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c3450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1f.png)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暴雨定义:我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的雨叫暴雨。
暴雨来临时,往往乌去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防御指南:1.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2.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3.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开关;4.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档上或置于高处;5.暂停田间劳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或山洞暂避。
暴雨避险:1.危旧房屋或在地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2.关闭煤气阀和电源总开关;3.立即停止田间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4.注意夜间的暴雨提防旧房屋倒塌伤人;5.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6.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
过马路要留心积水深浅。
大风定义:当风力达6级以上的风称为大风,它能拔起大树,折断电杆,倒房翻车,助长火灾等。
龙卷风:是一种从强对流积雨去中伸向地面的小范围强列旋风,同时伴有暴雨、雷电或冰雹。
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防御指南:1.关好门窗,室外搭建物要固紧;2.如遇危房,应立即搬出;3.社区里的幼儿园、学校应采取暂避措施,建议停课;4.如在户外,不要站在高楼、大树、广告牌下;5.暂停户外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6.老、弱、病、幼人群切勿在大风天气外出。
7.停放车辆要远离大树、广告牌等。
冰雹定义:冰雹是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固体降水物,小如豆粒,大若鸡蛋、拳头。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fa3207e1711cc7931b716b9.png)
说到极端天气,人们会联想到去年的一部 电影《2012》。电影中大量的场景虚拟了地球 上各种极端的天气,于是有人担心,是不是到 2012年真的会出现大毁灭。中国气象局郑国光 局长解释说,虽然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是一种 趋势,但是还不至于出现《2012》电影中出现 那种情景,但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 除全球变暖外,不少学者认为“人为”因素 也造成了极端天气的“常态化”,是自然生态平 衡被破坏的结果。“从农业产生的背景看,人口 剧增、生态环境变化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X年X月 X日XX 遭受冰雹 大风袭 击,图 为吹断 的大树
07年4月1日xxxx司遭受冰 雹袭击,部分油菜绝收
(6)暴雨洪涝
气象上暴雨的划分标准规定为:若24小时内的降水量达 到50.0~99.9毫米,称为暴雨,100.0~199.9毫米,称为大 暴雨,≥200.0毫米,称为特大暴雨。
暴雨洪涝是对xx省国计民生 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气象灾 害之一。主要体现为降水时 间集中,即雨强大,降水总 量大,极易引起山洪暴发造 成洪涝灾害,还可引发山体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造成江河水位陡涨、水库垮 坝、低洼地区积涝等,暴雨 若持续时间较长,则更易引 发严重的洪涝及次生灾害。
• 冰雹是从发展强烈的积雨云中 降落下来的固体降水物,民间 有称之为“白雨”。它常与大 风、雷雨同时出现。它是我省
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冰雹
出现的范围虽较小,时间短, 但来势猛,强度大,常伴有狂
风骤雨,因此往往给局部地区
的农牧业、工矿企业、电讯、 交通运输以于人民的生命财产 造成较大损失。
全省平均每年农田受冰雹灾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10%左 右,雹灾重的年份达25%。
气象防灾减灾 基础知识
xxxx年xx月
主要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在哪里
![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在哪里](https://img.taocdn.com/s3/m/9f88ad3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c.png)
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的重要性在哪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灾害似乎总是遥不可及,但当它们真正降临时,却能在瞬间改变一切。
无论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还是人为灾害,如火灾、交通事故,都可能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能够增强人们的风险意识。
很多时候,我们对灾害的认识不足,认为它们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往往会让我们在灾害面前措手不及。
而通过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可以让人们了解到灾害的多样性和严重性,认识到灾害随时可能发生,从而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
例如,通过了解地震的形成原因和发生规律,我们会明白居住在地震带上的地区面临着较高的地震风险。
这样一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会更加关注房屋的抗震性能,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再比如,知道了洪水的危害和预警信号,我们在雨季就会更加留意天气变化,避免前往危险区域。
这种风险意识的增强,能够让我们在灾害来临之前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大大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其次,防灾减灾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当灾害发生时,正确的应对方法往往能够挽救生命,减少损失。
然而,如果我们对这些方法一无所知,很可能会在慌乱中做出错误的选择,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以火灾为例,很多人在遇到火灾时,由于惊慌失措,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不知道如何安全疏散,甚至选择跳楼逃生,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而如果我们事先了解了火灾的特点和应对措施,比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爬行、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撤离等,就能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行动,提高逃生的成功率。
同样,在面对地震时,如果我们知道“生命三角区”的存在,懂得在室内寻找坚固的家具旁躲避,而不是盲目地往外跑,也能够增加生存的机会。
对于洪水,了解如何游泳、如何抓住漂浮物等技能,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正确的应对方法,只有通过广泛的知识普及,才能让更多的人掌握。
