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RSM.329-12建议书(092012)-杂散域的无用发射
ITU-R SM.1138-2建议书
![ITU-R SM.1138-2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ef6f9e68e518964bcf847cb6.png)
ITU-R SM.1138-2建议书必要带宽的确定及其计算举例与相应的发射标志的举例(1995-2007-2008年)范围此建议书确定了各类信号的振幅、频率和脉冲调制的必要发射带宽。
同时也提供了发射的抽样计算和标志。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考虑到a) 频率指配需要确定发射的必要带宽;b) 必要带宽是所有自动频谱管理系统的关键数据元素,建议1附件1中所列的公式应根据《无线电规则》(RR)的要求用于计算必要带宽。
附件1必要带宽的确定及其计算举例与相应的发射标志的举例1 在估算某个发射可能引起的干扰时,必要带宽不是惟一需要考虑的发射特性。
2 在制定该表时,采用了下列术语:B n: 以赫兹表示的必要带宽B: 以波特表示的调制速率N: 在传真中,每秒钟传输的最大可能的黑加白像元数M: 以赫兹表示的最高调制频率C: 以赫兹表示的副载波频率D: 峰值频偏,即瞬时频率的最高值与最低值差数的一半。
以赫兹表示的瞬时频率等于以弧度表示的相位随时间的变化率除以2t: 以秒表示的脉冲半幅度点的持续时间t r: 以秒表示的脉冲自10%幅度至90%幅度之间的上升时间K: 按照发射类别和可容许的信号失真度而变动的一个总值因数。
对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信号,K为ITU-R SM.328建议书公式(52)中确定的有效子载波的数目N c: 多路复用无线电系统的基带信道数f p: 连续导频副载波频率(Hz)(用来检验频分复用系统性能的连续信号)N s: 两个子载波间的频率间隔(kHz)。
(1)在上表中,在乘数3.76和4.47分别对应于11.5和13.0 dB的峰值因数。
(2)上表中,乘数3.76对应于11.5 dB的峰值因数。
各国对空间碎片、携载核动力源空间物体的 安全及其与空间
![各国对空间碎片、携载核动力源空间物体的 安全及其与空间](https://img.taocdn.com/s3/m/9d044241852458fb770b56e5.png)
联合国A/AC.105/951大 会 Distr.: General10 December 2009Chinese Original: EnglishV.09-88570 (C) GL 040110 040110*0988570*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各国对空间碎片、携载核动力源空间物体的安全及其与空间碎片碰撞问题的研究秘书处的说明目录页次一. 导言 (2)二. 从会员国收到的答复 (2)德国 (2)意大利 (4)日本 (5)缅甸 (7)波兰 (8)泰国.....................................................................9A/AC.105/951一. 导言1. 大会第64/86号决议认为,会员国应当更多地注意包括携载核动力源的物体在内的空间物体与空间碎片碰撞问题及空间碎片其它方面的问题;要求各国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开发监测空间碎片改进技术,汇集和散发关于空间碎片的数据;还认为应在可能范围内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提供有关资料;并同意需要进行国际合作,以便扩大适宜和量力而行的战略,尽量减少空间碎片对未来空间任务的影响。
2. 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第四十六届会议一致认为,应当继续对空间碎片进行研究,各会员国应当向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研究结果,包括介绍在尽可能减少空间碎片的产生方面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A/AC.105/933,第74段)。
在2009年8月31日的一份普通照会中,秘书长请各国政府在2009年10月30日之前提交关于这一事项的资料,以便能够将此类资料提交给科学和技术小组委员会第四十七届会议。
3. 本文件由秘书处根据德国、意大利、日本、缅甸、波兰和泰国提交的资料编写。
二. 从会员国收到的答复德国[原件:英文][2009年11月5日] 2009年,德国积极参加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空间碎片协委会)、欧洲空间碎片职能问题联络网、欧洲空间标准化合作组织空间碎片问题工作组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轨碎片协调问题工作组的工作。
ITU-R M.1842-1 建议书
![ITU-R M.1842-1 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1bba0c0402020740be1e9b98.png)
要包括:
–
确定水上移动业务的未来要求;
–
确定系统或互操作系统的适当技术特性;
–
确定《无线电规则》(RR)附录18包含的频率内的必要修改;
b) 国际海事组织(IMO)宣布,水上业务界的各项业务和安全保障需要使用无线电通 信。国际海事组织就将来使用水上VHF频道对系统进行协调的需求开展了研究,且ITU-R已 收到通知,水上VHF频道的数据和电子邮件交换,将来可能需要使用全球系统,
无线电通信部门的规则和政策职能由世界或区域无线电通信大会以及无线电通信全会在研究组的支持下履 行。
知识产权政策(IPR)
ITU-R的IPR政策述于ITU-R第1号决议的附件1中所参引的《ITU-T/ITU-R/ISO/IEC的通用专利政策》。专 利持有人用于提交专利声明和许可声明的表格可从http://www.itu.int/ITU-R/go/patents/en获得,在此处也可获取 《ITU-T/ITU-R/ISO/IEC的通用专利政策实施指南》和ITU-R专利信息数据库。
测试结果 图1所示为36/54 kbit/s正常数据速率下的TETRA和TEDS调制频谱,其比较标准采用了IEC
61993-2的25 kHz保护限值。很明显,这些调制不能满足保护限值的要求;当与载波偏差为 10 kHz的情况下,其功率超出了–25 dBm的限值。
单位
1维视图
中心 日期:2006年11月9日 16:25:40
ITU-R M.1842-1 建议书
(06/2009)
在《无线电规则》附录18水上移动 业务频道交换数据和电子邮件的 VHF无线电系统和设备的特性
M系列 移动、无线电定位、业余
和相关卫星业务
ii
ITU-R M.1842-1建议书
