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学校体育中的与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学校体育中的与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卢元镇)1
当今学校体育中的与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卢元镇)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470)
摘要: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20多年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难辞其咎。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从立论、理论准备,到实验、推广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不良后果。
文中对健康与体质、兴趣的迎合与培养、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等关系做了理论澄清,对竞技体育进入学校,学校体育中体现国家意志等问题做了理论说明。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标准体育兴趣体质健康
1.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学校体育难辞其咎
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20多年呈下降趋势,已经成为一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二十多年前,学生体质下降初显症候的时候,有人认为这仅是一种偶然现象,甚至当年的全国学生体质调查结果也被曲解,掩盖了事态发展的严重性。
这一问题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
据权威报道,全国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除个别年龄段外,绝大多数学生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的耐力素质,以及柔韧、速度和力量素质急速下降。
肥胖学生比例迅速增多,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这一现象以毕业年级尤为显著。
2006年浙江省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分别达到78.5%、90%和86.6%。
江苏省85%的考生因体质健康原因,报考专业受限;四川省征兵工作中,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的兵源超过六成,浙江省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在学校里经常看到的场面是,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会有学生晕倒在地。
更不可思议的是,大部分学校为了迁就学生,不得不取消了1000米(男)、800
米(女)跑的测试,很多学校的田径纪录还保持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有些学校甚至连召开田径运动会的勇气和能力都丧失了。
有一位老教授痛心疾首的说:我们已经从面黄肌瘦的“东亚病夫”,变成了白白胖胖的“东亚病
夫”。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规定:“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
15年过去了,我们食言了。
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在今后10年、20年的时间里将以现代文明病的高发,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低龄化、普遍化,以及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作为时代代价。
同时也使我们在兵源、劳动力来源等方面陷入困境。
身体健康恶化的并发症是心理健康失调,近年来学校里频频传出。
由于缺乏体育锻炼,少年儿童怕吃苦,怕受挫折,娇生惯养,常常陷于郁闷、紧张、焦虑、疲惫、恐惧之中不能自拔,由心理问题酿成的恶性案件,自杀、杀同学、害
老师、弑父母的消息屡见报端,在多次中、日、韩共同参与的夏令营、体能训练营活动中,中国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处于劣势。
历史上,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往往与青少年的健康体质有密切关系。
除却政治腐败、经济衰落、宗教战争等社会原因外,国家的衰亡还与国民的健康体质状况不可分割,欧洲的古罗马征服古希腊,日尔曼战胜古罗马,中国的宋元交替,明清替换,清朝末年多次签下城下之盟,都是野蛮征服文明,当“文明”在那里骄奢淫逸,置民族健康于不顾,“野蛮”就骑着高头大马长驱直入。
我们经常用增强忧患意识提醒国民,因为我们随时有可能遭遇各种自然灾害,也可能要去应付各种战乱环境,依青少年学生的现在的体质状况,何以想象他们能够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实现自救,更不要说去救护他人;何以想象他们可以在现代战争爆发时可以应征入伍,背负数十公斤的武器和辎重,身着厚重的军服在酷暑严寒中生存,更不要说去打仗争取胜利。
这种状况如果延续下去,我们将何以把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托付给他们?
青少年儿童体质的严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应试教育、升学压力固然也应承担责任,但学校体育责无旁贷。
中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决定了在很长的时期内仍要坚持独生子女的政策,我们只能在这个前提下讨论问题。
而且国内外《儿童少年卫生学》提供的数据已经证明少子女家庭的孩子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多子女家庭。
中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正在改善,这种改善应该有利于人们的健康和体质,有利于寿命的延长,这是符合世界发展总趋势的。
中国大陆学生的升学、就业压力确实很大,这一点与日本、韩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基本是一致的。
但在这些地方学生体质下降并未成为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
那么,中国大陆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出在什么环节上呢?学校体育工作。
党中央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都是针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应该说是抓到了问题的本质。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中下降的幅度有所不同,在解剖形态类指标里,围径下降的幅度高于长度;而生理机能下降的幅度又高于解剖结构;运动能力下降的幅度下降的幅度又高于生理机能,下降最严重的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耐力和反映运动系统能力的肌肉力量,而这两项恰恰是影响学生健康最重要的身体素质。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体质下降的总体规律是受遗传影响较大的指标下降的较少,而受体育运动影响的指标下降最为严重。
