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与川剧脸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2008 年第 1 期( 总第 133 期) 艺术长廊
屈小强
巴蜀文化与川剧脸谱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传统川剧的重要 化装手段, 也是一门富有历史积淀、充满人文内涵 的造型艺术。川剧的花脸戏和丑角戏, 便集中展示 了这种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的人文美与巴蜀韵味。
三 星 堆 和 金 沙 村 面 带 彩 绘 的 青 铜 人 像 、石 雕 人 像当然属于那个时代的工艺品; 同时, 也理应被视 为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生活面貌的历史文物。蜀地盛 产 矿 物 颜 料 , 如 赭 ( 含 氧 化 铁 的 红 色 土 石 ) 、垩 ( 白 土) 、丹黄( 朱砂、雄黄) 、空青( 包括矿物空青和状若 杨梅的植物空青) 之类与生漆。[8]蜀 人亦自古 崇尚 五色, “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帝也。”[9]因此, 日 常生活中的蜀人( 特别是妇女) 精于以色彩文面美 容, 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曾走遍大半个中国的唐代 文学家段成式曾深有感触道: “蜀人工于刺( 文面) , 分 明 如 画 。或 言 以 黛 则 色 鲜 。”[10]平 时 里 的 蜀 人 尚 且
汉以来的研究者大多认为, 殷墟甲文与周代金 文中那被识作“ ”的字, 其实就是对人戴面具的一 种 象 形 摹 写 。 东 汉 郑 玄 注 《周 礼·夏 官·方 相 氏 》“掌 蒙熊皮”句说: “蒙, 冒也。冒熊皮者, 以惊驱疫疠之 鬼, 如今 头也。”这说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具文 化— ——傩文化( 包括傩祭、傩舞、傩戏) 的主角儿。
据 《搜 神 记 》卷 十 六 和 《古 今 事 类 全 书 》卷 十 二 等典籍, 传说轩辕黄帝的重孙颛顼有三个儿子, 死 后都变成疫鬼: 除两个分别在江、若二水作怪外, 还 有一个跑到人们的居室里专门惊吓小孩, 叫“小儿 鬼”。又据《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颛顼族是以熊 为图腾的, 所以人们便在一年之末的腊月间身披熊 皮而挨室搜寻, 借熊的威严来驱赶疫鬼, 嘴里还不 断 发 出 “傩 、傩 ”的 声 音 。 这 种 属 于 原 始 宗 教 祭 祀 仪 式的活动就是“傩”或“驱傩”、“追傩”、“傩祭”。驱傩 的过程是以跳跃喧腾的形式进行的, 类似于舞蹈, 因而被称作“傩舞”。
《说 文 》释 “ ”字 说 : “丑 也 …… 今 逐 疫 有 头。”可以想象到, 三星堆那些眼球外凸的纵目面具 以及龇牙咧嘴的兽面具, 除了用以祭祀图腾、祭祀 先祖外, 也用于驱鬼逐疫等类似于中原地区的方相 舞。三星堆面具系列也可以归入中国早期傩文化的 面具系列, 不过是与中原傩面具大相异趣的另一个 文化系统, 即巴蜀文化系统。当然, 三星堆祭司或巫 师在实际操作中, 不可能戴上如此沉重的青铜面 具, 而可能以木质或皮质面具示人。现在我们所看 到的这些青铜面具, 可以看成是当时的一种金属模 型。至于三星堆与成都金沙遗址所出黄金面罩( 图 二) , 则是这种模型的高级形式。它们的用意, 皆是 镇恶避邪, 并沟通天地鬼神及先人而与之对话。它 们 应 该 就 是 今 天 川 剧 脸 谱 尤 其 是 “变 脸 ”所 用 面 具 的一个源头。
36
文
史
杂
志
图三: 郫县出土东汉一号石棺画像
艺术长廊
如此, 更不用说戏曲舞台上的蜀地演员了。 张庚先生在《戏曲艺术论》一书里谈到 戏曲脸
谱的来源时说, 有一部分脸谱“是从民间的祭祀中 遗留下来的, 是从庙里的菩萨像那儿学来的, 从宗 教仪式里出来的。”[11]川剧演员的涂面化装, 或者也 与道教的仪式有些关联。
迨入汉代, 堪与方相舞媲美的是“百戏”中的角 抵戏。两者的共同特征就是参与者多戴面具 ( 假 面) ; 而不同之处则前者是一种娱神的舞蹈( 进入汉
图二: 金沙遗址出土黄金面罩
文
史
杂
志
