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常见眼科检查操作规范

常见眼科检查操作规范

常见眼科检查操作规范电生理检查常规一、眼点图检查常规【适应证】1.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2.中毒性或营养性眼病。

【禁忌症】1.眼球震颤者。

2.不能合作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向患者解释检查内容及要求,取得配合。

2.滴用复方托品酰胺(或类似药)散瞳,可保持自然瞳孔。

3.室内普通照明光线下预适应15分钟。

4.用75%酒精或皮肤清洁剂清洁安置电极处皮肤。

4.安置电极:皮肤电极分别置于双眼内外眦部,地电极置于前额中部。

5.暗室内,固定患者头位,双眼根据刺激器内的信号运动,记录15分钟。

6.明适应下,双眼根据刺激器内的信号运动,记录15分钟。

7.计算Arden(光峰/暗谷)比。

8.检查结束,拆除电极。

【注意事项】1.按照国际标准照度和操作进行。

2.视力低于0.1以下,视野小于30o 以内,5岁以下婴幼儿一般无法引出可靠EOG反应。

3.不能散瞳进行检查时,刺激光强度应保持400—600cd/m2 范围内。

4.记录前30分钟避免强光照射(如阳光,眼底镜或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等)。

二、视诱发电位检查操作常规【适应证】1.怀疑为视神经或视路病变者。

2.眼外伤及头颅外伤可能伤及视神经或视路者。

3.对视力下降且屈光间质混浊者预测手术后视功能。

4.中毒性及营养不良性眼病。

9.颅内病变。

10.监测弱视治疗的疗效。

11.鉴别诈盲。

12.临床无法解释的视力下降者。

【禁忌症】无法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向受检者解释检查的注意事项。

要求受检者全身肌肉放松,精神集中。

2.受检者坐在检查室刺激器前,眼位和固视点在同一水平。

瞳孔保持自然状态。

3.通常使用银盘(银- 氯化银)电极或针状电极。

4.在需要安放电极的位置,用酒精清洁头皮,擦掉油脂和头皮屑。

5.用导电膏及胶布将电极负在头皮上,或将针状电极刺入头皮下组织。

6.组织和电极之间的电阻通常要低于5kΩ。

7. VEP记录电极的位置应用国际10/20系统。

8.电极位置固定后和放大器的相应端口连接。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技术参数要求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技术参数要求

拔掉Q9保护插头,将复合电极插在电极插座上,并固定电于极架上。

插上电源,打开开关,仪器预热几分钟。

2、仪器的校正
a、仪器插上电极,选择开关置pH档。

定位调节器、斜率调节器都置于中间位置。

温度调节器转至相应的校正溶液温度。

b、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一种缓冲溶液pH=6.86,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c、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二种缓冲溶液pH=4.00(或PH9.18),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斜率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经校正的仪器,各调节器不应再有变动。

否则必须重新校正。

常规使用时,每天校正一次已能达到使用要求。

3、测量pH值:
经校正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

(1)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相同时。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2)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不相同时。

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调节温度调节器置于该温度值上;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4、测量电极电位(mV值):
①接上相应的离子选择电极;
②用蒸馏水清洗电极,用滤纸吸干;
③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mV值)。

神经病学视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病学视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病学视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常用的视觉诱发电位是应用电视执屏幕上的模式翻转作为视觉刺激诱发出VEP,称为模式翻转VEP。

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全视野PRVEP,半视野或1/4视野PRVEP因设备和技术等问题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应用,这里只讲述全视野PRVEP,简称VEP。

【适应证】当视神经到枕叶皮质的视传导通路的病损,为临床诊断提供定位和发现临床下病变的证据。

VEP无定性价值。

【禁忌证】同SEPo【操作方法及程序】1.刺激照度一般应介于4-IOOcd/m2。

对比度需在50%以上,一般用80%~90%°模式成分的大小,用棋盘格模式时,方格大小常用30。

视角;用条栅模式时,条栅的空间频率一般用2~2.5cpd(cyc1.eperdegree,即每度视野所含条栅的周期,一个亮条和一个暗条称一个周期)。

刺激重复率2Hz。

受试者坐在棋盘格刺激器前,眼与屏幕的距离一般在70-100cm,且眼与屏幕中心应在同一水平面。

如果患者的视敏度太差,则应增加刺激的视角,可将方格增大或缩短患者与刺激屏幕的距离,不同试验室应选1、2个固定的参量,作力本实验室的正常值。

2.记录(1)电极的放置:记录VEP最常用的电极是银质盘状电极。

(2)电极的导联组合:①记录单眼全视野PRVEP常用的导联为:导联1:Oz-Cz(或Oz-FPz)导联2:0z_耳垂导联3:PZ.耳垂导联4:Oz耳垂②在下列情况下:中线记录的PRVEP表现异常和患者有视野缺损(需了解PIOO的水平分布)时,建议使用如下导联组合:导联1:OzFP'导联2:Pz,FPz'导联3:1.5,FP'导联4:R5-FP,1.5和R5分别代表Oz左右旁开各5cm的位置。

