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合集下载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地位浅议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地位浅议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地位浅议作者:张师伟何思啸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22期[摘要]天人感应思想是董仲舒思想体系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实质政治内容是“屈民而伸君”与“屈君而伸天”。

在政治思想史上,天人感应的地位应该是一个糅合前人思想,为后人提供体系性政治思想框架的承上启下的重要转折,他标志着封建王朝思想上的成熟,后世封建王朝发展的过程中,无不沿用这一思想体系,证明了其在封建王朝中的统治地位。

[关键词]董仲舒天人感应主干思想政治哲学一、董仲舒和他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一生经历的文景之治与汉武盛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是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

孝惠帝除“挟书之律”,置写书之官:武帝时又广开献书之路。

在这种思想文化繁荣、社会安定、学术自由的大背景下。

董仲舒开始走上了学问之路。

董仲舒的老家——广川。

东南两面。

邻近齐鲁。

北靠燕代,西界三晋。

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与其方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不无关系。

西汉文帝、景帝时,王朝还处于休养生息之中。

儒士虽然受到表面上的礼待。

但是不受重用。

故有“文帝好刑名”,“景帝不任儒”,“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等等说法。

董仲舒此时也韬光养晦,政治上一无建树,但他并没有消极适世,他一方面广招生徒,私相传授。

为汉朝培养了一批推行儒学的合格人才,并且潜心研究百家学说。

特别是深研汉初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黄老之学。

他要构建一个前所未有、兼容诸子百家的新儒学体系,以适应西汉社会大一统之局。

以求积极有为之效。

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窦太后亡故之后。

儒学才真正迎来了复苏的春天。

董仲舒也才应时而出,适时地喊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汉代的影响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汉代的影响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对汉代的影响发布日期:2012-04-30 发布:摘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建立了天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既肯定了天在宇宙间的主导地位,具有监督人的权威,又强调人的主观自觉,具有感动天的主观能动性。

天人感应论实际上就是国家和老百姓的双向互动关系。

中国论文网/2/view-1644716.htm关键词天人感应汉代封建统治作者简介:王丽娜,西南民族大学2009级法学理论专业。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2-003-02一、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由三个方面的要点构成:第一是天人相类和人副天数。

他证明天与人是同一类的。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人是天生的,自然人就应该像天,如同儿子像父亲那样。

因此,他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为人者,天也。

”(人与天一一相应,人有小骨节三百六十六块,天一年有三百六十六日。

人有大骨节十二块,与一年十二个月相应,人体内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季。

没有数的,按类也相应,人有喜怒哀乐,天有冬夏寒暑。

总之,“人副天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同类相适应,因此就可以说天与人是可以相互感应的。

第二是阴阳五行说。

他采取把自然拟人化的主观类比手法,通过歪曲阴阳五行学说,以论证天的神秘性。

他宣扬由天而生阴阳,由阴阳而分成五行,由于五行相生相胜,而有四时四方,由此而产生万物。

阴是天的刑罚的表现,阳是天的恩德的表现。

五行相生体现了天的恩德,五行相胜体现了天的刑罚。

天通过阴阳五行的变化而产生和指导万物和人类,因而阴阳五行都是天意的表现。

由此,董仲舒把自然界的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的更替,也都说成是天志或天意的表现。

他把季节进入春天后草木竞相生长说成是天的仁、德、爱、好的意志;把进入冬天后草木枯萎,说成是天的刑、杀、哀、恶的意志。

总之,草木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凋零,都是天的仁德、刑杀的表现。

董仲舒“天人感应”

董仲舒“天人感应”

43、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1)董仲舒把汉代的封建统治说成是“天道”、“天意”的体现,认为皇帝是按照天的旨意来推行其封建的政治的,即“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这样就给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以宗教神学的理论根据。

(2)董仲舒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宇宙万物都是“天”有意创造,其变化体现天的意志;并且着重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歪曲以及对自然界现象随意比衬、解释来论证天有意志,把阴阳五行和自然季节的变化都说成是天的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把本来是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歪曲为神秘主义目的论。

(3)他通过肯定有意志的“天”,进一步论证了“天人感应”的理论,并提出了“人副天数”的命题。

他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人和天具有相同的生理和道德本质,天人是合一的,可以交感。

天创造人是要天来实现天的意志,人的行为符合天意,天就喜欢;违反天意,天就震怒。

统治者若违反天意,天就会以灾异现象加以警告,如不觉悟,则后果更严重。

天通过“符瑞”和“遣吉”来警告统治者。

(4)董仲舒认为封建社会的道和天一样,都是永恒不可改变的,虽有,但“道”是没有根本变化的,即“天不变,道亦不变”。

此外,为了把封建的统治秩序,说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还用“阳尊阴卑”的理论,把封建的伦常关系,绝对固定化起来。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天然感应,指天和人相类相通,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子思)。

天人感应论名词解释

天人感应论名词解释

天人感应论名词解释
天人感应论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提出的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也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

该理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天人感应论指出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天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

古人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这种影响当然有好有坏,天人感应论的提倡者最终都会提出“天人合一”的理想,而抵制这一理论则会导致天人失和的行为。