2024年气象防灾减灾大讨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2024年气象防灾减灾大讨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76b7bd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e.png)
2024年气象防灾减灾大讨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随着全球气候的日益变化,气象灾害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有幸参加了近期举办的气象防灾减灾大讨论活动,深感其重要性,也对防灾减灾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活动开始之初,我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深入理解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和周围人的防灾减灾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我了解到气象灾害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
从台风、洪水到干旱、雷电,每一种灾害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交流中,我遇到了一位来自农村的朋友,他分享了家乡遭遇洪灾时的经历。
那场洪灾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正是因为当地政府和民众在灾前的充分准备和灾后的积极应对,才使得损失降到了最低。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更加坚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除了听取他人的分享,我也积极参与了讨论,分享了自己对气象防灾减灾的看法。
我认为,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至关重要。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灾害的严重性,掌握基本的防灾知识和技能,我们才能在灾害面前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受益。
此外,我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更为精准的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灾害风险。
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让居民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起来,共同应对。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气象防灾减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它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齐心协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气象灾害时更加从容不迫,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防灾减灾能力,也为身边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气象防灾减灾心得体会(通用5篇)
![气象防灾减灾心得体会(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bef5f3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a.png)
气象防灾减灾心得体会气象防灾减灾心得体会(通用5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气象防灾减灾心得体会(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气象防灾减灾心得体会1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xx”。
县减灾委为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唤起社会各界对灾害事故的高度关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为做好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我县对“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进行早安排、早组织、早动员、早行动,成立了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县“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宣传周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广泛宣传,氛围浓厚1、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突出今年“防灾减灾日”主题,开展水旱灾害、地震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措施宣传,宣传报道全县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情况。
2、集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户外咨询宣传活动。
组织各减灾委成员单位在__县水镜广场集中开展“防灾减灾日”户外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和咨询台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通过现场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现场答卷、现场提问等方式集中宣传火灾、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基本知识和避险办法。
3、开展“五进”活动。
“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县广泛开展防灾减灾x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会、进家庭活动。
5月6日至12日,全县共开展应急演练4次,举办防灾减灾专题讲座10场,排查灾害风险隐患260处,开展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3200户,制作防灾减灾宣传展板120块,发放防灾减灾图书8000册,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30000份,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挂图6000张,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标语32条,参加活动志愿者600人,参加防灾减灾活动15000人(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宣传内容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讲解稿2024
![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讲解稿2024](https://img.taocdn.com/s3/m/6a34076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0.png)
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讲解稿2024一、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频繁,自然灾害也相继发生。
气象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形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而在面对这些灾害时,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防灾减灾和救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讲解将结合实际案例,从气象灾害的类型、防灾减灾的措施和救灾工作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
