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新高考方案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新应对2019年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思考-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思考-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8b919300b1c59eef8c7b4ed.png)
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思考一转眼新课程改革试行在我省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作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在这两年的教学中,针对新教材和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我有许多困惑。
特别是高一刚接触新教材真是感到措手不及,很茫然。
两年一路走来,对现行新教材的利弊有了自己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新教材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教材的“闪光点”1、导言合理且新颖新编历史教材相对以前教材,每个章节时空跨度大,各个专题之间的联系不大,既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还是中外史合编。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还是每个单元内部之间,也就是各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如:讲第二单元第1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导入与前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联系,写到“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
……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城邦民主制度。
利用本课导言学生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共同寻找西方文明之源。
这样可使学生与前一单元相衔接,从而探寻世界的另一个文明的区域。
2、资料回放。
资料回放主要是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原始文献史料。
所谓史料,就是以往人类所留下而为我们今日所见,并能为我们进行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提供的痕迹。
简单地说,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
[2]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由此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在新教材中,合理的运用史料来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使其历史知识更具真实性和严谨性,以及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可信度提高,培养学生解读能力、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使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如:在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就用了以下资料: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
这对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了更为准确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分析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的影响。
“新高考”与高中历史教育的“新应对”刍议
![“新高考”与高中历史教育的“新应对”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76c0fa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c.png)
“新高考”与高中历史教育的“新应对”刍议1. 引言1.1 新高考改革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高中阶段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高中阶段学校的学业水平考试将逐步替代普通高中学业考试,从而开启了我国“新高考”改革的序幕。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要从“分数拔尖”向“素质立根”转变,注重考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在新高考下,学生不再只被看重分数,而需要展示出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意味着高中历史教育也将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需要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历史学习。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育正面临着重新审视和调整的时刻。
如何有效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提升高中历史教育的质量,将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2 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分析高中历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高中历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部分历史教科书内容较为陈旧,未能及时更新与完善,不能充分反映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历史教学内容的厚重和琐碎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感,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历史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传统的历史教学侧重于教师讲解和传授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启发性。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历史学科的跨学科性较强,需要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评价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高中历史教育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缺乏多元化评价体系。
学生只关注分数,而忽略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
当前高中历史教育存在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和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新高考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影响新高考改革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举措,对高中历史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744bd2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1.png)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摘要】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挑战,教师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策略:首先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其次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再者是整合跨学科知识,拓展历史教学内容,最后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这些举措,教师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形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历史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并非不可逾越,只要教师们找准对策,便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历史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新高考形势、高中历史教学、挑战、应对策略、教育理念、历史思维能力、多样化教学活动、跨学科知识、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历史素养、新时代人才。
1. 引言1.1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有效地面对这些挑战,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一项重要的策略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强调通过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自信。
另一项重要的策略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讨论、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质量。
还需要整合跨学科知识,拓展历史教学内容。
历史与文学、地理、艺术等学科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资源,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面对新时代的历史教育挑战。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只要教师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找准有效的应对策略,便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e2de1d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1.png)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高考方案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也将会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不仅要顺应新高考方案的要求,也要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如何在新高考方案下更好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
1.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新高考方案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作用。
