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合集下载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的临床应用1、简介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起源于《伤寒杂病论》。

主要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具有温阳发散、解表散寒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在临床上的应用。

2、桂枝汤的组成与功效2.1 桂枝桂枝具有温阳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寒冷症状。

2.2 芍药芍药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

能够缓解痛经、腹痛等症状,并调节女性月经周期。

2.3 甘草甘草有补脾胃、益气养阴的功效。

可以缓解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2.4 生姜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毒的作用。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寒冷症状,并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3、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具有治疗感冒、风寒表症的功效,常用于以下临床情况:3.1 风寒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温阳发散,解表散寒,缓解上述症状。

3.2 腹痛腹痛常由寒冷引起,表现为腹胀、腹痛、排便不畅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温中散寒,缓解腹痛并促进肠胃蠕动。

3.3 痛经痛经多由寒冷引起,表现为经期腹痛、腰酸等症状。

桂枝汤能够活血化瘀,缓解痛经症状,并调节月经周期。

4、注意事项4.1 孕妇忌用桂枝汤具有一定的温阳作用,对于孕妇来说,使用桂枝汤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因此孕妇忌用桂枝汤。

4.2 老年人慎用老年人身体功能已经衰退,对于较为温热的药物容易产生不适,因此老年人在使用桂枝汤时需慎重。

4.3 个体过敏者禁用部分个体对桂枝汤中的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

5、附件本文档无附件。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桂枝汤中医方剂,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

6.2 温阳发散中医术语,指通过药物温热的作用使寒邪散解。

6.3 解表散寒中医术语,指通过药物的作用使体内寒邪从表面排出。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体会桂枝汤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方剂之一,主要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组成。

它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作为一个中医临床医生,我有幸使用过桂枝汤来治疗一些病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临床应用体会。

首先,桂枝汤在治疗感冒发热方面非常有效。

感冒是人们常见的疾病之一,常伴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感冒是由外邪入侵人体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因此采用温经散寒的方法来治疗是非常合理的。

在临床实践中,我曾接诊过一个男性患者,他的症状是头痛、发热、身体酸痛,尤其是寒冷引起的症状更严重。

我根据他的症状给他开了桂枝汤来治疗。

使用后,他的体温迅速下降,头痛和肌肉疼痛也有所缓解。

通过桂枝汤的治疗,这位患者很快痊愈,体温恢复正常,并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

其次,桂枝汤还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它会导致月经量少,甚至停经,同时伴有腹痛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由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桂枝汤正好能够调理气血,温经散寒。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女性患者,她因为月经不调来就诊。

她的症状是月经量少、经期延长、腹痛等,经过详细的询问,我确定了她的诊断,并给她开了桂枝汤来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她的月经恢复正常,疼痛也明显减轻。

通过使用桂枝汤来治疗月经不调,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她们对中医药的信任。

最后,桂枝汤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发现桂枝汤对于治疗慢性疼痛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有一定的效果。

这类疾病常常伴随着寒冷引起的痛苦、痉挛等症状。

桂枝汤在温经散寒的作用下,可以缓解痉挛,以及激活气血运行,促进病变组织康复。

我曾接诊过一位患者,他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而导致腰部疼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了进行物理治疗外,我还给他开了桂枝汤来调理气血。

使用后,患者的腰部疼痛明显减轻,同时感觉到腰部血液流动更畅通。

浅谈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浅谈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风, 头项强痛 , 自汗脉浮缓 。方 中桂枝 、 白芍外 疏风 邪而凋卫 , 内 治 , 疗效不佳 , 见全身皮肤有小米粒样疹点分布 , 点浅红或与 症 疹
敛阴血以和营 , 生姜 、 大枣 、 炙甘草 外助桂枝 以疏散 , 内益脾 胃又 肤 色一样 , 搔痒难忍 , 舌质淡 , 苔薄 白, 脉浮缓 , 证属 脾 胃虚寒 , 湿
17 桂枝加芍药汤 :伤寒论》 . 《 方。即本方倍芍药而成 , 主治 1g 桑叶 1g 菊花 1g 蔓荆子 1g决明子 1g 夏枯草 1 g丹参 0, 0, 0, 2, 0, 0, 18 桂枝加桂 汤 :伤寒论》 . 《 方。即本方 重用 桂枝而成 , 具有
上 冲的奔豚气 。 19 桂枝加龙骨牡蛎 汤 : 金贵要 略》 . 《 方。即本方加龙 骨牡
太阳病误下 , 邪陷太阴之腹满 时痛者 。
不和 , 治宜疏风清热 , 调和营卫 , 桂枝汤 加味主之 : 桂枝 1g 自芍 0,
1g 甘草 6 , 2, g生姜 2片, 大枣 2枚 , , 2剂 水煎服。 二诊 : 目赤 流泪 , 出恶风 明显 减轻 , 汗 效不 更方 , 服 3剂。 再 药后痊愈 , 一直未复发 。 综上所述 , 桂枝汤方之妙用 , 仲景 大师精心探索 , 是 匠心巧运
气虚所致的营卫不和身痛之证 。
2 .临床 新 用
者们临床学 习与应用提供参考 。
2 1 可用于治疗湿 疹及皮 肤搔痒症 : 型病例 : X 男 , . 典 张 X,
用量合方, 主治太阳病发热恶寒, 渴心烦之表寒里热, 口 郁而不发 心 电图提示 , 动 脉供血 不足 , 冠状 证属 心 阳不振 , 脉淤 阻之胸 络
之证 。
痹 , 宜温 通心 阳 , 治 祛瘀 通络 , 枝 汤加 味主之 : 枝 1g 川穹 桂 桂 5,

