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诗词曲五首》的作者和背景;2. 掌握《诗词曲五首》的核心内容和主题;3. 分析《诗词曲五首》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4. 感悟《诗词曲五首》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砚们思考一下,你们对《诗词曲五首》这部作品有什么了解?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它是谁写的?它的主题是什么?第二步:了解作者和背景《诗词曲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他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位巨匠。
杜甫生活在唐朝的盛世时期,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命运的思考,被誉为“诗史上的伟人”。
第三步:核心内容和主题《诗词曲五首》中包括《春夜喜雨》、《春夜喜雨二首》、《春夜喜雨三首》、《春夜喜雨四首》、《春夜喜雨五首》,主题盘绕着春天的夜晚雨水给人带来的喜悦和生气。
通过描绘春雨的清新、明媚和生气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四步:意境和表达手法在《诗词曲五首》中,杜甫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如“春雨贵如油”,“滋润万物心”,“落花独立”,“风吹柳花满地金”,使诗歌充满了生动的意境和深刻的感情。
第五步:情感和思想通过阅读《诗词曲五首》,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可以体会到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
这些情感和思想贯穿于整个作品中,给人以启迪和感悟。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不仅了解了《诗词曲五首》的作者和背景,还深入探讨了作品的核心内容、意境和表达手法,以及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阅读和欣赏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和感悟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请同砚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诗词曲五首》的导学案,希望同砚们能够在进修中有所收获,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力量。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我们学习诗词曲五首,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1、你会读吗?烂柯()人侧畔()长()精神折戟()寥()落惶()恐宫阙()绮()户婵()娟踌()躇()2、请你记住:销:将:磨洗:折戟:戟,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
寥落:零丁:宫阙:把酒:不胜:何似:何事:婵娟:绮户:经行:长精神:。
遭逢起一经:。
3、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
4、作者写作背景了解: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写作背景:唐敬宗宝历二年,诗人罢和州刺史,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的白居易相会。
在酒席上,白居易吟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于是刘禹锡写了此诗回赠白居易。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人。
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文天祥(1236~1283),是我国南宋大臣、文学家。
公元1275年,元军进逼南宋,文天祥在江西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今浙江杭州)帮助朝廷抗敌。
第二年担任右丞相,奉命去元营谈判时被扣留。
后来脱险,冒着九死一生到达福州,继续抗元。
最后兵败被俘,被送往燕京(今北京市),囚禁了三年。
元朝统治者千方百计利诱威胁,要他投降,但他坚贞不屈,从容就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被俘后写下的名句,表明他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 人。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诗词曲五首》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诗词曲五首》中每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3. 分析《诗词曲五首》中的诗意和音乐性。
4. 感受《诗词曲五首》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导学内容:《诗词曲五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包括《静夜思》、《将进酒》、《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庐山谣》。
这五首作品涵盖了唐代至宋代的诗歌和词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本次导学将深入解读这五首作品,指挥学生领略其中的诗意和音乐性,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
导学步骤:第一步:介绍《诗词曲五首》的背景和作者1. 请学生了解《诗词曲五首》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苏轼等闻名诗人。
2. 讲解唐宋时期的文学风貌和社会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作品的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
第二步:分析《诗词曲五首》中每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1. 逐首解读《静夜思》、《将进酒》、《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庐山谣》,分析每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2.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怎样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体会其中的诗意和音乐性。
第三步:感受《诗词曲五首》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1. 细读每首作品,欣赏其中的漂亮文字和深刻内涵,感受其奇特的艺术魅力。
2. 探讨《诗词曲五首》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启迪。
第四步:教室讨论和作业安置1.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对《诗词曲五首》的理解和感悟。
2.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作品,撰写读后感或创作相关作品。
导学案评判: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将深入了解《诗词曲五首》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提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和音乐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愿学生在导学过程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体味诗意,领略音乐,享受文学之美。
九年级语文《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课题:
23.诗词曲五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重点)