历史意识是指个人对历史所形成的主观意识,是在接受历史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认识、思考和理解历史的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应该通过探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内容,让学生形成批判性的历史思维,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强调历史学科的学科性新高考对历史学科的学科性、特色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历史教学要突出学科性、重视历史学科的研究性、综合性和批判性。
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文献资料,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和历史研究能力。
3. 推动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新高考要求历史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注重历史教学的社会和实践性。
学校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历史事件、历史文化和当今社会的联系,使历史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与实际生活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实践新高考方案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实践,培养他们的历史研究、历史鉴赏、历史表达和历史创造能力。
通过参与历史实践,学生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在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传承历史学科的特色,重视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教师要注重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2. 注重历史教学的生活化新高考方案要求历史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历史教学的生活性和情感性。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89f364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c.png)
新高考形势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摘要:在今天的环境中,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增强,这在实践中体现在整个高中课程安排里,历史课程的时间跟过去比要多了很多,而且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也有了一定提升。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存的问题也很多,想要更好地发展历史教学,实现历史教学的价值,就必须准确的认识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找到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导言: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是适应新型考试与教育模式的有效手段。
教师需要根据新高考要求,结合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改革策略,使学生主动参与历史课程学习,并在学习中逐渐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提升自身素质。
1新高考背量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旧高考模式下,学生是一个固定的团体,通过不同课程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实施教育行为来完成教学活动,不存在学生选课、走班的情况。
而新高考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喜欢、擅长的学科,走班上课,由教师固定在某一个班级上课,其他班级学生根据选课内容选择上某个班级的课程叫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新高考注重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利用教材内容全面且深刻的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科素养,为适应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与新高考要求不符,影响历史教学的改革发展。
1.2备课模式发生转变旧高考模式下历史教师已经习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学备课模式,更注重自身地位的体现。
而在走班选课模式下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有层次的教学计划并在课堂上落实,以此保证教育的效果,实现高质量教育。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究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83e921843323968011c92f4.png)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究作者:闵洁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4期摘要:随着新高考方案的施行,历史学科地位被提高,育人功能也逐渐回归,在教育新背景下,应该如何优化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本文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以期改善应试教育中不良的教学现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岳麓版;新高考方案;教学一、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学科的影响(一)历史学科地位提高在以往的高考试卷中,历史学科出现在文综试卷中,所占分值也是文综科目的三分之一,分值低、课时少,因而在一些学生、家长和老师心中便认为历史是副科,不如语数外重要,因而对历史教学与学习缺乏高度的积极性。
但是在新高考方案中实行的是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学业水平考试的等级直接影响学生能否被高校录取,历史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学科,其地位显而易见。
(二)历史学科育人功能回归新课改之后,所有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养成上,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而且为了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学生与老师都是高考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学科教育过于功利性。
在新高考方案下,我们不再进行文理分科教学,学生既可以在完成学业水平考试之后选择历史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也可以不选。
而且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的历史学科,考试范围只是指导意见中的“基础要求”部分,考试难度降低,教学内容也更偏向于基础知识,在教学评价方面,也不再打出具体分数,而是分成ABCDE五个等级。
这样一来,学生的考试压力和学习难度都大大降低,按等级划分也能够弱化应试教育带来的分数崇拜,因而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將大大回归。
二、新高考方案下历史教学的优化建议(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往历史课堂上,教师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沉重的听讲压力。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应对高考重压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应对高考重压](https://img.taocdn.com/s3/m/b86c03306c175f0e7dd13707.png)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应对高考重压摘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课改和高考是两个矛盾的存在,前者要求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课本知识、并学会如何应用课本知识,而后者则是用各种各样的题目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量化,并将其作为决定学生升学与否的依据。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新课改的成败还是需要依靠高考的成绩来进行检验,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高中历史教师就必须要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既要做到实现新课程的改革,又要更好的应对高考改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历史教学高考应试教育制度是我国实行了多年的教育制度,尽管现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旧对我国的教育事业发挥着一定的影响。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使得新课程改革和高考之间出现了一定的矛盾。
对于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其必须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要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同时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胜利。
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做到简而精新课程改革实施催生了许多新的教学思想,例如:以人为本、师生双主体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等等。
这些思想能够有效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高中历史知识。
但是,就实际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都没能够正确的把握这些教学思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过分的注重课堂教学形式的翻新,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忽视了新课改与高考之间的联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不能够只是关注教学思想的体现,只关注对形式的翻新,而是要加强对教学内容和高考大纲的研究,要将高考大纲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高考大纲,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课本知识与考试大纲结合起来,做到高考平时化,平时高考化。