35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2008 年第 1 期( 总第 133 期) 艺术长廊
郫县汉画像石的发现至少说明这样一个事实, 即汉代的成都与长安, 应该同为中国戏剧或戏曲的 摇篮。因为当时的成都与长安一样, 也在上演中国 最早的剧目— ——《东海黄公》。而郫县画像石上的戏 剧假面, 则自当上承广汉三星堆与成都金沙的面具 系列, 下启近代川剧的脸谱。这在逻辑推理上应该 不成问题。
顺便提及一点, 就是《水经注》卷三十三引东汉 应 劭 《风 俗 通 》那 段 关 于 李 冰 与 江 神 化 为 “两 牛 斗 于 江 岸 旁 ”的 记 载 , 很 可 能 就 是 最 早 的 角 抵 戏 表 演 。 因为 这 颇 符 合 角 抵 戏 “头 戴 牛 角 而 相 ”[4] 的 最
当代研究者( 如王兆乾) 还认为祝融音读与烛 龙近, 烛龙又可视为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光明之神 和南方之神— ——祝融。《山海经·海内经》说: “炎帝 之妻, 赤水之子听 生炎居, 炎居生节并, 节并生戏
34
文
史
杂
志
艺术长廊
图一: 三星堆出土青铜纵目人面像
器, 戏器生祝融, 祝融降处于江水”。按郦道元《水 经·江 水 注 》里 的 说 法 , 江 水 就 是 岷 江 及 其 以 下 的 长江。《蜀王本纪》又说: “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这样来看, 传说中的祝融同蚕丛一样, 最早都活动 于川西北的岷山一带。所以, 在古蜀人眼里, 祝融同 蚕丛实际是一回事, 都是他们敬畏与怀念的祖先 神。而祖先神的神通主要体现在眼睛( 是智慧和英 明的象征) 上, 他们因此又给以极度的夸张, 制造出 世间独一无二的纵目人青铜面具系列, 用以长期祭 祀供奉。
咧嘴姿态。黄金面罩系金皮捶拓而成, 计有6件。除 3件外, 其他3件均用生漆、石灰作黏合剂, 蒙罩在尺 寸与真人大小相近的青铜人头像上; 分作平头顶 型、圆头顶型两种, 皆为平目杏眼, 眼、眉镂空, 耳垂 穿孔。
在这批青铜、黄金面具系列中, 最引人 注目的 莫 过 于 二 号 坑 发 现 的 那 件 高65厘 米 、 宽138 厘 米 的 大型纵目人面像。它大嘴、鹰钩鼻; 双耳硕大, 向斜 上方挑出, 颇像猪八戒的“招风耳”。其眼球做得更 为离奇: 直径13.5厘米, 凸出眼眶16.5厘米。( 图一) 而这, 正与《华阳国志·蜀志》有关蚕丛“纵目”的记 载相吻合。应该说, 《华阳国志》记载的是蜀人古史 传说时代的祖先神形象。这一形象, 是古蜀人对自 然界和自身的认识尚处于原始水平时, 对所景仰的 远祖的一种神话加工。这如同广为熟悉的女娲造 人、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传说形象一样。
二、巴蜀文化与川剧涂面
四川戏剧涂面化装的源头, 也可以上溯到距今 三千年的古蜀国。关于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坑的发 掘报告说, 其所出青铜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 多 在 眉 毛 、眼 眶 与 脑 后 发 辫 以 及 眼 球 、牙 齿 绘 以 黑 彩 , 耳孔、鼻孔、口缝则涂朱砂。[6]无独有偶 , 成都金沙 遗 址 出 土 的 背 缚 石 雕 跪 人 像 的 嘴 、耳 , 也 均 涂 有 鲜 艳的朱砂; 其眼眶和瞳孔, 则用朱、白两色颜料描 绘 。[7]
由 三 星 堆 面 具 纵 目 形 象 , 使 我 们 联 想 起 《山 海 经》之《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的相关记载 : 西 北方的钟山上有一条身长千里的龙, 浑身通红, 长 着人的面孔。它的眼睛又大又亮, 一睁眼就能把天 外阴极之地全部照亮, 所以Fra Baidu bibliotek们就叫它 “烛龙”或 “烛阴”。
烛龙的眼睛何以这样厉害? 《山海经·大 荒北 经》说它“直目正乘”。“正乘”之意, 语焉不详, 历来 颇多分歧; 但对“直目”, 注家都赞成郭璞的说法, 即 “目纵”之意。前举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那副眼球突 出16.5厘米的青铜人面像, 大致就是烛龙“直目”的 写照吧?
