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动力学性能分析p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2
u2

6
汽 车
概述
第二节
动力性
车辆动力性由加速能力、爬坡能力和最高车速来衡量。


驱动力平衡图
根据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计算 得到。 表示某工况的动力供求关系。



PNmax为汽车能产生的最大功率
特性曲线。
图5-4 驱动力平衡图(水平路面行驶工况)
7
汽 驱动功率平衡图 车 将某车速下的驱动力和行驶阻 力值与车速相乘得到的 传递至轮毂的功率PH 行驶时需克服的功率PDem 即功率供应和功率需求
若不考虑旋转质量的影响,


i=1,加速能力曲线与后备
驱动力曲线一致。 重型货车低速档i较大,对 加速能力的影响也很大。 图5-8 重型货车旋转质量系数对加速能力的影响
11

汽 后备功率 车
P ex F x,ex u (i mv mc )amax u





图5-9 加速能力与后备功率关系的功率平衡图
Ef z / ff zFzf / Fbf , Er z / f r zFzr / Fbr
30
汽 车
二、直线制动动力学分析
忽略坡度和空气对轴荷的影响,有


Fb maxb Fzs z
车辆制动时能得到的最大制动强度等于路面附着系数


zmax axb,max / g
不同行驶工况,附着率是不同的;

驱动轮才有附着率,教材表5-4。
26
汽 车
四、由路面附着限制的加速或爬坡能力
若潜在的附着力全部用于克服加速或上坡阻力,则可 列出平衡方程。 计算出车辆在不同驱动形式和行驶工况下的各项性能 表达式。(表5-5) 前轮驱动汽车在水平路面的起步加速能力







sin G,max
Fx,ex (mv mc ) g



图5-7 后备驱动力与爬坡能力关系的驱动力平衡图
10
汽 车
加速能力
车辆加速能力用可达到的最大加速度来表示。 车辆要想达到最大加速度,后备驱动力需全部用来克 服加速阻力


Fx,ex (i mv mc )amax





图5-23 车辆转弯制动的受力分析
35
转弯制动动力学分析
汽 转弯制动工况下各轮制动效率的计算 车 根据车辆制动力分配特性求出制动管路压力,计算每个 车轮的制动力,进而求出总制动力Fb; 求出车辆制动减速度ax= Fb/m; 对于给定侧向加速度,计算每个车轮的法向载荷; 计算各车轮的侧向力; 计算各个车轮不发生抱死时的附着率;
图5-1 加速上坡时车辆受到的行驶阻力示意图
2
汽 等效转动惯量 车
车辆对动力的需求
等效转动惯量必须考虑所有传动部件的转动惯量,包 括所有车轮。 等效的原则是保持动能一致。


Θi Θw i Θdr i i (Θe Θc ΘTi )
2 0 2 2 0 g



图5-2 非匀速工况下需考虑的旋转质量的转动惯量
ne uigi0 /(2 rd )
根据pme和ne确定该工况的燃油消耗率be (g/(kw.h))
17
汽 计算燃油消耗量 车 单位时间的燃油消耗量
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Btp be P e / f
单位里程的燃油消耗量


Btr Btp / ua
对于循环行驶工况,须将过程划分成若干段稳定工况,分别计 算燃油消耗量,再求和。 若发动机处于不稳定工况,则只能求近似解。
相邻高档能够提供比当前档位更高的加速度。


各档后备驱动力曲线的交点即代表了相邻两档间的最 佳换档时机。



图5-11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对加速工况下最佳换挡时机的影响
14
汽 由于坡度阻力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同,导致阻力曲线处于横 车 轴以下;
下长坡时的行驶稳定性分析
为增大阻力,需采用缓速装置
2 f Fx2 it0 Fy2 / Fz2