二、气象灾害的类型气象灾害是由气象因素引起的自然灾害,其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暴雨洪涝灾害: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是气象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暴雨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导致的。
例如,2016年7月河南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干旱灾害:干旱是指气候长期缺水导致的天气现象,会造成农作物歉收、草原干燥等问题。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干旱,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困扰。
3. 高温热浪灾害: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气温高会导致人们中暑、耕地干旱等问题。
2019年欧洲高温热浪灾害,导致多国出现高温纪录,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4. 风灾: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风等,会给当地带来狂风暴雨、倒塌房屋等问题。
2018年台风“山竹”袭击广东,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冰雪灾害:主要包括冰雹、冰冻、雪灾等,会给农作物和交通运输带来不利影响。
2010年北京冰雹灾害,给当地农业和交通造成了重大损失。
以上仅是气象灾害中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会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三、防灾减灾措施1. 暴雨洪涝灾害防灾减灾措施:(1)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排水能力;(2)加强河道的治理和维护,防止河水泛滥;(3)建设防洪堤坝,提高堤坝的防洪能力;(4)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2. 干旱灾害防灾减灾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提倡节约用水;(2)建设水利工程,增加农田灌溉面积;(3)推广耐旱农作物,提高农作物抗旱能力;(4)开展干旱监测,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信息。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ad94346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f.png)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自古以来,气象灾害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无论是台风暴雨、地震洪水,还是干旱寒潮,都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应对气象灾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气象防灾减灾的科普知识。
本文将从预警系统、紧急救援、灾后恢复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不断监测和分析气象数据,预测灾害的发生时间和空间,并向公众发布准确的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等多种渠道传播,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预警系统也需要配备专业的气象人员和设备,及时监测和报告灾情,为救援工作提供准确的参考。
2. 紧急救援灾害发生后,紧急救援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在气象灾害中,救援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展开。
比如在台风来临前,需要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的居民,安置好长者和孩子等易受伤人群;在地震后,要迅速组织医疗救援队伍,营救被困人员。
此外,救援工作还需要紧密协调各部门、各专业力量,提高救援效率和抢险能力。
3. 灾后恢复当灾害过后,灾后恢复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灾后恢复工作包括重建房屋、修复基础设施、恢复生产、改善环境等方面。
在灾后恢复工作中,需要科学规划和有序进行,充分考虑防灾减灾的要求,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同时,也要给予灾区居民充分的精神慰籍和物质帮助,帮助他们重建家园,重新开始生活。
4. 科普宣传科普宣传是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各种途径,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册、制作宣传视频等,向公众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的知识。
科普宣传要注意简明易懂、生动有趣,切勿使用专业术语,以免造成误解。
通过科普宣传,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气象灾害的特点、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5. 国际合作面对气象灾害的挑战,各国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分享各国的防灾减灾经验和技术,提高气象灾害的预防和救援水平。
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总结(3篇)
![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57277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b.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保障生产、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提高公众对气象科学知识的了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我国将每年的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
值此之际,我们组织开展了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气象科学知识的了解,增强防灾减灾意识;2. 传播气象科技发展成果,展示气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激发公众对气象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推动气象事业持续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举办气象科普讲座:邀请气象专家为公众讲解气象科学知识、防灾减灾技巧等,提高公众对气象的认识。
2. 悬挂宣传标语:在公共场所、社区、学校等地方悬挂气象科普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
3. 举办气象知识竞赛:组织气象知识竞赛,激发公众学习气象知识的兴趣,提高公众对气象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制作气象科普展板:展示气象科技发展成果、气象防灾减灾案例等,让公众直观了解气象工作。
5. 开展气象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等地方,开展气象科普宣传、咨询服务等活动。
6. 举办气象科普展览: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举办气象科普展览,让公众近距离感受气象科技的魅力。
7. 制作气象科普宣传册: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气象科普宣传册,发放给公众,方便他们随时了解气象知识。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公众对气象科学知识的了解。