柴胡桂枝汤临床运用及体会

柴胡桂枝汤临床运用及体会

柴胡桂枝汤临床运用及体会
在临床实践中,我对柴胡桂枝汤的运用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柴胡桂枝汤具有较强的解表作用。

柴胡桂枝汤中的柴胡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能够缓解发热、恶寒等表现,同时能够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治疗感冒、流感等病症时,常常选择使用柴胡桂枝汤。

其次,柴胡桂枝汤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在临床中,如果病人出现经痛、胸痛、胁痛等症状,常常考虑使用柴胡桂枝汤。

因为桂枝和柴胡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病人的疼痛。

此外,柴胡桂枝汤还能够调理肝胆。

肝胆失调时,常常表现为情绪不稳、胸闷、腹胀等症状。

柴胡桂枝汤中的药物能够调节肝胆功能,缓解相关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当然,柴胡桂枝汤也有一定的禁忌症。

对于体质较弱、脾胃功能较差的病人,柴胡桂枝汤具有刺激性较强的特点,容易导致脾胃功能紊乱,造成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柴胡桂枝汤时,需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调整,确保治疗效果。

总之,柴胡桂枝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病人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合理应用柴胡桂枝汤,可以有效治疗相关病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讲解:余秋平整理:顾然* 焦招柱太阳病篇是伤寒论的重中之重,而桂枝汤是太阳病篇的首方,由此可见仲景对桂枝汤的重视程度。

桂枝汤绝不仅仅用于外感太阳病,因本方剂的特点是外调营卫,内调阴阳,故在临床应用上极为广泛,不仅可用于太阳、少阳、阳明经的外感,也可用于内伤杂病的治疗,我们下面将就相关条文进行梳理,以资借鉴。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387] 临床中我们发现,很多身疼痛的病人,实际是外邪留于肌表,导致营卫不和而致身痛。

病人感冒好了,吐泻也止了,但身痛长期不好,这是邪在肌腠、在肌表、在营卫层次。

我们有个病例,冠心病的病人,就是根据身疼痛,辨证邪气仍在于表,需解表,要用桂枝汤来治疗。

扶正调营卫,扶脾胃的正,解其外邪,来解决身痛的问题。

其实有许多治疗身痛的方剂都是桂枝汤打底,你看一下,桂枝新加汤就是桂枝汤打底,风湿病三方(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及治疗历节病的桂枝芍药知母汤也都是桂枝汤打底。

所以很多身疼痛是外邪在肌腠、营卫留而不去。

第一外邪居留,第二营卫不和、正气弱,因此用桂枝汤、桂枝新加汤、桂枝附子汤治疗的机会很多。

所以,邪气在表、邪在营卫很重要的辨证点就是“身疼痛”,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加以重视。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276] 桂枝汤证多见于太阴病体质,“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这种太阴病体质的人,不管是发烧、打喷嚏、流清鼻涕,还是仅仅受了风邪,刚起病,脉浮,都可以用桂枝汤。

“太阴病”,普遍认为就是脾胃虚寒的体质,用“脉浮”,代表这是太阴病体质的人受凉感冒,这种人因为正气比较弱,一般发烧都不高。

发烧高不高和正气旺不旺有很大关系,正气弱的人发烧一般不高,甚至发不起来,所以根据发烧高低,可以大致判断正气强弱。

这种太阴病体质的人得了感冒,大抵需要用桂枝汤发汗,因为桂枝汤有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可以温脾胃。

《桂枝汤的临床应》课件

《桂枝汤的临床应》课件
详细描述
对于感冒伴有咳嗽的患者,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用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药 ,以增强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
关节疼痛伴有发热的加减应用
总结词
祛风散寒,清热解毒
详细描述
对于关节疼痛伴有发热的患者,可以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以增强祛风散寒、清热 解毒的功效。
虚寒腹痛伴有腹泻的加减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 用》ppt课件
目录
• 桂枝汤简介 • 桂枝汤在临床的应用 • 桂枝汤的加减应用 • 桂枝汤的注意事项 • 临床案例分享
01
桂枝汤简介
桂枝汤的组成
桂枝:5克
炙甘草:3克 大枣:3枚
白芍:5克 生姜:5克
桂枝汤的功效
01
02
03
解表散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于治疗感冒初期,恶寒 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用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
避免食用腥膻发物
桂枝汤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因此在 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以免 影响药效。
腥膻发物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影响药 效,因此应避免食用。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
辛辣、油腻食物可能影响药效的发挥 ,因此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
桂枝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01
桂枝汤与某些药物可能存在相互 作用,如与华法林、地高辛等药 物合用时,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 的不良反应。
02
在服用桂枝汤期间,如需同时服 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的意 见,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05
临床案例分享
感冒治疗案例
总结词:风寒感冒
详细描述:患者因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服用桂枝汤后,症状 得到缓解。
风寒感冒