中国古代没有统一信奉的创世神,“天人感应论”中的“天”指自然环境,但被认为拥有意志,就可以主动发起行为,类似于后来西方的自然神论。

如果人类行为触怒了“天”,后者就会以各种“灾异”作为惩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代历史学家。

浅论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权威资料]

浅论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权威资料]

浅论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历代思想家赋予的神圣使命。

在天人学说的逻辑演进历程中,董仲舒在广泛吸收前人天人合一思想上,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新模式——“天人感应”说,丰富并完善了传统“天人合一”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促进了西汉的大一统局面。

但其哲学立场是唯心主义的,对历史发展起着明显的消极作用。

【关键词】董仲舒;天人感应;审视董仲舒是汉代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对汉代的政治和学术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中,作为其天人观之基本内涵的天人感应论,是一个最有歧义的问题。

本文拟对此作一述评。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渊源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殷周以来“上帝说”和“天命说”,二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三是汉代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

殷商时期“上帝说”和“天命说”非常盛行。

《诗经·商颂》曰:“帝立子生商。

”《尚书·召诰》曰:“有夏服天命”、“有商服天命。

”到了西周这种宗教神学思想发展成了“以德配天”的理论。

“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尚书·召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尚书·蔡仲之命》)这时的天人思想应该说是理性主义在宗教神学体系中的萌芽,人们观念中的上天是神灵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统一。

春秋时期的天人思想里增加了孔子所说的命运之天的意思。

《论语·颜渊》中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述尔》中有:“天生德于予”。

天命中有人们无法预知、不能把握的部分,对于此人们是无可奈何的。

但是有修养的君子能够体认天命,人只有“知天”、“则天”才能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探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探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思想探析在目前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汉代哲学思想的研究仍属薄弱。

这种薄弱不仅表现在研究专著、论文数量上的偏少,更主要的在于其研究质量上的偏低。

就汉代哲学的研究质量言,一则是对汉代哲学的地位和价值认识不足。

汉承秦制,汉帝国在经济、政治上为中国封建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在思想文化上定儒学为一尊,从而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确定了指导思想;在哲学思想方面,汉武帝在“册问”贤良文学之士时明确提出了“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问题,董仲舒在回答皇帝之“册问”的“策对”中明确讲到了“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汉书·董仲舒传》的“天人之际”思想,就连司马迁那样的史学家也要通过“史”来“究天人之际”问题。

但迄今为止,对汉代哲学所明确提出的“天人之际”问题却重视和探讨不够,这使人感觉到,汉代的天人思想要么就是一些神学目的论的臆想,要么就是一些肤浅的经验直观,难见其中哲学理论的价值。

二则对汉代哲学思想的梳理、发掘上有人为地简单化和公式化倾向。

虽然现在的汉代哲学研究论著对陆贾、贾谊、董仲舒、刘向、刘歆、扬雄、桓谭、王充、王符、仲长统、张衡、《礼记》、《淮南子》、纬书、《太平经》、《黄帝内经》等等的其人、其书的哲学思想多有所发掘,但汉代哲学思想的总体框架仍是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王充“元气自然”论的对立,似乎董仲舒讲的是一种神学目的论的唯心主义臆想,而与之对立并向正确方向发展的则是王充唯物主义的“元气自然”论。

在此种人为认定的汉代哲学思想体系中,已完全消除了“天人之际”这样真正的哲学问题,人为地将汉代哲学简单化和肤浅化了。

第三个方面则是对汉代哲学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

比如说,董仲舒为什么要讲“天人感应”论?天与人究竟是如何相感相应的?这种感应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是什么?它反映和表现了当时怎样的哲学思维方式和水平?它有什么积极的思想意义和哲学价值?王充为何要讲“元气自然”论?这种理论到底对人们认识、把握宇宙有何作用?王充一味地反对目的论,这种反对究竟有何价值?这些问题并没有深入探讨,仍囿于一般的就事论事。

古之天下 以金之天下 金之天下 一股之天下的哲学原理

古之天下 以金之天下 金之天下 一股之天下的哲学原理

古之天下以金之天下金之天下一股之天下的哲学原理“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正是我国汉朝的董仲舒的思想。

要想完全理解它的哲学原理,我们则需要知道董仲舒所建立的“天人感应”思想系统。

一“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一)天为大神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论证“天”为至上神,为万物之始。

首先,董仲舒将“天”与宇宙万物建立起血缘伦理关系,把“天”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母体和缔造者。

董仲舒认为:“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即万事万物皆由“天”所生,没有例外。

那么,作为万物之杰的“人”自然也是“天”的子民,董仲舒说:“为人者天也。

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这样,“天”与人的关系就被等同于父与子的关系,从而在伦理上获得了至上权力的合理依据。

其次,董仲舒巧妙地借助阴阳五行学说将“天”进一步神化,“天之道,出阳为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使得“天”与阴阳建立了必然的联系。

因此,“天”自然就成为“王者之所最尊”,“百神之大君也”。

这样一来,“天”理所当然地取得了统摄自然与社会的无上权威。

(二)人副天数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感应,首先就在于“天人同类”。

“人生于天,而取化于天”,即人本身是“天”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称之为“人副天数”。