其次,在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翻新时,要掌握好一个“度”,即,要做到精炼教学内容、简化教学环节并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464628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a.png)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摘要】高中历史教学在新高考方案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历史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在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高考方案下的历史课程评估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和注重素质教育。
未来,高中历史教学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不仅具有重要性,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高考方案、改革、挑战、多样化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素质教育、发展趋势、重要性1. 引言1.1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学扮演着传承文化、塑造人格、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角色。
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事物,从而形成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人物事件等,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历史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历史是一个复杂的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对史实的分析和解读,进行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底蕴,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1.2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意义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意义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历史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多地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综合素养。
新高考方案强调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历史教学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关键。
在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方法论。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完整版)新高考改革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2019年精选文档(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新高考改革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2019年精选文档(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790fa3caaedd3382c4d3c4.png)
新高考改革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思考G633.51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与我们现在实施的“3+3(综合)”有了很大不同,即统一考试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但分值有了变化,物化生史地政不再分文理,改为学业水平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优势以及将来所报考高校的要求,选择部分等级性考试科目。
新疆在不久的将来也必然会进行高考改革,那怎样在新的高考体制下做好历史教学工作就成为我们历史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在查阅了资料后,我有以下一些看法。
在传统高考3+X的选拔方式下,历史作为高考科目中的一门,学生尤其是文科生对待历史学科还是相对比较重视,而对于高一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喜欢听历史课但又不喜欢记忆历史知识,再鉴于社会的就业导向等问题选择文科的孩子数量较少,所以历史学科地位相对较低。
高考新方案中语数外的比重依旧大于“副科”,但是相对于当下的高考模式,历史的地位提高不少,这点应该领我们历史老师欣喜的,可是鉴于我们在高考总分中的比重,历史作为副科受到的重视肯定远不如语数外。
在率先进入新高考的浙江省,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2014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我们可以发现选考历史的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第一次参加选考最迟应在第三个学年第一个学期的10月底。
复习时间大约缩短了4-6个月。
从考试范围看,所有选考历史的学生都要复习五个半模块内容,与以往报考二本的学生复习内容相比,足足增加了两个模块。
如果把考试难度提高这一因素考虑进来的话,复习量就更重一点。
我们历史教学在高中阶段是时间紧,任务更重了,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展开教学:一、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1.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手段关注高考先行省市的历史教学动态,研读考试标准,研读各类新高考的试题,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为自己未来的历史教学工作未雨绸缪。
2.要转变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97d968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5.png)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在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随后分析了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标准,并提出针对问题的对策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讨了创新教学的途径。
展望了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新高考方案、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对策、课程设置、评价标准、质量、建议、创新、发展趋势、展望1. 引言1.1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新高考方案将高中历史纳入必修课程,使得历史在学生的学业规划中更加重要。
学生需要通过历史学习来提升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同时也将历史知识作为考试内容,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历史学习。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历史教学将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新高考方案也强调了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历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这将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习动力和效果。
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将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要求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2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考核评价标准不足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历史能力等方面。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多以背诵和死记硬背为主,缺乏足够的启发性和趣味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足够的互动性和引导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新教学思考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新教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8b8c4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a.png)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新教学思考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高考制度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本文从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新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调整与创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跨学科整合与历史教学的融合、信息化手段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指导与评价、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教研活动开展等方面,探讨了高中历史新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关键词: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高中历史,教学创新高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高考制度的推行,高中历史教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教学背景和要求。
一、新课标的解读与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
实施新课标,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的内涵和要求,掌握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时空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新高考对历史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新高考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的考试模式,采用“3+1+2”的选科模式,历史学科成为学生选科的重要选项之一。
