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高科技实力
简述西安的城市特色
![简述西安的城市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8985ae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7.png)
简述西安的城市特色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城市特色。
下面将从历史遗迹、美食文化、民俗风情和现代发展等方面来简述西安的城市特色。
一、历史遗迹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著名的兵马俑就是西安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守卫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展现了古代中国的军事力量和文化艺术水平。
除了兵马俑,西安还有著名的大雁塔、钟楼、鼓楼等古建筑,它们见证了西安城市的历史沧桑和文化积淀。
二、美食文化西安是中国美食之都,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美食。
首先是著名的陕西菜,以酸、辣、麻为特点,口味独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等,它们口感鲜美,深受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
此外,西安还有丰富的小吃文化,如烤肉串、臊子面、油泼面等,每一种小吃都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风味特点,让人垂涎欲滴。
三、民俗风情西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民俗风情。
每年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都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和民俗表演。
尤其是西安的古城区,保存了许多传统的民居建筑和街巷布局,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民间艺术表演。
此外,西安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陶瓷等,它们传承了千年的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
四、现代发展西安作为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也在不断追求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西安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高楼大厦林立,现代化的商业街区和购物中心在城市各处拔地而起。
西安还积极发展科技产业,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入驻。
同时,西安还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出行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城市特色。
无论是历史遗迹、美食文化、民俗风情还是现代发展,都展现了西安的独特魅力。
游客可以在西安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品尝美味的特色美食、体验传统的民俗风情,同时也可以领略到现代化城市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西安的城市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和投资兴业,为西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https://img.taocdn.com/s3/m/c5f4a7a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1.png)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引言: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中国重要的航空工业集聚区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战略基地。
本文将对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进行介绍,包括其背景、特点、发展情况和未来趋势等。
一、背景概述1.1 地理位置: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紧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交通便利。
1.2 发展历程:该基地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航空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1.3 产业布局:基地目前聚集了航空工程技术、航空制造、航空装备维修等多个领域的企业和机构,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二、特点与优势2.1 人才优势:基地得益于当地丰厚的航空工业人才储备,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保证了航空高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2.2 技术优势:基地聚集了国内外领先的航空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设施和研发能力,为航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3 市场优势:基地靠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具有便捷的国内外航空物流通道,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合作机会。
三、发展情况分析3.1 产业发展:基地目前已形成了集航空工程技术、航空制造、航空装备维修等多个领域于一体的产业布局,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和突破。
3.2 企业创新:在基地的支持下,许多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了航空高技术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升级。
3.3 国际交流:基地与国际航空工业企业和研究机构保持紧密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航空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四、未来发展趋势展望4.1 制定发展规划:基地将进一步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航空高技术产业的战略布局,引进更多的优秀企业和项目。
4.2 推动技术创新:基地将积极推动航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3 加强国际合作:基地将进一步扩大与国际航空工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开展更深入的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西安205研究所
![西安205研究所](https://img.taocdn.com/s3/m/529cad75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b.png)
西安205研究所西安205研究所,成立于20XX年,是一家专注于科研创新的高科技研究机构。
研究所的主要标志是“创新、卓越、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
西安205研究所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包括博士和硕士等高水平的科研人员。
他们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创新能力,并致力于解决国家关键科技难题与技术瓶颈,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
研究所以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为重点进行科研工作。
其中,信息技术方向主要涉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新材料方向关注先进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研究;生命科学方向注重生物医学、药物研发等方面的科研;环境科学方向关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西安205研究所具备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室条件,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
同时,研究所与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着积极的合作关系,开展智力、技术和资金的共享与交流。
研究所以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技术应用为目标,积极与企业进行技术转让和产业化合作。
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西安205研究所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与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
