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区块链技术安全白皮书
![区块链技术安全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f450662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a.png)
区块链技术安全白皮书1目录 contents一 、 简述 ................................................................2二、 基础网络安全风险 ....................................................332.1数据层:信息攻击与加密算法攻击 ..............................................32.2网络层:节点传播与验证机制风险 ..............................................2.3解决方案与建议...............................................................4三、 平台层安全风险 .....................................................53.1共识层:常见共识机制安全性对比 ..............................................553.2激励层:发行与分配机制风险 ...................................................63.3合约层相关安全风险 ..........................................................63.4解决方案与建议...............................................................四、 应用层安全风险 .....................................................774.1 节点常见安全问题 ..............................................................4.2 加密资产钱包安全性对比 .......................................................9114.3 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常见安全问题 ..................................................五 、 小结 ................................................................13一、 简述区块链技术目前的发展方兴未艾,大多的技术和应用处于试验阶段,目前发生的安全事件多集中出现于加密资产相关领域,给用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行业关注。
区块链数字货币白皮书商业计划书PPT模板
![区块链数字货币白皮书商业计划书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f54804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3.png)
“BTC”数字货币白皮书PPT
China Minsheng Bank summary report template
/ 互联网+/商业计划书/ 区块链+/商务演示/
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
目录/CONTENTS
01 区块链的起源 02 我们的团队与公司 03 众筹与私募 04 交易所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55 70 85 40 60 80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加 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 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 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 加相关标题文字。
请替换文字内容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点击添 加相关标题文字。
核心成员介绍
姓名:XXX
具有 12 年 Linux/windows 环 境下的 C/C++程序设计开发 经验,熟知 Linux下的网络编 程,POSIX 多线程编程及 STL 编程
姓名:XXX
具有 12 年 Linux/windows 环 境下的 C/C++程序设计开发 经验,熟知 Linux下的网络编 程,POSIX 多线程编程及 STL 编程
02
智能合约
主要基于区块链系统里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 , 自动地实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如新 区块的自动记录。便利快速只能。
03
非对称加密
即在加密和解密的进程中使用一个“密钥对”,“密钥对”中的两个密钥具有非对称的特点,即在信息发送进程 中,发送方通过一把密钥将信息加密,接收方在收到信息后,只有通过配对的另一把密钥才能对信息进行解密。 非对称加密使得任何参与者更容易达成共鸣,将价值交换中的摩擦边界降到最低,还能实现透亮数据后的匿名性, 保护个人隐私
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安全技术白皮书说明书
![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安全技术白皮书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4af6a3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c.png)
华为终端云服务(HMS )安全技术白皮书文档版本V1.0 发布日期 2020-05-19华为终端云服务(HMS),安全,值得信赖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地址: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新城路2号网址:https:///cn/PSIRT邮箱:****************客户服务传真:*************目录1简介 (1)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华为的最高纲领 (2)2基于芯片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安全 (4)麒麟处理器集成安全芯片 (4)敏感个人数据在安全加密区处理 (5)EMUI安全加固及安全强制管理 (6)3安全业务访问 (7)密码复杂度 (7)图形验证码 (7)帐号保护和多因子认证 (8)风险操作通知 (8)启发式安全认证 (8)儿童帐号 (8)帐号反欺诈 (8)保护帐号的隐私 (9)4加密和数据保护 (10)EMUI数据安全 (10)加密密钥管理和分发 (11)认证和数字签名 (12)可信身份认证和完整性保护 (13)信任环TCIS (13)5网络安全 (14)安全传输通道 (14)云网络边界防护 (14)安全细粒度VPN保护 (15)主机和虚拟化容器保护 (16)多层入侵防护 (16)零信任架构 (17)漏洞管理 (17)运营审计 (18)6业务安全 (19)云空间 (19)天际通 (20)查找我的手机 (21)浏览器 (21)钱包/支付 (22)业务反欺诈 (24)7应用市场和应用安全 (25)应用市场和应用安全概述 (25)开发者实名认证 (26)四重恶意应用检测系统 (26)下载安装保障 (27)运行防护机制 (28)应用分级 (29)快应用安全 (29)软件绿色联盟 (30)定期发布安全报告 (30)开放安全云测试 (30)8 HMS Core(开发者工具包) (32)HMS Core框架 (32)认证凭据 (33)业务容灾 (34)华为帐号服务(Account kit) (34)授权开发者登录 (34)反欺诈 (34)通知服务(Push Kit) (34)身份认证 (35)Push消息保护 (35)Push消息安全传输 (36)应用内支付服务(In-App Purchases) (36)商户和交易服务认证 (36)防截屏录屏 (36)防悬浮窗监听 (36)禁止口令密码输入控件提供拷出功能 (36)广告服务(Ads Kit) (37)高质量的广告选择 (37)反作弊系统 (37)数据安全 (37)云空间服务(Drive Kit) (38)认证授权 (38)数据完整性 (38)数据安全 (38)业务双活与数据容灾 (38)游戏服务(Game Kit) (39)数据保护 (39)用户授权 (39)用户身份服务(Identity Kit) (39)钱包服务(Wallet kit) (40)系统环境安全识别能力 (40)卡券数据安全(仅中国支持) (40)运动健康服务(Health Kit) (41)用户数据访问控制 (41)数据加密存储 (41)线上快速身份认证服务(FIDO) (41)本地认证(BioAuthn) (42)外部设备认证 (42)数字版权服务(DRM Kit) (43)硬件级安全运行环境 (43)安全视频路径 (43)安全时钟 (44)DRM证书认证 (44)安全传输 (44)机器学习服务(ML Kit) (44)ML算法包APK安全 (45)数据处理 (45)近距离通信服务(Nearby Service) (45)定位服务(Location Kit) (46)用户授权 (46)数据存储 (47)位置服务(Site Kit) (47)地图服务(Map Kit) (47)情景感知服务(Awareness Kit) (48)分析服务(Analytics Kit) (48)服务端防仿冒 (48)数据安全传输 (48)服务器数据隔离 (49)动态标签管理器服务(Dynamic Tag Manager) (49)防仿冒 (49)有限的API代码执行权限 (50)动态标签代码安全管理 (50)安全检测服务(Safety Detect) (50)系统完整性检测(SysIntegrity) (50)应用安全检测(AppsCheck) (51)恶意URL检测(URLCheck) (52)虚假用户检测(UserDetect) (52)9隐私控制 (53)本地化部署 (53)数据处理清晰透明 (54)最小化数据获取 (54)数据主体权利与隐私控制 (55)数据处理者义务 (56)数据隔离 (56)差分隐私 (56)联合学习 (57)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57)10安全和隐私认证及合规 (58)ISO/IEC 27001/27018认证 (58)ISO/IEC 27701认证 (59)CSA STAR 认证 (59)CC认证 (59)PCI DSS认证 (60)华为帐号EuroPriSe认证 (60)11展望 (61)关注安全技术,保护用户并对用户赋能 (61)巩固防御机制,提升安全能力,共建安全生态 (62)做好准备,应对颠覆性技术带来的威胁 (62)A缩略语表 (64)注:由于不同型号或不同国家市场特性的差异,部分能力仅在部分市场可用,具体以产品说明为主,本文其他地方不再单独说明。
华为园区网络CampusInsight技术白皮书
![华为园区网络CampusInsight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def7e558964bcf84b9d57bff.png)
华为园区网络CampusInsight 技术白皮书目录1产品概述 (1)2关键技术说明 (2)2.1整体架构 (2)2.2Telemetry (3)2.3数据采集 (3)2.4数据流 (4)2.5AI 动态基线 (5)2.6问题分析 (5)2.6.1接入类问题 (6)2.6.2性能类问题 (7)2.6.2.1高信道利用率 (7)2.6.2.2弱覆盖 (9)2.6.2.3非5G 优先接入 (10)2.6.2.4空口拥塞 (12)2.6.3问题列表 (12)2.7协议回放 (14)2.8质差用户相关性分析 (15)2.9音视频应用质量感知 (16)3典型案例 (18)3.1用户全旅程体验可视 (18)3.2弱信号覆盖问题 (19)3.3空口拥塞问题 (21)3.4高干扰问题 (22)3.5高信道利用率问题 (24)3.6PoE 供电问题 (25)1 产品概述大数据时代,传统的基于指定规则的运维模式已经支撑不了用户对网络的运维需求,自动化运维的不足,日益凸显:●传统网管分钟级数据采集,无法实时、精准采集;有可能错过故障发生时间●传统网管仅监控性能指标,无法准确感知用户体验,缺少用户和网络的关联分析●传统网管缺少有效的结合场景的问题识别及分析能力,只能监控、统计失败事件利用网络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智能运维,提升用户运维效率已经刻不容缓。
华为CampusInsight 网络智能分析平台,颠覆传统聚焦资源状态的监控方式,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运维领域,基于已有的运维数据(设备metrics、终端日志等数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及更多高级分析技术,将网络中的用户体验数字化,辅助客户及时发现网络问题,改善用户体验。
每时刻每用户全旅程体验可视●每时刻:基于Telemetry 技术,动态秒级抓取网络KPI 数据,故障可回溯。
●每用户:通过多维度采集数据,实时呈现每个用户的网络画像,全旅程网络体验(谁、何时、连接至哪个AP、体验、问题)可视。
解读区块链白皮书(邹均)
![解读区块链白皮书(邹均)](https://img.taocdn.com/s3/m/5c4c0a1816fc700abb68fc94.png)
解读区块链白皮书邹均总目录1:白皮书介绍2: 为什么要解读区块链白皮书3:区块链白皮书解读方法要点4:区块链白皮书案例解读4.1 区块链平台白皮书4.2 部委区块链白皮书4.3 地方政府区块链白皮书4.4 互联网公司区块链白皮书4.5 区块链白皮书反面教材5:小结白皮书介绍●白皮书-Whitepaper●最早来源于英国政府的政策文件,后面广泛用于商业上的文宣●一个权威的报告或是向读者告知一个复杂问题的精确指南,同时会阐述作者对该问题的思想和观点。
其目的是帮助读者理解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做出一个决策。
---维基百科●白皮书和论文(Research Paper)区别●论文●论文一般分会议论文或期刊论文。
