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环己烷椅式构象的课堂教学心得
【反思】《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教学反思
![【反思】《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a3fe3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7.png)
【反思】《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教学反思《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概念的学习过程来完成,教学中运用了问题教学法,通过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归纳,主动参与学习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中问题串联的过程:(复习讲述)烷烃的定义: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碳碳单键结合,剩余价键均与氢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均达到饱和。
从烷烃的定义中可清楚烷烃的结构特点。
(教师提出问题1)利用手中工具组装CH4,C2H6,C3H8的球棍模型(学生活动1)模型组装(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分子结构是否为直线型,单键是否可以旋转,(2)组装C3H8的思路是怎样的,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H原子是否相同(教师提出问题2)如何组装C4H10球棍模型。
(学生活动2)模型组装(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具体思路):(1)方法1:在简单烷烃的基础上依次用甲基代替一个氢原子,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相同。
(2)方法2:先写出最长的碳链烷烃,然后写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将取下的甲基连接在非顶端碳原子上,然后在写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将取下的两个甲基当做取代基连接在非顶端碳原子上(教师提出问题3)思考C5H12有几种可能的同分异构体?(小组模型组装碳链并讨论以下问题)(1)运用上述知识类推应该在C4H10的基础上,用一个甲基取代一个氢原子(2)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每一种结构中分别有几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3)书写出的结构简式中有没有重复的物质,怎么判断。
(方法总结,口述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学生活动3)用减碳法尝试直接书写C6H14同分异构体(PPT展示减碳法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方法)1.写主链:长到短(n→≥n/2)2.逐一减一个碳变支链:支链种类:整到散支链位置:找对称,心到边,不到端两支链:定一移一3.补H整个教学过程基本实现教学的预想,但教学过程中因为模型连接,学生吊板导致教学环节不够紧凑。
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构象的教学探讨
![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构象的教学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b8185110b4e767f5acfced1.png)
( 京 大 学 金 陵学 院 , 学 与 环境 生 物 科 学 系 , 南 化 江苏 南 京 208 1 0 9)
摘
要 : 学 习环 己烷 构 象 时 , 多 学 生 不 能 正确 地 写 出环 己 烷 的椅 式 构 象 , 无 法 正 确 地 表 示 直 立 键 和 平 伏 键 的 位 置 . 对 这 些 在 很 也 针
的就 是第 三种 线型 . 2号 碳原 子 为例 , 2上 已连 有 a b两种 线 型 , 么 其 平伏 键 的应 该 是 属 于 1 型 的. 以 C 、 那 2 线
按 照 上 述 方 法 , 可 以 很 容 易 的 将 另 外 几 个 碳 原 子 的 平 伏 键 画 出 来 . 图 2所 示 . 直 立 键 相 同 , 伏 键 也 是 也 如 和 平
2 直 立 键 与 平 伏键 的 画法
接下 来看一 下直立 键和平伏 键 的画法 . 首先 是直立键 即 a键 , 画法 是 同学 们 最容 易 掌握 的 内容 , 其 直立
键 垂 直 画 , 者 沿 纸 面 向 上 或 向下 . C1 C , 4 C 所 在 的 平 面 为 基 准 , 该 平 面 以 上 的 碳 原 子 ( 3 的 直 或 以 ,2C ,5 在 C )
20 11生
青海 师范 大学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J u n l fQi g a r lUn v r iy Na u a c e c ) o r a n h i o No ma i e st ( t r l in e S
第 2期
2 ll O NO 2 .