1/2
根据ax和各车轮附着率f,计算各车轮的制动效率。
E ax / g / f
36
转弯制动动力学分析
汽 车
FIAT124车转弯制动工况下的制动效率




12
汽 车
传动系统设计方案的影响
在设计传动系统时,必须校核每个档位的加速能力和 爬坡能力。 不同坡度下的驱动力(功率)平衡图
一档能爬上40%的坡度





图5-10 不同坡度情况下的驱动力和驱动功率平衡图
13
汽 车
换档策略
发动机达到最高转速;
传动系统设计方案的影响
为实现车辆的最大加速能力,换档的最佳时机应为
4
汽 车辆行驶阻力曲线 车辆总行驶阻力 车
车辆对动力的需求


FDem ( i mv mc )ax (iG f R )(mv mc ) g CD A
a
2
u
2



图5-3 车辆上坡时的行驶阻力 反映了不同驱动工况下车辆所需的驱动力矩,也称动 力需求特性曲线。 对于高速行驶的乘用车,空气阻力起主导作用。 除空气阻力外,其它阻力分量均与车重成正比。
,μ ,f amax
μb fa g L (μ f R )h
27
汽 车
五、驱动效率
1、定义:驱动轴静载与整车重量的比值


Fzs / W
2、驱动效率决定着车辆的驱动能力和附着极限 3、驱动效率与车辆质心位置相关
主要取决于发动机位 置和装载情况; 与动态载荷的转移和 上坡时轴荷转移有关。
2





图5-20 理想的制动力分配曲线 曲线形状取决于车辆质心位置和车辆装载情况。
32
汽 车
三、制动稳定性分析
后轮抱死时,在侧向干扰力的作用下,前轮侧向力将 产生不稳定力矩,使车辆侧偏角增加。





图5-21 前轮和后轮先抱死时的运动车辆情况分析
33
汽 车
四、转弯制动动力学分析
车辆在转弯制动时,轮胎必须提供足够的纵向力和侧向力。
为了在不同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得到最好的制动效果, 需合理的分配前后轴制动力。
理想制动强度与前轴制动力的关系

b b Fbf L z 2h Fz h 2h
31
2
直线制动动力学分析
汽 车
理想的前后制动力分配关系
Fbr b b Fbf L Fbf Fz 2h Fz h Fz 2h


图5-13 发动机万有特性图
16
汽 该工况燃油消耗率的确定 车辆行驶所需发动机转矩 车
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M Dem
ML为转矩损失。
FDem rd ML i g i0


所需发动机缸内平均有效压力
pme
发动机转速
2 M Dem Vs i

Vs为发动机排量,i为每缸每转点火次数。
直线制动时的最佳制动效能,转弯时不一定能达到。 当转弯加剧时,制动减速度(制动效率)将减小。





图5-22 后轴制动效率与车速和转弯半径的关系
34
转弯制动动力学分析
汽 车辆转弯制动时的受力状况 车 转弯制动时,车辆的纵向减速度、侧向加速度和车身侧 倾都会使各个轮胎的垂向载荷发生变化。
5
汽 车
车辆的动力供应
驱动力定义为地面作用于驱动轮胎接地印迹内纵向作 用力的的合力。


Fx M H / rd M eigi0t / rd
车辆沿前进方向的动力供求平衡方程


M et igi0 rd
( i mv mc )ax (iG f R )(mv mc ) g CD A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汽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车
车辆对动力的需求
定义由车辆参数描述的旋转质量换算系数




mv是整车整备质量 车辆的总加速阻力
Θi i 1 2 mv rd
Fa (i mv mc )ax

mc是装载质量 若i大于2,表明用来加速旋转质量的动力需求高于平 动加速。(表5-1) 戴姆勒-奔驰1632K:1档10.12;2档3.18; …… 8档1.08
汽 水平路面匀速行驶的燃油消耗曲线 车 考虑变速器的增矩作用和传动系的功率损失,将随车速 变化的滚动阻力曲线转换到发动机万有特性图上。





图5-14 发动机特性曲线与功率需求曲线
20
减少油耗的途径
汽 有级变速器车辆的油耗状况 车 相同车速下,高速档的燃油消耗量少; 常用档位的燃油消耗量曲线应当尽量靠近最省油的工 作点。
换算到驱动轮上的当量转动惯量Θ ,应包括车轮、制动盘等所 有相关旋转部件的转动惯量。