桂枝汤临床应用心得

桂枝汤临床应用心得
付 朝 红
( 昆明市西山区第二人 民医院,云 南 昆明 ,6 0 1 ) 5 14 中图分类号 :R2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7 -8 0 (0 1 205 -2 6 47 6 2 1 )0—0 00
【 要 】 桂枝 汤被誉为调和 营卫之第一方 , 摘 仲景群 方之冠 历代 医家对伤寒条文领悟的同时,对桂枝 汤的加减应用也颇为 融会新知 ,对 伤寒论》 金 匮要 略 的不断地 继承和发展 同时,桂枝 汤也 不断在临证体 现调 和营卫 的灵活性 ,体现 中医同方异 、
缓 急止痛 ,以桂枝汤 从脾 胃入手 ,升中焦 之气 ,调补脾 胃, 温
运 中阳,柔肝理脾,缓急止痛 。处方:黄芪桂枝汤加乌梅 ,炒 白术,茯苓 ,太子参,炒扁 ,山药 。5剂后泻止 ,饮食佳 ,续 服 5 剂巩 固疗效 ,并嘱患儿母亲少冷饮 ,调饮食 。 1 双 Fra bibliotek 麻 木 . 3
治奇妙手法。
【 关键 词 】 桂 枝 汤 ;应 用 心得
[ b tat G ih d c ̄i , n w sh “ e rw f h n j gS rsr t n” a ohs enpa e sh r r omua A src] uZ i eo o k o na e t o o Z o gi ’peci i s, l a e ri da e i r l n t h c n n po s b s t p ma f t g l en tt eq n ees eq. rdt n l hns otr f ateea o s aebe x adn n e e pn ecncl or ua uri i dd f i iTaio a C ieed c s s n rt n v enep n igaddv l igt l i e t iv a nv i o op g i h o h i a

桂枝汤

桂枝汤
天津中医药大学
二、病案举例
何某,男,50岁。
主诉:梦遗多年,时自汗出,平素易感冒,恶
寒,寐差,多梦易醒,脐周痛,喜温按,右胁 部隐痛,体力差,纳可,大便一日一行,不成 形,溏便,小便黄,有异味,舌淡胖,边齿痕 ,苔白微黄腻,脉细滑。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处方:桂枝加龙牡汤+薏苡附子败酱散
桂枝15g 生姜4片 白芍15g 大枣5个 生龙骨30g(先) 生牡蛎30g(先) 炮附子10g(先) 败酱草15g 炙甘草10g 薏苡仁30g
天津中医药大学
内容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 桂枝汤及类方功能分类
二 4
病案举例
三 6
结语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一、桂枝汤及类方功能分类
功能分类
调和营卫固肌表
滋阴和阳疗虚损 4 桂枝加龙牡汤 5 桂枝新加汤
1 桂枝汤 2 桂枝加葛根汤 3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天津中医药大学
1、桂枝汤
桂枝汤的组成及方解
1
2
桂枝汤的辨证要点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内伤杂病,营卫不和:阵阵发热,常自汗出,经久 不愈,无头痛恶风等外证,且口不渴,大便不结 妊娠恶阻:育龄妇女,恶心呕吐,不能进食,不恶 寒发热,口渴,寸关处脉平,尺部阴脉小弱。
内伤杂病,阴阳两虚,心肾不交:遗精、失血、目 眩发落、少腹弦急、外阴部寒冷、多梦、盗汗
天津中医药大学
2、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为桂枝汤加葛根三两,是治疗太阳 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之证,原文“太阳病,项背 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本证之病机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气不利, 经脉失养,治疗当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 舒筋。张志聪《伤寒论集注》曰: “用桂枝汤以 解太阳肌表之邪,加葛根宣通经脉之气,而治太阳 经表之邪。”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桂枝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汤剂,由桂枝、芍药、大枣、生姜和甘草五味组成。

它具有温阳解表、宣发汗、调和气血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寒热错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寒热不解等症状。

