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法律程序

合集下载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在一个法治社会中,“正当法律程序”这一概念至关重要。

它宛如法治大厦的基石,支撑着整个法律体系的公正与公平。

那么,究竟什么是正当法律程序呢?简单来说,正当法律程序指的是在进行法律活动时,必须遵循一系列公正、合理且合法的步骤和规则。

这些步骤和规则旨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的实施过程是公平、透明和可预测的。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人被指控犯了罪,但在审判过程中,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准备辩护,没有让他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公正地审查证据。

这样的审判结果能让人信服吗?显然不能。

因为它违背了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

正当法律程序具有多个重要意义。

首先,它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应当有机会为自己的权益进行申辩,有权利知晓对自己的指控以及相关证据。

只有通过正当的程序,这些权利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其次,正当法律程序有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当人们看到法律的实施是遵循着公正合理的程序时,他们会更愿意相信法律、遵守法律。

反之,如果法律程序混乱、不公正,人们就会对法律失去信任,法律的权威性也将受到损害。

再者,正当法律程序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通过公正的程序解决纠纷和争议,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减少社会冲突,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那么,正当法律程序具体包括哪些要素呢?通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关部门在采取对公民权利有影响的行动之前,应当给予公民充分的通知,告知其相关的权利和义务、行动的原因和依据等。

这样,公民才能有所准备,为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

听取陈述和申辩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事人应当有机会向决定者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

决定者在做出决定时,应当充分考虑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此外,证据的审查也必须公正合法。

证据应当经过双方的质证和辩论,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只有基于合法有效的证据做出的决定,才是令人信服的。

在实际生活中,正当法律程序的落实并非一帆风顺。

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程序不公正的情况。

体现法律正当程序的案例(3篇)

体现法律正当程序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张某某,男,35岁,汉族,某市人。

被告某区人民政府,系某市的一个基层政府。

原告张某某因不服被告某区人民政府对其房屋进行的强制拆除,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19年3月,被告某区人民政府依据《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定原告张某某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并作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书》。

原告张某某不服该决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2020年5月,被告某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原告张某某的房屋进行强制拆除。

原告张某某认为,被告某区人民政府在未履行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对其房屋进行强制拆除,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 被告某区人民政府在强制拆除原告张某某房屋前,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2. 被告某区人民政府的强制拆除行为是否合法。

三、法院审理过程1. 开庭审理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20年6月10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原告张某某及其代理人参加了庭审,被告某区人民政府委托代理人出庭应诉。

2. 当事人陈述庭审中,原告张某某及其代理人陈述了以下事实和理由:(1)被告某区人民政府在强制拆除其房屋前,未履行法定程序,未向其送达《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书》和《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公告》;(2)被告某区人民政府在强制拆除其房屋时,未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导致其房屋损坏严重;(3)被告某区人民政府的强制拆除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请求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被告某区人民政府的强制拆除行为。

被告某区人民政府的代理人辩称:(1)被告某区人民政府在强制拆除原告张某某房屋前,已经依法履行了法定程序,向原告张某某送达了《限期拆除违法建筑决定书》和《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公告》;(2)被告某区人民政府在强制拆除原告张某某房屋时,已经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了拆除过程的安全;(3)被告某区人民政府的强制拆除行为合法,请求人民法院驳回原告张某某的诉讼请求。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正当法律程序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正当法律程序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正当法律程序无题目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正当法律程序正当法律程序是一个社会法治的基本原则,它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在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中,正当法律程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就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中的正当法律程序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一、正当法律程序的概念与特征正当法律程序是指在诉讼活动中,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各项权利,确保涉案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实质和公正的保障的一种操作方式。

简而言之,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程序规则和道德规范。

正当法律程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1. 平等性: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在诉讼活动中,对所有当事人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法律程序不能进行任何歧视,所有人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2. 公正性: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必须公正无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案件和当事人。

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应当在处理案件时,不偏不倚,不受任何外部干扰。

3. 口头审理和质证原则: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当事人有权在法庭上陈述自己的案情和观点,并有权对对方的观点提出质疑。

法庭应当保障当事人在法庭上有效地发表意见,并允许当事人提供证据和质证。

4. 公开审理原则:正当法律程序要求法庭的审理过程对公众开放,确保审判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公开审理可以减少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5. 适用法律的原则:正当法律程序要求法庭在审判过程中,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进行判决。

法庭不得随意改变、违背或超越法律的规定。

二、正当法律程序的意义和作用正当法律程序是维护社会法治和公民权益的重要保障措施,具有广泛的意义和深远的作用。

1. 保障合法权益:正当法律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享有诉讼权、辩护权、质证权等权利,法庭必须严格依法行使权力,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受到保护。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在一个正常的法治社会中,正当的法律程序是确保公民权利和保障司法公正的基石。

它确保了每个人在面对法律问题时都能够享有公平和公正的对待。

本文将探讨正当法律程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一、正当法律程序的定义正当法律程序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依据法律规定和程序规则进行的合法程序。

