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课件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8824ea5727a5e9846a619c.png)
环境: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我国50%以
上河段,90%以上城市受到污染,全国至少有2/3城市处于垃 圾的包围中。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非常薄弱 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 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 资源的基本国策。
中国可持续发展
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当前总人口为129533万人,
平均每年增长1279人;年增长率为1.07%;
资源: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7%;世界人均耕地4.05,我国只
有1.16亩;我国人均林地为1。8亩,为世界的1/9;人均水资源 为世界的1/4;人均矿产资源居世界80位;
总体来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分布不 均衡。
沙尘暴
想一想:
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什么 怎么做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过 程中,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 资源相互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 同时, 不损害 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 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人口众多且增加迅速,资 源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制约着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 量的提高。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上河段,90%以上城市受到污染,全国至少有2/3城市处于垃 圾的包围中。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 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非常薄弱 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 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 资源的基本国策。
中国可持续发展
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当前总人口为129533万人,
平均每年增长1279人;年增长率为1.07%;
资源: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7%;世界人均耕地4.05,我国只
有1.16亩;我国人均林地为1。8亩,为世界的1/9;人均水资源 为世界的1/4;人均矿产资源居世界80位;
总体来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分布不 均衡。
沙尘暴
想一想:
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什么 怎么做
可持续发展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过 程中,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 资源相互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 同时, 不损害 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 需要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人口众多且增加迅速,资 源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等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制约着 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 量的提高。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6aa536240c844769eaeef0.png)
完整最新版课件
10
3、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 展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改 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样,保 护环境不仅是保护生产力,也是发展生 产力。改革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通过建立 适应市场经济的资源价格体系和市场体 系,改革过去那种“产品高价”、“原 料低价”和“资源无价”的扭曲现象, 充分发挥环境与资源作为资源与生产力 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2、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是 实现健全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以“经济”为 唯一目标的小康社会不是一个健全的小康社会。 健全的小康社会实质上是一个多重目标的小康 社会,它除了要求经济收入、能源消费数量及 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外,环境生态目标是健全小 康社会的重要部分,它包括了环境污染的控制 程度、重点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程度、自然生 态恶化趋势的缓解程度等。而达到上述目标, 必须走经济、能源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将当前经济发展 与长远经济发展相结合,既要满足当前 的需要和利益,又要重视后代人的需要 和利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 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 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促进 社会的全面进步。
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自然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的 物质基础。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就可能导 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的高速经济发展背后 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后人不但要花费高昂 的代价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且也会 严重地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反之,如果孤立 地追求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停止经济发展,也是 不可取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前进的,经济发展 能富民强国,并且可以为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提 供支持。因此,放弃经济发展,单纯强调生态 的可持续性也是不利的。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课件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fc28b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e.png)
➢任何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个体或单位,并不承担相应的责 任,而把损失转嫁给社会或国家承担。
➢任何由于环境改善而产生的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资产增 值和美学景观享受等有益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在改善者 的收益核算中。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0
二、正确的价值观 1、环境价值的误区 2、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反应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
1
2、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
客观性:一定环境条件下其大小是客观的。
主观性:其指标及数值将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的不 同而不同,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特别是 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控制其变 化方向。
(2)区域性和时间性
地区不同,时间、范围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与环
境承
b
载力 a
c
a:自然发展
b:协同发展
c:不协同发展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8
第四节 全球生态系统学说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9
由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分构 成的统一整体,就是一个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 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30
(11)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
(5)审美价值
(12)辨证的价值
(6)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 (13)生命价值
(7)历史价值
(14)宗教价值
这些价值又可以进 一步归类为: (1)个人偏好价值 (2)市场价格价值 (3)个人善价值 (4)社会偏好价值 (5)社会善价值 (6)有机体的价值 (7)生态系统价值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乐观主义:完全从技术发展的立场出发,认为 任何环境问题都可被技术的不断创新所克服,否定 了承载力的存在。
➢任何由于环境改善而产生的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资产增 值和美学景观享受等有益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在改善者 的收益核算中。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0
二、正确的价值观 1、环境价值的误区 2、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反应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
1
2、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
客观性:一定环境条件下其大小是客观的。
主观性:其指标及数值将因人类社会行为内容的不 同而不同,而且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特别是 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控制其变 化方向。