环 己烷 及 取 代 环 己 烷 构 象 的 教 学 探 讨
学 生最 容易犯 错 的地方 . 面我 们 就介绍 一种 简单 快 速正 确 的画 出平 伏 键 的方法 . 下 在刚 刚 的画好环 己烷 的构
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
![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https://img.taocdn.com/s3/m/3b61b93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7.png)
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
环己烷是一种六元环的有机分子,由于其分子中没有双键或取代基团,因此它只有一个构象。
然而,环己烷的分子可以在三维空间中自由旋转,形成多种构象。
经过大量实验和计算,科学家们发现,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椅式构象。
椅式构象中,环己烷分子的六个碳原子呈现出两个凸起和两个凹陷的结构,就像一把椅子一样。
这种构象有两个稳定的轴对称面,所以它比其他构象更加稳定。
相比之下,船式构象则不太稳定,因为它有四个轴对称面,其中两个是不稳定的。
这种构象在分子间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
在真空中,环己烷分子的平均构象是椅式构象。
但当环己烷分子与其他分子或溶剂接触时,它的构象会受到影响,可能会转化成其他构象。
这种现象在化学反应和生物学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 1 -。
2024年高中新教材化学教学心得体会
![2024年高中新教材化学教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490a2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2.png)
2024年高中新教材化学教学心得体会____年高中新教材化学教学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对____年高中新教材化学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并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以下将针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与分享。
一、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在新教材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引导式教学的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学习。
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时候,我会给学生一个实验现象,并引导他们自己推断出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并进一步写出化学方程式。
2. 实验探究:新教材中,实验环节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我在课堂上增加了更多的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深入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例如,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变化,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合作学习:新教材中,合作学习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
我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例如,在学习化学键的时候,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涉及化学键的问题,通过分享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知识体系调整:新教材中,对知识体系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优化,更加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我在教学中也更加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归纳总结、知识框架构建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2. 前沿应用示例:新教材中,更加强调化学知识的前沿应用。
我在教学中积极引入一些前沿化学技术和应用案例,例如生物技术、环境治理等,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 独立探究活动: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些独立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一些独立探究的活动,例如让学生自主设计一个小实验,或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决一个化学问题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课件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703ba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2.png)
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深入研究取代基对环己烷构象的影响:未来研究 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取代基对环己烷构象的影响 ,以及取代基与环己烷构象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
发展新的理论和方法:随着计算化学的不断发展 ,未来可以发展更精确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取代 环己烷的构象,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探索取代环己烷在生物体内的构象变化:环己烷 在生物体内可能存在构象变化,未来研究可以关 注取代环己烷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和构象变化 ,为药物设计和生物活性分子的研究提供帮助。
核磁共振波谱法是通过分析原子核的磁性和化学环境来推断分子的构象。在取代环己烷中,可以通过分析氢核磁共振(1H NMR)和碳核磁共振(13C NMR)数据,确定取代基的取向和构象。
核磁共振波谱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分子,可能需要结合其他谱 学方法进行分析。
02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类型
椅型构象
总结词
最常见的构象类型
详细描述
椅型构象是取代环己烷中最常见的构象类 型,其中取代基在环平面的上方或下方, 整个分子呈现出椅子的形状。
空间位阻
稳定性
在椅型构象中,取代基之间的空间位阻较 小,有利于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椅型构象相对稳定,因为其具有较低的能 量状态。
船型构象
05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在化 学工业中的应用
作为溶剂和反应介质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具有稳定的化学性 质和良好的溶解性能,使其成为一种 理想的溶剂和反应介质。在化学工业 中,取代环己烷可以用于溶解和提取 各种有机化合物,促进化学反应的进 行。
VS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具有较低的蒸气压 和较高的沸点,使其在高温和低压力 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溶解能力,有 利于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和产率。