首先,人的形体结构就是“天”之模式的副本。

“人之身,首窾而员(圆),象天容也;发,象星辰也;耳目戾戾,象日月也;鼻口呼吸,象风气也;胸中达知,象神明也;腹胞实虚,象百物也”,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天”有着相同的模式;“身犹天也,数与之相参,故命与之相连也。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指出人体四肢关节、五脏六腑皆与“天数”相合,因此天人本为同类。

其次,不仅人的生理构造是“天”之模式的复制品,就连人的精神意志、道德属性也与天相同。

董仲舒认为,人“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心有计虑,副度数也;行有伦理,副天地也;此皆暗肤着身,与人俱生,比而偶之弇合,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

董仲舒的文言文翻译

董仲舒的文言文翻译

董仲舒之学,主张“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力图以儒家思想统一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其《春秋》之学,独树一帜,提出“春秋大一统”之论,主张以《春秋》为治世之纲,以仁义为本,以礼乐为用,以刑法为辅,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董仲舒之学,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天人感应董仲舒认为,天地之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皆有感应。

天为万物之主,人受命于天,故人君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顺应天意,以维护国家安定。

若人君失德,天将降灾异以谴告之。

董仲舒曰:“天者,万物之本也;人者,天地之心也。

心者,所以制行也。

行者,所以事天也。

故人君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顺应天意,以维护国家安定。

”二、君权神授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君为天子,受命于天。

君权不可侵犯,君位不可动摇。

人君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维护国家安定。

若人君失德,天将降灾异以谴告之。

董仲舒曰:“天子受命于天,天授君权,君权不可侵犯,君位不可动摇。

人君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维护国家安定。

”三、春秋大一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之论,主张以《春秋》为治世之纲,以仁义为本,以礼乐为用,以刑法为辅,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董仲舒曰:“《春秋》大一统,仁义为本,礼乐为用,刑法为辅。

治世之道,莫若《春秋》。

”四、仁义礼智信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乃儒家之核心。

人君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先,以维护国家安定。

董仲舒曰:“仁者,爱人;义者,正己以正人;礼者,敬人也;智者,明辨也;信者,诚实也。

五常者,人君之本也。

”董仲舒之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等思想,为儒家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唐代,韩愈、柳宗元等学者,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之学,使之成为儒家思想的主流。

至宋代,程朱理学兴起,进一步弘扬了董仲舒之学。

综上所述,董仲舒乃西汉时期著名儒学家,其学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春秋大一统”等思想,力图以儒家思想统一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论董仲舒“天人感应”对君权的制约

论董仲舒“天人感应”对君权的制约
1 从 君 主 和 天 的 关 系上 看 君 主 须 事 天 如 父 .
上天赋予君 主权力 之后 ,还会根据君主 的个人德行 和政治业绩 ,选 择不同事物的变化来表达 自身对君 主的评价 , “ 随人后 ”的监 控方式 天 就使得 君主无所 逃于天。这种监督方式可 以四季气候的变化作 为实例来 具体说 明。在 董仲舒看来 ,君 主的好恶喜怒是与暖清寒暑 的适 时变化相 通 的 。 如 果君 主 出 现 某 种 情 绪 ,与 时 节 相 适 应 则 为 治 世 ,相 反 则 为 乱 世 。所 以 ,暖 清寒 暑 不 适 时 所 造 成 的 灾 患 之 年 ,就 是 上 天 对 君 主 的 谴 告 ,“ 五行 变 至 ,当 救 之 以德 ,施 之 天 下 ,则 咎 除 。 如果 不 及 时 改 ”1 J 正 ,最 严 重 的后 果 就 是 江 山易 主 。这 样 ,天 对 君 主 而 言 就 具 有 了 十 分 浓 厚的神秘 性和威慑力 ,天对君 主就起到 了监督和制约的作用。 三 、制 约 君 权 的具 体 表 现 董 仲舒 极 力 宣扬 天 人 感 应 体 系 中 的 “ 告 说 ” 谴 ,把 君 主 置 于 天 的 监 督 之下 ,从而达 到以天制约君权 的目的。不仅如此 ,他还假 天之威 ,提 出了对 皇帝言行 的具体要求 ,以达到 限制君主独裁 ,促使君 主成 为仁爱 之君的 目的。具体来说 ,“ 天人感应” 思想对君 主的 限制 主要表 现在 以
3 .从 天 监控 君 主 的 具体 途 径 看天 随人 后