它确保了当事人在法庭上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辩护,并享有与案件有关的全部权利。

正当法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正的审理:每个案件都应由独立、中立的法官进行公正的审理,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2. 听证权:当事人有权在诉讼过程中进行陈述、辩论和举证,确保其申辩权的实现。

3. 公开和透明:法庭审理应当公开进行,确保公众对法官的行为有监督作用,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

4. 足够时间和资源:当事人应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案件并充分行使辩护权,同时法庭也应提供充足的资源来保障审理的公正进行。

二、正当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正当法律程序对于确保司法公正和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它保护了个人的权益,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以下是正当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所体现的几个方面:1. 公民权利的保障:正当法律程序确保了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或权力大小。

2. 法治社会的建设:正当法律程序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它保障了权利的行使和法律的实施。

3. 司法公正的体现:正当法律程序确保了司法系统的公正和透明,以防止司法滥用和不当行为。

4. 信任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正当法律程序旨在维护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为社会提供公正和可预测的法律环境。

三、正当法律程序在司法实践中的体现正当法律程序在司法实践中是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保护和实现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现形式:1. 立法保障:各国通过立法,确立了法律程序的基本原则和规定。

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正当辩护和申辩的权益。

2. 审理程序:法院根据具体案件的性质和情况,按照程序规定进行审理。

关于正当法律程序的案例(3篇)

关于正当法律程序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原告张三与被告李四系邻居,双方居住在同一小区。

2018年5月,张三在自家的花园内种植了一棵树,该树生长迅速,影响了李四家的采光。

李四多次与张三协商,要求其砍伐或修剪该树,但张三以各种理由拒绝。

2019年3月,李四无奈之下将张三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张三砍伐或修剪该树,以恢复采光。

二、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1. 张三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 法院是否应当依法进行正当法律程序审理本案。

三、法院判决(一)张三是否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因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及其附属设施、树木、竹子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

”本案中,张三在自家花园内种植的树木对李四家的采光造成了影响,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法院是否应当依法进行正当法律程序审理本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本案中,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法进行了以下正当法律程序:1. 开庭通知: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依法向双方当事人送达了开庭通知,告知了开庭时间、地点等事项。

2. 证据交换:在庭审过程中,法院依法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当庭质证:法院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进行了质证,确保了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4. 当庭辩论:法院依法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辩论,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辩论权利。

5. 依法判决: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判决。

四、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侵权纠纷案件,涉及正当法律程序的问题。

以下是本案的几点分析:1. 正当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正当法律程序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

本案中,法院依法进行正当法律程序,确保了案件的公正审理。

2. 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在侵权纠纷案件中,法院应当依法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案例(3篇)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8年3月15日,张某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在经过某市某路段时,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导致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李某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

事故发生后,张某某立即停车,并拨打了报警电话。

李某被送往医院救治,经鉴定,李某的伤情构成十级伤残。

二、案件经过1. 调查取证事故发生后,当地公安机关迅速赶到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查,并依法对张某某进行了询问。

张某某如实供述了事故发生经过,并表示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审理过程案件移送至当地人民法院后,法院依法受理。

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通知了李某作为原告参加诉讼,并依法通知了张某某作为被告参加诉讼。

法院依法向李某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并告知其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 开庭审理2018年4月25日,法院依法开庭审理了此案。

庭审中,李某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向法庭提交了李某的伤残鉴定报告、医疗费发票等相关证据。

张某某对李某提交的证据没有异议,但辩称其驾驶的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应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4. 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某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李某受伤,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关于张某某辩称其驾驶的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应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法院认为,虽然张某某的车辆投保了交强险,但李某的损失超出了交强险的赔偿范围,故张某某仍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综上,法院判决张某某赔偿李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计人民币5万元。

三、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体现1. 公开审判原则本案中,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案件,允许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参加庭审,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2. 依法取证原则在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公安机关依法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查,并对张某某进行了询问,确保了案件事实的客观、真实。

3. 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法通知了李某作为原告参加诉讼,并依法通知了张某某作为被告参加诉讼,保障了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正当法律程序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正当法律程序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正当法律程序在法理学领域,正当法律程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关乎着司法体系的公平性和合法性,对于保障个人权利和维护社会秩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正当法律程序的定义、原则以及其在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中的相关讲义。

一、正当法律程序的定义正当法律程序是指在法律体系下,对于个体和团体而言,进行法律审判和法律行为所必须遵守的程序规定。

这一概念强调了在司法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公平性,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在法律的框架下获得公平的待遇。

正当法律程序的核心原则包括:1. 公平听证:每个人都有权被听取和陈述自己的意见,以确保案件审理的公平性。

2. 独立和中立的法官:法官应该在审理案件时独立于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确保公正判决。

