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

合集下载

多措并举探索创新工学一体培养新“江苏工匠”

多措并举探索创新工学一体培养新“江苏工匠”

多措并举探索创新工学一体培养新“江苏工匠”作者:来源:《职业》2022年第18期近年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技能人才、技工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江苏省委省政府总体工作部署,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一是坚持政策驱动。

制定出台《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深化技工院校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校企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印发《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对一体化课程、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师资等作出具体要求,列为技工教育督导、办学水平评估、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内容,引导各地各校大规模开展工学一体化办学实践。

二是坚持组织推动。

实施“百校千企”工程,全省110所技工院校与1 798家企业深度合作,开设订单班、冠名班、企业新型学徒班2 095个。

创新举办全省技工院校嘉年华、校企合作对接活动。

指导11所技工院校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一体化课改试点,组织86个专业开展校内课改试点,全省建成一体化教室2 506个,开发并正式出版一体化教材、工作页391本,打造省级一体化精品课程320门,一体化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44.6%。

三是坚持项目带动。

组织技工院校申报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和教育强国项目,22所学校获得支持。

会同相关部门将徐工集团等367家企业列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范围,引导企业发挥育人主体作用。

创新打造100个省级校企联合实训中心、80个省级示范专业、20个省级一体化教学名师工作室,树立标杆,以点带面。

四是坚持竞赛拉动。

鼓励技工院校教师积极参加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在前两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上分别获得6个和8个一等奖。

组织开展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优化赛项设置和竞赛方式,打造教学名师团队。

推动世赛、国赛成果进课程、进课堂、进教材工作,引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9〕36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9〕36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正文:----------------------------------------------------------------------------------------------------------------------------------------------------省政府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9〕36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国发〔2018〕11号)精神,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一)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

以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为主要供给,以公共实训机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职业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创新培训为主要形式,构建资源充足、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载体多元、方式科学的培训组织实施体系。

加大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力度,提高培训供给能力。

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法制化建设。

建立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成果积累和转换制度,建立和完善江苏终身学习学分银行,促进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衔接互通,构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业绩成果互认的制度体系。

(二)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

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完善从劳动预备开始,到劳动者实现就业创业并贯穿学习和职业生涯全过程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

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岗前培训补贴政策,将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合格证书作为申领职业培训补贴的依据之一。

校企合作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

校企合作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

职教发展研究2019年第2期校企合作中利益相关者的冲突与协调全守杰1,王洁1,2(1.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镇江212013;2.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办,江苏苏州215163)【摘要】深化校企合作,有助于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从而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但由于传统教育行政管理偏重于单一的行政思维,使得职业学校的校企合作对利益相关者的识别和利益协调不够,对学生、政府、企业、学生家庭的利益主张关注不够。

在校企合作中,存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组织冲突,学生与学校、企业的价值冲突。

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和高水平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学校与企业的组织协调,学生个人与学校、企业的价值整合,促进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期望满足,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从而推动合作的深入化和持久化。

【关键词】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利益协调;职业教育治理【中图分类号】G710【文章编号】2096-6555(2019)02-0080-06【文献标识码】A【DOI】10.19796/ki.2096-6555.2019.02.012【作者简介】全守杰(1982—),男,广西贺州人,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王洁(1993—),女,江苏海门人,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教师,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推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2019年3月江苏省政府出台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旨在促进职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共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一直以来,职业学校希望通过与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合作,完成自身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任务。

但是,由于校企合作中的利益相关者存在冲突和矛盾,使得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化、持久化,而普遍呈现一种“框架协议式”合作。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一、总则
为深化职业学校与企业间的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二、合作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由职业学校、企业、行业组织及政府部门共同参与,负责研究制定校企合作政策,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工作。
2.职业学校应根据地方产业需求和学校专业特色,主动与优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益和责任。
六、附则
1.本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职业学校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2.各地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3.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政策与本办法不符的,以本办法为准。
4.本办法解释权归国务院职业教育行政部门。
3.企业应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促进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4.校企合作双方应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共同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合作内容
1.专业建设:职业学校应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
2.教育教学: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习实训:企业为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开展实习实训教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4.技术研发:校企合作开展横向科研项目和技术服务,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4.支持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互派挂职,促进双方人才交流与合作。
五、监督评价
1.建立校企合作监督评价制度,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定期评估,确保合作质量。