这些国际合作项目不仅促进了本所科研水平的提升,也为我国在国际科技领域的影响力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西安205研究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科学普及和人才培养。
定期开展科技讲座、科普活动和科研成果展示,提高公众对科学与技术的认知与理解。
并设立奖学金、资助项目等,为青年学子提供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西安205研究所将秉持“创新、卓越、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科研创新,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西安的高科技实力
![西安的高科技实力](https://img.taocdn.com/s3/m/81e140900b1c59eef9c7b4c5.png)
作为全国首批的六个,西部唯一的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的科技实力与人材优势相当明显。
一·西安高技术产业领域及概况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西安国内生产总值由946.7亿元增加到1737.1亿元,年均增加13.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460多亿元,其中,2007年的投资总额那么是2003年的3倍;地址财政收入由72.8亿元增加到125.3亿元,增加1.7倍;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增加,进出口总额由23.1亿美元增加到53.6亿美元,增加2.3倍,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由2.6亿美元增加到11.2亿美元,增加4.3倍。
2007年西安市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及高技术效劳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同比增加超过2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4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8%;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超过15亿美元。
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与实验进展(R&D)的内部经费支出达到35亿元,占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产业研发强度),相当于GDP的2 %。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6768件,比上年增加62%;全年专利授权量2529件,比上年增加43%。
202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00亿。
二·西安高技术产业基地的优势与特色西安市现有政府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办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72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测试和检测中心160多家,一般高等学校47所,其中全国重点大学9所,共有教职工5.7万多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11.6万人.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40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6.4%,其密集度之高,居中国大中城市之首。
“两院”院士44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奉献专家580余人。
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域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是中国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西安现有国家级的开发区及产业基地4个(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9个,是全国首批五个效劳外包基地城市之一。
西安大产业发展趋势
![西安大产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0a089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6.png)
西安大产业发展趋势西安大产业发展趋势近年来,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游玩和投资。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西安的大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探讨西安大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科技创新产业的崛起近年来,西安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大力支持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众多,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成果。
例如,西安曲江新区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集聚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和高新技术企业。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还带动了就业岗位的增加,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西安的科技创新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西安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西安还积极引进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
可以预见,未来西安科技创新产业将进一步壮大,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址和文化景观。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从各地慕名而来,感受西安的历史韵味和文化魅力。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西安的文化旅游产业也迅速兴起。
近年来,西安市政府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一系列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例如,西安城墙、大雁塔、兵马俑等历史遗址,成为了游客必去的景点。
同时,西安还建设了一大批文化主题公园和文化产业园区,如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园、大唐芙蓉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可以预见,未来西安的文化旅游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三、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服务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雄厚的陕西科技实力
![雄厚的陕西科技实力](https://img.taocdn.com/s3/m/2bd16b6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f.png)
882016 / 09 / VOL.191如果说中国是一棵有5000年历史的大树,而她深埋在地下的根就是今天的陕西。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岁月中,陕西西安有2000多年作为十三朝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虽然陕西在行政区域上被划分到了西北,实际您如果摊开中国地图,会发现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的标志就是陕西秦岭,陕西西安在中国版图正中心,中国的大地原点在陕西的泾阳县永乐镇,中国“北京时间”授时控制中心在陕西,“北京时间”实际上是“陕西时间”。
2016年4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小卫星测控地面站正式建成,科研团队的师生们在调试天文望远镜。
雄厚的陕西科技实力文/本刊记者 李承明计划”,178人入选省“百人计划”。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居全国第5位,每年登记科技成果1000余项,科技活动直接产出居全国第7位。
陕西的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航空、机械、电子、农业等领域重要的科研生产基地。
高科技技术实力雄厚,国家测人,“两院”院士62人。
国家级高新区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4个,数量居全国第5位;省重点实验室89个,省企业技术中心166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5家;近3年来,共有59人入选国家“千人陕西的科教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1、陕西科技综合实力雄厚,位居全国前列。
陕西是科技大省,科教资源总量富集。