教师课桌改造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课桌改造心得体会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bd1617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e.png)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在我国,许多学校的教学设施较为陈旧,课桌椅更是如此。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决定对教室的课桌进行改造。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课桌改造工作已经圆满完成。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改造前的问题在改造之前,我仔细观察了教室的课桌。
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课桌表面磨损严重,颜色褪去,影响美观。
2. 课桌椅结构简单,缺乏人性化设计,如无储物空间,导致学生书本、文具等物品无处安放。
3. 课桌椅高度不统一,部分学生坐姿不端正,长时间学习容易造成身体疲劳。
4. 课桌椅材质较为单一,缺乏环保、健康理念。
二、改造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制定了以下改造方案:1. 选用环保、健康的材料,如环保油漆、无毒板材等。
2. 改造课桌表面,采用耐磨、易清洁的材质。
3. 增加储物空间,设计抽屉、挂钩等,方便学生存放书本、文具等物品。
4. 调整课桌椅高度,使每位学生都能保持正确的坐姿。
5. 设计多功能课桌椅,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三、改造过程1. 确定改造方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后,我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方案。
2. 选择材料:经过多方比较,我选择了环保、健康的材料,确保改造后的课桌椅安全、耐用。
3. 寻找施工队伍:为了确保改造质量,我找到了一家有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4. 改造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我全程监督,确保改造进度和质量。
5. 改造验收:改造完成后,我对课桌椅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确保符合预期效果。
四、改造后的效果改造后的课桌椅具有以下优点:1. 美观大方:课桌椅表面光滑,颜色鲜艳,整体效果美观大方。
2. 人性化设计:增加了储物空间,方便学生存放物品,有利于培养学生整理习惯。
3. 健康环保:选用环保、健康的材料,确保了课桌椅的安全性。
4. 舒适实用:调整了课桌椅高度,使每位学生都能保持正确的坐姿,减少了身体疲劳。
5. 多功能:设计多功能课桌椅,满足不同教学需求,提高了教学效果。
2024年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2024年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a2af6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1.png)
2024年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有机化学的学习阶段展现出高度的积极性,适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但开始深入系统学习时,部分学生可能遇到困难,产生困惑,导致学习分化。
此时,教师需发挥指导作用,专注于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跨越难关,进入有机化学的广阔领域,使他们能够愉快、有效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强调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一、分析有机物的特性。
在完成甲烷、乙烯、乙炔、苯等课程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差异:1. 元素组成:核心元素为碳,同时包含氢、氧、氮、卤素等非金属元素。
2. 结构特性:碳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碳链,构成有机物的基础结构。
3. 数量特性:有机物种类极其繁多,约有三千万种。
其原因在于碳原子的四个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结合,可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以及长碳链或碳环。
4. 性质特性:大多数有机物具有以下特点:(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2)多为非电解质,不易导电;(3)多数熔沸点较低;(4)多数易燃烧,易分解;(5)有机反应复杂,多数需要催化剂,常伴随副反应,因此反应式通常使用箭头表示。
通过比较,有助于识别有机物的本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机物的特性。
二、归纳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1. 碳四价原理:在有机物中,碳原子总是通过四个键与其他原子结合,这是书写结构式和分析分子结构正确性的基础。
2. 同系物原理:同系物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推及同类物质,这是学习有机化学的有效方法。
由于有机物种类繁多,无需一一学习,只需选取代表性的同系物进行深入研究。
3. 官能团原理: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主要性质。
有机物主要按官能团分类,因此学习有机化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官能团的化学性质。
4. 构性相依原理:结构决定了性质,性质又反映了结构。
例如,单键的不稳定性、双键的加成性、三键的不稳定性、碳碳键的取代性以及键的稳定性,均与键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
环己烷的构象(难点)
![环己烷的构象(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0f8b2ea5e9856a5612603f.png)
例: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稳定构象
1.顺-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 解题思路:
CH3
碳环化合物存在顺反异构现象。首先根据名
称写出顺反异构体,然后写出稳定构象。
CH(CH3)2
CH3 (CH3)2CH H
11
H
H
H
2. 顺-1-甲基-3-乙基环己烷
H
H
H
H CH3
CH3
C2H5
C2 H5
3. 反-1-甲基-3-乙基环己烷
◆ 一元取代环己烷
取代基处于e键上的构象稳定
2
R 对叉式
1
若取代基在a键上 5 ®
邻叉式
7
8
例:叔丁基环己烷的稳定构象为
H
C(CH3)3
(CH3)3C H
9
◆ 多元取代环己烷
稳定构象:
1)取代基尽可能多地处于e键上 2)有大小两取代基时,大体积的取代基在e键上 碳环化合物存在顺反异构现象。通常把碳环化合物 近似看成一个平面,取代基连在环平面的同侧为“顺” 式,两侧的“反”式。
◆ 取代反应——五元、六元环(重点) ◆ 加成反应——三元、四元环(重点) 尤其是取代环丙烷的加成 ◆ 氧化反应
5、环丙烷的鉴别
与溴作用,用于区别其他烷烃
不易氧化,用于区别于烯烃
15
本章作业:
P150 5-4: (2)(3)(4)(5); 5-5 P94 3-14: (2)(3)(4)(5)
16
结论:椅式构象稳定.
5
2、椅式环己烷的平伏键与直立键
(a键)
(e键)
说明:
◆同一个碳上有一个a键,一个e键。
a e a a 3 a e 4 e 2a 3 e e e 6 a 1 5 e a a a
环己烷构象变化
![环己烷构象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efc3fe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e.png)
环己烷构象变化?
