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全集22荒岛余生.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和背景。

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生存中的心理变化。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和自我超越精神。

1.2 教学内容小说《荒岛余生》的背景介绍。

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生存中的心理变化。

荒岛生存技能的介绍。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存策略。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说情节和荒岛生存场景。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

设计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章:教学安排3.1 课时安排本章节共需4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3.2 教学步骤第1课时:介绍小说背景,阅读小说第一章。

第2课时: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讨论其在荒岛上的心理变化。

第3课时:学习荒岛生存技能,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的生存策略。

第4课时:小组讨论,总结学习收获,进行荒岛生存的角色扮演。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小组讨论评价,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思考能力。

学生口头报告评价,考察学生的表达和分析能力。

课后作业评价,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4.2 评价内容学生对小说背景和主人公性格特点的理解。

学生对荒岛生存技能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自我超越精神的体现。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小说。

5.2 辅助材料与小说主题相关的人物传记、电影、纪录片等。

荒岛生存技能的指导书籍和网络资源。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荒岛图片或播放相关的音乐,引发学生对荒岛生活的想象和好奇心。

6.2 主体活动阅读与讨论:学生分组阅读小说,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进行分享和讨论。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小说背景与主题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荒岛余生》的文学背景及作者简介。

理解小说主题,认识到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态度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作品背景。

分析小说主题,强调主人公鲁滨逊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自力更生的精神。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了解小说背景及主题。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的乐观精神。

1.4 教学活动:查看相关资料,了解丹尼尔·笛福及其作品背景。

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主题,并分享各自的理解。

第二章:小说情节梗概2.1 教学目标:了解小说基本情节,把握主人公鲁滨逊的成长历程。

掌握小说的重要事件,为深入分析小说铺垫。

2.2 教学内容:概括小说主要情节,梳理主人公的经历。

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技巧及其成长过程。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引导学生掌握小说情节。

利用图表展示,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2.4 教学活动:观看小说情节梗概视频,加深对小说情节的理解。

绘制主人公鲁滨逊成长历程的时间线,巩固对小说情节的把握。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教学目标:分析小说主人公鲁滨逊的人物形象,认识其勇敢、坚韧、乐观的品质。

了解小说中其他重要人物形象,理解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挖掘其勇敢、坚韧、乐观的品质。

探讨小说中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利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其他人物形象的理解。

3.4 教学活动:挑选小说中的典型事例,分析鲁滨逊的品质。

分组讨论,分析其他人物形象的特点及作用。

第四章:小说写作特色4.1 教学目标:掌握小说的写作特色,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了解小说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等写作特色。

探讨小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

七年级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七年级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七年级语文《荒岛余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欣赏小说中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坚持信念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欣赏小说中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小说《荒岛余生》的作者和背景。

(2)引发学生对荒岛生存和人性困境的思考。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完成阅读笔记,记录重要情节和感悟。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理解。

(2)小组共同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3.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写作练习和口头表达,评估学生对小说中的优美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欣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一篇关于《荒岛余生》的读书笔记,内容包括小说情节概括、人物分析、象征意义解释等。

2. 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感悟和思考。

3.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角色分析,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七年级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七年级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七年级语文《荒岛余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小说《荒岛余生》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能够分析小说中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成长历程。

(3)能够把握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小说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价值观进行探讨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崇尚美德的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境,培养勇敢、坚韧、自律的品质。

(3)认识到了解自己、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和谐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说《荒岛余生》情节的把握。

(2)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成长历程。

(3)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对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2)对小说中象征手法的鉴赏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小说《荒岛余生》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小说,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认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深入剖析小说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境,培养勇敢、坚韧、自律的品质。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性格和象征手法的掌握。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小说《荒岛余生》,谈谈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和应对方法。

2. 选取小说中的一个象征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小说情节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及其成长历程的理解。

七年级下册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荒岛余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荒岛余生》的故事情节。

(2)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

(3)了解荒岛生存的艰难,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应对困境的意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风光,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3)学会从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3)培养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荒岛余生》的故事情节,把握主人公查尔斯·罗伯逊的性格特点。