通过举办讲座、竞赛、展览等活动,使公众对气象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
公众在活动中学习了防灾减灾技巧,提高了应对突发气象灾害的能力。
3. 传播了气象科技发展成果。
通过展示气象科技发展成果,让公众了解了气象事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 激发了公众对气象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活动得到了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好评,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5. 培养了一批气象科普志愿者。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592b55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d.png)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气象防灾减灾这个重要的事儿哈。
你们想想,那天气有时候就像个爱闹脾气的小孩,一会儿阳光灿烂得让人睁不开眼,一会儿又狂风暴雨让人狼狈不堪。
这要是咱没点准备,那不就傻眼啦?就说那暴雨吧,好家伙,那雨点子跟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往下砸。
要是咱不注意,出门没带伞,那可就成了落汤鸡咯!所以啊,咱得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要是知道要下大雨,咱就乖乖待在家里,或者带好伞、穿好雨衣再出门。
还有那大风,刮起来呼呼作响,能把街边的树都给吹得东倒西歪的。
这时候咱可得离那些广告牌、大树啥的远一点,万一被砸到,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呀!这就好比在路上走,你得躲着那些调皮捣蛋有可能伤害到你的家伙,对吧?再说说雷电,那闪电一亮,“咔嚓”一声雷,吓人一跳!这时候可千万别在大树下或者空旷的地方瞎溜达,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才是明智之举。
你想啊,那雷电就像个脾气暴躁的大汉,咱可别去招惹它。
还有那高温天气,热得人汗流浃背,恨不得整天泡在水里。
这时候就得多喝水,别等渴了才喝,那可就晚啦!就像汽车没油了才去加油,那不就跑不动了嘛。
那要是遇到了灾害天气,咱也别慌。
就好比遇到了困难,咱得冷静应对。
比如洪水来了,赶紧往高处跑,可别傻乎乎地还在低处晃悠。
咱中国人不是常说嘛,未雨绸缪。
这气象防灾减灾也是一样的道理呀!平时多留意,多学习一些知识,关键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啦。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天气变化,它们发起威来也是很厉害的哟!所以呀,大家都要重视起来,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别让天气这个“小淘气”给咱带来大麻烦。
让我们一起和气象灾害说“拜拜”,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过好每一天!怎么样,大家都记住了吗?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
![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c5e3a3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9.png)
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摘要:气象科普宣传作为一种向公众普及气象学知识,提高大众应对气象灾害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气象科普宣传逐渐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
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外,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为气象科普宣传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及应用,希望能够促进气象科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象科普宣传;防灾减灾;作用;应用引言气象工作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它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它是一项基础性的、先导性的、充满科学性的公共事业。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对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日益加剧,公众对于气象知识的科普需求进一步提高。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气象科普宣传体系,能够在突发灾害事件时更好地为公众解疑释惑,能够增强公众应对气象防灾减灾避灾、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能够助力政府社会利用天气过程服务生产生活,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保障人们群众的美好生活,为我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
1.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气象科普宣传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普及气象学知识,让人们更加了解气象规律,认识气象灾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一种方式。
在防灾减灾中,气象科普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气象科普宣传可以提高人们的气象知识水平,让大众了解气象规律和灾害形成条件。
只有深入了解气象学知识,才能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天气变化和灾害。
例如,我们知道台风是一种强热带气旋,会带来强风大雨,引起严重的洪涝灾害。
通过气象科普宣传,我们可以了解基本的台风知识,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减少因台风带来的损失。
其次,气象科普宣传可以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当遭遇气象灾害时,人们可以更快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例如,当受到龙卷风威胁时,我们应该躲到室内结实的地方躲避,并避免藏在窗户、天花板和轻质隔墙附近。
气象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气象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b7485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8.png)
气象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气象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气象技术在防灾减灾工作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技术日益精准和多样化,为我们抵御自然灾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首先,气象卫星技术是现代气象观测的重要手段。
气象卫星能够从太空对地球大气进行大范围、高频次的观测,获取云图、温度、湿度、风速等多种气象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监测台风、暴雨等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系统的形成、发展和移动路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在台风来临前,通过气象卫星可以提前数天甚至一周左右监测到其生成和发展的趋势,为相关地区的防灾准备工作提供宝贵的时间。
而且,气象卫星还能够对海洋、沙漠等常规气象观测手段难以覆盖的区域进行有效监测,填补了气象数据的空白。
