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 史 学 史》绪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史学史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目的及对象
(一)研究目的:通过历代史家和史著的分析和研究,阐明史学的源流演变进程,揭示史学的发展规律。
(二)研究对象:①史官与修史机构②史家及其史学理论③史籍与史体演变。
(一)中国古代史学
1、古代史学的萌芽创始-先秦时期史学
2、古代史学史的确立和发展-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
3、古代史学繁荣兴盛-隋唐五代宋元史学
4、古代史学的缓慢发展-明清史学
●1、《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
●“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和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等三部
传《春秋》著作。
三传之中,《公羊传》、《谷梁传》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而《左传》在性质上完全是一部由作者独立编撰的新史书。
●2、属辞比事
●把资料收集起来,进行严密对比,精审的辨别(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探索出内部的
关联之处,用语言概况出来。
●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
后泛称作文纪事。
出处:《礼记·经解》:“属辞
比事,《春秋》教也。
”《春秋》在史学意识上的突出反映之一是“属辞比事”。
“比事”,就是在编写史书的时候要编年纪事,按年、时、月、日的顺序排比史事。
“属辞”,则是指在表述史事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的锤炼。
●3、《尚书》
●《尚书》为孔子删定。
它上起唐尧(《尧典》),下讫春秋前期秦穆公伐郑(《秦誓》),
长达1300多年。
共含《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58篇。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史书,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为伪书。
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二、简答
1、简述中国史学的起源。
(一)文字、历法的出现-历史记载的重要条件
1、史学的诞生,只能在比较完备的文字和一定的记时方法通行之后。
我国上古文字和历算方法产生较早,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显示出殷商时代已经有了相当完备和成熟的文字。
2、至于历法,传说自有夏就已产生,孔子曾主张“行夏之时”,殷商甲骨卜辞中以干支记日,以及记载月份已十分普遍,唯在纪年上还存在较大的缺陷,这种缺陷到周代依然延续。
(二)史学意识
在追忆往事而渐次形成文字撰述的早期阶段,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造成较普遍的自觉记史意识与记事求真的强劲理念,并且此种理念得以立足于社会,历史学才能真正破土萌发,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2、简述《春秋》的史学价值。
①开创了编年体史书的撰写方法。
②为后世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最早可信的文献资料。
③开创了私人著史与私人讲史的先例。
3、简述孔子的史学思想。
1、畏天命重人事的天人观。
2、历史变化的损益论。
3、“惩恶劝善”的史学功用观。
4、详近略远、多闻阙疑的史学方法论。
第二节巫瞽史官与史官制度
●巫瞽是最初的史官。
●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中,正也。
”
●商代史官:作册、贞人、太史等。
●周代史官: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等。
史官还有左、右之分,左史记事,右
史记言。
一、史书编修在内容上的逐渐扩大
甲骨卜辞包括四部分:①序辞②命辞③占辞④验辞
《尚书》文体主要有:典、谟、训、诰、誓、命。
《春秋》以记事为主,但记事过于简略。
二、史书编修在记时方面的发展
●甲骨文记事方法:干支记日,置于文首;记年、月用数字,置于文后,顺序是日、月、
年。
如“癸巳,卜贞,王□亡□?十二月,在齐□,隹王来征人方”。
●金文记事也是干支记日,数字记年月。
如《大盂鼎》铭开端只记月,最后才记年。
如:
“隹九月,王在宗周,命盂”,到了最后才记“隹王廿又三祀”。
●《春秋》记时,时以鲁国隐公以后十二代国君的先后为次序,按年、时(季)、月、日
排比史事。
一、历史观的演变
1、商代的天命史观
2、西周信天命而重人事的观点
3、春秋时期对天命观的怀疑和对人事的重视
《尚书》的体例及学术地位
●《尚书》的体例:不是一部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
史籍的雏形。
●《尚书》的学术价值:①史料价值极大。
②编纂方法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尚书》每
一篇都有一个标题,在标题之下,记一个完整的人或事件,它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全书按朝代先后进行编排,每一朝代又按帝王顺序进行排列,实际上又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禹贡》一篇,总结了秦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开创了后世地理志的先例。
《周礼》
●《周礼》是一部记载西周政治制度的书,原名《周官》,也称《周官经》,西汉末年改称
《周礼》。
●全书六篇,按六官分述。