论文一般需经过同行的审阅,获得接受批准才能发表●一般来说论文要求比较严谨,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包括结构、格式、引用等●论文偏理论、重在新发现、论据充分、逻辑严谨、科学性强●白皮书●白皮书则比较灵活,一般是作者自主发表而无需他人审核、批准接受●白皮书重在实际应用,侧重应用创新和实操中的指导性文件白皮书与区块链的关系●白皮书是区块链的必要条件●中本聪白皮书开启区块链新时代●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各种白皮书像雨后春笋,催生不同区块链●Ripple白皮书●比特股白皮书●未币NXT白皮书●以太坊白皮书●恒星币白皮书●零现金(ZeroCash)白皮书…●白皮书在虚拟货币投资热中已成为ICO招股书●如何在雨后春笋似出现的白皮书中辨识有技术创新的,以及庞氏骗局的白皮书?总目录1:白皮书介绍2: 为什么要解读区块链白皮书3:区块链白皮书解读方法要点4:区块链白皮书案例解读4.1 区块链平台白皮书4.2 部委区块链白皮书4.3 地方政府区块链白皮书4.4 互联网公司区块链白皮书4.5 区块链白皮书反面教材5:小结为什么要解读区块链白皮书?●区块链白皮书的价值●了解相关区块链平台最快捷、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来源;●宣示立场、理念,营销推广区块链产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
华为云Stack解决方案白皮书
![华为云Stack解决方案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983c59f805087632311212c4.png)
华为云Stack 解决方案白皮书KunLun AtlasTaishanDoradoFusionCube运营与运维编排服务目录Hi182xCPU 智能SSD 控制器Ethernet RouterContainerVirtualization传统业务加速云化,创新业务高速增长,海量数据价值日益凸显,业务开发和发布需要更加敏捷,企业IT 对全栈云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
华为云Stack 全栈云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助推器!华为云Stack 是一个全栈云解决方案,提供的云服务横跨IaaS ,PaaS , DaaS ,不仅能支持传统业务云化,大数据分析,还可支持创新业务上云,混 合云等业务场景,云服务多达60+,华为云Stack 联合各行业合作伙伴,为客 户提供端到端的云化解决方案,助力各行业实现业务云化转型。
方案架构IaaSPaaSDaaS运营商政府金融 医疗能源交通全栈平台多类型应用云化:提供适配各行业场景的传统业务、数据业务、创新业务迁移上云丰富的IT 资源:提供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大数据等资源,并提供全面的数据备份,业务安全方案,保证数据和业务安全可靠平滑架构演进:业务可在虚拟化、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多种部署形态中承载全栈生态适配重点行业云化转型场景,联合ISV,构筑行业生态联盟与运营商BOM软件供应商合作,聚焦NFV场景,提供最佳解决方案携手大数据应用厂商,为政府打造端到端大数据方案联合视频处理,图形识别厂商,打造智能公共安全和警务大数据与银行方案ISV合作,打造安全可信的金融大数据系统全栈服务全行业最佳实践:构建行业上云能力中心,覆盖运营商、政府、金融等领域1000+主流应用,对这些场景具备很强的专业服务能力,全球有5000+工程最佳实践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IaaS、PaaS、DaaS 业务上云的咨询、评估、迁移、优化、运营运维,持续演进的规划设计能力弹性云服务器ECS 镜像服务IMS 裸金属服务器BMS SAP HANA服务弹性伸缩AS云硬盘EVS 对象存储服务OBS 弹性文件服务SFS虚拟私有云VPC 弹性负载均衡ELB 虚拟专有网络VPN 弹性IP EIP 虚拟防火墙VFW 安全组SG 云专线SNAT网关云硬盘备份VBS 云服务器备份CSBS 云服务器容灾CSDR 云服务器高可用CSHA 云硬盘高可用VHA 容灾即服务备份即服务主机安全HSS 数据库安全DBSS 边界防火墙EdgeFW 安全态势感知SSA 安全指数服务SIS 程序运行认证服务ARS 网页防篡改WTP Web应用防火墙WAF 云堡垒机CBH 漏洞扫描服务VSS 密钥管理服务KMS 数据加密服务DEW 云防火墙CFW 数据库审计DASA 云容器引擎CCE 云服务目录CSC 分布式缓存DCS 分布式消息DMS 分布式数据库DDM API网关(APIG) 微服务引擎CSERDS for MySQL RDS for SQL Server RDS for PostgreSQLHadoop服务分析型数据库服务ADS Hadoop集群服务HCSVMware Hyper-V Power VMOracle服务数据复制服务DRSvAPP服务消息通知服务SMN 邮箱即服务华为云AWS Azure 云服务清单关键信息混合云服务异构云资源池管理服务大数据服务数据库服务PaaS服务安全服务灾备服务网络服务存储服务计算服务多云协同:一个软件管理多个云,支持与华为云,AWS ,Azure 混合,支持异构VMware ,Hyper-V ,PowerVM 资源池 精细化管理:多达5级VDC ,完全匹配企业复杂组织运作;细粒度授权,支持多级审批,精准控制用户权限智能管云立体化监控:可定制报表和大屏,从物理设备,资源池,到租户应用全方位监控。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https://img.taocdn.com/s3/m/674c02de9ec3d5bbfd0a7467.png)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编写单位: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2016年10月18日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国际产业格局加速重塑,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这一轮变革中,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是引领新一轮变革的主导力量。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近年来已成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许多国家政府研究讨论的热点,产业界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已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能力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蚂蚁金融云、万向控股、微众银行、乐视、万达网络、平安科技等骨干企业,开展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专题研究,编撰形成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白皮书总结了区块链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核心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场景,提出了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标准化路线图等相关建议。
