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a4bb3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7.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一、引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传输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利用无线电波将能量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的一种技术。
根据传输距离的不同,可以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分为近距离无线电能传输和远距离无线电能传输两种。
1. 近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近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内的能量传输,如无线充电技术。
该技术通过将能量转化为电磁波,并通过电磁场将能量传输给接收器,实现设备的无线充电。
近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常用的传输方式有磁共振耦合传输和电磁感应传输。
2. 远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远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应用于大范围内的能量传输,如太阳能无线输电。
该技术利用太阳能发电站产生的直流电,将其转化为高频交流电,然后通过天线将能量传输到接收天线,最终转化为直流电。
远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常用的传输方式有微波传输和激光传输。
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在家庭内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线充电,提高家庭用电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 移动通信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为移动通信设备提供长时间的续航能力,减少用户频繁充电的困扰。
3. 无人机与机器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为无人机和机器人等设备提供能源支持,延长其工作时间和工作距离。
4. 新能源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解决新能源发电和输电的难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四、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发展趋势。
1. 传输效率的提高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传输效率还不高,需要进一步提高能量传输的效率,降低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2. 安全性的增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涉及到大量的能源传输和电磁波的产生与传输,需要加强对无线电波辐射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性研究和保障。
无线电能传输原理
![无线电能传输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70e4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b.png)
无线电能传输原理无线电能传输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将能量传输到远距离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手机充电、电动汽车充电等领域。
无线电能传输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波传播的物理原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和相关技术。
首先,无线电能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发射端的电磁场感应接收端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能量传输。
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发射端通过电源产生高频交流电,然后通过天线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并辐射出去。
当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这些电磁波时,会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能量的传输。
这种原理类似于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但无线电能传输可以实现远距离的能量传输,而不需要物理上的接触。
其次,无线电能传输的关键技术包括功率传输、距离衰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电能传输需要考虑功率传输的效率和距离衰减的影响。
功率传输的效率取决于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天线设计、工作频率和传输距离等因素。
距离衰减是指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电磁波的能量密度会随之减小,因此需要合理设计系统以克服距离衰减的影响。
此外,无线电能传输还需要考虑安全性的问题,避免对人体和其他设备造成危害。
最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传输效率、扩大传输距离和提高安全性。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天线设计和工作频率选择,以提高能量传输的效率。
同时,为了扩大传输距离,研究人员也在探索新的传输技术和材料,以克服距离衰减的影响。
此外,为了提高安全性,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安全控制技术,以确保无线电能传输不会对人体和其他设备造成危害。
总的来说,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波传播的技术,通过发射端产生的电磁波感应接收端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实现能量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电能传输需要考虑功率传输、距离衰减和安全性等关键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提高传输效率、扩大传输距禿和提高安全性。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71a852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76.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原理与应用1. 引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可以通过空气中的电磁波将能量传输到指定目标的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本文将围绕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进行介绍。
2. 原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波。
电磁波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一种携带信息的手段,但是近几十年来却被人们用于无线电能传输。
电磁波是由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组成的一种波动,因此它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并且可以穿透一些特定的物质。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将电磁波接收器和发射器配对,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电场,并且通过电磁波将这个电场传递到接收器中,从而实现能量的传输。
3. 应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以下是一些应用示例:(1)无线充电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就是无线充电。
现在,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都支持无线充电,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智能家居设备等。
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这些设备可以在不需要接触任何电线或插头的情况下进行充电。
(2)工业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例如,可以利用这个技术无线传输能量到遥远的机器人或者深海探测设备上。