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阿.()冢.( )窦.( ) 雉.()葵.( ) 舂.( ) 羹.( ) 贻.()冢:累累:
狗窦:旅谷:
2.读诗歌概括诗歌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教师精讲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2、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
3、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
4、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5、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三、有效训练拓展延伸
1.“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老兵在哭泣什么?他为什么而泣?请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2.完成智慧学堂P155---156页与《十五从军征》有关的题目。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
《诗词五首导学案》
《诗词五首》导学案一、导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代表了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本次进修的《诗词五首》选取了五首经典的古代诗词,通过进修这些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情感表达和文学创作技巧,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二、目标1. 了解《诗词五首》选取的五首古代诗词的作者、时代背景和主题内容。
2. 掌握这五首古代诗词的基本意义和表达方式。
3. 能够通过诗词欣赏,感悟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进修内容1. 《静夜思》——作者:李白2.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3.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4. 《将进酒》——作者:李白5. 《青玉案·元夕》——作者:辛弃疾四、进修过程1. 阅读诗词《静夜思》,了解诗人李白的生平宁创作背景,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 阅读诗词《登鹳雀楼》,了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宁时代背景,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文学技巧。
3. 阅读诗词《春江花月夜》,了解诗人张若虚的生平宁诗歌特点,感悟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4. 阅读诗词《将进酒》,了解诗人李白的风格和创作特点,分析诗中的豪放与豪情。
5. 阅读诗词《青玉案·元夕》,了解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宁时代背景,分析诗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写。
五、教室讨论1. 请同砚们就每首诗词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2. 通过诗词的欣赏,探讨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
六、思考题1. 你认为《诗词五首》中哪一首诗词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为什么?2. 你觉得古代诗词对摩登人有何启迪和价值?3. 你是否有兴趣尝试创作一首诗词?如果是,请简要描述你的创作主题和情感表达。
七、总结通过本次进修,《诗词五首》带给我们不仅是对古代诗歌的欣赏,更是对古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感悟。
希望同砚们在进修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愿我们能够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智慧,不息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03
白居易作品风格
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实、通俗、直白、明快,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
直率。他的诗歌以反映人民生活、批评时弊、表达个人感慨为特点,具
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人民性。
02
理解诗词曲内容
《观沧海》
总结词
描绘壮阔的大海景色,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海的壮阔景象,表达了诗人曹操的豪情壮志和胸怀天下的抱 负。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出大海的磅礴气势和无垠广阔, 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情和追求。
《山坡羊·潼关怀古》
总结词
抒发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世的悲悯之情。
详细描述
这首散曲通过描绘潼关的险要地势和历史遗迹,引发诗人张养浩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世的悲悯之情。 曲中运用生动的意象和有力的语言,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和人世的艰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类命运 的关注和思考。
03
探究诗词曲主题
主题思想
创作背景
李白创作背景
李白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色、人情世态为题材,情感 真挚,意境深远。他的诗歌创作深受道家思想影响 ,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创作背景
杜甫的诗歌多以社会现实为题材,反映了唐代社会 的苦难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儒家思想 影响,表现出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风格。
白居易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诗歌多以人民生活、政治时弊为题材,语 言平实,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创作深受佛教思想影 响,表现出通俗易懂、直抒胸臆的风格。
音韵特点
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平仄和韵脚,使作品在朗读 时更具音乐美感。同时,作者还通过巧妙的用韵 手法,使作品在传达情感和意境上更加传神。
04
拓展与提升
相关作品推荐
80%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3.诵读中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4.体会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重点难点】:教学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学法指导】:学习古代诗歌讲究“知人论世”,对作者的经历和遭遇有所了解,有助于更多、更深、更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学习古代诗歌讲究反复诵读,细心品味。
要在疏通词句,初步把握字面意思,初步理解作品所描写的内容——景、事、物,初步感知作者所表现的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以加深理解,丰富感悟,领略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哲理美。
【知识链接】:一、文学常识(一)诗词的渊源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
