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气管道课设
输气管道工艺设计
![输气管道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282a46c850ad02de804190.png)
重庆科技学院《管道输送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学院: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设计地点(单位):设计题目: 某输气管道工艺设计完成日期:2013 年12月27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目录1 设计总则 (1)1.1设计标准 (1)2设计任务参数 (2)2.1设计工程概况 (2)3 确定管道评估性通气能力 (3)4 输气管道规格 (4)4.1天然气的密度及相对密度 (4)4.2天然气运动黏度 (4)4.3管道内径的计算 (5)4.4 确定管壁厚度 (5)4.5末段工况特点 (7)4.6末段长度与管径确定 (8)5 压缩机选择与布置 (11)5.1压缩机相关情况 (11)5.2压缩机站数、布站位置的计算公式依据 (11)5.3 压缩机站数的确定 (12)5.4计算各站起终点压力 (13)5.5压缩机的布置 (13)5.6压缩机的选型 (14)6 结论 (15)6.1管道评估性通气能力 (15)6.2 输气管道规格 (15)6.3压缩机站数及压缩比 (15)6.4压缩机选型 (15)参考文献 (16)1 设计总则1.1设计标准本设计主要依据的是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设计参数以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94进行设计计算。
1.2设计原则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2)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河流等的相互关系;(3)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5)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6)在保证管线通信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通信网络结构,降低工程投资。
提高自控水平,实现主要安全性保护设施远程操作。
(7)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合理利用资金,减少风险投资,力争节约基建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2设计任务参数2.1设计工程概况某长距离输气干线,沿线地形起伏不大,海拔高度1200m。
石大远程奥鹏-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含课程设计)-第一阶段在线作业-参考答案
![石大远程奥鹏-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含课程设计)-第一阶段在线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5ff3644028915f814dc209.png)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为避免富气输送过程中析出液态烃,管道应维持高压运行。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天然气组成中占绝对优势的组分是于()。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16万立方米LNG储罐达最高液位时可储存的天然气数量最接近()标准立方米。
A、100万
B、1000万
C、1亿
D、9600万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1MPa等于()。
A、6
B、10
C、15
D、20
我的答案:D此题得分:2.5分
7.(2.5分)输气管道管径为40in(英寸),化为公制单位为()。
A、1016mm
B、1067mm
C、1118mm
D、1220mm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8.(2.5分)1MMbtu是国际天然气贸易的主要计量单位之一,它是()。
A、体积单位
109立方英尺
D、
1012立方英尺
我的答案:A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作为天然气体积计量单位,tcf通常用于表示()。管道小时输气量
我的答案:B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建设项目工程概算对应的工程建设阶段是()。
A、规划
B、可行性研究
30.(2.5分)在气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天然气矿场集输管线的运行压力通常相差较大。
正确
错误
我的答案:正确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输气管道压气站的发展趋势之一是高压比。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534bf0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1.png)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气体输送的实际情况,包括压力、流量、介质等因素;
2.在管道选择和布局方面,要根据输送气体的性质和输送距离,综合考虑管道材质、直径、壁厚等参数,从而保证输送效率和安全性;
3.在管道施工和安装阶段,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保证管道的质量和安全;
4.在管道投入使用后,要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管道存在的问题,从而防范管道事故的发生;
5.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的管道运营管理体系,建立管道安全管理规程和制度,加强管道巡检与监控等工作,提高管道安全的管理水平。