3. 公开审理:法庭程序应该在公众面前进行,以保证透明度和监督。

4. 适当的法律援助:个人在司法程序中应该有权获取法律援助,以确保公平的法律代表。

5. 合法证据:证据应该合法获取并根据法律规定使用。

6. 判决的可上诉性:个人应该有权上诉判决,以确保法律错误可以被纠正。

二、正当法律程序在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中的重要性在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的讲义中,正当法律程序被广泛讨论和强调。

考试的目的之一是确保未来的法律从业人员理解和尊重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

以下是一些与正当法律程序相关的重要概念和原则,这些内容可能在考试中涵盖:1. 《法理学》的角度:正当法律程序如何与法理学的其他概念相互关联,包括法治、公平正义、法的威严等。

2. 案例分析:在讲义中,可能包括一些法院判决的案例分析,以便考生理解正当法律程序如何影响法院的决策和判决。

3. 法的权威:正当法律程序如何维护法律的权威,以确保法律得到尊重和遵守。

4. 宪法保障:在宪法中如何保障正当法律程序的原则,以及宪法如何为公民权利提供保障。

5. 法律体系的角色:正当法律程序如何确保法律体系的公平性和可信度,以便个人能够信任并参与其中。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构成要件李文一正当法律程序是指“要求一切权力的行使在剥夺私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时,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具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其基本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一、正当的法律程序主体。

程序主体是指在法律程序的运行过程中,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而所谓的“正当”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程序主体的设置必须符合权力分化理论的要求。

在法律程序中,各个程序参与者都必须在程序中发挥作用,都只能享有部分的权力,即任何程序主体都不能享有独断的权力。

(二)在程序参与者中,必须存在对立面的设置。

从一般意义而言,人们总是因为某种利益冲突或利害关系而参与到程序中去,因此,在程序中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应该是互相对立的。

第三,必须存在独立的程序裁判者或程序的主持人,由他来判断和评价当事人的行为,并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结论。

二、正当的主体行为。

主体行为的正当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法律程序的主体能够依法独立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能够依法独立地行使权利或职权既是程序主体行为正当性的体现,同时也是追究不正当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或权力的前提条件之一。

(二)程序主体的行为除合法外还必须合理。

这首先要求程序主体的行为有法律的依据;其次,程序主体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最后,程序主体的行为必须合理,即符合一般的社会道德要求。

(三)主体的行为必须产生法律上的后果,包括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

在法律程序的运行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的程序行为都具有法律上的意义,都必须承担法律上的责任。

三、正确的行为时序。

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定结合是法律程序的显著特征之一。

正确的行为时序主要有如下几个要求:(一)行为的时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例如在有些法律程序中,听证是一种前置程序,如果把这种听证程序后置或根本不举行听证,就违反了正确的时序。

这种行为不但不会产生积极的法律效果,行为人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行为的时序必须符合人们的直观正义的要求。

正当程序_法律程序(2篇)

正当程序_法律程序(2篇)

第1篇一、引言正当程序与法律程序是法治社会的基石,它们共同构成了法治国家的核心要素。

正当程序强调的是程序公正,即法律程序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则;法律程序则是指国家机关在处理案件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程序。

本文将从正当程序与法律程序的概念、内涵、关系以及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正当程序与法律程序的概念1. 正当程序正当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它强调的是程序公正,即法律程序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则。

正当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公开原则:法律程序应当公开进行,让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了解案件的处理过程。

(2)平等原则:法律程序应当保障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得因当事人的身份、地位等因素而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

(3)公正原则:法律程序应当确保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性,防止出现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现象。

(4)效率原则:法律程序应当合理、高效,确保案件及时得到处理。

2. 法律程序法律程序是指国家机关在处理案件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的程序。

它包括立法程序、执法程序、司法程序等。

法律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立法程序:指国家机关在制定、修改、废止法律时,应当遵循的程序。

(2)执法程序:指国家机关在执行法律时,应当遵循的程序。

(3)司法程序:指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遵循的程序。

三、正当程序与法律程序的关系1. 正当程序是法律程序的基础正当程序是法律程序的基础,没有正当程序,法律程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正当程序强调的是程序公正,而法律程序则是实现程序公正的手段。

只有遵循正当程序,法律程序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实现法治社会的目标。

2. 法律程序是正当程序的具体体现法律程序是正当程序的具体体现,它将正当程序的原则和规则具体化为一系列程序规则。

法律程序通过规定具体的程序步骤、时限、责任等,确保正当程序得到有效实施。

3. 正当程序与法律程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正当程序与法律程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法律实施的正当程序案例(3篇)

法律实施的正当程序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某,男,30岁,某市居民。

2021年4月,张某某因涉嫌盗窃被某市公安局抓获。

经初步调查,张某某在2021年3月间,曾三次在夜间潜入某居民小区,窃取他人财物。

案件发生后,某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对张某某进行审讯。

在审讯过程中,张某某对三次盗窃行为供认不讳,并交代了盗窃所得财物的去向。

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某某对某市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

于是,张某某向某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某市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某市公安局在行政处罚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实施正当程序的行为。

