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管理系统介绍2

合集下载

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使用手册

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使用手册

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使用手册第一章绪论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频发,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使用变得愈发重要。

为了统一、规范和提高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使用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手册,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第二章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1.中央防汛抗旱物资指的是用于抗洪抗旱的各类物资,包括但不限于救生衣、抗洪抗旱物资、应急物资等。

2.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部门应成立专门的物资管理小组,负责统一收集、储备、分发和使用中央的防汛抗旱物资。

3.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物资管理系统,包括物资的登记、分类、编号、储存、更新和报废等工作流程。

第三章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的使用1.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合法、公平、公正、透明。

2.物资的使用必须经过管理部门审批,并建立物资使用台账,做到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3.物资的使用必须用于抗洪抗旱等相关应急工作,禁止挪用、私分或非法使用。

第四章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相关监管部门应对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防止物资浪费、滞销和损坏。

2.监督部门应建立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的巡查制度,确保物资的完好和存储环境的安全。

3.对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部门进行定期考核评估,督促管理部门做好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的管理工作。

第五章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的应急响应1.一旦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拨和分发物资到灾区。

2.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部门应与相关应急救援部门密切配合,协助灾区开展抗洪抗旱救援工作,确保物资的及时投放和使用。

第六章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的信息化建设1.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部门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物资库存信息和分发信息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查询。

2.物资管理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防止信息泄露和外部攻击。

3.加强中央防汛抗旱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培训和维护工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的顺利进行。

中央洪水预报系统软件简介

中央洪水预报系统软件简介
列出系统所用的所有图层,可选择某一图层修改突出呢 个的所有设置
2.1 系统管理
(7)预报数据管理
用于管理中间预报成果、最终预报成果和模型状态三类 数据。
2.1 系统管理
(9)数据库连接


实现与实时雨水情数据库和洪水预报专用数据库的连接 预报专用数据库用于存储预报模型名称代码、参数、状 态,预报方案属性,预报值,预报根据站点属性,历史 水文气象资料和用户信息等
国际化的消息处理功能:在jsp页面中不出现特定语言的 字符串描述,将这些统一的字符串信息统一的提取到文 件中,通过Struts的Bean标签提取,便于整个系统的语 言变更与组织。 界面组合功能:使用Struts的技术,统一组织页面的结 构,便于系统改版、维护 。


1.3 技术体系结构
二、控制层:使用Struts结构
2.1 系统首页面
2.1 系统管理
(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包括:修改密码、修改用户名、增加用户、删 除用户四项内容。其中增加用户、删除用户只有系统管 理员才有权限进行操作。
2.1 系统管理
(2)模型管理
模型管理具体包括:增加模型、删除模型、修改模型。 此项功能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限进行操作。
2.1 系统管理
1.2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在遵循“两台一库”统一架构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支 撑平台开发标准的基础上对中央洪水预报系 统的总体框架、软件体系结构等进行设计
1.3 技术体系结构
一、显示层:主要使用Struts结构的技术

标签库(TagLib):在jsp的前端页面中使用Struts提供 的标签完成页面数据逻辑的组织与显示 。如(html, bean,logic等)。

防汛抗旱工作亮点及成效汇报

防汛抗旱工作亮点及成效汇报

防汛抗旱工作亮点及成效汇报1.引言1.1 概述概述防汛抗旱工作一直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事项。

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灾和旱灾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困扰。

因此,为了减轻灾情对人民群众的损失,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致力于加强防汛抗旱工作,从提升预警措施到加强水资源调配等多个方面展开工作。

本文主要聚焦于防汛抗旱工作的亮点及成效,旨在总结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展,分享成功经验,为今后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以下将分别介绍防汛工作的亮点和抗旱工作的亮点,并对防汛工作和抗旱工作的成效进行总结和评估,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同时介绍了防汛抗旱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

正文部分具体阐述了防汛工作亮点和成效以及抗旱工作亮点和成效。

防汛工作亮点包括强化预警措施和加强堤防巡查;抗旱工作亮点包括积极推行节水措施和加强水资源调配。

结论部分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成效进行总结和评价,着重强调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对灾害的有效应对能力。

整篇文章旨在全面展示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亮点和成效,以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和借鉴。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防汛抗旱工作的亮点及成效进行全面汇报。

通过总结防汛工作亮点,如强化预警措施和加强堤防巡查,以及抗旱工作亮点,如积极推行节水措施和加强水资源调配,我们可以客观评估这些工作在防汛抗旱方面的实际效果。

同时,通过分析防汛抗旱工作的成效,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此外,本文还旨在向读者展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防汛抗旱工作中所取得的进展,以增强公众对于防灾减灾措施的认识和信心,并促进全社会对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通过全面记录和分析防汛抗旱工作的亮点及成效,本文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工作,提高抗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信息系统管理