ITU-RM1311建议书降低工作在400MHz频带的雷达系统的无用发射
![ITU-RM1311建议书降低工作在400MHz频带的雷达系统的无用发射](https://img.taocdn.com/s3/m/98d2594a0b1c59eef9c7b42c.png)
1
ITU-R M.1314-1 建议书* 降低工作在 400 MHz 频带的 雷达系统的无用发射
(ITU-R 202/8 号研究课题)
(1997-2005) 范围 本建议书提供了在雷达设计中,影响雷达发射机的无用发射特性的信息。也建议为使无用发射达到实 际可行的最小化,应该使用的发射机输出装置的某些类型。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 考虑 a) b) 可用于无线电测定业务的无线电频谱是有限的; 如《无线电规则》第 4.10 款规定的,无线电导航业务是一种安全业务,此外,某些其他类型的雷
3
波形选择和成形
脉冲波形类型的选择和波形成形的方式也对频谱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并由此对兼容性也产生重要的影
响。大多数雷达,特别是那些采用单功率振荡器或功率放大器的雷达,受到使用除子脉冲之间的短暂跃迁 之外具有基本等幅的脉冲的能效和热消散的考虑的限制。可选择的波形类型是有限的。甚至在受到这些限 制的约束后,选择仍对发射频谱有着较大的影响。 雷达波形可以分类,在第一层,分为普通脉冲或未调制脉冲,波形(具有“P0”的发射指定者)和脉 冲内调制波形。尽管在波形用于频率操控阵列的情况下出现例外,脉冲内调制通常适合作为实现脉冲压缩 的一种手段。脉冲内调制又可进一步分成以下的子类: — — 连续 FM,或“啾声”脉冲; 步进啾声脉冲;
中的系统造成干扰; g) 《无线电规则》附录 3 规定了杂散或杂散域发射的最大容许功率电平,ITU-R SM.1541 建议书规 建议
定了无线电测定雷达的带外限值,
1
的信息;
在选择雷达输出装置时, 使用包括在附件 1 中的影响雷达的无用发射特性的雷达发射机设计因素
2
在实施时,在雷达中应使用最易获得的输出装置技术,以减少非谐波雷达杂散发射电平;
【最新2018】itu-r建议书-实用word文档 (13页)
![【最新2018】itu-r建议书-实用word文档 (13页)](https://img.taocdn.com/s3/m/f475a6e133d4b14e84246835.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itu-r建议书篇一:ITU-R P.1546-3建议书ITU-R P.1546-3 建议书 1ITU-R P.1546-3建议书30 MHz至3 000 MHz频率范围内地面业务点对面预测的方法(201X-201X-201X-201X年)范围本建议书对30 MHz至3 000 MHz频率范围内地面业务点对面无线电传播的预测方法做了说明。
该方法打算用于有效发射天线高度小于3 000 m、路径长度在1-1 000 km之间的陆地路径、海面路径和/或陆地—海面混合路径上的对流层无线电电路。
该方法的基础是对经验导出场强曲线进行内插/外推,而该曲线是距离、天线高度、频率和时间百分比的函数。
计算程序还包括对该内插/外推法所得的结果进行校正,以便纳入地形净空和地物遮挡对终端的影响。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a) 考虑到在VHF和UHF波段内规划地面无线电通信业务时,需要对工程师提供规划指南; b) 对于运行于同频道或相邻频道上的发射台而言,确定所需间隔的最小地理距离以避免因远距离上对流层传播造成的不可接受的干扰,是十分重要的事项;c)附件2、附件3和附件4中给出的曲线都基于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注意到a) ITU-R P.528建议书为125 MHz至30 GHz频率范围和高达1 800 km距离范围的航空移动业务提供点对面路径损耗的预测指南;b) ITU-R P.452建议书为约0.7 GHz以上频率提供地球表面上发射台之间微波干扰详细估值的指南;c) ITU-R P.617建议书为30 MHz以上频率范围和100至1 000 km距离范围的超视距无线电中继系统提供点对点路径损耗的预测指南;d)e) ITU-R P.1411建议书为短距离范围(最高1 km)室外业务提供预测指南;ITU-R P.530建议书为地面视距系统的点对点路径损耗提供预测指南,建议 1 附件1至附件8内给出的程序,应用于30 MHz至3 000 MHz频率范围内和1 km至1 000 km距离范围内对于广播、陆地移动、水上移动和某些固定业务(例如那些采用点对多点的系统)中点对面的场强预测。
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发射的测试方法探讨
![无线电发射设备杂散发射的测试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869c718964bcf84b9d57b21.png)
对于无线电管理工作来说,无线电发射设备的杂散发射是产生通信干扰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无线电发射设备检测中,杂散发射测试是一个重要的必测项目。
被过滤广告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测量杂散发射的主要仪表是扫频式频谱分析仪。
因此要正确测量出待测设备的杂散发射分量必须深入了解扫频式频谱分析仪的性能和工作原理。
参考杂散发射测试的相关标准,结合实际测试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提出了杂散发射的测试方法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杂散发射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GB/T13622-92《无线电管理术语》中3.6.9条的描述,杂散发射指的是在必要带宽之外的某个或某些频率的发射,其发射电平可降低而不致影响相应信息的传输。
它包括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及变频产物,但带外发射除外。
带外发射是在调制过程产生的、刚超出必要带宽的一个或多个频率的发射,但杂散发射除外。
杂散发射的表示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 13421-92《无线电发射机杂散发射功率电平的限值和测量方法》的规定,杂散发射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绝对电平表示法,它是以“mW”或“μW”表示的杂散发射的平均功率或波峰包络功率。
例如在GSM移动台的测试标准YD/T884-1996的8.2款中规定发射机在工作模式下在频段100 kHz~1 GHz的杂散限值为-36 dBm(相当于0.25 μW)。