答:环己烷的构象变化是指环己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主要涉及椅式构象和船式构象之间的转变。
这种变化是由碳原子之间的键的旋转所驱动的,具体过程包括碳原子围绕分子轴线的旋转,从而改变分子的构象。
在椅式构象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且交替向上和向下凸起,键角都接近109.5度,这使得椅式构象具有最小的张力和最大的稳定性。
而在船式构象中,某些键角会增加至大于109.5度,其他键角则减小至小于109.5度,这使得船式构象的稳定性较差。
环己烷的构象变化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或引入辅助
化合物来实现。
这种变化对于理解环己烷以及其他环烷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某些化学反应中,环己烷的构象变化可能会影响反应速率和产物分布。
此外,对于更复杂的分子,如甲基环己烷,其构象变化还会受到甲基基团在不同构象中的取向的影响。
总的来说,环己烷的构象变化是一种重要的分子现象,对于理解环烷烃的性质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磁性课堂教学框架设计》培训心得体会
![2024年《磁性课堂教学框架设计》培训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1a6e6a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f.png)
2024年《磁性课堂教学框架设计》培训心得体会字数:____字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教育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也需要不断创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因此,参加2024年《磁性课堂教学框架设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机会。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了磁性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并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效果。
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磁性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方法1. 磁性课堂教学的理念磁性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磁性课堂教学的方法(1)引入阶段: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他们的思维。
(2)磁性环境:创设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训中的实践活动在培训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磁性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1. 观摩课堂我们观摩了一堂磁性课堂教学的示范课,老师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思考解决问题。
通过观摩这堂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磁性课堂教学的魅力和效果。
2. 设计教学方案在培训中,我们被要求设计一节符合磁性课堂教学要求的课程。
通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我更深入地了解了磁性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并思考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更积极地参与和思考。
3. 实施课堂教学在培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自主设计和实施的课堂教学。
通过实践,我发现磁性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多甲基取代环己烷各种椅式构象间能量差的计算方法
![多甲基取代环己烷各种椅式构象间能量差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82ecd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4.png)
多甲基取代环己烷各种椅式构象间能量差的计
算方法
多甲基取代环己烷各种椅式构象间能量差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分
子力场(MM)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法。
分子力场(MM)法是利用了Wilhelm Hess的原子力场理论,通过
计算不同构象的总体内能来估算能量差。
它假定原子点之间存在一种
平面而不可中断的潜在力,该力可通过原子类型的简单函数来计算,
从而为计算复杂的分子结构提供了数学模型。
密度泛函理论(DFT)法是一种现代量子化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
用基本状态固有波函数组(即未经变动的仅frontier-orbital复合组)来计算密度矩阵,而后以这个密度矩阵作为核势函数族的输入,从而
获得一个精准的Kohn-Sham的总能量表达式。
DFT可以计算复杂的分子
结构,并且能够包含结合相关性。
因此,不论是构象稳定性还是能量差,DFT都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
2024年化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感想模版(二篇)
![2024年化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感想模版(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cdf0e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c.png)