可以说,学校体育工作是难辞其咎的。
1979年由教育部、国家体委联合下发的《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曾有这样一段文字:“评定中、小学体育工作的成绩,最根本的是看学生的体质是否有所增强。
”依照这一观点,对20多年来的学校体育工作确有必要重新审视与评价。
2.“阳光体育工程”执住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牛耳
最近,党和国家领导人采取了一系列超常手段来力挽狂澜,之所以称为“超常手段”是因为:
第一,党中央的声音可以直接传达到每个学生的耳朵里,避免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的多层过滤、逐次衰减,“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在全国同时向大中小学学生播放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冲击力。
第二,强调了学生必须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确保体育课的时
间不被挪做它用,很多省市出台了相当强硬的政策措施。
周总理在生前强调学生要“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后来这句话以法律的形式写进《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
如果学生真正能够做到一年中有300多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他们的健康维护、体质增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生也能因此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可以得到证明。
然而,这“每天一小时”能够做到吗?我们不妨来算一笔帐,看看它是如何名存实亡的:
以一个星期为统计单位,7天中学生应该有420分钟的体育锻炼时间。
由于实行的5日工作日,要扣掉120分钟,剩300分钟;学校多以40分钟的学时代替60分钟的小时,又要扣掉100分钟,剩200分钟;学校又将20分钟早操、课间操打入“一小时”内,众所周知,早操、课间操的锻炼效率很低,一部分时间被用来集合整队、讲话,学生真正活动时间不足10分钟,又要扣掉50分钟,剩150分钟;每周的两、三节体育课中,再扣除理论课、考核课、考试周、因气候原因停课耽误的时间,以及由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练习密度较小,实际身体活动时间很短等因素,我们做一个保守的估计,每周至少要再扣除20分钟,于是只剩130分钟,用7天来除一下,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平均只有18.6分钟。
如果我们再将寒暑假、节假日、长周末统计进来,学生在全年中每天平均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不会超过15分钟。
这每天的四分之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就不可能有多高的健身效果了,这也许就是我国学生体质状况持续二十年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只是一个统计的理论值,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学校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为落实“每天一小时”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确有不少条件不好的学校连这个理论值都不能达到。
三,采用了有力了强制手段,肯定与强化了中考的体育加试,并将在高考中增加体育的考试分数,要把体育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很多年来,体育课一直在虚浮的“快乐体育”,无条件的“兴趣至上”中游荡,这种局面必须尽快结束。
3.新体育课程标准改革不尽如人意
历经多年的中小学新课程标准改革大方向是对的。
过去很多中小学课程是以学科来建立课程体系的,这种作法有很多不当之处。
“学科”是以科学学的分类原则来建立知识体系的,以便于科学研究;而“课程”是以教育学的原则来组织知识体系,以便于课堂教学。
中国过去的教育受前苏联的影响,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了教学的规律,让老师和学生花费了很多无谓的时间。
因此这场改革是必要的,是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的重要途径。
然而,这场改革在不同的课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有的课程较为成功,有的存有缺陷,有的发生了很大问题,引起极大争论。
体育课怎么样,恐怕有些问题还要讨论。
首先,这场体育课程标准的改革存在着一个虚假的立论。
如果说中小学的文史哲、数理化等课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以学科为体系的问题的话,体育课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因为中小学的体育课始终不是学科,它只是一门“术科”。
因为它不满足构成学科的几个基本要素,如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概念体系和本学科的研究方法等等。
为了能挤进这场改革的浪潮,理论家们就把竞技体育的“体系”指定为学科体系,大加挞伐,后来他们自己又不得不做了许多修正,证明了这是一个虚假的立论。
竞技体育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文化活动,不是学科。
如果说竞技体育是一种学科的话,那么竞技体育的最高组合形式——奥林匹克运动会岂不就是按学科体系组合起来的一门学科,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将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门学科。
其次,这场体育课程标准改革的理论准备是不足的。
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就仓促上马了,比如体育与健康的关系问题,他们之间究竟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还是目的与原则的关系,强调学生的兴趣与教育的教化功能关系等等。
一直没有在理论上分辨清楚。
因此至今连这门课程的名称都难以统一。
现在以健康为课程目标或“领域”设计课程,反倒是搞出来了一个“健康学”的学科体系,这恐怕是违背这场改革的初衷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五年过去了,新理念层出不穷,但有说服力的教育实验报告至今未能看到,三级教材建设未能及时跟上,很多体育老师无可适从,不少地方的体育课不能正常开展,学生的体质状况未能得到改善。