另一种表示方法为相对电平表示法,它是以分贝表示的杂散发射平均功率或波峰包络功率相对于发射波峰包络功率的衰减量。
例如在调频无线电话机的测试标准GB/T15844.1-1995的5.2款中规定当发射机的载波功率大于等于25W时,基地台的杂散射频分量应小于等于70 dB。
杂散发射的测量条件和要求总的来说,测试时的交流供电电源、直流供电电源、环境条件、测试负载必须满足GB 13421-92中5.1.1款的规定。
具体实验中一般应注意满足以下几个重要条件:(1) 温度: 15℃~35℃;(2) 相对湿度: 45%~75%;(3) 大气压强: 86 kpa~106 kpa;(4) 电源: 直流电源电压为规定值±2%,交流电源电压为标称值±2%,交流电源频率为标称值±1%;(5) 测试应在屏蔽室内进行。
4.3均方根时延扩展-ITU
![4.3均方根时延扩展-ITU](https://img.taocdn.com/s3/m/6276a24531b765ce050814a6.png)
ITU-R P.1238-4建议书用于规划频率范围在900 MHz到100 GHz内的室内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无线局域网的传播数据和预测方法(ITU-R 211/3号研究课题)(1997-1999-2001-2003-2005)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考虑到a)正在开发将在室内工作的许多短距离(工作范围短于1 km)的个人通信应用;b)正如许多现有产品和热门的研究活动所表明的那样,无线局域网(RLAN)和无线专用交换机(WPBX)需求很旺盛;c)希望设立无线局域网标准,可与无线和有线通信都兼容;d)采用非常低功率的短距离系统在移动和个人环境下提供业务有许多优点;e)在建筑物内的传播特性和在同一区域内许多用户引起的干扰这两方面的知识,对系统的有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f)用于系统初步规划和干扰估算的通用(即与位置无关)模型和用于某些细致评估的定型(或具体地点)模型都是需要的;注意到a)ITU-R P.1411建议书为频率范围在300 MHz到100 GHz的室外短距离电波传播提供了指导,并且该建议也应该作为同时存在室内和室外传播条件的那些情况下的参考文件。
建议1 对工作于900 MHz到100 GHz之间的室内无线电系统的传播特性进行评估时,采用附件1中的资料和方法。
附件 11 引言室内无线电系统的传播预测在某些方面是与室外系统有区别的。
跟室外系统中一样,根本目的是保证在所要求的区域内有效覆盖(或在点对点系统情况下保证有可靠的传播路径)和避免干扰,包括系统内的干扰以及其他系统的干扰。
然而,在室内情况下,覆盖的范围是由建筑物的几何形状明确地限定的,而且建筑物本身的各边界将对传播有影响。
除了一建筑物的同一层上的频率要重复使用外,经常还希望在同一建筑物的各层之间要频率共用。
这样就增添了三维干扰问题。
最后,距离很短,特别是使用毫米波频率的场合,意味着无线电路径附近环境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对传播特性有重大的影响。
由于这些因素的复杂性,若要着手室内无线电系统的具体规划,就需要知道特定位置的详细情况,如几何形状、材料、家具、预期的使用模型等。
ITURM.13141建议书
![ITURM.13141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e3f0eaa5fab069dc502201f8.png)
ITU-R M.1314-1建议书*降低工作在400 MHz频带的雷达系统的无用发射(ITU-R 202/8号研究课题)(1997-2005)范围本建议书提供了在雷达设计中,影响雷达发射机的无用发射特性的信息。
也建议为使无用发射达到实际可行的最小化,应该使用的发射机输出装置的某些类型。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考虑到a)可用于无线电测定业务的无线电频谱是有限的;b)如《无线电规则》第4.10款规定的,无线电导航业务是一种安全业务,此外,某些其他类型的雷达例如气象雷达可以完成救生功能;c)在无线电测定业务中,为了有效地完成它们的功能雷达站发射的必要带宽是很大的;d)新出现的技术系统可能使用数字或其他技术,它们更容易受到来自雷达的无用发射的由于高峰值包络功率造成的干扰;e)ITU-R已在研究雷达系统有效利用无线电频谱的问题;f)雷达系统的无用发射在某些情况可能对在邻近的和有谐波关系的频带上工作的其他无线电业务中的系统造成干扰;g) 《无线电规则》附录3规定了杂散或杂散域发射的最大容许功率电平,ITU-R SM.1541建议书规定了无线电测定雷达的带外限值,建议1在选择雷达输出装置时,使用包括在附件1中的影响雷达的无用发射特性的雷达发射机设计因素的信息;2在实施时,在雷达中应使用最易获得的输出装置技术,以减少非谐波雷达杂散发射电平;* 应提请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国际海事无线电委员会(CIRM)、世界气象组织(WMO)和无线电通信第1研究组和第9研究组注意本建议书。
3在必要和可能时,应使用雷达输出滤波器以降低雷达无用发射。
附件 1降低雷达系统的无用发射1 引言对未来的频谱利用率进行最大化,应对雷达发射机予以选择、设计和创新构造以使在雷达性能、大小、成本、重量、可靠性、可维护性等给定的限制条件下发射频谱衰落尽可能快。
发射频谱的边缘的衰减率(带外发射特性)和发射基线(杂散发射)是由发射机的硬件和发射波形的结构决定的。
ITU-RM.2002建议书(032012)-广域传感器和或执行器网
![ITU-RM.2002建议书(032012)-广域传感器和或执行器网](https://img.taocdn.com/s3/m/916f6710ec3a87c24028c4f2.png)
ITU-R M.2002 建议书(03/2012)广域传感器和/或执行器网络(WASN)系统的目标、特性和功能要求M系列移动、无线电测定、业余和相关卫星业务ii ITU-R M.2002 建议书前言无线电通信部门的职责是确保卫星业务等所有无线电通信业务合理、平等、有效、经济地使用无线电频谱,不受频率范围限制地开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议书。
无线电通信部门的规则和政策职能由世界或区域无线电通信大会以及无线电通信全会在研究组的支持下履行。
知识产权政策(IPR)ITU-R的IPR政策述于ITU-R第1号决议的附件1中所参引的《ITU-T/ITU-R/ISO/IEC的通用专利政策》。
专利持有人用于提交专利声明和许可声明的表格可从http://www.itu.int/ITU-R/go/patents/en获得,在此处也可获取《ITU-T/ITU-R/ISO/IEC的通用专利政策实施指南》和ITU-R专利信息数据库。