三、案件审理过程1. 一审阶段某市人民法院受理了张某某的行政诉讼案件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合议庭重点审查了以下问题:(1)某市公安局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是否依法进行?(2)某市公安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是否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3)某市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经审理,合议庭认为:(1)某市公安局在调查取证过程中,依法进行了现场勘查、询问证人、收集相关证据等程序,符合法律规定。

(2)某市公安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向张某某送达了《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在调查过程中,某市公安局也多次听取张某某的陈述和申辩,并记录在案。

某市公安局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已充分保障了张某某的合法权益。

(3)某市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符合法定程序。

综上,某市人民法院认为某市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合法,驳回了张某某的诉讼请求。

2. 二审阶段张某某不服一审判决,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在审理过程中,合议庭重点审查了以下问题:(1)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2)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3)某市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存在违反法律实施正当程序的行为?经审理,合议庭认为:(1)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

中国正当法律程序的案例(3篇)

中国正当法律程序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8年5月,某市某区发生一起抢劫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李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对自己的罪行细节部分存在争议。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依法保障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二、案件办理过程1. 立案侦查接到报案后,某市公安机关立即组织警力展开侦查。

经过调查取证,公安机关认为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于5月15日对其立案侦查。

2. 拘传嫌疑人5月16日,公安机关依法对李某进行拘传。

在拘传过程中,公安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向李某宣读了拘传证,并告知其权利和义务。

3. 取得口供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依法对李某进行了讯问。

在讯问过程中,公安机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确保李某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在充分保障李某权利的基础上,李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

4. 侦查取证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依法对李某的作案地点、作案工具、同案犯等相关证据进行了收集。

同时,公安机关还调取了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等证据,为案件办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5. 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将案件材料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依法对李某进行了讯问,并调取了相关证据。

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李某涉嫌抢劫罪,依法批准逮捕。

6. 审判阶段李某被逮捕后,某市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此案。

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充分保障了李某的诉讼权利。

在充分听取李某的陈述、辩护人意见和控辩双方辩论后,人民法院依法作出了判决。

三、正当法律程序的具体体现1. 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在办理此案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均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了案件办理的合法性。

2. 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在侦查、起诉、审判等各个环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均充分保障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例如,在拘传过程中,公安机关向李某宣读了拘传证,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充分听取了李某的陈述、辩护人意见和控辩双方辩论。

正当法律程序的案例(3篇)

正当法律程序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2015年3月,某市某区居民李某因与邻居王某发生纠纷,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李某认为王某在其房屋前擅自搭建违章建筑,严重影响了其采光和通风。

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该案件,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二、案情简介1. 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王某是否在其房屋前擅自搭建违章建筑,以及该违章建筑是否侵犯了李某的采光和通风权利。

2. 原告李某的诉讼请求李某要求法院判决:(1)确认王某在其房屋前擅自搭建的违章建筑违法;(2)责令王某拆除违章建筑;(3)赔偿李某因违章建筑造成的损失。

3. 被告王某的答辩意见王某对李某的诉讼请求提出以下答辩意见:(1)王某承认其房屋前搭建了违章建筑,但该违章建筑并未影响李某的采光和通风;(2)王某表示愿意拆除违章建筑,但要求李某先赔偿其因拆除违章建筑而造成的损失。

三、法院审理过程1. 开庭审理某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在庭审过程中,合议庭依法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质证和辩论。

2. 调查取证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合议庭依法进行了调查取证。

调查取证过程中,合议庭依法传唤了相关证人出庭作证,并依法调取了相关证据材料。

3. 合议庭评议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合议庭依法进行了评议。

合议庭认为,王某在其房屋前擅自搭建违章建筑,侵犯了李某的采光和通风权利,依法应当拆除。

四、判决结果某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如下判决:1. 确认王某在其房屋前擅自搭建的违章建筑违法;2. 责令王某拆除违章建筑;3. 驳回李某要求王某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

五、案例分析本案是一起典型的正当法律程序案例。

以下是本案的几个亮点:1. 依法受理案件某区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了李某的诉讼请求,保障了李某的诉讼权利。

2. 公开开庭审理某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保障了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 调查取证某区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了调查取证,查明了案件事实,为正确判决提供了依据。

4. 合议庭评议某区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评议,确保了判决的公正性。

正当法律程序案例(3篇)

正当法律程序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6月,张某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某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案件发生后,张某某的家属对案件处理程序表示质疑,认为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问题。

为此,张某某家属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申诉,请求依法审理此案。

二、案件经过1. 侦查阶段2019年5月,某市某区公安局接到报案,称某小区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接报后,公安机关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进行调查。

经调查,犯罪嫌疑人张某某因琐事与被害人发生争执,后将被害人打伤。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依法对张某某进行了讯问,并收集了相关证据。

2. 审查起诉阶段2019年6月,某市人民检察院对张某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进行审查起诉。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张某某家属提出侦查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问题,要求检察机关依法审查。