(3)医疗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在炎症或癌症区域内部输送能量,以加速治疗。
(4)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这种技术让家具自动充电,从而避免使用电线。
4. 未来展望尽管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但是它在未来的发展仍然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力。
例如,可以通过这种技术为移动设备和车辆提供无线充电,从而让人们在平日里更充满活力和更不依赖于插座。
另外,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有限的范围内也可以用来供电,从而为全球提供更加独立和平衡的能源方案。
5. 结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非常令人振奋的技术,它将能源输送高科技化。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的充电方案,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绿色、更加清洁和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a90e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2.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电力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电力输送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输电线路损耗、电缆成本高昂等问题,给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传输方式,正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研究的热点领域。
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将能量从发射端传输到接收端的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发射端产生的电磁波,通过对电磁波进行调制和控制,将能量传输到接收端并恢复为电能。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无线电通信技术,但直到近年来,随着无线电技术和功率电子技术的进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才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应用。
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1.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动汽车充电中的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
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存在充电效率低、充电设施建设困难等问题。
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通过地面或道路上的电磁感应装置,实现对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减少充电时间,还可以减少对公共区域的占用和充电桩的建设成本。
因此,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电动汽车充电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2.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大量节点组成的、能够自组织和自适应的网络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采集环境数据。
然而,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的电池寿命通常较短,需要频繁更换电池,给维护和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长时间稳定的能量供应,解决节点电池寿命问题,并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
3.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远程无人岛屿供电中的应用远程无人岛屿供电一直是一个难题,传统的供电方式通常需要铺设长距离的电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增加了维护成本。
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实现对远程无人岛屿的无线供电,大大降低了供电成本,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国内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国内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881de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d.png)
国内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标题:中国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引言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是一种通过非物理接触方式传递电能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中国,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利用电磁感应、电磁谐振等原理,将电能从电源端无线传输到负载端。
其中,电磁感应是利用两个线圈之间的磁场变化来产生电流;而电磁谐振则是通过两个具有相同谐振频率的线圈之间的能量交换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
三、中国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迅速。
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例如,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成功研发出了高效率、大功率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并在电动汽车充电、无人机供电等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
四、中国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目前,中国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电动汽车充电方面,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接触充电,大大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
在医疗设备供电方面,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实现植入式医疗设备的无线供电,降低了手术风险。
此外,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还在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结论总体来看,中国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且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9de2ad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7.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变革。
这项技术打破了传统有线电能传输的束缚,让电能的传输不再受限于电线的连接,为众多领域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无需通过导线连接,就能实现电能从电源到负载的传输。
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电磁感应、电磁共振和无线电波等方式。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就如同变压器的原理,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来传递能量;电磁共振式则是让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线圈在相同的频率下共振,从而实现高效的能量传输;而无线电波式则是通过发射电磁波来传递电能,但这种方式的能量传输效率相对较低,目前应用较少。
在消费电子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最常见的就是无线充电手机和无线充电耳机。
想象一下,当我们回到家或者办公室,只需将手机随意放在充电板上,无需再繁琐地插拔充电线,就能让手机电量满满。
这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减少了因频繁插拔充电线而导致的接口磨损。
无线充电耳机也让我们在使用时摆脱了线缆的束缚,更加自由舒适。