六官为: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
寇,冬官司空。
冬官全亡,汉儒以《考工记》补之。
一、名词解释
1、《左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2、《竹书纪年》
出自于汲冢书,其书记事上讫夏商周三代王事,无诸国别,唯记晋国,晋灭后,唯记魏国历史。
下讫魏哀王20年。
一般认为是魏国的国史,史料价值突出。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
凡十三篇,按年编次,叙夏、商、周三代,接以晋国、魏国排次,而周平王东迁后以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以魏国纪年。
据《晋书·卷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
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相吻合,可见其史料价值。
3、《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4、《战国纵横家书》
出自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共27章,其10章见于《战国策》,有8章见于《史记》。
它的内容、性质大体与《战国策》相同,它避免了汉以后2000年间传抄的错误。
更近于原始原貌可校正后代史籍的缪误,为战国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5、《战国策》
它是一部战国游士言论资料汇编,由西汉刘向整理,北宋曾巩编订。
记事上“继《春秋》之后,讫汉楚之起”,全书记述12国,共33卷。
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和卫合为一卷,中山一卷。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6、《禹贡》
《尚书》夏书中的一篇。
中国最早专论贡赋制度的著作。
篇中假托夏制,详述了夏禹时代的贡赋制度。
作者已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无定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系战国时代的作品。
《禹贡》论述了夏朝各类土地的区别,贡赋的等级,进贡物品的名称,以及进贡的路线等。
将九州的田地按肥沃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级。
其赋税也根据各州农作物的品种、自然资源及特产等,划分为三等九级。
《禹贡》中关于征收贡赋的规定,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贡土所宜,二是负担均平。
7、《逸周书》
《汉书·艺文志》称为《周书》,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记载乃《尚书·周书》所见,以为是孔子删《尚书》之余,所以称之为《逸周书》。
成书时间除了《世俘》、《克殷》、《商誓》等篇成书西周初年之外,其余多出自战国时期人之手,也有少数篇章为秦汉学者所为。
在汉代71篇,现存60篇,其余11篇只有目无文,其内容包括西周、春秋时代约六百的事迹。
上自周文武王,下讫周景王,其中反映西周初年历史活动最多,占全书五分之四。
它和《尚书》相类,也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史料,史料价值很高,向来被认为是研究周代的历史珍贵史料。
本名《周书》﹐隋唐以後亦称《汲冢周书》。
今本全书十卷﹐正文七十篇﹐其中十一篇有目无文﹐四十二篇有晋五经博士孔晁註。
各篇篇名均赘“解”字。
又序一篇﹐各本或在卷端﹐或附捲尾。
序与《尚书》序相类﹐分言各篇之所由作。
正文基本上按所记事之时代早晚编次﹐歷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及景王时事。
8、风胡子
战国时期楚国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观方面,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划分历史阶段的方法,即以石、玉、铜、铁四种兵器为划分时代的标志,与现代考古学对人类文化发展分为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四个时期相似。
9、《穆天子传》
叙述周穆王西游之事,第一部游记体地理著作。
记载周代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交往情况及有关地理著作。
共六卷,前四卷记载周穆王西征昆仑山,在瑶池会见王母情景,卷五记载了狩猎,卷六记载了胜姬(周穆王)死事。
目的通过西游使得西方部落归顺,大大丰富了古人对西北的了解。
《穆天子传》,又名《周穆王游行记》,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
西晋初年(太康二年),在今河南汲县发现一座战国时期魏国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简,均为重要文化典籍,通称“汲冢竹书”,竹简长二尺四寸(古尺),每简四十字,用墨书写。
其中有《穆天子传》﹑《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后合并为至今流传的《穆天子传》。
由荀勖校订全书六卷。
二、简答
1、简述战国时期史学的特点。
(1、在前代史学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战国时期史著如《铎氏微》、《春秋事语》、《虞氏春秋》、《纪年》、《世本》、《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大事记》等。
(2、历史观有了新的发展,人们正逐渐摆脱天命史观,更注重人的作用。
(3、总结前代经验教训为现实政治服务。
(4、该时期重视史德,将“信”视为修史的准则,初步形成了“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2、战国时代有哪些历史观念?