ITU-R 系列建议书(也可在线查询http://www.itu.int/publ/R-REC/en)系列标题BO 卫星传送BR 用于制作、存档和播出的录制;电视电影BS 广播业务(声音)BT 广播业务(电视)F 固定业务M 移动、无线电定位、业余和相关卫星业务P 无线电波传播RA 射电天文RS 遥感系统S 卫星固定业务SA 空间应用和气象SF 卫星固定业务和固定业务系统间的频率共用和协调SM 频谱管理SNG 卫星新闻采集TF 时间信号和频率标准发射V 词汇和相关问题说明:该ITU-R建议书的英文版本根据ITU-R第1号决议详述的程序予以批准。
电子出版2015年,日内瓦国际电联 2015版权所有。
未经国际电联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手段复制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ITU-R M.2002 建议书1ITU-R M.2002 建议书广域传感器和/或执行器网络(WASN)系统的目标、特性和功能要求(ITU-R第250/5号课题)(2012)范围本建议书阐述了移动无线接入系统(WAS)的目标、系统特性、功能要求、业务应用和基本网络功能,它为陆地移动业务中散布在广阔区域内数量众多、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和/或执行器提供通信服务。
2本建议书的结构-ITU
![2本建议书的结构-ITU](https://img.taocdn.com/s3/m/fba0550da2161479171128b8.png)
ITU-R P.620-6建议书*100 MHz-105 GHz频率范围内估计协调距离所需的传播数据(ITU-R 208/3号研究课题)(1986-1992-1995-1997-1999-2003-2005)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考虑到a)协调地区是围绕地球站的地区范围,即在该地区之外,涉及的地球站与各地面站之间的任何干扰均认为可以忽略不计的;b)确定协调地区时应基于能获得的最好的传播数据,并应有充分的储备量;c)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2000年,伊斯坦布尔)(WRC-2000)上,根据ITU-R SM.1448建议书的资料已批准对无线电规则中附录7的修订(随后由WRC-03修改),而ITU-R SM.1448建议书本身则基于ITU-R P.620建议书中关于100 MHz-105 GHz频率范围内的资料;d)在第74号决议(WRC-03)中说明了保留现行的附录7内技术基础的处理,建议1在确定100 MHz频率以上的协调地区时,主管部门应采用本建议附件1内提出的传播计算方法。
附件 11 引言本附件给出用于计算协调地区的传播数据,并提出一种直截了当的方法对确定协调距离时涉及的传播因素进行评估。
协调地区是指在该地区之内,地球站与各地面站之间(或是在双方向运行的地球站之间)工作于给定的储备前提下时,两者间的干扰可以忽略。
本建议的其余部分,“地面站”一词也可以表示双方向运行的地球站。
所以,确定协调距离的必要条件是根据所考虑的系统和干扰模型,需求的传输损耗(最小许可的基本传输损耗L b(p)(dB)不超出给定的年百分数时间p)与传播媒介导致的传输损耗相比较。
所需的协调距离是指在该距离下这两个传输损耗值相等。
______________*应提请无线电通信第1研究组注意本建议书。
对于不同的频率范围并考虑到不同的传播机制,提出了各种传播模型。
这些模型预示传播损耗与距离的函数关系。
确定协调距离时以迭代方法计算传播损耗与距离的关系,直至或是达到需求的传播损耗,或是达到限定的距离。
欧洲空间碎片减缓行为准则
![欧洲空间碎片减缓行为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3ebd707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a.png)
2004年6月28日1.0版欧洲空间碎片减缓行为准则1前言在空间时代发展到30年之际,在毫米大小的流星体背景环境中一个新的人造微粒环境日益显现其主导地位。
该人造轨道碎片总数快速增长,它是在过去30年中大量发射和运行空间系统的直接后果。
人造轨道碎片对人造卫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碰撞危险;鉴于人类在遥感、通信和导航方面日益依赖于空间系统,了解这种威胁的性质,采取措施确保近地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欧洲空间碎片减缓行为准则”由欧洲负责任的空间机构联合制订,以鉴别可用于将空间运行对未来空间系统遭遇的轨道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的操作规程。
本文件中的减缓措施是必须实施和完成的,而不是指如何组织和履行必要的工作。
这使得可应用现有有效的组织结构和方法,并在必要时发展这些组织结构和方法。
机构级负责空间碎片的人至少应每年一次进行协调来保证本行为准则的遵守和应用。
本行为准则还带有一份“实施支持文件”:●空间碎片减缓行为准则行为准则的原则符合IADC碎片减缓指南,该指南提供更多的细节和基本原理。
本文件可供在计划和项目的早期帮助制定空间碎片减缓措施,并有助于深入了解未来必要的操作规程。
在由各自总监签字后,ASI,BNSC,CNES,DLR和ESA已采用本行为准则,用于帮助管理空间碎片风险。
●“实施支持文件”旨在向管理、设计运行和任务控制的相关人员提供合适的信息来源和工具,帮助实施本行为准则。
“实施支持文件”不需递交获批,随时可予以改进。
其发行应经合作机构同意。
以下人员对该版本“行为准则”的制订作出贡献:MM. Anselmo,Portelli(AS),Crowther,Tremayne-Smith(BNSC),Alby,Baccini,Bonnal(CNES),Alwes (DLR),Flury,Jehn,Klinkrad(ESA)。
2目录前言…………………………………………………………………………………()1 引言………………………………………………………………………………()2 适用范围和适用性………………………………………………………………()2.1 适用范围………………………………………………………………………()2.2 适用性…………………………………………………………………………()3 管理措施…………………………………………………………………………()3.1 适用性…………………………………………………………………………()3.2 空间碎片经理…………………………………………………………………()3.3 空间碎片减缓计划……………………………………………………………()3.4 项目评审………………………………………………………………………()4 设计措施…………………………………………………………………………()4.1 预防措施………………………………………………………………………()4.1.1 任务相关物体………………………………………………………………()4.1.2 碎裂…………………………………………………………………………()4.1.3 固体推进剂和火工品………………………………………………………()4.1.4 