总之,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是一门涉及面较广、技术含量较高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深入理解其理论和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燃气输配系统培训ppt课件
![燃气输配系统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ef20402f60ddccdb38a024.png)
管径范围宽:配气干线直径可达1m以上, 入户管线只有20mm。
Page 6
一、天然气输气管道
国内输气管道发展概况
Page 51
调压器
卸载式和负载式 卸载式调压器(单向控制)特点: 1、响应速度慢。 2、取压管路少。 3、压差高。
负载式调压器(双向控制)特点: 1、响应速度快。 2、压差低。
Page 52
调压器
调压器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调压设备应合理选用调压 器,例如:
1、CNG调压设备中,高压段入口压力通常在20Mpa左右,一 级减压调压器就不能选择轴流卸载式调压器。 2、对于调压精度要求较高的调压设备,不能选用直接作用 式调压器;流量大,不稳定且杂质含量较高的流体不能选 用轴流式调压器。 3、类似于门站调压系统的减压设备,流量大、压差低、调 压精度较高则应该选用轴流式卸载调压器。 4、对于锅炉等设备不能使用指挥器式调压器。
Page 35
三、门站平面布置与工艺流程
门站站址的选择
力求布置在燃气负荷中心,或接近大型用户与大量用气区域,以减少输 配管网的长度,如济南华润燃气化工产业园门站接近其最大用户济南裕 兴公司,门站至裕兴调压站距离不足3公里;章丘华气刁镇门站位于刁 镇工业园边缘等;
尽可能避开城市繁华地段及主要道路、密集的居民楼、重要建筑物及公 共运动场所。如今年省政府在同意实施《山东省燃气发展规划20142020》批复文件就明确提出包括天然气门站在内大型燃气场站设施不允 许在城市建成区4类地区建设,已建成要进行重新选址建设。蓝光煤气 马山坡液化气储配站就属于此类情况。
燃气输配 燃气输配教案
![燃气输配 燃气输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bce6d4b9f3f90f76c61bb8.png)
讲授□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次
1
课时
3
教学内容(提纲)
方法及手段
绪论能源与燃气
能源的发展过程、我国燃气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等。
第一章燃气的分类及性质
第一节燃气的分类及用途
一、燃气的分类
1、天然气——气田气、凝析气田气、石油伴生气
2、人工燃气——干馏煤气、气化煤气、油制气
3、液化石油气
⑺ 掌握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和选型计算,掌握调压站的工艺和设计原则。
⑻ 掌握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活塞式和罗茨式等压缩机的特点,了解压缩机室的工艺要求。
⑼ 了解储气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低温储气方法。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授课方式
例1—15、16、17、18、19、20
第二章城市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
第一节城市燃气的需用量(1)
一、供气对象
二、供气原则
多媒体
参考资料(含文献、网络资源等)
见首页
教学目的、要求(可分熟练掌握、掌握、理解、熟悉、了解等层次):
熟练掌握:例1—15、16、17、18、19、20
熟悉:供气对象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燃气的分类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课后小结:
填表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
2.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方法及手段系指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授课方式
(请打√)
讲授□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次
2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1565d0336c1eb91a375dfd.png)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输气管道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环1102班姓名柴璐学号 11065221开课系室燃气工程系考试日期 2014年7月得分阅卷人设计书目录1.设计任务及要求 (4)2.参数设计及工艺计算 (7)2.1管道壁厚及内径 (7)2.1.1计算管道壁厚 (7)2.1.2管内径 (7)2.2工艺计算 (8)2.2.1天然气物性参数 (8)2.2.2天然气平均分子量M (8)2.2.3视临界压力Pc和视临界温度Tc (8)2.2.4平均压力ppj和平均温度Tpj (8)2.2.5对比压力pr和对比温度Tr (9)2.2.6压缩因子 (9)2.2.7混合气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9)3.任务计算 (9)3.1第一问 (9)3.1.1初期向终点最大供气量(按潘汉德尔B式计算) (9)3.1.2 C语言程序设计 (10)3.2第二问 (12)3.2.1初期向终点供气10Mm³/d时起点的供气压力 (13)3.2.2 C语言程序设计 (13)3.3第三问 (14)3.3.1题设条件 (14)3.3.2管段末段储气长度L Z的确定 (15)3.3.3确定管段末段储气长度L Z的C语言程序 (17)3.3.4布设中间气站 (20)3.3.5校核计算 (22)3.3.6功耗计算 (22)3.3.7计算管道基建投资 (22)3.3.8图表整理见附表和附图 (23)附表1压气站各站数据指标 (24)附表2压缩机特性方程计算 (25)附图1 单台离心压缩机压缩机ε2-Q2关系 (26)附图2第一问压降曲线图 (27)附图3第二问压降曲线图 (27)附图4第三问压降曲线图 (27)4.主要参考文献与相关标准 (28)1.