“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作者:张健来源:《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8年第07期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也指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明确方向。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发布,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2018年5月,我省发布《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迫切需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要求今后五年,全省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路径,积极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着力发展质量高、贡献度高、社会认可度高的现代职业教育,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

XXXX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一、校企合作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要求,为进一步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更好地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建设服务,校企合作是加强学校与企业在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产、学、研、销紧密结合的先进技术信息平台,引进现代企业的先进理念、先进装备、先进技术、先进管理,重点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学和水平,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

为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推动校企合作取得实效,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校企合作原则1.服务原则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学校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

学校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人员培训,做好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2.互利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通过合作,企业应达到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科技进步、提升员工素质等目的;学校应达到增强教学实力,促进产学结合,提高学生技能的目的。

3.统管原则校企合作是双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一致,要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4.互动原则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企业,企业以经营为中心,为教学服务,以服务换服务。

合作企业具备在学校选拔学生的优先权。

三、合作企业的条件1.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

2.校企合作项目能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

3,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范围(1)拟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2)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3)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教育局•【公布日期】2018.03.27•【字号】苏教高职〔2018〕9号•【施行日期】2018.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苏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苏教高职〔2018〕9号各市、区教育局,各职业院校: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将《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苏州市教育局2018年3月27日关于推进苏州市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的意见(试行)职业院校企业学院是中、高等职业院校与知名企业以相关专业(群)为依托,围绕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内容合作共建的校企紧密合作模式。

近年来,全市职业院校开拓创新,勇于实践,校级企业学院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为我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也存在着合作不够紧密、机制不够健全、布局不够合理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实施方式、规范建设管理。

为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推进机制,实现全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现结合本市实际,就职业院校企业学院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六部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精神,全面落实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全市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及《苏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文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苏州勇当“两个标杆”、落实“四个突出”、建设“四个名城”提供人才保障。

(二)基本原则立德树人原则。

创建企业学院要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技术需求和创新创业需求为出发点,把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作为首要任务,校企双方齐心协力推进企业学院内涵建设。

教育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重要形式

教育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重要形式

教育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的重要形式作者:赵蒙成刘晓宁来源:《职教通讯》2020年第05期为了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江苏省颁布了全国首部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的地方法规——《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指出,“企业、行业组织可以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学校”,企业“可以依法举办混合所有制学校或者二级学院(系部)”,并“对在校企合作中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可以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

《条例》不仅是对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更为企业融入职业教育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巩固了企业真正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地位。

随着“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提出与认定,已有一批先期重点建设培育企业被提名。

那么,什么是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具备哪些特点?这些问题已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

我们认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应是教育型企业,能够在职业技能培训、产品研发、教育咨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类企业并非凭空出现,一部分教育型企业早已存在,如生产、销售教学、实训仪器设备的企业,而大部分是近些年诞生的,往往是在大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中由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而衍生出来。

综合来看,教育型企业是一种新型企业,他们有极为强烈的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的意愿,既熟悉教育教学活动,又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模式,能够及时跟踪技术革新,依托高科技,对接国际化,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行业企业需要,有能力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在教育系统和行业系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更好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教育型企业有三个特征。

第一,从属性上看,教育型企业首先是“企业”。

教育型企业虽然从事的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但与公立职业院校不同,其身份属性依然是“企业”,其业务活动也依然属于市场行为,且以盈利为目的,政策应允许其有合理的赢利。

当然,教育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面向社会提供培训服务,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服务型企业,这不仅是企业制度的创新,也是当下我国社会劳动分工演变的自然产物。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