2. 分析荒岛生存的艰难,培养学生应对困境的意志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和生活哲理。

2. 学会从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的荒岛生存环境。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探讨,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人物分析: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

3. 荒岛生存:讨论荒岛生存的艰难,培养学生应对困境的意志和能力。

4. 生活哲理: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生活智慧,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六、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准备相关问题。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荒岛余生》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课文朗读: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纠正发音、停顿等问题。

4.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查尔斯·罗伯逊的性格特点,讨论其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

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爱劳动的作风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正确。

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一辈子态度教学设计导入在西方,有一部小讲,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青年,专门是男小孩都应该读读它,那么,这是一本如何样的书呢?这确实是<<鲁滨孙漂流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孙落难荒岛是如何样活下去的.,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形学生快速读课文摸索以下咨询题1鲁滨孙在荒岛的摸索经历了哪几个时期?2每个时期的侧重点是什么?3这几个时期的前后联系是什么?4简要概括文中包蕴的道理.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教师小结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失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鲁滨孙在逆境中给我们做出了专门好的榜样.研读探究教师导学:鲁滨孙是如何样的一个人?再读课文.边读边摸索,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摸索题: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2如何样看待鲁滨孙逆境中的自我安慰?学生朗读第1~3段,体会鲁滨孙的心理变化学生朗读4~9段,考虑鲁滨孙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学生朗读10~12段,鲁滨孙如何样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存的心态?学生讨论,教师参与教师小结人没有精神寄予是不行的,鲁滨孙讲服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这需要专门的的勇气,他是一个专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体验反思联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造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 要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一辈子态度。

《荒岛余生》教案

《荒岛余生》教案

《荒岛余生》教案《荒岛余生》教案1一、教学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分析教材内容、特点,参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着重于: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敢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养成勤勉实干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通过教学,联系实际,还应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

(2)知识和能力目标:A、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并感悟和运用;B、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C、如有条件,应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对课文所记叙的事件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

(3)过程和方法目标:继续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a、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学会生存。

b、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难点:培养想象力、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成因:初一学生由于年龄关系,想象力丰富,但要理性的进行想象还应多加引导;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多数学生而言,是语文学习的瓶颈,应加强训练。

三、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情境设置导入法(8分钟)导语:同学们,下午好!现在是四月了,天气变热了,中午容易犯困。

大家犯困不犯困啊?犯困的同学就大声叫两句:我不困!试试看,挺管用的。

这是一种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你做一件事,告诉自己我能行,你就可能做得很好;如果一直想着我不行,那你可能就真的不行了,对吗?我今天很高兴,能有这个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机会。

咱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荒岛余生》。

这篇课文节选自英国十八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笛福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请同学们看课本251页的有关介绍。

七年级下册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荒岛余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荒岛余生》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问题,如人性的善恶、道德的困境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困难的乐观精神。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荒岛余生》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分析主人公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3. 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问题,如人性的善恶、道德的困境等。

三、教学难点1. 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品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荒岛求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荒岛求生的好奇心,进而导入课文《荒岛余生》。

2. 阅读理解:(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经历了什么困境?(2)查尔斯·罗伯茨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挑战?他是如何应对的?(3)课文中的其他人物有哪些?他们与主人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3.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析下列问题:(1)查尔斯·罗伯茨的性格特点有哪些?他在荒岛求生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2)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现实问题有哪些?如何看待这些问题?(3)从故事中可以学到哪些人生哲理?4. 欣赏与评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 教案设计-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 教案设计-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增加语言积累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体味重要词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4、学习主人公在困境中表现出的人类优秀品质,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教学难点:1、通过分析心理活动,把握人物形象。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生命意识。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鲁滨孙漂流记》和作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在阅读同学们作文的时候,经常发现很多同学爱做梦。

今天我们一起来做这样的一个梦。

在梦中突然有一天,你发现独自一人在广漠的沙漠里或是无限的黑暗中或是茂密的原始森林。

那时你会怎么办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简介作者及《鲁滨孙漂流记》三、整体感知:1、如果你是鲁滨孙,面对荒岛,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或者你的结果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事实上鲁滨孙活下来了,并且独自一人活了28年。