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输气管道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两周的设计训练,培养与检验学生综合运用已学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的能力,包括:1、巩固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的理论知识,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的实践能力;2、掌握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学习设计方案确定、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规范标准使用以及设计说明书编写的动手能力;3、熟悉最新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及相关规范、标准的全部条文内容,以及规范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原则和理论基础;4、掌握输气管道与压气站的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5、掌握压气站布置的设计方法;6、掌握输气管道末段储气的设计方法;7、掌握输气管道工艺设计方案工况计算的方法。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 (2)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 (2)](https://img.taocdn.com/s3/m/4847b06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4.png)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
前言
随着国家对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视,输气管道的设计与管理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输气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具备专业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本课程着重介绍输气管道的设计和管理,旨在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体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章基本概念
1.1 管道基础概念
•输气管道定义及分类
•输气管道的主要构成部分
•输气管道的主要技术指标
1.2 输气管道设计基础
•输气管道设计原则
•输气管道设计计算方法和程序
•输气管道设计标准与规范
第二章输气管道设计
2.1 输气管道设计的步骤
•管道线路选址
•管道径向参数的计算
•管道系统组织设计
•管道系统的校核设计
2.2 输气管道参数的计算
•输气管道容量计算方法
•输气管道压缩机站管理
•输气管道的过程安全性评估2.3 输气管道的实施方案制定
•输气管道设计的描述
•输气管道实施方案的制定
•输气管道施工验收
第三章输气管道管理
3.1 输气管道管理体系
•输气管道管理的基础体系
•输气管道管理的操作机制
•输气管道安全管理制度
3.2 输气管道委托经营
•输气管道经营管理的特点
•输气管道运营管理的要求
•输气管道的经营管理制度3.3 输气管道运维管理
•输气管道设施运维
•输气管道巡检管理
•输气管道安全管理
结语
本课程的设计与管理不仅要考虑传统的技术问题,还要结合当前的法律法规、经济和环境因素,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成为在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领域为我国输气行业做出重要贡献的高级技术人才。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课件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e2fc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a.png)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课件1. 引言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是指对输气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文件,旨在确保输气管道工程的安全、可靠、环保和经济性。
本课件将介绍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适用范围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适用于城市燃气输送管道、天然气输送管道、工业气体输送管道等输气管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3. 设计基础3.1 输气管道工程概述输气管道工程是指为了将气体从供应站点输送到用户终端而建设的一系列管道系统。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需要考虑气体的输送能力、安全性、可用性等因素。
3.2 法律法规要求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需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政府规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
3.3 环境因素考虑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还需考虑环境因素,如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对管道安全运行的影响。
4. 设计要求4.1 输气管道系统设计设计师需根据输气管道的使用需求确定输气管道的系统设计,包括输气管道的数量、长度、直径、材料等。