董仲舒认为 ,天与人 的关 系是天人 同类 、人副天 数 ,并且列举 了四 点理 由来证 明其观 点。第一 ,形 体 同类 。 “ 以终 岁之数 ,成 人之 身 , 天 故 小 节 三 百 六 十六 ,副 E数 也 ; 大节 十二 分 , 副月 数 也 ; 内有 五 脏 , 副 t 五行数也 ;外有 四肢 ,副四时数也 ; ” 第二 ,性情 同类 。“ 天亦有 喜 怒之气 ,哀乐 之心 ,与 人相 副 ,以类 合之 ,天人 一也 。 ]6第三 ,道 ” p7 2 德 同类 。“ 臣、父子 、夫妇之义 ,皆取诸 阴阳之道 。君为 阳,臣为 阴; 君 父为 阳,子 为阴 ;夫 为 阳,妻 为 阴 …… 是 故 仁 义 制 度 之 数 ,尽 取之 天 。 I2第 四,政时 同类 。“ ”[p7 ]7 圣人副天之所行 以为政 ,故以庆副暖 而当 春 ,以赏副暑而 当夏 ,以罚副 清而 当秋 ,以刑 副寒 而 当冬 …… 天有 四 时 ,王有 四政 ,四政若 四时 ,通 类也 ,天人 所 同有也 。 _ 。 ”l 最后 ,董 仲舒得 出了 “ 人是天生 的,人与 天相类 ,人 是天 之副 ” 的结论 ,从 而为 “ 人感应” 思想打下理论基础 。 天 2 天人 感 应 的表 现 方 式 . 董 仲 舒 结 合 儒 家 传 统 的 善 恶 观 念 提 出 ,如 果 人 的 行 为 符 合 天 的道 义 ,则天降祥瑞 ;“ 世治而 民和 ,志平 而气正 ,则 天地之化 精 ,而万物 之 美 起 , [p6 之 ,“ 天 地 之 化 伤 ,气 生 灾 害 起 。 … 。 就 是 天 人 感 ”13 反 ]7 则 ” 这 应理论体系 的最重要部分——谴告说和祥瑞说 。谴告说是指 君主行 为引 起上天不满 ,天降灾害 ,以示对君主 的警告 ,只有君 主领 悟到天意 ,及 时纠正错误 ,灾害才会消失 。反之 ,上天则会降下更严重 的警告 ,若君 主 仍 不 悔 改 ,上 天 就 会 另 择 贤 君 以取 代 不 称 职 的 君 主 。 “ 瑞 说 ” 即是 祥 天子敬德保 民,上天降下 祥瑞 ,以示 对天子 的肯定 。祥 瑞说和 谴告说 , 二者相辅相成 ,构成 了天人感应理论 的核心部分 ,它强化 了天的神秘性 和对君主 的威慑力 ,进而促使君主敬天畏天 、勤于政事 。董 仲舒还认为 “ 君主或顺天为善 ,或暴 逆 为恶 ,故 天意 因 之渐 明渐 微 ,使之 渐 兴渐 灭 。 3 在这个 过程 中 ,暴逆 为恶 带来 的严 重后 果 ,是 “ ”lp。 J 天人 感应 ” 对君权起制约作用 的关键 因素 。 二 、天 人 感 应 对 君 权 起 到 制 约 作 用 的 原 因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

董仲舒的“阳德阴刑”思想分析董仲舒根据天人感应论,来论证作为规律的人道之间有同构关系。

天人之间不仅是同类,而且从规律论上来说还是同构的,即天人之间有同样的规律。

《易传》中就提出过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命题来统摄天道与人道,从而应用好规律,造福国家与社会。

而汉以前阴阳学说的核心也认为万物皆有对立的两个方面,且这两方面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它们是阴阳对立且阳尊阴卑的主从关系。

董仲舒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运用天道阴阳关系来探讨人道,表现为政治统治方式上的德刑思想,提出了阳德阴刑的主张。

一、君承天意,法自君出天道与人道的关系,表现为社会秩序的纲常名教。

人类社会的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等级尊卑、服从关系,董仲舒认为他们就是天道阴阳在人类社会关系的反映。

君、父、夫为阳,臣、子、妇属阴,天道为阳尊阴卑,人道则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妇卑,此是天的意志,故天然合理。

他说: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妇为阴。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又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人间一切都由天设定,现实中的君王理所当然是天选定的在人间的代言人,起着沟通天上人间的作用。

三纲就是上天赐给君王维持人间社会秩序的工具,就是天意,君主按三纲来统治人间就是秉承天意来行事,他说: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他进一步解释王字的写法,可以沟通天和人,为君承天的意志统治人世,论证了君权的合法性。

他说: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

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

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虽有借字形进行牵强附会的说教,但在古代中国社会却有维持社会长治久安的效果,因为王权披上了神权的外衣,具有这样的效果:在专制的国家里,宗教的影响比什么都大。

它是恐怖之上再加恐怖。

和迷信的偏见强于其他一切偏见,迷信的理论强于其他一切理论。

君主如何让天意在人世体现呢?他说:王者唯天之施,施其时而成之,法其命如循之诸人,法其数而以起事,治其道而以出法,治其志而归之于仁。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关系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一提起天人感应思想,马上便会想起董仲舒,因为他明确提出了这一思想,他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从此,天人感应思想便成为二千年来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天人感应思想并不是由董仲舒凭空创造的,而是该思想古已有之,源远流长。

最早关于天人感应的记载源自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

《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

《诗经》中关于天人思想代表性的说法是“天生蒸民,有物有则”(《大雅》)。

春秋时,子产治郑,《左传》认为是天降命于贤者,提出“善之代不善,天命也”(襄公29年)。

而万世师表孔子作《春秋》,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

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孔子又提出“知天命”“畏天命”,指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中庸》中提出“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可见天人感应思想并非董仲舒凭空创造的,而是对前代思想加工整理而成的。