(3)记录参数:带通的低截止点(或高通)多选择1-3Hz:高截止点(或低通)为100~300Hz.但每个实验室所用的带通限度应固定。

分析时间多选用的为300ms,以适应P100病理变化的需要(但应注意每导的水平分辨率)。

神经病学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病学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病学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1.sSEP)简称体感诱发电位,其适应证是:当神经系统病损影响到从周围向中枢的大纤维感觉传导通路,特别是中枢神经内的该传导通路,为精确病变的定位、病损程度和发现临床下(无症状和体征)的病变等。

SEP能为临床诊断和观察病情发展提供客观和定量的证据,但其无定性价值。

【禁忌证】诱发电位检查为无创性操作,一般无禁忌证,以下情况可视为禁忌证:1.记录或刺激电极放置处的头皮或皮肤有病变、畸形或伤口影响检查时。

2.全身情况不能配合或坚持检查者,3.不能接受、耐受或配合检查者。

4式电极使用的禁忌证①血液系统疾病、出血倾向.血友病和血小板V30X109∕1.(3万∕mn3)者;②肝炎、艾滋病和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Creutzfe1.dtJakob)病等血液传播的疾病应使用一次性针式电极。

【操作方法及程序】SEP常规使用的是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Ietancy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1.,S1.SEP)oS1.SEP主要是周围神经和神经系统的中枢段较大的纤维的感觉通路经刺激诱发产生的电位。

S1.SEP可从所有较大的神经诱发得到,临床常规选用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

其他神经如尺神经和腓神经也可应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定。

(-)正中神经的S1.SEP1.刺激刺激电极用盘型电极。

阴极(以黑色标志)放置在手腕皱褶近端2cm处的皮肤上,此处于腕正中神经上方,阳极(以红色标志)置放在手腕皱褶上。

方波电脉冲的时程为20C)PS。

其刺激强是见拇指运动,运动范围1-2Cm。

在检查全过程中刺激强度应保持一致6刺激频率为3~8Hz(c∕s),一般用5Hz.2.记录(1)电极的放置:常规记录电极放置在以下几处:①Erb点(EP)电极:Erb点位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后缘和锁骨形成的三角间,锁骨上2~3cm处的皮肤上。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 标准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 标准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标准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医疗设施、实验条件、测试者技能等因素而略有不同。

然而,一般来说,以下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VEP)的一些常见标准:
1. 刺激模式:临床视觉诱发电位的刺激模式通常采用棋盘格、条形、闪烁等刺激模式。

其中,棋盘格和条形模式是最常用的刺激模式。

2. 刺激频率:刺激频率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常来说,刺激频率在1-2Hz之间是比较常见的。

3. 刺激亮度:刺激亮度也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刺激亮度需要在患者能够舒适接受且不影响测试结果的前提下进行调节。

4. 潜伏期:潜伏期是指从刺激开始到诱发脑电波的时间。

在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潜伏期的正常范围通常在60-100ms之间。

5. 波幅:波幅是指诱发脑电波的振幅。

在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波幅的参考值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来确定。

6. 波形:波形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观察到的脑电波形状。

正常的波形应该是清晰、规则且无异常波形的。

视觉诱发电位(VEP)

视觉诱发电位(V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EVP)是大脑皮质枕叶区对视刺激发生的电反应,是代表视网膜接受刺激,经视路传导至枕叶皮层而引起的电位变化。

实际应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给予神经系统某一部位适宜刺激,在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

通常把与刺激信号有严格关系的特定反应电位称为特异性诱发电位,这种特异性诱发电位是诱发信息以神经发放形式,在神经通路不同水平上不断组合形成的一系列神经电活动。

由于诱发反应与诱发刺激之间在时间上有恒定的关系,因此根据神经冲动传导时间便可以判定诱发电位中不同的反应所代表神经通路的水平。

如果某一水平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时,诱发电位的相应部分就会出现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改变。

一般地说:(1)F-VEP异常提示视网膜至视皮层之间的病变,异常程度与视功能障碍程度相一致,视网膜病变通过ERG 可以识别;(2)F-VEP正常、P-VEP异常提示屈光系统的病变,屈光系统的病变通过眼科常规检查可以验证;(3)F-VEP正常、P-VEP正常表示视功能正常;(4)F-VEP 正常、P-VEP检查不配合或眼科常规检查正常提示自诉的视功能障碍情况不真实。