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

职业教育M•案例研究•基于产业学院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谢宝智,缪小吉(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装备制造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实现形式。

基于目前产业学院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恒立学院”为例,提出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人才资源,在“精挑细选,职责明确” “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成员稳定,长期培养”三个基本原则下,组建培育教学与社会服务能力优异的产学研“双师型”教师团队。

最后,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团队的两个建议。

关键词:产业学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中图分类号:G 717文献标识码:A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学 界看来,它是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如“订单式”培养、 顶岗实习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学院、现代学徒 制等的升级版,是一种新型的深度校企合作形式[11。

通 过产业学院的建设,将构建一个深层次、立体化、全 方位的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 的有机衔接。

产业学院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载 体,是培养适应地方高质量发展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 是提高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协同育人和服务产业是产业学院的两个主要功能。

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 引领产业发展,主动解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都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团队。

建设“双师”素养明显, 懂行业和企业、懂专业和职业的教师团队,是办好产 业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

_、产业学院师资队f f i i t 设®刷雜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收稿曰期:2020-10-01作者简介:谢宝智,男,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装备制造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高职机械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和教 学改革。

课题项目:2019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项目(CDGZ 2019027): 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19JSJG 364)。

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

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

XXXX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学校校企合作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切实提高校企合作质量和水平,实现职业教育质量和内涵的稳步提升,根据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发改社会(2023)699号)和XX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的意见》(X 教职成(202X)8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建立健全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为导向,实现人才链、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推动学校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生产、教学、科研、管理及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开展的“人才培养、课程和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及技术服务、学生岗位实习、实践实训基地及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文化传承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兼具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条校企合作原则主要包含:(一)互惠共赢原则。

校企合作应坚持互惠共赢的原则。

(二)服务企业原则。

学校以企业的人才需求为目标,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推进与企业深度合作,解决企业瓶颈困难。

(三)统一管理原则。

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四)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与企业双方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作,以诚取信、共建共享、共赢共进。

(五)保护学生权益原则。

校企合作过程中涉及学生培养和岗位实习等环节的,依法依规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学校与政府机关、科研院所、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企业在人才培养、课程和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及技术服务、学生岗位实习、实践实训基地及产业学院建设、产教融合、文化传承等相关环节或领域开展的合作(以下简称校企合作)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领导组,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指导并推动校企合作工作开展。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1.29•【字号】苏政办发[2012]194号•【施行日期】2012.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94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1月29日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省教育厅)为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就进一步提高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一)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吸引力逐步增强,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提高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特别是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都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和社会服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快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二)总体要求。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的衔接吻合,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8.02.05•【文号】教职成〔2018〕1号•【施行日期】2018.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经济信息化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工信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单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现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2月5日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规范、保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根据《教育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

第三条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对于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提高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制定一系列有效的促进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举措,以推动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关系的发展。

一、建立平台和机制1. 制定校企合作政策: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政策文件,规范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明确双方的权责,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措施。

2. 成立合作机构:职业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负责协调、推动和管理校企合作事务。

这将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促进合作关系的发展。

3.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一个统一的在线平台,供学校和企业发布合作需求和资源,加强信息交流和对接。

这将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效率和便利性。

二、加强联合培养项目1. 产学结合的课程设计: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设计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应积极协调企业提供学生实习和就业机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经验,增加他们就业竞争力。

3. 联合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组织职业技能竞赛,通过比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三、加强师资培训和交流1. 企业导师制度: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担任学生的导师,进行定期指导和实践培训。

这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师资交流计划:学校和企业可以开展师资交流计划,使学校教师有机会走进企业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加强资金支持和激励机制1. 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资金支持,用于推动双方的合作项目、设备购置、师资培训等方面。

2. 建立奖励机制:制定合理的奖励政策,对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和参与的企业予以奖励和表彰,以激励更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3. 贷款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特殊贷款支持,降低资金成本,促进合作扩大和深化。

