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政府为什么要干预经济?——浅析版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是劳动者之间彼此交换劳动产品即交换劳动的关系,它是随着商品交换的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封建社会中市场已经相当繁荣,而且分布广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实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社会生活与繁华景象, 以图像形式展现了繁华街道、店铺、广告招牌、运输船只、骆驼队和收税站等北宋的城市经济管理状况。随着封建制的瓦解,资本主义制度纷纷建立,商品交易的种类和数量提升、生产分工细化市、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各地区开始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市场”成为联系经济双方的纽带,并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发展出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调节和分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配置各种社会资源,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作为主要的经济形式。在施行市场经济的市场中,人们通过市场信号的变化来决定生产要素的调整。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地位平等, 竟争机会平等, 均享有广泛的权利, 以契约为纽带,构筑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利用价值规律自发调控经济运行, 激发市场主体之间的有效竞争。
二、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虽然从空想社会主义开始,人们就对社会主义和市场之间的相容性存在矛盾,但是我们要认清楚一个事实: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提出的“反市场”理论论述是基于一定的前提和历史条件的。他们反对的是资本主义条件下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为的是让人们摆脱市场拜物教的狂热。
市场经济本身不具备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其内在要求在于自由选择、平等交换和互利合作,这与社会主义的精神内涵是相统一的。尽管西方鼓吹自由市场经济的经济学派极力反对政府干预,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实行中央控制最终会造就一个独裁政府。如哈耶克所言:社会主义者肯定会证实,至少在其开始时,不是通往自由的道路,而是通往独裁和反独裁、通往最惨烈的内战的道路。以民主手段实现并维持的社会主义,看来确实属于乌托邦世界。
但自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以后,面对经济大萧条,古典自由主义在理论上一筹莫展,更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于是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国家转变思路,以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为代表的经济家认为政府采取采取一系列的手段
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生活。在罗斯福新政的启发和影响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法国、日本、荷兰、英国、比利时、瑞典及挪威等,普遍采用了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的措施,由国家指明经济发展方向。这种经济思想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战后复苏和持续繁荣。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作为经济运行机制而非社会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1993 年11 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规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自由放任——计划干预这个辨证过程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实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解和判断要基于一个历史的、辨证的角度,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低水平的、不均衡的社会主义。因此需要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建立起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能持续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本身具备哪些优势和劣势,政府在这当中扮演怎么样的角色呢?下面论述政府的经济作用。
3.1 市场效率
为了衡量消费者从消费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微观经济学中以效用函数表示在一定的商品组合下能实现的效用大小,以下凸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理解效用函数解释的无差异曲线的前提下,我们来理解所谓资源的高效率配置,就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实现人们最大的欲望满足,它可以表现为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我们以帕累托最优来描述资源使用的高效率,即在不损害他人经济福利的情况下,已找不到其他资源配置的办法来增加任何一个人的经济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竞争机制能够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高效率。这个时候某行业的供需曲线实际上就是行业内各企业的边际成本(MC)曲线以及边际收益(MR)曲线。当MR=MC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而此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相加是最大的,达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
当然,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经济学假设下的理想状态,但现实中可以找到与这个理想状态接近的行业。比如日用化工业、纺织业和农业就属于进入门槛较低,市场上消费者和生产者众多,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的行业。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除了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之外,政府还应该在坚持市场优先的前提下,做到“退位”与“上位”的统筹结合。首先,要保证行业的充分竞争,给予民营企业足够的市场空间,颁布相应的行政命令遏制垄断组织的形成。日用品和农产品关乎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其高昂的价格势必会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降低生活质量。其次,这一类行业的国企应进行民营化改革,形成民营经济充分发挥优势的局面,解决经理人的激励约束问题,同时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然后,虽然要保持农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但农业产品的价格关乎我国广大农民的切身经济利益,而粮食安全是关乎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要保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生产的经济性补贴和政策性引导方面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性优势,使用国家的行政力量调控这种充分竞争机制可能引发的问题。
3.2垄断、反垄断和政府管制
在现实经济中,竞争会导致集中的出现,乃至产生垄断。许多情况下垄断的存在会大大降低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效率。那么,在什么样的一些情况下,垄断会总的经济福利下降呢?它们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1)垄断企业对社会经济福利的损害。首先我们从微观经济的层面来分析垄断造成无谓的损失。我们需要比较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之下,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当行业处于完全竞争时,达到均衡状态的产量为QC。行业供给曲线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