2024年化学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感想模版今年的暑假期间,我参与了远程新课程的培训,并在教科所进行了两天的集中学习和交流活动。
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我深感收获颇丰,也引发了诸多思考,内心涌动着改革的动力,同时感受到了紧迫感和危机感。
我认为,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应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标准。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1、构建情境,激发最佳学习效果。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指导,我认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应尝试从日常生活入手,创建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样,学生可以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将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亲近化学,享受学习化学的乐趣,初步建立起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策略,广泛使用激励性语言。
例如,“你的表述非常精彩!”“你的知识面真广!”“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等肯定性反馈,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设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如何引导、启发和点拨学生,使他们能在这一领域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需要深入理解教材,搜集相关知识,同时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共鸣。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想象和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不应仅限于知识的传递。
教学应涵盖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多个方面。
单纯追求“教好一节课”或“培养几个高分学生”的教学方式已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我们应教会学生知识,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以及独立思考和生存的能力。
5、灵活运用和挖掘教材内容。
部分教师在应对新教材时感到不适应,不知道如何将教材与实际相结合。
实际上,教师应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进行适当的增删和调整,使教材成为无限知识的延伸。
2024年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标题范文
![2024年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标题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ecb8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6.png)
2024年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标题范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也在快速变革和进步。
2024年的教育现场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既有趋势性的创新,也有实用性的改进。
在这样一个变革的年份里,我经历了许多课堂教学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体会。
本文将结合我在2024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二、创新教学方式在2024年的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成为主流。
与过去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尝试过很多创新的教学方式,其中一种是项目驱动教学。
通过设立真实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个性化教学也在2024年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更好的实践。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技术应用2024年的课堂教学中,技术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普及,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我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智能黑板和电子白板,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
通过投影仪和电子白板,我可以将教材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并鼓励他们运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
除了智能设备和互联网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也在2024年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曾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让他们身临其境地观察和研究生物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椅式构象的顺反式判断