水利信息系统管理

水利信息系统管理作者:韩连欣来源:《经济师》2011年第11期摘要:文章对水利信息系统及其管理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水利信息系统管理经验的总结,讨论了水利信息系统统一管理的优势,指出水利信息系统应将各子系统由一个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关键词:水利信息系统漳卫南运河管理经验中图分类号:F30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253-02一、水利信息系统简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水利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等),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

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

水利信息系统包括为实现水利信息化而建设的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各种应用系统等,主要是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利电子政务以及其他水利工作提供服务。

二、水利信息系统的发展及构成水利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语音通信到语音、数据并举,再到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多种应用系统蓬勃发展的历程。

早期的水利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以语音交换网为主的通信系统,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语音通信、G3传真、低速数据服务等,数字传输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结合使交换机之间可通过数字中继联网,实现灵活多样的局向连接及拨号方案,这基本上代表了语音通信网的最高水平。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TCP/IP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以其开放的协议标准和标准化的高层协议等优势成为多种应用的传输载体,视频监控、异地会商、安全防范、遥控遥测等应用系统,只要按TCP/IP协议设置与计算机网络的接口,便可轻松接入计算机网络传输,通过计算机终端及专门的软件实现其特有的功能。

正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利信息化。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任务书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二○○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二期工程项目背景1.1 总体背景描述2001年12月,水利部和国家气象局以水规计[2001]626号文向国家计委上报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稿)(以下简称《修改稿》)。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计委委托于2002年7月对《修改稿》进行评估,核减了部分项目,并对整个项目提出了分期建设的建议。

共核减投资6114.60万元,将《修改稿》中提出的总投资169732.00万元调整为163257.40万元,并提出按照尽量维持系统的完整性和优先保证特别重点的原则,将特别重点的防洪地区和重要防洪城市的系统建设放在第一期,将其它防洪地区以及现有防汛系统还能基本正常运行的省市系统建设放在第二期。

一期工程投资为7.7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22亿元,地方投资2.49亿元。

2002年11月,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重新编制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简要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

2003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

2005年5月,经水利部水规总院的审查,水利部正式批复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与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一起完成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并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一期工程概算为:8.02亿。

2005年11月水利部组织召开“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开始全面部署并组织实施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

已经实施的建设项目取得了预期成果,并已发挥积极的作用。

有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内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一期工程的建设内容、遗留在二期工程中应建设的内容,参见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

总体可研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和遗留工程表决策支持系统1、总体可研内容天气雷达系统总体可研内容:1、6部基本覆盖整个淮河和黄河中游的新一代天气雷达。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大纲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大纲

NFCS2-CMS-PD-01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初步设计大纲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二○一一年七月审定:邓坚审核:辛立勤刘志雨吴礼福任齐编写:辛立勤刘志雨吴礼福任齐杨建青赵峥成建国詹全忠祝明王金星王琳胡健伟王光生曾焱付静杨丹钱峰毛学文陈德清目录第一章项目综述 (1)1.1项目背景 (1)1.2现状及存在问题 (3)1.2.1一期工程建设成果 (3)1.2.2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存在的不足 (6)1.2.3现状与差距 (7)1.3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依据 (14)第二章工程建设目标与任务 (16)2.1建设目标 (16)2.2建设原则 (17)2.3建设任务 (18)2.3.1信息采集系统 (19)2.3.2移动应急指挥平台 (20)2.3.3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系统 (20)2.3.4数据汇集平台与应用支撑平台 (21)2.3.5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 (21)2.3.6业务应用系统 (24)2.3.7视频监控系统 (26)2.3.8系统集成与整合 (26)第三章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 (27)3.1工程概述 (27)3.1.1工程项目名称 (27)3.1.2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 (28)3.1.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 (28)3.1.4概算编制依据 (29)3.2工程建设单位情况 (29)3.3需求分析 (29)3.4总体建设方案和总体结构 (29)3.5系统的主要功能 (30)3.6信息采集系统 (33)3.6.1水情信息采集 (33)3.6.2工情信息采集 (34)3.6.3旱情信息采集 (35)3.6.4工程视频监控试点 (37)3.7移动应急指挥平台 (39)3.7.1设计范围 (39)3.7.2设计内容 (39)3.7.3设计要求 (39)3.8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系统 (41)3.8.1设计范围 (41)3.8.2设计内容 (41)3.8.3设计要求 (42)3.9数据汇集与应用支撑平台 (44)3.9.1设计范围 (44)3.9.2设计内容 (44)3.9.3设计要求 (45)3.10防汛抗旱综合数据库 (45)3.10.1设计范围 (45)3.10.2设计内容 (46)3.10.3设计要求 (46)3.11业务应用系统 (47)3.11.1设计范围 (47)3.11.2设计内容 (49)3.11.3设计要求 (51)3.12系统集成设计 (52)3.12.1设计范围 (52)3.12.2设计内容 (52)3.12.3设计要求 (53)3.13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54)3.13.1项目建设管理 (54)3.13.2项目运行管理 (55)3.14人员配置与培训 (56)3.15项目实施进度 (56)3.16初步设计概算 (56)3.16.1编制说明 (57)3.16.2概算依据 (57)3.16.3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 (59)3.17风险及效益分析 (60)第四章设计任务划分 (61)第五章设计成果及进度要求 (63)5.1设计成果 (63)5.1.1水利部初步设计成果(提交初步设计审查成果) (63)5.1.2流域机构初步设计成果 (64)5.1.3省级初步设计成果 (64)5.2进度要求 (65)第一章项目综述1.1 项目背景我国幅员辽阔、江河众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特有的自然条件和地理因素决定了我国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其工程规模大、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巨大。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以下简称二期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完成初步设计的建设任务和建设目标,基本完成各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级工程验收,正在准备整体工程竣工验收;视频监控平台、洪水预报系统、防洪调度系统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设成果在近几年的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详细阐述为这些应用提供支撑的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系统设计、技术实现和成果应用。