下面我将介绍几例桂枝汤在临床中的妙用医案。

1. 桂枝汤治疗感冒发热患者李某,30岁,男性,患有感冒发热症状,伴有头痛、咳嗽、喉咙痛等。

经过中医诊断后,医生认为是寒邪入侵肺经所致,建议服用桂枝汤。

患者服用桂枝汤后,汗出病退,症状明显缓解。

连续服用几天后完全康复,体力恢复正常。

3. 桂枝汤治疗月经不调张女士,25岁,患有月经不调,经期提前或延迟,伴有经量过多或过少等症状。

经过中医诊断,医生认为是气血不足、气机郁滞所致,建议服用桂枝汤调理。

张女士服用后,经期规则,经量适中,不再出现提前或延迟的情况。

经过几个月的调理,月经恢复正常。

4. 桂枝汤治疗焦虑失眠刘先生,45岁,患有焦虑失眠的症状,晚上总是难以入睡,睡眠质量较差。

经过中医诊断,医生认为是心火亢盛所致,建议服用桂枝汤加黄连。

刘先生服用后,感觉心情平和,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连续服用几周后,焦虑失眠的症状明显减轻。

5. 桂枝汤治疗风湿关节炎赵先生,50岁,患有风湿关节炎,关节肿痛、活动受限。

经过中医诊断,医生认为是风湿湿邪侵犯所致,建议服用桂枝汤加防风。

赵先生服用后,感觉关节肿痛逐渐减轻,活动度也有所恢复。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关节炎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第二篇示例: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主治风寒感冒、四肢酸痛、恶寒发热等疾病。

它的组成药材有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通过配伍搭配,具有温中散寒、通利经络的作用,对于调节气血、治疗寒热病证具有显著疗效。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桂枝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妙用医案。

1. 桂枝汤治疗风寒感冒患者李某,女,34岁,平时体质较差,容易感冒。

一天早晨突然出现了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经朋友介绍到中医诊所就诊。

桂枝汤临床应用分析

桂枝汤临床应用分析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现代医学卫生领域的研究与拓展,中医理论研究成为人们医学临床应用的重要内容。

桂枝汤,作为我国汉代医著《伤寒论》中的名方,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方剂。

当前医学临床应用中,根据桂枝汤具有的解肌发表,调合营卫等功用,通过随证加减,可用于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效果较好。

[关键词]中医理论;桂枝汤;临床应用桂枝汤,由汉代医圣张仲景所创,由适量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等中草药组成,立法严谨,用药精专,配伍灵活,原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及营卫不和病症。

现代中医医学药方中,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冠,实践研究表明,桂枝汤除了可以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抑制病毒,调节肠道和免疫功能以外,对人体呼吸和心肌血流等人体机能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

本文针对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和阐述。

1桂枝汤的药物成分及药理分析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以及甘草组成,加清水煎制,去渣取汁服用。

汉代医著《伤寒论》中,桂枝汤原本是为解肌祛邪,调和营卫而创制,所记载的桂枝汤加减变化类方甚多,包括桂枝加桂汤、桂技附子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等,现代医学临床上往往通过准确辨证,用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得的类方收效甚好。

桂枝汤配伍中,桂枝性温微辛,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功效,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能宣通卫阳,祛风散寒,驱邪于外。

芍药酸苦微寒,具有镇痛通经功效,利于治疗胃痉挛、眩晕、痛经等病症,能敛阴液和营于内。

生姜辛温宣散,发汗解表,温肺止咳,解鱼蟹毒或药毒,其特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胃肠黏膜,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具有降逆止呕功能,有利于人体消化。

另外还能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散失热量,排出体内病菌、寒气,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甘草气微味甜,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甘草和大枣能够益气调血,利于养颜。

桂枝与芍药调制,温通卫阳、敛阴和营,两药刚柔相济,具有调和营卫效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桂枝汤的临床应用1.引言桂枝汤是中国传统药方中的经典之一,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汤的临床应用相关内容。

2.桂枝汤的组成桂枝汤主要由以下成分组成:●桂枝: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的作用。

●葛根:具有解表散风、清热解毒的作用。

●芍药:具有活血散瘀、调经止痛的作用。

●生姜:具有温中散寒、解表散寒的作用。

●大枣:具有调和药性、补脾益气的作用。

3.桂枝汤的临床应用3.1 桂枝汤的适应症桂枝汤适用于以下疾病:●外感风寒型感冒:表现为寒冷、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风寒湿痹: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阴虚火旺型痛经:表现为经期不调、腹痛、头晕等症状。

3.2 桂枝汤的用法用量桂枝汤一般采用水煎服用,每日1剂,可分2次服用。

用量根据病情轻重进行调整。

3.3 桂枝汤的注意事项在应用桂枝汤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脾胃虚弱者慎用。

●对本方中的某些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4.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桂枝汤临床试验数据统计表。

●桂枝汤剂型制备方法。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法律名词解释●临床应用:指医疗机构或医疗人员采用一定的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或康复的过程。