其次,雷达技术在气象防灾减灾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气象雷达能够探测大气中的降水粒子,从而确定降水的强度、位置和移动方向。
多普勒雷达还可以测量降水粒子的运动速度,进而推算出风速和风向的变化。
在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警中,雷达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雷达回波显示出强烈的对流活动时,气象部门可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公众采取防范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是气象防灾减灾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基于大气物理规律和数学模型,利用超级计算机对大气未来的状态进行模拟和预测。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观测数据的日益丰富,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和时效都有了显著提高。
如今,数值天气预报可以提前几天甚至一周为我们提供较为准确的天气趋势预测,为政府部门制定防灾减灾策略、调配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上述技术,气象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也为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便利。
在过去,气象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都受到一定限制。
如今,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手机 APP、网站等渠道随时随地获取最新的气象信息。
气象部门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实现快速、广泛的传播。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5cc35cb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a.png)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一、气象灾害及其防灾减灾
气象灾害是指由自然界无法控制的天气状况引起的损害和损失,例如风暴、洪水、台风、地震、暴雨、干旱、寒冷等,它们会造成人民生活损失和经济损失,更严重的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关于防灾减灾,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1、做好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家正确认识灾害,充分认识和理解气象灾害的危险性,了解气象灾害的类型及其发生机理,并针对特定的气象灾害,采取防范措施。
2、加强监测设施的建设,让我们能及时发现气象灾害的发生,能预测气象灾害的发展趋势,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加强抗灾减灾能力建设,避免气象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应采取迁移搬迁措施,迅速采取营救施救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
4、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建立起完善的灾害预警系统,为群众提供及时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
二、关于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
1、强调“及时预防,永远是最好”的宣传理念,让大家重视气象防灾减灾,积极配合防灾减灾工作,提高民众应付灾害的能力。
2、抓紧宣传灾害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个人及家庭防灾减灾能力。
介绍气象灾害的危害,介绍具体的防御措施,告知公众如何做好灾害准备工作。
3、倡导灾害减灾文明理念,倡导以文明的方式应对灾害,弘扬
正确的文化,增加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理解,减少受灾人们的痛苦。
4、宣传和发掘群众的防灾减灾措施,如宣传营造防洪渠等抗洪措施,提高群众的防洪能力;通过鼓励群众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来,提高群众的抗震能力;鼓励群众多做节水植树等绿化工作,减少沙漠化等气象灾害的发生率。
气象防灾减灾活动总结7篇
![气象防灾减灾活动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a2bb8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6.png)
气象防灾减灾活动总结7篇篇1一、引言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的频发性和严重性愈发引人关注。
为了提高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本单位近期举办了一系列气象防灾减灾活动。
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以期为未来工作提供借鉴。
二、活动概述本次气象防灾减灾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活动形式包括线上宣传、线下讲座、应急演练等。
参与对象包括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
三、活动实施1. 线上宣传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包括灾害类型、预警信号、应对措施等。
同时,开展在线问答互动,解答公众疑问,提高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的认识。
2. 线下讲座组织专家团队,在各类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讲座,现场解答疑问,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3. 应急演练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公众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公众应对气象灾害的实战能力。
四、活动成效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本次活动,公众对气象防灾减灾的认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对气象灾害的警惕性和应对能力得到了增强。
2. 普及防灾知识活动普及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包括灾害预警、应急处理、灾后自救等方面,提高了公众的自我防范能力。
3. 增强应对能力通过应急演练,公众对应对气象灾害的流程和要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实战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问题与建议1. 宣传广度不够尽管本次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部分人群未得到有效宣传。
建议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2. 活动形式单一当前活动形式主要以讲座、宣传为主,形式较为单一。
建议丰富活动形式,如开展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游戏、竞赛等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六、未来工作展望1. 加强宣传力度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宣传效果。
2. 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形式,开展更多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3.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相关部门、专家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05051856011ca300a6c39070.png)