代后可能又兼娱人) , 后者则属于纯粹娱人、有的甚 至含有故事情节的戏剧。那类含有故事情节的角抵 戏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戏剧, 而角抵戏里的《东海 黄 公 》一 戏 则 可 谓 中 国 最 早 的 戏 曲 剧 目 。 这 最 初 见 载于东汉张衡的《西京赋》, 只是较为简略; 后来晋 代葛洪的《西京杂记》卷三则有较详记述。值得注意 的是, 1972年在四川郫县出土的东汉一号 石棺, 其 上所描绘的, 就有东海黄公的故事。画面上部有七 人, 均赤足, 着假面, 当时称为“象人”。( 图三) 从左 往右数, 第一人为戴猴面具者, 右手持长柄钩兵器; 第二人戴牛头面具, 背负坛形器; 第三人正在向左 拖曳第四人所坐蛇虎之尾; 第四人头上束有三髻, 双手屈肘上举, 坐在蛇虎身上; 第五人右手执盾, 左 手持一长剑, 头向后顾盼; 第六人双手握一物; 第七 人右手持一棍, 左手前伸, 且持一瓶状物。其中第四 人可能就是后来葛洪所称“能制御蛇 虎”[2]的“东海 黄 公 ”。[3]
初定义。这场岷江岸边的演出, 表现的是李冰治水 的故事, 可能是治水成功后的一次庆典演出; 但到 了应劭那里, 则变成一段荒诞不经的神话, 令人迷 惑莫解。如果这个猜测不错的话, 那么, 关于角抵戏 兴起的大概时间, 就可以断定在战国的秦, 很可能 是由秦统治下的蜀地民间最先兴起, 而后才转向宫 廷 。[5]
进入商代以后, 傩祭作为一种固定的祭祀流行 于黄河流域, 至西周而大盛。当时民间进行的叫“乡 人傩”, 周王室或诸侯代表国家举行的叫“国傩”或 “宫傩”, 从宫廷到民间举国上下一致举行的就叫 “大傩”。据《吕氏春秋》记载, 先秦时代除了腊月大
傩外, 宫廷还在春秋两季举行两次宫傩。《周礼·夏 官》又说, 在宫傩或大傩上领舞的是一种具有“方相 氏”官职的人, 所以傩舞又叫“方相舞”。方相氏所戴 面具就是汉人所称的“ 头”。黄河流域各地( 如河 南密县) 出土的汉代方相氏那凸目瞪眼、狰狞奇诡 的形象[1], 实际就是“ 头”的面貌。而20世纪50年 代初于四川德阳汉墓出土的方相俑, 其头也是眼球 突出, 张口伸舌的。它们与三星堆遗址以纵目人形 象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相比, 可谓同出一炉。
脸谱艺术有假面和涂面两种形式。在剧场实践 中, 除川剧以外, 它还广泛应用于被誉为“国剧”的 京 剧 以 及 昆 剧 、河 北 梆 子 、晋 剧 、蒲 剧 、上 党 梆 子 、秦 腔 、豫 剧 、徽 剧 、赣 剧 、祁 剧 、湘 剧 、汉 剧 、粤 剧 等 许 多 地方戏曲中。过去, 由于受到《周礼·夏官》关于方相 氏“掌蒙熊皮, 黄金四目”以及唐代崔令钦《教坊记》 关于兰陵王“刻木为假面”等记载的影响, 研究者一 般将探讨脸谱渊源的着眼点, 放在中原地区或黄河 流域。其实, 更多的资料( 包括出土文物) 却指明, 脸 谱的滥觞与生成并不限于某一特定地域; 换言之, 各地方戏曲各具特色的脸谱艺术不会同出一源, 而 是自有渊源— ——起码对川剧脸谱艺术当作如是观。
一、巴蜀文化与川剧假面