(1)、天命论与阴阳五行思想
早期的五行思想可追溯到《尚书·洪范》,邹衍把自然观运用到社会历史观领域时,提出了“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的观点。
(2)、社会发展观
1、韩非子
2、墨子
3、荀子
4、风胡子。
战国时期楚国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观方面,提出了一个奇特的划分历史阶段的方法,即以石、玉、铜、铁四种兵器为划分时代的标志,与现代考古学对人类文化发展分为
旧石器、新石器、铜器、铁器四个时期相似。
(4)、法先王与法后王之争
1、墨子、孟子等人主张法先王
2、荀子、韩非子等人主张法后王
3、试举出战国时代的重要史著,并指出它们的史学价值。
一、《左传》
《左传》“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
”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二、《国语》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国语》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有目共睹。
《国语》开创了以国分类的国别史体例,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陈寿的《三国志》、崔鸿的《十六国春秋》、吴任臣的《十国春秋》,都是《国语》体例的发展。
另外,其缜密、生动、精炼、真切的笔法,对后世进行文学创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三、《战国策》
《战国策》一书反映了战国时代的社会风貌,当时士人的精神风貌,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好的历史散文。
它作为一部反映战国历史的历史资料,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是战国历史的生动写照。
它详细地记录了当时纵横家的言论和事迹,展示了这些人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才干,另外也记录了一些义勇志士的人生风采。
四、《逸周书》
五、《世本》
世本,对于司马迁创立纪传体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是先秦时期尝试纪传体史书体例的先行者
4、《左传》对后世史学有怎样的影响?
1、为我们保存了大量春秋时期的史料
2、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编年体史书
3、开创文史结合的先例,为历史文学提供了范例
5、简述《左传》的史学思想。
(1)、社会历史进化观点
(2)、惩恶劝善的思想
(3)、对世俗迷信的信任态度
(4)、轻天命而重人事的思想
(5)、提倡记载史事必须据事直书
首先它对春秋初年的周王室不给予丝毫同情,其次对所谓尊王攘夷的存亡继绝的霸业,左传的态度值得玩味。
左传毫不掩饰大国兼并小国,认认为是自然之事。
一、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是战国时期史学发展的根本原因。
2、社会大动荡,诸国争霸,为思想界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环境。
3、随着“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也为史学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史官的职责
1、记录、出纳王命,撰写本国国史。
2、参加盟会、掌管文书。
一、名词解释
1、纪传体
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
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2、“通古今之变”
, 通古今之变:所谓通古今之变,就是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演变,寻找历代王朝兴衰成败之理.①历史进化思想: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现的历史观与董仲舒"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历史是通过各种改革向前演进的.②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辩证思想:所谓"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就是透过一些历史现象,来观察一个时代或一项具体制度由盛而衰之理
3、“究天人之际”
究天人之际:所谓"究天人之际"就是要探讨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司马迁继承了先秦以来天人相分的唯物主义传统,他反对以天道干预人事,认为社会现象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天是天,人是人,天属于自然现象,与人事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种观点与汉武帝所提倡的儒学正宗的所谓"天人感应"学说相对立.