![椅式构象的顺反式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ca35e2c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7e.png)
椅式构象的顺反式判断1 简介椅式构象是一种有机分子的空间构象,与分子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椅式构象可以分为顺式和反式两种,顺式构象是指分子中有两个大基团位于环的同一侧,形成V字型;反式构象则是指两个大基团位于环的相对侧。
判断椅式构象的顺反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判断椅式构象的顺反式。
2 判断依据判断椅式构象的顺反式需要了解以下三条规则:1.邻位吸引作用:大基团通常会向邻位受到邻位氢原子吸引而靠近,这会导致两个大基团相邻或相对。
2.轴向位被占据:在椅式构象中,每个碳原子都有一轴向位和一个平面位。
大基团通常会占据轴向位,因为这样能更大程度上避免靠近邻近基团。
因此,如果两个大基团占据相对的轴向位,则构象为反式。
3.空间障碍:反式构象比顺式构象更为稳定,因为两个大基团在反式构象中有更大的空间。
在顺式构象中,两个大基团可能会产生相互排挤的现象。
3 判断方法根据以上规则,有以下判断方法:1.判断邻位吸引作用。
如果两个大基团靠近,则该椅式构象为顺式。
2.确定轴向位。
在结构中标出轴向位,并确定大基团占据的位置。
3.判断空间障碍。
如果两个大基团在出现排挤情况,则该椅式构象为顺式。
4 实例分析例如,在取代环己烷中,氨基和羟基都是大基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氨基和羟基在相邻位,则构象为顺式。
否则,就是反式。
如果氨基占据轴向位,则羟基必定在邻位;反之亦然。
因此,根据规则1和规则2,可以判断氨基和羟基的构象为反式。
5 结论通过以上方法和规则,可以准确地判断椅式构象的顺反式。
这对于有机合成和药理学研究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教具设计心得体会范文(2篇)
![课程教具设计心得体会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9211b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7.png)
第1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教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好的教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在我参与课程教具设计的实践中,我收获颇丰,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在设计教具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确保教具的设计符合教学要求,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年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具的设计要符合其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内容,确定教具的设计要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教学方法:结合教学方法,设计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具设计,提高教学效果1. 创新教具形式:教具的形式要多样化,如实物、图片、视频、音频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结合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PPT、Flash、VR等,使教具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互动性: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具,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提高课堂氛围。
4. 强调实用性:教具的设计要实用,便于携带和使用,便于教师操作和讲解。
三、关注学生反馈,优化教具设计在设计教具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具。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关注学生反馈的方法:1. 课堂观察: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教具的接受程度。
2. 学生访谈:与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教具的意见和建议。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具的满意度和改进方向。
4. 教学反思: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具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提高教具设计水平教具设计是一项团队工作,需要教师、教育技术专家、美术设计师等多方协作。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团队协作的方法:1. 定期召开会议:定期召开会议,讨论教具设计进展、问题及解决方案。
2. 分工合作: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合作,共同推进教具设计。
案例3 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案例3 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2d6e1b6edb6f1aff001f2d.png)
案例3 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
燃烧热的测定发现,1,2-二甲基环己烷的反式异构体比顺式异构体稳定,而1,3-二甲基环己烷的顺式异构体比反式异构体稳定。
问题:
利用构象分析解释上述现象。
案例分析:
顺-1,2-二甲基环己烷:有ea和ae两个椅式构象,两者能量相等,在平衡体系中各占50%。
两个椅式的相互转变如下图所示:
反-1,2-二甲基环己烷:有ee和aa两个椅式构象,在平衡体系中ee构象占绝对优势。
