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的优先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的优先领域
生态系统监测、评价与模拟。生态系统监测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将典型生态系统的过程监测与遥感技术相结合,提高监测效率。生态系统评价内容包括脆弱性、稳定性、完整性、生态系统健康等。生态系统模拟能够弥补监测时空尺度有限性的不足,为理解多尺度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系统监测、评价和模拟能够提供数据支持、阐明不同尺度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的动态特征和尺度变异性。
全球及环境变化生态学。全球及环境变化构成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要素,生态系统变化也是全球及环境变化的组成部分,对全球及环境变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的研究是全球及环境变化生态学的重要基础,直接服务于全球及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响应、适应和管理对策的研究,为国家应对全球变化、处理相关国际事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土地利用和城市化、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提供指
导管理干预的概念和操作性框架,从而对环境破坏进行修复。生态恢复活动的类型多种多样,从局地到区域、从社区自发的行为到多部门的联合行动,恢复模式上从单纯依靠自然力的自然修复到旨在加速或者改变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和方向的生物和非生物干预。生态恢复的目标包括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和服务,其长期目标是通过恢复与保护相结合,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代社会中的重大环境热点问题研究推动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学科融合使得保护生物学正在发展成为保护科学。保护科学直接面向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推动下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研究是保护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经济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基础。
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机制研究实际上对经典生态学中关于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整合,而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又进一步将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福利相关联,从而为生态系统
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逻辑的、伦理的和社会经济的依据。
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生态系统管理作为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重点在于关注实现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背后的生态学理论、方法、社会人文机制等科学问题,来源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研究对象包括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城市和乡村聚落以及区域生态系统综合体。研究目标是建立和发展生态系统综合与可持续管理的理论框架、方法与技术体系以及决策支持工具。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土地评价和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研究工作,提出的土地评价理论体系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好评。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SCI 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5部。1992年获中国地理学会首届青年地理科技奖,1993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998年获国家土地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