鲁滨孙活下来的理由是什么?(从文中筛选信息)3、通过阅读,你发现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四、品味探究:1、其实,当鲁滨孙一开始面对荒岛时,也曾想过会死,但他活下来了,而且活的很好。

这其中鲁滨孙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请同学们找出这一心理变化过程。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组长归纳)2、读一读: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心理描写,读一读。

注意:体会主人公的心情读出适当的语气语调适当的停顿和重音先自由读,然后由学生个别朗读,并有学生自己进行评价。

3、在不断变化的心理过程中,鲁滨孙做了哪些有意义事情?4、结合心理变化和事情,运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理由是什么。

请用“鲁滨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的不同理解,从而分析以下几个问题:A、如何理解他的写日记和阅读《圣经》的行为?B、怎样看待他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五、体验反思:从鲁滨孙这个人物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六、课外拓展:请你以“生命”为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doc初中语文笛福【教学设想】我们期望人一辈子能够一帆风顺,但谁都不能保证这一切,现实能够残酷地粉碎我们的良愿,就像鲁滨孙离奇的人一辈子意外。

鲁滨孙他满能够无限悲伤,怨天尤人,一蹶不振,但他却无比坚强地鼓舞自己,以坚强的意志力和超凡的制造力,演绎了生存的神话。

鲁滨孙的生存经历是我们学习的最好素材。

基于此,概括与复述故事梗概、感受鲁滨孙近乎失望中的求生欲望、探询鲁滨孙在逆境中心境不断坚强的过程、品味鲁滨孙专门的自我鼓舞之法、感悟鲁滨孙战胜困难的可贵精神、学习应对灾难等,都不失为好的教学角度。

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这是本文的精髓。

设计A 着重于鲁滨孙战胜困难的心理过程的分析,学习其战胜困难的精神。

设计B 着重从生存需要的最低条件的角度动身,剖析鲁滨孙战胜困难的心态,教给学生积极进取的人一辈子态度。

在〝资料平台〞中专门选编了三篇文章,第一篇中的人物面临死亡和良知的两难选择,内容侧重于对生存逆境时刻人的良知的拷咨询;第二篇中霍金面临的那么是来自于自身的逆境,实现〝我〞的心灵内部的伟大历险,是对自我的伟大超越,其意义同样等同于对心灵之外的自然的超越;第三篇人物的探险行动中充满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民族豪情,对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学生是一种专门好的熏染,期望三篇文章能够从上述两种设计之外,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体系的构建起到填补作用。

【教学设计A】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鲁滨孙面临的要紧困难。

2、分析心理描写,体会鲁滨孙心态变化的过程,感受鲁滨孙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

3、感受野外生存对人的能力的挑战。

课前预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收集有关野外生存常识的资料。

教学步骤:导入:请同学自己介绍«鲁滨孙漂流记»。

我们现在安坐教室,条件舒服,心情轻松愉快。

但是,假如我们像鲁滨孙一样,不幸流落到了荒无人烟的海岛,情形会如何样呢?一、整体阅读感知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讲一讲鲁滨孙初到荒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归纳出来。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22《荒岛余生》教案新人教版word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22《荒岛余生》教案新人教版word版

精选初中语文试题试卷教课设计资料《荒岛余生》○预习纲要:1、阅读课本第251 页“名著导读”的有关资料2.早读课朗诵课文三遍。

3.查工具书,看讲解,给生字词注音、解说。

4.有条件者,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教课目的1.培育踊跃、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2.理解鲁宾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3.学习心理描绘○要点难点1.要点:理解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培育踊跃、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2.难点:学习本文的心理描绘○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日这堂课我们来谈谈人们喜欢的小说,也是中学生必读的世界名著之一《鲁宾孙漂流记》。

先来认识小说大概情节,问:鲁宾孙怎么会到达这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鲁宾孙身世于一个风光的商人家庭,从小就盼望航海,在18 岁时,他不管父亲母亲的再三阻止,偷偷逃离家庭,出海经商。