关于戏曲脸谱本身的始源点, 不外有两说, 一 是假面或称面具说( 即先有假面, 后有涂面) , 一是 假面与涂面说( 即二者并行发端) 。笔者赞成后一种 观点; 而距今三千年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所出 青铜面具、黄金面罩及石雕人像, 则为这一观点提 供了有力佐证。
1986年夏秋之际, 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三星 堆 遗 址 发 现 了 两 个 埋 藏 有 大 批 青 铜 器 、玉 器 、金 器 及象牙等珍贵器物的商代“祭祀坑”, 其中面具有三 四十件, 包括青铜人面具、兽面具及黄金人面罩三 类。这之中, 青铜人面具二十余件, 大者宽138厘米, 小者宽20~50厘米。就眼睛造型而言, 又有凸目( 纵 目) 、平目之分。青铜兽面具9件, 均呈夔龙形向两面 展开, 最宽者38.4厘米, 最窄者12.8厘米, 多作龇 牙
东汉顺帝时 ( 125—144年) , 张陵客 蜀, 居 大 邑 鹄鸣山, 创五斗米道, 设二十四治( 绝大多数均在 今川渝境内) ; 又造道教斋仪书, 创制旨教斋。尔后, 其孙张鲁又在汉中郡、巴西郡创制涂炭斋。道教 《无 上秘要》卷五十《涂炭斋品》说, 其修斋者需“露 身中坛, 束骸自缚, 散发泥额, 悬头衔发于栏格之 下”[12]。《洞玄灵宝五感文》说得更明白: “悉以黄土 泥 额 ”。[13]
2008 年第 1 期( 总第 133 期) 艺术长廊
屈小强
巴蜀文化与川剧脸谱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传统川剧的重要 化装手段, 也是一门富有历史积淀、充满人文内涵 的造型艺术。川剧的花脸戏和丑角戏, 便集中展示 了这种独具特色的造型艺术的人文美与巴蜀韵味。
三 星 堆 和 金 沙 村 面 带 彩 绘 的 青 铜 人 像 、石 雕 人 像当然属于那个时代的工艺品; 同时, 也理应被视 为反映那个时代社会生活面貌的历史文物。蜀地盛 产 矿 物 颜 料 , 如 赭 ( 含 氧 化 铁 的 红 色 土 石 ) 、垩 ( 白 土) 、丹黄( 朱砂、雄黄) 、空青( 包括矿物空青和状若 杨梅的植物空青) 之类与生漆。[8]蜀 人亦自古 崇尚 五色, “故其庙称青、赤、黑、黄、白帝也。”[9]因此, 日 常生活中的蜀人( 特别是妇女) 精于以色彩文面美 容, 当是情理之中的事。曾走遍大半个中国的唐代 文学家段成式曾深有感触道: “蜀人工于刺( 文面) , 分 明 如 画 。或 言 以 黛 则 色 鲜 。”[10]平 时 里 的 蜀 人 尚 且
汉以来的研究者大多认为, 殷墟甲文与周代金 文中那被识作“ ”的字, 其实就是对人戴面具的一 种 象 形 摹 写 。 东 汉 郑 玄 注 《周 礼·夏 官·方 相 氏 》“掌 蒙熊皮”句说: “蒙, 冒也。冒熊皮者, 以惊驱疫疠之 鬼, 如今 头也。”这说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具文 化— ——傩文化( 包括傩祭、傩舞、傩戏) 的主角儿。