材料和技术…………………………………………………………………()4.1.5 故障…………………………………………………………………………()4.2 任务结束措施…………………………………………………………………()4.2.1 钝化…………………………………………………………………………()4.2.2 离轨…………………………………………………………………………()4.2.3 变轨…………………………………………………………………………()4.3 防撞措施………………………………………………………………………()4.4 再入安全措施…………………………………………………………………()4.4.1 安全政策……………………………………………………………………()4.4.2 再入大气层…………………………………………………………………()5 运行措施…………………………………………………………………………()5.1 预防措施………………………………………………………………………()35.2 寿命结束措施…………………………………………………………………()5.2.1 钝化…………………………………………………………………………()5.2.2 被保护区……………………………………………………………………()5.2.3 处置…………………………………………………………………………()5.3 防撞措施………………………………………………………………………()5.4 再入安全措施…………………………………………………………………()5.4.1 安全政策……………………………………………………………………()5.4.2 再入大气层…………………………………………………………………()附录1 检验和证明是否符合“行为准则”要素的指南…………………………()附录2 术语和定义…………………………………………………………………()附录3 缩写…………………………………………………………………………()41 引言根据联合国1967年1月27日的《外空条约》(关于各国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及其他天体行为准则条约)第一条:“外层空间的开发、利用(……)应有利于各国,无论其经济和科学发展的水平如何。
ITU-R SM.1836建议书(IF滤波器特性)
![ITU-R SM.1836建议书(IF滤波器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5ba162245901020207409c6c.png)
ITU-R SM.1836建议书1ITU-R SM.1836建议书测量无线电监测接收机中频(IF)滤波器特性的测试程序(2007年)范围本建议书是阐述确定无线电监测接收机技术参数的测试方法的系列建议书之一。
技术参数对这些接收机的用户至关重要。
如果制造商遵循上述方法,则不同接收机间的比较就变得十分容易。
本建议书规范了一套IF滤波器测试程序,以确定监测接收机IF滤波器的属性。
建议所有制造商均使用这一测试程序定义,使此类接收机的用户能够更为方便、客观地对产品质量做出评估。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考虑到a) ITU-R已在《频谱监测手册(2002年)》中公布了推荐模拟和数字监测接收机使用的典型规范,但并未提及此类规范背后的测试程序;b) IF滤波器属性的规范与应用的测试程序息息相关;c) IF滤波器的质量不仅取决于名义带宽,而且取决于与此带宽直接相关的IF滤波器属性;d) IF滤波器参数对接收机是否能够完成某些监测任务,特别是在真实环境的条件下(调谐频率附近频谱中的高电平信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e) 如果没有已定义的测试程序和一系列待测参数,则无法评估IF滤波器的质量;f) 定义的IF滤波器质量测试程序必须独立于接收机的设计;g) 如果所有无线电监测接收机制造商都采用了定义完善的IF滤波器质量测试程序,则此类接收机的用户能够更为方便、客观地对不同制造商的产品做出评估;h) 有关这些IF滤波器质量测量的补充信息,请参见ITU-R SM.2125报告–H/V/UHF监测接收机和电台的参数及测量程序;j) 在比较两台接收机的性能时,会同时考虑额定IF带宽和IF滤波器的整形因子,建议1 应使用附件1中的测量方法确定IF滤波器的属性。
2ITU-R SM.1836建议书附件1测量无线电监测接收机IF滤波器特性的测试程序1 概述无线电监测接收机的两个重要IF滤波器参数为:– 额定带宽;和– 整形因子。
2 IF滤波器额定带宽的定义与测量国际电联将监测接收机IF滤波器的带宽定为–6 dB,但相同的程序也可用于–3 dB等其它带宽。
ITU-R SM.329-12 杂散域的无用发射建议书说明书
![ITU-R SM.329-12 杂散域的无用发射建议书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2ae65c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b.png)
ITU-R SM.329-12 建议书(09/2012) 杂散域的无用发射SM系列频谱管理ii ITU-R SM.329-12 建议书前言无线电通信部门的作用是确保所有无线电通信业务,包括卫星业务,合理、公平、有效和经济地使用无线电频谱,并开展没有频率范围限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议书。
无线电通信部门制定规章制度和政策的职能由世界和区域无线电通信大会以及无线电通信全会完成,并得到各研究组的支持。
知识产权政策(IPR)ITU-R的知识产权政策在ITU-R第1号决议附件1引用的“ITU-T/ITU-R/ISO/IEC共同专利政策”中做了说明。
专利持有者提交专利和许可声明的表格可从http://www.itu.int/ITU-R/go/patents/en获得,该网址也提供了“ITU-T/ITU-R/ISO/IEC共同专利政策实施指南”以及ITU-R专利信息数据库。
电子出版物2013年,日内瓦©国际电联 2013版权所有。