白皮书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希望各界共同努力,积极把握区块链发展趋势和规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速推动我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司长2016年10月内 容 摘 要近两年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个发达国家政府先后发布了有关区块链的系列报告,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在国内,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IT企业和制造企业积极投入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发展势头迅猛。
华为敏捷园区解决方案 SAC智能应用控制技术白皮书
![华为敏捷园区解决方案 SAC智能应用控制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3c97036402768e9951e738b4.png)
1.1 产生背景 ............................................................................................................................................................. 4 1.2 解决思路 ............................................................................................................................................................. 4 1.3 方案简介 ............................................................................................................................................................. 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网址:
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邮编:518129
文档版本 v2.1 (2015-09-21)
华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说明书
![华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00d19e5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5.png)
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01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前言前言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迈向智能化,比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正在重塑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作为智能世界和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数据中心迎来了蓬勃发展。
同时,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和使命,绿色低碳变成世界新的主题,也是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面对ICT技术快速演进、建设需求激增以及绿色低碳要求,数据中心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将进入新的时代。
什么是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华为携手全球数据中心行业领袖和技术专家,举办了系列“松湖论道”下一代数据中心研讨会,深入探讨了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并就下一代数据中心定义达成重要共识。
未来已来,相信集业界专家智慧共同定义的下一代数据中心,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目录前言 01智能化与低碳化推动数据中心快速、高质量发展 031.1 数字经济促进数据中心快速增长 04 1.2 碳中和对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04下一代数据中心052.1 低碳共生 062.1.1 全绿色:源头绿色化,与自然共生 062.1.2 全高效:PUE→xUE,评价体系从单指标到多指标 072.1.3 全回收:全生命周期,资源回收利用最大化 082.2 融合极简 092.2.1 架构极简,孕育建筑与机房新形态 092.2.2 供电极简,部件重定义,链路重塑 112.2.3 温控极简,冷热交换效率最大化 122.3 自动驾驶 132.3.1 运维自动,实现无人值守 142.3.2 能效自优,从制冷到“智”冷 142.3.3 运营自治,资源价值最大化 152.4 安全可靠 162.4.1 主动安全,事后到事前,故障快速闭环 172.4.2 架构安全,从器件到DC,全方位构筑安全防线 17总结语1804下一代数据中心白皮书智能化与低碳化推动数据中心快速、高质量发展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变革,在加速创新的数字技术驱动下,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GDP增长的主引擎。
华为XH628V3服务器节点白皮书
![华为XH628V3服务器节点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7a877d983186bceb19e8bb94.png)
华为XH628 V3 服务器节点 白皮书文档版本 01发布日期2016-04-05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6。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客户服务邮箱:support@客户服务电话:4008302118目录1 功能 (1)2 外观 (2)3 对外接口 (6)4 指示灯 (8)5 物理结构 (10)6 主板布局 (14)7 逻辑结构 (16)8 技术参数 (18)9 产品特点 (20)10 部件选型 (23)11 系统管理 (28)12 维护 (30)13 通过认证 (33)1 功能XH628 V3服务器节点(以下简称XH628 V3)是华为X6800服务器的双路4U4存储均衡型服务器节点,为突破能源限制、提升系统存储密度而创新设计,具有更高的性能、超高的存储密度、易管理易维护等特点。