据 《搜 神 记 》卷 十 六 和 《古 今 事 类 全 书 》卷 十 二 等典籍, 传说轩辕黄帝的重孙颛顼有三个儿子, 死 后都变成疫鬼: 除两个分别在江、若二水作怪外, 还 有一个跑到人们的居室里专门惊吓小孩, 叫“小儿 鬼”。又据《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颛顼族是以熊 为图腾的, 所以人们便在一年之末的腊月间身披熊 皮而挨室搜寻, 借熊的威严来驱赶疫鬼, 嘴里还不 断 发 出 “傩 、傩 ”的 声 音 。 这 种 属 于 原 始 宗 教 祭 祀 仪 式的活动就是“傩”或“驱傩”、“追傩”、“傩祭”。驱傩 的过程是以跳跃喧腾的形式进行的, 类似于舞蹈, 因而被称作“傩舞”。
《说 文 》释 “ ”字 说 : “丑 也 …… 今 逐 疫 有 头。”可以想象到, 三星堆那些眼球外凸的纵目面具 以及龇牙咧嘴的兽面具, 除了用以祭祀图腾、祭祀 先祖外, 也用于驱鬼逐疫等类似于中原地区的方相 舞。三星堆面具系列也可以归入中国早期傩文化的 面具系列, 不过是与中原傩面具大相异趣的另一个 文化系统, 即巴蜀文化系统。当然, 三星堆祭司或巫 师在实际操作中, 不可能戴上如此沉重的青铜面 具, 而可能以木质或皮质面具示人。现在我们所看 到的这些青铜面具, 可以看成是当时的一种金属模 型。至于三星堆与成都金沙遗址所出黄金面罩( 图 二) , 则是这种模型的高级形式。它们的用意, 皆是 镇恶避邪, 并沟通天地鬼神及先人而与之对话。它 们 应 该 就 是 今 天 川 剧 脸 谱 尤 其 是 “变 脸 ”所 用 面 具 的一个源头。
36
文
史
杂
志
图三: 郫县出土东汉一号石棺画像
艺术长廊
如此, 更不用说戏曲舞台上的蜀地演员了。 张庚先生在《戏曲艺术论》一书里谈到 戏曲脸
谱的来源时说, 有一部分脸谱“是从民间的祭祀中 遗留下来的, 是从庙里的菩萨像那儿学来的, 从宗 教仪式里出来的。”[11]川剧演员的涂面化装, 或者也 与道教的仪式有些关联。
迨入汉代, 堪与方相舞媲美的是“百戏”中的角 抵戏。两者的共同特征就是参与者多戴面具 ( 假 面) ; 而不同之处则前者是一种娱神的舞蹈( 进入汉
图二: 金沙遗址出土黄金面罩
文
史
杂
志
35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2008 年第 1 期( 总第 133 期) 艺术长廊
郫县汉画像石的发现至少说明这样一个事实, 即汉代的成都与长安, 应该同为中国戏剧或戏曲的 摇篮。因为当时的成都与长安一样, 也在上演中国 最早的剧目— ——《东海黄公》。而郫县画像石上的戏 剧假面, 则自当上承广汉三星堆与成都金沙的面具 系列, 下启近代川剧的脸谱。这在逻辑推理上应该 不成问题。
顺便提及一点, 就是《水经注》卷三十三引东汉 应 劭 《风 俗 通 》那 段 关 于 李 冰 与 江 神 化 为 “两 牛 斗 于 江 岸 旁 ”的 记 载 , 很 可 能 就 是 最 早 的 角 抵 戏 表 演 。 因为 这 颇 符 合 角 抵 戏 “头 戴 牛 角 而 相 ”[4] 的 最
当代研究者( 如王兆乾) 还认为祝融音读与烛 龙近, 烛龙又可视为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光明之神 和南方之神— ——祝融。《山海经·海内经》说: “炎帝 之妻, 赤水之子听 生炎居, 炎居生节并, 节并生戏
34
文
史
杂
志
艺术长廊
图一: 三星堆出土青铜纵目人面像
