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历史研究(史料运用)型试题训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历史:历史研究(史料运用)型试题训练含答案
历史研究强调史料的运用。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是事件( 或活动) 的当时记录,是事件的实际目击者或参与者所亲身经历的。包括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
迹和其它实物等,是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本人或他人的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
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有时第一手史料和第
二手史料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在发现甲骨文以前,关于殷商的历史一直以《史记》的记载为第一手史料,
但甲骨文发现后,甲骨文就是第一手史料,《史记》变为第二手史料了。司马迁著《史记》,其中有不少司
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叙述。司马迁并没有亲身经历,以事后追记的方式来描述,所以司马迁对历史现象的
叙述可以看作是我们研究这些历史现象的二手史料。历史资料是重构历史最重要的客观基础,但它不等于
历史真实本身,它只是历史记载者对真实的历史的一种主观反映。
历史研究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史料得出结论时要注意两个原则:1、孤证不立,单一的史
料不能证明结论。2、小不证大,一个小的史料不能证明一个很大的结论。
1.从体裁角度,史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实物、口传三种。下列史料兼具文献和口传两种属性的是()
A .《汉穆拉比法典》B.《荷马史诗》C.帕特农神庙D.炎黄传说
2.某外国学者研究唐代农业生产时引用范成大诗句“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 .范成大的诗激情浪漫,其诗不足以信
B.范成大是唐代田园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需详加考证
2007 年广东高考
26.(9 分)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 人;《宋史》55 人;《元史》l87 人;《明史》“不下万余人”。——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
(1) 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
证明?(2 分)
(3) 上述材料分别来自官方文献、学者著作和小说,你对该研究者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研究有何看法?(3 分)
2009 广东高考
26、(14 分)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材料结论
东汉组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和帝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统思想的主流。
——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宋代组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瞑目而坐。游、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近思录》
晚清组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比西学重要。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 年)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 1 分)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
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 分)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8 分)
2014广东高考
38.(25 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民间生计,
皆为其所夺,, 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盛世危言》材料二(20 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
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
2013 广东高考
39.(25 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
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
末何欤?——《刘光禄遗稿》
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
(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判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10 分)
2015 茂名一模
39.(26 分)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留下的日记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
史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内容
今日为美国选举日期,夜人市观之,此间有报馆两家,俱用电光影灯射光粉墙上,1912 年11 月5 日
以报告各邦各州选举之结果,惟所得殊不完备。市上观者甚众,每一报告出,辄
欢呼如雷。以大势观之,似民主党胜也。
1916 年7 月6 日改良之法,余力主张以白话文作文作诗作戏曲小说。
做历史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学——严格的评判史料,一方面是艺术——大胆
l921 年8 月13 日
的想象力。史料总不会齐全的,往往有一段,无一段,又有一段。那没有史料的
一段空缺,就不得不靠史家的想象力来填补了。
——摘自《胡适日记全编》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突出贡献。胡适认为历史学家需要哪两种能力?你对
他的观点有何看法?(10 分)
(4)1995 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胡适学生罗尔纲的回忆录《胡适琐记》,该书关于1930 年胡适从上海迁居
北平的叙述,与胡适日记有出人,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你认为谁的记录更可靠?请说明理由。(4 分)2015 山东德州高三期末统考(4)分析族谱、家谱在研究家庭变革方面的史料价值?(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