤、口腔、眼睛等部位的清洁方法。
111 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如七步洗手法,让学生现场练习。
112 介绍选择适合自己的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等清洁用品的方法。
2、环境卫生21 讲解环境卫生与健康的关系,如垃圾处理不当、空气污染等对健康的影响。
211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环境卫生。
212 教育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3、常见疾病预防31 介绍常见疾病的种类,如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
311 讲解这些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312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疾病的危害。
4、健康生活方式41 讲解合理饮食的原则,如均衡营养、少吃垃圾食品等。
411 介绍适量运动的好处和适合小学生的运动项目。
412 强调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和保证睡眠质量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卫生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4ffbb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b.png)
五年级卫生与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2.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健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个人卫生:牙齿清洁、面部清洁、头发梳理、勤换衣物等。
2. 公共卫生:垃圾分类、公共场所卫生、预防传染病等。
3.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心理平衡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
2. 示范法:展示正确的卫生操作方法,让学生跟随学习。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卫生与健康心得。
4.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卫生实践,如刷牙、垃圾分类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讲解卫生与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讲解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
4. 讲解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5.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卫生与健康心得。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个人的卫生与健康计划。
六、教学评价:2. 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公共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的饮食、运动、睡眠等生活方式,评估他们是否形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医生或公共卫生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公共卫生设施,增强他们对卫生与健康的认识。
3. 开展卫生与健康主题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健康教育读本》或其他相关教材。
2. 课件: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3. 实物:牙刷、牙膏、镜子等个人卫生用品,垃圾桶、口罩等公共卫生用品。
4. 辅助工具:白板、投影仪、音响等。
九、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卫生与健康知识。
健康讲卫生教案(3篇)
![健康讲卫生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fff07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4.png)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与卫生的关系,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学生热爱生活的信念。
教学重点:1. 讲解健康与卫生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讲卫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健康吗?什么是卫生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健康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卫生是指保持个人、环境卫生,预防疾病。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健康与卫生的关系,强调讲卫生对健康的重要性。
2. 教师列举一些不良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危害,如不洗手、不刷牙、乱扔垃圾等。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卫生习惯进行实践,如:洗手、刷牙、整理个人卫生等。
2.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讲卫生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健康生活而努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健康与卫生的关系,你们还记得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等。
2. 教师讲解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如:不乱扔垃圾、保持教室整洁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而努力。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卫生问题进行实践,如:清理教室卫生、宣传环保知识等。
2. 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践环节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健康与卫生的认识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卫生与健康教案第一课学会科学用脑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大脑的作用。