二、气象灾害及预警知识
雾: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水平能 见度在1千米以下称雾(或大雾),低于500米时称浓雾 ,低于50米时称强浓雾;1千米~10千米为轻雾。
寒潮: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常带来强降温、大风 等灾害天气。24小时平均气温降幅8℃或48小时平均气 温降幅10℃以上,过程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
3、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 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边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 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 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 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 位势、缩小暴露面。
二、气象灾害及预警知识
台风:发生于热带洋面、 呈逆时针旋转的强烈大气漩涡 ,直径可达数百至上千公里。 往往伴随狂风暴雨、滔天巨浪 和风暴潮,给影响地区造成严 重灾害,同时也有解除盛夏伏 旱作用。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 生成地在西太平洋和南海,年 均28个,87%集中在7~9月。 我区影响台风(过程雨量50毫 米或过程风力8级)年均2.5个 ,严重影响台风(过程雨量100 毫米或过程风力11级)年均0.8 个。
一、气象基础知识
一、气象基础知识
北仑区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水量 1329.6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486.7毫米。其中,6月 至7月为梅雨期,又称“黄梅雨”,易出现梅汛期暴 雨洪涝,降水量、降水日数分别占全年的23.8%和 18.5%。8月至9月为台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23.9%, 但相对变率较大。年日照时数1826.2小时,年日照 百分率41.2%。月日照时数以7月份最多,日照时数 为234.6小时,日照百分率54.7%;2月份最少,日照 时数为103.3小时,日照百分率33.2%。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现状、对策和发展建议
![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现状、对策和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4cc265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a.png)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我国面临的气象灾害现状及其影响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南部,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大部分地区季风气候特色鲜明,冷、暖、干、湿的季节变化大。
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致使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强度大、损失重,属世界罕见[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在我国发生的极端气象灾害呈现频发多发重发的特点和趋势,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以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比过去大得多。
图1不同种类自然灾害损失占比据统计,在我国所有的自然灾害中71%是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占8%,海洋灾害占7%,农林牧渔业灾害占6%,其他灾害占8%。
在气象灾害当中,洪涝灾害最严重(36%),干旱次之(12%),台风灾害排名第三(11%),风雹灾害(6%)和低温冷害(5%)分别排在第四、第五位,这五种以外的其他气象灾害占1%。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统计,近10年(2006-2016年)因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受灾人口约3.5亿,死亡近2000人,总体上死亡人数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直接经济损失近4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虽然在逐年减小,但平均每年仍达3400亿元以上。
2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的现状从上面数据的宏观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到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的进一步重视,从国家层面上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来增强和促进气象防灾减灾观念的提升,比如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制定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政府职能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防灾减灾气象科普知识
![防灾减灾气象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42ba10e87101f69e31951b.png)
防灾减灾气象科普知识汇编一、知识点1.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旋涡。
2.龙卷风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
3.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雨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
4.雷电时,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
5.拉尼娜现象(反厄尔尼诺现象):在赤道太平洋东中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
6.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4年的时间。
7.气象咨询电话:961218.在台风来临前如何安全避险?A要明白自己所处的是否是台风要侵袭的危险区域;B要了解安全逃离的路径以及政府提供的避难场所;C要具备充足且不易腐败的食品和水;D注意清理通畅下水道;E买保险9.全球约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危害地区。
10.各国对沙尘暴的应对妙招:i.美国:“天地结合”降沙尘ii.中国:京津周边建生态屏障iii.澳大利亚:围绕牧场治沙iv.中东:黄金铺就绿色11.黑潮不是黑色的潮水,而是一股颜色深邃(黑)的暖流(潮)。
12.北京在国内率先把对环境无影响的绿色催化剂液氮用于飞机增雨,率先把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飞机作业指挥,率先进行气球携带碘化银焰弹增雨作业。
13.世界上的第一张天气图是因克里米亚战争而诞生的。
14.中国第一张气象图是上海徐家汇气象站绘出的。
15.北极阁气象台是中国的第一个拥有全面的测绘气象数据能力的气象台。
16.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称为台风或飓风。
17.热带气旋按照其强度的不同,依次可分为6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18.台风究竟如何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呢?1、颠簸2、结冰3、雷击4、冰雹5、能见度低6、风切变19.气象武器主要通过催化空气中的不稳定因素,产生能量转化,导致局部地区的天气发生变化。