有一次碰上风暴,船上其他人所有罹难,只有鲁宾孙漂流到这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若是是同学们漂泊到了荒岛,你们会有什么感觉呢?(畅所欲言)而此时此地,鲁宾孙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大家一同来看166 页课文《荒岛余生》,(余生:侥幸保全了性命)二.字词教课把还没有解决的生字词找出来,(学生发问,教师解答,依据状况板书。

)泅 (qi ú)沮丧 (j ǔ)搁浅 (g ē)冻饿之虞 (y ú)聊以自慰 (liáo) 泅:浮水。

作践:糟践。

沮丧:灰心绝望。

搁浅:本文指( 船只 ) 进入水浅的地方,不可以行驶。

斫痕:用刀斧砍的印迹。

抵抗:抵抗。

孤掌难鸣:不可以获取怜悯和救助。

冻饿之虞:不用担忧受冻挨饿。

虞:忧愁。

郑重其事:对事情严肃仔细。

闻所未闻:听到素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特别希罕。

满足安命:满足于已经获取的( 指生活、梦想等 ) 。

穷山恶水:不长庄稼的土地或地带。

形容土地荒芜、贫乏。

不行思议:不行想象,不可以理解。

聊以自慰:临时用来宽慰自己。

三.文本研究○刚开始时,鲁宾孙的心态是踊跃的仍是悲观的?有哪些想法?(原句回答)悲伤无望、怨天尤人的心理。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4)doc初中语文 (1)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4)doc初中语文 (1)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4)doc初中语文(1)本课重点: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

联系生活体验,学会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养一种积极、乐观、健康的人一辈子态度。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围绕鲁滨逊落难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表达,课文出现给我们的是鲁滨逊在一段时刻内的心态变化的历程。

基础知识:P173 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有关词语;课下注解中的有关词语的讲明。

课文内容把握:学习这篇文章,关键是理清鲁滨逊的思路。

课文中他的的摸索经历了哪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侧重点是什么?这几个时期的前后联系是什么?从咨询题的解决中,我们能够看出鲁滨逊的荒岛创业所折射出来的理性之光。

综观全文,鲁滨逊在短时刻里遇到了生存咨询题、物质咨询题和精神咨询题,同学能够从这三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而这三个方面有深长意味,这几乎能够看成是人类进化史的缩影。

一、〔1——3段〕写了鲁滨逊及时调整悲观失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坚强的生存下去。

他尽管落难荒岛,生活环境极端困难,然而他以人类特有的理智和辨证的思维,成功的调整了自己,坚决了活下去的勇气。

二、〔4——9段〕表达了鲁滨逊为了生存所依靠的具体物质条件。

这几段给我们展现了鲁滨逊日常生活的一角。

证明鲁滨逊活得实实在在,从一个侧面表达了人类艰巨制造生活的历程。

从中能够看出作者对鲁滨逊实干精神是持赞颂态度的。

三、〔10——12段〕作者抛开物质条件,详谈鲁滨逊的〝精神〞世界。

主人公进一步自己的生存心态。

咨询题探究:1、从文章看,鲁滨逊是一个如何样的人?〔参考答案:〕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着的人。

务实肯干,勤于制造。

他的一切行为,专门是摸索过程,全是积极主动的,差不多上为了更好的把握生存机会,制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

不随遇而安,不消极待命。

2、鲁滨逊什么缘故要活下去?是否值得如此活?〔参考答案:〕鲁滨逊虽身处绝境,但他能讲服自己坚强的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

《荒岛余生》教学案例

《荒岛余生》教学案例

《荒岛余生》教学案例一、教学背景《荒岛余生》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与挣扎、思考与成长。

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这篇文章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在困境中永不放弃的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和心理变化,理解文章的主旨。

2、教学难点探讨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以及这种精神对学生现实生活的启示。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字词、文章背景和重点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荒岛求生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主人公的处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荒岛求生的视频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如果你被困在荒岛上,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讲解“泅”“作践”“沮丧”等词语。