陕西省有各类科研机构1126家,全省现有各类科技人才173万人,拥有科技工作者110万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89WEST CHINA DEVELOPMENT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斗”系列80%的零部件是在陕西西安生产制造的。
全国唯一的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067基地在陕西西安,全国唯一的生产卫星导航的研究所504所在陕西西安。
全国唯一的生产航空导航控制系统的618所在陕西西安。
中国唯一的卫星测控中心在陕西西安。
参观西安504所
![参观西安504所](https://img.taocdn.com/s3/m/75b59c17f12d2af90242e661.png)
认知实习实践心得阿瑞这个暑假,我们的认知实习课来到了504所。
它的全称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这里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先进,可以说是站在中国科学技术最前沿的研究院。
参观这个研究院,我们收获匪浅。
刚进入这所研究院时,我们到达的就是大厅。
这里陈放着神舟五号模型和一颗卫星的模型。
神舟五号是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看到它的模型,大家就明白了这所研究院的研究内容,顿时感觉到这所研究院的重要性。
而且当看到各种实验室里的精密仪器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人员,我们就感到这次参观必将不枉此行。
在这里,研究院袁方部长带领着我们参观。
他曾提到,这里研究的卫星上的距离传感器在探月卫星着陆的过程中,只工作短短的几百秒,但是就是这短短的几百秒,却决定着探月工程的成败,花费了504所好几年的时间。
任何国家的一项工程,无不需要成千上万的人默默奉献,整个集体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如同中国梦一样,这是一个中华民族的梦,需要全体中国人为之奋斗的梦。
听着袁部长说得一席话,我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不轻,是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责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现在就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就是储备知识的时候,所以还是需要认真学习,刻苦努力。
为成为祖国的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走在楼道里,我们就可以透过玻璃看到里面的工作人员。
每个人身穿着白色的大褂子,说实话,我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不计较个人工资的高低,在这里工作着就是一种幸福吧。
有一个地方我们都想进去参观,可是由于未获得批准,我们只能隔着玻璃窗静静的观望,那就是实验室。
整个实验室从外观来看特别大,里面到处是各种各样的仪器。
这些仪器见没见过,听也没听说过,不过每件都是价值不菲。
袁部长给我们介绍星载铷钟,他说这种钟中国以前没有能力生产,需要向西方国家购买,可是他们依靠这个,要价昂贵。
当我们国家研究出的时候,他们就降价要卖给我们,可是我们再也不会买了。
所以,自主创新,不依靠别人是多么重要。
我们国家现在就是提倡自己研发、制造,这样才不会受制于人。
西安:“具有历史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西安:“具有历史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https://img.taocdn.com/s3/m/760a18df360cba1aa811da83.png)
截至 2 0 0 6 年, 西安 高新 区实现 营业
收入 1 3 7 9 . 9 7 亿元 , 其 中年 收入过 1 0 0
亿 元企 业有 1 家 ,过 2 0亿 元 企 业 有 1 8 家 ,过 1 0 亿 元企业有 2 5家 ,过 亿 元 企
高新区及经济开发区第三位。
西安高新 区始终是西安 经济的 “ 排
今变成 了 “ 凤还巢” 。目前西安 高新 区从 业人员达 3 6 万人 , 其 中参 与创业 创新的
两院 院 士 4 6 人 ,留学 人 员两 千 多人 ,博
形成集成 电路 、软件 、通讯 、装备制造、 汽车制造 、 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 。 累 计转 化重大科技成果6 8 0 0 多项 , 其 中7 7 0
些措施 , 西安高新 区产业集群效应 、 规模
效应逐步显现 。 优越 的创业环境 、 优惠的 投资政策和 周到细致 的服 务 ,使这里成
良好的创 业环 境不仅 吸引 了大量 国内外 优秀 人才 .也 让更 多曾经 “ 孔雀 东南飞 ”的 西安本 土人 才纷纷 “ 凤还巢 ” 。
为 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天堂和兴业热土 。 曾经的人才外流 “ 孔雀东南飞” 状 况, 如
六 大功 能 园 区 。 同时 , 高 新 区开 展 了以 龙
头企业扶持和产 业链 完善为核心的产业
集群培育 , 先后 出台了 “ 5 1 5 ”龙头企业
扶持计 划、 创新性企 业培 育计 划, 鼓励软 件、 集成 电路产业发展及促进贷款融资 、 鼓励全 民创业等 2 0 多项新 政策。通过这
饭 的 历 史 使 命 ,机 遇 赋 予 了这 片 土 地 新 的生机 , 成 为 西 安 梦 想 起 飞的 出发 点 。 凭
西安高新区提升硬科技
![西安高新区提升硬科技](https://img.taocdn.com/s3/m/2d3d860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6.png)
Support Platform 支撑平台陕西斯瑞、中航富士达等企业用“硬核”技术牢固占领国际细分领域市场,易点天下、中天火箭等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为建立更加开放的创新体系、优化科研经费的管理方式,西安高新区提出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支持核心技术研发转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措施,调动全社会创新要素。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杨华表示,要大胆推行“揭榜挂帅”等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树立以“卡脖子”问题为重点的关键核心技术清单,英雄不论出处,让能者脱颖而出。
为此,西安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探索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环境保障。
其中,科技大市场的共享设备、创新券模式将科技资源“统起来”;以“技术交易市场+技术经理人协会+技术经理人公司+技术经理人”的“1+3”服务体系将科技成果“串起来”;采用校地院地所地融合发展模式、硬科技创业孵化体系等将创新资源“用起来”……西安高新区还将各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对载体、人才、创投体系进行支持,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加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目前,西安高新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1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34家、瞪羚企业214家、独角兽1家,聚集各类双创载体共164家、双创机构88个,金融服务机构和要素平台2000余家,创业带动就业人员达到65.3万人,西安高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正在为省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创新园区西安高新区根据2021年科技工作部署安排,西安高新区将通过构建两链融合机制、集聚科技创新要素、培育科技企业梯队、营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四个方面的发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力争到2021年年底,研发投入强度达6%以上,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650亿元,硬科技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自主创新能力获得全面提升。
发展的春天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西安高新区未来五年发展的关键第一年,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项目建设。
西安发展新成就简介
![西安发展新成就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79992f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8.png)
西安发展新成就简介《西安发展新成就简介》(导游⼤赛参考资料)●旅游资源西安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化和对外交流的中⼼,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
⽂化遗存⼗分丰富,独特的⼈⽂景观和秀美的⾃然风貌,使西安的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资源在我国旅游资源普查的109个类型中占据80种,具有资源密度⼤、保存好、级别⾼的特点。
西安周围帝王陵墓就有72座,其中有中华民族始祖炎帝和黄帝的陵墓,“千古⼀帝”秦始皇的陵墓,西汉帝王11陵和唐代帝王18陵等陵墓;有秦阿房宫、唐⼤明宫等宫殿遗址20余处;⼤⼩雁塔、种⿎楼、唐皇城城墙等古建筑700多处,居全国古建筑之最。