20.当有雷电时,不得已需在树下停留时,须与树身保持两米以上距离,同时尽可能地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双臂不要接触地面。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https://img.taocdn.com/s3/m/d9e238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13.png)
社区应对措施
组织救援队伍、协调资源、提供应 急服务等。
培训与演练
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个人和 社区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04
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
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应急预案的制定
根据气象灾害的特点和可能造成 的危害,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
应急预案的实施
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迅速启动应 急预案,按照预案规定的程序和 措施进行处置和救援。
传播途径
针对性
预警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如 电视、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等。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受众,应采取不 同的传播途径和覆盖范围。
覆盖范围
预警信息的覆盖范围应尽可能广泛, 以便更多的人能够接收到预警信息。
个人与社区的应对措施
个人应对措施
根据预警信息,及时采取行动, 如转移至安全地带、准备应急物
物资调配
在灾害发生时,根据救援需要,及时 调配物资,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
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灾情评估
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为恢复和重建工作 提供依据。
恢复计划制定
根据灾情评估结果,制定恢复计划,明确恢复目 标和措施。
重建工作实施
按照恢复计划,逐步开展重建工作,包括修复基 础设施、重建房屋等。
02
常见气象灾害及其防范
台风与防范措施
台风预警
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台风预警 信息,了解台风的路径、强度
和可能的影响范围。
避免外出
在台风来临时,尽量留在室内 ,避免外出。如果必须出行, 应远离高楼、树木、电线杆等 危险区域。
固定易飞物品
将室外的易飞物品如花盆、杂 物等固定好,防止被风吹落伤 人或造成其他损害。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2d631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f.png)
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大风防御措施风害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大风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危害。
直接危害主要指造成土壤风蚀沙化、对作物的机械损伤和生理危害,同时也影响农事活动和破坏农业生产设施;间接危害是指传播病虫害和扩散污染物质等。
对农业生产有害的风主要是台风、季节性大风、地方性局地大风和海潮风等。
在不同的季节,造成风害的天气系统也不同。
冬季和春季,伴随着冷空气的爆发,经常出现的是大范围的寒潮大风,以偏北风为主,气温低,持续时间较长。
夏季和秋季,大范围的大风主要是由热带气旋和台风造成的,常出现在沿海地区,台风登陆后,常造成风灾、涝灾和风暴潮。
由局部强烈对流形成的风暴天气在春夏季也经常出现,比如雷暴大风、龙卷风等造成范围小、破坏性极强的风害。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一种涡旋现象,破坏力极强,发生范围小,风速大,会造成较大灾害。
飑线是一种范围很窄有强风并伴随着雷暴大雨的天气带,经常出现在强烈的冷锋前面,常伴有强大的阵雨和冰雹,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灾害性天气。
飑线和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可拔起大树,吹断树枝,摧毁庄稼,对农业危害很大。
沙尘暴是大风造成的一种恶劣天气,大量的尘土、沙粒被大风卷入空中,随高空风漂移,空气混浊,能见度低,也会造成风害。
风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表现1、机械性损伤:强风能造成作物和树木倒伏、落叶、拔根以及花果被吹落,在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2、生理危害:干燥的大风加速林木的蒸腾作用,使作物失水过度,作物凋萎甚至枯死。
春季大风还会加速土壤失墒,冬季大风会造成冻害和抽条。
这些危害造成的农作物的减产都是很严重的。
3、风蚀:大风能吹走地表土壤,形成风蚀。
中国北部和西北内陆地区,风蚀十分强烈,近半个多世纪历来形成的沙漠化土地约5万平方公里。
4、大风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设施等。
什么是人工防雹?人工防雹中,催化技术是影响防雹效果的关键,而与催化技术直接相关的问题是冰雹形成的物理过程。
雷达观测表明,冰雹云体发展强烈,初始回波一般出现在5公里至6公里高度,处于发展阶段的对流云强回波区也在5公里至6公里高度,冰雹云的回波顶高约12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 、广播 、农村 大喇 叭等 多种渠道 ,拓 宽科普 内涵 ,打 造河北 气象 科普宣 传的 第 一 品 牌 , 使 气 象 科 普 知 识 、 防 灾 减 灾
意 识 深 入 人 心 , 大 力 提 高 气 象 科 普 、 防 灾减 灾的 公众关 注 度。 2 5树 立 完 善 的 气象 科 普 宣 传 品牌 效 .
。 期
蔷 …
删。 ,
D I1 9 9 ji n10 — 92 2 1 .80 3 O: 0 36 / .s .0 1 8 7 00 1 .0 s
谈气象 防灾减灾知识 的普及
成海民 ’ 王跃峰 ’薛玉敏 1河 北省 气 象影 视 中心 0 0 2 ;2 隆化 县 气 象局 0 7 0 . 50 1 . 600
和措施 ,希 望对相关 部 门有 所帮助 。
甓镶穗
j l _≮誓 l ∥_ ◆
应 。建 立健 全 科普 工 作管 理 网络 体 系 ,
加 强对 科普 工作的 组织协 调 力度 ,建立
气 象 科 普 宣 传 试 点 , 根 据 科 普 工 作 对 象 ,积 极 开 展 形 式 多 样 、 内 容 丰 富 的科
的 破 坏 力 深 有 感 触 , 为 灾 害 性 天 气 到 来 认 前的 预 警 和 防 御 措 施 很 有 必 要 ,渴 望 得 到
各有 不 同。 而不同的 地理特 征也造 就 l 『 气候 特征 的多 样性 。复杂 的气 候特征 进
一
视 ,也 算从 我们 的角度 给 了他 Nhomakorabea一点 点
帮 助和 希 望 。
步加 强 了进行 科普 宣传 的必要性 。 针
对公 众对于 一般 天 气气候一知 半解 ,对 于特 殊天 气知之甚 少 的情况 ,及时有 效
杂 , 基 本 囊 括 所 有 地 势 地 貌 , 从 高 山 列 河 谷 ,从 丘 陵 到 平 原 , 从 沿 海 到 内 陆 ,
估报 告 。在 面 提到 的 曾发生泥石 流的 这 个 村 子 ,有 几 户 人 家 确 实 仍 处 于 危 险 地带 ,三面 环 山 ,又处低洼 ,尽 管我们 没有能 力帮 他们解 决最实际的搬家问题 , 但 是 我们 可 以 从 气 象 角 度给 这 里 做一 个 砰
风 格 变 幻 不 定 ,就 事 论 事 的 成 分 比较
气象知 识的 宣传介 绍 ,成为防 灾减 灾的
重 要 工 作 内容 ,也 是 服 务 于 民 的 重 要 举
措 。
目前国内常规的 气象影视 节 目已经非常普 及, 各省 气 象影视 机构 每 天都 要 制作 几 套
甚 至 几十 套 节 目, 气 象 防 灾减 灾知 识 的 但
多 ,覆盖面和 到达 率没有形成规模 , 例如 遭遇 某种灾害性天气甚至极易引发气象地 质 灾 害 时 , 会 进 行 相 关 介 绍 及 防 范 建 议 。但 并没有 使科普 宣传 工作成 为一 个 系列的活 动 。这样就 使 公众的 认知过 程 缺 乏 连 贯 性 , 科 普 宣 传 也 显 得 有 些 支 离 破 碎 ,没 有 形成 品牌 效 应 。
2 4进 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公众关往 .