1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建设1.1建设内容和结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地理空间数据库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图1)包括:建设中央、流域和省3级共40个地理空间数据库;统一组织开发用来辅助各级机构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并实现上下级数据同步和更新维护功能的空间数据更新维护系统;统一组织开发用于发布中央、流域和省级3级空间数据、对发布的服务进行管理、为各级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服务的地理空间服务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孙洪林(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北京100053)摘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略性水利基础设施,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在近些年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介绍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总体框架、建设内容、分工与职责划分,重点描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系统设计、技术实现和成果应用,给防汛抗旱工作业务和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地理信息;空间数据中图法分类号:TV8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264(2020)11-46-06DOI:10.16867/j.issn.1673-9264.2020029孙洪林.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平台的设计和实现[J].中国防汛抗旱,2020,30(11):46-50,69.SUN Honglin.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geospatial data plat⁃form in national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command system[J].China Flood &Drought Management ,2020,30(11):46-50,69.(in Chinese )收稿日期:2020-02-14作者信息:孙洪林,男,正高级工程师,E-mail:*************.cn。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

2019/5/2
11
一期工程建设成果和效益
3、数据库建设迅速直观展现了各类防洪、水
利工程现状、历史信息,为决策提供了支撑。一期 工程统一建设了8个综合数据库,以及各类专用数 据库,通过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可为各级防汛抗 旱指挥决策提供支持。 4、连通国家防总、水利部、流域机构和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信息骨干网络及网络中 心投入使用,已经成为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水利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9/5/2 27
一、二期工程项目概况
2019/5/2
14
一、二期工程项目概况
二期工程:按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的《 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内容和
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以及一期工程
建设取得的实际成果,二期工程剥离出了遗留未建的 内容。针对这些遗留未建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 对各地最新的调研需求,进行了合理的取舍和增补, 并结合目前防汛抗旱工作的新形势,提出了国家防汛
2019/5/2 3
一、二期工程项目概况
2001年12月水利部与国家气象局联合上报了《国家 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总体目标: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
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要求该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
2019/5/2
22
一、二期工程项目概况
二期工程建设规模
6、数据汇集与应用支撑平台(续)
在水利部、流域机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扩充、完善应用支撑平台资源,在开
发运行环境、系统资源管理、应用开发工具、统一数据管 理、公用应用组件(试点)配置、开发等方面,形成基于 统一技术架构的防汛抗旱业务开发与运行支撑环境。

系统上线方案模板

系统上线方案模板

系统上线方案模板海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信息采集系统上线保障方案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修改章节修改描述作者目录1 引言1.1 目的1.2 背景1.3 定义1.4 参考资料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海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信息采集系统上线提供保障方案。

该方案的目的是确保信息采集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以提高指挥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背景海南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信息采集系统是为了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而开发的。

该系统的上线将为海南省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更加科学、高效、便捷的技术支持。

定义信息采集系统是指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防汛抗旱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该系统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程序和网络设施等。