眼球钝挫伤致眼部毁损,符合重伤第十条的评定为重伤。

造成视力障碍的,按障碍程度进行评定。

VEP除对视功能障碍可以进行定量评定外,对于各种视功能障碍的病变也有一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虽然VEP是一种客观评定视功能的方法,但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还注意以下问题:(1)VEP属于皮层电位,精神状态对VEP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测试中应保持被试者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

(2)对于P- VEP的测试结果判定,要特别注意被试者的注视程度,注视不良可以造成P-VEP的潜伏时间延长,波幅降低甚至消失,对此不要误认为视功能的障碍;(3) 个别视野严重损伤的患者,虽然有时视力较好(0.1~0.3),但也可以造成VEP的无波,因此在分析VEP结果的同时要注意中心视功能和周边视功能情况。

(完整版)视觉诱发电位

(完整版)视觉诱发电位

SEP解剖基础
SLSEP的主要解剖基础为周围Ia类感觉纤 维→后索→内侧丘索→丘脑(VPL)→大脑 皮层S1区(和4区)

体感诱发电位各成分---可能的 神经发生源
① 上肢: ▪ N9为臂丛电位 ▪ N13为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 P15为内侧丘系的电位 ▪ N20为顶叶后中央回SPR电位 ▪ P25为 顶叶后中央回S1电位
受累,SEP波幅降低,潜伏期正常 (三) 胞体病变 不论原发或继发性改变,SLSEP特征为突
触后电位发生变化
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病理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时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往往是 复合性的,既可引起节段性脱髓鞘,又可 产生不同程度的轴索变性,因而对SEP产生 混合性影响
SEP临床应用
① 周围神经病损评定及神经再生和再生速率 的判断
上肢SEP正常图
下肢SEP正常图
指标及分析
① 峰潜伏期(PL):自刺激开始到各波波 峰的传导时间。因参量近正态分布,故 较为恒定,均值大于2.5-3 SD标准差为 异常
② 峰间潜伏期(IPL):为两峰间距, 亦反应中枢神经传导时间,较为稳定
指标及分析
③ 波幅(μV):由波峰到基线,或前一波 谷到后一波峰的垂直高度,由于参量属非 正态分布,故变异较大,其客观性较差。 但有时可预示病变早期变化
④ 左右侧差:包括左右潜伏期及波幅差, 在正常情况下,双侧应基本对称
指标及分析
⑤ 性别:女性短于男性 ⑥ 年龄:50岁前峰潜伏期无大差异,但在
50岁后则各年龄组较前者有统计意义的延 迟;波幅亦有所下降。故各实验室最好应 有自身各年龄组的正常值,则评估结果较 为客观
异常判定标准
①PL、IPL延长超过正常均值加2.5 个标准差; ②波形离散、缺失; ③两侧波幅差>50%。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注意事项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注意事项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注意事项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测视觉系统功能的神经生理学检查方法,常用于眼科、神经科等临床领域。

以下是一些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前准备:在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前,需要告知患者相关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保持安静、不要运动等。

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2.药物干扰:一些药物会影响视觉系统的功能,如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因此在检查前需要告知患者停止服用这些药物。

3.眼部准备:在进行检查前,需要检查患者的眼部情况,如是否有眼部疾病、是否佩戴隐形眼镜等。

如果患者佩戴隐形眼镜,需要在检查前将其取下。

4.电极安装: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需要在患者头部和眼部安装电极,因此需要在检查前进行电极的准备和安装。

安装电极时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

5.检查过程:在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时,需要保持环境安静,以确保检测信号的清晰度。

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头部和身体的稳定,避免运动干扰。

6.检查结果: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以确保检查的成功和结果的可靠性。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

眼科视觉电生理检查操作技术视觉电生理检查是通过视觉系统的生物电活动检测视觉功能,是一种无创性、客观性、视功能检查方法,包括眼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以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法。

外界物体在视网膜成像,经光电转换后以神经冲动的生物电形式经由视路传导到视皮层,形成视觉。

视觉电生理检查适用于检测不合作的幼儿、智力低下患者及诈盲者的视功能;可分层定位从视网膜至视皮层的病变;在屈光间质混浊时亦可了解眼底有无严重病变;选用不同的刺激与记录条件,还可反映出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的局部病变,对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功能状况进行检测。

(一)眼电图法眼电图(EOG)是测定随着明适应和暗适应状态改变或药物诱导而使眼球静息电位发生改变的规律性变化,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功能,也用于测定眼球位置及眼球运动的变化,及黄斑部营养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中毒性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和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诊断、用于眼球运动障碍的检查。