4.2 施工安全性要求设计师需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要求,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4.3 管道的布置输气管道的布置需符合管道安全、运行和维护的要求,避免与其他设施相互干扰。
4.4 管道材料的选择设计师需根据输气管道的使用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确保管道的安全可靠性。
5. 设计内容5.1 压力计算设计师需进行输气管道的压力计算,确定管道的工作压力和爆炸压力等参数。
5.2 弯头设计弯头是输气管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师需合理设计弯头的曲率半径,确保输气管道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5.3 断面设计设计师需根据输送气体的流量和压力等参数,合理确定输气管道的断面尺寸,确保输气管道的流通能力。
5.4 控制阀门设计控制阀门是管道系统的控制和调节装置,设计师需合理设计控制阀门的类型、位置和数量等。
6. 施工要求6.1 施工流程安排施工方应合理安排输气管道工程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培训课件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d396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4.png)
检测与验收
讲解管道施工完成后的检测和验 收程序。
管道运营和维护管理的要点
1 运营管理
管道运营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要点。
2 维护管理
管道设备和设施的定期维护和检修。
3 安全监控
介绍管道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理措施。管道安全和环保措施的介绍
安全标准 紧急救援 环境保护
介绍管道建设和运营中的安全标准和要求。 讲解管道事故时的紧急救援措施。 详细介绍管道建设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
管道建设及运营中的应急预案
制定并演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确保管道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安全和稳 定。
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培训
本课程将介绍天然气长输管道工程的概述、背景以及整个工程的建设、运营 和维护全过程的关键要点。
管道建设的流程和步骤
1
环境评估
2
评估项目对环境及周边社区的影响,制
定环保措施。
3
设计与施工
4
根据地勘结果进行管道设计并进行施工。
项目规划
确定项目目标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工程 计划。
地勘勘测
进行地质、地貌勘测,确定管道路线。
管道输送原理和技术参数
气体输送原理
介绍天然气的输送方式,包括压力调节和流量控制。
管道材料与规格
讲解管道的材料选择和规格设计。
压力与温度要求
探讨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的要求和控制。
管道建设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介绍
清管工艺
介绍管道建设中的清管过程和相 关设备。
焊接工艺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PPT课件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0d5e05b90d6c85ec3ac655.png)
• 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 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压头减小, 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 变化。
4、输油泵站的工作特性
输油泵站的工作特性可用H=f(Q)表示
输油泵的基本组合方式一般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1) 并联泵站的工作特性
例如两台泵并联时,若一台泵停运,由
b
n n0
q2m
式中:
n-调速后泵的转速,r/min
n0-调速前泵的转速,r/min
a,b-与转速n0 对应的泵特性方程中的两
个常系数
补:泵汽蚀现象及汽蚀余量的定义
• 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 空压力下会产生汽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 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 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泵产生汽 蚀后除了对过流部件会产生破坏作用以外, 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并导致泵的性能下 降,严重时会使泵中液体中断,不能正常 工作。 这种现象称为汽蚀。
• 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汽蚀余量是指 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 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
(4)其余对离心泵特性的影响因 素
(a)密度的影响
• 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 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
生变化时,H-Q与η-Q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 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此时,N-Q曲线不再适用, N需要用公式重新计算。
2、离心泵的工作特性
对于电动离心泵机组,目前原动机普遍采用异步电动机,
转速为常数。因此H=f(q),扬程是流量的单值函数,一般 可用二次抛物线方程H=a-bq2表示。 对于长输管道,常采用H=a-bq2-m的形式,其中a、b为常数, 可根据泵特性数据由最小二乘法求得;m与流态有关;q为