此外,无线充电技术还应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设备,为我们的智能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能源支持。
在交通运输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充电方式。
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需要使用充电枪连接车辆和充电桩,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无线充电技术可以让电动汽车在停车时自动进行充电,无需人工干预。
例如,一些停车场已经开始安装无线充电设施,当电动汽车停入指定位置时,就能通过地下的充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这不仅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还能有效利用停车时间,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此外,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轨道交通,如磁悬浮列车等,为列车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供应。
在医疗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也为医疗器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国内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国内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02dc4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6.png)
国内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一、引言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简称WPT)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将电能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国内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技术原理无线电能传输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和磁共振两种方式。
电磁感应是通过变化的磁场产生电流,而磁共振则是通过两个谐振频率相同的线圈之间的能量传递。
三、国内发展现状我国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例如,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出可以实现长距离、大功率无线输电的设备,并在电动汽车充电、无人机充电等领域进行了实际应用。
四、应用领域1. 电动汽车充电: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能够实现电动汽车的无接触式充电,大大提高了充电的便利性。
2. 无人机充电:无人机可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空中充电,从而延长其飞行时间。
3. 家用电器:一些家用电器如电动牙刷、剃须刀等已经开始采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充电。
五、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的设备使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充电,这将极大地提高我们的生活便利性。
同时,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也有望在空间太阳能发电、深海能源开采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六、结论总体来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要实现这一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我们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我们期待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8e8fc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8.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现如今,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是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有线电路方式传输电能存在众多的限制和缺陷,比如不能跨越大片区域,容易造成漏电等问题。
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诞生,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问题,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能源技术。
下面,本文将就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概念与分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简称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是指使用电磁波进行无线传输能量的技术。
它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无线电能,实现电能在空间上的传输,从而实现电能的遥控、无线供电等功能。
一般来讲,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分为短距离和长距离两种。
1.短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短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指定向传输和环向传输两种技术方式。
其中定向传输是指通过微波或激光束将电能传送到指定的接收器,而环向传输则是通过电磁波将电能传输到空间中的任意位置。
2.长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长距离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则被称为远距离微波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它通过在两个距离较远的位置分别设置发射器和接收器,利用微波来传送电能,实现了跨越大片区域的无线电能传输。
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优点很多,比如使用方便、可遥控、能够跨越一定距离、安全可靠等等,并且还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上。
比如在医疗方面,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医疗器械,使其更加智能化;在农业方面,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土壤水分监测、作物灌溉等方面。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无人机等方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加方便和高效。
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和不断地完善。
近年来,各大科技企业都在积极探索该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日本的 NTT 通信公司就已经研发出了将电气能力进行转换成为无线电波并进行远距离传输的控制技术,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该技术在未来会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优缺点分析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优点非常明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避免了传统有线电路形成的耗能、漏电等负面影响。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5fceae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1.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指的是传播能量时不使用电缆和线路的技术,也称为无线电能传导或无线电能外射。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传输,它是无线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分为容量和时间两类。
容量传输要求能量在接收端可以稳定存在,而时间传输要求能量的持续时间足够短,能量的损耗较小。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也可以根据传输系统的架构来分类,准确性更高。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技术的不断进步的推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经历了从单路径到多路径、从广播到半导体等技术改进,以及无线信号模式发展等,使传输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技术飞速发展,利用率持续提高。