西安市区内的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有:位于市区中⼼始建于明洪武17年(1384年)的钟楼;古代碑⽯书法精华荟萃的碑林;母系⽒族公社村落遗址的半坡博物馆;全真教祖庭重阳宫;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明的瑰丽殿堂”的国家级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僧⽞奘法师译经之地⼤雁塔;被誉为世界⼋⼤奇迹之⼀的秦始皇兵马俑;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寺,以及西安周围的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皇武则天与唐⾼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释迦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地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
近年,汉阳陵的开发⼜⼀次引起了世界轰动,其出⼟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的维纳斯”。
西安市现有市属⽂物、博物馆机构45个,不可移动⽂物点1944处,⽂物保护单位282处。
⽂物库房保存⽂物118955件,其中珍贵⽂物14359件。
近年来,反映母系⽒族社会⽣活的鱼化寨遗址的发现、秦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发掘、北郊汉墓西汉美酒的考古发现均在考古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极⼤关注。
唐⼤明宫中⼼建筑含元殿基础⼯程占地7万平⽅⽶,市政府投资4000万元对其进⾏了保护和开发,并于2003年12⽉通过联合国教科⽂组织和有关⽅在的验收。
以⼩雁塔为中⼼,展⽰西安⽂物精粹的⼩雁塔历史⽂化公园正在施⼯,其主体建筑博物馆2003年被评为西安市⼗⼤标志性建筑之⼀。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47467d6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5.png)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西安市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陕西省的省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安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围绕西安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增长作为陕西省的经济中心,西安市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近年来,西安市GDP年均增长率超过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推动的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措施。
西安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通过政府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技术攻关等方式,不仅吸引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西安,还推动了科技研究和创新成果的转化。
这不仅提升了西安市的科技实力,还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二、产业结构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西安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传统的重工业比重逐渐减小,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
这一变化使得西安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现代化。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西安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西安市以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技术为核心,形成了众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平台。
这些企业不仅为西安市提供了大量的高薪就业机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升了整体产业竞争力。
三、城市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安市的城市规模和功能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还注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西安市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景观建设,通过修缮古建筑、保护历史遗迹等方式,保持了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同时,加大商业街区和文化娱乐中心的建设,提升了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增强了城市功能。
四、社会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关乎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还需要关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西安市积极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改革,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西安市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西安创新驱动新引擎:大力发展“院士经济”
![大西安创新驱动新引擎:大力发展“院士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de6f7e5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7.png)
大西安创新驱动新引擎: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大西安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西安正积极探索新引擎,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发展“院士经济”。
“院士经济”是指通过引进和培养院士,打造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集聚的经济体系。
大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院士经济”,将其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手段和路径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西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大西安加大了对院士的引进力度。
通过高薪邀请、优惠政策等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顶尖院士来大西安开展科技创新研究。
大西安还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建立起院士工作站、科研基地等平台,为院士提供舒适的科研环境和丰富的科研资源。
大西安积极推动院士产业化。
通过与企业合作,将院士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加快科技成果向市场的转化速度。
大西安建立起了科技扶贫基地、科技小镇等产业集聚区,为院士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大西安还注重培养本土院士。
通过加强高校科研力量建设,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大西安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人才。
大西安还设立了院士工作室、创新基地等平台,为本土院士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鼓励他们在创新创业方面发挥带头作用。
通过大力发展“院士经济”,大西安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大西安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大西安的创新氛围不断浓厚,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企业投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西安正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在未来,大西安将进一步加大对“院士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科技创新转化的速度,为大西安的繁荣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大西安还将继续深化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打造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安工业(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单