输气管道课程设计
![输气管道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23dd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a.png)
输气管道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输气管道的基本原理、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输气管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2)掌握输气管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熟悉输气管道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4)了解输气管道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输气管道的设计和计算;(2)具备分析输气管道运行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能够编写输气管道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输气管道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输气管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2.输气管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3.输气管道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4.输气管道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5.输气管道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输气管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组成;第二课时:输气管道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第三课时:输气管道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第四课时:输气管道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第五课时:输气管道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输气管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2.案例分析法:分析输气管道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讨论法:分组讨论输气管道的设计、运行和维护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实验法:进行输气管道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输气管道设计与运行》;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书籍;3.多媒体资料:输气管道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输气管道实验装置。
教学资源将用于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7d8ed0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2.png)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工程范围:1.1 管道设计的种类和用途,包括输气管道的主要输送介质、工作压力和温度等参数;1.2 工程的地理位置、起止点、总长度和管道直径等基本信息;1.3 工程的设计要求和目标。
二、管道设计的基本原则:2.1 安全性原则,保障输气管道的安全运行,防止发生泄漏、事故等安全问题;2.2 效益性原则,提高输气管道的经济效益和工程效益;2.3 可行性原则,确保管道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可行,能够得到实施;2.4 可靠性原则,提高输气管道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输气管道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规范:3.1 管道线路的选定和布置,包括起止点、路径选择、线路长度、弯曲半径、支管位置等;3.2 管道的材质选择,根据输送介质的性质和工作条件,选择适合的管材;3.3 管道的直径和壁厚计算,根据输送介质的流量、工作压力和输送距离等参数,计算合适的管道直径和壁厚;3.4 管道的敷设方式和方法,包括地上、地下敷设、架空敷设等;3.5 管道的热力计算、绝热和防腐保温措施;3.6 管道的附件和设备选择,如阀门、泵站、计量设备等;3.7 管道的安全防护和监测措施,如防雷、防冻、防腐、泄漏监测等;3.8 管道的施工和验收要求,包括管道施工的技术规范、质量控制要求等;3.9 管道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包括管网运行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措施、巡检和检修要求等;四、工程设计的文件和报告:4.1 工程设计的报告,包括设计依据、技术要求、设计方案、计算和分析结果等;4.2 工程图纸,包括总平面图、纵剖面图、节点图、施工图等;4.3 工程设计的文件归档和备份。
以上是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的基本要点和内容。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详细设计,并进行专业的技术评审和审查。