传统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是微波和红外线的传输,其中,微波传输技术主要利用发射天线发射微波信号,然后用接收天线接收微波信号并且转换成电能,从而达到长距离传输的效果。
红外线传输技术利用被称为发射光源的红外线发射器,发射一定强度的红外线,接收端利用接收光源接收红外线信号,并且转换成电能,从而达到传输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在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上有了显著提高,而且在应用单位上也发生了变化。
如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应用于电力行业、制造业和航空航天等,能够高效、安全地实现远距离能量传输,也成为电子产品和装备的重要基础技术。
从实际应用和研究上来说,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有自动发射、智能发射、无线能量联网等,这些技术都是由传统的微波传输和红外线传输技术发展而来的,但在应用、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新兴技术,使系统更加强大,传输效率更高。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未来发展前景很广,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技术和应用领域。
未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发展到更高水平,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远距离传输,应用于电力行业、制造业、军事领域等更为广泛,更可靠,更安全。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在未来发挥越来越主要的角色,为电子产品和各类装备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改变我们的生活。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c71ed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7.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其中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项备受瞩目的技术。
它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进行能量传递的一种技术,可以实现无线充电、远程供电等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简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输能量的技术。
在传统的有线电力传输方式中,电能是通过导线进行传输,这种方式存在着能量损耗大、安全隐患等问题。
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减少能量损耗,避免电线带来的安全隐患,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磁共振和电磁辐射。
磁共振是一种通过磁场共振转换能量的技术,它需要特殊的电路和设备来产生强磁场进行能量传输。
而电磁辐射则是通过电磁波在空气或介质中进行能量传输的技术,需要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电磁场。
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列举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将电磁场的能量传输到手机、电动汽车等设备中,实现对它们进行无线充电。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正在逐步向其他领域拓展。
2.空间电力传输:空间电力传输是指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传输到地面或其他地方进行利用。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目前,空间电力传输技术正在逐渐成熟。
3.医疗应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将无线电能传输到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中,为患者提供持续的能量供应,避免患者不得不进行频繁的充电。
这对于一些身体残疾或严重疾病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优势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有线传输技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以下列举一些典型的优势:1.噪声较小:与传统的有线传输技术相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传输过程中噪声会更小。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修改)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修改)](https://img.taocdn.com/s3/m/0f6db44f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7.png)
究和应用
3 在无线通信方面,国内在5G技术、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4
5G技术的发展为无线通信带来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推动了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 速发展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1
同时,国内也在积极推进物联网的建设和应用,涉及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多个领域.此 外,国内也在积极探索无线传输技术在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2
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共振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将电能以高效、可靠的 方式传输到远离电源的设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3
同时,在工业界也存在着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探索,例如近年来各大手机厂商开始采用无线充 电技术,可以将手机电池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进行充电,解决用户使用手机时传输线缆带来的不便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3. 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需求增长: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对于无线传输技术的需求将会持续增 长。无线传输技术能够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为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4. 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广泛应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领域对于无线传输技术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无线 传输技术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缝连接和数据传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智能化 5. 安全性提高和互操作性增强: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安全性和提高互操作性将是未来发展的 重要方向。采用加密技术、建立安全的网络协议和加强用户身份验证等措施,能够提高无线传输的安全 性。同时,加强设备的互操作性测试,能够提高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无缝连接能力 总之,无线传输技术在未来几年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 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无线传输技术将会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b5f6f54a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6.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将能量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有线电力传输方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传输距离长、灵活性强、无接触、无线电磁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无人机、电动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1.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2024年提出了一种利用磁共振原理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共振发射器将电能转化为磁场能,然后通过同频共振接收器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