XH628 V3通过HDD硬盘抽屉可配置12块3.5或2.5英寸高速硬盘,最大支持16个DDR4 内存,4块PCIe标卡,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大容量的本地存储能力和丰富的对外接口扩展能力,适合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
X628 V3可支持2种灵活配置:●前置2*2.5英寸SATA/SSD硬盘。
华为物联网安全技术白皮书
![华为物联网安全技术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9e33cf5bde80d4d8d15a4fb9.png)
1
重影响
T、
、
法
9 20
620
联网 、
在的 件M
网的
、 网在 用 2016
因物联网安全事件
的 组织
视2 有 的 13.4
物联网 的
2.3.1
计
物联网设
设
在
动
同件
联网设 的 用
10
用 加 操作和安全协 的
的设 中 例
化
有
物联网设
动的
放在
在 物联网终端 在 的
物联网终端的安全
及的 中
在 方物 要
2.3.2 终端 性
关
合 为 安全
挑战
在
、
及方
物联网安全实践
物联网安全生态
结
5
物联网安全
要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架构的基
2.3.6 性 事
的景
在
实 动化和
物有
“” “”
物联网
愿景
为 实的重要 动 例
的愿景
的
和
有 的端 端
“ ”愿景 有
景有
有构
有景
有和的
方物
联网安全
的界
要 端 端的视角
例
、和
的 用 和加 、
同
景中 同 私 动
方
> 物联网安全架构 的重 安全架构 作 保 和 架构、标准 用和重要生态
作 为 的物联网
保和
重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架构的基
物联网安全实践
物联网安全生态
结
2
要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架构的基
物联网安全
2 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白皮书【模板】
![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白皮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53f4af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5.png)
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白皮书―FusionCloud1 OpenStack为IT基础设施交付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变革带来契机1.1 运营商及企业IT基础设施云平台建设面临的挑战运营商及企业为通过引入云计算实现对其IT基础设施与业务应用平台的升级改造,实现降低TCO、提升企业核心业务部署与运行效率的核心价值,面临如下关键挑战:1.将分布式的、多厂家异构的基础设施资源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和消费,同时不同应用也必将对基础设施资源提出完全不同的需求。
基础设施层的水平分层采购,很好地避免了Vendor-Lock-In的问题,但使得数据中心内遍布不同厂家的服务器、存储、网络和安全硬件,操作系统从Unix到Linux到Windows并存局面不可避免,大大增加了云服务抽象和统一化的难度,同时不同应用所需的云服务能力如容灾、备份需求也各不相同。
2.如何在云平台的分阶段建设中为企业创造业务价值。
不同企业数据中心建设的模式各有不同。
新建数据中心可以从头规划,使用全新理念建设可以事半功倍。
但是针对已运行多年且正在服务的数据中心不能说改造就改造,云服务带来价值再好,也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逐步改造建设。
在逐步改造的过程中如何既能满足当前业务要求,又能够保障数据中心的持续演进,是云建设必须解决的挑战。
3.多供应商如何能够在云服务中完美整合,面临商业和技术上的挑战由于IT基础设施资源池云化所带来的大颗粒和统一管控的特征,针对运营商及大型企业客户,数据中心建设的基础设施云化必然需要面临如何有效解决云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的Vendor-Lock-In问题。
多供应商在云服务中的协同,是数据中心启动改造和建设之初就应未雨绸缪的问题。
4.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并存带给云服务的挑战针对运行在运营商和企业数据中心云端的各类电信增值业务,以及IT桌面应用,以及C/S、B/S架构应用,甚至数据中心本身的营运运维,无论是个人消费者,抑或企业用户,都希望通过无所不在的固定和移动宽带网络接入这些云端应用,从而在保障业务体验一致性、连续性的前提下,实现最终个人用户与企业用户与这些云端应用的高效交互。
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
![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c61020b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0.png)
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鲲鹏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摘要:鲲鹏计算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产业,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低能耗、低成本等优势。
本白皮书围绕鲲鹏计算的定义、发展现状和趋势、应用场景、标准和生态体系等方面做出了分析和研究。
一、鲲鹏计算的定义鲲鹏计算(Kunpeng Computing)是指采用鲲鹏处理器(Kunpeng Processor)为核心的新型计算产业。
鲲鹏处理器采用华为自主研发的处理器架构,具有低能耗、高性能、低成本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域,成为新一代计算产业的重要利器。
二、发展现状和趋势目前,国内外众多企业已经开始布局鲲鹏计算产业,其中,华为以及一些国内大型企业成为了鲲鹏计算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发展,鲲鹏计算产业有望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及前景。
三、应用场景鲲鹏计算产业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并将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场景应用,例如: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鲲鹏计算的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将使得这些应用得到更加灵活高效的支持。