(2)区域性和时间性
地区不同,时间、范围不同,环境承载力也不同。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与环
境承
b
载力 a
c
a:自然发展
b:协同发展
c:不协同发展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8
第四节 全球生态系统学说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9
由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分构 成的统一整体,就是一个系统。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 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30
(11)稳定性和自发性的价值
(5)审美价值
(12)辨证的价值
(6)使基因多样化的价值 (13)生命价值
(7)历史价值
(14)宗教价值
这些价值又可以进 一步归类为: (1)个人偏好价值 (2)市场价格价值 (3)个人善价值 (4)社会偏好价值 (5)社会善价值 (6)有机体的价值 (7)生态系统价值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乐观主义:完全从技术发展的立场出发,认为 任何环境问题都可被技术的不断创新所克服,否定 了承载力的存在。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822ce027284b73f342504d.png)
PPT学习交流
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中国21世纪议程》
发布时间:1994年3月
农业与农村、 工业与交通、
通信业
教育与能力 建设
立法与实施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 《21世纪议程 》
清洁生产能 源利用与消
费
人口与人类 住区消费与 社会服务
中国21世纪 人口与发展
白皮书
经济政策
费用与资金 机制
自然资源保 护与利用
全球变化和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团体及公众 参与
PPT学习交流
6
探究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地理背景
1、人口问题
基数大,数量多 素质低
人口压力大
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占有量低
2、资源问题
经济迅速发展—— 资源需求量大
生产技术, 工艺落后
资源浪费严重
自然资源 相对短缺
3、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在蔓延
生态破坏在加剧
恶性 循环 破 坏
环境问题
生态恶化
2、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人口激增
寻求人
资源短缺 环境恶化
地协调
可 持
道路解
续 发
决问题
展
PPT学习交流
2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会考要求: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a)
PP2T学.可习交流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b)
3
玛雅文明的消失
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其高度发达的成就反映 了玛雅人对宇宙的认识程度,以及城市、建筑 的设计艺术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上。据文字 记载,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 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暂时农田”,即旱 季用原始的石斧清除一片林地,在雨季来临前 焚烧,然后种植玉米等作物。现在,玛雅文明 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
课件7: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课件7:5.2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c9c17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d.png)
•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 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 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 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 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 适应。
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 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 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 平。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2018年,我国完成快递数量458亿件,快递包装用纸不断增加,因此,有商家推出
一款“共享快递盒”,即用塑料快递盒替代常用的纸箱。这种快递盒使用时是一个
方形的塑料箱,签收后,快递小哥就会将它折叠起来,变成一块塑料板,带回仓库
重复使用。这种共享快递盒单个制作成本是25元,平均每周可循环6次,预计单个
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 需求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系统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组成,三者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 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4.“人的管理调控”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3
可持续发展系统
3.向学校申请场所,举办“闲置物品交换” 活动。已达成交换协议的人可在此完成交换, 其他人也可在现场进行物品交换。
4.未完成交换的衣物、文具等可捐赠给贫困 地区的学生。
闲置物品交换示意
活动4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思想发展阶段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人类历史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环境对人类制约较强,人类对环
采集渔猎时代 境影响较弱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d36e455ef7ba0d4a733bef.png)
耗。
ppt课件.
3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
好的生态环境
•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ppt课件.
3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人
类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 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 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 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贯 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从一 些基本原则:
的行动。
ppt课件.
22
(四)过去100年人类最深刻的一次 警醒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体现着对人类自身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
思。这种反思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 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
ppt课件.
23
➢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
标的憧憬和向往。
➢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
• 公平性原则 • 持续性原则 • 共同性原则
ppt课件.
36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可持续发展强调 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
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 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占世界1/5的 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 耗用了占全球80%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这种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 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 的问题来考虑。
洋生物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 •卡逊(Rachel Carson)。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 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DDT对 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寂静 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 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 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
ppt课件.
3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
好的生态环境
•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ppt课件.
3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人
类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不 但要求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 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 更要求体现到作为发展源头的 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贯 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遵从一 些基本原则:
的行动。
ppt课件.
22
(四)过去100年人类最深刻的一次 警醒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体现着对人类自身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
思。这种反思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 展道路的怀疑和抛弃。
ppt课件.
23
➢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
标的憧憬和向往。
➢人们逐步认识到过去的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
• 公平性原则 • 持续性原则 • 共同性原则
ppt课件.