3、整体感知(1)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是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经历。

4、精读课文(1)分组讨论:主人公在荒岛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2)分析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从最初的绝望到逐渐适应,再到最后的坚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支撑着主人公在荒岛上生存下来?5、拓展延伸(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从主人公身上学到了什么。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荒岛余生》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荒岛余生》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把握小说的主旨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荒岛余生》。

2. 相关作者及作品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封面,激发阅读兴趣。

2. 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情节,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2. 培养学生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小说情节,概括故事发展脉络。

2. 分析情节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 深刻理解小说情节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荒岛余生》。

2.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概括小说情节,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2. 分析情节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讨论小说情节所揭示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人物性格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人物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2. 理解人物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深入挖掘人物性格背后的心理因素。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荒岛余生》。

2.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讨论人物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影响,深入挖掘人物性格背后的心理因素。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主旨思想。

2. 培养学生探讨小说主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把握小说的主旨思想。

七年级下册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荒岛余生》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小说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境的意志。

(3)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珍惜友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分析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点。

(3)学会欣赏小说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句、长句。

(2)分析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活状况及其心理变化。

(3)从课文中学到的生活哲理。

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简介作者丹尼尔·笛福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及难句、长句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口头造句。

(2)分析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依据。

(3)欣赏小说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案例分析:(1)让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2)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段小练笔。

(2)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讲评。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主人公鲁滨孙的认识。

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难句、长句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欣赏能力及运用情况。

4. 学生在课堂讨论、发言中的表现。

5.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设计

人教版《荒岛余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荒岛余生》,了解小说背景及作者丹尼尔·笛福;(2)分析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的关键问题;(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利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勇敢面对困境的乐观精神;(2)树立学生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环保意识;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概述《荒岛余生》的背景及作者丹尼尔·笛福;2. 第二章:分析小说开篇部分,了解主人公查尔斯·罗宾逊的性格特点;3. 第三章:研究小说中的荒岛生活描写,探讨主人公如何应对困境;4. 第四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揭示人性在困境中的体现;5. 第五章:总结小说主题思想,探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荒岛余生》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及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深入剖析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2)探讨小说主题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荒岛余生》的背景及作者丹尼尔·笛福;2. 阅读与讨论: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合作探讨小说中的关键问题;3. 分析与鉴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4. 实践与应用: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探讨小说主题思想的实际意义;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2. 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增强;4. 学生乐观精神及环保意识的树立;5.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2)doc初中语文 (1)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2)doc初中语文 (1)

第22课《荒岛余生》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2)doc初中语文 (1)○课型:阅读、研讨课○学生现状:八个班的学生中,一部分原先第一层次班的同学基础较好,可能对教师所授内容同意快一些,但其余同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困难。

加上学生阅读的书籍不多,对«鲁宾孙漂流记»这部作品,同样没有多大了解,因此,此课设计为中等程度。

如学校有条件,可用电脑播放电影剪辑。

○课时分配:两课时○预习提纲:1、阅读课本第251页〝名著导读〞的相关资料2.早读课朗读课文三遍。

3.查工具书,看注解,给生字词注音、讲明。

4.有条件者,课外阅读«鲁宾孙漂流记»〔图书室有〕。

○教学目标1.培养积极、乐观、健康的人一辈子态度 2.明白得鲁宾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3.学习心理描写○重点难点1.重点:明白得鲁滨孙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人一辈子态度2.难点:学习本文的心理描写○导语设计:同学们,俗语讲:〝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风平浪静,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有时突然发生的情况会使我们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你有过如此的经历吗?〔可让学生发言,假如没有发言,教师那么适当举例,例如,上山打柴,天黑被困;放学回家,因大雨被困河岸等〕但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以如何样的态度来对待它。

假如我们以积极的态度,理智的头脑,乐观的精神去对待它,就会战胜困难,走出逆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用讲故事的方法讲述〕三百多年前,在英国,有一位传奇式的人物鲁宾孙,他从小就专门顽皮,长大后,不听父亲劝阻,出海经商去贩卖黑奴,在海上,遭遇了狂风巨浪,同船的十一人中,十人被海浪吞没,仅剩下鲁宾孙一人,流落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岛上,他与自然斗争,以坚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

