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讲义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18张PPT)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b84ac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8.png)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倒立 缩小的实像
投影片离镜头较_近___,屏幕离镜头较 _远___,所成的 4、若想使投影出的像变大,应使幻灯片____凸
而且物像位于凸透镜的____侧。
像是:倒_立_____、放_大_____、实__像____。物和像位于凸透 投影片离镜头较____,屏幕离镜头较 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
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3、景物到镜头的距离______像到镜头的距离。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像到镜头的距离_____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 ②镜头后,照相机底部安放有_____,它的作用:记录_________。
数码相机用图象传感器替代胶片,把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再变成数字信号,由相机内的存储器保存. 2.放大镜成像的特点:
的_屏__幕__上__。 ②镜头后,照相机底部安放有_____,它的作用:记录_________。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屏幕相当于光屏 透镜,同时使幻灯机____光屏。
(2)成像的特点: 一、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例如:
小孔成像.
A
B
A’
B
’
照相机的像
B
‘
A AB
‘
投影仪的像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
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例如: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实像和虚像
(1)实像:实像是由 _实_际__光__线__ 会聚而成的像。_能___ 用光屏承接,眼睛_能___观察得到。而且物像位于凸透 镜的_两___侧。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5章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14531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1.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共23张PPT)(共23张PPT)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课程讲授新课导入本课小结我来闯关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1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
0203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形成原因及异同点。
素养目标课程导入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用照相机拍照留纪念。
你们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吗?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主要构造: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调节控制系统: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③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④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一、照相机1.照相机的结构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小的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纸筒内,并能前后滑动。
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 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
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
A半透明纸凸透镜B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2.自制照相机请同学们完成以下操作:1.用眼睛观察半透明纸,并适当调节B筒在A筒中的深度,看是否能在半透明纸上得到室外景物清晰、倒立的像。
2.改变室外景物与自制模型照相机的距离,并适当调节B筒在A筒中的深度,观察像的位置到镜头的距离是怎样变化的?像的大小如何变化?通过以上操作,你能总结照相机的成像特点吗?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2.自制照相机【归纳总结】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会聚在照相机暗箱内的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2.自制照相机(1)物体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像距)。
(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远,物体在胶片上所成的像越小,像(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越近,即暗箱越短。
(3)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和物体在镜头的两侧。
课程讲授新课推进一、照相机3.照相机的成像特点1. 平时我们看到照相机成的像都是正立的,这是因为为了取景方便,经过技术处理将第一次成的倒立的像转变成了正立的,照相机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3c1392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9.png)
2.同学们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时, 从侧面可以观察到温度计插入水中的部分变 大了。下列设备中应用了这一光学原理的是 (B)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投影仪 D .平面镜
3.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 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D )
A.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 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 伸一些
D.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 缩一些
4.如图所示的投影仪,其中凸透镜是使透明胶 片通过透镜成_倒__立__、__放__大_的实像。平面镜的主 要作用是用来反射光线,使像成在屏幕上。若 想使屏幕上的字变得大些,应将凸透镜向___(下 填“上”或“下”)调,同时将投影仪___远__离(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
解: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实像;海市蜃楼 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
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替代胶片)
光信号
电信号
储存器
数字信号
想想做做
自制模型照相机
点击 图片 播放
若想使底片上 的像变大,应 该怎么做呢?
使相机靠近物体,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
如图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__凸__透__镜____,胶片相当于__光_屏______,来自物体 的光经过镜头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 倒立 _________(填“倒立”或“正立缩”小)、_________(填
项目链接
在下图中,如果有远处物体A的实像A'呈现在光屏上, 撤去光屏,并在A右侧放一个放大镜,光线将继续通过放 大镜。你觉得这些光线还会成像吗?会成怎样的像?