●组成:指药物方剂中各个成分的配伍关系和所含药物成分的种类。

5.2 注释●适应症:指该药物或治疗方法适合应用于特定疾病或症状的医疗情况。

●水煎:指将药物加水煮沸后,再煎煮一段时间,使药物成分溶解于水中,便于服用。

桂枝汤临床应用与体会

桂枝汤临床应用与体会
收稿日期:2011一∞.∞责任编校与体会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艾志福, 江建锋, 喻松仁 艾志福(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长沙410007;江西中医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6), 江建锋(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 南长沙410007), 喻松仁(江西中医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6) 中医药临床杂志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23(10)
对于胸满者,张仲景主张去芍药,后世多从之,认 为有敛阴之弊。今贤郝万山先生亦认为对于冠心病胸 满者,应去芍药。笔者不敢苟同。桂枝汤其实包含一 个小方:芍药甘草汤。此方本为治脚挛急而设,但推而 广之,可治一切挛急。冠心病之于静息性心绞痛,多为 血管自发性挛急,每遇此证,投以芍甘汤,加以补虚,化 痰,活血。温阳之品,疗效显著。

喻松仁2 湖南长沙410007
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级博士生
2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6
关键词桂枝汤临床应用体会
桂枝汤,号称众方之祖,为《伤寒论》第一首方。在 临床上应用非常之广。应用时如能抓住要领,辨证精 准,往往可获奇效。兹就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谈谈我们 的拙见,不当之处还请同仁批评指正。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 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者,桂枝汤主之”。此乃桂枝汤之经典条文。纵观伤寒 诸条文,桂枝汤之适应证为:①发热,或恶寒或不恶寒; ②疼痛,以后项部,脊背为主,或兼有全身肌肉疼痛或 关节疼痛;③汗出;③脉浮。对于脉浮,应结合病人发 病前后脉象对照,因瘦人脉偏浮,肥人脉偏沉,不可主 观臆断。至于浮紧或浮缓,全凭个人主观判断,对临床 诊断价值不大,仅供参考。 每论及桂枝汤,必与麻黄汤相鉴别,又称为太阳中 风,与太阳伤寒鉴别。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的最大区 别为出汗与否,而不在于恶风恶寒,脉浮紧脉浮缓。疼 痛程度麻黄汤证可能稍微重一些,因其经脉瘀滞较为 严重。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 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 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此条一出,世人皆从 营卫不和探讨桂枝汤证。认为桂枝汤其病机为卫强营 弱。但反言之,卫气主外,抵抗邪气,卫强岂会伤风? 营气主营养,滋润,营弱岂会出汗?卫强营弱岂能成立 乎?陆渊雷先生怀疑此条为王叔和所加,应当删去。 古今之注解伤寒者,拘于营卫之说,不能自拔。张仲景 立桂枝汤。其意其实简单,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此有表 者,当发其汗,桂枝也;然汗出,仍可发汗,与芍药制约 发汗太过,同时芍药酸甘化阴,揉经缓急,可解肢体拘 挛疼痛,而生姜既可解表,又可止呕,与大枣,甘草配 合。甘草不宜炙,因后文呕家不喜甘故也。 关于鼻鸣,历代注解繁多,但畅达者无几。现代中 医解释,肺开窍于鼻,邪气外人,则肺窍不利。鼻鸣,及 今之鼻塞流涕。陆渊雷先生解释为鼻黏膜水肿,甚是。 关于桂枝汤之适应证,一为表证,二为前面所述主 症。禁忌证与忌汗法相同。及淋家,亡血家,疮家,大 汗出,里证不可发汗用桂枝汤。至于呕家,伤寒论日酒 客不喜甘故也。甘能助呕,但桂枝汤原文就有鼻鸣干 呕。陆渊雷先生引用日本汉方医家观点,对于呕吐者。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分析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分析
伊尹曾是一位高明的厨师,他总结前人运 用本草治病的经验,结合烹调技术创制了 许多汤方,桂枝汤就是用辛香调味料创制 的。
其中的桂、姜、枣至今仍是我们厨房里的 常用调料。
一、组成与方义:
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5g甘草10g大枣4枚。1/3量。 原方桂3两芍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分三服 四药来源于食疗
二、仲景用桂枝汤
治太阳中风 对症用方 太阳表症兼里实热 太阳病兼里虚寒 太阳病,汗下后,正气受挫,表症仍在 非外感性营卫失和 阳明中风,阳明经表证的证候类型。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 霍乱止而身痛不休者
治太阳中风(2、12、95)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发热-卫 强-卫阳因抗邪出现病理性亢盛,浮盛于外的表现。 卫阳被伤,卫外失司,风主疏泄,营阴外越故见汗 出,汗出伤营-营弱。
吴谦云:“凡寒在表,脉浮弱、自汗出者,皆属 表虚,宜桂枝汤主之。……芍药酸寒,酸能敛汗, 寒走阴而益营。”
因此,临床多用白芍,尤其当太阳病误下而传太 阴之时,见腹时痛者,更当倍白芍以补营血之虚。
白芍药性回顾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味酸苦,性 微寒,入肝、脾两经,功能养血柔肝,缓 急止痛,敛阴止汗。《神农本草经》言其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 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汤液本草》 曰:“腹中虚痛,脾经也,非芍药不能 除”。桂枝汤中皆辛甘发散之品,唯芍药 酸苦微寒,能益阴敛血,内和营气,能发 汗以止汗。张仲景云:“无汗不得服桂枝 汤,正因中有芍药能止汗也”。
桂枝汤中以桂枝为君,芍药为臣,姜、枣为佐, 甘草为使,共奏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之功。其汤 头歌诀很多人都稔熟于心:“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 为功”。历代医家对桂枝汤之论述不可谓不多。 千载之下,争论亦不少。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邹城市中医院 黄玉强
一、 桂枝汤的方组剖析
2019/4/2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2
加 加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 补阳敛汗
桂 枝 配 白
姜 枣 草
加葛根 加黄芪
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黄芪汤
加麻黄→葛根汤,治中风兼经输证, 下利证。
变解表为宣通阳气,排泄水湿,治
芍↓
黄汗病,汗出不透,腰以上必汗出,
2019/4/2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6
刘氏则以本方加黄芪治疗自汗或多汗证,
效果亦满意。初服若效果不显时,则依“复发 其汗”及“先其时发汗则愈”原则,以排除营 卫间的障碍,而达到止汗的目的。至营卫调和 之后,再加黄芪更能发挥黄芪实表作用,防止 复发,可谓经验之谈〔6〕。陈氏从“汗出偏沮, 使人偏枯”理论出发结合本方调和营卫之功, 再加益气固表之黄芪15克、边条参12克治疗局 限性多汗症(又称节段性多汗证)亦取得奇效
2019/4/28
桂枝二越婢一 微发其汗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3
桂 加姜 加赤芍 桂枝加芍药汤 通阳益脾,活血和络
枝 配 白 芍 :
枣草↓ 桂枝 汤
加饴糖 加大黄
小建中汤
变解表法为补中法, 建中补脾,调和气血
桂枝加大黄汤 兼泻实