1基本技术(1)使用带有局部光源的全视野球,水平注视点夹角为30o o(2)电极使用非极性物质,如氯化银或金盘皮肤电极。

电极电阻V1OkQ。

(3)光源为白色,光的亮度用光度计(Photometer)在眼球所在位置的平面测量。

(4)使用交流电放大器时,高频截止为IOHz或更高(但要低于50HZ或60Hz),低频截止(1owfrequencycutoff)为0.IHz或更低。

(5)放大器应和被检者隔开。

(6)记录信号时,监视器显示原始波形,以此判断信号的稳定和伪迹等。

2.检查前准备(1)可以散大被检者瞳孔或保持自然瞳孔。

(2)电极置于被检者每只眼内外眦部的皮肤,接地电极置于其前额正中或其他不带电的位置。

(3)向被检者说明检查过程,嘱其跟随两个固视点的光的交替变换而往返扫视。

(4)变换频率在0.2〜O.5Hz(每1~2.5s变换1次),不能坚持的少数被检者可将扫视放慢到每分钟1次,每分钟测定1次电位的谷和峰。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标准1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标准1

临床规定
➢ (三)三个标准照态反应的描述 ➢ (1)闪光视诱发电位 ➢ 闪光刺激VEP是由一系列正波和负波组成的
复合波,开始于30ms左右,结束于300ms左 右(下图)。在波成分的命名中,先标示为 正波或负波(P或N),然后以数字下标表示出 现的先后次序,不要使用正负结合潜伏期, 以便能自动将闪光VEP与图形翻转VEP相区 别。由漫射刺激诱发的闪光VEP的最常见成 分是分别出现于大约90ms和120ms处的N2和 P2成分。但是在老年人中更常见的是早在 500ms 左右的一个正向波。应注意闪光VEP 的潜伏期是依赖于年龄的。振幅应是相对于 前一波峰的峰值。 ➢ (2) 图形翻转VEP ➢ 由图形翻转诱发的VEP由N75、P100和N135 成分组成。波的命名先是波峰的正负向指示 后跟平均潜伏朋(下图)。国际标准建议基 于前一波峰,即N75的波峰测量P100成分的 振幅。P100成分的潜伏期的个体差异很小, 并且眼间变异范围也非常小。使用大于15º的 半野刺激时,图形翻转VEP的N75、P100和 N135成分在刺激半野的同侧大脑半球出现。 而在刺激半野的对侧大脑半球可以看到一个 P135成分。
些可能是需要的,这取决于每个病人的噪音水平。至少应进行两次测试,以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在儿科应用中, 特别对于婴儿,每次测试时,平均次数较少一点可能可以产生比较清晰的反应。 ➢ 所有瞬态VEP的分析时间应大于或等于250ms。 ➢ (2)刺激的时间频率(重复率) ➢ VEP波形取决于刺激的时间频率,在低时间频率(小于每秒2次)可以得到瞬态VEP。国际标准建议使用瞬态VEP。
临床规定
➢ (一)病人准备 ➢ (1)一般准备 ➢ 所有VEP检测应在瞳孔未受扩瞳药或缩瞳药影响时进行。过大或过小的瞳孔直径应该在检查报告中

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_概述说明

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_概述说明

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的概述,包括其重要性、背景和目的。

视觉临床电生理是一种重要的诊断工具,通过测量视觉系统的电活动来评估患者的视觉功能和诊断各种眼科疾病。

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作为规范化的操作指导,对于确保测试流程的统一性和结果解读的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以下顺序进行组织:引言、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概述说明、主要操作步骤介绍、结果分析与解释方法介绍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内容并给出目录示意图。

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相关内容,并详细描述主要操作步骤以及结果分析与解释方法。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并提供其背景和目的的说明。

首先,我们将回顾视觉临床电生理的基本概念和其在眼科疾病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讨论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的背景和目的,解释其制定的必要性,并介绍其对于确保测试准确性和结果可比性的价值。

通过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的整体概述和相关内容,以及它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读者也将获得关于操作步骤、结果分析与解释方法等方面的详细指导,帮助提高视觉临床电生理测试结果的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2. 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概述说明2.1 视觉临床电生理简介视觉临床电生理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物理学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和分析视觉系统传导通路上的电位变化来评估视觉功能和损伤。

它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与眼部疾病、视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视觉障碍。

2.2 视觉临床电生理的重要性视觉临床电生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

它可以提供客观的测量数据,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辅助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监测疾病的进展、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判断。

2.3 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的背景和目的国际视觉临床电生理操作指南旨在标准化并规范化视觉临床电生理测试方法和参数设置,以确保结果可靠、可比较,并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统一的操作流程。

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撰写一篇关于《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的高质量文章。