这一变化对历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教师需要重新审视历史教学的方向和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针对新高考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专题教学、思维导图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一)把握好历史教学内容1.重视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寻找与构建整合历史教学内容并不只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列举,而是要做到对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有效联系,这对于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所以,教师备课时应该建立全局观,把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都放在整个单元之中去思考。
新高考、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应对策略
![新高考、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1c995ef647d27284a73510f.png)
新高考、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与应对策略摘要:从新课程改革到今天的高考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
山东省作为高考改革试点第二批省市之一,于2017年3月23日颁布实施了新高考方案。
新方案以“文理不分科”“多次考试”“必考+选考”“专业+学校”等内容,对过去“文理分科”“一考定终身”“学校+专业”的考录制度进行了大幅的变革。
以“专业为导向”的选考和录取制度,加上“文理不分科”的新机制,给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带来了众多新的挑战。
以个性、自主选择为其鲜明特征的新高考制度,决定了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只有抓住“个性”“专业”“选课”“时间”等做足文章,抓住改革的实质和关键,才能使历史等学科教学在新高考制度下游刃有余、不偏轨道。
关键词:新高考新课标历史教学应对策略一、高中历史学科现状首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对高中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消化,这是制约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其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历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掌握更多的是教材意识和教师意识,并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造成了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式教学,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兴趣,使高中历史教学效率低下。
所以新高考的到来是一次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二、新高考下高中历史教学的应对策略通过研究2017级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在历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情,我们围绕“史料构建,情境模拟”为宗旨提升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认同历史学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本校的学情是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因此我们教学必须放在课堂教学上。
每当在历史课上讲到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时,学生都能够认真听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这让我们意识到,应依据学生的特点,首先得让学生爱听你的课,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e05136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d.png)
新高考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1. 引言1.1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的调整、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教学方法的创新、教材改革以及考试形式的变化等方面。
新高考方案的出台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学生也需要在新的高考方案下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适应新的考试形式和要求。
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方案带来的挑战,抓住教育改革的机遇,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引言】结束。
2. 正文2.1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调整新高考方案对历史学科的核心内容进行了重新界定,强调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不仅要包括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学习,还要注重历史思维、历史方法和历史态度的培养。
这样的调整使得历史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新高考方案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扩充。
除了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史之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社会史、科技史、环境史等,以满足学生对历史多元化的需求。
这样的调整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全貌。
新高考方案强调了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教学。
历史课程设置中将与其他学科进行更多的联系和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和融合。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新高考方案对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调整,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历史意识,培养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些调整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高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2 新高考方案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新高考方案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新高考模式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建议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b916d6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9.png)
新高考模式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建议与对策高考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选拔评价制度,属于基础教育的关键环节,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新高考制度开始在各地大力推行,初步构建起了现代化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在新高考模式下,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本文以新高考模式为背景,总结新高考模式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的建议与对策。
标签:新高考模式;农村高中历史教学;建议;对策高考制度的公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公平理念也全程贯穿在高考之中,高考制度是联系中学、高校的纽带,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任务,高考制度既是教育制度,更是社会制度,为了促进高考公平,近年来,各地纷纷启动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对于考生录取方式、科目设置、高考次数都有着了新的要求。
新高考方案的实施,对于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理念、组织形式和方法,也提出了新要求,在新高考模式下,农村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是历史教师探索、关注的重点问题。
1 新高考模式下历史学科的变化1.1 学科重要性加强在初中阶段,历史分值较低,属于小科目,在新高考制度推行前,受到文理分科因素的影响,历史在高中阶段的地位也并不高。
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历史学科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在专业+学校的招生录取方式下,改变了以往按照成绩高低分批次录取的方式,学生可以实行专业平行投档,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来选择专业,对于希望在以后从事历史职业或者在大学中学习历史专业的学生而言,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重要。
1.2 育人功能进一步凸显高中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为了为国家培育综合素质过硬的公民,为高等教育提供扎实的人才储备,新课改后,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以优秀的历史文化来陶冶心灵,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历史来感悟人生,丰富内心世界,在传统应试教育压力的影响下,历史学科关注的重点并非在人文素质的养成上,而是看历史科目能否拿到高分,在教学内容上,经常会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在新高考模式下,历史学科回归了其原有的学科功能,减少了应试教育的分数崇拜。
2019年高三备考《新课标新方案新高考》
![2019年高三备考《新课标新方案新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8189483f5901020207409c62.png)
(四)在课程评价上,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为学生学习 历史和检测学习效果,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较2003年版课程标 准的第四个重大变化,是体现在课程评价上。为引导学生 学习历史并检测学习效果,新的课程标准把要求学生达成 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水平划分,并制定了学业质量 标准。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学习的评价应以课程目 标为依据,以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为着眼点, 将评价贯穿于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将 所学历史知识与技能运用于解决具体问题时体现出的核心 素养水平。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核心素养进行评 价,新的课程标准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评价 所要求的层级关系,对各核心素养进行了水平划分。试以 “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为例说明之。
