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粘土地
简述红粘土地基处理方法
![简述红粘土地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ca35f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76.png)
简述红粘土地基处理方法
红粘土地基处理是指对红粘土地基进行改良和处理的一系列方
法和措施。
红粘土地基通常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较差的工程性质,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建设工程中,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来提高红粘土地基的工程性能。
首先,红粘土地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加固。
通过在地基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砂土、石子等材料,增加地基的稠度和抗剪强度,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灌注桩、挖槽加固等方法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其次,红粘土地基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改进。
通过添加某些化学药剂或改变粘土颗粒表面的性质,改善红粘土地基的工程性能。
例如,可以添加石灰、水泥或其他化学改性剂来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机械改进技术,如混合碾压、振动加固等方法来改良红粘土地基的工程性质。
另外,红粘土地基处理还可以采用排水措施。
由于红粘土地基本身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容易引起地基沉降和变形。
因此,通过设置排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出,以减小地基的含水量,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最后,红粘土地基处理还需要注意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控制措施。
例如,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湿度和压实度,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此外,还应注意地基处理后的调整和维护,以确保地基的长期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综上所述,红粘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加固、改进、排水和合理的施工控制等措施。
这些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红粘土地基的特性来确定,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工程性能。
红黏土的概念界定
![红黏土的概念界定](https://img.taocdn.com/s3/m/60ab57f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d.png)
红黏土的概念界定红黏土啊,这可是一种很特别的土呢。
一提到红黏土,很多人脑海里可能就会浮现出那种红扑扑的土的模样。
它可不是普通的土,颜色就像被火微微烤过一样,带着那种鲜艳又质朴的红。
红黏土一般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
就好比在南方的一些丘陵地区,它就像大地的一抹红妆。
我记得去南方的一些小村子游玩的时候,看到那些依山而建的房子,有些墙角的土就是红黏土。
那红黏土在阳光的照耀下,红得更加耀眼,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与众不同。
从成分上来说,红黏土有自己的小秘密。
它里面的矿物质成分比较特殊。
就像一个独特配方调制出来的东西。
其中氧化铁的含量比较高,这就是它呈现红色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像是在土里加了很多红色的颜料,不过这个颜料可是大自然自己的杰作。
这种特殊的成分也让红黏土有了一些特殊的性质。
比如说,它的黏性比较大。
如果把它拿在手里捏一捏,就像捏橡皮泥一样,不过它可没有橡皮泥那么光滑,而是带着泥土那种粗糙的质感。
红黏土的可塑性也是很强的。
我曾经看到当地的一些手工艺人,用红黏土做小玩意儿。
他们就像变魔术一样,把一块红黏土慢慢地捏成各种形状。
有的捏成可爱的小动物,有的捏成小罐子。
那红黏土在他们手里就像听话的孩子,任由他们摆弄。
这就是红黏土可塑性强的体现。
它可以被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而且如果保存得当,还能保持很长时间呢。
红黏土在工程上也有它的故事。
因为它的黏性大,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如果不小心遇到红黏土地区,工程师们就得好好考虑考虑了。
就像对待一个有点调皮的伙伴,得想办法和它和谐相处。
如果处理不好,红黏土可能会给工程带来一些小麻烦,比如说地基的稳定性问题。
但如果处理得好,它也能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就像那些古老的红黏土建筑,经历了风雨还稳稳地站在那里。
红黏土还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呢。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红黏土被用在传统的建筑装饰上。
那些用红黏土绘制或者堆砌的图案,就像一部部无声的史书,讲述着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它不仅仅是一种土,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
红粘土处置方案
![红粘土处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ed61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9.png)
红粘土处置方案背景描述红粘土是指一种红色的粘性土壤,通常由粘土、黏土和氧化铁等成分组成。
由于其坚硬耐磨的特性,红粘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和道路等方面。
然而,由于其特殊结构和成分,红粘土在处理和处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红粘土的处置方案。
红粘土的特性红粘土是一种复杂的土壤类型,其主要特性如下:1.含水量高:红粘土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表面显得比较湿润。
2.粘性强:由于含有粘土成分,红粘土具有很强的粘性和延展性。
3.细腻性:红粘土颗粒极细,平均直径约为0.0025毫米,超细颗粒的质量也比较轻,不容易被水冲走。
4.酸碱度低:红粘土的PH值通常在7左右,处于中性或略多的碱性。
5.硬度高:红粘土较坚硬,常用于道路和建筑材料。
红粘土的处理方法由于红粘土的特殊性质,处理和处置需要特别的方法和设备。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红粘土处理方法:湿法处理湿法处理是指将红粘土和一定量的水混合在一起,通过搅拌和分离的方式,去除其中的无用物质,提取有用的成分。
这种方法适用于红粘土中有贵金属或其他重要成分的情况下。
常用于金矿开采等工业生产中。
干法处理干法处理是指在没有水分的情况下对红粘土进行处理。
通过一些特殊的机械装置,对红粘土进行破碎、分离和干燥等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红粘土的回收利用和处置。
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指将红粘土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产生堆肥。
通过农用堆肥的方式,将堆肥施入农田,使农田得到肥力的提高。
这种方法可有效的解决红粘土对固体废弃物的掩埋问题。