36
1)公平性原则(Fairness)。可持续发展强调 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
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
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 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占世界1/5的 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 耗用了占全球80%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这种 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 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 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 的问题来考虑。
洋生物学家的名字总会被提起,她就是莱切尔 •卡逊(Rachel Carson)。这是因为在上个世纪 中叶她推出了一本论述杀虫剂,特别是DDT对 鸟类和生态环境毁灭性危害的著作——《寂静 的春天》。尽管这本书的问世使卡逊一度备受 攻击、诋毁,但书中提出的有关生态的观点最 终还是被人们所接受。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c9dfaf5fbfc77da269b18a.png)
第2讲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一般性理解 几个相关概念的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带来认识上的几大转变 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原则 现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理解
2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理解
可持续发展的字面意思是可以不断地发展, 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能够实现数量增加(发展) 的目标,并且为前者提供质量的改善。
14
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经过数十亿年的自然演化,自然生态系统形 成其自身所独有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不依 人的意志而改变。
如果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则 势必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破坏地表植被而 导致的水土流失、滥伐原始森林而导致的生 物多样性减少等等。因此,尊重自然是人对 自然应有的态度。
现有的用法: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地 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几个相关概念的含义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
5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初被理解为发展的全部内容。 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例如美国著名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曾将经济 增长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 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经济产品的能力 的长期上升。 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 和劳务的总价值,它是以经济货币来衡量。
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的词汇是不可持续发展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负定义,即通过界定什么 是不可持续发展以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随着认识水平与能力 的变化,关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发生变 化,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也就不同。
3
1
内容提要
可持续发展一般性理解 几个相关概念的演变过程 可持续发展带来认识上的几大转变 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原则 现有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理解
2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理解
可持续发展的字面意思是可以不断地发展, 更进一步的意思是能够实现数量增加(发展) 的目标,并且为前者提供质量的改善。
14
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经过数十亿年的自然演化,自然生态系统形 成其自身所独有的运行规律。这种规律不依 人的意志而改变。
如果人类的生产活动方式违背了自然规律则 势必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如破坏地表植被而 导致的水土流失、滥伐原始森林而导致的生 物多样性减少等等。因此,尊重自然是人对 自然应有的态度。
现有的用法: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 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地 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几个相关概念的含义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
5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最初被理解为发展的全部内容。 经济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或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例如美国著名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曾将经济 增长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指 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经济产品的能力 的长期上升。 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 和劳务的总价值,它是以经济货币来衡量。
在某种程度上,对应的词汇是不可持续发展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负定义,即通过界定什么 是不可持续发展以理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相对性:随着认识水平与能力 的变化,关于不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发生变 化,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也就不同。
3
《可持续发展》》课件
![《可持续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c3eb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d.png)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 消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案例:新加坡通过推行“花园城市”理念,实现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废弃物回收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 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制造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降低能耗和排放。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
节能建筑
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和设 备,降低建筑能耗。
《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目录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01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4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
资源过度开采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过度开采现象日 益严重,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受到威胁。
绿色建材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降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 消耗。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推广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案例:新加坡通过推行“花园城市”理念,实现了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废弃物回收
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 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和环境污染。
生态农业
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生产 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 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绿色制造
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降低能耗和排放。
绿色建筑的推广与实践
节能建筑
采用保温、隔热、节能材料和设 备,降低建筑能耗。
《可持续发展》 ppt课件
目录
• 可持续发展概述 •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案例 •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01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 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 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4
CATALOGUE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资源短缺与环境破坏
资源过度开采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过度开采现象日 益严重,导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环境污染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 ,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生态系统退化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 多样性受到威胁。
绿色建材
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可持续性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性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917de402020740bf1e9b9d.png)
可持续发展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 2、人口问题 3、资源问题 4、环境问题 5、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
关系 6、西部大开发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1998年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
灾害,受灾面积达3。18亿亩,受灾人
口2.23亿人,死亡3000多人,直接经
济损失1666亿元。完整最新版课件
2、这一问题产生 的原因?
的影响,据报道,沙尘 3、针对这一问题,
暴的发源地内蒙古阿拉 应坚持什么国策?
善等地植被被严重破坏,
土地荒漠化……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材料1:在2000年4月上旬举行的广州市 十一届三次人大会议期间,与会人大代 表向政府有关部门质询:污染大户广州 水泥厂迟迟不迁,麓湖公园成片建别墅, 怎能保护广州生态环境?
反映出我国资源的什么 特点?