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采,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但相形之下,元曲的流传绝不及唐诗宋词之广,这是人们对元曲的体式感到陌生缘故,我们在此对其予以简略介绍。
元曲有杂剧、散曲之分。
散曲又有套数,小令带过曲之别。
(二)作者简介1.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四课《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导学案课题:《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下册课时:第二十四课教学目标:1.了解五首诗词曲的背景和作者。
2.能够读懂诗词曲,理解其中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2.读懂诗词曲并理解其中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诗词曲之中的含义和意境。
2.学会用正确的语调朗读诗词曲。
教学准备:课文教材、多媒体设备、背景音乐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内容。
2.播放古代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进入古代文学的氛围。
输入(15分钟)1.学生齐读本课课题《诗词曲五首》,并课前预习。
2.老师讲解每一首诗词曲的背景和作者。
3.老师播放配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音乐美。
4.分组讨论每一首诗词曲的诗意和意境。
练习(20分钟)1.学生分组朗读每一首诗词曲。
2.老师对每组朗读进行点评和指导。
3.学生个别或小组朗读,并自我评价。
巩固(10分钟)1.老师提问,让学生回答本课的问题。
2.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本课课文的体会和感悟。
3.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延伸(10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古代文学的精彩片段。
2.学生观看并讨论该片段的意义和价值。
3.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课堂小结(5分钟)1.老师复习本课的内容并总结。
2.学生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并给予自我评价。
板书设计:诗词曲五首:1.诗《登鹳雀楼》——王之涣2.词《静夜思》——李白3.曲《渔舟唱晚》——唐继尧4.曲《长相思》——纳兰性德5.曲《钗头凤》——李清照参考答案:导入: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内容,让他们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是五首优美的诗词曲。
同时播放古代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营造古代文学的氛围。
输入:学生齐读本课课题《诗词曲五首》,并介绍每一首诗词曲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每一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练习:让学生分组朗读每一首诗词曲,并进行点评和指导。
导学案《诗词曲五首》教师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文本内容。
2.品味文本语言,感受语言魅力。
3.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文本情感。
【教学过程】十五从军征一.新课导入(播放古代从军出征视频)二.相关介绍“乐府”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
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
《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后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中国古代各朝兵役制度战国时期,已经建立常备兵制度。
秦统一后,出现了全国规模的征兵制。
汉承秦制,适龄男子每人一生要服两次兵役。
三国时期出现了“世兵制”,父子世代为兵。
北朝出现了“府兵制”。
宋朝的主要兵制“募兵制”。
元朝在取得全国政权前,实行部落兵制。
明朝实行“卫所制”。
清朝实行“旗兵制”,类似部落制。
三.整体感知1.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内容。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
半路上碰到一个故乡的村民,问:“我家里面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梁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应该送给谁一起分享。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衣服上。
四.细读感悟1.诗中哪一句极言从军之久?为什么?“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
(残酷的兵役制度。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
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
)2. 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看到的家乡是什么样子?3.那到底是怎样的凄凉景象呢?请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篇精选阅读文章,包括《相思》、《静夜思》、《登高》、《钱塘湖春行》和《滕王阁序》五篇经典文学作品,涵盖了唐诗宋词元曲等多种文学体裁,是一篇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文章。
一、《相思》《相思》是唐代王维的一首爱情诗,讲述了诗人思念远方的妻子,凄楚动人。
通过诗人细腻的用词和抒情的意境,表达了爱情的深沉和思念的萦绕,使人产生共鸣。
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1.探究爱情的表达。
2.探究诗歌中的意象。
3.探究诗歌的艺术表现。
二、《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李白的一首诗歌,描写诗人在一天深夜思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孤寂和寂静。
这首诗短小精悍,用轻柔流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情绪,使人感受到了孤独、沉静的夜晚。
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1.探究诗歌的意境。
2.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
3.探究诗歌的深刻哲理。
三、《登高》《登高》是唐代杜甫的一首登高诗,讲述诗人一路攀登高山,俯瞰群山之巅,感受到一种无尽的豁达和壮美。
通过诗人壮美的笔触和对自然的属于,表达了一种豁达和无限的人生追求。
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1.探究诗歌的意境。
2.探究诗歌的气韵。
3.探究诗歌的人生意义。
四、《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是元代文学家陆游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春节时钱塘湖的美丽景色以及文化历史遗迹,通过南方山水田园风光和文化遗产,表达了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和赞美。
学生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1.探究诗歌的意境。
2.探究诗歌的文化底蕴。
3.探究诗歌的民族精神。
五、《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唐代王勃的一篇序文,写于唐朝文化鼎盛的时期,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
通过王勃的精彩语言和深刻思想,关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体验,是中国古代文学分类中最为重要、最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
导学案 25《诗词曲五首》_图文.