参考资料无。

上线组织架构在上线项目之前,需要明确上线组织架构。

这包括确定哪些人员参与上线、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在组织架构中,应该明确上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测试人员、运维人员等角色,并明确他们的职责和权限。

上线计划上线计划是上线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该包括上线时间、上线流程、上线步骤、上线风险评估等内容。

在制定上线计划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运行环境在上线项目之前,需要对运行环境进行评估和准备。

这包括服务器的硬/软件配置、网络环境等。

在评估运行环境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特殊需求,并做好相应的配置和准备工作。

服务器的硬/软件配置服务器的硬/软件配置是运行环境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评估服务器的硬/软件配置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性能要求、数据存储需求等。

根据评估结果,需要做好相应的配置和准备工作。

网络环境网络环境是运行环境评估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评估网络环境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网络连接需求、网络安全需求等。

根据评估结果,需要做好相应的配置和准备工作。

备份要求在上线项目之前,需要做好备份工作。

这包括备份数据、备份代码等。

在备份时,需要考虑到备份的频率、备份的存储位置等因素。

山东省水情信息系统应用

山东省水情信息系统应用

2021.444表高程),将人工采集点与模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模型的外符合精度。

该项目共检查地物点105点,高程点128点,将检查点与DOM、DEM 数据分别进行比较,在允许中误差倍以内(含倍)的误差值均参与数学精度统计。

经计算,DOM 平面精度为±28cm、DEM 高程精度为±21cm。

5 结语低空无人机航测系统具有灵活机动、快速高效、成果丰富等优势,有效弥补了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

在内业环境下,通过数字表面模型模拟出真实地表情形,解决了三维立体测图,还解决了规划定线的提取。

通过实际项目的验证,低空无人机航测技术能够满足划界测量工作对成果精度控制的要求,减轻了外业劳动强度,缩短了任务工期,降低了人员风险,是一种应对大面积复杂地形尤其山区地形测绘的有效作业方法■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2]李涛,高波,张允涛,等.天狼星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河湖划界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9(03):151-154.[3]欧阳显良,杨静学,李伟添,等.无人机航测技术在中小河流划界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水电,2017(08):80-83.[4]严慧敏,王飞.天狼星无人机航测系统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17(07):158-160.山东省水情信息系统应用王 沁1 刘文亮1 王 蔚2(1.山东省水文局 济南 250000 2.济南市水文局 济南 250000)【摘 要】本文结合山东省水情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信息服务系统设计过程,并明确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内容、总体框架、雨水情图系统、微信发布模块、短信发布系统、水情移动查询系统。

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最终实现为防汛减灾决策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防汛抗旱 水情信息系统 总体框架 雨情制图山东省水情信息系统是山东水文服务各级防汛抗旱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有力工具,在多年的应用中为防汛抗旱重要决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探讨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技术的实现方式和相关技术手段。
分析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技术在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中的优势和效益。
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技术在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和实现效 果。
评估指标:根 据系统目标和 需求,确定评 估的关键指标
和指标体系
数据采集:收 集相关数据, 包括系统运行 数据、用户反
核心层:负责高速 数据传输和可靠性 要求高的业务
汇聚层:负责将接 入层的数据汇总并 传送至核心层
接入层:负责连接 用户设备,如摄像 头、传感器等
备份层:用于备份 核心层和汇聚层的 网络设备,确保网 络安全
系统硬件配置: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系统软件配置: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防汛应用软件等 架构设计: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安全性设计:采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可靠性
模型设计:基于数 据驱动的预测模型, 利用历史数据和算 法模型预测未来的 降雨量和洪水水位
数据采集:通过传 感器、遥感等技术 手段采集降雨量、 水位等数据
数据处理:对采集 的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包括数据清 洗、数据转换等
预警发布:根据预 测结果和阈值设定 ,及时发布预警信 息,提醒相关人员 做好防范措施
建立项目组织:明确各 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
立高效的项目团队
需求分析:对防汛业务 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 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 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 设计、功能模块设计、
界面设计等
系统开发:按照系统设 计,进行系统开发和测

集成测试:对系统进行 集成测试,确保各模块 之间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 数据库:Oracle/MySQL/PostgreSQL Web服务器:Apache/Nginx 应用服务器:Tomcat/Jetty/Undertow

旱情监测系统软件功能探究

旱情监测系统软件功能探究

旱情监测系统软件功能探究湖北武汉,430064)摘要:湖北省抗旱业务系统提供旱情监视、旱情预测、旱情评估、旱灾评估、抗旱水量调度、抗旱能力建设、抗旱会商等七部分功能。