3. 审判阶段(1)一审2019年7月,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此案。

在庭审过程中,张某某家属提出了侦查程序违法的申诉。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侦查程序合法,判决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2)二审张某某不服一审判决,向某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二审过程中,张某某家属再次提出侦查程序违法的申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侦查程序合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三、正当法律程序分析1. 侦查阶段(1)依法讯问: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依法对张某某进行了讯问,并制作了讯问笔录,保障了张某某的合法权益。

(2)收集证据: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依法收集了相关证据,包括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等,为案件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审查起诉阶段(1)依法审查:某市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依法对案件进行了审查,保障了案件审理的公正性。

(2)听取辩护人意见:某市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听取了辩护人的意见,保障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3. 审判阶段(1)依法公开审理: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了此案,保障了公众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2)保障辩护人权利:在一审和二审过程中,法院均保障了辩护人的权利,允许辩护人充分发表意见。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正当法律程序是法治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确保了每个人在法律面前都能享有平等的权益和机会。

本文将探讨正当法律程序的意义、特征以及保障措施,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维护自己的法律权益。

一、正当法律程序的意义正当法律程序是司法公正的基石,它保障了个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正当法律程序的保障下,每个公民都能享有被听证、辩护和裁决的权利。

正当法律程序还确保了司法机关的独立和中立,防止了滥用职权和司法腐败的发生。

只有通过正当程序,才能保证司法裁决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使法律成为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最终准则。

二、正当法律程序的特征1. 公开和透明:正当法律程序要求整个过程对公众开放,使人们能够了解案件的进展和庭审过程。

公开和透明有助于增加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约束,减少滥用权力的可能。

2. 听证和辩护权:每个人在法律程序中都有权利进行自我辩护,并得到法院公正的审理。

听证和辩护权的实施确保了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和公正性,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3. 独立和中立:法官和法院应独立于行政和立法部门,行使独立的司法权力。

独立和中立的司法机关能够公正地裁判案件,不受他人的干扰和压力。

4. 法律辅助和代表权:正当法律程序保障了人们获取法律咨询和辅助的权利,使其能够充分了解案件的法律情况和自己的权益。

此外,人们也有权利选择律师代表自己进行诉讼,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5. 司法监督和上诉权: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建立有效的司法监督制度,确保司法机关的公正执行职责。

人们在不服判决的情况下还享有上诉权,以获得更高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评判。

三、保障正当法律程序的措施1. 建立法治国家:完善法律体系,确保法律的确定性、透明性和公正性。

建立独立的司法机关,提供公正的判决。

2. 加强司法培训和监督:提高法官和法律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司法行为的监督和纪律处分,确保司法机关的独立和公正。

3. 加强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的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确保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正当法律程序案例(3篇)

正当法律程序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李某,男,45岁,某市商务局副处长。

2019年3月,某市纪委接到举报,称李某在担任商务局副处长期间,涉嫌受贿。

经初步核实,李某涉嫌受贿金额达50万元。

2019年4月,李某被某市纪委立案调查。

二、案件审理过程1. 立案调查某市纪委在立案调查过程中,依法对李某进行了讯问,收集了相关证据。

同时,对李某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审查,发现其财产状况与其收入明显不符。

2. 审查起诉2019年6月,某市纪委将李某涉嫌受贿案移送某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某市检察院依法对案件进行了审查,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依法向某市法院提起公诉。

3. 法院审理(1)受理案件2019年7月,某市法院受理了某市检察院对李某涉嫌受贿罪的公诉。

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由审判员张某某、王某某、李某某担任合议庭成员。

(2)庭前准备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依法对案件材料进行了审查,并依法向李某送达了起诉书副本、证据材料、通知书等法律文书。

同时,依法对李某进行了讯问,了解其辩解意见。

(3)庭审2019年8月,某市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李某涉嫌受贿案。

庭审过程中,公诉机关宣读了起诉书,出示了相关证据,并对李某进行了讯问。

李某对起诉书指控的受贿事实进行了辩解,认为自己没有受贿。

合议庭在庭审过程中,对公诉机关出示的证据进行了审查,并允许李某进行质证。

同时,合议庭还依法通知了李某的家属旁听庭审。

(4)判决2019年9月,某市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认定李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0万元。

三、正当法律程序保障1. 立案调查阶段在立案调查阶段,某市纪委依法对李某进行了讯问,收集了相关证据,确保了立案调查的合法性。

2. 审查起诉阶段某市检察院依法对案件进行了审查,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受贿罪,依法向某市法院提起公诉,保障了起诉的合法性。

3. 法院审理阶段(1)公开审理:某市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李某涉嫌受贿案,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辩护权:李某在庭审过程中,依法享有辩护权,有权进行辩解,保障了其合法权益。