![西安工业(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3fc79d2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a.png)
西安工业(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单(企业排名不分先后)1.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 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3. 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4. 西安中兴通讯终端科技有限公司5.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6.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7.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10. 陕西星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1.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2.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13. 北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14. 西京电气总公司15.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16.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17.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责任公司18.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19. 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 西安核设备有限公司21. 北方特种能源集团有限公司22.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3. 中船重工西安东仪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4. 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25.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26.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27.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28. 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有限公司29. 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30. 美光半导体(中国)有限责任公司31. 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32. 西安银桥乳业(集团)有限公司33. 西安西航集团莱特航空制造技术有限公司34. 西安邦淇制油科技有限公司35. 陕西德仕汽车部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36. 西安庆安航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37. 西安ABB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38. 陕西万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39. 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40. 西安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41. 西安重工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42. 西安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43. 西安高科(集团)公司44. 西部电缆股份有限公司45. 国家电投集团西安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46. 西安印钞有限公司47. 西安秦华天然气有限公司48. 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49. 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50. 西安庆港洁能科技有限公司51. 达能(陕西)食品饮料有限公司52. 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53. 中粮可口可乐饮料(陕西)有限公司54. 博世力士乐(西安)电子传动与控制有限公司55. 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56. 西安宝钢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57. 西安菲尔特金属过滤材料有限公司58. 西安中车永电捷力风能有限公司59. 西安祺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60. 康师傅(西安)饮品有限公司61. 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2.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63. 陕西有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64. 西安顶益食品有限公司65. 兄弟机械(西安)有限公司66. 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67. 西安中车永电捷通电气有限公司68.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9.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灞桥热电厂70. 西安伊利泰普克饮品有限公司71. 陕西电力电缆制造有限公司72. 金花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3. 西安维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74.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5.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76. 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77. 西安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78. 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9. 西安西古光通信有限公司80. 西安东方信远电动车有限公司81. 西安雄峰印刷包装有限公司82. 西安天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83. 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84. 西安华晶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85. 中金(西安)重型钢结构有限公司86. 力成半导体(西安)有限公司87. 中节能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88. 西安市自来水有限公司89. 西安宏兴乳业有限公司90. 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91. 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92. 际华三五一三实业有限公司93. 中交西安筑路机械有限公司94. 西安华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5. 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96. 西安航天三沃化学有限公司97. 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98. 西安百跃羊乳集团有限公司99. 陕西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100. 西安安健药业有限公司。
西安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西安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区](https://img.taocdn.com/s3/m/47163f6d48d7c1c708a14578.png)
展 .已 完 成 1 方 公 里 的开 发 建 设 .初 步 建 成 了 一 个 设 施 配 2平
套、 功能齐全 的现代化科 技产业 园区。西安高 新区与城市 融为
一
生产 、安装调试 、器材集散的完 整产 业链 . 且有雄厚的人才 并 储 备。 安高新区也 已形 成 了在全 国无线通信 行业较 有影响的 西
维普资讯
Cl sHi ech as - T
西安 全 力打 造 国际 一流 的 高科 技 产业 园区
中国 西部重 镇 、古都
西 安 确 立 新 世 纪 发 展 蓝
7 %, 0 年实现技工 贸总收入3 72 2 2 01 5 .亿元 . 工业总产值 2 16 5。 亿元 电子信 息 、光机 电一体 化 、生物 医药三大主导产 业等得 到快速发展 。到 2 0 0 5年 西安高新 区将基本建成 空间达 3 4平 方公里 、 业 3 就 0万人 人 口高素质 、产业高效 益 、 环境高 质量