产教融合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新思路

产教融合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新思路

最 后 我 们 将 货 架 横 梁 长 度L=4200代 入k=PL得,
396400 = P × 4200 ⇒ P≈ 943.8
如果货架横梁长度L=4200厘米,对应的承载力P约为943.8
公斤,到此,这个问题解决了,到这里好像问题圆满解决,任
务完成了。
但是,货架生产商提出了新的问题,货架横截面有很多种
货架承载力计算(单位:公斤)
货架的长度要求为4200厘米,超出了生产表格中提供的最 大标准3300厘米,货架的长度可以按需求做,但是生产出的货 架承载力就无法通过表格具体对应看出来,生产厂家不知道生 产出4200厘米长度的货架承载力是否符合要求,担心产品产生 安全问题。如果为了增加承载力而增加材料的厚度和支撑,则 会提高生产成本。这个涉及到生产的经济效益问题.如何相对精 确的算出4200厘米长度货架的承载力呢?
强度与它的断面高的平方与宽的积成正比,要将直径2米的圆
木锯成强度最大的横梁,断面的宽和高应为多少?
思路分析:横梁的强度和它的矩形断
面的宽成正比,并和高的平方成正比,故可
第二步是做到数据可视化,处理数据分析界有一句经典名 言,字不如表,表不如图。将表格中第一种规格要求的数据进 行列表,根据表格画出散点图。
【作者简介】 刘海宁(1978—),男,本科,数学教育硕士,研究方向: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数学文化与数学应用。 30 发明与创新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新时代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 重要途径。日前,江苏省颁布《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 条例》,至此,江苏成为全国范围内第一个省级层面制定职业 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法规的省份。
教育是为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必须与生 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有生命力.职业院校坚持以服务 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接地方经济的发展实 际需求,及时、准确的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创新人才培 养模式,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 社会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五业联动”:区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策

“五业联动”:区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策

“五业联动”:区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策作者:郑步春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0年第18期摘要:“五业联动”是国务院推广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是区域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之策。

其基本特征就是“产教融合、工学结合”。

以盐城市为例,探讨在建立联动机制、创新联动政策、夯实联动平台、建设联动载体、提升联动价值等方面推进五业联动的策略。

关键词:区域职业教育;“五业联动”当前,国务院推广的“五业联动”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其基本要义就是“政、行、企、校、研”五方协力发展职教,突出政府统筹规划,行业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培养,科研单位支持职能,着力资源统整优化,构建就业、职业、产业、行业、企业协同联动的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办学结构调整和办学效能的提升。

其基本内涵是一种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对接行业发展要求,服务企业岗位需求,以及个人生涯发展需要,重在加强专业建设,并以此为核心实行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

其基本特征就是“产教融合、工学结合”。

近几年来,盐城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方面,制定出台了《盐城市中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地方发展“六个一”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全市12个职教联盟主动服务全市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新特产业;11所四星级以上职业学校联系对接了盐城中韩产业园、盐城经济开发区、盐城国际软件园、大数据产业园等12个国家、省、市产业园区;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维修等28个专业集群对接了东风悦达起亚、领胜城科技等84家骨干龙头企业。

在工学结合方面,盐城市积极探索专业技术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开展集团化办学,先后组建了汽车、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纺织、电子商务、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商贸、餐饮服务等12个产业职业教育联盟,共有36所市内外大中专院校、203家相关行业企业、58名省市外专家参与联盟建设。

职教联盟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50个,开展产学研活动申报科研项目36个、专利70多项,推广新技术42项。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苏政办发〔2021〕115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1〕115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2月31日江苏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

“十三五”时期,江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全省教育发展规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教育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十四五”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及实施方案,倡导适合的教育,开启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新征程。

持续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如期实现省定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江苏学生拥有更多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