、使学生知道怎样科学地使用大脑和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怎样科学地使用大脑和应注意的问题。
课前准备:挂图、投影片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大脑有什么作用?二、学习新课(一)为什么要科学地用脑?同学们如何才能做到科学地用脑呢?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二)怎样科学用脑,应注意什么?、用脑适度:长期不用,就会“生锈”用脑过度,效果不佳,适得其反、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劳逸结合:小学生:—小时中午最好午睡、参加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可调节大脑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益、注意营养:注意合理的营养搭配几个误区:长期饱食、不吃早餐(三)提出希望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
希望同学们,多用脑,科学地用脑。
三、巩固新知思考与练习:、你知道吗?(学生自己看)、说一说:学生先做好,然后交流。
、告诉你:(学生读)、教你一招:学生做,交流、我的经验:学生交流四、板书设计、怎样科学地用脑用脑适度劳逸结合参加运动注意营养、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
2、引导学生做好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
3、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消灭蚊子,保健自己,防止疾病的传播。
教学重难点:、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消灭蚊子,保健自己,防止疾病的传播。
教学用具:、插图、挂图、幻灯机;、(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乙型脑炎资料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夏季什么害虫最多?、你还知道蚊子有哪些危害?(学生思考、议论、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引入新课二、流行性乙型脑炎(一)学生自由读文,汇报读懂的知识(师生课外收集相机资料补充介绍)、什么是乙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蚊子是传播此病的主要媒介,多发生于岁以下儿童;()流行于夏秋季。
()目前全世界尚未有治疗特效药物。
()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该传染病唯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
、乙脑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潜伏期约—天,症状轻重不一。
()一般起病急,突然发热。
()恶心、呕吐、嗜睡、头痛。
()少数症状轻者,只头痛和低烧,几天内就可恢复正常。
()大多数病人在天后发热渐退,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
()少数严重病人可因惊厥、昏迷持续较久,恢复后常留有时间长短不一的精神不正常、智力减退、失语、手脚强直不能活动等后遗症。
、乙脑的危害?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由于该病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
、如何预防乙脑?()搞好环境卫生,消灭孳生地。
消灭蚊、蝇,经常的给牲畜进行卫生消毒,使得病毒、细菌无处“藏身”。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注射流行性乙脑炎疫苗,增强体内的免疫能力。
()防蚊灭蚊:对预防乙脑较重要。
()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和治疗()在方便的情况下,可以用连翘、板蓝根、二花各克,水煮后每天喝一杯,能有效地预防。
三、想一想,议一议()乙脑是怎样传播的?()怎样预防乙脑?四、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后应怎样做?五、师生小结同学们,注意留心!六、板书设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血液(乙脑病毒)——————蚊子叮咬————健康人猪牛(抵抗力差)隔离灭、睡眠卫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睡眠卫生要求。
难点:睡眠有什么作用。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睡眠有什么作用?、教师小结;引入新课二、学习新课(一)学生自由读文,汇报读懂的知识(师生课外收集相机资料补充介绍).睡眠作用.睡眠卫生()小学生需要有至小时的睡眠时间在体力耗费过多或用脑过多的情况下,睡眠时间应适当增多些。
()要有午睡的时间,尤其夏天应当安排午睡。
()睡眠要充足,充足睡眠才能消除疲劳。
()睡觉前要注意:睡觉前情绪要稳定不要过度兴奋,环境要安静,通风良好。
()睡眠的姿势:向右侧卧,而腿半弯曲的睡眠姿势最好。
()枕头要适当,不要过高,不要过低,尽量放松颈部肌肉。
()不要蒙头睡觉。
三、想一想,议一议课本页中同学的做法谁对,谁不对?为什么?四、板书设计、睡眠卫生一、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二、睡前不要吃得太饱三、注意正确的睡眠姿势四、不要蒙头睡觉五、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六、要养成按时睡觉、起床和午睡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
、使学生了解不同的兴趣爱好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
、帮助学生培养多方面有益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并发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
活动准备:课件、事例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各人的兴趣与特长又是各种各样的。
有的人喜欢唱歌,有的人喜欢画图,有的人喜欢看书,有的人喜欢花卉鸟虫。
人的成长离不开它们,因为,有了兴趣,便能点燃心中求知的火焰;有了特长,便会体验到自身的力量与价值。
、引入新课二、新课传授、用肢体语言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并说说这些兴趣爱好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师举反面例子,让学生判断。
(课件出示)小明今年上五年级,父母为他买了一台电脑,想他学习上用到得,谁知这却帮小明培养了一个新爱好——电脑游戏。
思考:小明的这个新爱好好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根据以上内容,师生归纳出不同的兴趣爱好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
(板书要点)三、才艺展示、利用分钟,请班中几位有特长的同学表演或展示自己的作品。