两种椅式的相互转变和能量差别如下图所示:
对于1,2-二甲基环己烷,由于反式异构体ee 构象比顺式异构体构象势能更低,所以,反-1,2-二甲基环己烷比其顺式异构体稳定。
顺-1,3-二甲基环己烷的两个椅式构象中,ee 构象占绝对优势。
而反-1,3-二甲基环己烷的两个椅式构象能量相等,均为ae 型构象。
故顺-1,3-二甲基环己烷比其反式异构体稳定。
CH 3H 3C
CH 3
CH 3(ee)(aa)
顺-1-3- 二甲基环己烷
CH 3H 3C CH 3
CH 3
(ea)(ae)
反-1-3- 二甲基环己烷
类似地分析可知,反-1,4-二甲基环己烷比其顺式异构体稳定。
6.2.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
![6.2.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https://img.taocdn.com/s3/m/54e432256bd97f192379e929.png)
6.2.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1)椅式构象(Chair conformation) “椅式”构象C2、C3、C5、C6 在同一平面内,C1 和C4分别在这一平面的两侧,整个分子像一把椅子。
1234561)椅式构象(Chair conformation )椅式构象中,每两个相邻的C 原子上的C –H 键都处于邻位交叉式的情况。
HH HH2314HHH560o60o60oH H6HH 6.2.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椅式构象是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中,C –C 键的键长和键角与开链烷烃sp 3杂化的C –C 键相符,因此,这种构象无键角张力(Angle strain )。
椅式构象中各种C –H 键的H 原子间的距离均大于两个H 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240pm),因此分子中H 原子间没有排斥力,不存在非键空间张力(Steric strain ),不会使体系的内能升高。
相邻C 原子上的C-H 键均为邻位交叉式,键扭转张力(Torsional strain )小。
HH H HHHH HH HH H251pm249pm250pm6.2.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C3对称轴123456向上的1,3,5三个C原子共平面,向下的2,4,6三个C原子共平面,两个平面互相平行,间距为50pm。
6.2.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HHHHHH H HHHHH123456分子中存在一个C 3对称轴,该对称轴通过分子的中心并垂直于上述两个平面。
6.2.2 环己烷的椅式构象a 键与e 键:椅式环己烷中的C –H 键可分为两类:有6个C –H 键与分子的C 3对称轴平行,称为“直立键”或“a 键”(Axial bonds );其中有三个a 键伸向环的上方,另三个a 键伸向环的下方;H HHHHH H HHHHH123456H 12356H HHHHHHHHH4另外6个C –H 键与直立键成109º28 夹角,称为“平伏键”或“e 键”(Equatorialbonds )。
椅式环己烷构象中a键e键位向的快速判定法及其应用
![椅式环己烷构象中a键e键位向的快速判定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af7de3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0.png)
椅式环己烷构象中a键e键位向的快速判定法及其应用齐立权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0(017)004
【摘要】本文提出了椅式环己烷构象中a,e键位向判定的两种方法,即参照邻碳判定法和参照平面判定法,同时提出了a键的位向遵守相同性原则和e键的位向遵守相异性原则。
最后列举了三个应用实例。
【总页数】4页(P61-64)
【作者】齐立权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1.6
【相关文献】
1.取代环己烷椅式构象的课堂教学心得 [J], 高巍
2.关于单取代环己烷的纯直立键构象体 [J],
3.椅式环己烷三维结构模型在SigmaPlot软件中的实现 [J], 郑明彬;李尚德;吴喜仁;梅俊
4.环已烷椅式构象和纽曼投影式间的转化 [J], 陈红军
5.关于用Newman投影式表达环己烷船式构象的探讨 [J], 李西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e a型或e型)当两 个取代基不 同时 , a ; 只有一
种优 势构象 , 即体 积大 的基 团处于 e 键上 的构
象 为 优 势 构 象 ( 图 5 6、 、 。 如 、 7 8)
日 e
图 7
①作者简介 : 巍 : , 士 , 师 , 究方向为天然 药物有效成分结 构修饰 。 高 女 博 讲 研
3完善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要 培养学 生的 创新能力 , 必须 完善 目 的 前
实 验 教学 状 况 。 为此 , 以 通 过转 变 教 学 观 可
32改变实验 教学方法 . . 改进实验教 学 内容
“ 定式 实 验教 学 方法 , 杀 了学 生 三 的 扼
自主 发挥 的空 间 , 阻碍 了学 生 创新 能 力的 培
高 。
总而 言之 , 实验 教学与学 生创新 能力 的培
另一 方面 , 须改 进 实验 的 内容 。 现 代科 学 养具 有重要 的联 系 , 目前 我 国的 实验教学 模 必 “ 而 技 术 的飞 速 发 展 , 现 出许 多新 思 维 、 矛 式 、 学 内 容 、 学 质 量 、 理 制 度 等 都 存 涌 新 教 教 管 师应 把其 中一 些 经过 实验 检 验 、 秀 的 内容 状 , 能够提 高学 生 的创新 能 力 , 优 才 才能够 适用
在的 基 础 上有 所 创 新 。 33优化实验 教学管理 制度和人 员配备 . 封 闭式的 实验 教学管 理制度 , 严重打 击了
行 科学 探索 的权利 。 因此 , 该建 立开 放性 的 应
知 识 将 得 不 到 发 展 , 会将 得 不 到 进 步 。 社 所 学 生进行 实验的积极性 , 也剥夺 了学生 自主进 以, 两者 应该 在 教学 中具备 同样 重要 的位置 。
有 不 同取代 基时 , 积大 的基 团在e 上的构 () 体 键 2当给定分 子已经明确 了空 间构型 , 无论取 代
学 出版 社 ,0 9 20 ・
象为优势 构象。
意 。1当给定 分子没 有 明确的空 间构型 时 , () 由
基 与 环相 连接 的 键 为何 种 类型 、 整个 分 子为