结论综合来看,红粘土处理的方法和方式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避免将红粘土等固体废弃物随意丢弃,尽量采取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处置,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红壤黏土改善工程方案怎么写
![红壤黏土改善工程方案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e717a6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9.png)
一、引言红壤黏土地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其土壤属于酸性土壤,土壤贫瘠,排水性差,盐碱危害严重,无法支撑一定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因此,红壤黏土改善工程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理论和改善实践出发,对红壤黏土改善工程方案进行探讨。
二、红壤黏土的特点与问题1. 红壤黏土的特点红壤黏土是一种湿润、黏稠、多孔、透气性较强的土壤类型。
具有空气、水力、肥力等性质,适合种植作物。
红壤黏土质地细腻,容易发生结皮或发露,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2. 红壤黏土的问题红壤黏土由于其酸性土壤、排水性差等问题,导致其肥力较差,土壤质量低下。
同时,在养分循环不畅、气候干湿变化大等因素的影响下,红壤黏土容易发生土壤退化、盐碱化等问题,不利于作物生长。
三、红壤黏土改善的原则与方法1. 红壤黏土改善的原则(1)改良酸性土壤:通过添加碱性物质,如石灰、石膏等,提升土壤的pH值,从而改善土壤的酸性;(2)优化肥力结构:通过添加有机肥、磷肥、钾肥等,改善土壤的肥力结构,增加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3)改善水分状况: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引进合理的水利设施等,提高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2. 红壤黏土改善的方法(1)土壤石灰化:在红壤黏土中加入石灰或石膏,中和土壤呈酸性的化学物质,从而改善土壤的酸性,并提升土壤的碱性。
(2)有机物添加:通过添加稻草、秸秆、树叶等有机物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和提升土壤肥力。
(3)水稳性保护:通过在土地上种植水稳性作物,如草皮、紫花苜蓿等,保持土壤水分平衡,减缓土壤的流失和侵蚀。
1. 注水肥化:选择优质农业有机肥,如优质的有机物质肥料、有机复合肥料、腐殖酸类肥料等。
适当使用尿素、纯碱、稻草灰、有机肥等混合肥料以及氮、磷、钾等复合营养肥料,使作物早期需肥充分。
2. 利用沙化土地:利用沙化土地、沙丘、滩涂、盐碱地等特种土地、积极推广和应用种植网袋栽培技术、建设反季节洗涤施肥生产示范户。
红黏土地基
![红黏土地基](https://img.taocdn.com/s3/m/8226826d31b765ce0508144e.png)
Hale Waihona Puke 黏土的工程分类 红黏土按地基均匀性分为基底压缩范围内 地层全部为红黏土组成的均匀地基及基底 压缩范围内地层由红黏土与岩层组成的不 均匀地基。
红黏土的主要物性指标
粒度成分 红黏土的粒度成分以小于 0.005mm的黏粒 为主,平均含量达60%~80%,其余为少量 粉粒和砂粒,约占 11%~15%和9%~13%。 红黏土中小于0.002mm的胶粒占到40%~70%, 是胶粒含量最高的黏土,天然状态下具有 高分散性。次生红黏土由于搬运过程中外 来物质的掺入,通常粉粒和砂粒的含量相 对增加,黏粒含量相对减少,塑性降低。
红黏土的化学成分
红黏土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Al2O3和 Fe2O3,硅铝分子比约为2.43。红黏土的交 换性阳离子以二价镁、钙离子为主,一价 钾、钠离子的含量很少。由于镁、钙离子 的交换性能相对较弱,红黏土的亲水性和 膨胀性较弱。
水理性质
红黏土的性状特征主要反映在高含水量、 高塑性和高孔隙比,土性指标的变化幅度 较大。一般情况下,红黏土的天然含水量 30%~60%,天然容重16.5~18.5kN/m3,孔 隙比1.1~1.7,液限50%~110%,塑限 25%~55%,塑性指数25~50。
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
红黏土以黏土矿物占绝对优势,主要为高 岭石、伊利石和绿泥石,部分含少量蒙脱 石。非黏土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 高岭石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在碱土金属含 量很低的酸性介质环境中生成,与红黏土 的形成条件一致。高岭石具有稳定的结晶 格架,极性水分子和交换阳离子均不能进 入晶层,故不具膨胀性。
红黏土的力学性质
红黏土具有高孔隙性,但单个孔隙的体积 很小,固态矿物为较稳定的结晶格架,颗 粒间的氧化铁胶结物具有较强的黏结力, 细分散颗粒呈稳定的团粒结构。因此,一 般状态下的红黏土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压缩性不大,抗剪强度较高,但结构效应 明显,残余强度较低。
红粘土地区路基施工工艺
![红粘土地区路基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147e8ef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b0.png)
【1】红粘土地区路基施工工艺1、压缩系数大于0.5MPa-1的红粘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堤。
2、路堤施工前应做好临时排水及防渗设施,截断流向路堤作业区的水源,疏干地表水。
3、路堤填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
雨季施工时,应防止松土被雨淋湿。
施工中应保持作业面横坡不小于3%。
雨后作业面,应经晾干且重新压实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填料应随挖随用。
摊铺后必须及时碾压,做到当天摊铺当天完成碾压。
(3)路堤填筑应连续,碾压完成后,应采取措施防止路堤作业面曝晒失水。
4、包边法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包边材料应为透水性较小的低液限粘土、石灰土等。
严禁用粉土、砂土等低塑性土包边。
(2)分层填筑时,先摊铺包边土,后摊铺红粘土。
碾压前,应控制两种填料的各自含水量,使两种填料在同一压实工艺下能达到压实标准。
(3)碾压应从两边往中间进行,对不同填料的结合处要增加碾压遍数1~2遍;(4)超高弯道的碾压应自低处向高处进行。
5、路堑边坡应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和综合排水施工。
6、挖方边坡坡脚应按设计要求及时施工支挡结构物。
【2】黄土地区路基施工1、黄土地区路基施工,应做好施工期排水,将水迅速引离路基。
在填挖交界处引出边沟时,应做好出水口的加固,排水设施接缝处应坚固不渗漏。
2、路基基底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1)若地基为一般湿陷性黄土,应采取措施拦截、排除地表水。
地下排水构造物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路侧严禁积水。
(2)若地基黄土具有强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黄土填筑路堤应符合下列规定(1)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
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径大于100mm的块料。
(2)在填筑横跨沟堑的路基土方时,应做好纵横向界面的处理。
(3)黄土路堤边坡应拍实,并应及时予以防护,防止路表水冲刷。
(4)浸水路堤不得用黄土填筑。
4、黄土路堑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路堑路床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实度不足时,应采取措施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
红粘土的名词解释