这些都是西安高新 区保 持快速发展的根本保 障。 西安高 新区建设 了主要指标在 全国居第
一
位 的科技企 业孵 化器—— 创业服 务 中心 、
建立 了针对不 同发展 阶段企业的投融资服务 体系、 建立 了企业经营 管理体 系和 社会化服 务体 系等 .为科 技企业快 速发展创造 了良好的环境 受到入 区 企 业 的肯定 和好 评 。 目前 区 内有 1 4家金 融机构 .收贷 率
中国31个省市区科技创新布局!(最全整理)
![中国31个省市区科技创新布局!(最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1934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1.png)
中国31个省市区科技创新布局!(最全整理)1. 北京市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其中,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北京市科技创新的核心区域,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2. 上海市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注重科技创新的推动。
浦东新区在上海市的科技创新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科技创新资源。
3. 广东省广东省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和经济大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深圳市作为广东省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聚集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创业者。
4. 江苏省江苏省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其中,南京市和苏州市是江苏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拥有众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
5. 浙江省浙江省注重科技创新的发展。
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同时,宁波市和温州市也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6. 山东省山东省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发展。
其中,青岛市和济南市是山东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拥有多家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新兴科技企业。
7. 湖北省湖北省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科技创新中心,集聚了众多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
8. 辽宁省辽宁省注重科技创新的推动。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的科技创新重点区域,拥有多家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
9. 四川省四川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成都市作为四川省的核心城市,聚集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
10. 湖南省湖南省重视科技创新的布局。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多家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
11. 陕西省陕西省注重科技创新的推动。
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科技创新重要区域,集聚了众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
12. 福建省福建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厦门市作为福建省的科技创新重点城市,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企业。
13. 河南省河南省致力于科技创新的发展。
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科技创新中心,拥有多家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
西安所有研究所综合排名
![西安所有研究所综合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eb0f41d5195f312b3169a512.png)
西安所有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2研究所(西北机电工程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3研究所(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4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5研究所(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6研究所(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12研究所(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13研究所(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03研究所(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18研究所(中国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23研究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30研究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31研究所(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4研究院(中国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5研究院504研究所(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6研究院第11研究所(西安自动化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16研究所(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第771研究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5研究所(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618、504、771这三个是西安的大研究院,财力雄厚,国家投巨资建设.再加上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算是西安的四个名院.再下来是以2打头的,除了20所和202以外,其他的研究所都还可以,至少在西安能保证过得很舒适.其他的稳定且待遇也相当丰厚的设计院还有:中石油管材所,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北建筑设计院中国煤炭设计院西北分院长庆油田总院航空系统:庆安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远方航空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618)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强度研究所(623所)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远东公司曲杆泵制造厂中国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631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630)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航天工业西安远东集团西安红旗机械厂航天系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三研究所(43)西安航天发动机厂(7103所)中国航天液体火箭推进技术研究院(067基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六院第十一研究所(11所)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165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41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一七一厂(7171厂)西安航天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公司陕长虹化工厂(7416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44所(44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401所陕西兰凌机械厂(第四研究院7414.7422两厂合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院(16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二一〇所西安骊山微电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时代电子公司七七一所)电子信息:国营红华仪器厂电子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0研究所(导航技术研究所)西京电气总公司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心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五〇四所) 