大谈天人、古今,并寻求其中相通而互感的共同规律,是汉代的时代精神。

而将它发扬光大的便是董仲舒,他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http://wWw.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

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

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

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汉武帝虽然不喜欢这个学说,因为它限制了君权,但是鉴于它给君父的尊位及其统治找到了理论根据,还是在形式上接受了它。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1.天人感应
董仲舒认为,“同类相动”的原因在于“类”的相同。

人是天的副本因此人与天是同类的。

而同类事物之间会出现相感相动的现象。

因此,天与人之间也存在着相互感应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是普遍存在的。

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人类社会的治乱与天道运行的关系上。

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兴衰治乱会影响到天道的运行,另一方面,天也会通过灾异和祥瑞来体现他对人间社会治理情况的评判。

比如“谴告”思想。

董仲舒的本意,是借助上天对人间帝王起限制、威慑、警示作用。

他为天子和王朝的更替留下了空间
天根据人类社会治理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反馈。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是一个人作用于天天作用于人的循环系统
2.受命改制
天子的合法地位通过受命形式获得。

董仲舒完全继承了西周“以德配天”的“受命”思想,并将其发展地更加精致,提出受命改制的主张
新王朝的天子必然要进行一些形式上的改变调整,以显示他受了新命。

这就是改制。

改制思想的重要表现是:“三统三正”说的提出。

即黑统白统赤统、寅正丑正子正。

每个新受命的王朝在改变服制时应循环采用黑白赤三色,在改变历法时,应轮流采用夏历的寅丑子为一年的开始
但他又主张治理社会的根本原则和精神不变,因为它们就是天子受命所受的命之所在。

但将“道”视为永恒不变的神圣法则,又从根本上扼杀了“受命”的开放性,使制约天子的超越性机制成了海市蜃楼。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初心及其异化--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义》及其后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初心及其异化--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义》及其后

第 37 卷第 3 期 2021 年 6 月德州学院学报Journal of Dezhou UniversityV ol .37,No .3 Jun .,2021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初心及其异化—— 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义》及其后段方乐,秦修业,李 安(德州学院 法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摘 要:董仲舒建构“天人感应论”的直接目的是为西汉皇权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不过,在其实践中产生了违背初心的政治后果,甚至走向动摇西汉皇权的一面。

当“天人感应论”在两汉之际演变为“谶讳之学”的时候,它已经完全异化为愚弄人民的工具。

董仲舒在“天人感应论”框架内关于“三纲五常”的绝对化设计背离了儒学的原初逻辑,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枷锁。

关键词:董仲舒;天人感应;谶讳神学;异化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44(2021)03-0019-04收稿日期:2021-01-10作者简介:段方乐(1969-),男,山东齐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哲学研究。

古代社会,把王权或君权给予神学的美化,是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惯用的伎俩。

欧洲如此,中国也如此,只是美化的方式不同而已。

从夏商周以后,中国统治者和神学的合谋在西汉时期达到高峰。

政治代表是汉武帝,思想代表就是董仲舒。

从董仲舒的学脉渊源上看,他是一个百家集大成者。

“天人感应论”为其主线,内容则糅合了儒法等各家思想。

他的学说本来是为西汉皇权提供合理性依据,当然客观上也有限制皇权眷顾民生的用意,但在实践中却多有违背初心的政治后果,甚至走向动摇皇权的一面,或者异化为完全愚弄人民的工具。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初心:皇权合理性与制约性并存司马迁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

[1]班固说董仲舒“始推阴阳,为儒者宗”。

[2]其实董仲舒对先秦各学派思想都有继承和发展,片面地把他归于一家一派,恐怕都不容易让人信服。

孙景坛先生说,董仲舒的思想非儒非法,主脉是术家,而把他归到儒家强调他“为儒者宗”主要是从班固开始的。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作者:潘文杰来源:《青苹果·高二版》2016年第05期在学习中,对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很多学生一知半解。

下文拟从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内涵和评价三个方面作简要介绍,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

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渊源天人感应思想是我国一种很古老的思想,起源很早,《诗经》《尚书》《周易》等古籍中都有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天人感应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反映在管仲、孔子、墨子、邹衍以及范蠡的哲学思想中,其中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的天人感应思想对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影响甚巨。

到了汉代,随着天文、历法等的发展,天人感应成了人们宇宙观的基本概念,秦汉之际的天人感应观念成为时代的共识,人们运用天文气象来解释和指导社会生活。

汉朝初年,《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为汉代思想家进一步发展天人感应思想提供了实证依据。

《淮南子》对于天人相类的表述则更加明确,也更加系统,认为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内在的有机联系,此书代表了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但是,《黄帝内经》与《淮南子》只是停留在对天人感应学说的一个部分———天人相副的论述上,没有真正涉及天与人相感应的问题。

综上所述,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董仲舒作为我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的集大成者,博采众长,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建构起一套完整的天人感应系统,最终将天人感应思想推向了成熟形态。

二、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内涵董仲舒所谓“天人感应”,主要有如下双重含义:一种含义是:君主作为天子,是上天之子,承接天的旨意,代表上天统治和管理人间事务。