![红粘土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c6fe5d2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e.png)
红粘土的名词解释红粘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其名称源自其颜色和质地。
它具有红色或棕红色,并且有着极高的黏性和粘性。
红粘土主要由粘土矿物质组成,如膨润土、伊利石和蒙脱石,并与砂、石英、铁氧化物等物质混合。
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成分和性质,红粘土在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红粘土在建筑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其较高的粘性和黏性,红粘土在砖、瓦、瓷器等制作过程中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和加水等方法进行成型,并在干燥后保持其形状和坚固性。
此外,红粘土还可以被用来制作天然染料,以为建筑物增添一种独特的红色调。
红粘土也是农业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在土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其极高的保水性和养分保存能力。
红粘土可以吸收并保持大量的水分,从而为庄稼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
同时,它还可以有效地储存并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除了在建筑和农业领域的应用,红粘土还在其他许多行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陶瓷制品的制作过程中,红粘土可以为产品提供所需的可塑性,并且在高温下具有很好的烧结性能。
此外,在地质科学领域中,红粘土的颜色和化学成分可以作为研究和分析地质历史和环境变化的指标。
然而,红粘土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其高黏性和粘土成分,红粘土具有较高的收缩和膨胀性。
这可能导致在干燥时土壤表面出现裂缝,并且在潮湿时土壤容易较多地膨胀。
在建筑和土壤管理中,这些性质需要被考虑和解决,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土壤的可持续性利用。
综上所述,红粘土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在建筑、农业和许多其他行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红粘土具有独特的颜色、粘性和黏性,使其成为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
虽然红粘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它的应用和研究仍在不断扩展,以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
红粘土地基
![红粘土地基](https://img.taocdn.com/s3/m/948aaeaffd0a79563c1e7258.png)
(2)红粘土的分布
红粘土的形成与分布与地质历史上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其形成与分布 范围的气候条件为湿热的热带、亚热带,降雨量应在1000mm以上,年 平均气温为19 ℃ ~23 ℃。 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以南,它西起云贵高原,经四川盆地南缘、 鄂西、广东向东延伸至粤北、浙南、皖南、浙西,总面积大约100万Km2 。在云贵高原上,红粘土主要分布在较低的溶蚀夷平面及岩溶洼地、岩
不均地基的处理,应优先考虑地基处理为主的措施,宜采用 改变基宽、调整相邻地段基底压力、增减基础埋深,使基底 下可压缩土厚相对均一。对外露的石芽,用可压缩材料的褥 垫处理,对土层厚度、状态分布不均的地段,用低压缩的材 料作置换处理。
(三)、地基承载力的评价 红粘土的地基承载力可按表2-6-6确定。当考虑红粘土地基承 载力设计值修正时,应区别土的成因,土性(如液塑比Ir等)、 土体结构特征,并考虑湿度状态的动态影响等。当基础浅埋, 外侧地面倾斜或有临空面或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等情况时,应 考虑土体结构及裂隙的存在对承载力的可能影响,以及开挖 面长时间暴露,裂隙发展和复浸水对土质的影响。
(六)人工边坡的评价 对红粘土尤其是对复浸水特性属Ⅰ类的红粘土,人工边坡稳定性评价时, 土的计算参数设计值的确定,应考虑开挖面土体失水收缩裂隙发展及复 浸水使土质软化的不利影响。 (七)地下水的评价 着重研究地下水埋藏、运动条件与土体裂隙特征关系及地表水,上层滞 水、岩溶水之间的连通性,根据赋存于土中宽大裂隙的地下水流分布的 不均性、季节性,评价其对建筑物的影响。
红粘土的岩土工程评价
(一)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利用表层较硬土层作地基持力层:应充分利用红粘土上硬下软的湿度状 态垂向分布特征,基础尽量浅埋。对三级建筑物,当满足持力层承载力 时,即可认为已满足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 (二)地基均匀性的评价 红粘土的厚度随下卧基岩面起伏而变化,致使红粘土的厚度变化较大, 常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按下列条件判定:当相 邻基础的荷载和尺寸相近,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不考虑地基不均 匀对建筑物的影响。 1.对均匀地基,相邻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大于表2-6-4所列勘探孔 深度时。 2.对不均匀地基,相邻基础底面以下呈坚硬、硬塑状态,厚度均大于表 2-6-5中所列h1值或均小于h2值时。
关于红粘土的叙述
![关于红粘土的叙述](https://img.taocdn.com/s3/m/025d92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b.png)
关于红粘土的叙述红粘土是一种常见的地质土壤类型,具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营养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陶瓷等领域。
它的独特性质使得红粘土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红粘土具有较高的粘性和塑性。
由于其含有较高比例的黏土颗粒,红粘土在湿润时能够吸附水分并形成黏土胶体,使其具有出色的粘结能力。
这使得红粘土成为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能够用于制作砖块、瓦片、陶器等。
同时,红粘土还可以与其他材料混合使用,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其次,红粘土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
红粘土的颜色主要来源于它所含的铁氧化物,这赋予了它独特的红色。
同时,红粘土中还富含有机质、硅酸盐等成分,这些物质对植物生长和土壤肥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红粘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作为一种优质的肥料和改良土壤的材料。
此外,红粘土还具有一定的保温和吸湿性能。
由于其较高的含水量和颗粒结构,红粘土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湿度,并在干燥时释放出来,起到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
同时,红粘土还能够阻挡热量的传导,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因此,在建筑领域中,红粘土被广泛应用于墙体、地板等部位,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节能性能。
此外,红粘土还具有一定的医疗和美容作用。