正当程序

正当程序

美宪法史地位
1.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在美国宪法中的确立
《正当法律程序》美国内战前期,汉密尔顿在1787年的纽约州批准宪法会议上提出“正当程序”一词,该条 款包括了如下规定:除非依照“正当的法律程序”,否则,任何人都应得到保证,不被剥夺特定的权利。这对于 后来宪法史的发展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变化,“它构成了(美国宪法)第五条修正案和后来的第十四条修正案 的正当程序条款的起源”(第36页),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无论何人,除非根据大陪审 团的报告或起诉,不得受判处死罪或者其他不名誉罪行之审判,惟发生在陆、海军中或发生在战时或出现公共危 险时服现役的民兵中的案件,不在此限。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罪行而两次遭受生命或身体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 案件中被迫自证其罪;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和财产。不给于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 公用。”这条规定适用于联邦政府机关。1868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 合众国并受其管辖的人,均为合众国的和他们居住的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 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对于在其管辖下的任何人, 亦不得拒绝给予平等法律保护。”这条规定适用于各州政府机关。美国宪法第五、十四条修正案所包含的“不经 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内容被称为“正当程序条款”。
法律程序
法律渊源
美宪法史地位
法律渊源
《正当法律程序》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起源于英国古代《自由大宪章》,是西方古代“法的统治”观念与自然 法学说的产儿。1215年英国国王签署的《自由大宪章》对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作了初步规定。大宪章第三十九条规 定:“凡自由民,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 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它损害”。尽管这个法律文件的产生是英国贵族联合起来限制王权的产物,同资产阶 级革命和民主宪政并无直接联系,但在西方宪法学界,它被认为具有可以约束其它普通法的效力,因而被誉为保 护人民自由权利的最初的成文宪法性文件。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正当法律程序

2016年国家司法考试《法理学》讲义: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概念:正当程序是⼀种为了限制恣意,通过⾓⾊分化和交涉,具有⾼度职业⾃治的、理性选择的过程。

⼆、正当程序的起源与发展正当程序的要求:当公民的权利义务将因为决定⽽受到影响时,在决定之前必须给予其知情和申辩的机会和权利;决定者履⾏告知和听证义务。

⼀般⽽⾔,1215年英国《⾃由⼤宪章》是正当程序原则的源头。

正当程序原则是英美法律中有关程序的原则,也是美国法的基本原则。

三、正当法律程序的构成要件及特征1、程序的分化和中⽴ 2、对⽴⾯的设置 3、直观的公正 4、⾃由平等且实质性的参与
5、理性对话和交涉四、正当程序的意义:(1)权利平等的前提 (2)权利实现的⼿段(3)权⼒制衡的机制 (4)解纷效率的保证 (5)法律权威的保障。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

a
2
★起源于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
➢ 《自由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凡自由民,如未 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 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 或加以任何其它损害 。”
★正式出现于1354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公布的
《自由令》
➢该法第3章规定:不依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对任何人 (无论其财产或是社会地位如何)加以驱逐出国境或
是住宅,不得逮捕、监禁、流放或者处以死刑。
a
3
★发展于美国
➢ “正当法律程序”这个法律术语最早见于1692年马 萨诸塞州的一部制定法中。
➢ 1787年,汉密尔顿在纽约州批准宪法会议上提出
“正当法律程序”一词
➢ 麦迪逊在起草《权利法案》初稿时用了“正当法律
程序”一词,
➢ 1791年美国宪法第5次修正案正式规定“,“非经
➢ 法律程序通过对权力的约束和控制来保障人权,正 当法律程序是以权力制约和权利本位为特征的,通 过权力制约实现实体权利
★正当法律程序是法律权威的保障
➢ 正当法律程序通过法律执行的各种程序过程使人们
体会到法公正而神圣的尊严,正当法律程序给人以
油然而生的对法律的敬意和信心,而不正当的程序
却引起人们对法律的厌恶、轻蔑和怀疑
➢ 在正当法律程序中,每一个角色都参与了具体的决定过程, 而非法官一人或一方单独决定,
a
7
★有意识地思维阻隔
➢ 程序的设置是为了有意识地阻隔对结果、对法律外 的目标的过早的考虑与把握。
防止恣意;对自己观点、内容结论、当事人身份 的抛弃、故意疏忽、置若罔闻,只考虑法律问题。
保障程序中选择的自由。程序结果的不确定性, 可以促使程序的参与者积极参与活动,程序如一 个可供自由选择的“舞台”,在规定的程序中, 允许参与者追求其最大利益,程序实际上就是一 个可变而又可控的行为结构。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正当法律程序(due process 或due process of law)是美国旨在保护公民权利,具有广泛含义和适应性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其渊源可追溯到1215年英国《大宪章》第39条。

规定正当法律程序的宪法条款,即修正案第5条“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以及修正案第14条第1款“任何州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

第5条修正案是针对联邦政府行为设定的限制,第14条修正案是为约束各州。

正当程序分为程序的正当和实质的正当。

起初,正当程序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中被解释为仅具有程序性含义,即个人有权按照法律规定获得公正和恰当的审判,如1873年的“屠宰场案”。

