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江月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 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 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创作背景 : 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知潭 州(今湖南长沙市)。后改官离开湖南, 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陵山,遇风 受阻,写了这首词。《宋六十名家词》题 作《黄陵庙》,个别语句亦稍有出入。
“尽挹西江还,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
译文:
洞庭青草,临近中秋。三万顷的湖面宽广,就像美玉 田野营造成洁白的玉的世界。上面只有我坐一条小舟,如 一飘树叶。明月的光辉散在湖面,一片银光,银河的影象 在碧波中柔软地轻漾。水面与天色,那么幽静,整个天水 都清莹澄澈。我心中悠然难言出那种美妙细微的感受。 想起在岭南这几年,皎洁的月光照见了我,只有月光 可以见证我的忠肝义胆,高洁品质。如今我年岁已老,秋 风满襟,有寒冷的感觉,但我毫不在意,我心坚定稳坐着 小船,泛舟在这沧浪旷海之间。我要以西江的江水当作美 酒,用北斗当勺为自己干杯,请世间一切来做宾客。我要 尽兴狂饮,拍打着船边引吭高歌。欢乐得忘记了今夕是何 年!
• 作者是如何表现 “乐” “恨”这 两种情感的?这 两种情感在文中 有主次之别吗?
补充:
豪放词与婉约词的不同之处
(1) 题材内容不同 婉约词以儿女情长、欢爱离别为第一主题,不太 涉及民生大计,而是歌咏那些在居于正统地位的 诗中不宜歌唱的主题。 豪放词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 爱,而且更喜欢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 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 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译文:
船儿,满满地装载着一船月光,在秋日的夜 晚,均匀地铺撒在千里江面之上。傍晚时分,水 神殷勤地挽留我,想让我饱览夕阳,风儿吹来, 让江水泛起鱼鳞般细浪。 明日,风平浪静,行程更加顺畅,今 晚,风餐露宿,船儿停泊何方?龙宫里既然演奏 起《霓裳羽衣曲》,船儿,一准停靠岳阳楼旁。
词文赏析
上阕 :
•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开头两句,写风尚 未起时的风光。“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 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 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 “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 •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 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以浪漫的手法,把现实与现 象,幻觉与时空变化,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似幻似真。 “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 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 去,就象“平铺”在那儿。
•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 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 (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 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 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 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 《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 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 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 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 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 之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 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词宋
• 张孝祥(1132-1170), 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 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 省和县)人,生于明州 鄞县(今浙江宁波)。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绍兴二十四年(1154) 廷试,高宗(赵构)亲 擢为进士第一。
张孝祥作为南宋初期著名文人,其文体 靡所不该,而忧国慨敌的情怀无所不在。 客观而言,张孝祥的文不如诗,而诗则不 如词。其词“豪壮典丽”,并不局限于一 种文风,而尤以忠愤悲慨的爱 国词为世所名。
译文:
伫立漫长的淮河岸边极目望远,南岸一线的关塞上野 草丛生,已是平阔的荒原。北伐的征尘已暗淡,寒冷的秋 风在劲吹,南岸边塞上静寂悄然。我凝神伫望,心情黯淡。 追想当年的靖康之变、中原沧陷,恐怕真是天意运数,并 非人力可扭转的吧?在孔门弟子求学的洙水和泗水边,在 弦歌齐奏的礼乐之邦,也已变成膻腥一片。隔河相望是敌 军的毡帐,黄昏日落,牛羊返回圈栏,敌军的前哨据点纵 横布满。看金兵将领夜间出猎,骑兵手持火把照亮整片平 川,胡笳鼓角发出悲壮的声音,令人胆战心寒。想我腰间 弓箭,匣中宝剑,空自遭了虫蠹和尘埃的污染,满怀壮志 竟不得施展。时机轻易流失,壮心徒自雄健,岁暮将残。 光复汴京的希望更加渺远。朝廷正推行礼乐以怀柔靖远, 边境烽烟宁静,敌我暂且休兵。冠服乘车的使者,纷纷地 奔驰匆匆,实在让人羞愧难以为情。听说沦落 在中原的父老,常常向南企盼着朝廷的军队和皇帝彩 旗蔽空的仪仗,使得爱国使者来到此地,一腔 忠愤,怒气填膺,热泪倾洒胸前。
下阕:
• 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 的声响,就象水府在演奏美 妙悦耳的音乐。这种生动的 比喻表现出词人独有的想象。 后一句,表达他内心的愿望, 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 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 面的自然风光。
念奴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 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 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 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 啸,不知今夕何夕。
下片抒怀,作者关心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但壮志未 酬,报国无门。前八句写想起“腰间箭,匣中剑”白白地 落满灰尘,为蠹虫所蛀,自己徒有雄心壮志,也只能虚度 光阴,怀念路途茫茫,在敌人占领下的故都“神京”。想 到“神京”,便自然联想到南宋统治者眼前正 。
•
主旨:表现出要求国家统一的激情,对南宋 政权的苟且偷安予以强烈的谴责。
除却同国事紧密相关 的爱国咏怀词外,张孝祥 的情词也别具风格。其情 词深婉清丽,情切意深 。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 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 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 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 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 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骘,若为情。闻道中原遗 老,常南望、羽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 膺。有泪如倾。
词文赏析
主旨:
本词表面极写元宵节 灯火辉煌、万人彻夜狂欢 的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 只知沈醉于歌舞升平,而 不思复国。词中繁华的景 象,衬托出一位自怜幽独, 脱俗不群的美人形象,从 中表现了词人唯我独醒, 不随波逐流的清高品格。
• 以美人自喻,这种托寓的写法我们是否 熟悉?原来学过类似的诗歌吗?