由于红粘土中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它能够吸附皮肤上的杂质和毒素,具有一定的排毒作用。
同时,红粘土还能够滋养和保湿皮肤,并具有一定的消炎和抗菌作用,对于皮肤问题的改善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然而,红粘土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红粘土的开采和加工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其次,红粘土在干燥后会出现收缩和开裂的情况,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控制干燥速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红粘土的性质和用途也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和适应。
综上所述,红粘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具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营养元素,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陶瓷等领域。
其独特的性质使得红粘土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红粘土
![红粘土](https://img.taocdn.com/s3/m/38cd0fe0fab069dc502201b8.png)
场地内普遍发育的红粘土(少量次生红粘土),厚度变化大。
常见水平距离相差1.0m,土层厚度相差3.0m 或更多,场地红粘土具有以下特点:①在天然竖向剖面上,湿度有上部小下部大的变化规律,基本具有地表呈坚硬或硬塑状态,向下逐渐变软的规律,因此天然土层地基强度具有随深度增大而降低的特点。
②自然状态下的红粘土无层理,表层一般呈坚硬或硬塑状态,具有一定的地基强度及抗变形能力,但场地红粘土具有弱膨胀性,受大气影响失水后土体易收缩,土体中出现裂隙接近地表的裂缝呈竖向开口状,往深处逐渐减弱,呈网状微裂隙且闭合。
由于裂隙的存在,土体整体性遭到破坏,总体强度会受到削弱。
③场地红粘土具有高含水量、高液限及塑限、大孔隙比等特征,孔隙比大致使土的湿密度及干密度低,其压实性能较差。
④红粘土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在保持原状结构下其强度较高,一旦结构遭到破坏,强度迅速降低,其水稳定性较差,遇水浸泡后强度迅速降低,压缩性增大。
红粘土对本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场地红粘土、次生红粘土厚度大,导致下部软塑~可塑状红粘土在上覆高填方荷载作用下沉降大;同时红粘土、次生红粘土厚度变化大,易产生差异沉降②由于红粘土、次生红粘土具有上硬下软的特点,当作为填方区原地面地基时,若对深层软弱红粘土进行处理,则穿越上部硬层的难度较大。
③红粘土、次生红粘土具有大孔隙比、高含水量的特征,易失水干裂,遇水强度急剧降低,当作为填料时,施工时不易压实和含水量控制困难。
④红粘土作为挖方边坡土层时,一旦暴露于地表,很快失水收缩开裂,进而发生崩塌等边坡稳定性问题。
⑤场区局部地段红粘土膨胀率大于40%,具弱膨胀性。
昆明地区大气影响深度为 4.50~5.00m,急剧层深度为2.10m,而场地的红粘土分布于地表,处在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
虽然多处于填方区,对填方后填筑体影响较小(有荷膨胀率小)但对于施工期间和坡脚部位在水的渗透作用下,将发生胀缩,对施工和坡脚稳定有一定影响。
红粘土地
![红粘土地](https://img.taocdn.com/s3/m/8bc95e0b52ea551810a687d9.png)
8. 红粘土地基8.1 一般规定8.1.1颜色为棕红或褐黄,覆盖于碳酸盐岩系之上,其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性粘土,应判定为原生红粘土。
原生红粘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其特征,且液限大于45%的粘土,判定为次生红粘土。
红粘土具有失水收缩、裂隙发育、上硬下软的特征。
8.1.2红粘土除按成因分类外,根据工程需要还有必要进行工程分类:1. 红粘土的状态可按表8.1.2-1中的含水比a w进行划分也可以按液性指数I L划分。
注:a w=w/w L2、红粘土的结构可根据其裂隙发育特征按表8.1.2-2分类。
3、红粘土在缩后复浸水时表现出不同的水稳性和工程特性,红粘土的复浸水特性课可按表8.1.2-3分类。
表8.1.2-3 红粘土的复浸水特性分类注: I r =w L /w P ,I r ′=1.4+0.0066 w L4、红粘土地基均匀性可按表8.1.2-4分类。
注1:当单独基础的总荷载1p 为500~3000kN /柱,条形基础荷载2p 为l00~250kNm 时,表中Z 值可按下式确定: 单独基础:()5.111+=P Z m Z条形基础:()5.422-=P Z m Z 式中Z 1 、Z 2 系数: Z 1可取0.003m /kN ,Z 2可取0.05m /kN 。
注2:当箱(筏)基础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30m 时,Z (m )=b(2.5-0.4㏑b)8.2 .红粘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8.2.1 红粘土场地的岩土工程测绘和调查除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8章规定外,还应着重查明以下内容:1、不同地貌单元红粘土和次生红粘土的分布、厚度、物质组成、土性等特征及其差异;2、下伏基岩岩性、岩溶发育特征与红粘土土性、厚度变化的关系;3、地裂分布、发育特征及其成因;土体结构特征;土体中裂隙的密度、深度、延展方向及其发展规律;4、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布、动态变化及其红粘土状态垂向分带的关系;5、已有建筑物开裂原因分析;当地勘察、设计与施工经验等。
红粘土的工程特性
![红粘土的工程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2d2faff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66.png)
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红粘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它以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在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作抗震基础、水利和堤坝、隧道及桥梁等工程基础建设、地基处理、土木建筑、路面施工及田坎调整等领域。
它的特性和性能对工程的使用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红粘土的工程特性和性能进行了探讨。
一、红粘土的结构特性红粘土是由粘结剂与颗粒材料连结而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土壤,它具有高度弹性和粘性。
它的粘结剂有三类:水,火和地下水。
它的颗粒材料有石英,钙质碳酸盐和河沙等多种元素组成。
它的粒径分布尺寸大,粒径从0.002毫米到2毫米不等。
它的结构特性比普通土壤更加丰富复杂,结构层次六级以上,结构排列呈波状,粗细粒的比例大小可以进行控制,空气孔隙数量较多。
二、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红粘土具有显著的抗压强度,抗压强度大于普通土壤1.5~2.5倍,抗剪强度大于普通土壤1.5~2倍。
红粘土抗压强度比普通土壤明显提高,抗滑和抗冲突能力也有一定的改善,可以有效地改善工程的抗击性。
它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降水透水性,能有效地把工程中的水分渗透排出,减少涝水的影响,改善现场的湿度状况,确保工程的安全。
它还具有抗老化能力强,能够抗热、耐酸碱老化,避免化学腐蚀,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定。