25《诗词曲五首》导学案侣俸中学陶鸿中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 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 了解五首诗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反复读诵,体会五首诗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2. 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五首诗,或抚今追某昔、慷慨激昂,或感时伤怀,或思亲忧国,文笔优美,文思独特。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导学重点:1. 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2. 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导学难点:1. 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 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导学课时:3课时导学方法:读诵、赏析。
第一课时(总第24课时)导学要点:析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一、引入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
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 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
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谦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
元曲起源于金、元之际民间流行的“俗谣俚曲”,因而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风味。
古诗鉴赏指要:1、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2、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3、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4、体味意境,领悟艺术境界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等。
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蕴着诗人的感情。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诗词曲五首》的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 熟悉《诗词曲五首》的内容和主题。
3. 掌握《诗词曲五首》的背景和意义。
4. 能够欣赏《诗词曲五首》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
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介绍《诗词曲五首》的作者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2. 作品赏析:分别介绍《将进酒》、《登高》、《水调歌头》、《青玉案》、《声声缓》五首作品的背景、主题和意义。
3. 欣赏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欣赏《诗词曲五首》的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4. 教室活动:设计教室活动,加深学生对《诗词曲五首》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参与度。
导学步骤:第一步:介绍《诗词曲五首》的作者及其代表作品1. 李白(701年-762年):代表作品《将进酒》2. 杜甫(712年-770年):代表作品《登高》3. 苏轼(1037年-1101年):代表作品《水调歌头》4. 辛弃疾(1140年-1207年):代表作品《青玉案》5. 李清照(1084年-1155年):代表作品《声声缓》第二步:作品赏析1. 《将进酒》:描述诗人豪饮的场景,表达对人生的豁达和豪情。
2. 《登高》:表现诗人的志向和抱负,展现对自然的敬畏和倾慕。
3. 《水调歌头》:反映诗人的感慨和离愁,表现出对人生的无奈和苦涩。
4. 《青玉案》:描绘了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痴情,表现出对美好的倾慕和渴望。
5. 《声声缓》: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伤感,展现了对过往美好的追忆和依恋。
第三步:欣赏指导1. 欣赏《诗词曲五首》时,要注重把握作品的情感和意境,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2. 注意品味作品中的诗意和意境,体会其中的艺术表现和审美价值。
3. 培养对《诗词曲五首》的奇特感悟和理解,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素养。
第四步:教室活动1. 分组朗诵《诗词曲五首》,让学生亲身感受作品的韵味和魅力。
2.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
第26课《诗词五首》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6课诗词五首班级学号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结合诗词表达的情感,感受诗词独特的韵律。
2.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感悟诗词中寄寓的情感,体会诗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3.感受诗人、词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处世与入世之间的持守,明确责任与担当、气节与风骨的内涵。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出世之情、入世之怀。
✸课堂流程【自学导思】一、课前预学1.将下面的诗词与相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饮酒》(其五) 乐府诗陶渊明《春望》五言律诗李清照《雁门太守行》古体诗杜牧《赤壁》词李贺《渔家傲》七言绝句杜甫2.利用课文注释、查阅相关资料,查找整理五首作品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1)《饮酒》(其五) 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刘裕在朝廷中称王称霸),辞官隐退之时。
陶渊明在偏僻山村,没有世俗侵扰,时常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
(2)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春望》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3) 《雁门太守行》: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叛乱此起彼伏,发生过多次重大战争,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受到严重威胁,《雁门太守行》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写的。
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诗。
(4)《赤壁》:诗人经过赤鼻矶时 ,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此诗。
此诗虽以地名为题,实则是借题发挥,怀古咏史。
(5)《渔家傲》: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
南渡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
国破家亡兼夫死,使她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打击。
从此,她只身漂泊江南 ,孤单寂寞地度过晚年,处于“路长嗟日暮”的困境。
《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古代诗歌五首》,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诗歌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导入1. 谈论古代诗歌的重要性和特点,激发学生进修的兴趣。