度 。 通 过 户 外 大 屏 幕 、 网络 、 手 机 、 电
普及仍处于初 级阶段 。 特别是在一 些气象
地 质 灾 害 多发 的 山 区 , 气 象地 质 灾害 防 对 御 相 关知 识 的普 及 更是 迫 在 眉 睫 。 文章 介
绍 了 国 内普 及 气象 防 灾减 灾知 识 的现 状 , 阐述 了普 及 气 象 防 灾减 灾知 识 的意 义 , 并 就 气 象 防灾 减 灾知 识 的 普 及谈 了一些 想 法
到 所需 要 的 天 气情 况 、气 象 信息 。而对 于 气 象防 灾 减 灾 知 识 的普 及 却 仅 仅 处于 起 步 阶 段 。 最 近 , 我 们 深 入 到 平 山 县 的 农 村 , 现 大 家 获取 气象 知 识 的渠 道 极 为 匮 发 乏, 在我 们 走 访 的 这 个 村 子 , 大 喇 叭 ” “ 并
气象 ;科 普 ;泥 石 流 ;防 灾减 灾 ; 宣传
1 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的现 状
日前 , 公 众 获 取 常 规 气 象 信 息 的 渠
普活动 。充分 发挥专 业优 势 ,普 及 气象 防 灾减灾 知识 ,树 立完善 的 气象科普 宣
传 品 牌效 应 。
道 已经非常丰富 了,从报纸、广播 、电视 到 网 络 、手 机 ,我 们 都 可 以 非 常 方 便 的 得
2 普及气象 防灾减 灾知识 的 目的
和意 义
2 1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北 . 河 灾害性 天 气多 ,种类 全 ,仅 20 一 0 9年 年 ,河 北就 遭 受 了 干旱 、冰 雹 、大风 、
低 温 冻 害 、 高 温 、 雷 电 、 局 地 暴 雨 、连 阴 雨 、大雾 、暴 雪等 诸 多 的气 象灾 害 , 损失 达 ] 4 1 亿 元 。 成 5 人 死 亡 ,16 4 .6 造 3 5 人 受 伤 ,其 中 仪 在 雷 电 灾 害 中 死 亡 人 数
估 , 阐 述 危 险 性 , 上 报 政 府 , 引 起 重
未 覆盖这里 ,村广播 也并 不是可以清晰的 传到每一户 ,电视 只能 收到 有限的 几个频 道 ,网络更是 尢从谈起 ,也 几乎看不到任 何形式的气象科普宣传。 该村曾在 19 年 96 发生过泥石流灾害 , 民们对灾害性天气 村
就达 到了 2 4人 。加强气象科 普知识的宦 传 ,将 大大 促 进 公 众 对 气 象 灾 害 的 了
解 ,掌 握 基 本 的 防 灾 减 灾 知 识 , 减 少 不 必要 的 损失 。
3 普及气 象防灾减灾知 识的措施
3 1给 极 易 发生 气 象 灾 害的 地 方 做评 .
22帮助公众了解所在地的地形特征 . 及 气 候 特 征 。 河 北 幅 员辽 阔 , 地 形 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