所谓“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因此,天人感应实为“天子”与“天”的感应。

另一种含义是:因为上天不会说话,所以上天的意志主要通过“祥瑞”或“灾异”的现象显现,这就是天人感应的表现形式。

如果君主政治清明、社会太平,上天就会降下嘉禾、醴泉、甘露、麒麟、白鹿等祥瑞之物以资表扬,所谓“王正则元气和顺,风雨时,景星见,黄龙下”。

天人感应思想探源

天人感应思想探源

天人感应思想探源“天人感应”这个词语的出处是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相感,阴阳相和。

”词语的出现虽然很晚,但是其思想渊源却很悠久。

“天人感应”之说,起源自《尚书•洪范》。

《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

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加以鼓励。

“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

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

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墨子、子思、孟子就提出了这一理论。

后来汉儒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

在程颢看来,“天就是人,人就是天,二者是一回事”。

这是很有见地的。

中国的现代哲学研究,几乎都认为"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概念范畴。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

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

张载、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分析起来,包括如下几个命题。

1.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张载说:"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

"明确肯定“人是一物”即人是万物之一。

张载《西铭》说:"天称父,地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其主要意义是肯定人类是天地的产物即自然的产物。

董仲舒的宇宙观

董仲舒的宇宙观

董仲舒的宇宙观一、董仲舒的背景董仲舒,光听名字就知道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

要知道,他可是汉朝有名的大思想家,身上背负的可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政治的大旗。

说起他的名字,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天人感应”理论。

嗯,简单来说,董仲舒把天和人之间的关系讲得明明白白,神奇得很。

他那会儿把“天”看得特别重要,几乎就是整个宇宙的主宰,几乎把天视为一个比人类还高的存在。

所以,一切事物的变化,都跟天有关系,天好像是个超强的控制者,时刻在观察、调整着这个世界。

简直像是古代版的“宇宙管理员”!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董仲舒的思想可不是闭门造车,他的宇宙观其实是吸收了很多当时的思想,比如儒家、道家、甚至一点点的鬼神之说。

所以说,董仲舒其实是个“融合派”,把各家的思想拉在一起,拧成一股绳,结果弄出来的理论既有深度,又特别有趣。

你想想,能把天、地、人、鬼、神全都串在一块儿的人,得多有才啊?二、天人感应的核心思想说到董仲舒的宇宙观,最有特色的就是他提出的“天人感应”了。

啥意思呢?简单说就是人间的事情,天上都会知道,天上的反应会影响人间的运势。

打个比方吧,天就像是个神秘的大Boss,给地球上的小人物们发号施令,控制着你我生活中的一切。

这个“大Boss”看人类的行为,如果你做得好,天就会“微笑”一下,给你好运;如果你做得不好,天可能就会给你点“惩罚”,比如天灾人祸啥的。

这一套理论,让古人既感到敬畏,又觉得有些安慰,毕竟,天知道你做了什么。

不过呢,董仲舒说的“天”并不是我们普通人想象的那种老天爷。

按他来说,天其实是有“情感”的,天高地厚,山川大河都跟人类心情一样,会有变化。

你说天上飘一朵云,不是普通的云,那是天的“心情”不好;要是天气大好,阳光明媚,那天应该是心情不错吧?所以,董仲舒觉得,如果人们的行为能符合天的“意图”,天就会对你宽容点。

如果不符合,天就会给你“考验”——比如气候不好,或者灾难频发。

是不是觉得特别像我们生活中的“上天安排”?董仲舒的上天可不是个懒得理人的存在,而是个随时观察你的一举一动的大Boss。

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

的君王 , 天更是会以灾异谴告 他们 。对此董仲舒在 《 天 灾 异 说 ,认 为 自然 现 象 和 统 治 者 的 行 为 有 因果 联 系 。 人三策》 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 , 它主要是对君王说 的 , 方面如果统治者的德行 品性好 ,就会获得上天的护 大意是警 告君 王对 于天人关 系问题要认真 对待 ,如果 佑 与 眷 顾 ;另一 方 面 ,天 子 违 背 了 天 意 , 行 仁 义 , 不
惧知觉 ,他的统治地位就不具有合法性 与正 当性 ,天 天人感应论臻 于成熟。作为董仲舒思想体系总纲领的 命就不会再眷顾他 , 失去 了天的护佑 , 政权就难保 了。 天人感应论 ,就 其理论上 看 ,主要是指天人之间的相 在董仲舒的论述 中 ,这种令人可畏 的天命 ,对于 互作用 ,包含两个方面 的内容 : 其一 , 通过天人同类、
的 发 展 ,到 汉 武 帝 时 代 ,经 济 发 展 ,国 力 强 盛 ,大一 应 论 ,其 核 心 是 把 天 之 所 以会 降祥 瑞 或 灾异 , 归结 于 统 的 帝 国 已 然形 成 。汉 武 帝需 要在 意识 形 态 领域 内重 统治者 自身的德行 。 董仲舒看来 , 在 天降祥瑞或灾异 ,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是对汉武帝所谓的 “ 灾异 于天的意志的强调 ,回归到人的 自身行 为上 来,强调 之 变 , 缘 而起 ” 问题 的 回答 。董 仲 舒 说 , 命 靡 常 , 何 天 具 有 良好 德 行 的 人才 会得 到 天 的护 佑 与 眷 顾 。
它是 令 人 可畏 的 东 西 。 命 可 以给 予 , 它也 会褫 夺 。 天 但 严 格 说 来 ,天 人 感 应 论 在 中 国 古代 思 想 史 上 有 着 对 于 君 王来 说 , 它一 方面 可以 任 命 圣 君 ,同时 它也 会 悠 久 的传 统 ,在 董 仲 舒 以 前 这 种 思 想 就 十 分 盛 行 了 , 惩 罚暴 君 。如 果 君 王 逆 天 而 行 ,滥 施 暴 政 ,又 不 能 警 但 只有 到 了 董 仲 舒 ,经 过 他 的 充 分 而 严 密 的 论 证 ,使