本文介绍了其系统体系结构、数据采集终端应用和系统数据流程,重点讨论了系统业务功能设计与实现方法。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抗旱业务系统、决策支持系统Research on the software function of drought monitoring systemLiu Si-si1,3,LI Dan1,2,3,Liu Cheng-hui4,Zhang Mei-li1,3( 1. Hubei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70;2.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3.Hubei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Wuhan, 430070,4.Hubei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Survey andDesign,Wuhan,430064)Abstract: The drought-resistance business system of Hubei Province including the function of protecting sensitive information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and provides seven functional servicesof drought monitoring, drought forecast, drought assessment, drought assessment, drought resistance water dispatch, drought resistance capacity building, drought resistance consult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data collection terminal application and system data flow of the drought-resistance business system, and focuses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business functions.Key words: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drought resistance business system,Decision Support Systems0引言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完成了抗旱基本数据采集处理功能、设备安全接入功能、数据安全存储功能以及数据安全传输,优化设计了抗旱业务系统平台,实现了旱情监视、旱情预测、旱情评估、旱灾评估、抗旱水量调度、抗旱能力建设、抗旱会商七部分功能,为各级部门的抗旱减灾工作提供最实时的信息支撑、调度决策和会商支持。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
资金监管
建立健全的资金监管机制,对应急资金的使 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透 明和合规。
06
后期评估与改进
应急响应效果评估
响应速度评估
对应急响应的启动时间、资源调配速度、救援队伍到达现场时间等 进行评估,以衡量应急响应的迅速性。
救援效果评估
根据受灾地区的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基础设施恢复情况 等,综合评估救援行动的有效性。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
汇报人:XX
2024-01-24
• 引言 •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体系 • 监测与预警 • 应急响应与处置 • 资源调配与保障 • 后期评估与改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有效应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抗灾能力,制定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
背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 严重影响。因此,建立完善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体系至关重要。
流程图的作用和意义
作用
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流程图是一种直观、简洁的表达方式,能够清晰地展示应急指挥工作的流程、环节 和责任人,为应急指挥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意义
通过流程图,可以快速了解应急指挥工作的全貌和重点,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任务,提高应急响应 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流程图还可以作为培训和演练的依据,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应对 能力。
转移安置
组织人员转移受灾群众,并妥善安置转移人 员的基本生活。
医疗救护
组织医疗队伍进行医疗救护工作,救治受伤 人员,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物资保障
组织物资保障队伍,及时调运和发放救灾物 资,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运行管理

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运行管理

试论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的运行管理【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防汛抗旱气象综合业务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库管理、远程系统维护与管理、互联网管理、应用系统文件的管理等。

通过介绍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的运行管理方式,积极发挥其作用,以便及时为防汛抗旱工作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天气实况、预测及对气候或灾害的相关分析。

【关键词】防汛抗旱气象综合业务系统运行管理1 前言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是一种综合的信息服务系统,它以计算机网络与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核心是几十年的历史与实际雨情气象综合数据,该系统集合了水文气象资料的采集、处理、应用与管理,可以及时提供准确的雨情、水情、天气实况、气候预测等综合信息,以便决策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汛抗旱工作。

该系统在硬件上主要应用了先进的raid技术与服务器双机热备份技术,系统的硬件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在软件上则有用户管理、远程系统维护管理、互联网服务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多种服务管理,软件与硬件都有较高程度的安全保障,是当前为防汛抗旱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信息服务系统[1]。

2 用户管理2.1 系统用户的分类该系统以网络分布范围为依据来对系统用户进行区分,可分为广域网用户与局域网用户两种用户。

再做细一步的划分时,对局域网用户可根据不同的职能与业务需求划分为应用系统运行用户组、应用系统监视用户组、系统管理员工用户组、防汛抗旱业务专业用户组等;对广域网用户则可以服务对象的不同为标准划分为email 邮箱服务组、web浏览用户组及ftp服务用户组[2]。

2.2 系统用户的权限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的划分是以用户组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根据不同的用户组,系统给予了对应的应用权限,各个工作组均有属于自身服务的范围与权限,这样使得系统资源管理的应用权限划分十分清晰,有利于系统管理员对用户与系统资源进行管理及维护。

3 raid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rald技术即磁盘阵列冗余技术,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牺牲小范围的磁盘空间来获取数据安全及磁盘访问速度[3]。

20130827_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20130827_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

20130827_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用户使用手册一、系统概述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是一款专为我国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提供自然灾害信息收集、处理、分析、预警和应急响应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平台。