在实验中,他们成功地将60W的电能传输到距离2米的LED灯泡上。
2.日本大阪府立大学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4年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共振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他们通过调节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共振频率,实现了高效的能量传输。
在实验中,他们成功地将100W的电能传输到距离30厘米的LED灯泡上。
3.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IEEE是一个国际性的专业学术组织,致力于推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
他们通过组织国际会议、出版学术论文等方式,促进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IEEE还制定了一系列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标准,为技术的商业化和应用提供了支持。
国内研究: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4年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共振原理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他们通过优化送电线圈的设计,提高了能量传输效率。
在实验中,他们成功地将100W的电能传输到距离70厘米的灯泡上。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4年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辐射场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他们通过优化天线的结构和材料,提高了能量传输的效率和距离。
在实验中,他们成功地将200W的电能传输到距离1米的设备上。
3.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4年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导材料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他们利用超导材料的低损耗特性,提高了能量传输的效率。
在实验中,他们成功地将500W的电能传输到距离2米的设备上。
电能无线传输技术
![电能无线传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9c780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7.png)
电能无线传输技术电能无线传输技术:让电力无处不在你是否曾经为电线的束缚而感到烦恼?你是否曾经为找不到插座而感到焦虑?你是否曾经为手机没电而感到恐慌?如果你有过这些经历,那么你一定会对电能无线传输技术感兴趣。
电能无线传输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通过电线就能将电能传输到需要的地方。
这项技术听起来很神奇,但其实它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耳机等设备,都是通过电能无线传输技术来充电的。
此外,一些电动汽车也开始采用电能无线传输技术来充电,这样就可以避免插拔充电器的麻烦,提高充电效率。
那么,电能无线传输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它的原理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电磁感应、电磁共振、射频等方式,将电能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其中,电磁感应是最常用的方式,它利用了变压器的原理,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耦合,将电能从初级线圈传输到次级线圈。
电磁共振则是利用了共振的原理,让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线圈在相同的频率下产生共振,从而实现电能的传输。
射频则是利用了无线电波的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无线电波,然后通过天线发送出去,接收端再通过天线接收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为电能。
虽然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它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比如,传输效率还不够高,传输距离还不够远,传输安全性还不够好等。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都会逐渐得到解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能无线传输技术将会更加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如果你对电能无线传输技术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它的信息,那么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获取:1. **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你可以在图书馆或者网上搜索关于电能无线传输技术的书籍和文章,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你深入了解这项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2. **观看相关的视频和纪录片**:你可以在网上搜索关于电能无线传输技术的视频和纪录片,这些资源可以帮助你直观地了解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94d50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9.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自从1882年物理学家尤金伯纳德达尔文发明了无线电之后,无线电技术就发展迅猛,由于它的先进性和高效性,它已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线电能量传输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技术来给有效荷载,如设备、光源、电机或空调,提供能量的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使能量从数据发射源进行远距离传输,传输过程中无需物理介质即可实现能源供给,不仅对采矿,涉及深海或难以接近的工作场所的特殊工作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传输的效率。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机理:它采用一种特殊的电磁波,称为“电磁感应”,将能量传输到接收器处,其发射器由发射机、发射线圈、射频电缆和传输设备构成,发射出的电磁波可以快速和平稳地传输能量,接收器由接收线圈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由接收线圈接收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能量。
此外,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还可以用于卫星接收台,将边远地区的能源高效地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并有助于实现更绿色、更平等的能源供给。
此外,“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改善传统“有线传输技术”的缺点,如低效率、不可靠性和成本昂贵,从而使用户能够极大地提高传输效率,节省能源和资金。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行业,比如水文自动化,温度测量和应用研究,自动联网等行业,它可以在无缆、无金属的地
方供电,也可以实现智能操作,比如:遥控无线充电、远程监控及运行控制等,以实现有效能源储存利用,满足不同应用环境的需求。
总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我们现代社会带来了很多方便,能够将远距离传输的能源以有效的方式传递出去,并且具有高效率、易操作等优点,相信它在未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气工程中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电气工程中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acfa07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6.png)