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研究综述

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研究综述
( 三 )西 周 时 期 西周时期的天入观赋予了 “ 天”以人的伦理道 德性, “ 天”不仅 是主宰之天 ,更是道义之天 。统治者要遵循 “ 天”的 旨意 ,必须要 “ 有 德 ”,即遵循道义治理国家,一旦 “ 失德 ”就会被取代 ,这是理性主义 在宗教神学体系中的萌芽。由此,笔者认为董仲舒 “ 天人感应”思想中 人格神之天的最早萌芽在西周时期的天人观思想中得 以体现。 ( 四)、春秋战国时期 这一 时 期 , 由于 战乱 带来 的不 幸 生活 ,人 们 对有 神 圣 意志 的 “ 天”的信奉 被 削弱 ,人文 主义 占据主 导地位 。此时人们 观念 中的 “ 天 ”逐渐更多 的指代 自然之天 ,即具体的天象、气象,而非主 宰之 天和道义之天 。阴阳家将原先相互独立 的阴阳学说和 五行学说整合成 套完整 的理论体系 ,认为 自然天象、气象的运行变化是阴阳五行的 作用 ,其中喻示着人事的吉凶祸福 、兴衰存亡。 笔者认为董仲舒 “ 天人感应 ”思想中对 阴阳五行理论的系统应用
论 的 实际应 用 ,本 文 的正 文 也将 由这 三 个部 分构 成 ,对 这 三个 部 分分 别 进行论 述 。 关 键词 :董 仲舒 ;天人 感 应 ; 阴阳
1 “ 天人感应 ”思 想的历史渊源 董仲舒 的 “ 天人感应 ”思想是董仲 舒在 前人对 天人关 系研究的基 础上发展 出来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学者祁向文在 《 论董仲舒 天人 感应思想》一文 中就对董仲舒 “ 天人感应 ”的思想渊源进行 了十分详 细概括 。文 中指 出西汉 以前天人思想的发展主要分为史前时期、殷商 时期、西周初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之际五个阶段 。
( - ) 、史 前 时期
分别是天、地、阴、阳、水、火 、金、木 、土 、人 ,由此可见 “ 天” 有两种 ,一种是 包含十端 的 “ 十端 之天 ”,另一种是 作为十端之 一 的 “ 一端之天” 前者是人格神 之天,后者是 自然之天 。自然之天反 映着人格神 之天的意志和 目 韵 ,两者在道德上形成统一 ,这是董仲舒 “ 天”的哲学的神学 目的论。 ‘

董仲舒自然哲学的四重维度及其对天人感应论的调适

董仲舒自然哲学的四重维度及其对天人感应论的调适

董仲舒自然哲学的四重维度及其对天人感应论的调适
崔锁江;白立强
【期刊名称】《衡水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24)6
【摘要】董仲舒自然哲学可以划分为自然论、天论、天人感应论、十端论四重维度。

“自然”标志事物发展的客观性、规律性、逻辑性。

天论则存在着自然之天与神明之天的二重性。

神明之天通过自然之天显示出“天意”“天命”。

天人感应论是董仲舒自然哲学的核心内容。

董仲舒尽管认为绝大部分自然现象出于自然界本身,但是更看重灾异与祥瑞等反映神明意志的特别现象。

君主的作为构成了感应的逻辑起点,进而被神明遣告,并反映为灾异与祥瑞两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天人感应的内在机理就在于以阴阳五行为主体的十端之间的同类相动。

而儒家通过分析灾异的阴阳五行属性,进而劝谏君主、改制更张。

讨论董仲舒自然哲学有助于实现对其天人感应论的内在机制问题进行调适,实现自然论、天论、天人感应论、十端论的统一。

【总页数】7页(P53-59)
【作者】崔锁江;白立强
【作者单位】衡水学院董子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34.5
【相关文献】
1.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与司马迁的“天人之际”
2.天人之学的自然哲学根基r——"十天端"架构中的董仲舒阴阳五行学说
3.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现代确立--论钱学森院士对中国古代“天人感应论”的证明
4.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从宗教与哲学视角看董仲舒天人关系思想
5.论王符的"天人新义"
——兼与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广川(今河北'>河北枣强)人。

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

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他“天人三策”观点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他的“天人三策”,是是答武帝策问“贤良文学之士”的三个对策。