未经国际电联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手段翻印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ITU-R SM.329-12 建议书1ITU-R SM.329-12 建议书*杂散域的无用发射**(1951-1953-1956-1959-1963-1966-1970-1978-1982-1986-1990-1997-2000-2001-2003-2011-2012年)范围本建议书提供了杂散域的无用发射限值以及杂散域发射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发射限值、杂散域、参考带宽、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考虑到a) ITU-R SM.328建议书中的定义和解释说明,分别应用于处理带宽、信道间隔及各种干扰情况;区分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以及规定带外发射的限值的情况;b) 在应用杂散发射限值时面临的一个困难是精确得到必要带宽的值和准确知道从频谱的哪一部分开始应用杂散发射的限值,特别是使用宽带或数字调制发射的业务,可能包含类似噪声和离散杂散分量;c) 有必要规定每个杂散域发射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最大允许的杂散域发射1限值,以保护所有的无线电业务;d) 严格的限值会导致无线电设备的体积或复杂性的增加,但会在总体上增加对其他无线电业务的保护,使其免受干扰;e) 对现存业务和新业务,在考虑到所涉及的无线电业务类型和种类、经济因素、技术限制以及降低高功率发射机谐波发射的困难性因素的情况下,应采取一切手段将杂散发射和带外发射的值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f) 为了测量中心频率之外频率分量的功率,有必要对测量的方法、测量的单位和带宽以及测量中使用的带宽进行定义。
itu-r 建议书
![itu-r 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a5ddf3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6.png)
itu-r 建议书ITU-R(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部门)是联合国下属机构,负责制定和推动无线通信相关标准和指南。
ITU-R的建议书是一种非法律约束性的文件,旨在提供给会员国和其他相关利益方,用于指导无线通信技术和政策的发展。
在本文中,将介绍ITU-R建议书的作用、主要内容以及对无线通信发展的影响。
首先,ITU-R的建议书对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无线通信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评估,ITU-R制定出的建议书可以提供关于技术要求、频率规划、系统规划和频谱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和指导。
这些建议和指导能够帮助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和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从而推动全球无线通信的进步。
其次,ITU-R的建议书对无线通信的国际协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无线通信涉及到无国界的频谱资源利用,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协商和协调。
ITU-R的建议书提供了在频谱规划和频率协调方面的指导,使得各国和地区能够在频谱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互相协调方面达成共识,避免频谱资源的浪费和干扰问题,从而促进全球无线通信的无缝连接和互联互通。
此外,ITU-R的建议书对无线通信市场的发展和竞争起到了推动作用。
通过推荐和指导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规范,ITU-R的建议书可以帮助各个市场参与者(如厂商、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业务部署等决策。
这些建议和指导可以促进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和竞争,激发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和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最后,ITU-R的建议书还对无线通信的政策制定起到了指导作用。
通过对无线通信技术和市场的研究和分析,ITU-R的建议书可以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制定者提供有关无线通信的决策支持。
这些建议和指导包括了频谱管理、网络安全、无线电频率的国际分配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在无线通信领域做出科学、合理和可行的政策选择。
综上所述,ITU-R的建议书在无线通信技术和政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发射前空间碎片减缓审查要求-最新国标
![发射前空间碎片减缓审查要求-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d21fb2c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05.png)
发射前空间碎片减缓审查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航天器发射前对空间碎片减缓审查的技术要求以及合规性评估具体技术要求,主要包括限制释放操作性碎片、防止在轨爆炸或解体、任务后离轨处置、任务后钝化处置、空间碎片碰撞规避、再入安全分析等。
本标准适用于航天发射项目许可证申请与审批程序中空间碎片减缓专项审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ADC空间碎片减缓指南GB/T 34513—2017 空间碎片减缓要求GB/T 43224—2023 运载火箭轨道级处置详细要求ISO 24113—2023 Space systems — Space debris mitigation requirementsISO 23312—2022 Space systems — Detailed space debris mitigation requirements for spacecraft 20230722—T—469 航天术语空间碎片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34513—2017、GB/T 43224—2023、20230722—T—46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2航天器spacecraft为执行特定功能或任务而设计的在轨物体(如通信、导航或地球观测)。
不能完成预期任务的航天器被认为是无功能的。
(处于备用或待机模式在等待可能重新激活的航天器被认为是有功能的。
)3.3运载火箭launch vehicle从地球把航天器送入太空运行轨道的飞行器。
3.9空间碎片减缓措施space debris mitigation measurement为了缓解空间碎片引起的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ITU-R建议书概览