本手册旨在帮助用户了解系统功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发挥系统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系统功能模块介绍1. 数据采集模块(1)登录系统,进入数据采集页面;(2)根据灾害类型,选择相应的采集表单;(3)填写表单内容,包括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受灾人口等;(4)提交表单,系统自动保存数据。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为用户提供灾害趋势预测、灾情评估等决策依据。

操作步骤如下:(1)登录系统,进入数据处理与分析页面;(2)选择需要分析的数据类型,如实时灾情、历史灾情等;(3)根据需求,设置分析参数,如时间范围、空间范围等;(4)系统自动分析报告,用户可查看并导出。

3. 预警信息发布模块预警信息发布模块负责向用户推送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帮助用户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使用方法如下:(1)登录系统,进入预警信息发布页面;(2)查看当前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灾害类型、影响范围等;(3)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措施,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疏散等。

4. 应急响应模块应急响应模块为用户提供应急资源调度、救援队伍协调、灾后重建规划等功能。

操作步骤如下:(1)登录系统,进入应急响应页面;(2)根据灾害类型和受灾程度,制定应急响应方案;(3)调度应急资源,如救援物资、救援队伍等;(4)实时跟踪应急响应进展,调整方案。

三、系统操作注意事项1. 请确保输入的数据真实、准确,以免影响灾情分析和决策;2. 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况,确保系统稳定可靠;3. 遵循系统操作规范,防止误操作导致数据丢失;4. 如遇系统故障,请联系技术支持人员及时处理。

四、用户角色与权限管理1. 管理员权限添加、删除、修改其他用户账号;设置用户角色和权限;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系统维护;审核和发布重要灾情信息。

邯郸市防汛抗旱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邯郸市防汛抗旱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邯 郸 市 属 于 严 重 资 源性 缺 水 的地 区 , 资 源 总量 为 1 7亿 r 人 均 占有量 水 9 l f,
229 5 m ,亩均 14 7 9 m ,人 均 还不 足 全 国 的 1 1 ,比 世 界公 认 的严 重 缺 水 的 国 /0
家 以色 列 要 少 4 m 亩 均 要 少 1 2 邯 郸 还 是 一个 用水 大 市 , 0 , /。 按保 证 率 为 5 %需 0 水 量 来 看 , 均 需 水 量 为 2 1 年 9 2亿 r 可 供 水 仅 为 1 1亿 r , l f, 48 l f 主要 靠 超 采 地 下 , 水 来 维 持 一现 在 全 市地 下 水 位 以 年均 近 2 的速 度 下 降 ,已 形 成 了 肥 乡 县 天 台 m 山 、 年县 东 杨 庄 及 魏 县 等 5个 地 下 水 漏 斗 区 , 积 达 16 k 且 , 郸还 永 面 8 9 i 。而 5 n 邯 是 晋 冀 鲁 豫 4省边 界市 , 在取 引清 、 漳 河 、 河 等 过 境 河 流 水 源方 面 缺 乏 自主 浊 卫 权 :再 加 上 用 水浪 费 、 质污 染 严 重 、 业 和 生 活 用 水 重 复利 用 率 低 等 因 素 致 使 水 工

06 0 ) 5 0 1
要 : M G S为 地理 信 息 系 统 开 发 平 台 , 以 AP I 采用 MS—S L Sre . Q evr7 0网络 数据 库 , 合 Vsa ai 程 工具 , 计 开 发 了邯 郸 市 结 iulB s c编 设
防汛 抗 旱 管 理信 息 系统 。该 系 统 是 以 网络 数 据 库 为 核 心 , 电子 地 图 浏览 、 息查 询 、 水情 分 析 、 水 调 度 、 公 自动 化 管 理 为一 身 集 信 雨 洪 办

防汛抗旱专用数据库建设平台简明使用手册_多年同期部分

防汛抗旱专用数据库建设平台简明使用手册_多年同期部分

全国水情综合业务系统防汛抗旱专用数据库二期建设平台使用手册1 客户端设置与连接水情综合业务系统的地址是:http://10.1.77.80/。

考虑到目前有很多IE的拦截软件,想要顺利的使用该系统,需要在客户端作些设置。

1.1 客户端设置要想正常运行水情综合业务系统,客户端需要IE6以上的网页浏览器(建议使用IE6,显示屏幕分辨率设为1024×768)。

同时需要作些简单的设置:打开IE菜单栏→工具→Internet选项,进入1号窗口界面,点击“安全”选项卡→选择“本地Intranet”→点击“站点”按钮,进入2号窗口界面,点击“高级”按钮,进入3号窗口界面,依次将“10.1.77.*”和“”网站通过添加的方式加入到区域中,最后点击“确定”按钮即完成设置。