2. 介绍《古代诗歌五首》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诗歌欣赏1. 请学生阅读《离骚》一首,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分析《离骚》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让学生认识到古代诗歌的奇特的地方。
三、诗歌解析1. 请学生分组讨论《将进酒》的意义和内涵,探讨李白的创作背景和思想。
2. 引导学生分析《将进酒》中的酒文化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审美能力。
四、诗歌比较1. 让学生比较《静夜思》和《登鹳雀楼》两首诗的风格和主题,理解不同诗人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歌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和启迪,培养学生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五、诗歌创作1. 分组让学生模仿《古代诗歌五首》的风格和形式,创作属于自己的古体诗歌。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效果,分享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室总结1. 回顾进修过程,总结《古代诗歌五首》对学生的启发和影响。
2.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钻研古代诗歌,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七、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古代诗歌作品,拓展文学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对古代诗歌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同时也能够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希望学生们在接下来的进修中能够不息探索,不息进步,成为真正的文学爱好者和创作人才。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一、导入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词曲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们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漂亮的韵律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五首《诗词曲》中,我们将会探讨不同的作品,了解其背景和特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二、进修目标1. 了解五首《诗词曲》的作者及其背景;2. 掌握五首《诗词曲》的主题和意境;3. 分析五首《诗词曲》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4. 感受《诗词曲》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三、进修内容1.《静夜思》——李白2.《将进酒》——李白3.《鹊桥仙》——秦观4.《水调歌头》——苏轼5.《木兰诗》——不详四、进修过程1. 请阅读《静夜思》和《将进酒》,分析李白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方式。
思考他在这两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境。
2. 阅读《鹊桥仙》和《水调歌头》,了解秦观和苏轼的生平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比较两位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主题选择。
3. 分析《木兰诗》中的英雄形象和女子情怀,探讨这首诗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4. 总结五首《诗词曲》的共同特点和奇特的地方,思考它们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拓展延伸1. 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古代诗词曲,分析其语言特点和意境,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2. 了解其他闻名的古代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拓展对中国古代诗词曲的了解和欣赏。
3. 参与诗词朗诵比赛或创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总结反思通过进修五首《诗词曲》,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领略了诗词曲这一奇特的文学形式的魅力。
希望同砚们在进修中能够深入思考诗词曲背后的情感和意境,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和文学价值。
愿我们在诗词曲的海洋中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美好,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23《诗词曲五首》教师版-导学案
一、项目立项与规划设计(1)《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背景:介绍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开发的必要性和背景。
市场分析:研究矿产资源市场需求、价格走势、竞争态势等。
资源和原料:详细描述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开采条件等。
技术方案:包括开采技术、选矿工艺、主要设备选择等。
环境保护:评估开采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措施。
经济评价:工程投资估算、财务分析(包括成本、收益、财务指标等)。
风险分析: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2)《开发利用方案》目的与内容:在普查报告的基础上,开发利用报告进一步深入分析矿产资源的经济开发价值,包括开采技术方案、市场分析、经济效益评估、环境保护措施和土地复垦计划等。
重要性:该报告向自然资源部门展示了企业开发该矿产资源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是获取采矿权审批过程中的关键文件。
目标和范围确定:确定矿产资源的开发目标,包括开采规模、年产量、服务年限等。
明确开发范围,包括矿区的地理位置、矿体分布、环境敏感区域等。
评估不同的开采技术和选矿工艺的适用性,选择最经济、最安全、最环保的技术路线。
考虑矿产资源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如露天开采、地下开采)。
(3)《初步设计》在开发利用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更为详细的工程设计,包括矿山布局、生产流程、主要建筑和设施等。
考虑到技术经济指标和安全环保要求,对项目进行整体优化。
(4)《安全设施设计》“三同时”制度的实施:即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投入生产和使用”三者同时。
包括制定初步设计,明确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评价,确保采矿活动在设计、施工阶段即考虑安全生产要求。
特别针对矿山安全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设施进行设计,包括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提升和运输设备等。
设计应急救援通道、避难室、安全监测和报警系统等安全设施。
(5)《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规划相应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
设计土地复垦方案,确保矿后土地得到有效利用和生态恢复。
《诗词五首导学案
《诗词五首》导学案一、导入教学目标:通过进修《诗词五首》,了解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进修《诗词五首》的内容和背景知识,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领会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其中的艺术魅力。