同时,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施情况和进展,及时进行设计变更;工程完工后,还需要进行验收和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和工程质量。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的指导书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的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73464c783e0912a2162a86.png)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燃气输配”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燃气输配环节中部分设计内容、燃气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学习燃气性质计算方法和步骤;学习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主要包括:燃气性质的计算;小区燃气用气量的计算和计算流量的确定;庭院燃气管道水力计算;小区燃气管道的布线及调压设计的选型与安装。
三、设计步骤与方法(一)燃气性质的计算对于选择的气源,明确其组分,对其密度、热值、爆炸极限等参数进行计算,具体如下: (1) 平均分子量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按下式计算:1122n n 1()100M y M y M y M =⨯+++(3.1) ()116.04390.544.0970 2.844.0098 2.458.1240 1.528.0134 2.8100=⨯⨯+⨯+⨯+⨯+⨯ =18.64式中 M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 12n y y y 、——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 12n M M M 、 ——各单一气体分子量。
(2) 平均密度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按下式计算:1122n n 1()100y y y ρρρρ=⨯+++ (3.2) 1= (90.50.7174+2.8 1.9136+2.4 1.977+1.5 2.703+2.8 1.2504) 100⨯⨯⨯⨯⨯3=0.83kg/m式中 ρ——混合气体平均密度(3kg/m );12n ρρρ、——标准状态下各单一气体密度(3kg/m );(3)相对密度0.83=0.641.293 1.293S ρ== (3.3)式中 S ——混合气体相对密度(空气为1);1.293——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密度。
(4)动力粘度100i ii i iy m g y m =⨯∑ (3.4) 式中 12n y y y 、——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12n m m m 、——相应各组分在0℃时的动力粘度(Pa •s )。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c4892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b.png)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1. 概述输气管道是石油天然气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石油天然气从储气库、气田或其他生产地点输送到终端用户。
输气管道具有运输距离远、供应周期长、运输量大等特点,因此,安全稳定运行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为将来从事石油天然气工业输气管道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工作的学生提供有力的支持。
2. 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如下:•了解输气管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熟悉输气管道的设计流程和要点;•掌握输气管道的管路计算、压力计算、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了解输气管道施工、安装、调试和验收的各个环节;•掌握输气管道的监测、检修、维修和管理方法;•熟悉现有输气管道设备和技术的发展现状。
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具备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3. 课程内容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涉及输气管道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主要包括:3.1 输气管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输气管道的定义和用途;•输气管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输气管道的特点和危害。
3.2 输气管道的设计流程和要点•输气管道的设计流程和方法;•输气管道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输气管道的运行参数和设计指标。
3.3 输气管道的管路计算、压力计算、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输气管道管路计算和压力计算;•输气管道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输气管道防腐蚀和耐久性设计。
3.4 输气管道的施工、安装、调试和验收•输气管道的施工和安装;•输气管道的调试和验收;•输气管道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3.5 输气管道的监测、检修、维修和管理方法•输气管道的监测和检修;•输气管道的维护和管理;•输气管道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3.6 现有输气管道设备和技术发展现状•管道防腐技术的进展;•新型材料在管道工程中的应用;•管道监测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
![输气管道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6c234dace2f0066f53322c7.png)