收 一 散
加人参重 新加汤 用生姜
变益气和血法
; 加黄芪大枣生姜 黄芪桂枝五物 通阳行痹
2019/4/2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7
(4)仲景的“和法”含义:乃指汗剂、 下剂、温剂诸方治疗作用较为缓和者 而言。
2019/4/28
桂枝汤的研究与运用
18
(5)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 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桂枝汤及其类方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桂枝汤及其类方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桂枝汤及其类方临床应用规律研究桂枝汤及其类方临床应用规律研究桂枝汤是中国传统医药中一种重要的方剂,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应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

桂枝汤起源于《伤寒杂病论》一书中,由古代医家张仲景首创,主要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和甘草五味药材组成。

桂枝汤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舒经活络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性疾病以及瘀血引起的疼痛等症状。

桂枝汤以及其类方剂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对于桂枝汤的适应症和应用方法有详细的描述,如“标本相应,方无遗类”、“总因诊实表证,盛行风者加葛花以利之”等。

这些古代医书对于桂枝汤及其类方的应用规律的概括与总结,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指导。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桂枝汤及其类方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不断总结桂枝汤及其类方的适应症、适用病机以及药物组分的搭配,进一步完善了其临床应用规律。

首先,桂枝汤及其类方对于感冒、发热等寒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由于桂枝汤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解除体内寒邪的束缚,恢复体内阳气的正常循环,从而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和缓解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们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的不同,对桂枝汤进行差异化调整,如在方剂中加入葛花、牛膝等寒凉药物,以增强散寒的效果。

其次,桂枝汤及其类方对于瘀血引起的疼痛症状也有良好的疗效。

瘀血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理过程,可以导致各种疼痛症状,如痛经、跌打损伤等。

桂枝汤及其类方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瘀血局部的微循环,减轻疼痛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们常常会配合其他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当归等,以提高疗效。

此外,桂枝汤及其类方还可以调整人体的气机和经络功能。

在中医理论中,气机畅通和经络通畅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桂枝汤及其类方可以通过温阳的作用,激发人体的生命力和自愈能力,调整气机和经络的功能。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们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类方剂,如桂枝加附子汤用于气虚阳退的患者,桂枝加芎彤贝母汤用于气阳两虚的患者等。

桂枝汤临床应用心得

桂枝汤临床应用心得

桂枝汤临床应用心得桂枝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由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和红枣五味中药组成。

它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营卫不和引起的各种病症。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桂枝汤的独特疗效和注意事项,现将个人心得分享如下。

在临床上,我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风寒感冒或营卫不和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症状。

对于这些患者,我通常会考虑使用桂枝汤进行治疗。

桂枝汤的五味中药具有协同作用,能够调和营卫、解表散寒,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

在应用过程中,我发现桂枝汤对于风寒感冒、产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曾有一位患者,因产后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症状。

我给予桂枝汤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病情迅速好转。

此外,还有一位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因遇冷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我运用桂枝汤加减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关节疼痛明显减轻。

这些成功的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桂枝汤的疗效和优势。

桂枝汤的应用效果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桂枝汤能够调和营卫、解表散寒,针对风寒感冒、营卫不和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其次,桂枝汤的五味中药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产生整体调节的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状态。

此外,桂枝汤的药物组成温和,不良反应较少,使用安全可靠。

在应用桂枝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辨明患者的症状是否适合桂枝汤治疗,如有热象、舌红、苔黄等阴虚内热症状的患者不宜使用。