03
随堂演练
随堂演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透镜 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透镜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d26196be1e650e53ea99a3.png)
要晓晨向后退一些增大物距,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来减小像距,就可以 把全班同学都照进去了。
【解答】请晓晨往后退一些,同时缩短镜头与胶片的距离,就能把全班同学 都照上了。
练习:
第五章 zxxk 透镜及其应用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照相机成像的光路示意图
照相机的原理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 相 机 的 使用 人与相机距离在u>2f 的地方,调焦、调光圈 若想使底片上的像变大,应使相机靠近人,同时使镜头远离底片(增大
暗箱长度)。即应用当物距变小时,像和像距都变大这一原理。
1.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片插入框中,调节镜头后,在Leabharlann 幕布上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
]
C
2.要使幻灯片在幕布上的清晰象更大一些,则应该将 A.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后移动 B.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后移 C.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前移动
BD.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前移
【例1】某人照完半身像,想再利用同一个照相机照一张全身像,这时他 应该离相机远些还是近些?同时调节调焦环,使胶片远离镜头还是靠近 镜头?
【分析】从拍半身像改为拍全身像,实际上像缩小了,此时像距应该
缩小,同时增大物距。
学.科.网
【解答】人应该远离相机,同时使胶片靠近镜头。
【例2】晓晨同学在校门前给全班同学照集体像,发现两边的两个同学照不上,请帮 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共同控制暴光量。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72021/3/17Wednesday, March 17, 2021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新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新课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5b887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a3.png)
后形成一个 正立,放大 的___虚______像(填“实”或“虚”)。
A 3、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收集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
象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和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二、投影仪
屏 幕
像
1.投影仪的构造
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镜头: 凸透镜 成像
投影片: 物体 螺纹透镜: 会聚光线
灯泡 发光
凹面镜: 反射光线
2.投影仪的原理
. . . .
f< 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投影仪的调节
要使像变大:
投影仪——远—离—屏幕,镜头—靠—近——投 影片(“靠近”或“远离”)
三、放大镜
1.放大镜的构造: 镜框,凸透镜,手柄
2.放大镜的原理: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放大镜的调节 要使像变大:
放大镜—远—离——物体(“靠近”或“远离”), 但物距—小—于——焦距(“小于”或“大于”)。
四.实像与虚像
照相机的像
投影仪的像
实像: 实际光线汇聚而成,能呈现在光屏上
小孔成像
要使像变小:
投影仪—靠—近——屏幕,镜头—远—离——投 影片(“靠近”或“远离”)
1、投影仪的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 焦距, 在屏幕上成__倒__立____、 _放__大_____的_实______像。要使像更大一点, 投影仪应_远__离_____屏幕移动,镜头应 __靠__近____投影片。
2.如图是一台投影仪的示意图,其中A是___平__面__镜___它的作用 是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是____凸__透__镜____,它在投影仪上所 起的作用是___成__像________.
《生活中的透镜》透镜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
![《生活中的透镜》透镜及其应用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39588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1.png)
导入新知
如图所示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照相机,通过它我们可以 捕捉到生活中许多美好的瞬间,给我们留下许多难忘的回忆。
你知道照相机是怎样成像的吗?
素养目标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区分照相机、投 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经过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 的过程,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新知梳理
一 照相机
1.照相机的原理:如图5-2-1所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一个_凸_透______镜,照相机的胶片相当于光_屏_______。
图5-2-1
2.成像特点:照相机工作时,被拍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较 ___远_____,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较___近_____,在胶片上得 到的是__倒__立_、__缩_小____的像。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图甲、乙是相同焦距拍摄的同一小孩的照片,则拍摄时,物距、 像距的比较情况是 ( C ) A.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大 B.甲的物距、像距都比乙小 C.甲的物距比乙大,甲的像距比乙小 D.甲的物距比乙小,甲的像距比乙大
课堂检测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例2 如图所示是一个自制的模型照相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 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照相机模型。应
当如何使用这架照相机来“拍摄”景物?( C )
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 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否则看不清楚 C.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否则看不清楚 D.眼睛可以对着A端也可以向着B端向筒内观察景物成的像
物理八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物理八年级上册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5955d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0.png)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问题
晶莹的露珠是大自然创造的“透镜”。观察生 活中用到透镜的地方,想一想:这些透镜所成的像 各有什么特点?