四、标准和生态体系标准和生态体系将成为鲲鹏计算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未来,鲲鹏计算产业将逐步形成完善的标准和生态体系,包括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优质组件和服务的建设和推广、生态伙伴关系的建立等,以便更好地支持鲲鹏计算产业发展。
结论:本白皮书基于对鲲鹏计算产业的深入研究分析,对鲲鹏计算的定义、发展趋势、应用场景、标准和生态体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关分析和展望。
未来,鲲鹏计算产业将持续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为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工信部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
![工信部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81dae43f1a37f111f0855b38.png)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编写单位: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2016年10月18日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入,国际产业格局加速重塑,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在这一轮变革中,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是引领新一轮变革的主导力量。
区块链作为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近年来已成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许多国家政府研究讨论的热点,产业界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已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能力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为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指导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蚂蚁金融云、万向控股、微众银行、乐视、万达网络、平安科技等骨干企业,开展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专题研究,编撰形成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
白皮书总结了区块链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核心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场景,提出了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标准化路线图等相关建议。
白皮书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希望各界共同努力,积极把握区块链发展趋势和规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速推动我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2016年10月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内容摘要近两年来,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个发达国家政府先后发布了有关区块链的系列报告,探索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在国内,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IT企业和制造企业积极投入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发展势头迅猛。
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华为区块链白皮书](https://img.taocdn.com/s3/m/3ac5a43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c.png)
华为区块链⽩⽪书i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前⾔区块链成为近两年热点话题,因其通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可有效解决传统交易模式中数据在系统内流转过程中的造假⾏为,从⽽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打造可信社会。
近年来各国政府机构,国际货币基⾦组织以及标准、开源组织和产业联盟等在纷纷投⼊区块链产业的拉通和应⽤。
随着区块链的产业价值的逐渐确定,区块链迅速地成为⼀场全球参与竞逐的“军备”⼤赛,中国也开始从国家层⾯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发改委委托信通院组织国内主要区块链公司进⾏区块链的顶层设计的研讨,⼯信部的信软司也在积极确定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机构)。
2018年,区块链及相关⾏业加速发展,中国将领跑全球进⼊“区块链可信数字经济社会”,我们正⾯临区块链重⼤的产业机遇。
区块链的应⽤已由开始的⾦融延伸到物联⽹、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据存证及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数据、承载⽹络等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构建的可信机制,将改变当前社会商业模式,从⽽引发新⼀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