本文由郭林1980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在输气管道工程设计中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统一技术要求,做到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陆上输气管道工程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输送液化天然气、液化 石油气管道工程。
1.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应遵照下列原则: 1.0.3.1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处理好与铁路、公路等的相互关系; 1.0.3.2采用先进技术,努力吸收国内外新的科技成果; 1.0.3.3优化设计方案,确定经济合理的输气工艺及最佳的工艺参数。
1.0.4输气管道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管输气体Pipelinggas 通过管道输送至用户的天然气和人工煤气。
2.0.2输气管道工程GastransmissionPipelineengin eering 用管道输送天然气或人工煤气的工程。
一般包括:输气管道、输气站、管道穿越及辅助生 产设施等工程内容。
2.0.3输气站Gastransmissionstation 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
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 站和气体分输站等站场。
2.0.4输气首站Gastransmissionfirststation 输气管道的起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能。
2.0.5输气末站Gastransmissionlaststation 输气管道的终点站。
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配气等功能。
2.0.6气体接收站Gasreceiving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为接收输气支线来气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 功能。
2.0.7气体分输站Gasdistributingstation 在输气管道沿线,为分输气体至用户而设置的站,一般具有分离、调压、计量、清管等功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西气东输管道总体工艺方案设计计算说明书专业:油气储运工程班级:XX级X班姓名:XX学号:XXXXXXXX同组同学:X指导教师:X2011 年3 月3 日目录1. 设计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方法和步骤 (6)3. 源程序 (12)4. 输出结果 (21)5. 分析与讨论 (23)6. 压气站工艺流程图 (24)《长输管道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基本设计条件1)年工作天数:350天2)气体标准状态:压力101325 Pa,温度20℃3)设计输量:(100+k×5)×108Nm3/a,其中k为每位学生所在小组的组号4)管道长度:3894 km5)设计压力10MPa(绝)6)管材等级:X707)管外径:1016mm8)管内壁粗糙度:采用内涂层,管内壁粗糙度取10μm。
9)设计地温由于线路距离比较长,沿线气象及地温情况变化大,以沿路线线走向近处的气象站点提供的-1.6m处土壤年平均地温作为设计地温,根据变化幅度将全线共分为六段,详见表1。
表1 西气东输管道沿线设计地温(℃)地名里程(km)间距(km)夏季平均地温夏季最热月平均地温年平均地温冬季平均地温轮南首站0503 24.5 25.2 17.0 8.8 鄯哈界503170 20.4 21.1 12.5 4.6 湖东工区6731352 17.1 17.6 10.7 3.9 甘塘镇2025185 15.4 15.9 10.4 4.7 大水坑2210674 19.9 20.5 13.9 7.7 山西河南界28841010 21.9 22.6 15.8 9.6 上海末站389410)沿线总传热系数K值将全线大致分为四段,分别取不同的总传热系数。
轮南—红柳段(0-1055 km),取1.27 W/(m2·℃);红柳—武威段(1055-1839 km),取1.53 W/(m2·℃);武威—淮阳段(1839-3274 km),取1.18 W/(m2·℃);淮阳—上海段(3274-3894 km),取2.16 W/(m2·℃)。
11)站内压降每座压气站站内压降取0.2MPa,其中压缩机入口段压降取0.15MPa,出口段压降取0.05MPa。
12)压气站出站温度:考虑压缩机出口气体冷却,统一取50℃。
13)气源供气条件:轮南供气压力7.2 MPa(绝),供气温度19 ℃。
14)所输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6。
15)所输天然气的平均压缩因子为0.9。
16)管段输气效率为0.95。
17)管道终点的允许最低压力为4.5MPa。
18)压气站(不包括首站)的站压比推荐值为1.45。
19)全线均按一类地区考虑。
20)假设没有支线。
21)压气站耗气率统一取0.995。
二、设计任务1)自主开发一个无分支输气管道的总体工艺方案设计的计算机软件。
2)针对上述基本设计条件,利用所开发的软件进行总体工艺方案设计。
3)绘制中间站(配置2套燃气轮机—离心压缩机组)的原理流程图。
4)针对你的设计方案,试讨论如何进行西气东输管道总体工艺方案设计的优化?(选做)三、基本设计要求1)采用Colebrook公式计算管段的水力摩阻系数。
2)管段水力、热力计算按一定的空间步长分段进行。
3)热力计算时要考虑节流效应,气体比热和节流效应系数可取近似值。
4)末段储气能力尽可能大。
5)总体工艺设计方案必须包括管径、管壁厚度、管材等级、设计压力、压气站位置、站压比、进/出站压力、进/出站温度、末段储气能力等。
四、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及形式要求1)必须详细写出所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描述方式要便于理解。
2)必须包括所编制的工艺方案设计软件的源程序(打印版)。