有体育教师谑称这场体育课程标准改革是“目标虚化,内容空化,组织散漫化,考核客气化”,这足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4.对几组概念的辨析
当前,在学校体育中有些概念被混淆,有人提出体育教学“要从增强体质向增进健康转变”,“从传授运动技能向改善学生健康状况转变”等等“转变”,把本来不是对立的概念人为地对立起来,一时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
下面试图做一些辨析,以正视听。
4.1健康第一与增强体质
“体质”与“健康”这两个概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是一种对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状态的评价,然而两者还是有些差别的。
近年来,“健康”用得越来越频繁,而“体质”的使用日见其少,大有后者取代前者之势。
“健康”(health)的频繁使用,有语法学上的原因。
因为健康一词既可当名词用,也可以当形容词和副词用,分别如老年人的健康,健康价值观,活得健康。
而体质一词使用的局限性较大。
其实不仅于此,健康与体质在概念的内涵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有不同之处。
健康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概念,自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它做了一个“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的定义,为全世界所接受;体质这个概念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它接近于日本的“体力”、欧美的“fitness”,香港则称作“体适能”。
健康的内涵十分丰富,从过去一维的身体健康,发展成三维的,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加上“伦理的”和“情感的”健康,变成五维的,可以说健康的定义是在不断泛化着,几乎涵盖了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各种学科,于是针对性越来越难以把握,可操作性也逐渐成了问题。
现在风行全球的“健康促进”活动,几乎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教育运动,反倒失去了特点。
体质这个概念较为单纯,基本保持在身体的范围内。
体质具有长期和稳定的特征,而健康具有短期和易变的特征,同样处在健康状态的人,基本体质状况可能千差万别;同样体质状况的人,在短期内可能由于疾病的影响出现健康方面的不同表现。
健康对人所做的评价相对静态,而体质则相对动态,重点在于对人的生活能力、劳动能力、作战能力、适应能力和运动能力的评价。
运动能力对于人类的进化和
发展十分重要,不能把运动能力仅仅看成是一种游戏能力、竞技能力,是一种只有青少年或运动员才需要的能力。
人从婴幼儿就开始习得的各种基本活动能力,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培养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对其一生的体质发展和其它生活、生产技能的掌握都是有益的。
即使到了中老年,人们还是需要保持适当的运动能力。
因此,可以说体质与体育健身是孪生的,对体质的评价更能反映出体育的价值和作用。
健康为医疗卫生界青睐,他们出的报纸叫《健康报》,强调采用医学、卫生学、遗传学、防疫学、营养学等手段来获取健康,他们向社会提交的是《国家健康安全报告》;体质为体育界重视,他们的报纸叫《体育报》,主张用身体练习的手段,通过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身体娱乐、竞技运动等方法增强体质。
他们向公众提交的是《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应该说这两者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无论是个体的安宁,还是全社会安康,都需要健康和体质做出共同的评价。
4.2迎合兴趣与培养兴趣
这一轮世界性的教育改革都是由搞心理学的人发动,并提供理论依据的,因此这场体育课程改革带有明显的心理学背景。
于是,就有人喜欢把体育兴趣摆到一个非常高的地位,似乎一切都要服从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
但是,体育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教育逐渐培养的。
现在的学生兴趣非常广泛、多变,那么班级制的体育课如何适应每个人的兴趣来组织教学呢,教材又如何选用呢?事实上,还有一批学生对体育根本没有兴趣,难道体育课就可以不上吗?而且世上从来没有抽象的体育兴趣,任何体育兴趣都有某种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技术的指向,一个学生不做身体练习,不学习运动技术,不提高运动技能,怎么可能会产生体育兴趣呢?
体育兴趣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必须是在克服了种种困难、障碍和磨难,在精雕细刻运动技术,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形成。
身体练习是一种艰苦的事情,肯定是要喘气、要流汗,要肌肉酸痛,要出现“极点”,甚至还要遭遇危险,这个过程一定不会像坐在沙发上喝咖啡那么舒服,不是靠兴趣能支撑下来的。
必须把“培养兴趣”和“满足兴趣”这两个概念分清楚。
教育是要培养兴趣,并由兴趣发展成习惯,而不是说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以满足学生兴趣为教学导向,体育课就不仅是“放羊课”,而且将成为更加散乱的“放鹰课”,随着体育课基本形态被摧毁,遭受最大损失的必定是学生。
不管是课程的建设还是课程的改革,心理学始终是基本依据之一。
这次体育课程改革中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学背景”我认为是体育学科的一大进步。
针对“兴趣”在这次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尴尬与难看”,并不是说兴趣在体育课程中不重要,重要的的如何异地适宜的分析“兴趣”,千篇一律显然是行不同的。
分析兴趣和利用好兴趣首先要从发展的视角分析它,例如:幼儿阶段和儿童阶段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是培养还是引导?青春期体育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与技能的关系是什么?等等。
引用心理学知识发展体育课程,心理学带来的是一种思路,而不是一种办法。
学习了卢教师文章后,谈谈个人一点点体会。
心理学中的兴趣问题本不是新鲜话题,更谈不上是体育科学的“一大进步”。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杜威,30年代中国的陶行知就大大倡导过。
即使在解放后的中国,每次修订体育教材大纲,也没有忽略过心理学作为基础(60年代开始体育院校一直把普通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作为必修课),学生的兴趣问题只是心理学中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一个小问题。
而把兴趣恣意夸张到“学生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老师愿意教什么教什么”,那倒是体育科学的一种倒退,教育的一种失败。