、请这些同学谈谈自己的兴趣是怎么培养形成的四、总结:老师非常鼓励同学们积极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但要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和业余爱好的时间。
四、想一想,议一议、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它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益处?你是如何坚持的?、课本中页同学的兴趣爱好对身体健康和学习有益吗?为什么?五、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来定二、必须长期坚持、防止水源污染,确保饮用水的卫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我们要节约用水。
、知道如何防止水源污染,确保饮用水的卫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如何防止水源污染,确保饮用水的卫生。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在浩瀚的宇宙,有个蔚蓝色的星球非常美丽.它孕育了生命和人类文明,千万年来使人类与万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引入新课二、学习新课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密密的森林,绿绿的草原,香香的野花……这幅天天在我们父辈们眼前出现的美丽画卷到我们这代要天天见到它,几乎成了奢望.是谁抹脏了这诗一般美丽的画卷答案非常令人遗憾——就是我们人类自己.看看我们周围,同学们可以发现自然环境在不断恶化:森林被砍光,土地被沙化,水源被污染,臭氧层被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十分严重的威胁. 就拿水资源来说吧.谁都知道,人的生命离不开水,我们每天都要饮水,洗脸,洗衣服,吃饭……可是,水资源非常有限,朋友,你们知道吗地球上的水是海洋水,我们人类所需要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其中有以上的淡水储藏在冰川和深层地下,可以让人们直接利用的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地球全部淡水资源的,还不到全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因此,水是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而我国是世界上个极度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缺水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其中有个城市严重.. 针对上述令人触目惊心的情况,对水污染进行防治,势在必行.可从以下几方着手:、加强对城市污水的集中治理.我国城市污水总处理率不到,大量污水未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据报道前些年,由于污水直接排入滇地,致使滇池失去了昔日云贵高原明珠的璀璨光泽,国家斥巨资治理滇池的污染问题.可惜,时至今日,滇池的污染问题还未完全治理好.渤海也因有污染过的河流注入,已严重污染,即使停止污水排放,渤海的自然洁净还原也需二百多年.《水污染防治法》明确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保护城市水源和防治城市水染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建设和完善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要求城市污水集中处.、强化对饮用水源的保护.随着水污染物的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和水污染由城向乡村广大区域的蔓延,对生活饮用水源的威胁越来越大.现在有许多造纸厂直接将生产废水不经处理就排入江河湖泊,全然不顾污水给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因此造成的严重后果.《水污染防治法》指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划定生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其他等级保护区."禁止向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域排放污水,"对饮用水地下水资源应当加强保护."禁止在生活饮用水用水地表水资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旅游,游泳。
、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也应该做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例如,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一水多用,尽量少用清洁剂,刷牙,洗碗筷时不要记忘记关掉水龙头……同时,我们也要多宣传环保知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水资源,争取合理利用每一滴水.同学们,请牢记吧!世界环境日是月日,世界水日是月日.让我们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做起,把每一天都当作是月日,每一天都提醒自己,时时处处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三、全课小结四、想一想,议一议、造成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用水条件差的地方,应怎样净化浑浊的河水、塘水或井水?五、板书设计、防止水源污染,确保饮用水的卫生一、要使用经过净化和消毒的自来水二、提倡用井水三、不要直接饮用河水和塘水四、生水应煮沸后再喝6、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学目标:、锻炼和提高注意能力是有效利用学习时间,使学习活动有效果的重要保障。
、学习后知道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重难点:学习后知道如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闭目静坐一会儿,做做深呼吸,放松自己,集中精神,以使自己尽快进入较好的情绪状态。
、引入新课二、学习新课、提高注意能力。
锻炼和提高注意能力是有效利用学习时间,使学习活动有效果的重要保障。
、确保四周的环境有助于学习。
为了避免学习的时候分心,有必要设立一个能够使你不受干扰的学习场所。
、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
不要把学习当作一种无可奈何的负担,而是积极生活的一部分,开始学习前,可以闭目静坐一会儿,做做深呼吸,放松自己,集中精神,以使自己尽快进入较好的情绪状态。
、了解自己生理和精神上的最佳状态。
应该尽可能在最清醒、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学习,避免在疲倦时学习。
如果感觉疲倦,却仍须继续学习,可以尝试做一些不用动脑筋的事情,如查查单词,整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