1
照相机 01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胶片 相当于光屏
பைடு நூலகம்
照相机成像特点 :①像距小于物距;②像和物位于凸透镜异 侧;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物在2倍焦距外, 像在1倍2倍间
1
放大镜 03
放大镜的镜片相当于凸透镜
放大镜成像特点 :①像距大于物距;②像和物位于凸透镜同 侧;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像距大于物距
小菜一碟
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 确的做法是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 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小菜一碟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
该采取的办法是
A.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靠近小丽,同时
镜头往后缩
C.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远离小丽,同时
镜头往后缩
1
投影仪 02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屏幕 相当于光屏
投影仪成像特点 :①像距大于物距;②像和物位于凸透镜异 侧;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课堂小结 想想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1
04 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不能呈 现在光屏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pptx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640c3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5.png)
知4-练
例 4 在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 投影仪成像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反射成像的是② B. 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 C. 成实像的是①③④ D. 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解题秘方:根据各种仪器的成像特点进行判断。
知4-练
解析:小孔、照相机、投影仪成的是实像,放大镜 成的是虚像;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小孔成像 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知1-练
1.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将凸透镜对 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 上可以得到景物_倒__立___(填“ 倒立”或“ 正立”)的 _缩__小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知识点 2 投影仪
1. 投影仪的简单结构:如图2 所示。 (1)投影片:投影片上有文字或图案,
知1-练
(1)小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_大__于__(填“大于”“小于”或 “等于”)底片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 解析:照相机底片离镜头的距离较小,而拍照时被照的 对象离照相机较远,远远超过照相机底片到镜头的距离。
知1-练
(2)小宇离照相机镜头越远,小宇在底片上所成的像越 __小___。 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人离照相机越远,成的像越小。
答案:C
教你一招:常见光现象图解:
知4-练
实 图示
像
小孔成像 照相机成像 投影仪成像
原理 光的直线传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图示
虚
像
平面镜成像 看到的鱼变浅 放大镜成像
原理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4-1.下列现象中,只能成虚像的是( B ) A.照相机成像 B.平面镜成像 C.凸透镜成像 D.小孔成像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5e07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6.png)
照相机主要构造
知1-讲
知1-讲
1. 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 胶片:相当于光屏。 3. 调节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视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 ③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像距;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知1-讲
同学们,通过自制照相机的成像视察实验,以及你们 的生活经验。照相机的成像有什么特点?
知4-讲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是凸透镜成实像和虚 像时的情景。请分别指出其特点。 (1)凸透镜成实像时,光屏__能__承__接__到__所__成__的__像__, 物和实像在凸透镜_异__侧___。 (2)凸透镜成虚像时,光屏 不_能__承__接__到__所__成__的__像__, 物和虚像在凸透镜___同__侧___。
的后面。
总结
知1-讲
•用照相机拍照时,比较人到镜头的距离和像到镜头 •的距离及比较像与人的大小关系,用比较法。 •在第(2)小题的解答中可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因为实 •际使用中会有这样的直观感觉,人若离照相机越远 , •在底片上所成的像越小。
知1-练
1 如图所示,是在一些交通要道路口、
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电子监控器。
知2-讲
请学生视察投影仪的构造,并视察其成像有什么特点 ? 像是缩小还是放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像距与物距 哪个大?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 •成像特点: •1. 投影仪(或幻灯机)成放大、倒立的像。 •2. 像距大于物距。 •3. 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知2-练
1 放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与图 中的甲类似,则幻灯片上的旗应是图乙中的( B )
知识点 4 实像和虚像
知4-讲
定义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25166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f.png)
这节课 同学们有哪 些收获呢?