(二)在课程结构上,构建了“必修课程”“选 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类课程所组成的 课程体系,并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呈 现。 修订后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的第二个重大变化,即是调整了课程结构。新的 高中历史课程将由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 选修课程三类课程构成,并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 结合的呈现方式。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 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选择性必修课程 和选修课程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 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 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如必修课程内容,原有课程内容按政治、经 济、文化三大领域选择了若干学习专题。在 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感到这种专题史的体 例编排及内容,忽视了历史整体性和时序性 的特点,造成了学习内容跨越性大,知识割 裂,交叉重复的现象。有鉴于此,修订后的 必修课程,按历史时序,选择了中国历史和 世界历史发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作 为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内容。以下为新旧必 修课程内容对照表。
2019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doc
![2019年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doc](https://img.taocdn.com/s3/m/b403ef31bed5b9f3f90f1c4f.png)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
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与问题(2019)
![高一历史新课程教学与问题(2019)](https://img.taocdn.com/s3/m/c17b58b84afe04a1b071de89.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9/28
必修课程
时间
模块
内容
说明
1.历史Ⅱ的6个专题:近代 1.必修课程为历史Ⅱ的6个专题和历史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 Ⅲ的2个专题。2.删除了现行历史Ⅱ专
学
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 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段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把历史Ⅲ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1 历史Ⅱ 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 的演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
学 段 2
历史 Ⅲ的6 个专
题
历史Ⅲ的6个专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 术与文化、近代中 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 大思想理论成果、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 术与文化、近代以 来世界科学技术的 历史足迹、19世纪 以来的世界文学艺 术。
1.历史Ⅲ的6个专题是高二学年上学期选择 性必修课程,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升学需 求而修习的课程。2.历史Ⅲ 6个专题的教学 要在分析和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炼出重 点,明确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 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认识人类思想文 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世界各地区、各国家、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3.挖掘历史Ⅲ 6个专题 中的文化价值因素,利用传统文化的各种形 式,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具体化、生 活化的形式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发掘 教材内容的隐性价值,使学生深刻领会教材 所蕴含的各个时代的主体思想以及重要启示。
1中 与 代 国 现 资 展 社 世 2中..界 国国 中 中 的 代 产 、 会历 历政 经的 国 国 政 中 阶 从 主史 史治 济政 人 的 治 国 级 科 义Ⅰ Ⅱ格 的治 民 民 建 的 代 学 制的 的局 基制 的 主 设 对 议 社 度81个 个的 本度 反 革 与 外 制 会 的专 专多 结、 抗 命 祖 关 的 主 建题 题极 构列 斗 、 国 系 确 义 立: :化 与强 争 现 统 、 立 理 、古 古趋 特侵 、 代 一 欧 与 论 当代 代势点中 到略 近 、 美 发 今。。1专罗君“上的经课解分可又.题马主学基济程决离检要古必。的立期础联所问。测杜代修2政宪学上系涉题既性绝中课.治制习,,及的要;低国删程。制和多整的水使既水经除为3度法角体重平教要平济了历.”现学国度梳要程学避地的史和生行共探理史度目免知基Ⅰ专在历和讨教事,标对识本的题掌史制模学和避具旧重结8个Ⅰ”七握复块内核免有课构专专一中历。专容心将可程与题题目的史题,概核操内特和“六。发之深念心作容点历“德”把展间入。素性的史古意放历基的了根养,复Ⅱ代到志史本政解据机又杂的Ⅱ希高帝线治必学械要化1的腊一国索、修生地有,个
第 一 学 年
下 学 期
的6个 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展”放在高一下学期学习。3.充分利 专题和 成及发展、罗斯福新政与 用必修教材上的单元导语、课文导言、 历史Ⅲ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历史图标、相关史事、材料研读、问 的2个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栏目,
学 专题 与教训、当今世界经济的 借助这些栏目丰富学生历史学习的内
实践·研究·服务
高考新方案与高中历 史教学新应对
实践·研究·服务
一、江苏历史高考的变与不变 二、江苏高中历史课程新方案 三、江苏历史高考题简要分析 四、新方案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五、探索案例:议题与实证
一、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方案
一、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方案
一、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方案
江苏省历史高考变与不变
考试过程变化,学测高考皆考
考试形式变化,分值时间略减
变
考试内容变化,追求核心素养
考试评价变化,卷面原始分数
江苏省历史高考变与不变
教材暂时不变,2021、2022届
考试人数比例不变,比例约30%
不
变
考试题型不变,选择、材料两类
考试出卷系统不变,江苏省命题
二、2018、2019级历史教学方案的新变化
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课,4学分,全体高中学生 必须修习,建议安排在高一年级。
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是每个模块2个学分,在修完必 修课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升学需求选择修习。
历史选修课程是供学校、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必修课程
时间
模块
内容
说明
第 一 学 年
上学 期
学 段 1
学 段 2
历史Ⅰ的8 个专题和 历史Ⅱ的1 个专题
学
任意一 个模块
杰出人物、“亚洲觉醒” 野中进行学习。5.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 的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 同一历史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事件的因果
段
杰出的科学家。3.模块五 联系,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比如
2
探索历史的奥秘(见下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发生,往往有着政治、经
2019/9/28
文)。4.模块六世界文化
段
全球化趋势。2.历史Ⅲ的2 容,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进行
2
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 探究式学习创造条件,从而提高学生
流思想的演变、西方人文 历史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2019/9/28
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选择性必修课程
时间 模块
内容
说明
第 二 学 年
上 学 期
学 段 1
2019/9/28
选择性必修课程
时间
模块
内容
说明
1.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
回眸:梭伦改革、商鞅变 1.任意选择的一个模块是高二下学期的选
学 段 1 选择现
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 安石变法、1861年俄国农 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
择性必修课程,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升
学需求而修习的课程。2.删除模块一历史上 重大改革回眸中的“欧洲宗教改革”、“穆 罕默德阿里改革”。3.删除模块四中外历史
第 二 学 年
下 学 期
行历史 戌变法。2.模块四中外历 人物评说的“‘亚洲觉醒’的先驱”中的凯
选修一、 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 末尔。4.运用主题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
四五、 政治家、东西方的先哲、 和结构-联系式教学等多种模式,对教科书
六中的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
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使教学内容更 为集约,又有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视
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需要对这些 因素进行综合考察。
遗产荟萃(见下文。
选择性必修课程
时间
模块
内容
说明
1.选修模块一历史上重大改革 1.任意选择的另一个模块是高三上学期的选择
回眸(见上文)。2.选修模块 性必修课程,为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升学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