三、红粘土应用红粘土在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铁路、公路、桥梁、地铁等交通工程中,用作防治渗漏和涝水的基础;在水利工程中,用红粘土填充河床,用红粘土堵塞渗漏扩大河道宽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红粘土用作固结土质土坡,用作防止地质灾害的堤坝;还可以用红粘土作为桩基地基处理,减少桩基与上部结构接触面的摩擦,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还可以用作工厂废水污水处理池的底层,在路面工程中,红粘土也有广泛应用,如用可以用于补强路面的基础,生产抗滑路面,以及形成人行道和路肩边坡等。
四、结论红粘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它的结构特性和工程特性使它在工程建设中有着真正的作用。
它的抗压强度和抗滑性能比普通土壤更强,具有渗水性和降水透水性好,抗老化能力强,抗击等性能优越。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第二章6红粘土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第二章6红粘土](https://img.taocdn.com/s3/m/d6398292daef5ef7ba0d3cce.png)
第六节红粘土一、红粘土的形成和分布(一)红粘土的定义与形成条件1.红粘土的定义:碳酸盐岩系出露区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红或褐黄等色的高塑性粘土称为原生红粘土。
其液限一般大于或等于50%,上硬下软,具明显的收缩性,裂隙发育。
经再搬运、沉积后仍保留红粘土基本特征,液限大于45%的粘土称为次生红粘土。
2.红粘土的形成,一般应具备气候和岩性两个条件。
(1)气候条件:气候变化大,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而气候潮湿,有利于岩石的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风化的结果便形成红粘土。
(2)岩性条件:主要为碳酸盐类岩石。
当岩层褶皱发育,岩石破碎,易于风化时,更易形成红粘土。
(二)红粘土的分布规律红粘土主要为残积、坡积类型,因而其分布多在山区或丘陵地带。
这种受形成条件所控制的土,为一种区域性的特殊性土。
在我国以贵州、云南、广西省(区)分布最为广泛和典型,其次在安徽、川东、粤北、鄂西和湘西也有分布。
一般分布在山坡、山麓、盆地或洼地中。
其厚度的变化与原始地形和下伏基岩面的起伏变化密切相关,分布在盆地或洼地时,其厚度变化大体是边缘较薄,向中间逐渐增厚;分布在基岩面或风化面上时,则取决于基岩起伏和风化层深度。
当下伏基岩的溶沟、溶槽、石芽等较发育时,上覆红粘土的厚度变化极大,常有咫尺之隔,竟相差10rn之多;就地区论,贵州的红粘土厚度约3~6m,超过l0m者较少,云南地区一般为7~8m,个别地段可达10~20m;湘西、鄂西、广西等地一般在10m 左右。
二、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征(一)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1.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经验值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指标的经验值见表2-6-1。
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的经验值表2-6-12.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基本特点从表2-6-1可看出红粘土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土的天然含水量、孔隙比、饱和度以及塑性界限(液限、塑限)很高,但却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二是各种指标的变化幅度很大。
红粘土中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为60~80%,其中小于0.002mm的胶粒占40~70%,使红粘土具有高分散性。
简述红粘土地基处理方法
![简述红粘土地基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93e37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9.png)
简述红粘土地基处理方法
红粘土地基处理方法是指对于红粘土地基进行改良和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和变形的一系列工程措施。
红粘土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改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红粘土土壤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其工程性能。
常用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泥等物质,改变土壤的粘性和塑性特性。
2. 排水处理:红粘土具有较高的水分含量和较差的排水性能,容易引起地基沉降和变形。
因此,通过进行排水处理,如铺设排水管道、挖掘排水沟等,改善土壤排水性能,减少地基沉降的风险。
3. 地基加固:采用加固措施对红粘土地基进行加固,提高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挖土加填、灌浆加固、钢筋混凝土桩基加固等。
4. 隔离层处理:在红粘土地基上设置隔离层,以防止地基水分渗透和污染对地基的不利影响。
常用的隔离层材料包括塑料膜、沥青防水层等。
5. 控制荷载:对于红粘土地基,应根据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限制,合理控制荷载。
通过控制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的分布,减小地基的压力,降低地基沉降和变形的风险。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对红粘土地基进行处理,以确保地基的安全稳定和工程质量。
红粘土 (2)
![红粘土 (2)](https://img.taocdn.com/s3/m/716ee2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2.png)
红粘土红粘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具有较高的粘性和较高的铁氧化物含量,呈现出红色或棕红色的颜色。
它在许多地区都十分常见,而且广泛用于建筑和陶瓷制造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红粘土的成因、特点和用途,并探讨其在土壤改良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潜力。
成因红粘土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1.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红粘土形成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杂志岩、火山喷发和沉积作用等地质过程中会形成红粘土。
2.氧化作用:红粘土中较高的铁氧化物含量是由于土壤中铁元素的氧化作用所致。
氧化作用还会使土壤呈现出红色或棕红色。
3.降雨量和气候:地区的降雨量和气候条件也会对红粘土的形成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多雨的地区更容易形成红粘土,因为水分有助于土壤中的氧化作用。
特点红粘土具有以下特点:1.高粘性:红粘土含有较高的粘性物质,使得其能够在水中形成黏土状物质,易于塑造和操控。
这使得红粘土成为制造陶瓷和砖块等产品的理想原料。
2.耐热性:红粘土在高温下仍然保持稳定,不易融化或变形。
因此,它常被用于制作耐火砖和瓷器等耐高温的产品。
3.天然颜色:红粘土的红色或棕红色是由于其中铁氧化物含量较高所致。
这种天然颜色使得红粘土在艺术行业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制作陶艺和绘画等作品。
4.保水性:红粘土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够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并减少水分的蒸发。
这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农作物的种植具有积极的影响。