4、《史记》三家注
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集解主要汇聚他人的解释;索隐解释原文时,除了个人的意见外,也引述他人的解释;正义除了解释原文、说明地理之外,还对一些字加了音注。
5、《汉纪》
建安三年(198),汉献帝诏荀悦依《左传》体例改写《汉书》,遂改成编年体的《汉纪》30卷。
《汉纪》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断代史,将类比材料的方法引进编年体中。
献帝认为班固《汉书》文繁难读,建安三年命荀悦根据《左传》编年记事的编纂体例撰写《汉纪》,建安五年书成。
全书约十八万字,不到《汉书》字数的四分之一。
记事起于汉元年(前206),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
因为荀悦撰写该书主要是对《汉书》剪裁删润,去繁就简,所以内容基本不出《汉书》范围。
但也间有增补,如卷二十六汉成帝永始元年谏议大夫王仁疏、卷二十九汉哀帝元寿元年侍中王闳谏,都不见于《汉书》。
记事也偶有不同。
6、《东观汉记》
●《东观汉记》是由东汉政府组织几代史学家相继修撰而成的我国第一部官修纪传体国
史。
始编于明帝,讫于献帝,经班固、刘珍、伏无忌、崔实、蔡邕等,历时160余年。
●《东观汉记》143卷,记事起于光武帝刘秀,讫于灵帝刘宏。
记载东汉光武帝至灵帝一段歷史的纪传体史书。
因官府於东观设馆修史而得名。
它经过几代人的修撰才最後成书。
起自光武帝建武年间﹐终於安帝永初时期﹐书始名《汉记》﹐写作地点从此徙至南宫东观。
共撰成一百一十四篇﹐始具规模。
灵帝时﹐马日磾﹑蔡邕﹑杨彪﹑卢植﹑韩说等又补作纪﹑志﹑传数十篇﹐下限延伸到灵帝。
7、《七略》
●刘歆(?-23),字子骏,刘向第三子,在《别录》基础上,撰成《七略》,成为我国目
录学史上最早的综合性提要目录,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
中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汉代官府藏书目录。
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刘向等人校勘政府藏书,为每种书编撰叙录一篇,后将各书叙录汇辑成《别录》一书。
刘向之子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编成《七略》。
全书分为七大类: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
辑略是写在六略之前的一篇概括性的学术简史。
所以《七略》实
际上分为六大类。
《七略》对其后的图书分类学、目录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原书唐末佚失,东汉班固以《七略》为蓝本编成《汉书·艺文志》,从中可知《七略》的概貌。
清代姚振宗等人有辑本。
二、简答
1、简述秦汉时期史料的特点。
1、史料范围扩大,数量增多。
2、略古详今。
3、纪传体史著成为最主要的载体。
2、简述《史记》的内容。
内容:记述了我国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
十二本纪
《吕太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
《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
《秦本纪》《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
三十世家
《康叔世家》、《宋微子世家》《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鲁周公世家》、《燕召公世家》、《管蔡世家》、《陈杞世家》、《卫世家》、《晋世家》、《楚世家》《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孔子世家》《越王勾践世家》、《郑世家》、《五宗世家》、《王世家》《陈涉世家》、《外戚世家》《楚元王世家》、《荆燕世家》、《齐悼惠王世家》、《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世家》、《梁孝王世家》
七十列传
十表
八书
《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平准书》《礼书》《乐书》《律书》《历书》
3、简述《汉书》的史学成就。
(一)《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体例,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整齐了纪传体。
(三)《汉书》的十志,虽然本于《史记》八书,但远比《史记》的八书丰富完备,特别是其《刑法》、《五行》、《地理》、《艺文》四志,乃开创性著作。
(四)《汉书》的一个突出优点,“文赡而事详”。
(五)《汉书》增传不少。
4、试比较《史记》与《汉书》的异同。
相同:1、史记与汉书有密切血缘关系,班固沿袭司马迁之体而纂汉书。
2、两书内容上有很多重叠之处,但出自不同作者,不同时代,又同有异。
3、体例上都是纪传体,内容上汉初到汉武帝汉书引用史记。
4、思想上班固继承了司马迁的传统,“一通变化”。
5、两书都关注文字表达。
不同:1、史记是通史,汉书是断代史。
2、在思想上,实际敢于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汉书则维护。
3、史记以通古今之变为特征,汉书以详赡为优点。