该规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颁布的,旨在规范法医临床学中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以下是文章内容:视觉电生理检查是法医临床学中一项重要的检测技术,通过记录和分析视觉系统的电生理活动,为法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制定了《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明确了该检查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该规范首先对视觉电生理的基本原理作了简要介绍。

视觉电生理是通过观察和记录视觉系统在受到刺激时的电生理反应,以评估视觉通路的功能状态。

常用的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电图(ERG)、视觉诱发电位(VEP)和电生理检查等。

这些检查通过记录眼睛和大脑的电活动,揭示与视觉相关的异常病变。

接下来,规范详细阐述了视觉电生理检查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首先,规范要求进行检查的场所应具备适当的设备条件和环境条件,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而且,检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并判断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在检查操作方面,规范明确了各个视觉电生理检查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例如,在进行电图检查时,需要正确地放置电极,仔细调整刺激强度和频率,并确保患者的舒适度和合作度。

而在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时,要求正确使用适当的刺激模式和参数,并采用有效的滤波和平均技术,以获得清晰可靠的检测结果。

在技术要求方面,规范注重强调了检查设备的品质和性能。

检查设备应具备良好的信号采集和处理能力,能够获取高质量的电生理信号。

同时,检查设备应具备与操作者进行有效交流的功能,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顺畅性。

此外,规范还对视觉电生理检查的质量控制和结果解读做出了相关要求。

质量控制包括设备校准、电极质量检查和记录完整性审核等。

结果解读要求检查人员应具备充分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读,并提供专业的结论和建议。

视觉电生理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视觉电生理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视觉电生理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视网膜电图检查一、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查【适应证】1.确定视网膜遗传和变性疾患诊断。

2.判定屈光间质浑浊时视网膜功能。

3.观察和判断视网膜药物中毒性反应。

4.确定视网膜铁质沉着症的损害程度。

5.确定视网膜血管性、炎症性和外伤性等疾患造成的功能损害。

【禁忌证】1.结膜和角膜患有急性炎症。

2.眼球穿孔伤。

3.不能散瞳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I.基本技术:闪光ERG(FERG)必须用全视野球刺激。

记录电极使用角膜接触电极,参考电极可装配在接触镜一开睑器内,接地电极必须放在无关点上接地,如额部或耳部。

记录选用的标准刺激光(standard flash, SF)强度为在全视野凹面上产生1.5-3.Ocd/(s2m•)的亮度。

标准化要求将SF按0.25 log梯度减弱3 log单位范围。

明适应的背景照明要求在全视野内产生至少17-34cd/(s2m•) (5-1Ofl)的照明度。

放大器和前置放大器的通频带范围为0.3-300Hz。

前置放大器输人阻抗至少为1mΩ。

放大器导线必须与受检者保持一定距离。

2.检查前准备:滴用托吡卡胺或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滴眼液充分散大瞳孔至直径8mm,然后在暗室中适应至少20min。

在暗红光下放置ERG电极。

角膜接触镜电极放置前应滴用表面麻醉药。

嘱患者向前注视指示灯,保持眼位。

3.一个完整的闪光ERG检查应包括两个状态。

(1)暗适应状态:记录视杆细胞反应、最大反应和Ops。

①视杆细胞反应:低于白色SF2.5log单位的弱刺激反应。

②最大反应:由SF刺激产生,为视网膜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综合反应。

③OPs:由SF刺激获得,但高通(high-pass)放在7-100 Hz,低通(low-pass)选择300 Hz,刺激间隔15s,取第2个以上的反应或叠加反应。

(2)明适应状态:记录单闪光视锥细胞反应和30 Hz闪烁反应。

①单闪烁视锥细胞反应:背景光为17-34cd/(s2m•)(5-10fl),可以抑制视杆细胞,经10min明适应后,用白色SF刺激即获得视锥细胞反应。

视觉功能检查操作技术

视觉功能检查操作技术

视觉功能检查操作技术视力检查是对视力敏锐度的检查视力(Visualacuity)分为中心视力与周边视力。

中心视力是指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视觉敏锐度,它是形觉的主要标志,可代表分辨二维物体形状大小和位置的能力,它分为远视力、近视力。

周边视力又称视野。

视力表是根据视角原理设计的,它是测定视力的主要工具。

正常眼辨认目标最小距离两点间的视觉不得小于1分(1')视角。

视力是根据视角换算出来的,视力是视角的倒数,如视角为1'时,则视力为1/1'=1.0;如视角为5'时,则视力为1/5'=0.2。

目前常用的是国际标准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及早期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视力表。

国际标准视力表上的E字符号,每一字的每边宽度都等于5分视角,每一笔画的宽度和笔画间隙的宽度各相当于1'视角,在5m处正确认清1.0这一行的,就记为视力1.0。

有些视力表不采用小数记录而是采用分数记录,其将视力表置于6m或20ft(1ft=0.3048m)处,将视力记录为6/6,6/12,6/30,6/60或20/20,20/40,20/200等,亦可换算成小数。