•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学习使用照相机,向有 经验的人了解光圈、快门 和调焦环的作用,写一份 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书。
虚像:是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 交而形成的,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平面镜成像
“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
当堂练习
1.下列不是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D)
A.照相机 B.放大镜 C.投影仪 D.潜望镜
2.物体通过下列光学器件可以成放大的实象的是:(B)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平面镜
3.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
参,你所看到人参应该是: (C)
A.人参的实物 B.等大的像 D.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小午的叔叔在乡下种蔬菜,今年暑假,小 午到叔叔家度假。有一天,一场大雨过后 ,天空晴朗,叔叔让小午帮助一起赶快将 棚上的雨水清算干净。小午想,过一会儿 ,太阳一晒雨水不就没有了吗?为什么叔 叔这么着急要把塑料棚上的水弄干呢?请 你帮小午想一想,叔叔这么做有什么道理 呢?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眼镜片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数 码 摄 像 机 上 的 透 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 物 展 台 上 的 透 镜
投影机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显微镜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望远镜上的透镜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放大镜上的 透镜
照相机的结构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汇聚在胶卷上, 形成被照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锐的物 质,它在曝光后产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 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 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2生活中的透镜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5.2生活中的透镜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28a64d2910ef12d2af9e730.png)
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
镜)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 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 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观察像 的正倒。
若想使投影出的像变大,应
使灯片靠近凸透镜,同时使幻灯
机远离光屏。即用当物距变小时, 像和像距都变大这一原理。
2019/9/7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8
新课讲授
12
四、实像和虚像
新课讲授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现在光屏上。
2019/9/7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3
新课讲授
虚像: 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 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 以看到虚像。
2019/9/7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
新课讲授
想一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平面镜,它们 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新课讲授
一、照相机
主要构造:
1.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2.胶片:相当于光屏 3.控制系统 ①取景窗:观察所拍景物 ②光圈环:控制光量 ③调焦环:调节像距(镜头 到胶片的距离) ④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2019/9/7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新课讲授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会 聚成被摄物体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 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 记录在胶卷上。数码相机用电子感光器件和存储 器件替代胶片作为成像的光屏并记录像的信息。
2019/9/7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
新课讲授
想一想,照相机成像都有哪些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3607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1.png)
(3)看投影时,幕布上发生____漫______反射,所以 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4)要使成在屏幕上的清晰像变大些, 应采取的方法是_让__投__影__仪__离__屏__幕__远__一__些__,_ _镜__头__与__投__影__片__的__距__离__调__小__一__些__________。
思路点拨:投影仪(或幻灯机)成的像是倒立的,包括 上下颠倒,也包括左右颠倒。因此为了使屏幕呈现正立、 放大的像,要将投影片(或幻灯片)倒着放。
知识点3:放大镜
8. 原理:放大镜实质是一个____凸______透镜,成 ___放__大_____、____正______立的虚像。 9. 观察物体时,放大镜要放在物体和眼睛之间的适 当位置。在一定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 像越大。
4. 原理:利用_____凸_____透镜成___放__大_____、 ____倒______立的实像。 5. 投影时,投影片离镜头比较____近______。投影片 离镜头越近,像离镜头越远,所成的像越大。 注意: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要把投影片或幻 灯片倒着放。
课堂演练 6. 图5-2-2为某同学的头像幻灯片。在放幻灯片时, 将幻灯片倒着插在幻灯架上,屏幕上出现的清晰的像 应该是( B )
3.以下是小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 其中错误的是( B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虚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 距离有关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4.二维码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能看见二维码 是由于光在二维码图案上发生了____反______(填“反” 或“折”)射;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手机的镜头相 当于___凸__透_____镜,二维码图案通过手机镜头成 ____实______(填“实”或“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4f99f85727a5e9856a61ce.png)
例4 [综合应用题]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树枝和树叶
上有一些水珠,如图所示.甲图中看到水珠后面远处景物 是倒立的,乙图中透过树叶上的水珠观察到树叶清晰的 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通过 甲 图中的水 珠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
2.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总是缩小的 B.虚像总是正立的,实像总是倒立的 C.虚像只能通过眼睛观察,实像通过光屏也可看 到 D.光的反射成虚像,光的折射成实像
例1 [实际应用题](2015·桂林中考)如图所示,某同
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 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
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 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
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B )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解析〕当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人的位 置不变,又拍了一张全身照,即该过程中的像是变小的, 所以应增大物距,在保持了相机和人的位置不变的情况 下,只能使凸透镜的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物距,同时还
〔解析〕投影仪的原理就是投影片通过凸透镜
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离凸透镜越近, 投影仪离屏幕越远,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故正
确答案为D.