![ITU-R建议书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9ea0b40a4a7302768e99395b.png)
ITU-R建议书和报告概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TU-R的建议书构成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前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制定的一系列国际技术标准。
这些建议书源自无线电通信研究组所开展的各类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 各类无线业务的使用,其中包括新兴的移动通信技术;– 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的管理;– 各种无线电通信业务对无线电频谱的有效使用;– 地面和卫星无线电通信广播;– 无线电波的传播;– 卫星固定业务、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的系统与网络;– 空间操作、卫星地球探测、卫星气象和射电天文业务。
ITU-R的建议书由国际电联成员国批准,并不对其强制执行;但是,由于这些建议书由全球主管部门、运营商、产业界和处理无线电通信事务的其它机构编制而成,因此享有很高的声誉,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实施。
ITU-R的报告包含某一研究组就与当前某一课题有关的一个特定专题所起草的技术、操作或程序性说明。
ITU-R的建议书和报告按其所涉及专题分为若干系列,具体如下:系列专题BO 卫星传送BR 为制作、存档和播出进行录制;电视用影片BS 广播业务(声音)BT 广播业务(电视)F 固定业务M 移动、无线电测定、业余和相关卫星业务P 无线电波传播RA 射电天文RS 遥感系统S 卫星固定业务SA 空间应用和气象学SF 卫星固定业务和固定业务系统之间的频率共用与协调SM 频谱管理SNG 卫星新闻采集TF 时间信号和频率标准发射V 词汇和相关议题截至2008年7月7日的ITU-R全部现行建议书(含未出版的建议书)以及已撤销的建议书均已包含在此光盘中。
2008年,在系统调整的第一阶段,俄文版的光盘导航功能将以英文形式显示。
对于正在制作或尚未译完的ITU-R建议书和报告,将以英文版予以替代。
使用IMT-2000地面无线电接口的基站的无用发射的一般特性
![使用IMT-2000地面无线电接口的基站的无用发射的一般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f637a1d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e.png)
ITU-R M.1580-4 建议书(03/2012)使用IMT-2000地面无线电接口的基站的无用发射的一般特性M 系列移动、无线电定位、业余和相关卫星业务ii ITU-R M.1580-4 建议书前言无线电通信部门的职责是确保卫星业务等所有无线电通信业务合理、平等、有效、经济地使用无线电频谱,不受频率范围限制地开展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议书。
无线电通信部门的规则和政策职能由世界或区域无线电通信大会以及无线电通信全会在研究组的支持下履行。
知识产权政策(IPR)ITU-R的IPR政策述于ITU-R第1号决议的附件1中所参引的《ITU-T/ITU-R/ISO/IEC的通用专利政策》。
专利持有人用于提交专利声明和许可声明的表格可从http://www.itu.int/ITU-R/go/patents/en获得,在此处也可获取《ITU-T/ITU-R/ISO/IEC的通用专利政策实施指南》和ITU-R专利信息数据库。
ITU-R 系列建议书(也可在线查询http://www.itu.int/publ/R-REC/en)系列标题BO 卫星传送BR 用于制作、存档和播出的录制;电视电影BS 广播业务(声音)BT 广播业务(电视)F 固定业务M 移动、无线电定位、业余和相关卫星业务P 无线电波传播RA 射电天文RS 遥感系统S 卫星固定业务SA 空间应用和气象SF 卫星固定业务和固定业务系统间的频率共用和协调SM 频谱管理SNG 卫星新闻采集TF 时间信号和频率标准发射V 词汇和相关问题注:本ITU-R建议书英文版已按ITU-R第1号决议规定的程序批准。
电子出版2013年,日内瓦国际电联 2013版权所有。
未经国际电联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手段复制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ITU-R M.1580-4 建议书1ITU-R M.1580-4 建议书*使用IMT-2000地面无线电接口的基站的无用发射的一般特性(ITU-R第229-2/5号课题)(2002-2005-2007-2009-2012年)范围本建议书介绍了采用IMT-2000地面无线电接口的基站的一般无用发射特性。
ITU-RF1108-4建议书保护固定业务接收机免受工作于非同步轨道中
![ITU-RF1108-4建议书保护固定业务接收机免受工作于非同步轨道中](https://img.taocdn.com/s3/m/0b99aef53186bceb19e8bb7a.png)
4.6 可以使用附件6中给出的方法去研究接收到功率与噪声和干扰功率之和的比值的累积分布和研究由 于单个或多个空间站的发射所引起的相应的衰落储备的损失(见注3); 4.7 附件7 提供了一个方法的例子,这种方法能够用于估计使用圆轨道或椭圆轨道(包括高地球轨道 (HEO))的非对地静止卫星星座对固定业务空间站的干扰。
ITU-R F.1108-4 建议书
3
附 件 1 确定一个地面站看在圆非同步轨道中工作的 空间站的能见度统计的方法
1
引言
为了制定低地轨道(LEO)卫星和固定业务(FS)系统之间频率共用的规范,对一特定的地面站或位
置而言,有必要确定在任何方向上将看到一个卫星的频度和从卫星收到的干扰有多强。本附件的目标是研 究出仿真一个LEO卫星工作所必需的方程式,从而做必要的统计。研究结果要有足够的通用性,使得结果 既可以用于随机模式,也可以用于随时间变化的模式。 本附件的第2节以惯性坐标系给出了圆轨道中卫星移动方程的研究结果。在§3中,将这些方程变换到 对地球固定的坐标系。§4确定从地球表面上的一个位置来看的星下点的方位和距离。§5推导出卫星的仰 角和偏轴角的表示式,还给出了试验在地球的一特定位置上面的一个卫星是否可以看到的一个简单准则。 整个研究过程中将右旋球坐标系用于以(r,θ,λ)表示的地球为中心的坐标。这里,r是离原点的距 离、θ是偏离北极的角度,λ为围绕北极的角度。
4
ITU-R F.1108-4 建议书 这些坐标可以参照图1用球面几何来确定。将余弦定律应用到弧θS,就得到cosθS=sin M sin I。因为θ的