视力表的E字图形亦可用有缺口的环行符号、黑白相间的条纹和简单易识的图形代替。

视力检查包括远视力检查、近视力检查、婴幼儿视力检查、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等。

(一)远视力检查(1)选用视力表:目前常用的有对数视力表、国际标准视力表、ETDRS视力表等,以对数视力表最常用。

前两种视力表的检查距离为5m,在房间距离不足标准要求时,于被检查面前2.5m处放置一平面镜,视力表置于被检者坐位的后上方,让患者注视由镜内反映的视力表。

后者ETDRS视力表的检查距离是4m。

(2)被检眼应与视力表的1.0一行同高。

(3)视力表的照明应均匀,无眩光,可采用自然照明。

如用人工照明,照明强度为300~500lux,我国多采用两支20W白色荧光灯。

(4)两眼分别检查,常规先查右眼,后查左眼。

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

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

司法鉴定技术规范SF/Z JD0103010——2018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The Guidelines on visual elect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 for clinicalforensic medicine2018-11-08发布2019-01-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原则 (2)5 技术方法 (3)6 结果评价 (5)附录A(资料性附录)参考正常值 (7)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生理结果的分析与报告 (9)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极的安放位置 (10)前言本技术规范运用眼科学、视觉电生理的理论和技术,参考视觉电生理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CEV发布的视觉电生理国际标准化文件制定,并结合法医学鉴定实践,规范视觉功能检查的内容、步骤和方法,为法医临床学鉴定提供依据。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王旭,朱广友,于丽丽,项剑,常林,喻晓兵,夏文涛,范利华,杨英恺,史肖倩,卢韦华琳,糜忠良,郑拓。

本技术规范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发布。

法医临床学视觉电生理检查规范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法医临床学视觉功能检测中的传统VEP技术及多焦VEP技术操作和结果评价。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法医临床学鉴定中涉及视觉功能客观检查的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T 1193-2014 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GB/T 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31147-2014 人身损害护理依赖程度评定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并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并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行)SF/Z JD0103003-2011 法医临床检验规范SF/Z JD0103004-2016 视觉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方法。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判断视神经、视路疾患。

2.鉴别伪盲。

3.监测弱视治疗疗效。

4.判断合并皮质盲的神经系统病变的婴幼儿的视力预后。

5.判断婴儿和无语言能力儿童的视力。

6.对屈光间质浑浊患者预测手术后视功能。

7.在视交叉部的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视觉诱发电位(VEP)监测, VEP振幅下降提示视路系统受到手术干扰。

【禁忌证】无法配合检查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基本技术(1)电极:用ERG盘电极。