二、呈现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田园。
背景知识:作者李白,表达了对田园的思念之情,以明月为媒介,表现出一种离乡思乡之情。
2.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背景知识:作者王之涣,表达了登高遥眺的壮美意境,借登高之景寄托了对人生的追求和倾慕。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背景知识:作者孟浩然,描绘了春天清晨的景色,表现了春天的生气勃勃和变幻莫测。
4.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背景知识:作者李白,以喝酒为主题,表达了豪迈豁达的人生态度,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豪放不羁的个性。
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背景知识:作者苏轼,表现了对人生的追问和对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疑惑和追求。
三、引导1. 请同砚们谈谈对这五首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如何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请同砚们尝试背诵其中一首诗词,并结合背景知识,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表达。
3. 请同砚们思考,古代诗词对摩登人有何启迪和影响,如何将古诗词的精神融入到摩登生活中。
四、拓展1. 探索古代诗词的魅力,了解更多名家名作,拓展古诗词的视野和欣赏范围。
2. 鼓励同砚们尝试创作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体验古诗词的魅力和韵味。
3. 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五、总结通过进修《诗词五首》,我们不仅了解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韵味,更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不息感悟诗词之美,体验文学之乐,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操。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教研组审签
教研组年月日
2.查阅资料,了解这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3.用普通话诵读诗歌二、三遍,初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二次备课
自学检测
课堂探究
二、课堂学习
(一)导入。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交流写作背景。
2.朗读。
3.参照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4.合作交流,品味鉴赏。
【延伸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①。故垒②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③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羽扇纶巾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⑦还酹⑧江月。
[注释]①风流人物:杰出不凡的人物。②故垒:旧营垒。③周郎:周瑜,字公谨。三国时东吴著名将领。④英发:指谈古不凡,见识卓异。⑤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装束,这里形容周瑜风度潇洒。⑥樯橹灰飞烟灭:指曹操大军的战船在赤壁之战中被周瑜用火攻之计烧毁。樯橹:这里指代船。樯:桅杆。⑦樽:古代的盛酒器具。⑧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课题
《诗词曲五首》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安杰
组员
王佩伟杨海燕
学习
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特点。
3.熟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
熟读、背诵课文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难点
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一、课前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烂柯()折戟()宫阙()峰峦()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诗词曲五首》,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词曲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一、导学前准备1. 教学目标:了解《诗词曲五首》的背景和作者,掌握每首作品的主题和意境,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2. 教学重点:掌握《诗词曲五首》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内涵,领会其中的审美意义。
3.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词曲的艺术特点,感悟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
4. 教学准备:提前准备好《诗词曲五首》的原文、注释和相关资料,以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二、导学过程1. 第一首:《静夜思》- 背景介绍:此诗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遥方亲人的情感。
- 主题意境:表达了孤独孤单和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心里深处的孤独和无奈。
- 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和情感的重视。
2. 第二首:《将进酒》- 背景介绍:此曲为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写了诗人豪情壮志和豪饮快乐的场景。
- 主题意境:表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豪迈豪情的个性。
- 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态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
3. 第三首:《水调歌头》- 背景介绍:此曲为宋代词人苏轼所作,描写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
- 主题意境: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奇特风光和浓厚的人文气息,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 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江南水乡的美好倾慕和热爱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人文的融合。
4. 第四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背景介绍:此曲为宋代词人李清照所作,描写了她对赤壁战场的怀古之情。
- 主题意境:表现了词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感慨,展现了她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敬仰。
- 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历史事件的重视和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和文化的传承。
5. 第五首:《将军令》- 背景介绍:此曲为元代词人辛弃疾所作,描写了将军出征前的离别情景。
24课诗词五首导学案.doc
《诗词五首》导学案(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背诵和默写五首诗词。
2、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3、反复诵读,领会诗人的感情,把握诗词的主旨,品味诗词的韵味,提升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搜集与诗词题材、主旨或作者有关的诗词,准备默写。