枯 笔 及人 员配备 等 方式 , 实现 实验教 学的 完善 , 以 单 一 的 、 燥 的 实 验 教 学方 式 。 者 建 议 应 培养 学 生 的 创新 能 力 。
31转变教学 观念 。 大实验教学投入 . 加
育思 想 和 教 育 观 念 的 改 革 是 先 导 。 只 有 改 ” 革陈 旧的教 学观 念 , 向先 进的教 学观 念转 变 , 实验教学 才会得 到重视 , 在教 学中的地位 才会 得到提 高 。 树立 正确 的教 学观念 , 笔者认 为应 该处理 好理 论性 教 学与 实践性 教学 之间 的关 系 。 传统 的教 学观 念 中 , 在 理论 性教学 占据 更 国的实际情 况 , 实践性 教学至少应 该与理论 性
图 8
3若环上有多个取代基时 , 则以 日 键取 空间构型, 即取代基与环的相对空间位置固 参考文献
代最多的构象为优势构象 定, 就意味着该分子只能有一种异构体。 【 王积涛, 有机化学【 ・ 这 】 等・ M】 天津: 南开大学
综上 所述 , 取代环 己烷 , 代基在e 单 取 键上 时 , 当取代基相 同时 , 优势构 象为一或 两个 , 当 田臌 个 ” 上 的构象为优 势构象 ; 多取代环 己烷 , 上连接 取 代基 不 同时 , 穗 则只能 有一 个优 势构 象 , 且体 [】吉卯祉 , ・ 2 等 有机 化学( 版 ) ・ 第2 [ 北京 : M】 科 的取代 基越 多越 稳定 , 为优 势构 象 , 当环上连 积 大 的基 团必 定处 于 e , 不一 定 是 e型 。 键 但 e
够 通过实验 来验证 理论知识 的正确性 , 才能够
充实到实验 中去 , 要逐步 将实验 内容从以验证
实验 为主转 变为 加大 一些 应用性 较 强的设 计
时代的要求 。
综 ” 掌 握基 本的 理论 知识 , 能够付 诸实 践 , 才 才能 性 、 合 性 实 验 比例 。 实 验 内容 只有 与 时 在 原来 的理 论知 识上 进行 突破 , 进行 创新 。 而
新 新 新 新 教 在一 定的 问题 , 只要 通过 完 善 实验 教学 的 现 重要的位置 , 但是在新的教学观念里 , 结合我 盾 、 材 料 、 工 艺 、 技 术 、 手 段 等 , 教学 占据 同样重要 的位置 , 两者 是相互相 成的 关系 。 理论 性教 学是 实践性 教学 的前 提 , 只有
R
取代基相 同时 , 两种构象 稳定性相 同(鲤 e a 或e l
型)当两个取代基 不同时 , ; 只有一种优势构象 ,
R
即体积 大的基 团处于e 键上 的构象为优 势构象
( 图 3、 如 4)。
e 优 势构象) e(
R
() 2取代基 处于 1 2 位或 14 位碳原 子时 , ,一 ,一 反式 异构体 有最 优势 构象 ( 型 )顺式 异构 体 e e , 中, 当两个 取 代基相 同 时 , 两种构 象稳 定性相
中国科 教创新导 刊 C i d c t n In v t n H r l hn E u a i n o a i e ad a o o
1 0
C Il U
I U . 0
Chia Ou t On n va on n E ca I Ino tl He sl r d
1. , 位的碳 原子 , 处于环 异侧的 C H键类型相
同。
e 优 环上取 代基的 个数和种类 的不 同, 取
代 环 己烷 有 不 同 的构 象 。
1 一取代环 己烷的构象
一
取 代环 己烷 有两种椅 式构象 , 代基处 取
于 罐 时能 量较 低 , 较稳定 。 以 , 所 平衡有利 于
有 两种 形 式 ( 图 1 。 如 )
在 同一个碳原 子上 的两个C H键一个 是a —
键, 另一 个是 e 。 环 己烷 由一 种椅 式 构 象 键 当
转 变 为 另一 种 椅式 构 象 时 , 每个 a 都 变成 e 键
图2
R
键, 同时每 个 e 都 变成 a 。 以 , 上有 两 键 键 所 环 类 碳原 子 , 处于 间位 的三个 碳原子 构 型相 同 , 在 环同侧 的c H 类型相 同 ; —键 而处于 l 2位或 ,
理 论 前 沿
的部 分, 但是 由于椅式 构象 的多变性( 基团与环
间、 基团 与基 团间的相 对位 置改变都会 影响优 势 构 象的 结构 )使 它成 为 了学生 们学 习 的难 , 点。 然如此 , 式构 象的 画法还 是存 在一 定 虽 椅
R
R
R2
规 律的 , 只要 学生 们勤 加练 习 , 定能够 掌握 必 其要 领。
实践性 教学 是发展 理论性教学 的必要手 段 , 没 有 实践性 教 学 , 理论 性教 学将停 滞不 前 , 理论
参考文献
能 力的途 径和方法【 . J 实验室研 究与探索 , 】 2 0() 0 01.
代相适 应 , 学生 才能 够学 以致用 , 能够 在现 【】郭兴军 , 才 1 徐光善 . 实验 教学 中培 养学 生创新
取 代基 处 于e 的构 象 , 键 为优 势 构象 ( 图2 。 如 )
ea
R 1 R2
2二取 代环 己烷的构象
二 取 代 环 己烷 有 顺 式 和 反 式 两 种 异 构
l, 一 2位
体。 依据取 代 基的 相对 位置 不同 , 可以 分两种 情况来 讨论 。 () 代基处于 间位碳原子时 , 1 取 顺式异构 体 有 最优 势 构象 (e 。 e 型) 反式 异构 体 中 , 当两 个
构 象 翻 转
R R
构虽然所 占篇幅 最少 , 因涉及 到化合物 的稳 有 机化 学 的重要组 成 部分 。 所周知 , 己烷 但 众 环
及 其衍生物 的椅式构 象比船 式构象稳定 , 常温
下 主要以椅式 构象 的形式存 在 , 而环 己烷 的椅
一
式 构象 是学生 们学 习的难 点 也 由于 C Co键的 自由旋 转 , — 使得 六元环 状 结 构可 以 自由翻转 , 所以通 过转 环 , 椅式构 象
的 实验 教 学 模 式 。 过 开放 性 、 计 性 的 实 通 设
量; 另一 方面 要提 高教 学人 员的 教学 水平 。 只
调 鼓 有拥 有足够 的教学人 员以及 良好的教学水 平 , “ 制 改革 是 关 键 , 学 改革 是 核心 , 体 教 教 验教学 模式 , 动学生 进行 实验 的积 极性 , 励学生研 究感 兴趣 的项 目, 极大提 升学生 创新 学 生通过 实 验培 养创新 能 力的教 学模 式 才能 的空 间。 增加 教师 与学 生 之 间的互 动 , 引导 够 得 到保 障 , 生 的创 新 能 力才 能 够得 到 提 “ 学 学生在 某些 知识 上进 行无 拘无束 地 创造性 想 象 , 进 创 新 想法 的诞 生 , 养 创新 思 维 。 促 培 ”
念, 改变教 学 方法 , 优化 实验 教学管 理制 度以
养 。 此 , 培养 学生 的 创 新能 力 , 须 改变 资源 浪 费 。 为 了提高 实验 教学 的 水 平及 对 因 要 必 而
该转 变实验 教学 的方式 , 实现开 放性 、 设计 性 学 人 员的 配备 , 方 面要 增 加 教学 人 员的 数 一
理 论 前 沿
Cn Eu tnn v: e:— ha d ao Io :n =l U i c I n ao Hrd t: : 矗: i : a !
取 代 环 己烷 椅 式构 象 的课 堂教 学 心 得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