详见如下图:1.2 连接方式水情综合业务系统在部水文局的局域网中,也就是说在全国的水利广域网中。

根据目前全国地市分局的网络现状,我们提供了两种网络连接方式:1、已经是水利广域网的用户,可以通过直接连接的方式进入该系统。

在IE地址栏中直接输入http://10.1.77.80/,即进入到水情综合业务系统中。

2、不是水利广域网的用户,但是可以通过ADSL或者其它方式上网的用户,可以通过水利部水文局的VPN(虚拟专网)进入该系统。

在IE地址栏中输入/,即显示下图的界面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进入界面2,点击“水情综合业务系统”,即进入到水情综合业务系统中。

(由于网络的问题,速度可能比较慢)2 模块功能防汛抗旱专用数据库二期建设平台是在防汛抗旱专用数据库一期平台建设和全国水情综合业务系统平台的建设基础上提出来的。

该模块的建设改变了多年同期系列的数据库建设、维护更新、共享和展现等难题。

现从成果录入、成果统计分析、成果展现和成果共享这四个方面介绍该模块的主要功能。

本次建设主要包括多年同期旬月平均水位流量、多年同期日平均水位流量、多年同期旬月降水量及多年同期旬初蓄水量等。

智慧防汛指挥管理系统软件(1)

智慧防汛指挥管理系统软件(1)

--------- 智慧防汛指挥管理系统软件--------------前言:随着夏季暴雨、台风以及干旱等灾情的影响,我国部分地区进入防汛关键期,各级部门强化预警、密切监测、日夜值守,加强防范区域性洪涝灾害及其次生灾害。

预警信息对于汛期而言至关重要,而此类信息会受到天气、排水、交通等多重条件影响,因此,精确、广泛、实时的传递预警信息是防汛工作的重点。

企普科技公司基于集合气象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结合道路大数据、交通大数据、历史洪涝积水高发点、用户反馈等数据,打造出实用型、科技型智慧防汛指挥管理系统软件,该软件有利于提高应急抢险救援的机动性、时效性。

该指挥管理系统软件通过对实时数据信息的模拟分析,提供指挥调度、防汛预案、决策方案,提高防汛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该系统是一个综合的防汛信息化管理平台,基于XGIS平台实现数据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功能,并且能够自动生成防汛预报方案。

在气象信息监测的基础上,实现对防汛工作进行监管以及对水位数据的实时监控,并提供直观的模拟预测信息,为应急抢险调度和排涝提供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

实现对防汛指挥调度工作进行监测和临近预报显示现时天气状况和短时间内的天气预报。

可查询地图上任何一个地区当前及未来数小时内的天气信息和各监测点的气温和天气情况。

同时可根据云雨路径界面显示台风在不同时间内的气压、风力、移速等信息,分别从地图、地形、卫星角度查看不同时段内的云、雨信息,从而实现对防汛调度工作进行监测的作用。

防汛预案实现自行做出规避选择。

当汛期来临,遇到恶劣天气,该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预测城市里可能出现积水点的道路,系统检测自动实时反馈道路积水信息,车辆运行线路规划就能有效回避涉及到该条道路的导航方案,并推送道路信息给可能受到影响的用户,用户因此可以实现自行做出规避选择。

该系统重在对防汛基本措施决策方案的实现,对不同类型的台风系统自动生成防汛决策审核报告、以及报告的审核状态。

预案信息显示会根据评估分析或经验,对不同类型的暴雨、台风等气象,事先制定出精度的应急处置方案,并以列表的形式说明各个防汛预案的发布时间、发布人等信息,实现可查可看当前气象变化的防汛抗洪预案等相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汛抗旱管理系统介绍
一、业务功能
防汛抗旱管理系统以WebGIS为基础,涉及了实时监控、综合查询、地图管理、专题管理等内容,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个业务模块的功能。

1、实时监视
对河道站、水库站、雨量站等提供实时信息监测,按照日常的业务特点,采用特定的监测策略,对各个流域片内的重点测站提供动态信息监控。

1)水情监测:水情监测会实时显示河道、水库、水闸的水位流量信息,按照超警、测站等级等条件进行信息排列,并可以在地图上对测站进行定位,通过鼠标右键可以查询
测站过程线、综合信息、调度指令、基本资料、批复文件
等信息,将相关信息在地图上集中展现。

