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八课时检测二十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检测(二十)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灌溉工具,据载为三国时马钧改制,但常常需

要二人同时脚踏方可汲水,为此,后来宋代人为了节省人力,创造性发明了

哪一灌溉工具以代替之( )

A.立井水车

B.高转筒车

C.水转翻车

D.风力水车

解析:选C 注意题干时间“宋代”,依据题干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可知,马钧发明的翻车需要人力,到了宋朝为了节省人力,发明了水转翻车,故C项正确;风力水车出现在明清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立井水车、高转筒车出现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B两项错误。

2.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出现由近及远的排列应是( )

A.①③④②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

解析:选C ①《便民图纂》是中国明代反映苏南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②曲辕犁是唐代出现的,③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鼓风冶铁装置,④二牛抬杠是西汉时推广的犁耕技术。所以由近及远的顺序是①②③④,故选C项。

3.1987年,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南宋时期的古沉船,后命名为南海1号。在已出水的文物中,有一些“喇叭口”大瓷碗,还有一些首饰盒等物品,造型及风格都与国内同类物品相异,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这一现象说明宋代( )

A.瓷器国内市场狭小

B.海外贸易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海外商运业的发达

D.处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重要的转型时期

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南宋的外贸情况,不涉及国内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海外贸易税以及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例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南宋时期的古沉船……显然是为外国客户专门制作的”说明当时外贸比较频繁,海外商运业比较发达,故C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转型的前后变化情况,故D项错误。

4.宋朝大诗人梅尧臣曾写过一首诗:“农人力已勤,要在布嘉种,手持高斗柄,觜(嘴)泻三犁垅(垄)。月下叱黄犊,原边过废冢,安知侠少年,玉石金羁拥。”诗中所描绘的是( ) A.一牛挽犁B.曲辕犁

C.耧车D.男耕女织

解析:选C 材料反映了播种季节农民是比较繁忙的,常常是白天忙于收割打场,播种只好安排在夜晚进行。月光之下,农夫手握耧车柄,口叱黄犊行走于废冢之边,泻种于沃野之中,既是美丽的夜景,也是一幅辛劳之图,所以诗中所描绘的是播种工具耧车,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一牛挽犁的信息,反映的是男耕但未涉及女织,故A、D两项错误。

5.(2018·浙江五校联考)1976年发掘的妇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蚕、各类兵器等千余件随葬器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B.金属兵器反映出当时冶铁业达到较高水平

C.玉蚕等器物反映了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

D.随葬品的豪华可以证明当时女性地位很高

解析:选C 根据材料“玉蚕”可知与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有关,故C项正确;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但不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排除A项;西周晚期才开始出现铁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商周时期,女性地位较低,排除D项。

6.杜甫的诗中写道:“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赞颂的瓷器产于( ) A.江西景德镇B.浙江龙泉

C.长沙铜官D.四川大邑

解析:选D 唐代陶瓷在隋代青、白瓷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并以此引领后世中国瓷器的基本风貌。当时,四川的大邑窑和河北的邢台窑为盛产白瓷的名窑,大邑的白瓷轻且坚,故杜甫诗赞其质,所以D项符合题意。

7.下图中处是中国古代某项水利设施,该水利设施是( )

A.灵渠B.都江堰

C.郑国渠D.坎儿井

解析:选A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项水利设施沟通了漓江和湘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项水利设施是灵渠,将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故A项正确;都江堰使四川盆地变为天府之国,故B项排除;郑国渠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西引泾水东注洛水,故C项排除;D项是新疆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设施,排除。

8.《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 ) 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

B.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

C.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

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

解析:选C 题干未列出耒耜与其他农具的比较,故A项错误;春秋时期,铁农具、牛耕出现,这是农业发展转型的标志,题干中并未提及,故B项错误;题干中“播种工具、翻土工具、除草工具”都有,从齐国耕作工具齐全可以看出齐国农业发达,故C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铁制农具,故D项错误

9.《耕田歌》曰:“深耕穊(稠密)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锄)而去之。”这是西汉初城阳王刘章借农谚为名所做的一首隐喻诗,暗含诛除诸吕之意。这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

A.统治者体恤民情的思想

B.地方诸侯势力的极度膨胀

C.政治斗争对经济的破坏

D.精耕细作生产技术的成型

解析:选D 材料反映的是农夫如何耕种,非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诸吕即以太后吕雉为首的吕氏集团,是中央权势派,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刘章希望诛除诸吕,没有体现对经济的破坏,故C项错误;借农谚而作的《耕田歌》讲述了深耕、苗的疏密、除去杂草等,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精耕细作技术,故D项正确。

10.汉武帝时在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设铁官管理铁的冶炼、铸造和贸易,共49处中今山东占了12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占43.2%。这反映出( )

A.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C.全国矿产分布不均衡D.唐代冶铁业发展较快

解析:选B 从材料汉武帝时全国重要冶铁工业区共49处,今山东占了12处,大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唐代全国铁矿产地118处,江南、剑南二道有51处,可知南方的冶铁业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