其次,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此外,服用桂枝汤期间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最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展望未来,我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桂枝汤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疗效和优势。

应该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让更多患者了解和认可中医药的疗效,从而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桂枝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桂枝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疆中医药.07 1 I5 :0 . 2 0 ,1() 19 【】 刘沛. 5 刘翠哲. 治疗冠心病的益气活血概述I. J 承德医学院中药制荆重 】 点实验 室 .0 1() 16 2 1 ,2 :8 . 【】 李忠伟, 6 王继第. 浅析寒邪与冠心病的关系【 . J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心 ] 血 管 内科 .00 ()4 9 2 1 ,6 :7 . 【】 于涛, 7 曹洪欣. 胸痹( 冠心病) 病机演变探微[ . J 中医药信息.04 2 ] 20 ,’
症见心胃疼痛, 或痛引肩背, 胸部刺痛、 绞痛, 固定不移 , 寒温不解 , 入
夜更甚 , 胸满 闷气短 , 伴有 时欲太息 , 脘腹 胀 闷 , 紫暗 , 或 舌质 有瘀斑 , 黄 , 苔 脉弦 涩或细 。 由于气机 郁滞而 致血行 瘀 阻。 以活血 化瘀 , 气止 痛 。 治 理 用血
பைடு நூலகம்
府逐瘀汤加减。 药用生地黄、 当归、 丹参、 川芎、 赤芍、 桃仁、 红花、 柴胡, 枳壳、 牛膝、 桔梗、 降香、 炙甘草等 方中桃仁、 红花、 川芎、 牛膝活血化瘀, 赤芍、 当 归、 生地黄、 甘草养血活血 , 滋阴润燥t 柴胡、 枳壳、 桔梗等行气化痰; 降香理 气止痛。 诸药配伍, 共成活血逐瘀, 理气疏肝之剂。
3 心 气不足型 . 4
【】 谢华 皇帝内经I】1 北京: { N 版 中医古籍出版社 00 20 . 【】 【 2 汉】张仲景. 金贵要略方法.版. 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93 16
症见心胸隐痛, 时作时止 . 气短心悸 , 伴倦怠乏力 , 声息低微 , 面白肢 冷, 舌淡或紫暗, 白, 苔 脉沉细。 由于心气不足 , 不能推动心血的正常运行 , 而致瘀滞, 气又能生血生津, 气不足则血液亏虚, 致络脉失养发为胸痹。 应 补益心气, 活血通脉。 宜用保元汤加减。 药用人参、 黄芪、 甘草、 肉桂。 人参大

桂枝汤的功能主治

桂枝汤的功能主治

桂枝汤的功能主治简介桂枝汤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和独特的药理作用。

桂枝汤是《内经》中记载的六经变证适应用汇集,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等疾病的治疗,被誉为中医的“圣药”。

功能主治桂枝汤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1.解表发汗:桂枝汤具有辛温发散的药性,能够促进阳气运行,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

2.行瘀通络:桂枝汤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症状,适用于风湿痹痛、胸痹心痛等疾病。

3.缓解气喘:桂枝汤具有温肺通气的功效,可以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4.舒肝理气:桂枝汤可以疏肝理气,舒缓情绪、缓解压力,适用于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等症状。

5.温经散寒:桂枝汤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以调理子宫寒冷引起的症状,适用于经期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适应症桂枝汤适用于以下病症:•风寒感冒:桂枝汤可以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等症状。

•肩颈痛:桂枝汤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肩颈痛、风湿痹痛等病症。

•气喘咳嗽:桂枝汤可以温肺通气,适用于气喘、咳嗽等病症。

•情绪不稳:桂枝汤可以舒肝理气,适用于情绪不稳、烦躁易怒等症状。

•经期不调:桂枝汤可以温经散寒,适用于经期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用法用量桂枝汤的用法用量如下:•内服:每次15-30g,煎服。

•适量加入水中煎煮,煮沸10-15分钟即可。

注意事项桂枝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2.孩童、年老体虚者慎用。

3.忌与酒类同服。

4.忌与辛辣刺激性食物同食。

总结桂枝汤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功能主治涵盖了解表发汗、行瘀通络、缓解气喘、舒肝理气、温经散寒等多个方面。

适用于风寒感冒、肩颈痛、气喘咳嗽、情绪不稳、经期不调等病症。

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掌握用法用量,同时需要注意禁忌和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发表时间:2019-05-06T16:59:32.877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5期作者:刘磊
[导读] 历代医家称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

实践证明桂枝汤的确运用于许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的疾病。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7级四川成都 610000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专项课题(青年中医药2018QN016)
提要:历代医家称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

实践证明桂枝汤的确运用于许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的疾病。

但某些医家注解《伤寒论》时,将桂枝汤局限于治太阳表虚证,而忽视了其更为重要和里的一面,特别是”桂枝下咽,阳证则毙“晋朝王叔和一提出,很多医家对桂枝的使用就望而生畏。