2)雨情监控:雨情监测会实时显示雨量站的日雨量信息,可以在地图上对雨量测站进行定位,在地图上右键可以查
询测站雨量过程线、雨量站基本信息。

2、综合查询
综合查询提供了测站查询、防洪工程查询、综合查询的功
能。

1)测站查询:提供了按测站名称首拼、全拼、中文名称进行查询的功能,并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右键可以查询测
站过程线、综合信息、调度指令、基本资料、批复文件等
信息,将相关信息在地图上集中展现。

2)防洪工程查询:可以查询水库、蓄滞洪区、堤防信息等相关工程的相关信息,并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右键可以
查询调度指令、基本资料、批复文件等信息,将相关信息
在地图上集中展现。

3)综合查询: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查询包含该关键词的文档信息、会商成果、会商记录、防汛业务、水情、雨
情、工情等信息。

3、地图控制
地图控制模块提供了底图的切换、图层控制、地图测量、地图标注的功能。

底图切换可以对首页地图进行切换,可以切换为谷歌矢量图、谷歌影像图、谷歌地形图、25万分之一地图、谷歌三维地图。

系统首页默认显示谷歌矢量图。

图层控制可以控制水情测站、水情测站标签,雨情测站、雨情测站标签在地图上是否显示。

地图测量提供了在首页地图上进行长度、面积测量的功能。

地图标注提供了在首页地图上进行插入文字、绘制直线、曲线、区域、箭头等标注的功能。

4、专题管理
专题管理主要提供防汛会商管理、防汛业务管理、文档管理传真短信管理、值班管理、系统管理。

1)会商管理
会商管理主要是对各类信息按照会商主题的要求进行整合形成各种可能的方案预案在会商过程中显示,主要分为今日会商、历史会商、会商准备、会商记录、会商统计等功能。

会商准备是对会商时需要的信息、资料进行制作。

通过会商准备界面可以制作多种多样的会商资料,即包括传统的会商资料,如文件挂接、HTML编辑,也包括一些专业的会商资料,如准备地图标绘资料,同时还可以挂接一些其它信息的成果,如气象信息、洪水信息、灾情评估信息等,实现会商记录无纸化的目标。

会商记录功能对会商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包括会商时间、会商地点、会商参与人员、会商主持人、会商内容等信息。

会商统计功能可以按开始和结束时间对防办人员参与会商的次数、主持次数、记录次数、汇报次数进行统计查询。

今日会商模块可以对当日的会商资料进行统一的展示汇报,
为了适应各类汇报情况,系统提供了两种汇报模式,简约模式与专题汇报模式,在历史会商管理中可以通过切换日历面板中进行历史会商信息的查询。

2)防汛业务管理
防汛业务管理中集成了长江流域工作组报告、调度指令、应急响应等业务管理功能,同时实现了工作组报告业务模块、调度指令业务模块、应急响应业务模块与会商管理模块、文档管理模块的信息对接,保证了系统信息的统一性、共享性和完整性。

3)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按照日常工作的习惯,按照不同的业务类别,对各个类别所涉及的所有文档信息提供了统一管理、查询功能,为防办人员日常工作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

4)传真短信管理
传真服务管理主要提供了传真收发、联系单位、传真专题、发送短信、短信查询、短信定制、通讯录管理。

传真管理用于防汛值班时直接接收和发送大量的传真文件,方便了业务人员收发传真的工作。

短信服务管理为用户提供了在线发送短信,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发送短信实时的把信息发送给领导和相关业务人员,
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信息传递效率,包括发送短信息、值班短信定制、预警短信定制等功能。

5)值班管理
主要用于值班人员记录当天的值班情况,实现了值班登记、值班记录、值班安排管理等功能。

值班登记将每天收发传真、接到和拨打电话、突发事件、重要事件等进行登记记录,系统提供了对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值班情况、处理结果、相关文件进行维护管理,同时对每日需要生成的值班报告提供了维护功能,针对防办在汛期每日的会商过程中需要对值班报告进行会商,系统还在生成值班报告的同时提供“发布到会商准备”的功能,方便用户的使用操作。

值班记录模块中值班人员可以及时查看历史值班人员登记信息和相关值班记录,系统提供了2种查询方式,一种是列表格式查询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值班时间、值班领导、值班人员等信息进行查询,第二种是日历式查询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日历选择,直接查看当日的各类值班信息。

值班安排模块中提供了在防汛值班期间,将所有参与值班的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按照一定规则生成值班安排表,进行统一管理和查询。

如果对于自动生成的值班安排表有个别调整情况发生的话,系统也提供了对某天的值班安排进行维护管理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进行调整。

6)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中把各个业务模块中的一些维护功能集中放到系统管理里面全面进行管理,依据严格的用户、角色、权限管理控制机制,保证了系统各类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保密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