例3 [实际应用题]如图甲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精讲精练知识点1 照相机情境激疑照相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1.仔细观察下图的照相机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2.给你一部照相机,体验一下近景拍摄和远景拍摄镜头和胶片各有什么作用?教材全解1.原理: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2构造:(1)镜头:一般为几个透镜组成,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胶卷:相当于光屏,机壳相当于暗室.胶卷以透明塑料为基片,上面涂有感光材料。
(3)调焦环:可以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在胶片上生成清晰的像。
(4)光圈环:可以控制从镜头射入光线的多少。
(5)快门:可以控制曝光时间。
3.使用:一是旋转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摄近景时,使镜头前伸,离胶片远一些;拍摄远景时,使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二是选用适当的光圈和快门,使胶片曝光适当。
知识拓展数码照相机除了有普通照相机上的镜头、光圈、快门和机身外,还有成像元件、存储设备、和彩色液晶显丌器等部件.光线经过镜头或镜头组进入相机,通过成像元件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影像运算芯片储存在存储设备中通过彩色液晶显示器还能够马上观看已经拍摄好的照片,如果不满意,还可以删除存储设备像一张卡片,可以很方便地从数码照相机中插入和取出数码相机的照片可以方便地输入电脑,通过电脑中安装的图片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放大、裁剪、修饰。
即学即练例1如图所示,小明用照相机给一圆锥体拍照时,胶卷上得到的像是一个、、的圆锥体。
解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的原理工作的,被拍摄的物体是一个正立的圆锥体,则形成的像一定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圆锥体答案倒立缩小例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2019年杭州G20峰会期间拍摄的G20标志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遮住一半镜头,仍能照出完整物体B.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小明所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D.要想使像小一些,小明应靠近标志,调节暗箱长度后再拍摄解析遮住一半镜头,其余部分仍能折射成完整的像,故A正确;照相机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制成的,故C错误;要想使像小一些,小明应远离标志,调节暗箱长度后再拍摄,故D错误答案A现固练习1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 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这个模型照相机的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真实照相机的底片,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A端朝着,B端朝着。
(后两空均填“较暗的室内”或“明亮的室外”)答案凸透镜半透明纸较暗的室内明亮的室外点拨将这个模型照相机与真实照相机对比可知,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像,相当于镜头;半透明纸上可看到像,相当于底片。
由于半透明纸上所成的像亮度较小,只有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才能看清,因此应将A 端朝着较暗的室内。
巩固练习2如图甲所示,小红装扮好准备照毕业登记照当照相师傅给她照相时,在胶片上得到的像应是如图乙中的()答案D点拨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相比,上下左右相反知识点2 投影仪情景激疑投影仪的结构有何特点。
1.如图所示,仔细观察投影仪,比较投影仪与照相机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投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2亲身体验一下,用投影仪放映投影片时,将平面镜取下,观察屏幕所成像的特点教材全解1原理: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2构造:(1)镜头:凸透镜(1个),用来成像(2)聚光镜:相当于凸透镜,用来增加投影片的亮度(3)光源:碘钨灯,用来照亮投影片(4)反光镜:平面镜,用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投影仪的使用:投影时,要先将投影片倒放,然后调节凸透镜和投影片的距离,就可在屏幕上得到正立、清晰的像同时注意调节平面镜的角度,使像成在屏幕正中间。
知识拓展1.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物距)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像距);像和物体位于镜头的两侧2投影片应倒着放置才能保证屏幕上呈现正立的像3.要改变屏幕上像的大小,可调节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如果要使像大一些,则投影仪应距屏幕远些,同时使投影片距镜头近些4.投影仪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一定比投影片上的图案(物体)大5.幻灯机、电影机的成像特点和投影仪是相同的即学即练例3如图所示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投影仪,下列关于投影仪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螺纹透镜对灯泡发出的光有发散作用B.透明胶片相当于光屏C.在屏幕上可以观察到胶片上的符号(或图案)的虚像D.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解析投影仪中的螺纹透镜相当于一块较大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投影仪上所放的胶片上的符号(或图案)被放大在屏幕上,胶片相当于成像物体,故B错误;屏幕上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是实像,故C错误;平面镜可以将竖直向上射去的光改为射向侧面的屏幕上,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故D正确答案D巩固练习3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填“正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填“实”或“虚”)像。
答案凸透镜倒着实点拨幻灯机有一个镜头,这个镜头是中间厚、边缘薄,它是一个凸透镜放映幻灯片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放。