关键字:桂枝汤;临床运用;伤寒论
桂枝汤是由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组成[1]。

桂枝辛甘温,又具有芳香之性,除发汗解肌作用之外,又具有悦脾补脾运脾之功。

如《本草疏证》有“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淤,补中”六大功能[2],补中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桂枝还具有柔肝解郁的作用,用于肝经虚寒,气血凝滞所致的肝郁证。

芍药苦酸微寒,滋阴养血柔肝止痛。

生姜辛温,散寒解表,温中和胃止呕。

大枣甘温,益气健脾,养血和营,缓急止痛。

甘草健脾益气,缓急止痛。

诸药合用,使桂枝汤的功效范围大,作用显著。

以下是笔者对桂枝汤功效的总结,如有错误,望多指正。

1.中风
此处中风乃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疾病,而桂枝汤具有解表祛邪,调和营卫之功,故能治疗中风。

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

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

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是以生姜、大枣为使者也[3]。

另桂枝味辛甘,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表,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之以治风;然恐其走泄阴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佐以甘草、生姜、大枣,此发表而兼和里之意[4]。

治疗中风,桂枝汤必不可少。

1.1太阳中风
太阳中风乃外邪袭表,卫外不固,营阴外泄所致。

治疗当以桂枝汤来卫外解表,解肌祛风。

《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12条“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5]。

此上三条皆能体现桂枝汤治疗太阳中风的可行性。

1.2太阴中风
太阴中风乃脾胃虚寒,外感风寒所致。

治疗应健运脾胃,散寒解表。

《伤寒论》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着,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此也体现出桂枝汤治疗太阴中风的可行性。

1.3阳明中风
阳明中风乃阳明病兼表邪未解所致,治疗当以內解阳明,外解表。

《伤寒论》第234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第135条“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第190条“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太阳病以有汗无汗分为风 ,寒,缘太阳主表而司开合;阳明病以能食与否分风,寒,缘阳明主里而司受纳。

成中风者,多胃阳素旺,又风为阳邪主动,阳能化谷。

成中寒者,多胃阳素虚,又寒为阴邪主静,阴不化谷。

故此也体现了辩证的重要性,也足以证明桂枝汤可用于阳明中风。

2.汗证
汗证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营卫不和是其中之一,而汗证又分多汗,少汗,此大多由营卫不和所致,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故客可用桂枝汤治疗汗证。

用桂枝发汗自不至于亡阴,用之止汗,自不至于贻患[6]。

2.1多汗
多汗多由营卫不和,营阴外泄所致。

《伤寒论》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故尔。

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

宜桂枝汤。

”第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2.2汗出偏阻
汗出需要阳气的鼓动,汗液位心之液,阳气摄津,桂枝汤有温阳散寒之功效,故可以治疗汗出偏阻。

3.气逆上冲症
气逆上冲包括呕呃,咳喘,心阳虚所致奔豚等。

《伤寒论》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不得与之。

”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临床上一般用桂枝汤加半夏橘皮川朴治疗胸闷呕呃;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肺气上逆之咳喘;桂枝加桂汤治疗心阳虚所致的奔豚。

此都体现桂枝汤可用于气逆上冲症。

4.营卫不和
《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其清者为营(气),浊者为卫。

营(气)在脉中,卫在脉外。

”然而《素问逆调论》指出“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人与志不相有,曰死”[7]。

营卫不和,会出现许多症状疾病,在辨证为营卫不和时,切记勿忘桂枝汤。

4.1低热
低热可以有多种病邪病因所致,正邪相争不下,营卫不和就是其中之一。

营卫不和,不能抗邪,或是抗邪无力,低热必不可免,桂枝汤调和营卫,一方面补益正气,另一方面驱邪外出,故桂枝汤可用于治疗低热。

4.2皮肤病
卫虚营弱,营卫失调,抗病能力低下,每遇风冷邪气的侵袭则出现此起彼伏、瘙痒不已的丘疹。

方中桂枝、生姜辛温通阳,合黄芪以实卫气;桂枝合防风辛散以祛风;芍药益阴以养营血;白术、大枣、甘草健脾和中以扶正;加地肤子祛邪以止痒。

如此应用,卫气壮,营
血充,营卫通畅,正气来复,风冷邪气得祛,故病可愈。

所以桂枝汤为主,治疗多形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都具有很好疗效。

具体运用时,挟湿者,可加化湿利湿之品,如羌活、独活、防己,薏苡仁之类;营血不足者,加当归、鸡血藤之类。

故桂枝汤可用于治疗皮肤病,关键在于准确辩证。

以上是笔者在阅读书籍以及跟师途中的深刻体会,深知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才高识妙者多多指正。

参考文献
[1]李骥.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2]邹澍.本经疏证.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3]张仲景.注解伤寒论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吴昆.医方考.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熊曼琪.伤寒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6]清·柯琴撰。

古吴叶天士批评. 三多斋藏版,1706.
[6]王庆其.内经选读.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7.
作者简介:刘磊,男,医学硕士。

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