电气工程中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气工程领域不断涌现出各种创新技术,其中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这项技术的出现,为电能的传输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极大地拓展了电能应用的范围和场景。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无需通过传统的导线连接,就能实现电能从电源端到负载端的传输。
想象一下,不再有杂乱无章的电线束缚,电子设备可以在无需频繁插拔充电线的情况下持续获取电能,这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是在工业、医疗、交通等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从原理上来说,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包括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无线电波式等几种类型。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就如同我们常见的变压器原理,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来实现电能的传递。
这种方式传输效率较高,但传输距离相对较短,通常适用于近距离的无线充电应用,比如手机无线充电器、电动牙刷充电器等。
电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则是基于共振原理,让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线圈在相同的频率下发生共振,从而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
相比电磁感应式,它的传输距离有所增加,可以为一些中等距离的设备进行无线供电,例如为智能家居中的小型电器供电。
无线电波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则是通过发射电磁波来传输电能。
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电能传输,但由于能量在传输过程中容易散失,传输效率目前还相对较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实际应用方面,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在消费电子领域,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让我们告别了繁琐的充电线。
手机、平板电脑、无线耳机等设备都可以通过放置在无线充电底座上进行充电,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整洁。
在医疗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植入式医疗设备的供电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等植入式设备,以往需要通过手术定期更换电池,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也限制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这些设备的非侵入式供电,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95a076c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bb.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正逐渐从科幻走向现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变革。
这项技术的出现,有望彻底改变我们对电能传输的认知和使用方式。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不通过导线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实现电能从电源端到用电设备端的传输。
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直到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才真正开始走向实用化。
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电磁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是其中较为成熟的一种,它的原理类似于变压器,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来实现电能传输。
这种方式在一些小型电子设备的充电领域,如手机无线充电、电动牙刷充电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其传输距离较短,通常需要设备与充电器紧密靠近。
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则是通过让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线圈在相同的共振频率下工作,从而实现高效的能量传输。
相比电磁感应式,它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传输电能,传输效率也有所提高。
目前,这一技术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智能家居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除此之外,还有无线电波式无线电能传输,它通过发射电磁波来传输能量。
然而,这种方式的传输效率较低,且电磁波的辐射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目前应用相对较少。
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发展现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
首先,在消费电子领域,越来越多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开始支持无线充电功能,这不仅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充电体验,也推动了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
同时,一些汽车制造商也在积极研发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旨在解决电动汽车充电不便的问题。
例如,某些品牌已经推出了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概念车型,为未来的电动汽车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工业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一些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如化工厂、煤矿等,使用无线电能传输可以避免因电线磨损、短路等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2a8d2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d.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一、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指利用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将电能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及其应用。
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原理利用电磁波传输电能的原理是将电能通过能量的形式传播,甚至是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实现原理主要有两种方式:电磁感应和磁共振。
1.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原理是指将电流感应在回路上。
利用这种原理将能量传输的方式被称为电感式电能传输。
电感式电能传输的基本原理是将电流通过导线放入一个线圈中,当这个线圈比接受器的线圈离得非常近时,电流会在接受器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从而将电能传输到接受器中。
2. 磁共振磁共振原理是指当两个系统的自然频率相同时,它们通过能量传输可以实现高效传输。
通过利用磁场的相互作用,将能量从一个系统传输到另一个系统。
当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自然频率相同时,它们之间的磁场会更强、更稳定,从而能够非常高效地传输能量。
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优点与传统有线传输方式相比,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明显的优点:1. 无需线缆连接采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省去线缆连接,使能量传输更为方便快捷,适用于一些需要快速取电的场合。