张籍《节妇吟》、朱庆馀《近试上张 籍水部》中还珠垂泪的节妇和妆罢问夫 婿的新娘就是自喻。这种写法最早可以 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喻高洁的品 性和与众不同的理想追求。
词文赏析
• 上片侧重写惨遭敌人蹂躏的中原故土凄凉景象和敌人 的骄横跋扈。“长淮望断”五句,写南宋的边防。“长 淮”,淮河;“望断”,看到极限。这五句说,面对淮河, 极目远望,边境上萧条冷落,死气沉沉,看不到军队活动 的踪迹,没有战争时的戒备状态。这怎能不使爱国者满腔 悲愤呢?“黯销凝”一句,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道出 了作者对国事无限忧虑,凝神沉思,悲痛欲绝,却又无可 奈何的神态。“追想”三句,写南宋统治的麻木不仁,使 作者联想起当年中原大好河山的往事。本来,那是统治者 妥协投降造致的历史悲剧,词人无法也不能道出事情的真 相,只好用“殆天数,非人力”来表达自己难言的苦衷。 “殆”,是约略之词,意为“大概”。
(2) 艺术表达方式不同 婉约词侧重于含蓄婉约,并不像豪放词那样直抒 胸臆,这主要是与其题材内容有关。
(3) 意境味道不同 婉约词,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 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上强调 风花雪月、离别伤感、故国情怀的表达。 豪放词,大气磅礴,有气势,像一个铁骨铮铮的 硬汉,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甚用 诗人的手法、句法,用事较多。
• 创作背景:
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 南。宋孝宗赵眘继承王位后, 于隆兴元年(1163),任用张 浚北伐,准备收复失地。但因 北伐军内部矛盾重重,将帅不 和,结果在符离(今安徽符离 集)被金兵打得大败。于是, 主和派的气焰便又嚣张起来,他们不顾张浚等 爱国将领的激烈反对,遣使与金国统治者密切 来往,准备缔结屈辱投降的和约。次年冬,和 议成。这首词当作于议和期间。这时候,张孝 祥正在建康留守任上,他满怀激情,写下了这 首洋溢着爱国热情的《六州歌头》。
佳 句 品 评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 澄澈”三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既是写月夜洞庭的景色,也是作 者心迹的写照。作者用“表里俱 澄澈”的美景来表现自己“肝胆 皆冰雪”的品质,其高洁人格、 高尚气节、高远胸襟完全融化在 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皎洁清朗、 通体透明的艺术境界之中,一个 高风亮节、超尘拔俗的形象跃然 纸上。
清末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 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 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 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王的这段话是要说明这样一个意思:只有经过 千百次的探索,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学到真正的 知识,才能得到成功。后来,辛弃疾的这几句词, 成了人们经常引用的名句。
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 从文本的行文方式看,与传统的 婉约词并无二致。但从所寄托的 内容主题看,这是关系到国家民 族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含 着一股阳刚之气。这是豪放词的 特点。此词寄劲于婉,寓刚于柔, 婉约其表而豪放其中。在《元夕》 中,诗人描写了节日之夜的热闹 景象,描写了“他”苦心寻找情 人的过程,但当意外发现情人后, 便戛然而止,对“他”和“那人” 的情怀,却“不著一字”。这就 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 词的境界超出了具体事件的描绘, 飞腾出去,达到了“涵盖万有” 的高度,不仅把诗人千头万绪的 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也 能使不同的欣赏者得到各不相同 的感受,正是“不著一字,尽得 风流”
•
Biblioteka Baidu
以下分三层写敌占区的情景。“洙泗”三句为一层, 写昔日的文化之邦,弦歌之地,也充溢着膻腥的气味; “隔水”之句为二层,写中原沃土,如今的“毡乡”,耕 田荒芜,变成了放牧牛羊的场所;“看名王”四句为三层, 写敌军的“宵猎”,兵盛马壮。上述描写旨在说明敌兵势 力强大,南宋国势衰败,中原人民惨遭涂炭,国家前途令 人焦虑。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金人) 经济落后的状况,说明他们的入侵,已经导致中原文化经 济等各方面的倒退。
• 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 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下 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 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 尚品质。因此南宋学者魏了翁认为:“张于湖有英姿奇 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这首词历来为人称 颂,还因为他在词中所创造的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 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 还写了一篇小品《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可 以并读。
词文赏析
•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 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 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 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 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 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 夜半更深,一个人划小舟泛于广阔的洞庭湖上,天地间唯 有自己,“表里俱澄澈”,“妙处难与君说”。但这寂寥 仍让他想起往事,“应念岭表经年,肝胆皆冰雪”。当职 期间,自问心中无愧,也就把这往昔打点。莫思身外无穷 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 客”----西江水作酒,北斗星作盅,天下万物邀作宾客, 举杯畅饮。扣舷而啸,将心中郁闷尽散入虚无之中,其气 势之恢宏,让人心胸登时为之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