用途红粘土在建筑和陶瓷制造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建筑材料红粘土常用于制作砖块、瓦片和耐火材料等建筑材料。
其高粘性和耐高温性使得红粘土制品在建筑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陶瓷制造红粘土是陶瓷制造的重要原料之一。
它可以用于制作各种陶器、花瓶和陶艺作品等。
红粘土的自然颜色可以赋予陶瓷作品独特的质感和外观。
3.土壤改良剂由于红粘土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粘性,它被广泛用于土壤改良。
将红粘土添加到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农作物的种植。
红黏土特性研究
![红黏土特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c614d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4.png)
红粘土一、概述红粘土一般用来指代世纪晚期中国广大地区广泛堆积的土状堆积物。
在黄土高原地区其不连续分布于上覆黄土之下, 部分地区整合接触。
其下界年龄约8Ma, 即形成于晚、中新世纪, 过去由于其含有较多的三趾马化石而被称之为三趾马红土。
关于其成因, 还存在争议, 一般认同风成说。
和黄土相比, 红粘土没有湿陷性, 但是其在暴露地表时容易龟裂, 成为破碎颗粒。
野外剖面中可见红粘土和钙质结核层交替成层分布。
压实后水稳性较好, 强度较高。
1.定义红粘土是碳酸盐岩系地区, 由石灰岩, 白云岩等(属碳酸盐类岩石)在亚热带温湿气候条件下, 经风化, 残积、坡积或残—坡积所形成并覆盖于基岩上, 呈棕红、褐黄等色的高塑性粘土。
2.分布红粘土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四川东部、广西、安徽、粤北及鄂西、湘西等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带的顶部和山间盆地、洼地、缓坡及坡脚地段。
3.分类其液限大于或等于50%, 上硬下软, 具有明显的失水收缩性, 裂隙发育, 称为原生红粘土;原生红粘土经再搬运, 沉积后仍保留红粘土的基本特征, 液限大于45%的土称为次生红粘土。
从红粘土的形成过程分析可以看出, 由于物质的来源的差异及经历不同程度的红粘土化作用, 形成的红粘土类型不同:一类是各种岩石的残积(或局部坡积)风化壳上部的原生残积红粘土(经过再搬运而形成的, 称为次生红粘土);(1)一类是非残坡积成因, 在氧化环境中经过搬运、沉积、红粘土化作用而形成的红粘土。
(2)我国分布最广的红粘土有如下几类:(3)花岗岩残积红粘土: 华南各地广泛分布着燕山期花岗岩类, 发育着较厚的红色风化壳, 表层全风化带为残积土。
根据其成分和结构特征, 可分为均质红粘土、网纹红粘土和杂色粘性土, 前两者统称残积红粘土。
(4)玄武岩残积红粘土: 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 第四纪期间多期大面积喷发的玄武岩, 经分化后, 形成厚薄不等的风化壳, 其表层的红色粘性土就是残积红粘土。
红粘土工程地质特征研究综述报告
![红粘土工程地质特征研究综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9267ec8b4daa58da0114ae9.png)
红粘土工程地质特征研究综述报告学院:建设工程学院导师:王清姓名:谷复光学号:2005631007红粘土属于一种特殊性粘土,因其具有裂隙性、收缩性和地层分布不均匀性等不良特征,从工程处置角度来看属于一种难以对付的土,即问题土。
但红粘土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其中贵州、云南、湖南和广西等地区覆盖面很广,工程问题也较为突出。
时值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建设中将会频繁地面临难以处理的“灾害性”土的困扰,而其中水对红粘土路基的影响问题乃是众多关键技术难题中的问题之一。
红粘土的水敏性是其裂隙性和收缩性发生的诱导因素,“吸水软化,失水开裂”是其典型的水敏性特征。
红粘土路基土在不利水分的侵蚀下,其物理力学性质将发生急剧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导致路基沉陷、纵裂、浅层滑塌等病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修筑在地表浅层的路基与大气和地下水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为了研究温度场和水分场对路基强度及其变形的影响,应对土体含水量分布随初始填筑状态的变化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水分对红粘土的作用规律和红粘土路基应力场与变形场特征,这些都是有效预防路基病害的前提条件。
红粘土属于一类典型的特殊土,其独特的工程性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具有高含水量、高塑性、高孔隙比、密度低、压实性差等不良物理性质;另一方面却具有高强度、中低压缩性的力学特性。
在被普遍认为是比较好的天然地基和较好建筑材料的同时,却因胀缩性、裂隙性与分布不均匀性(主要指上硬下软)等工程地质特性而存有很大的工程隐患。
高岱等(1964)描述了贵州地区碳酸盐岩红粘土的特殊工程特征,并首次将其作为一种特殊土对待。
1977年纳入《工业与民用建筑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并给予了红粘土正式的定义。
其工程特征主要包括:渗透、压缩、收缩、强度与变形等特性。
压实是加固土体的一种古老而又经济的工程处理方法,Quinonesle(l963)在分析大量的红粘土现场和室内试验基础上,指出影响压实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分为两大类:①红粘土的红土化过程;②试样的配置与试验方法。
红粘土的土壤特征
![红粘土的土壤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a448dd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e.png)
红粘土的土壤特征
红粘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特征包括:
1. 颜色:红粘土的显著特征是其明亮的红色或红褐色。
这是由于其中富含铁氧化物(如赤铁矿)。
2. 粘性:红粘土的质地粘性较高,容易粘在手指上或形成团状。
这是由于其颗粒细小而粘聚。
3. 质地:红粘土的质地通常较细腻,其颗粒直径通常在0.002
至0.05毫米之间。
4. 水分保持能力:红粘土由于粘性大、颗粒间隙小,具有良好的水分保持能力。
它可以在干旱时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并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5. 风化程度:红粘土常常是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作用形成的。
风化过程会破碎岩石,并将其颗粒变得更加细小。
6. 养分含量:红粘土通常含有丰富的养分,如有机质、微量元素和养分盐。
这使得红粘土成为一种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7. 潮湿性:红粘土在潮湿时会变得非常粘稠,形成泥浆状的状态。
这种特性在降雨较多的地区可能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度饱和,容易引发土壤液化和冲刷。
总而言之,红粘土具有红色、粘性、细腻、保水能力强等特征,适宜植物生长。
但在湿度过高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地质学红黏土讲义
![地质学红黏土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dd84f3b4a0116c175f0e4892.png)
《工程地质学》讲义——红黏土小组成员:红黏土是指在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碳酸盐类延时及其间夹的其它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高塑性粘土。
红黏土一般呈褐色、棕红等颜色。
红黏土及次生红黏土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云贵高原、四川东部、广西、粤北及鄂西、湘西等地区的低山、丘陵地带顶部和山间盆地、洼地、缓坡及坡脚地段。