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然后又去巴西经营种植园,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大富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荒岛余生
教学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

把握内容,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爱劳动的作风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正确。

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设计
导入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那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这就是<<鲁滨孙漂流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其中的一部分,鲁滨孙落难荒岛是怎样活下去的.,整体感知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鲁滨孙在荒岛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
3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
4简要概括文中蕴含的道理.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
...
教师小结
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的因素,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局面.鲁滨孙在逆境中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研读探究
教师导学:鲁滨孙是怎样的一个人?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过程.
思考题:
1身陷绝境的鲁滨孙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
2怎样看待鲁滨孙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学生朗读第1~3段,体会鲁滨孙的心理变化
学生朗读4~9段,考虑鲁滨孙为了生存作了哪些事?
学生朗读10~12段,鲁滨孙怎样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存的心态?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教师小结
人没有精神寄托是不行的,鲁滨孙说服自己要顽强地活下去,这需要很的的勇气,他是一个非常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人.
体验反思
联系自己的生活,把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曾经遇到或正面临的一两件不幸或挫折,试仿造课文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好处和坏处排列出来
..
教师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要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或挫折,培养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
2假如你像鲁滨孙一样被弃荒岛,你会怎样想?将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
22.《荒岛余生》
本课重点:理清人物的思路,感受他的心理活动。

联系生活体验,学会正确、辨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养一种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围绕鲁滨逊落难荒岛之初的心理活动展开叙述,课文呈现给我们的是鲁滨逊在一段时间内的心态变化的历程。

基础知识:P173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有关词语;课下注解中的有关词语的解释。

课文内容把握:学习这篇文章,关键是理清鲁滨逊的思路。

课文中他的的思考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是什么?这几个阶段的前后联系是什么?从问
题的解决中,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的荒岛创业所折射出来的理性之光。

综观全文,鲁滨逊在短时间里遇到了生存问题、物质问题和精神问题,同学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而这三个方面有深长意味,这几乎可以看成是人类进化史的缩影。

一、(1——3段)写了鲁滨逊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荒岛上顽强的生存下去。

他尽管落难荒岛,生活环境极端困难,然而他以人类特有的理智和辨证的思维,成功的调整了自己,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

二、(4——9段)叙述了鲁滨逊为了生存所依赖的具体物质条件。

这几段给我们展现了鲁
滨逊日常生活的一角。

证明鲁滨逊活得实实在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类艰难创造生活的历程。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鲁滨逊实干精神是持赞颂态度的。

三、(10——12段)作者抛开物质条件,详谈鲁滨逊的“精神”世界。

主人公进一步自己
的生存心态。

问题探究:1、从文章看,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着的人。

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他的一切行为,特别是思考过程,全是积极主动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生存机会,创造物质条件,调整生活心态。

不随遇而安,不消极待命。

2、鲁滨逊为什么要活下去?是否值得这样活?
(参考答案:)鲁滨逊虽身处绝境,但他能说服自己顽强的活着,并打定主意在岛上独自生活一辈子。

这需要勇气。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人。

他活得积极主动,活得象个人,活出了人的尊严,这样活着值得。

课后习题答案:P173一
1、既可以用课文的原话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课文的原话回答:“在最
不幸的处境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自己的话概括:一个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观绝望,而要努力看到积极因素,从而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

2、他尽管落难荒岛,却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就是,在海难中,他一个人幸存,
这是上帝的特别关照;从船上获得生活的必需品,这是上帝对自己的格外的关照;而日记中列出的六大“好处”,最集中的体现了鲁滨逊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

3、在那样的绝境中,任何人都必须首先解决心理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
有下一步的行动。

鲁滨逊短时间中完成了心理调整,为他在岛上顺利的生存下去打好了心理基础。

他的这种自我安慰是值得肯定的。

作业布置:P173二、三
课文拓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