4、文风不同,史记文字流畅,汉书文字严正。
5、简述刘向、刘歆父子在史学上的贡献。
●刘氏父子的文献整理活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第一次由国家组织、由专长人才分
工协作对古籍进行整理编目的规模宏大的学术活动,开启了编校整理国家藏书并编制目录的序幕。
此外,在文献整理方法上,对后世也有着重大影响。
一、秦朝的史官制度
太史令、御史、内史、小史等
二、西汉的史官制度
●内史:汉景帝二年分内史为左内史与右内史;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改左内史为左
冯翊,内史演变为京畿行政长官。
●御史:隶属御史大夫,东汉初年,成为执法和检察机构的首脑,史官职能丧失。
●太史:既掌天文,又要修史。
汉昭帝时,太史执掌分解,仅主记瑞应、灾异、气象,史
官职能丧失。
三、东汉的史官制度
兰台与兰台令史
●兰台:初设于西汉,地处禁中未央宫,为图书秘籍收藏之处。
东汉兰台收藏了国家的各
种典章图籍等。
●兰台令史:负责校定文字、书写记事、整理文书、撰写国史等,是天官、史官分立后最
早的史官。
东观
●东汉章帝章和六年后,宫廷图籍藏于东观,东观的著述活动主要是编撰了《东观汉记》。
一司马迁撰写《史记》
家学渊源、博学、广泛游历、政治遭遇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
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前一四五年),卒年不详。
二《史记》的体例与内容
体例:纪传体通史
编写特点:略古详今;实录;对史料详加考证;以“太史公曰”进行史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作用:揭露封建专制的残暴统治同情人民,承认人民的历史
三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历史变革观;朴素的唯物论
第二节班固与《汉书》
一、作者简介及成书经过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咸阳东北)人。
二、《汉书》的体例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但稍作变更:改“本纪”为“纪”,改“书”为“志”,
改“列传”为“传”,并将“世家”归于其中,仍有“表”。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汉书》的内容
●《汉书》记事上起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下终于王莽被诛,包括西汉一代230年的史事。
凡一百篇,120卷,约八十多万字。
全书共分四部分:
●十二帝纪
●八表
●十志
●七十列传
十二帝纪
●《高帝纪》、《惠帝纪》、《高后纪》、《文帝纪》、《景帝纪》、《武帝纪》、《昭帝纪》、《宣帝
纪》、《元帝纪》、《成帝纪》、《哀帝纪》、《平帝纪》。
八表
●《异姓诸侯王表》、《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
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等六表是根据《史记》有关的表制成,新增《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
十志
●《汉书》十志:《律历志》、《礼乐志》、《食货志》、《沟洫志》、《郊祀志》、《天文志》、《刑
法志》、《五行志》、《地理志》与《艺文志》。
七十列传
●基本仿照《史记》,分专传、合传、类传与民族传。
最后一传《叙传》,与《史记·太史
公自序》相同,叙述《汉书》作者的家世、成书经过、内容。
五、《汉书》的注本
●唐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汉书》中华书局标点本采用颜注。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
(六)班固的史学思想
1、尊崇儒家的封建正统思想
2、浓厚的唯心主义神学天命论思想
3、历史变通、时势论
三、荀悦与《汉纪》
1、荀悦(148-209),东汉史学家,字仲豫,颍川颖阴人(今河南许昌)。
2、建安三年(198),汉献帝诏荀悦依《左传》体例改写《汉书》,遂改成编年体的《汉纪》30卷。
《汉纪》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断代史,将类比材料的方法引进编年体中。
3、荀悦的史学思想:宣扬神意天命史观;鉴戒史观。
五、刘向、刘歆父子的文献整理与著述
●刘向(前79-前8),字子政,西汉沛人。
公元前27年,刘向奉命校书,撰写《别录》,
另编撰《列女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发展与特色?(论述或简答)
一、史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东晋元帝太兴二年(319),后赵皇帝石勒以任播、崔浚为“史学祭酒”,我国历史上第
一次出现了“史学”一词。
●西晋荀勖《中经新簿》,将文献典籍分为甲部(六艺小学)、乙部(诸子、术数)、丙部
(史书)、丁部(诗赋)。
史学独立于经学之外。
●东晋李充《晋元帝书目》(《四部书目》),将文献典籍分为甲部(六艺小学)、乙部(史
书)、丙部(诸子、术数)、丁部(诗赋)。
史学取得仅次于经学的地位。
二、史著的迅速增加与体例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