红黏土的一般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和孔隙比很大,但其强度高、压缩性低,工程性能良好,它的物理力学性质间具有独特的变化规律,不能用其他地区的、其他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相关关系来评价红黏土的工程性能。
红黏土的矿物成分除仍含有一定数量的石英颗粒外,大量的黏土颗粒则主要为多水高岭石、水云母类、胶体SiO2及赤铁矿、三水铝土矿等组成,不含或极少含有机质。
红黏土的一般物理力学特征天然含水量高密度小高塑性由于塑限很高,所以尽管天然含水量高,一般仍处于坚硬或硬可塑状态一般呈现较高的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不具有湿陷性红黏土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很大,但却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以及不具有湿陷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其生成环境极其相应的组成物质和坚固的粒间连接特性。
红黏土呈现高孔隙性首先在于其尅里组成的高分散性,是黏粒含量特别多和组成这些细小黏粒的含水铁铝氧化物在地表高温条件下很快失水而相互凝聚胶结,从而较好地保存了它的絮状结构的结果。
红黏土的天然含水量很高,也是由于其高分散性,表面能很大,因而吸附大量水分子的结果。
同时,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分布地区环境地表温度高,又处于明显的地壳上升阶段。
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范围及其规律性在沿深度方向,随着深度的加大,其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和压缩性都有较大的增高,状态有坚硬、硬塑可变为可塑、软塑以至流塑状态,因而强度则大幅度降低。
在水平方向,随着地形地貌及下伏基岩的起伏变化,红黏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也有明显的差别。
平面分布上次生坡积红黏土与红黏土的差别也较显著裂隙对红黏土强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红黏土具有较小的吸水膨胀性,但具有强烈的失水收缩性。
红粘土_精品文档
![红粘土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3f57c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75.png)
红粘土简介红粘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建筑、农业和土壤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红粘土呈现出明显的红色,其含有丰富的氧化铁和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固结性。
本文将介绍红粘土的形成机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主要应用领域。
形成机制红粘土的形成与地质历史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通常,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岩石通过风化和侵蚀分解成细粒土壤颗粒。
红粘土主要是由石英、粘土矿物和氧化铁等组成的。
氧化铁赋予了红粘土明显的红色。
物理性质红粘土是一种细粒土壤,其粒径通常小于0.002毫米。
相比其他类型的土壤,红粘土的比表面积较大,吸水性强。
红粘土的黏性和塑性使得其容易黏在物体表面,同时也使得其容易形成块状,难以渗透。
红粘土的保水性较好,利于植物根系吸水和养分吸收。
此外,红粘土在干燥的环境下会收缩,导致土壤表面出现裂隙。
化学性质红粘土富含氧化铁和有机物质,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特点。
红粘土具有一定的酸性,其pH值通常在5-7之间。
由于土壤颗粒表面的含羟基团,红粘土能够吸附和解离水中的离子和分子,对土壤中的养分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此外,红粘土还能吸附某些有毒物质,对环境修复和污染防治具有一定的潜力。
主要应用领域红粘土在建筑、农业和土壤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红粘土常用于砖瓦制造。
红粘土经过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砖块,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园林和景观设计中。
在农业领域,红粘土具有较好的保水和肥力特性,适合作为土壤改良剂。
红粘土能够增加土壤保水性和肥力,并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
在土壤科学领域,红粘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被广泛用于土壤分类和研究。
红粘土对土壤中养分的吸附和释放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红粘土的性质和行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总结红粘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由于其良好的黏性和塑性,红粘土在建筑、农业和土壤科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红粘土地基
8.1 一般规定
8.1.1颜色为棕红或褐黄,覆盖于碳酸盐岩系之上,其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性粘土,应判定为原生红粘土。
原生红粘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其特征,且液限大于45%的粘土,判定为次生红粘土。
红粘土具有失水收缩、裂隙发育、上硬下软的特征。
8.1.2红粘土除按成因分类外,根据工程需要还有必要进行工程分类:
1. 红粘土的状态可按表8.1.2-1中的含水比a w进行划分也可以按液性指数I L划分。
注:a w=w/w L
2、红粘土的结构可根据其裂隙发育特征按表8.1.2-2分类。
3、红粘土在缩后复浸水时表现出不同的水稳性和工程特性,红粘土的复浸水特性课可按表8.1.2-3分类。
表8.1.2-3 红粘土的复浸水特性分类
注: I r =w L /w P ,I r ′=1.4+0.0066 w L
4、红粘土地基均匀性可按表8.1.2-4分类。
注1:当单独基础的总荷载
1p 为500~3000kN /柱,条形基础荷载2p 为l00~250kNm 时,表中Z 值可按
下式确定: 单独基础:()5.111+=P Z m Z
条形基础:()5.422-=P Z m Z 式中Z 1 、Z 2 系数: Z 1可取0.003m /kN ,Z 2可取0.05m /kN 。
注2:当箱(筏)基础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30m 时,Z (m )=b(2.5-0.4㏑b)
8.2 .红粘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8.2.1 红粘土场地的岩土工程测绘和调查除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8章规定外,还应着重查明以下内容:
1、不同地貌单元红粘土和次生红粘土的分布、厚度、物质组成、土性等特征及其差异;
2、下伏基岩岩性、岩溶发育特征与红粘土土性、厚度变化的关系;
3、地裂分布、发育特征及其成因;土体结构特征;土体中裂隙的密度、深度、延展方向及其发展规律;
4、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布、动态变化及其红粘土状态垂向分带的关系;
5、已有建筑物开裂原因分析;当地勘察、设计与施工经验等。
8.2.2 红粘土地基勘探点应沿建筑轴线布置,并应取较密的间距查明红粘土厚度和状态的变化,各阶段勘探点的间距和勘探孔的深度可按下列规定执行。
1、初步勘察勘探点间距宜取30~50m ,其中控制性勘探点宜占勘探点总数
的1/5~1/3。
对变形均匀地基,勘探孔的深度可按表8.2.2-1确定。
表8.2.2-1 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m)
对变形不均匀地基,勘探孔应深入稳定分布的岩层.