记录电极放在枕骨粗隆上方2.5cm 处的2O 位,参考电极放在鼻根上12cm 处的z F 位、耳垂或乳突处,地电极放在另一侧耳垂或乳突处。

如用双通道或多通道测定,记录电极也可置于1O 和2O 位(分别在2O 位左右各2.5cm 处)。

(2)刺激方式①图形刺激:使用瞬态翻转图形VEP 。

记录系统的带通为0.2-1. OHz,200 -300Hz;分析时间250ms ,也可用500ms;叠加次数100-200次。

刺激野>20°,方格为50’,对比度>70%,平均亮度接近30cd/2m ,翻转间隔时间0.5 s 。

平均亮度取刺激屏中心和周边几个位置亮度的平均值。

②闪光刺激:使用氙光或发射二极管作刺激光源,亮度5cd/(s •2m ),屈光间质浑浊时亮度可达50cd /(s •2m )。

背景光亮度为3cd /(s •2m ),屈光间质浑浊时亮度可达30cd /(s •2m )。

刺激间隔为1s 。

闪光刺激用于屈光间质浑浊的患者,常选用7.5 Hz 以上的稳态反应。

2.检查前准备瞳孔保持自然状态。

安放电极部皮肤用乙醇祛脂,安放后测量皮肤电极电阻,要求电阻<lO Ω。

检查时要矫正屈光状态。

嘱受检查者全身肌肉放松,注意力集中。

3.测量(1)潜伏期:从刺激开始到反应波峰的时间。

临床研究的主要参数是1P 波潜伏期,由于正常情况1P ,波潜伏期接近l00ms ,故称100P 波。

(2)振幅:即蜂谷电位高度,临床主要测定100P 波振幅。

视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

视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

视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英文回答:The process of conducting a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 test involves several steps. Firstly, the patient is seated comfortably in a quiet and dimly lit room. The technician then places electrodes on the patient's scalp, typically at the occipital region, which is the area responsible for processing visual information. These electrodes are connected to an amplifier and a computer, which will record and analyze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brain in response to visual stimuli.Once the electrodes are in place, the technician proceeds to present visual stimuli to the patient. This can be done 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s, such as a computer monitor displaying patterns or flashing lights, or a specialized device called a visual stimulator. The stimuli are carefully controlled in terms of their intensity, duration, and frequency to elicit specific responses fromthe brain.As the patient views the visual stimuli, the electrodes pick up the electrical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brain in response to the stimuli. These signals are amplified and filtered to remove any interference or noise. The resulting electrical activity is then recorded and displayed on the computer screen as a waveform, known as the VEP waveform.The VEP waveform consists of several components, each representing a different stage of visual processing. The most prominent component is the P100 wave, which reflects the activity of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Other components, such as the N75 and N135 waves, may also be present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protocol used.The technician carefully analyzes the VEP waveform to determine the latency and amplitude of each component. Latency refers to the time it takes for a particular component to appear after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visual stimulus, while amplitude reflects the strength orintensity of the response. Deviations from the normallatency or amplitude values can indicate abnormalities in visual processing, such as optic nerve dysfunction 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In addition to analyzing the waveform, the technician may also compare the patient's VEP results to a normative database to determine if they fall within the expected range for their age and sex. This comparison helps to identify any significant deviations from the norm and provides additional diagnostic information.In summary, the process of conducting a VEP test involves placing electrodes on the scalp, presenting visual stimuli, recording and analyzing the electrical activity of the brain, and interpreting the results. This non-invasive procedure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tegrity of the visual system and can aid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various visual disorders.中文回答:视觉诱发电位(VEP)测试的操作流程包括几个步骤。

视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

视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

视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一、前期准备1. 准备设备:确保仪器和设备正常运行,包括VEP仪器、电极、电极导联线、电极盐水、电极胶等。

2. 收集患者信息: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后续分析结果和诊断。

3. 准备工作环境:确保实验室环境安静、光线适中,避免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二、电极放置1. 选择电极位置:根据需要检测的视觉通路进行选择,通常选择枕部电极(Oz)、枕顶电极(Cz)和额叶电极(Fz)。

2. 清洁皮肤:用清洁剂(如70%酒精)擦拭电极接触皮肤的部位,保证电极能够有效接触。

3. 安放电极:将电极粘贴或固定到相应位置,确保电极稳固、接触好,并保持导联线不会干扰患者。

4. 调节电极阻抗:检查电极阻抗,保证各电极的阻抗在合理范围内,通常在5kΩ以下。

三、刺激参数设置1. 选择刺激方式:常用刺激包括黑白格子图、闪烁灯光、彩色图像等,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刺激方式。

2. 刺激频率和持续时间:一般刺激频率为1-3Hz,持续时间为100-200ms,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 亮度和对比度调节:根据刺激方式及目的,设置合适的刺激亮度和对比度,以确保产生明显的VEP信号。

4. 校准刺激位置:调节刺激位置,使其能够准确刺激到患者的中心视野区域。

四、数据采集1. 基线记录:在开始刺激之前,记录5-10s的基线数据,以确定基础电极信号水平。

2. 刺激记录:开始刺激后,连续记录VEP信号,通常每个刺激条件至少记录3-5次,以获取可靠的数据。

3. 实时监控:实时监控数据质量,确保信号清晰、稳定,并及时处理干扰或不良信号。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导出:将采集到的VEP数据导出到数据分析软件中,如MATLAB、EEGLAB等。

2. 数据预处理:包括滤波、去噪、坏数据修复等,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可靠性。

3. 信号分析:进行VEP波形分析,包括潜伏期测量、振幅分析、波形特征提取等,以评估视觉通路功能。

4. 统计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刺激条件或不同受试者之间的VEP波形差异,进行结果的显著性分析。