全省中等及以下教育毛入学率均超过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2.4%,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世界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教育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基础教育资源短缺明显缓解,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全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000所左右,完成1122所城镇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5%;9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得到优化提升;普通高中学位明显增加,全省超过90%的普通高中学生在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就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甲方: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乙方:为落实《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办法》(教职成〔2018〕1 号)以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8〕48 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和《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省人大〔2019〕18 号)等文件精神,推动双方资源统筹与共享、技术创新与服务、人才交流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文化传承与发展、党团建设等方面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合作。

实现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意向:一、合作原则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学共赢、协同发展二、合作项目(一) 共建共享校企共同体基地合作双方可根据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选择共建校内外(包括跨境)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培训中心、企业(产业)学院和创新创业中心/基地等,为校企协同培养学生、企业员工培训和服务社会提供实践场所。

(二)共建共享产学研合作平台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利用双方资源,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开发产品,服务企业发展,共建产教融合型示范企业,提高双方的社会美誉度。

(三)共建混编教科研团队通过高层次人才互聘(产业教授进学校,教授、博士进企业等方式)共建混编教科研团队,联合开发教学资源和科研项目,共同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推进学徒制人才培养根据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校企合作设置专业、研究制定专业标准,开展专业建设。

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培养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联合培养,共同申报国家校企协同育人项目。

(五)优先推荐、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基于校企双方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等现实利益的相应回报。

在尊重学生本人意愿的前提下,企业有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的权利,学校有优先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的义务,优秀学生有优先选择高端就业岗位的机会,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江苏省XY技工学校: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XY技工学校: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XY技工学校关于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职业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职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结合我校实际,借鉴其它院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一)“定向”培养模式根据我校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国内各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企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习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和学生专项奖学金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通过前两年(1-4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5学期开始,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决定培训期限,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然后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学生接受企业的分配和管理企业付给学生相应岗位的劳动报酬。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通知教职成〔201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经济信息化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工信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单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现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2月5日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规范、保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根据《教育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校企合作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育人、合作研究、共建机构、共享资源等方式实施的合作活动。

第三条校企合作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的合作机制。

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促进支持政策、服务平台和保障机制。

第四条开展校企合作应当坚持育人为本,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致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依法实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合作协议,保障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坚持平等自愿,调动校企双方积极性,实现共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8号)《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9年3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3月29日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2019年3月29日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和实施第三章扶持和保障第四章指导和监督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及其保障促进等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职业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主体举办并依法设立的全日制职业院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和开展职业教育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第三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以学校和企业为主体,校企协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平等自愿、互惠共赢的原则,实行校企主导、政府推动、行业指导、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学校与企业可以在资源统筹与共享、技术创新与服务、人才交流与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其他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校企合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将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规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应当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职业教育联席会议由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农业农村、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税务等有关行政部门和工会、行业组织组成。

第六条教育部门负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统筹协调、规划指导、综合管理和服务保障,并按照职责做好校企合作促进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负责所属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并按照职责做好校企合作促进工作。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科技、民政、财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利、商务、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税务、市场监督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应急管理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校企合作促进工作。

第二章组织和实施第七条学校应当制定校企合作规划,建立适应开展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教学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明确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鼓励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制定校企合作规划,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明确有关机构或者人员负责校企合作工作,利用人才、资本、知识、技术、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

第八条学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应当平等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事项。

第九条企业可以与学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基地、员工培养培训中心以及研发机构。

支持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学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

学校可以引进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与企业共同设立实习实训岗位。

学校可以在合作企业建立分校区,根据学生专业培养目标,与企业联合开展生产性实训、半工半读式培养。

第十条企业、行业组织可以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学校。

对企业举办的学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企业与学校合作,可以依法举办混合所有制学校或者二级学院(系部),引进社会优质资本和人才,实行相对独立的人员聘任与经费核算。