3)必须包括软件的直接输出结果(即工艺设计方案)并要求打印,输出格式要便于理解并尽可能美观。
4)必须包括中间站工艺流程图。
可用计算机绘制,也可手工绘制,但必须规范,不允许徒手绘制。
5)应对设计结果、设计方法和软件编制方法进行必要的讨论。
6)必须有计算机打印的报告封面,封面格式可自行设计,但必须包括设计题目、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完成时间等信息,并尽可能美观大方。
7)报告装订次序:封面,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法和步骤,源程序,输出结果,分析与讨论,工艺流程图。
五、进度安排1)第1周(2011.2.21 ~ 2011.2.27)完成计算说明书(包括设计的方法和步骤),绘制压气站工艺流程图,构思压气站布站方法和程序框架。
2)第2周(2011.2.28~ 2011.3.6)计算机编程、程序调试、输出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六、参考书目姚光镇. 输气管道设计与管理. 石油大学出版社,1991设计方法及步骤一、 管道壁厚计算根据管道壁厚计算公式: FtPDΦ=σδ2其中: δ—壁厚P —管道设计压力,P=10-0.1=9.9MPa (表压)D —管道外径,D=1016mmσ—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X70钢最低屈服强度值为483 MPa Φ—焊缝系数,取值为1.0F —强度设计系数,一类地区取值为0.72t —温度折减系数,当温度低于120℃时,取0.1=t5.140.172.00.1483210169.9=⨯⨯⨯⨯⨯=δmm按照APISPEC5L 规范,对应于管径壁厚的系列为7.9、8.7、9.5、10.3、11.1、11.9、12.7、14.3、15.9、17.5、19.1、20.6mm选择壁厚为15.9mm 的系列,即mm 9.15=δ 二、 根据设计地温和沿线总传热系数K 值将管段进行分段,分段结果见下表:管段 Km 沿线总传热系数KW/(m 2·℃)夏季最热月平均地温 ℃ 0——503 1.27 25.2 503——673 1.27 21.1 673——1055 1.27 17.6 1055——1839 1.53 17.6 1839——2025 1.18 17.6 2025——2210 1.18 15.9 2210——2284 1.18 20.5 2284——3274 1.18 22.6 3274——38942.1622.6三、水力摩阻系数的计算 (1)根据Colebrook 公式)Re 51.271.3lg(01.21lld Ke λλ+-= 式中: l λ—理论摩阻系数Ke —当量粗糙度,mm Ke 10= d — 管道内径 Re —雷诺数(2)根据雷诺数公式:μd Q∆⨯=536.1Re 式中: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Q —输量,s Nm a Nm Q /96.46236002435010140/101403838=⨯⨯⨯=⨯= d —管道内径,mm d 2.9849.1521016=⨯-=μ—天然气的动力粘度,取值为51009.1-⨯s Pa ⋅(3)由管段输气效率根据公式:sE lλλ=式中: E —管段输气效率 l λ—管道理论摩阻系数 s λ—管道实际的摩阻系数利用迭代法,进行水力摩阻系数的计算。
取l λ的初值为0.01,精度为510-进行迭代,计算出l λ,然后用输气效率公式计算出实际的水力摩阻系数。
因为压气站耗气率为0.995,所以每个压气站出口的流量都不同,从而雷诺数不同,导致各站间的摩阻系数s λ不同,因此每个站间都需要计算摩阻系数s λ,上述过程均采用编程进行。
四、为确定管道末端最优长度进行初步布站1、初步布站的目的设计任务书要求管道末端储气能力尽可能大,所以在布置压气站之前要确定末端的最优长度。
在确定最优长度时要确定末端的流量以及摩阻系数等参数,因此应首先从起点向终点进行布站,这样可以知道管路全线的压气站个数,保证在计算管道末端的最优长度时有确定的数据(如流量、摩阻系数等)。
管道末端最优长度确定后,然后对已经布置的压气站的站间距进行适当调整,最终确定压气站的站址。
2、布站采用的方法由于输气的平均温度是需要计算的,取一定的空间步长进行计算。
从管段的起点开始计算,取步长km l1=∆,压气站的出站压力为MPa 10,出站温度为K 323。
每一小段的平均温度近似的取该段起点的温度,每小段的终点温度用考虑了焦耳汤姆逊效应的苏霍夫温降公式计算,每小段的终点压力用水平管段的流量公式计算。
然后逐次进行各小段的水力、热力计算。
(1)每小段的气体流动可以认为是水平输气管段稳态流动,由公式lT sZ d P P C Q Z Q ∆∆-=λ5220)(其中:0C —常数,公式中均采用我国法定单位时,0C =2121203848.0kg K s m ⋅⋅⋅ Q P —每小段管段的起点压力Z P —每小段管段的终点压力d — 管道内径s λ—实际的摩阻系数Z —天然气的平均压缩因子∆—天然气的相对密度T —每小管段的平均温度,取值为管段的这段段首的温度1Tl ∆—所取空间步长,取值为km 1(2)根据输气管的温度分布公式计算第一小段终点的温度Z T :)1(2)(00l a ZQ i la Q Z e alP P D eT T T T ∆-∆-----+= 式中: Q T —这一小段管段的起点温度Z T —这一小段管段的终点温度i D —焦耳汤姆逊效应系数,近似取,MPa C D i /30=Q P —这一小段管段的起点压力 Z P —这一小段管段的终点压力式中:pMc DK a π=K —沿线总传热系数,W/(m 2·℃)D —管道外径,M —气体质量流量a f —为标态下空气的密度p c —定压比热,近似取,p c =2.640kJ/(kg. K)l ∆—所取空间步长,取值为1km3、压气站压比的确定取压缩机(不包括首站)的压比为推荐值1.45,设计压力为MPa 10,每座压气站站内压降取MPa 2.0。
其中压缩机入口段压降取MPa 15.0,出口段压降取MPa 05.0。
设计时为了有效的利用管道强度,设每座压气站出站压力都为设计压力10MPa 。
则每座压气站压缩机出口压力为MPa 05.1005.010=+,压缩机进口压力为MPa 93.645.105.10=÷,压气站进站压力为MPa 08.715.093.6=+ 。
如果首站压不设计压气站,则首站供气压力7.2MPa ,在经过很短的距离后就可以达到设计的进站压力7.08 MPa ,出于经济考虑,所以建议在首站布置压缩机组。
然后进行下每一小段的计算,下一小段的起点压力为上一小段的终点压力,温度为上一小段的终点温度,按照上述公式逐次计算出这一小段的终点压力和终点温度,以此类推,每一小段逐次进行压力与温度计算,直到算到某一小段的终点压力小于设计的进站压力7.08 MPa 时,在该段的起点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