知识点3 放大镜、实像和虚像情景激疑1.如图甲所示,在球形烧瓶中盛满水,将手紧靠其背后,在其前面你将看到手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2.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直径约5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透过水珠看报纸上的字(如图乙所示),字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教材全解1.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2.实像和虚像: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实像是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出射后会聚而成的,物体和实像位于凸透镜两侧成虚像时,通过凸透镜出射的光没有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置物体那一侧成虚像处发出的,所以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的同侧。
知识拓展1.使用放大镜时,被观察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物距)应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或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像和物体位于放大镜的同侧,须在另一侧观察才可见到放大的像。
2.为了把物体的像放的更大些,可在物距小于焦距的前提下,使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增大些,则像距也增大,像也相应变大。
3.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虚像便消失了。
即学即练例4放大镜可以将较小的、眼睛不易辨清的物体“放大”,使人看得更清楚,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透镜,放大镜下呈现的是物体正立、放大的(填“实”或虚”)像解析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我们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放大的像答案凸虚例5在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B欣赏鱼缸中的鱼C.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D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解析A在镜子前观看自己的衣着,即是通过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廷长线相交得到的虚像,故A不符合题意;B鱼缸中的鱼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通过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是利用凸透镜成虚像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电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故D符合题意答案D巩固练习4如图所示,几位小朋友在桌旁观看鱼缸中游动的金鱼,所看到的是金鱼的()A.放大、正立的虚像B放大、正立的实像C等大、正立的虚像D等大、正立的实像答案A点拨我们用眼睛看到金鱼的像与金鱼本身都在鱼缸的同侧,而鱼缸和水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我们看到的像是金鱼的虚像此处鱼缸和水起了放大镜的作用,成正立、放大的像。
规律方法原理: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折射成像的原理制造的照相机构成:镜头、胶卷、调焦环、光圈环、快门、暗箱生成像特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活中原理: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折射成像的原理制造的的投影仪构成:光源凸透镜,聚光镜、镜头、平面镜和屏幕凸成像特点:成倒立、放大的实像透镜原理: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折射成像的原理制造的放大镜构成:凸透镜(焦距较短)成像特点: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重点难点*活学活用重点探究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名师指津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只是由于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物距)不同,所成像的性质也就不同: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似,成像特点及使用方法是一样的都要注意成的像与物体相比,上下左右相反,因此在使用时要将投影片倒立放置,这样才能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实像。
典例探究例1如图所示,纸筒A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一个照相机模型,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这时()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B眼睛应对着A端向筒内观察,看看像是否清晰C.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端朝着较暗的室内D应把B端朝着明亮的室外,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解析由于照相机成像时,像与物在凸透镜的两侧,镜头对准被照物,像成在胶卷上,故眼睛只能对着A端观察像的清晰程度,选项A错误,B正确,为了使更多的光进入镜头在A端得到明亮的像,应把B端朝着明亮处,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BD方法指导半透明纸相当于照相机胶卷,像应成在半透明纸上;像的明亮程度取决于进入镜头光的多少。
例2下列关于四种光学仪器成像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B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它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D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A.把相机向上举高B向前再走几步C向后退几步 D.向地面蹲下答案C点拨拍照时,取景框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说明树在经凸透镜成像时所成的像太大,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则应使所成的像更小,根据实际经验可知应该使凸透镜即照相机的镜头远离树,具体做法是向后退几步。
变式训练2 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
答案靠近增大点拨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说明画面大了,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所以将放映机靠屏幕,同时要增大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