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引】原因分析回答思路如下
保护对策可以结合减少的具体原因,分别从政策法规、湿地保护、污 染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来保护有限的中华秋沙鸭。
【尝试作答】可能原因:迁徙路线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 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或动物的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线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 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 愿者观察与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需求 量
盲目扩大
严重 超载
草群变得稀疏低矮 2.退化表现 _产__草__量__减少
草质变劣 3.退化后果:使整个_自__然__环__境__发生变化。 (1)引起土地沙化和_盐__渍__化__。 (2)使_动__植__物__资__源__遭到破坏。 (3)物种濒于灭绝。
4.保护草地: 控制_人__口__增__长__
2.湿地减少的原因: 湿地减少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如下:
3.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
【考题研析】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 前全球只有1 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 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 沙鸭种群,春季为50余只,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 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 提出保护对策。
考点 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保护 1.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分析: 造成草场退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包括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方面。超载过牧、盲目开垦、 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挖滥采等人为因素也会引起草场退化,甚至导 致土地荒漠化。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其中超载过牧和盲目开垦是造 成草场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其联系如下图:
多样性三个层次。 2.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_日__益__减__少__。
3.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1)表现:物种灭绝的速度与人口增加的速度_呈__正__相__关__。 (2)灭绝种类:大部分为_植__物__和昆虫。 (3)灭绝的原因 早期为狩猎和_采__集__。
现今为_环__境__污__染__和生态破坏。
4.湿地的保护措施: (1)恢复和重建已_退__化__和__受__损__湿地。 (2)建立_自__然__保__护__区__。 (3)退_耕__还湖、还湿地。 (4)基本建设、水利工程注意湿地保护。 (5)确定世界湿地日,通过国际合作,保护湿地。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_遗__传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_生__态__系__统__
【知识梳理】 一、森林及其保护 1.森林的生态功能: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_防__风__固__沙__、 过滤尘埃、吸收噪声、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净化空气等。 2.森林破坏造成的生态灾难: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 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 _全__球__温__室__效__应__增__强__、物种灭绝等。
3.湿地减少的原因: (1)自然原因:_沉__积__物__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 (2)人为原因。 ①_土__壤__侵__蚀__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②环境污染造成入流_营__养__物__增加,水体富营养化; ③围湖(海)造田,使_湖__沼__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④_大__量__引__水__灌__溉__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
3.森林的保护: (1)国际。 确定_保__护__森__林__的原则,1992年,通过《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2)中国。 ①立法:1984年,公布《森林法》。 ②措施:加强_森__林__培__育__。 ③宣传:民间积极_植__树__造__林__,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
二、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草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环境脆弱、_气__候__变__暖__、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 发生、虫害与鼠害严重等。 (2)人为原因。
【盲区扫描】 1.人工林和原始森林生态环境效益不相同。 原始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砍伐后所造成植物物种的损失、动物的迁 徙和被消灭,连片林地变成破碎小斑块后对大型哺乳动物的毁灭性影 响,这些方面都是人工林所无法补偿的。 2.草地不只包括草原。 地带性草地包括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寒带苔原,非地带性草地包括 草山、草坡、草滩等。 3.海洋不一定是湿地。 低潮时水深6米以内的海域才能称为湿地。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_自__然__保__护__区__,保护生态环境。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_适__当__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 理,如建立动、植物园,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_遗__传__资源。 (4)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1)主要措施 改善_经__济__结__构__ 加速经济发展
(2)中国的保护措施。
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②改游牧为舍饲、半舍饲。 ③加强_牧__场__的__基__本__建__设__。 ④建立饲草料基地。 ⑤建设“草库伦”。(指草场围栏)
三、湿地干涸及其恢复 1.定义: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永久或暂时、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 水,由_沼__泽__、泥沼、泥炭地或水域所构成的地区,包括低潮时水深 _来自百度文库_米__以__内__的海域。 2.生态功能:服务价值居于首位,具有调节气候、_调__蓄__水__量__、净化 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被称为“地 球之肾”。
【题组精练】 1.(2015·河南十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
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1989~2000年,流域内过度开垦、乱砍 滥伐等,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湖。围湖 造田直接导致湖泊面积减小,同时加剧湖泊淤积,也导致湖泊面积减 小。湖泊数量和总面积减少,最大湖泊面积减小较为明显。2000~ 2009年,长江中上游(包括鄱阳湖流域)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 还草、还湖,减少了鄱阳湖流域湖泊淤积,湖泊面积增大。湖泊数量 和总面积增加,最大湖泊面积增大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