25
汽 车
三、前后轴的附着率
驱动附着率f定义为纵向驱动力与法向力的比值。


Fxf ff , Fzf
Fxr fr Fzr


附着率与附着系数不同,是车辆所需驱动力与法向载荷的比值, 是附着系数中已经利用了的部分。 附着系数是车辆能得到的最大驱动力与法向载荷的比值。
汽 车


第 五 章
纵 向 动 力 学 性 能 分 析



1
汽 车
第一节
车辆行驶阻力
动力的需求与供应
车辆对动力的需求
车辆行驶阻力包括车轮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 加速阻力(平动分量和转动分量)。 加速阻力转动分量





M a tw Fa,r rd rd
汽 车
车辆燃油消耗量的影响因素
轿车车辆参数变化对燃油消耗量的影响





图5-17 各参数的变化对轿车燃油消耗量的影响 对于货车,整车质量对滚动阻力和耗油量起决定作用。 常以最高车速行驶,调整空气动力学参数更为重要。
23
汽 车
第四节 驱动与附着极限和驱动效率
一、车辆所受的垂向力
车辆所受的垂向载荷Fz由静载Fzs、动载Fzd、坡道分量 Fzg和空气动力学分量FL组成。





图5-15 匀速工况下某货车不同档位下的燃油消耗量
21
减少油耗的途径
汽 不同动力总成匹配方案的工作特性 车 CVT系统可以根据所需功率控制传动比,在发动机特性图 上任意选择工作点,使发动机总是工作在最省油的工况。





图5-16 发动机特性曲线与功率需求曲线
22
减少油耗的途径
汽 车
2、制动强度与制动效率
制动强度定义为车辆制动减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是制动效能的评价指标。


z axb / g
制动时,前、后轴的制动附着率分别定义为其制动力 与相应轴荷的比值。


ff Fbf / Fzf ,
fr Fbr / Fzr

将车轮将要抱死时的制动强度与附着率之比定义为制 动效率。





图5-18 车辆加速上坡的受力情况
24
汽 车
二、车辆所受的纵向驱动力
前轮驱动车辆所需的驱动力


Fxf FD FG Fa,t Fa,r FRr CD A
a
2
(u uw ) 2 mg sin G max


Θr b h 2 ax mgf R ( cos G sin G ) rd L L



图5-19 不同驱动方式下车辆的驱动效率与装载情况的关系
28
汽 车
第五节 制动性
一、制动性的评价
1、车辆制动性能的评价
制动效能 ——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




——连续制动时保持一定制动效能的能力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不跑偏、不侧滑、不失去转向能力

29
制动性的评价
电涡流缓速器能维持更高的稳定车速;


在低速范围内,发动机制动的效果更好。



图5-12 采用发动机制动和电涡流缓速器的车辆下坡 行驶稳定性分析
15
汽 车
第三节
燃油经济性
燃油消耗量的计算
单位里程燃油消耗量Btr和单位时间燃油消耗量Btp 根据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可得到燃油消耗率曲线




18
汽 车
减少油耗的途径
车辆燃油消耗量


Btr be FDem / ( ft )
减少燃油消耗量的途径 发动机的工作状况


传动系统效率
车辆行驶阻力 MT车辆变速器传动比和主减速比的设计及换档时机的 选择,AT车辆的换档控制策略对燃油消耗率有很大的影 响。

19
减少油耗的途径
概述





图5-5 驱动功率平衡图(水平路面行驶工况)
8
汽 车
爬坡能力
后备驱动力Fx,ex
车辆行驶时实际需要的驱动力FDem与车辆所能提供的最 大驱动力Fx的差值。





图5-6 后备驱动力与爬坡能力关系的驱动力平衡图
9
汽 爬坡能力 车 假设车辆匀速行驶,全部后备驱动力都用于克服坡度 阻力,可以得到特定档位车速下的最大爬坡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