2、搜集有关《诗经》、乐府、绝句、律诗、词的常识;了解“风、雅、颂、赋、比、兴”。
3、查阅与本课有关的资料: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风格、相关鉴赏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五首诗词的重点字词:2、五首诗词的名句:3、五首诗词的朗读停顿和感情基调:4、自由朗读,读准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三、朗读展示,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读后点评。
四、品读鉴赏,领会诗情。
1、五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分别是:2、品味鉴赏诗词中最能表现主旨的诗句:3、把五首诗词中触动你的心灵、引起你的共鸣或感悟的诗句写下来,选取恰当的角度进行鉴赏:4、比较《采薇》和《十五从军征》的异同以及《诉衷情》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异同:五、达标检测。
1、背诵、默写五首诗词。
2、 .给下面字注咅。
冢() 窦() 霏() 雉()鬓() 羹() 贻() 貂裘()3、按要求回答问题。
(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句中数词的表达作用是:(2)“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一句中的“罢”字去掉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
(3)“尘暗旧貂裘” 一句有什么深层含义?六、模拟试题(-)理解背诵。
1、《采薇》中烘托出士兵们因思乡之切而沉重抑郁的心境,也预示着归途的艰辛,为下句“行道迟迟”作铺垫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十五从军征》小描写归乡老兵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釆薇》中回首往事的句子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曲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学习重难点
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学习课时: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唐诗引入新课
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
3、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
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
5、师生品读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
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
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
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
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赤壁》。
1、指名朗读《赤壁》
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
3、思考探究:
(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
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从而为下文铺垫。
(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4、齐读背诵这首诗。
四、背诵前两首诗,当堂默写。
五、布置作业
1、预习下面的诗词曲,并搜寻资料,准备鉴赏。
2、继续熟背诗歌。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品读诗歌《过零丁洋》。
1、集体朗读《过零丁洋》。
2、介绍赏析诗歌的注意点
第一通语言,明意象。
(1)、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象声词等;(2)、注意语序;(3)、语言特点。
主要有:清新,即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即不加修饰,平白易懂;绚丽,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4、意象。
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
我们从景物的特征入手,根据景物的组合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
明确特殊意象的含义,如梅、竹、菊、柳、蓬、鸟、子规、月、雨、流水等。
第二悟情感,析主旨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2)、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
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
羁旅思乡、贬谪愁思等也属此类。
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思归、思妇念夫。
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
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友谊。
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
第三看风格,辨手法
(1)、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2)、古代诗歌的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托物言志:有些情感,诗人总是不愿或不能直接倾诉,于是诗人就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外物上。
包括象征手法。
借古讽今:借对历史上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
虚实相映:实象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象则是由实象而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
衬托、起兴、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的作用。
3、指名学生上台赏析诗歌。
(汪思琪)
修辞手法;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名句的赏析
4、学生相互质疑补充
5、请同学们谈谈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
(学生能谈多少谈多少,不宜作统一要求。
)
6、有感情吟诵这首诗。
三、品读诗歌《水调歌头》。
1、播放或学生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2、请同学说说聆听后的感受(初步感知情感基调)
3、介绍词的相关知识,解题并提供背景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它的作用是规定了一首词的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告诉了做词的时间和目的。
当时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约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了。
4、播放音频,让学生听读一遍,跟读一遍。
5、师生品读
6、联系《记承天寺夜游》及搜寻的资料,结合本词,谈谈你对苏轼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1、推荐学生阅读《江城子》
2、背诵诗词
第三课时
一、背诵前四首诗词
二、讲解曲的知识
三、品读《山坡羊潼关怀古》。
1、教师先范读,后学生自由散读。
2、思考探究。
(1)、这首曲划分为几个层次?
(2)、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后两句来理解,对国计民生的忧虑。
(3)、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3、背诵本曲
四、小结
五、熟读诗词曲五首
六、课堂检测
1、默写名句
2、品析名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