从“天人感应”说出发,论证了“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的一套办法,归结到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在治公羊学时,说《春秋经》上所论的那些“变异”,如日月蚀、地震、山崩、水溢之类,不是自然界的偶然现象,而是“上天”有意的借以示警。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其对策语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这就是他所发挥的“灾异”之说的意义。

“天人感应”论,把天人格化了,把自然界原本与人间无关的灾异,硬拉在一起。

他说,作皇帝的,须要时时刻刻注意这些“变异”。

每当遇上“变异”的出现,变要检查自己的德行,看一看有哪些地方违背了“天意”,借此“改过自新”,争取挽回“天意”。

为了进一步将“变异”和皇帝的行动联系起来,他把若干自然现象同皇帝的某些行为,作了一个系统的类比。

如阴雨象征什么,天旱象征什么,四时失时象征什么,日月失序象片什么,山崩地裂象征什么,凡此种种,仿佛列表一般,都依一定的次序排列出来。

反正遇到这些“变异”,皇帝就要“修省”。

如果“修省”之后,“变异”不消,皇帝就要受“天”之罚。

但是,皇帝是“天子”,又不能因为惩罚而轻易去位,所以要借假“灾异”而转移到策免三公之制,甚至还有因“灾异”而诛杀三公的。

理由是三公之官,代皇帝行使政权,应当任皇帝之咎。

董仲舒认为“天”对地上统治者经常用符瑞、灾异分别表示希望和遣责,用以指导他们的行动,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

将天道人和事牵强比附,企图论证“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广川(今河北'>河北枣强)人。

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

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他“天人三策”观点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

他的“天人三策”,是是答武帝策问“贤良文学之士”的三个对策。

从“天人感应”说出发,论证了“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的一套办法,归结到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在治公羊学时,说《春秋经》上所论的那些“变异”,如日月蚀、地震、山崩、水溢之类,不是自然界的偶然现象,而是“上天”有意的借以示警。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其对策语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这就是他所发挥的“灾异”之说的意义。

“天人感应”论,把天人格化了,把自然界原本与人间无关的灾异,硬拉在一起。

他说,作皇帝的,须要时时刻刻注意这些“变异”。

每当遇上“变异”的出现,变要检查自己的德行,看一看有哪些地方违背了“天意”,借此“改过自新”,争取挽回“天意”。

为了进一步将“变异”和皇帝的行动联系起来,他把若干自然现象同皇帝的某些行为,作了一个系统的类比。

如阴雨象征什么,天旱象征什么,四时失时象征什么,日月失序象片什么,山崩地裂象征什么,凡此种种,仿佛列表一般,都依一定的次序排列出来。

反正遇到这些“变异”,皇帝就要“修省”。

如果“修省”之后,“变异”不消,皇帝就要受“天”之罚。

但是,皇帝是“天子”,又不能因为惩罚而轻易去位,所以要借假“灾异”而转移到策免三公之制,甚至还有因“灾异”而诛杀三公的。

理由是三公之官,代皇帝行使政权,应当任皇帝之咎。

董仲舒认为“天”对地上统治者经常用符瑞、灾异分别表示希望和遣责,用以指导他们的行动,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

将天道人和事牵强比附,企图论证“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假借天意把封建统治秩序神圣化、绝对化。

董仲舒认为,哲学所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谓“天人相与之际”(《汉书·董仲舒传》)。

这个问题,汉朝人也简称为“天人之际”。

这个问题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这确实是哲学所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从先秦以来,就一直进行着争论,到荀况作了一次唯物主义的总结。

荀况根据“明天人之分”的原则,比较正确地处理了人和自然的关系,集中地驳斥了宗教神秘主义的天人感应论。

董仲舒在荀况之后,又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但他对这个问题却作了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回答。

从某种意义说,他又复活了古代的天人感应的迷信,同时也是对荀况的天论的一种否定。

但是,董仲舒也不是简单地重复奴隶制时代的有神论的理论,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改造,并企图给以理论上的根据。


人感应论是董仲舒的哲学体系的核心。

上面所讲的关于天的理论和阴阳五行的学说,都是为这种迷信服务的。

“天人同类”的观念是董仲舒所宣扬的天人感应论的一个理论基础。

他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阴阳义》)这是说,天和人是同类的,人有什么,天也就有什么;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

人也可以说是天的副本,宇宙的缩影。

他说:“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

……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

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

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

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

乍视乍瞑,副昼夜也。

乍刚乍柔,副冬夏也。

乍哀乍乐,副阴阳也。

……于其可数也,副数;不可数者,副类。

皆当同而副天,一也。

”(《人副天数》)这是从人的身体的构造方面讲天人同类。

他又说:“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

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

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

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

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

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

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

……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性情有由天者矣。

”(《为人者天》)
这是从人的情感意识方面讲天人同类。

以上这些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主观比附。

不过,这种比附,在他的体系中都有重要意义。

在董仲舒看来,人是宇宙的缩影,是一个小宇宙。

反过来也可以说,宇宙是人的放大,是一个“大人”。

他实际上是把自然拟人化了,把人的各种属性,特别是精神方面的属性,强加于自然界,倒转过来再把人说成是自然的摹本。

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的拟人观的理论。

在这种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他宣传天人感应的迷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