器, 戏器生祝融, 祝融降处于江水”。按郦道元《水 经·江 水 注 》里 的 说 法 , 江 水 就 是 岷 江 及 其 以 下 的 长江。《蜀王本纪》又说: “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这样来看, 传说中的祝融同蚕丛一样, 最早都活动 于川西北的岷山一带。所以, 在古蜀人眼里, 祝融同 蚕丛实际是一回事, 都是他们敬畏与怀念的祖先 神。而祖先神的神通主要体现在眼睛( 是智慧和英 明的象征) 上, 他们因此又给以极度的夸张, 制造出 世间独一无二的纵目人青铜面具系列, 用以长期祭 祀供奉。
咧嘴姿态。黄金面罩系金皮捶拓而成, 计有6件。除 3件外, 其他3件均用生漆、石灰作黏合剂, 蒙罩在尺 寸与真人大小相近的青铜人头像上; 分作平头顶 型、圆头顶型两种, 皆为平目杏眼, 眼、眉镂空, 耳垂 穿孔。
在这批青铜、黄金面具系列中, 最引人 注目的 莫 过 于 二 号 坑 发 现 的 那 件 高65厘 米 、 宽138 厘 米 的 大型纵目人面像。它大嘴、鹰钩鼻; 双耳硕大, 向斜 上方挑出, 颇像猪八戒的“招风耳”。其眼球做得更 为离奇: 直径13.5厘米, 凸出眼眶16.5厘米。( 图一) 而这, 正与《华阳国志·蜀志》有关蚕丛“纵目”的记 载相吻合。应该说, 《华阳国志》记载的是蜀人古史 传说时代的祖先神形象。这一形象, 是古蜀人对自 然界和自身的认识尚处于原始水平时, 对所景仰的 远祖的一种神话加工。这如同广为熟悉的女娲造 人、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传说形象一样。
二、巴蜀文化与川剧涂面
四川戏剧涂面化装的源头, 也可以上溯到距今 三千年的古蜀国。关于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坑的发 掘报告说, 其所出青铜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 多 在 眉 毛 、眼 眶 与 脑 后 发 辫 以 及 眼 球 、牙 齿 绘 以 黑 彩 , 耳孔、鼻孔、口缝则涂朱砂。[6]无独有偶 , 成都金沙 遗 址 出 土 的 背 缚 石 雕 跪 人 像 的 嘴 、耳 , 也 均 涂 有 鲜 艳的朱砂; 其眼眶和瞳孔, 则用朱、白两色颜料描 绘 。[7]
由 三 星 堆 面 具 纵 目 形 象 , 使 我 们 联 想 起 《山 海 经》之《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的相关记载 : 西 北方的钟山上有一条身长千里的龙, 浑身通红, 长 着人的面孔。它的眼睛又大又亮, 一睁眼就能把天 外阴极之地全部照亮, 所以Fra Baidu bibliotek们就叫它 “烛龙”或 “烛阴”。
烛龙的眼睛何以这样厉害? 《山海经·大 荒北 经》说它“直目正乘”。“正乘”之意, 语焉不详, 历来 颇多分歧; 但对“直目”, 注家都赞成郭璞的说法, 即 “目纵”之意。前举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那副眼球突 出16.5厘米的青铜人面像, 大致就是烛龙“直目”的 写照吧?
