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体分析意识”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整体分析意识”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
从2017年开始,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不但出现了新题型——分析论证题,还加大了对内容推断题型的考察力度。这体现了高考考试说明中“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要求,更是对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具体落实。在这样的考查背景下,学生只有具备严谨的理性思维,把握概念间的逻辑关系,真正读懂文本,才能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选项正误。教师应立足于具体选项,引导学生建立“整体分析意识”,把题目信息还原到文中去看其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分析段落甚至是全文的结构层次,完成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内容到逻辑关系的理解。
1.整体分析意识是将论据和论点句、分析句结合起来,综合理解论点的内涵、论据的意义,把握论证结构
以2017年高考全国卷《以氣候正义的视角》第一题为例,很多学生误选B。B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这个选项的信息源在第二段,谈从空间维度看气候正义的公平原则内涵为“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下文紧接着举例阐析:“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B项的说法是把举例当成了观点,改变了原文意思。
2.整体分析意识是将选项涉及的概念还原到文章的结构层次之间,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2017年全国卷《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的第三题B项“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是论断的依据,“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是结论。“时尚兴盛”和“社会快速变化”两个概念的内涵如果能把握清楚,就可以判断结论句的两个具体对象“青花瓷兴盛”和“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是否与之相符了。“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在第三段的开头,引出了下文对瓷器演变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转型的关系论述,段末总结是“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如果说“时尚兴盛”还能与成化年间的青花瓷兴盛的具体表现相吻合,“社会快速变化”在第三段中的论述则指向始于明初贯穿明代的整个社会转型,而不是“成化年间”具体的社会变化,两者的内涵差异较大,据此可以判断此项表达不合乎原文意思。
3.整体分析意识是注意段落甚至段落组的结构关系,宏观上把握文段思路结构
2016年山东卷《殷墟甲骨文》的第3题的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
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很多学生判断为正确项,而假如有了整体分析意识就会发现,这一段围绕第一句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大大加速了对传统文字学的改造”分三句话进行了表达:汉代以后……北宋金石学……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进行补充;清代……金石学的研究……《说文》的权威性受到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更……《说文》的理论难以维持。整体上看全段的时间顺序及并列式的结构清晰可见,对传统文字学的冲击是随着金石学到甲骨文的研究逐渐发展的,而非才有所凭依。
在具体复习实践中,学生在解题中产生的疑难点,往往可以在这种对文段乃至全篇的整体性理解过程中得到解答,这也是高考命题的目的——引导学生具备理性分析的能力,在对上下文的综合理解中深入、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而不是寻章摘句、断章取义。教师更应在高考的良好导向下,积极引导学生在做题中提高论述类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渊.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答题思路[J].新高考(语文数学英语),2008(2).
[2]徐江宁.高考语文(江苏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近三年变化分析[J].考试周刊,2011(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