2. 能适应远距离传输无线电能传输可以实现远距离能量的传输,利于远距离供电。
3. 使用方便、效果显著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无需接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使得能量传输的效果更为显著。
四、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应用领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家庭电器,同时还可以应用于移动设备、机器人、医疗设施等多个领域。
1. 家庭电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用于智能家居的场景,例如灯光、空调、电视等家用电器的无线供电。
2. 移动设备无线电能传输将在移动设备的领域有广泛应用。
用户可以通过无线充电器为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充电。
3. 机器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机器人的供电和控制。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典型案例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8d8d1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7.png)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典型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典型案例。
你们想想看啊,手机不用插线就能充电,这多神奇呀!就好比魔法一样,电就这么轻轻松松地传到了手机里。
比如说,现在很多电动汽车也在采用无线充电技术呢。
你能想象吗,以后不用再费劲地插拔充电线,车子停在那儿就能自动充电啦!“哇塞,这也太方便了吧!”是不是超级酷呀!
再给你们说个例子,有些医疗设备也是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来供电的哦!这就好像给病人带来了一颗“安心丸”呀。
病人不用再担心被各种线缆束缚,能够更加自由地活动和恢复健康呢。
这不就像是给医疗领域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嘛!
还有啊,在一些特殊环境下,比如在水下或者一些难以布线的地方,无
线电能传输技术那可真是大显身手啦!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无畏地解决那些难题。
比如说水下的监测设备,有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它们就能持续稳定地工作啦。
“哎呀,这可解决了大麻烦呀!”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真的是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呀。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就像给我们的生活装上了翅膀一样,能带着我们飞向更美好的未来。
我觉得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简直就是科技发展的一颗璀璨明星,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令人惊叹的应用和发展呢!相信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无线电能传输原理
![无线电能传输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e37c0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1.png)
无线电能传输原理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将能量传输到远距离的技术。
它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电力传输、通信、医疗设备等。
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的物理现象,通过这些原理可以实现能量的传输和接收。
首先,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基于电磁感应。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或者磁场的强度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意味着,通过在发射端产生变化的磁场,就可以在接收端诱发感应电动势,从而实现能量的传输。
其次,无线电能传输还依赖于电磁辐射。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组,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就会产生电磁场,而变化的电流则会产生电磁辐射。
因此,通过在发射端产生变化的电流,就可以在接收端接收到电磁辐射,从而实现能量的传输。
无线电能传输的原理还涉及到天线的设计和匹配。
天线是用来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它的设计和匹配对于能量传输的效率至关重要。
合适的天线设计可以使得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最大化,从而实现更远距离的能量传输。
在实际应用中,无线电能传输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实现。
其中,磁共振耦合是一种常见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在磁共振耦合中,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磁共振装置可以实现高效能量传输,而且可以在一定距离内实现能量传输,而不需要直接接触。
另外,射频能量传输是另一种常见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通过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可以实现能量的传输和接收。
这种技术在无线充电、无线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和电磁辐射原理的技术,通过合适的天线设计和匹配,以及不同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以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和接收。
这种技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 微波和激光的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 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其技术 优点是成本较低,技术瓶颈是效率太低,而且容易发 热,损坏设备。 • 2009年,Lasermotive使用激光二极管,在数百米的 距离传输了1千瓦以上的功率,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 并赢得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大奖。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史
• 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林 ·索尔贾希克(Marin Soljacic)等人 在无线电能传输方面取得了新 进展, 他们用两米外的一个电源,“隔空” 点亮了一盏60瓦的灯泡。
MIT小组隔空点亮灯泡 MIT
•2008年12月17日成立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2010年8月31日,无线充 电联盟在北京正式将
专业成就未来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系统整体性能有待提高 • 传输效率普遍不高。 传输效率普遍不高。 • 目前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整体上传输的效率不高,主要 原 目前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整体上传输的效率不高, 因是能量的控制比较困难, 因是能量的控制比较困难,无法真正实现能量点对点的 传送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散射等损耗一部分能量, 传送在传输的过程中会散射等损耗一部分能量,能量转换 器的效率不高也是影响整个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 器的效率不高也是影响整个系统效率的关键因素。 • 当然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传 输的效率也会逐渐提 当然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
Powermat公司展 示了为不同电子 产品进行无线充 电的设备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电磁感应式(非接触感应式 电磁感应式 非接触感应式)电能传输电路的基本特征就是 原副边电路分离。 非接触感应式 原边电路与副边电路之间有一段空隙,通过磁场耦合感应相联系。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
2012.4
• • • •