西安卫光半导体有限公司(877厂)西北电子试验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三十九所)兵器系统西安北方光电有限公司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中国兵器工业第二O三研究所(203所)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六所)中国近代化学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四所)西安秦川(集团)发展总公司西安北方庆华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五研究所(205所)西光集团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第213研究所(213所)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二研究所(212所)国营西安昆仑机械厂西安东方机械制造厂核工业: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西安国营262厂核工业524厂兰田勘探队西北核技术研究所(21所)船舶系统:西安东风仪表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以下为各位友情补充……今天心情比较不错,上来说说。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https://img.taocdn.com/s3/m/24fa9e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87.png)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陕西省西北部的西安市,是中国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自建区以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西部地区最早设立的高新区之一。
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该区域迅速崛起成为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首先,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和人才资源。
该区域有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
这些机构为高新区的科技研究和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此外,高新区还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前来创业和就业,形成了一个人才济济的创新生态系统。
其次,高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高新区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
例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飞公司的战斗机和歼击机等军用飞机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好评。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培育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如华为、西门子、云计算等,它们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城市建设方面,高新区致力于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高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环境治理工作。
高新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科技和古老文化的元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此外,高新区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绿色生态系统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高新区的成果在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外来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然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该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创新成果,但与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其次,高新区的城市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最后,高新区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以满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当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未来五年西安发展前景
![未来五年西安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047b23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5.png)
未来五年西安发展前景未来五年西安的发展前景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展望。
首先,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
未来五年,西安将继续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加大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
宣传推广秦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提升西安作为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同时,西安将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升,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增加旅游业的收入。
其次,西安是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拥有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校。
未来五年,西安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构建创新型城市发展体系。
西安将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同时,西安还将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西安研发创新。
第三,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未来五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西安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交通枢纽功能。
西安将继续推进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完善内外部交通连接。
此外,西安还将加强物流园区建设,提高物流效率,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这将有助于西安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吸引更多企业来西安设立分支机构或物流中心。
最后,西安还将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
未来五年,西安将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城市品质和市民生活质量。
同时,西安还将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对大气、水质、土地等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这将有助于改善西安的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未来五年西安的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通过加大对文化旅游、科技创新、交通物流和城市建设的投入,西安将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安市高新区
![西安市高新区](https://img.taocdn.com/s3/m/fb6cba6da45177232f60a249.png)
西安市高新区西安高新区,一个代表西安与西部高新科技产业前沿的领地,以其众多的“第一”成为陕西和西安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