2、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对变形均匀地基宜取12~24m,对不均匀地基宜取6~12m。
厚度和状态变化大的地段,勘探点间距还可加密。
独立基础宜一柱一点,基底面积大的设备基础或礅基宜布置多点,钻探施工顺序宜先疏后密,先鉴别土性后取土试样。
3、详细勘察的勘探孔深应能控制红粘土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0m时,勘探孔的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对条形基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1.5倍,且不应小于5m。
4、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详细勘察控制性勘探点不应少于勘探点总数的1/3。
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一般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达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
5、对基础底面下红粘土层厚度小于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的不均匀地基,详细勘察的一般性勘探孔应钻至完整、较完整基岩面;控制性勘探孔应深入完整、较完整基岩3~5m。
6、在基岩浅层岩溶发育地区,当红粘土中分布有土洞、松软土时,应适当加密勘探孔查明土洞的成因、形态、规模和发展趋势,勘探孔应深入溶洞或土洞洞底完整岩(土)层3~5m。
7、当建筑物拟用红粘土层之下的基岩作端承桩时,宜在每个桩位布置勘探孔按岩溶地基勘察有关规定进行桩基勘察。
8.2.3红粘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探及测试按下列规定执行:
1、采用钻探、原位测试,取土样室内试验等勘察手段;
2、钻探施工应干作业,一般鉴别土性、采取质量等级为Ⅲ~Ⅳ级土样的勘
探孔,可采用冲(锤)击钻进方式;采取质量等级为Ⅰ~Ⅱ级土样和原位测试的勘探孔应采用回转钻进;也可以采用冲(锤)击钻进鉴别描述土性,在预计取Ⅰ~Ⅱ级土样或原位测试位置1m以上改用回转钻进。
对红粘土地裂的勘探应采用挖探。
3、采取质量等级为Ⅰ~Ⅱ级的土样,必须使用与质量等级相对应的取土器,并用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或者重锤少击法取样,也可以在探井中切块取样,具体操作方法应按现行标准《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执行。
4、原位测试与取土试样应按红粘土土质单元进行,原位测试可采用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对软塑、流塑状土,可采用旁压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对浅部红粘土地基还可采用轻便触探。
5、红粘土地基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初步勘察可占勘探点总数的1/4~1/2;详细勘察时每栋主要建筑物不宜少于3个,各土质单元参加统计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
6、除测定红粘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外,对裂隙发育的红粘土应进行三轴剪切试验或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评价边坡稳定时,宜进行重复剪切试验;判别红粘胀缩性可进行收缩试验、50kpa压力下的膨胀试验和复浸水试验。
8.2.4地下水位观测点应按地下水径流方向布置,需测定地下水流量及土的渗透性时,应进行专门的试验。
8.3 红粘土地基岩土工程评价
8.3.1 地基承载力评价
1红粘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采用静载荷试验和其他原位测试(如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旁压试验等)、理论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按查表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见附录C的表C.0.2-3。
2当基础浅埋、外侧地面倾斜或有临空面以及存在较大水平荷载时,应结合以下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其承载力:
(1)土体结构和裂隙对承载力的影响;
(2)开挖面长时间暴露,裂隙发展和复浸水对土质的影响;
(3)地表水体下渗的影响;
(4)有不良地质作用的场地,建在坡上或坡顶的建筑物,以及基础侧旁开挖的建筑物,应评价其稳定性。
8.3.2 红粘土要进行胀缩性评价,应注意下列问题:
1轻型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应大于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
2炉窑等高温设备的基础应考虑地基土不均匀收缩变形的影响。
3开挖明渠时,应考虑土体干湿循环中胀缩的影响。
4石芽出露地段应考虑地表水下渗、冲蚀形成地面变形的可能性。
5基坑开挖时,宜采取保湿措施,边坡应及时维护,防止失水干缩。
8.3.3红粘土地基的岩土工程评价除按有关规定内容与要求进行外,尚需注意
下列各点:
1根据工程需要划分出红粘土类型的空间分布,并分别提出特性参数及工程评价;
2避免建筑物跨越地裂密集带或深长地裂;
3 人工削坡使原来埋藏于深处含水量高的土体外露地表失水收缩、发育裂隙,一旦遇水浸润便湿化、崩解,易造成边坡失稳。
4干旱季节在大范围推土方区,地表土体失水收缩作用尤为明显,特别是对兴建砖混结构低矮建筑物,在其周围地面应尽快恢复植被,加强保湿。
最好是推土整平并经历一个对一般轻型建筑物的水文年后再作基础施工。
5为充分利用红粘土上硬下软的特性,发挥浅部硬层的强度,减轻下卧软层受到的压力,对一般轻型建筑物的基础应尽量浅埋;但因浅部土体具有失水收缩的特性,基础埋置又必须深于大气影响急剧层的深度。
如果采用天然地基难以解决上述矛盾,则宜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下卧岩石作桩(墩)基础。
8.4 红粘土地基处理与检测
8.4.1当红粘土地基不能满足承载力或变形要求时,可采用以下地基处理措施:
1、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水泥粉煤灰或水泥粉煤灰夹碎石(CFG)桩形成复合地基使之补强。
2、对于岩土组合的不均匀地基,当坚硬、硬塑状土体强度满足一般建筑物承载力要求但部分出露有基岩、石芽、或大块孤石时,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可将其开凿整平在其上作砂褥垫层;当石芽密布且石芽间分布有较厚的软土时,可用碎石、土夹石将其置换。
8. 4. 2红粘土地基发育土洞、松软土时,应予处理:
1、对浅层土洞,应清除洞中软土,抛填块(碎)石,面层用粘土夯填,然后高压注入混凝土将洞中空隙充填。
上部结构应采用梁板跨越。
2、对深埋土洞,宜通过钻孔灌填砂、砾石,然后采用双液灌浆自下而上对其封堵、固结处理。
8. 4. 3 当红粘土地基处理不能满足地基设计要求时,应采用嵌岩桩基础形式,8.4.4 红粘土地基检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属于甲级建筑物和在变形不均匀地基的乙级建筑物应进行建筑物施工及建成后的沉降监测,对重要边坡工程除进行边坡变形监测外,还应对土的湿度状态和裂缝随季节变化观测;对建筑物和边坡的变形监测应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1-2007规定执行。
2、对变形不均匀地基或有土洞分布时,可进行基底钎探查明土层厚度、石芽位置、土洞形态与埋深;
3、对基底红粘土状态的鉴别除手搓法外,还可用袖珍贯入仪测定,必要时可采取保湿土试样。
4、.地基验槽时,可用轻便触探测试校验红粘土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