编委会成员顾问:张⽂林、龚体、肖然、廖振钦、万汉阳、楚庆、张辉、潘秋菱、祁峰、伊志权、ZHU PEIYING、刘培、王伟、王⼩渭、LIAO HENG研究撰写:张⼩军、曹朝、胡瑞丰、刘再耀、张亮亮、周瑛达、郭兴民、吴义镇、杜伟、⽢嘉栋、WU SHUANG、姜耀国、William Michael Genovese、朱朝晖排版设计:杨少青审稿:潘秋菱、张⼩军、胡瑞丰、刘再耀、周瑛达⽬录前⾔ (ii)1 区块链的兴起 (1)1.1 区块链的起源 (1)1.2 区块链的发展路径 (2)1.3 当前区块链认识上的两⼤误区 (3)2 区块链核⼼技术及原理机制 (5)2.1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 (5)2.2 区块链的核⼼技术 (6)2.2.1 分布式账本 (6)2.2.2 共识机制 (7)2.2.3 智能合约 (8)2.2.4 密码学 (11)2.3 华为在区块链发展中进⾏的技术创新 (12)2.3.1 共识算法创新 (12)2.3.2 安全隐私保护 (13)2.3.3 离链通道 (14)3 区块链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16)3.1 区块链相关产业政策现状 (16)3.2 区块链在开源领域的发展现状 (17)3.3 区块链在标准领域的发展现状 (18)3.4 区块链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19)4 区块链的典型应⽤场景 (22)4.1 数据交易:实现数据交易的过程透明、可审计,重塑社会公信⼒ (23)4.2 ⾝份认证:验证⾝份的合法性,加速数字化社会发展 (24)4.3 新能源:打造清洁能源交易信任基⽯ (25)4.4 车联⽹:⽤区块链实现信息准确共享,构建新经济模式 (27)4.5 供应链溯源:树⽴公信⼒,构建真实交易 (28)4.6 运营商云⽹协同:解决运营商⽹络碎⽚化,构建新商业模式 (29)4.7 供应链⾦融:有效减少⾦融风险,拓展⾦融业务发展 (30)5 华为区块链的⽅案及特点 (33)5.1 华为云区块链服务(BCS:Blockchain service) (33)5.1.1 区块链服务BCS的设计原则和产品定位 (33)5.1.2 区块链服务BCS的总体逻辑架构 (34)5.1.3 区块链服务BCS平台功能特性 (36)5.1.4 区块链服务BCS系统安全保障 (41)5.1.5 区块链服务BCS的技术特⾊和优势 (43)5.2 华为对区块链的整体构想 (46)6 总结:华为对区块链未来发展判断 (48)1 区块链的兴起1.1 区块链的起源探寻区块链的机制和发展,⽐特币永远是⽆法绕过的话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前言区块链成为近两年热点话题,因其通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可有效解决传统交易模式中数据在系统内流转过程中的造假行为,从而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打造可信社会。
近年来各国政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标准、开源组织和产业联盟等在纷纷投入区块链产业的拉通和应用。
随着区块链的产业价值的逐渐确定,区块链迅速地成为一场全球参与竞逐的“军备”大赛,中国也开始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发改委委托信通院组织国内主要区块链公司进行区块链的顶层设计的研讨,工信部的信软司也在积极确定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机构)。
2018年,区块链及相关行业加速发展,中国将领跑全球进入“区块链可信数字经济社会”,我们正面临区块链重大的产业机遇。
区块链的应用已由开始的金融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据存证及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承载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构建的可信机制,将改变当前社会商业模式,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编委会成员顾问:张文林、龚体、肖然、廖振钦、万汉阳、楚庆、张辉、潘秋菱、祁峰、伊志权、ZHU PEIYING、刘培、王伟、王小渭、LIAO HENG研究撰写:张小军、曹朝、胡瑞丰、刘再耀、张亮亮、周瑛达、郭兴民、吴义镇、杜伟、甘嘉栋、WU SHUANG、姜耀国、William Michael Genovese、朱朝晖排版设计:杨少青审稿:潘秋菱、张小军、胡瑞丰、刘再耀、周瑛达目录前言 (ii)1 区块链的兴起 (1)1.1 区块链的起源 (1)1.2 区块链的发展路径 (2)1.3 当前区块链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3)2 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原理机制 (5)2.1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 (5)2.2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6)2.2.1 分布式账本 (6)2.2.2 共识机制 (7)2.2.3 智能合约 (8)2.2.4 密码学 (11)2.3 华为在区块链发展中进行的技术创新 (12)2.3.1 共识算法创新 (12)2.3.2 安全隐私保护 (13)2.3.3 离链通道 (14)3 区块链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16)3.1 区块链相关产业政策现状 (16)3.2 区块链在开源领域的发展现状 (17)3.3 区块链在标准领域的发展现状 (18)3.4 区块链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19)4 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场景 (22)4.1 数据交易:实现数据交易的过程透明、可审计,重塑社会公信力 (23)4.2 身份认证:验证身份的合法性,加速数字化社会发展 (24)4.3 新能源:打造清洁能源交易信任基石 (25)4.4 车联网:用区块链实现信息准确共享,构建新经济模式 (27)4.5 供应链溯源:树立公信力,构建真实交易 (28)4.6 运营商云网协同:解决运营商网络碎片化,构建新商业模式 (29)4.7 供应链金融:有效减少金融风险,拓展金融业务发展 (30)5 华为区块链的方案及特点 (33)5.1 华为云区块链服务(BCS:Blockchain service) (33)5.1.1 区块链服务BCS的设计原则和产品定位 (33)5.1.2 区块链服务BCS的总体逻辑架构 (34)5.1.3 区块链服务BCS平台功能特性 (36)5.1.4 区块链服务BCS系统安全保障 (41)5.1.5 区块链服务BCS的技术特色和优势 (43)5.2 华为对区块链的整体构想 (46)6 总结:华为对区块链未来发展判断 (48)1 区块链的兴起1.1 区块链的起源探寻区块链的机制和发展,比特币永远是无法绕过的话题。
区块链作为一种独立的技术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比特币系统中。
2008年一个笔名为中本聪的人(或团队)发布了一篇名为《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文章,又在2009年公开了其早期的实现代码,比特币就此诞生。
抛去比特币价格的跌宕起伏,仅探讨比特币系统本身的设计,可以把它视作一次电子货币在概念和技术上的实验:在传统的电子支付系统(如银行转账或第三方支付等)中,由银行或支付服务提供方来对验证并记录系统中发生的交易,账本在中心机构手中;而比特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发行和交易,即不需要一个中心化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或账务管理系统对交易进行验证和记录,全网共同维护更新一份相同的账本。