视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

视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

视觉诱发电位操作流程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VEPs) are electrical signals generated by the brain in response to visual stimuli. These signal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isual system and can be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such as diagnosing visual disorders, evaluating visual acuity, and studying visual perception. In this response, we will discuss the operational workflow of VEP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the first step in conducting a VEP study is to prepare the equipment. This typically involves setting up an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electrodes placed on the scalp to record the brain's electrical activity. The electrodes are connected to an amplifier that amplifies and filters the signals. Additionally, a visual stimulator is used to present the visual stimuli to the subject, such as a patterned screen or a flashing light.Once the equipment is set up, the next step is to prepare the subject for the study. This involves explaining the procedure to the subject and obtaining informed consent. The subject's scalp is then cleaned and prepared for electrode placement. The electrodes are usually plac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10-20 system, which ensures consistent placement across different subjects and studies.After the subject is prepared, the actual VEP recording can begin. The subject is seated comfortably in a dimly lit room and instructed to fixate on a specific point. Thevisual stimuli are then presented to the subject, and the brain's electrical activity is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The stimuli can be presented in various ways, such as pattern reversal, where a black and white pattern is rapidly reversed, or flash stimulation, where a brief flash oflight is presented.During the recording, it is important to minimize any external factors that could interfere with the signals,such as noise or movement artifacts. This can be achievedby ensuring a quiet environment and instructing the subjectto remain as still as possible. The duration of the recording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study or clinical application, but it typically lasts for a few minutes.Once the recording is complete, the raw EEG data is processed and analyzed. This involves filtering the data to remove any unwanted noise or artifacts and extracting the VEP signals. The VEP signals are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specific components, such as the P1, N1, and P2 waves, which represent different stages of visual processing.The final step in the VEP workflow is the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The VEP signals are compared to normative data or previous recordings to determine if there are any abnormalities or deviations from the expected response. This can help in diagnosing visual disorders 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visual interventions.In conclusion, the operational workflow of VEPs involves preparing the equipment, preparing the subject, recording the brain's electrical activity in response tovisual stimuli, processing and analyzing the data, and interpreting the results. This multi-step process requires technical expertise, attention to detail, and adherence to established protocols. By following this workflow, researchers and clinicians can gain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functioning of the visual system and its associated disorder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判断视神经、视路疾患。

2.鉴别伪盲。

3.监测弱视治疗疗效。

4.判断合并皮质盲的神经系统病变的婴幼儿的视力预后。

5.判断婴儿和无语言能力儿童的视力。

6.对屈光间质浑浊患者预测手术后视功能。

7.在视交叉部的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视觉诱发电位(VEP)监测, VEP振幅下降提示视路系统受到手术干扰。

【禁忌证】
无法配合检查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基本技术
(1)电极:用ERG盘电极。

记录电极放在枕骨粗隆上方
2.5cm 处的2O 位,参考电极放在鼻根上12cm 处的z F 位、耳垂
或乳突处,地电极放在另一侧耳垂或乳突处。

如用双通道或多通道测定,记录电极也可置于1O 和2O 位(分别在2O 位左右各2.5cm 处)。

(2)刺激方式
①图形刺激:使用瞬态翻转图形VEP 。

记录系统的带通为0.2-1. OHz,200 -300Hz;分析时间250ms ,也可用500ms;叠加次数100-200次。

刺激野>20°,方格为50’,对比度>70%,平均亮度接近30cd/2m ,翻转间隔时间0.5 s 。

平均亮度取刺激屏中心和周边几个位置亮度的平均值。

②闪光刺激:使用氙光或发射二极管作刺激光源,亮度5cd/(s •2m ),屈光间质浑浊时亮度可达50cd /(s •2m )。

背景光亮度为3cd /(s •2m ),屈光间质浑浊时亮度可达30cd /(s •2m )。

刺激间隔为1s 。

闪光刺激用于屈光间质浑浊的患者,常选用7.5 Hz 以上的稳态反应。

2.检查前准备瞳孔保持自然状态。

安放电极部皮肤用乙醇祛脂,安放后测量皮肤电极电阻,要求电阻<lO Ω。

检查
时要矫正屈光状态。

嘱受检查者全身肌肉放松,注意力集中。

3.测量
(1)潜伏期:从刺激开始到反应波峰的时间。

临床研究的主要参数是1P 波潜伏期,由于正常情况1P ,波潜伏期接近
l00ms ,故称100P 波。

(2)振幅:即蜂谷电位高度,临床主要测定100P 波振幅。

【注意事项】
1.方格视角计算公式为:
<1°视角时,B= (3450⨯W) /D >1°视角时,B=(57.3⨯W)/D 式中B 为视角,单位为分,W 为格子宽带,单位为mm, D 为格子到角膜的距离,单位为MM 。

2.空间频率计算公式为:
F=60/1.4W
式中F 为周/度,W 是图形的宽度,单位为分。

3.对比度计算公式:
C=(Lx+ Lm)⨯100
式中C为对比度,Lx为最大亮度,Lm为最小亮度。

4.检查时应配戴合适镜片,矫正视力到最佳状况。

5.提醒受试者检查时注意力集中,注视视标。

6.置放皮肤电极前用乙醇或导电膏清除皮肤上的油性物质,电极用后要清洗。

7.检测VEP应在未用缩瞳药或散瞳药下进行。

8.矫正视力低于0.3者应查闪光VEP,矫正视力高于0.3者应查图形VEPO
9.检查环境应安静,避免分散受检者的注意力。

10.针状电极应当一次性使用,或经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

银盘电极均应氧化以防止伪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