14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猛,综合指标位于全国53个高新区前5位。
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中国第一台SP30超级程控交换机、第一块片式压电陶瓷变压器、第一个数字化虚拟演播室、亚洲最大的移动天线研发生产基地、世界三大移动通信标准之一和网络无线接入标准都诞生在西安高新区。
如今,西安高新区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一个区域,成为陕西、西安最强劲的新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胡锦涛、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视察西安高新区。
1991年6月,江泽民同志为西安高新区题词“发展高新技术,实现经济飞跃”;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座谈会上指出,要将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武汉等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高技术园区,为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做出重大贡献。
国家部委评价一直被评为“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安高新区率先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A PEC)科技工业园区网络2001年2月,被列入我国“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五个国家示范高新区之一2003年12月,被国家统计局、中国诚信建设组委会评为“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之一2004年8月,被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评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5年8月,被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评为全国首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2005年9月,被国家列为我国“十一五”期间五个重点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工业园区国际机构评价2002年12月,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评为六个“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和地区”之一民间声音2001年1月,西安市民将西安高新区的建设列为20世纪西安十大历史事件之一2004年10月,被市民评为西安“城市骄傲”第一名陕西素以“长安八景”著称,西安高新区被誉为“关中第九景”2006年12月,荣获“2006中国十佳最具投资价值创意基地”称号西安高新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首批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全国首批的六个,西部唯一的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的科技实力与人才优势相当明显。
一·西安高技术产业领域及概况
2003年至2007年,五年间,西安国内生产总值由946.7亿元增长到1737.1亿元,年均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460多亿元,其中,2007年的投资总额则是2003年的3倍;地方财政收入由72.8亿元增长到125.3亿元,增长1.7倍;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由23.1亿美元增长到53.6亿美元,增长2.3倍,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由2.6亿美元增长到11.2亿美元,增长4.3倍。
2007年西安市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及高技术服务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40亿元,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为8%;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超过15亿美元。
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内部经费支出达到35亿元,占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产业研发强度),相当于GDP的2 %。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量6768件,比上年增长62%;全年专利授权量2529件,比上年增长43%。
2010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00亿。
二·西安高技术产业基地的优势与特色
西安市现有政府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办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772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测试和检测中心160多家,普通高等学校47所,其中全国重点大学9所,共有教职工5.7万多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11.6万人.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40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6.4%,其密集度之高,居中国大中城市之首。
“两院”院士44人,国家和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580余人。
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航空、航天工业的核心基地,是中国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型中心城市之一,西安现有国家级的开发区及产业基地4个(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9个,是全国首批五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
全市高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61家,以创新研发为重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35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孵化平台100多家。
三·西安高技术产业发展进程和建设
到2010年,西安市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R&D)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全市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2.6%,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
大中型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投入占5%以上。
——创新能力。
“十一五”期间,扶持或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30家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达10家以上。
争取20项国家和省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基地,培育重大科技成果150项以上,专利申请量达到30000件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占专利授权总量的40%以上。
——产业发展。
全市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
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到50%以上。
三次产业比例达到3︰45︰52。
——科技进步。
到2010年,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
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显著提高。
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2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中水利用率达到30%左右。
“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弘扬创新文化;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建成国家一流创新城市;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1年西安将投入科研经费6000万,到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5.5%;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激发和挖掘全社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潜力,建设创新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