代后可能又兼娱人) , 后者则属于纯粹娱人、有的甚 至含有故事情节的戏剧。那类含有故事情节的角抵 戏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戏剧, 而角抵戏里的《东海 黄 公 》一 戏 则 可 谓 中 国 最 早 的 戏 曲 剧 目 。 这 最 初 见 载于东汉张衡的《西京赋》, 只是较为简略; 后来晋 代葛洪的《西京杂记》卷三则有较详记述。值得注意 的是, 1972年在四川郫县出土的东汉一号 石棺, 其 上所描绘的, 就有东海黄公的故事。画面上部有七 人, 均赤足, 着假面, 当时称为“象人”。( 图三) 从左 往右数, 第一人为戴猴面具者, 右手持长柄钩兵器; 第二人戴牛头面具, 背负坛形器; 第三人正在向左 拖曳第四人所坐蛇虎之尾; 第四人头上束有三髻, 双手屈肘上举, 坐在蛇虎身上; 第五人右手执盾, 左 手持一长剑, 头向后顾盼; 第六人双手握一物; 第七 人右手持一棍, 左手前伸, 且持一瓶状物。其中第四 人可能就是后来葛洪所称“能制御蛇 虎”[2]的“东海 黄 公 ”。[3]
初定义。这场岷江岸边的演出, 表现的是李冰治水 的故事, 可能是治水成功后的一次庆典演出; 但到 了应劭那里, 则变成一段荒诞不经的神话, 令人迷 惑莫解。如果这个猜测不错的话, 那么, 关于角抵戏 兴起的大概时间, 就可以断定在战国的秦, 很可能 是由秦统治下的蜀地民间最先兴起, 而后才转向宫 廷 。[5]
进入商代以后, 傩祭作为一种固定的祭祀流行 于黄河流域, 至西周而大盛。当时民间进行的叫“乡 人傩”, 周王室或诸侯代表国家举行的叫“国傩”或 “宫傩”, 从宫廷到民间举国上下一致举行的就叫 “大傩”。据《吕氏春秋》记载, 先秦时代除了腊月大
傩外, 宫廷还在春秋两季举行两次宫傩。《周礼·夏 官》又说, 在宫傩或大傩上领舞的是一种具有“方相 氏”官职的人, 所以傩舞又叫“方相舞”。方相氏所戴 面具就是汉人所称的“ 头”。黄河流域各地( 如河 南密县) 出土的汉代方相氏那凸目瞪眼、狰狞奇诡 的形象[1], 实际就是“ 头”的面貌。而20世纪50年 代初于四川德阳汉墓出土的方相俑, 其头也是眼球 突出, 张口伸舌的。它们与三星堆遗址以纵目人形 象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相比, 可谓同出一炉。
脸谱艺术有假面和涂面两种形式。在剧场实践 中, 除川剧以外, 它还广泛应用于被誉为“国剧”的 京 剧 以 及 昆 剧 、河 北 梆 子 、晋 剧 、蒲 剧 、上 党 梆 子 、秦 腔 、豫 剧 、徽 剧 、赣 剧 、祁 剧 、湘 剧 、汉 剧 、粤 剧 等 许 多 地方戏曲中。过去, 由于受到《周礼·夏官》关于方相 氏“掌蒙熊皮, 黄金四目”以及唐代崔令钦《教坊记》 关于兰陵王“刻木为假面”等记载的影响, 研究者一 般将探讨脸谱渊源的着眼点, 放在中原地区或黄河 流域。其实, 更多的资料( 包括出土文物) 却指明, 脸 谱的滥觞与生成并不限于某一特定地域; 换言之, 各地方戏曲各具特色的脸谱艺术不会同出一源, 而 是自有渊源— ——起码对川剧脸谱艺术当作如是观。
一、巴蜀文化与川剧假面
关于戏曲脸谱本身的始源点, 不外有两说, 一 是假面或称面具说( 即先有假面, 后有涂面) , 一是 假面与涂面说( 即二者并行发端) 。笔者赞成后一种 观点; 而距今三千年的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所出 青铜面具、黄金面罩及石雕人像, 则为这一观点提 供了有力佐证。
1986年夏秋之际, 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三星 堆 遗 址 发 现 了 两 个 埋 藏 有 大 批 青 铜 器 、玉 器 、金 器 及象牙等珍贵器物的商代“祭祀坑”, 其中面具有三 四十件, 包括青铜人面具、兽面具及黄金人面罩三 类。这之中, 青铜人面具二十余件, 大者宽138厘米, 小者宽20~50厘米。就眼睛造型而言, 又有凸目( 纵 目) 、平目之分。青铜兽面具9件, 均呈夔龙形向两面 展开, 最宽者38.4厘米, 最窄者12.8厘米, 多作龇 牙
东汉顺帝时 ( 125—144年) , 张陵客 蜀, 居 大 邑 鹄鸣山, 创五斗米道, 设二十四治( 绝大多数均在 今川渝境内) ; 又造道教斋仪书, 创制旨教斋。尔后, 其孙张鲁又在汉中郡、巴西郡创制涂炭斋。道教 《无 上秘要》卷五十《涂炭斋品》说, 其修斋者需“露 身中坛, 束骸自缚, 散发泥额, 悬头衔发于栏格之 下”[12]。《洞玄灵宝五感文》说得更明白: “悉以黄土 泥 额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