无线能量传输综述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主要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综述
•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WPT),又称无接触能量传输 无接触能量传输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CPT)技术,顾名 技术, 技术 思义,即以非接触的无线方式实现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 能量传输。早在1890 年,由著名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提出。
专业成就未来
未来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构想
专业成就未来
• • • • •
特种设备 物联网(无线传感网 无线传感网) 物联网 无线传感网 微波飞机 空间电力输送 ……
专业成就未来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 • • •
电磁辐射安全问题 电磁兼容问题 系统整体性能有待提高 产品推广中的标准统一
专业成就未来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磁辐射安全问题 • 对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需要 解决。 解决。 • 由于无线能量的传输既不像传统的 供电方式那样可以在传输路径上得 到很好的控制也不像无线通讯那样 传送微小的功率。 传送微小的功率。 • 高能量的能量密度势必会对人身安 全及健康带来影响。 全及健康带来影响。 • 对激光则在功率密度小于 2.5mW/cm2才能保证对人体无伤 才能保证对人体无伤 害。所以采用无线输电时要考虑避 免对人身的伤害。 免对人身的伤害。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综述
太多的电线插 座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不便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综述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综述
如此多的节点如何 解决电池问题? 解决电池问题?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史
• 1831年,迈克尔•法拉第发现,周围磁场的 变化将在电线中产生电流。 。 • 1890年,尼古拉•特斯拉提出无线电力传输 的构想。 • 20世纪60年代初期雷声公司(Raytheon)的 布朗(W. C. Brown)做了大量的无线电能传 输研究工作,从而奠定了无线电能传输的实 验基础,使这一概念变成了现实。
专业成就未来
• 无线电方式问题主要在于其在能量传输过 程中能量损耗太大,传输效率太低。 • 如果辐射是全方向性的,则能量传输效率会 十分的低;如果是定向辐射,也要求具有不间 断可视的方位和十分复杂的追踪仪器设备
专业成就未来
三种无线能量传输方式比较
电磁感应
无线电
谐振耦合
输出能量 有效距离
几瓦至几百千瓦 ≤1cm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特点: • 较大气隙存在,使得原副边无电接触,弥补了传 统 接触式电能的固有缺陷; 较大气隙的存在使得 系统构成的耦合关系属于松耦合,使得漏磁与激 磁相当,甚至比激磁高; • 传输距离较短,实用上多在mm级。 缺点: • 电磁感应方式传输控制不好,在其范围内的金属 都会产生电磁感应消耗电源能量,另外还会使设 备的线路感应发热,严重时会损坏设备。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谐振耦合方式(又称WiTricity技术)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系、电 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系,以及军事奈米技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ldier Nanotechnologies)的研究人员提出的。系统采用两个相同频率 的谐振物体 产生很强的相互耦合,能量在两物体间交互,利用线圈及放置 两端的平板电 容器,共同组成谐振电路,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MIT无线传能实验中发射谐振器和接 收谐振器是半径为3mm的铜线缠绕5.25圈、 线圈半径300mm、高度200mm,具备分布式 电感和电容特性的线圈型谐振器,实验测 得其谐振频率为9.90MHz。在谐振器距离 2m传输时传输效率约为40%,距离为1m时 传输效率可高达90%。
专业成就未来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磁兼容性 •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在工作时周围空间会存在高频电磁场,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在工作时周围空间会存在高频电磁场, 系统本身具有较高的电磁兼容指标。 这就要求 系统本身具有较高的电磁兼容指标。系统要发 生电磁兼容性问题,必 须存在三个因素,即电磁骚扰源、 电磁骚扰源、 电磁骚扰源 耦合途径、敏感设备。所以,在遇 到电磁兼容问题时, 耦合途径、敏感设备 要从这三个因素入手,对症下药,消除其中某一 个因素, 就能解决电磁兼容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屏 因此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因此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技术、合理使用电磁波不同的频段、避免交叉, 蔽 技术、合理使用电磁波不同的频段、避免交叉,重叠 电磁干扰。 等造成不必要的 电磁干扰。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 无线电波式(辐射式) • 基本原理——类似于早期使用的矿石收音 机,主 要由微波发射装置和微波接收装置 组成,接收电路 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 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 作出调整的同时 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 • • • Powercast公司研制出 可以将无线电波转化成直流 电的接收装置,可在约1米 范围内为不同电子装置的电 池充电。
几十毫瓦 几米范围 实现困难控制 简单
最大几千瓦 几米范围 实现和控制都很 困难
控制水平
实现和控制都很简单
安全系数 便利性 可接受水平
取决于环境条件和技术手段 最为便利 一般水平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主要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专业成就未来
无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主要应用领域及前景展望
Qi无线充电技术引入中国
无线充电联盟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发展史
• 最近,多家公司已经生产出无线充电的手机、mp3、便携 式电脑、电动汽车。 2010年1月,在
美国CES展览会 上,海尔公司推 出了“无尾电视”
2009年,TI和 FultoneCoupled 技术公司合作开 发电源芯片用于 控制非接触式充 电
专业成就未来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输距离、效率、功率、装置体积之间的关系 • 对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中几个关键性的指标:传输距离、 对于无线能量传输技术中几个关键性的指标:传输距离、 传输效率、传输功率、装置体积等。 一般情况下, 传输效率、传输功率、装置体积等。 一般情况下,传输 距离越近、装置体积越大、传输效率就越高、 距离越近、装置体积越大、传输效率就越高、传输功率就 越大。 越大。 • 如何尽可能地减小装置体积、提高传输距离、效率和功率 如何尽可能地减小装置体积、提高传输距离、 是无线输电技术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 是无线输电技术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也是小功率设备实 现无线输电的前提。 现无线输电的前提。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 根据无接触变压器 初、次级之间所处 的相对运动状态, 新型无接触能量传 输系统可分为:分 离式、移动式和旋 转式,分别给相对 于初级绕组保持静 止、移动和旋转的 电气设 备供电。
日本三洋推出的任天 堂官方授权产品—— “Wii遥控器专用非接 触式充电套件”。
专业成就未来
2008年8月,Intel西雅图实 验室的Joshua R. Smith研究小组 基于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技 术开发出可为小型电器充电的无 线传能装置能够实现在1m距离内 给60W灯泡提供电能,效率可达 75%。
专业成就未来
无线能量传输实现方式
特点: • 利用磁场通过近场传输,辐射小, 具有方向性。 中等距离传输,传输 效率较高。 能量传输不受空间障碍 物(非磁性)影响。 • 传输效果与频率及天线尺寸关系密 切。 缺点: • 谐振耦合方式安全实现问题比较严 重,要想更好的实现谐振耦合,需 要传输频率在几兆到几百兆赫兹之 间,而这一段频率又是产生谐振最 困难的波段。
同时充电的汽车数目有限
户外有线充电桩易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