定义域为(0,π):
θS = arc cos(sin M sin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有必要规定每个杂散域发射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最大允许的杂散域发射1限值,以保
护所有的无线电业务;
d) 严格的限值会导致无线电设备的体积或复杂性的增加,但会在总体上增加对其他无 线电业务的保护,使其免受干扰;
e)
对现存业务和新业务,在考虑到所涉及的无线电业务类型和种类、经济因素、技术
限制以及降低高功率发射机谐波发射的困难性因素的情况下,应采取一切手段将杂散发射和
系列
BO BR BS BT F M P RA RS S SA SF SM SNG TF V
ITU-R 建议书系列 (可同时在以下网址获得: http://www.itu.int/publ/R-REC/en)
标题
卫星传输 用于制作、存档和播放的记录;用于电视的胶片 广播业务(声音) 广播业务(电视) 固定业务 移动、无线电测定、业余无线电以及相关卫星业务 无线电波传播 射电天文 遥感系统 卫星固定业务 空间应用和气象 卫星固定和固定业务系统之间频率共用和协调 频谱管理 卫星新闻采集 时间信号和标准频率发射 词汇和相关课题
知识产权政策(IPR)
ITU-R的知识产权政策在ITU-R第1号决议附件1引用的“ITU-T/ITU-R/ISO/IEC共同专利政策”中做了说 明。专利持有者提交专利和许可声明的表格可从http://www.itu.int/ITU-R/go/patents/en获得,该网址也提供了 “ITU-T/ITU-R/ISO/IEC共同专利政策实施指南”以及ITU-R专利信息数据库。
* 本建议书中的限值适用于任何带外发射或杂散域中的杂散发射。在杂散域中,杂散发射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主 要发射。
1 杂散域发射是在杂散域内频率上的无用发射。
2
ITU-R SM.329-12 建议书
h) 在远离发射机的位置上,杂散发射的场强或pfd的测量是表示由于此类发射引起的干 扰信号强度的直接方法;
j)
在处理中心频率的发射时,主管部门通常规定加到天线传输线上的功率,并且在一
注:本ITU-R建议书英文版已按ITU-R第1号决议规定的程序批准。
国际电联 2013
版权所有。未经国际电联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手段翻印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电子出版物 2013年,日内瓦
ITU-R SM.329-12 建议书
1
ITU-R SM.329-12 建议书 杂散域的无用发射*
(1951-1953-1956-1959-1963-1966-1970-1978-1982-1986-1990-1997-2000-2001-2003-2011-2012年)
定的距离处测量场强或pfd值作为替代或补充,来帮助确定一个发射是否干扰了另一个合法
的发射,在处理杂散发射时,采用相似和一致的方法会有帮助(见《无线电规则》第15条,
第15.11款);
k) 尽管考虑到在特定频带的特定业务,由于技术和操作上的原因可能要求按照ITU-R其 它建议书接受来自其它业务较低的杂散域发射限值,但为了经济和有效地使用频谱,有必要 规定通用的杂散域发射的最大限值(见附件4);
建议
在应用杂散域发射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时,应使用以下内容:
n) 有些空间电台使用有源天线,对馈送到天线传输线上的功率进行的测量无法包括天 线的所有发射。对于这些空间电台,主管部门应规定在一定距离的场强值或pfd值用以帮助 判定发射是否会对其他合法的业务造成干扰;
o) 杂散域发射可能在整个无线电频谱内存在,但由于实际的困难,可以规定一定的频 率限值,在此值之上,不需要对杂散域发射进行测量;
ITU-R SM.329-12 建议书
(09/2012)
杂散域的无用发射
SM系列 频谱管理
ii
ITU-R SM.329-12 建议书
前言
无线电通信部门的作用是确保所有无线电通信业务,包括卫星业务,合理、公平、有效和经济地使用无线 电频谱,并开展没有频率范围限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议书。
无线电通信部门制定规章制度和政策的职能由世界和区域无线电通信大会以及无线电通信全会完成,并得 到各研究组的支持。
带外发射的值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f)
为了测量中心频率之外频率分量的功率,有必要对测量的方法、测量的单位和带宽
以及测量中使用的带宽进行定义。这将鼓励使用合理、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减少杂散发射;
g) 由于在杂散发射频率上天线特性、不同路径引起的传播衰落和从天线本身之外的其 他部件的辐射等因素,加到发射天线的杂散发射的功率和在远离发射机的位置上相应信号的 场强会有很大的不同;
l)
越来越多的空间电台中的发射机采用扩频和其他宽带调制技术,这些技术会在载波
频率之外很宽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这些发射会对包括射电天文在内的无
源业务造成干扰,但是,广泛用于提高频谱使用效率的频谱整形技术,会使边带发射减少;
m) 发射机适用的杂散域发射限值与下列因素有关:
–
所涉及的无线电通信业务和在各个频带所确定的最小保护比;
p) ITU-R SM.1539建议书论述了带外域和杂散域之间边界的变化,
ITU-R SM.329-12 建议书
3
注意到
a)
2000年无线电通信全会上通过的新的ITU-R 222/1号课题所要求进行的研究,可能对
本建议书中使用的基本定义有正式而显著的影响。将来可能有必要修订本建议书以体现这些
研究成果,
范围 本建议书提供了杂散域的无用发射限值以及杂散域发射的测量方法。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
考虑到
a)
ITU-R SM.328建议书中的定义和解释说明,分别应用于处理带宽、信道间隔及各种
干扰情况;区分带外发射和杂散发射以及规定带外发射的限值的情况;
b) 在应用杂散发射限值时面临的一个困难是精确得到必要带宽的值和准确知道从频谱 的哪一部分开始应用杂散发射的限值,特别是使用宽带或数字调制发射的业务,可能包含类 似噪声和离散杂散分量;
–
发射机使用的环境类型(城市、郊区、乡村等);
–
发射机的类型;
–
发射机与受害无线电接收机的最小距离;
–
干扰发射天线在接收频率与无线电接收机接收天线之间全部可能的去耦作用,包括
传播模式、极化去耦和其他去耦因素;
–
接收机开机时,发射机出现杂散辐射的可能性;
–
一个发射机存在开机或空闲状态,也存在同时有多个发射机同时开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