企业、行业组织和学校可以依法组建多元投资主体的职业教育集团或者其他形式的产教联合体。

第十一条鼓励学校与企业依法开展职业教育跨境合作,构建应用技术教育国际合作体系。

有条件的学校和企业可以采取中外合作办学、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教学等方式合作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

第十二条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职工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社区教育和技能等级评价等服务。

符合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通过适合的方式单独招收企业在职员工开展学历教育,与企业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第十三条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开展学徒制培养合作,联合招收学员,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实行联合培养。

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合作设置专业、研究制定专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教学标准以及教材、教学辅助产品,开展专业建设。

学校新设专业,应当有相关行业组织、企业参与专业论证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行业组织可以根据需要推荐或者组织多家企业参与。

第十四条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依托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建设学校教师学习培训基地。

企业应当为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提供支持和便利。

专业课教师(含实习指导教师)每五年应当累计不少于六个月到企业或者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且每次不少于一个月。

公共基础课教师应当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实习计划,明确实习任务,完成教学目标。

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的,应当签订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

学校、企业和学生应当按照协议履行相关义务。

学校应当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统筹安排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和学生实习实训工作,做好师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工作。

第十六条鼓励企业接纳学校学生实习。

规模以上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国家和省规定的比例安排实习岗位,接纳学生实习。

对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

第十七条学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

安排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六个月,且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八小时、每周不得超过四十小时。

企业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向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报酬。

第十八条学校和企业应当按照三方协议的约定为实习学生投保实习责任保险。

除为学生统一购买的人身伤害事故责任保险以外,鼓励学校和合作企业为实习学生购买补充意外伤害保险。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学生意外伤害救助基金。

第十九条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应当执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卫生以及未成年职工、女职工劳动保护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实习学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参加实习实践的学生和教师应当遵守学校的实习实践要求和所在实习实践企业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服从企业管理,爱护设施设备,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完成规定的实习实践任务。

第二十条学校在尊重毕业生本人意愿的前提下,可以优先向合作企业推荐毕业生,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

鼓励企业优先录用合作学校的毕业生。

第三章扶持和保障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并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和保障校企合作。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学校办学规模和校企合作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动态调整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其中财政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应当高于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健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补偿机制。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整合设立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具体用于支持校企合作的以下用途:(一)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二)学生和教师在企业开展实习实践;(三)专职兼职教师培养培训;(四)学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产品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五)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新课程、新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六)对企业按照规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学徒培养等给予奖励补助;(七)其他有利于促进校企合作的活动。

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可以采取政府投入、企业支持、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财政涉企专项资金可以优先用于支持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学校和企业在推动艺术创作生产、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创意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合作,将符合条件的校企合作项目纳入文化政策扶持范围。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技术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培养范围,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按照规定落实相关待遇政策。

第二十六条鼓励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职工在岗教育培训。

企业应当建立并落实职工培训制度,制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其中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和预备员工教育的比例不低于百分之六十。

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百分之八的部分、因接收学生实习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依法予以扣除;超过部分,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第二十七条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相关财政、金融、税收和用地等优惠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为校企合作提供相关信贷和融资支持。

对在校企合作中行为规范、成效显著,具有较大影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可以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具体办法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对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和科学研究、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第二十八条企业与学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部门应当在招生宣传、招生计划安排、学籍管理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

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校企合作成绩突出的,予以优先纳入。

第二十九条公办学校在核定岗位总量内,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自主招聘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合作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

从企业招聘的学校专职教师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职称同级转评,从非教师系列职称转评为教师系列职称。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先行聘用特殊紧缺岗位的专业课教师,被聘用人员应当在聘用之日起三年内取得相应教师资格。

第三十条学校可以在教职工总额中安排一定比例或者通过流动岗位等形式,面向社会聘用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兼职教师所在的单位应当提供方便。

鼓励兼职教师依法取得教师资格、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兼职教师的相关待遇政策由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制定。

第三十一条在学校担任兼职教师的企业人员在校企合作中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可以视同相应的技术成果或者科研成果,按照规定对其予以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