比特币的出现使得电子货币系统出现了由传统的“中心化账本+中介”的模式向“公共账本+共识”的模式转变的可能性,而这种转变正是由区块链技术实现的。
比特币白皮书中并没有直接提出“区块链”(Blockchain)这一概念,但其解决交易记录真实有效并不可篡改的方案可以看做区块链系统的雏形:客户端发起交易后向全网广播等待确认,系统中的节点将若干待确认的交易和上一个块的hash值打包放进一个块(Block)中并审查块内交易的真实性以形成一个备选区块;随后试图找到一个随机数使得该侯选区块的hash值小于某一特定值,一旦找到该数后系统判定该区块合法,节点向全网进行广播,其他节点对该区块进行验证后公认该区块合法,此时该区块就会被添加到链上,进而区块中的所有交易也自然被判定为有效。
此后发生的交易则依此法类推链在该区块之后,以此形成一个历史交易记录不断堆叠的账本链条。
任何对链条上某一块的改动将会导致该块hash值的变化,进而导致后续块的hash值变化与原有账本对不上,因此篡改难度极高。
比特币以上述方案为基础,由数千个分布式节点7x24小时不间断运行了近10年之久,期间未出现过重大的漏洞。
人们逐渐意识到承载比特币运行背后的区块链技术可能极具应用前景,它不该也不会仅限于在电子货币转账中使用。
1.2 区块链的发展路径电子现金交易的本质是货币(或类货币)资产价值的转移。
实际上区块链所带来的分布式记账理念不仅仅能够为电子现金交易服务,它可以被用于处理更广义上的价值转移:各类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和流通理论上都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记录和追踪,并完成点对点的价值交换。
这对于社会商业的信息和资产管理而言将会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革新。
然而由于比特币系统设计的非图灵完备性,其系统无法处理更为复杂的业务逻辑。
受比特币启发,于2015年左右开发上线的公共区块链平台以太坊则将区块链的应用更进一步,允许开发者在平台上部署智能合约,以处理更为复杂的业务逻辑。
智能合约使得通过代码设定好的业务逻辑能够自动按照触发条件执行而无需人为干预,并且合约部署在区块链上公开透明。
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被广泛的运用在涉及合同处理、数据交换、所有权转移的金融、物联网、物流和共享经济等场景中。
如果从比特币诞生开始计算,区块链技术已有近10年的发展历史。
目前区块链的发展方向主要可以分为公有链和联盟链:前者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代表,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加入其中,链上记录对所有人公开;后者则由指定区块链的参与成员组成联盟,成员之间的业务往来信息被记录在区块链中,限定了使用规模和权限,典型代表如Linux基金会旗下的开源区块链项目Hyperledger等。
表1-1区块链的发展阶段表近年来区块链的概念不断被炒热,但技术本身并未大规模落地商用,更多的是一些金融、物流、公益方面的试点。
区块链目前在性能、权限和隐私保护、链间互通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其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
相关咨询和分析报告显示,区块链大规模商用将在3-5年之后,因此区块链解决方案仍需要各方进行优化,以满足商用需求。
1.3 当前区块链认识上的两大误区业界对区块链的声音很多,而在这么多针对区块链的声音中,一类声音是极度夸大区块链的功能,而另一类极端的声音是极力抨击区块链存在的缺陷。
业界针对新技术需要更客观的评价。
误区一将比特币等同于区块链。
首先当前区块链讲的很热闹,几乎人人都在讲区块链,而更多的是谈论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带来的经济价值,将比特币等虚拟加密货币作为区块链的概念使用,实际上虚拟加密货币仅是区块链中的一种应用形式。
目前全球有一千多种虚拟货币,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虚拟货币(如:比特币)更多的侧重将加密货币作为投资的一种手段,而对于企业或政府更多关注的区块链则从技术层面探讨如何借助区块链可靠性机制,解决多企业交易安全性问题从而带来商业价值,并试图在更多的场景下释放智能合约和分布式账本带来的科技潜力。
误区二区块链是一种万能的技术,可替代数据库,替代Internet。
业界一些观点认为区块链颠覆了数据库,或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取代集中的传统数据库(Oracle、DB2等)等说法,其实这些只是神化了区块链,区块链主要技术由密码学和共识算法所组成,其中大部分都是已有技术整合而来,并未开辟新的技术体系。
区块链技术是对现有技术的一种补充,其在现有的加密技术上,利用分布式账本和共识机制形成在数据流转过程中防篡改的一种机制保障。
区块链技术中采用的分布式账本,对于替代数据库来说是不存在的,其不会作为独立数据库使用,因此独立的数据存储仍然存在,并未被替代。
区块链无法离开Internet、数据库等技术,反而脱离这些技术将无法形成技术体系,因此,区块链是“X+区块链”的技术形态。
2 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原理机制2.1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系列现有成熟技术的有机组合,它对账本进行分布式的有效记录,并且提供完善的脚本以支持不同的业务逻辑。
在典型的区块链系统中,数据以区块(block)为单位产生和存储,并按照时间顺序连成链式(chain)数据结构。
所有节点共同参与区块链系统的数据验证、存储和维护。
新区块的创建通常需得到全网多数(数量取决于不同的共识机制)节点的确认,并向各节点广播实现全网同步,之后不能更改或删除。
从外部来看,区块链系统应具备如下特征:∙多方写入,共同维护此处的多方仅指记账参与方,不包含使用区块链的客户端。
区块链的记账参与方应当由多个利益不完全一致的实体组成,并且在不同的记账周期内,由不同的参与方主导发起记账(轮换方式取决于不同的共识机制),而其他的参与方将对主导方发起的记账信息进行共同验证。
∙公开账本区块链系统记录的账本应处于所有参与者被允许访问的状态,为了验证区块链记录的信息的有效性,记账参与者必须有能力访问信息内容和账本历史。
但是公开账本指的是可访问性的公开,并不代表信息本身的公开,因此,业界期望将很多隐私保护方面的技术,如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门限加密等,应用到区块链领域,以解决通过密文操作就能验证信息有效性的问题。
∙去中心化区块链应当是不依赖于单一信任中心的系统,在处理仅涉及链内封闭系统中的数据时,区块链本身能够创造参与者之间的信任。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如身份管理等场景,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外部数据,并且这些数据需要可信第三方的信任背书,此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其信任应来源于不同的可信第三方,而不是依赖于单一的信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