建议网友“客观学习”不妨按这种“思路”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试一试,他愿意干什么就让他干什么,可以预言的是不超过两个月,你们的父子关系就可以颠倒过来。
卢老师,我认为体育课程在执行评价考核时候,学校领导没有重视,因为他在学校教育中处于考核,比是考试科目,而现在家长评价学校好坏的标准时候又以学校升学率为唯一标准。
那么体育课程就处在一个和学校毫无关联的地位上,对于学校在体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在领导眼里就成为了一个意外收获之类。
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在老师的配备上、教师的待遇等都存在着毫无规章制度可循,随大流的形式,导致了学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下降,自由散漫等,这样的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体制下降。
其次,我认为现在家庭条件改善,大多都是独身子女,从下就娇生惯养,导致了自身恶习,家长的对自己孩子的包容,就更加剧了体质下降的现象。
当前要彻底的改变现在的状况,我认为将学生的考试之间纳入考试,当然考试会有很多灰色的部分,对待这一部分如果采用更加严厉的措施,如国家对足球打假这样的强有力的措施,我相信考试最终会出现公平,那么一旦成为考试,所有的问题都不在是问题。
这只是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完全同意卢老的深透分析,见解精辟,切中要害,其观点希望能得到课程改革者的认可,尽快加以完善。
在这里我借卢老的话题谈谈我的一点浅薄认识。
我个人认为: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目标是明确的,就是要通过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
同时,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也是简单的:一是保证学生能每周参加足够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身体活动(实现身体素质提高的目的);二是尽量实现学生主动而非强迫、快乐而非枯燥的进行体育锻炼(实现体育愉悦身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而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真正问题在于:如何保障上述两个途径畅通,使每一途径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我提两点看法:
一、体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应同时体现身体素质训练与运动习惯培养两方面
1、身体素质训练是短期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最佳方法
我国大多数中小学现有体育场地不可能允许所有在校学生有效地参加到具体运动项目锻炼中去,因此在中小学体育课或阳光体育活动中安排一定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练习,并在新体育课程大纲中能有所体现,符合中小学教学实际,必须强调。
2、加强学生运动习惯培养是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长效保障措施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不能局限于发展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素质,更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运动兴趣、运动爱好、运动习惯(或积极的运动嗜好)三个阶段。
小学是运动兴趣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
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变化;中学是运动爱好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加强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组织丰富的体育比赛,促进学生运动爱好的形成,并进一步向运动习惯方向引导。
二、体育课程改革应同时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1、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才能实现教师对学生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才能通过组织运动技能教学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来实现学生运动爱好和习惯的培养。
2、体育课程改革也必须同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的体育教学方案,成为学生喜欢上的体育课,成为学生快乐健身的体育课。
或许是我没有说清楚“一大进步”的背景。
这次课程改革提出的“健康第一”的理念个人认为是想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学的现状,即注重动作技能的形成,忽视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价值。
不是说大纲时期没有重视个体心理发展的价值,他只是在总目标上提出了相关目标,相对来说大纲没有《课程标准》直接提出心理健康领域这样具体。
这样明确的提出心理健康目标帮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师是否完成该教学任务。
心理学应用到体育教学确实有了很长的时间,但是现在高校采用的《体育心理学》中大多内容是关于运动训练方面的内容,这和体育教学所需要的相差很远,尤其是看了《动作与心理发展》一书之后,更是感觉现在的《体育心理学》是该更新换代的时候了。
学生兴趣的问题确实是心理学中个性特征的一个小问题,但是出现“学生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老师愿意教什么教什么”这样的现象我认为不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初衷,而是在改革过程中个别人的误导造成的。
兴趣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是一个小问题,但是兴趣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大问题,如何了解“兴趣”?如何合理的利用“兴趣”是每个老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这些都是个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点不成熟的体会,在这里提出来希望能得到卢教授的指点。
清晨,三位长跑练习者出现在街头,一位的背影很像奥运冠军王军霞,在做马拉松比赛的训练,一位酷似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做健身跑,一位是某校的中学生,在为升学的体育加试备考。
儿子问父亲:“他们在干什么?”
身为学者的中国父亲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
身边的一位美国学者喝住了他:“不对,准确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