然而随后的发展大大超越了这个局限,最高法院在判决中逐渐将正当程序的适用范围扩大,使之具有了实质性含义,即最高法院可以以正当程序为依据对各州和联邦立法的实质性内容进行审查,如果法院认为立法侵犯了人民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权即可宣布该法因违反正当程序而无效(见1897年“奥尔盖耶诉路易斯安那州案”和1905年“洛克纳诉纽约州案”)。

正是由于实质性含义,才使得正当程序条款具有了限制政府权力的重大意义。

在本世纪20年代以前,正当程序主要用于对财产权的保护。

在“生存竞争”的法律达尔文主义思想支配下,最高法院运用正当程序的判决对于维护契约自由、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等资本主义原则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正当程序所保护的“人”(自然人)扩大解释为公司(法人),正当法律程序成为维护个人和公司经济利益不受政府干预的有力武器,成为美国商业的“大宪章”,政府对于私人财产或契约自由的任何限制都被视为违反正当法律程序而无效。

这种情况的发展最终造成了自由主义的泛滥。

无视社会的进步,忽视劳工福利等对现代社会要求的作法遭到强烈抨击,在本世纪上半期得到了纠正,而法院也从强调对于财产权的保护开始转向强调对于人身权利的保护,“人权法案”所保障的基本人权被联邦最高法院判例解释为已合并在正当法律程序条款之中,从而发挥了正当法律程序条款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始于纠纷,纠纷的本质是关于问题处理意见的矛盾, 程序就是为了沟通意见并使意见达成一致。 程序要求当事人相互对立或竞争,但又不排斥协商解决问 题


正当法律程序内含着制度性妥协机制,使交涉过程制度化。
三、正当法律程序的要素
★对立面:

对立面是指存在着复数的利益对立或竞争的主体 在正当法律程序中,当事人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又
二、正当程序的特征
★ 角色的分化



分化‚是指一定的结构或者功能在进化过程中演变成两个以 上的组织或角色作用的过程‛。 在正当法律程序中,决定权被分解于整个程序过程之中,程 序参加者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并根据程序法的规定各司其职、 互相配合、互相牵制。程序中的角色分化后,每一个角色都 是以一个符号的形式存在,就法官的角色而言,法官只需知 道戴着原告、被告‘面具’的抽象当事人,而不需认识‘面 具’背后的具体人‛。程序法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各种程序角 色的程序权利和义务。 在正当法律程序中,每一个角色都参与了具体的决定过程, 而非法官一人或一方单独决定,
★传播于全球

现在,世界各国都有了自己的正当法律程序制度,尽 管他们也许并不使用‚正当法律程序‛这个称谓。比 如说,在法国就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防御权‛制 度;德国基本法也吸收了正当法律程序的价值。

注重程序公正日益成为现代法治国家共同的价值取向。 正当程序原则已经成为一国宪政的基石。在我国,由 于受‚重实体轻程序‛观念的影响,同时缺乏自然法 的法律文化基础,程序意识相对落后,正当程序观念 亦不发达。

正当、合理的法律程序总是能够使纠纷得以及时、 有效、公正、合理地解决,相反的,偏私的或不合 理的法律程序往往使纠纷的解决过程出现种种问题。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实现的手段

法律程序是权利、义务实现的合法方式或必要条件, 正当法律程序能促使权利被实际享受义务得到切实 履行 法律程序通过对权力的约束和控制来保障人权,正 当法律程序是以权力制约和权利本位为特征的,通 过权力制约实现实体权利

★正当法律程序是法律权威的保障

正当法律程序通过法律执行的各种程序过程使人们 体会到法公正而神圣的尊严,正当法律程序给人以 油然而生的对法律的敬意和信心,而不正当的程序 却引起人们对法律的厌恶、轻蔑和怀疑
★起源于1215年英国的《自由大宪章》

《自由大宪章》第39条的规定:‚凡自由民,如未 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 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 或加以任何其它损害 。‛
★正式出现于1354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公布的
《自由令》
该法第3章规定:不依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对任何人 (无论其财产或是社会地位如何)加以驱逐出国境或 是住宅,不得逮捕、监禁、流放或者处以死刑。
★在美国,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衍生出了‚程序性正当程 序‛和‚实质性正当程序‛。 ★正当法律程序是英美法律中有关程序的最高原则,其 最低标准是:公民的权利义务将因为决定而受到影响 时,在决定之前必须给予他知情和申辩的机会与权利。 对于决定者而言,就是履行告知和听证的义务。 ★在英美法里,只有满足了正当程序要件的程序才是合乎 程序正义的程序,反之也可以说,合乎程序正义的程序 就是正当程序。在法律遗漏的地方,以此原则来规制, 以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中极其重要的依法行政。
要求他们的利益或意见必须是相互对立或竞争的,对立的双 方在程序中同时具有妥协的机会。
★决定者:

决定者在多数情况下是指解决纠纷的第三者或程序的指挥者, 正当法律程序对决定者的要求是‚中立性‛,包括:与自身 有关的人不应该是法官、结果中不应该含纠纷决定者的个人 利益、纠纷解决者不应有支持或是反对某一方偏见

★直观的公正

正当法律程序通过直观的公正间接地支持结 果的妥当性。 过往的事件是无法重复的,结果是否符合客 观真实难以检验。 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公正‛必须是能‚看得 见的公正权利进行意见的讨论、辩 驳与说服;并且直接参与,充分表述,平等对话, 达到集思广益、促进理性选择的结果。
正当法律程序
一、正当法律程序的起源和发展 二、正当程序的特征 三、正当法律程序的要素 四、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要求 五、正当法律程序的意义
一、正当法律程序的起源和发展
★可追溯至英国古老的自然公正原则
★包括两项最基本的程序规则: 任何人不能审理自己的或是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案 件,即任何人或团体不能作为自己案件的法官。 任何一方的诉词都要被听取,即任何人或团体在 行使权力可能使别人受到不利影响时必须听取对 方意见,每个人都有为自己辩护和防卫的权利。
一般指自己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裁判者不能有所偏倚, 而且须让人看上去不会偏倚,因此,"利益无涉"成了审讯官 资格的普遍限制,回避是民诉、刑诉与行政诉讼中普通确认 的诉讼原则,正规的行政裁决也引入了这一原则。从宪法的 角度说,中立也意味着裁判者独立于其它的机构,在西方一 般称司法独立,在我国称审判独立。
★信息与证据:

信息是指与待决事项相关的事实、资料、知识与根据等 程序的设置应该有利于当事者的证据信息,从而进行信息比 较与估计,证据必须是双方在场的情况下提供和传达 对话是指程序主体之间为达成合意而针对争论点所开展的意 见交涉方式 对话意味着当事者必须向对方阐明自己主张的合理根据
★对话:

五、正当法律程序的意义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

现代的法治原则要求平等地适用法律,而公正的核 心就是平等 在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和事、与抽象的法律规则 之间存在着差异和距离 法律适用就是对抽象的法律规则与具体行为之间的 认同过程 正当法律程序可以保证法律在适用的过程中达到抽 象的法律规则与具体行为之间的‚同一性‛
★有意识地思维阻隔

程序的设置是为了有意识地阻隔对结果、对法律外 的目标的过早的考虑与把握。

防止恣意;对自己观点、内容结论、当事人身份 的抛弃、故意疏忽、置若罔闻,只考虑法律问题。 保障程序中选择的自由。程序结果的不确定性, 可以促使程序的参与者积极参与活动,程序如一 个可供自由选择的‚舞台‛,在规定的程序中, 允许参与者追求其最大利益,程序实际上就是一 个可变而又可控的行为结构。
★发展于美国


“正当法律程序‛这个法律术语最早见于1692年马 萨诸塞州的一部制定法中。 1787年,汉密尔顿在纽约州批准宪法会议上提出 ‚正当法律程序‛一词 麦迪逊在起草《权利法案》初稿时用了‚正当法律 程序‛一词, 1791年美国宪法第5次修正案正式规定‚,‚非经正 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 产。‛ 1868年的第14条宪法修正案规定:无论何时..亦不 得未经正当法律程序前使任何人丧失生命、自由和 财产..”
★中立

★听取相对方意见

这也称为相对人的防卫权。正当法律过程的内涵虽然很难揭 示完整,但是不告知相对人、不允许相对人辩护的程序显然 是不适当(due)的。 虽然不能要求法官按照当事人的意见 去裁判,但听取意见乃是公正程序的一个重要的形式要件。
★合理性

作为程序品质的合理性与判决的实体合理性不同,它指的是, 法律的推理过程的逻辑整合性/各项程序制度对非理性因素 的排它性。法律程序规则本质上无非是逻辑与常识的准则, 是法庭上健全推理的技术。诉讼中的先定后审不能被接受, 一个重要的理由就因为这种做法违背逻辑。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权力制衡的机制


在法律社会,国家的权力应该受到约束,而法律程 序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约束机制,正当程序通 过抑制、分工等功能对权力进行制衡 在国家自由裁量权相对扩大的今天,实体法的控权 能力有所缩减,程序控权大大增加,法律程序以其 特有的功能弥补了实体法控权能力的不足
★正当的法律程序是解决纠纷效率的保证
★结果:

结果是指根据程序确认的事实和正当理由而作出的最终决定 任何程序的目的都在于促成纠纷的解决,解决纠纷的结果是 程序的最后环节 正当法律程序要求决定者必须说明如此决定的具体理由
四、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要求
★透明

一切肮脏的事都是在阴暗的角落里完成的。辩明是非,追求 正义的法律过程必须是透明的。秘密审判在当代已成为反人 道的法律程序,黑厢操作越来越多地被现代行政国的行政程 序法所抨击和克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