我国资源面临怎样的严 峻形势?
你对保护耕地资源提几 条建议?
世纪工程“南水北调” 是为了什么?
完整最新版课件
8
四、环境问题
材料:今年每入春以后, 我国内蒙古、山西、河 北、京津等华北地区都 发生多次沙尘暴,给交 通运输、环境治理和人 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利
1、这一材料说明 了我国存在什么问 题?
材料:在资源总量上,我国是世界上 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陆地面积居世 界第三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 潜在 价值居世界第3位,水能居世界第一位。 在人均资源占有量上,人均可耕地面 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在144个国家 中排在126位;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 144个国家中排55位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
材料2:去年年底,北方交大二附中初二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 2、人口问题 3、资源问题 4、环境问题 5、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
关系 6、西部大开发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1998年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
灾害,受灾面积达3。18亿亩,受灾人
口2.23亿人,死亡3000多人,直接经
济损失1666亿元。完整最新版课件
2、这一问题产生 的原因?
的影响,据报道,沙尘 3、针对这一问题,
暴的发源地内蒙古阿拉 应坚持什么国策?
善等地植被被严重破坏,
土地荒漠化……
完整最新版课件
9
材料1:在2000年4月上旬举行的广州市 十一届三次人大会议期间,与会人大代 表向政府有关部门质询:污染大户广州 水泥厂迟迟不迁,麓湖公园成片建别墅, 怎能保护广州生态环境?
反映出我国资源的什么 特点?
我国资源面临怎样的严 峻形势?
你对保护耕地资源提几 条建议?
世纪工程“南水北调” 是为了什么?
完整最新版课件
8
四、环境问题
材料:今年每入春以后, 我国内蒙古、山西、河 北、京津等华北地区都 发生多次沙尘暴,给交 通运输、环境治理和人 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利
1、这一材料说明 了我国存在什么问 题?
材料:在资源总量上,我国是世界上 屈指可数的资源大国。陆地面积居世 界第三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 潜在 价值居世界第3位,水能居世界第一位。 在人均资源占有量上,人均可耕地面 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在144个国家 中排在126位;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 144个国家中排55位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
材料2:去年年底,北方交大二附中初二
农业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农业可持续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19fe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f.png)
(四)全面的定义
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 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 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 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
二、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
(一)现代农业带来的弊端 1、能源消耗大 2、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畜健康
(1)农药 (2)化肥 (3)专业化生产造成种植业和畜牧业分离, 使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的联系被打破 3、水、森林、生物物种等农业资源遭到破 坏
(二)布氏可持续发展定义
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 需求能力的发展。包括:
1、公平性原则—— 本代人的公平; 代际间的公平;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性原则
(三)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定义可 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 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 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 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 高生活质量。
2、从社会属性定义: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 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从经济属性定义:在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 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4、从科技属性定义: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 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尽可能 减少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耗。
1、政府要加强资源的管理工作 2、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
二、简答及论述题 1、论述可持续农业产生的背景。 2、可持续农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是什么? 3、论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二、战略措施
(一)正视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问 题,顺应农业发展趋势,创造良好的政 策环境和制度保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 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446a9a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5.png)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政策失灵: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 了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 染和破坏。
(1)环境政策失灵 (2)环境管理失灵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手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包括:
➢ 行政管制手段 ➢ 经济手段 ➢ 自愿手段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悲观观点
由于工业化伴随了人口膨胀、资源的短 缺和污染的增长,从长远的战略观点看, 目前不发达国家按西方先进国家的模式 所进行的工业化的努力将产生很多问题, 迄今持续发展的模式应让位于某种程度 的均衡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乐观观点
乐观主义者认为,人类具有创造 能力,能够克服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 活动增加所带来的环境损害。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本章练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 2.市场失灵
3.政策失灵
二.简述题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原则.
2.经济手段与其它手段相比,在环境治理和资源的保护利用上有什么 优越性?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经济规模 ❖产出结构 ❖投入-产出效率 ❖单位投入造成的环境损害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四、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政策
(一)经济增长影响环境质量的原因弱的现象
(1)环境质量的外部性 (2)环境资源产权不存在或难以界定 (3)环境质量的价格难以衡量 (4)环境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
1.经济手段的优越性
2。政策失灵: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 了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 染和破坏。
(1)环境政策失灵 (2)环境管理失灵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手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包括:
➢ 行政管制手段 ➢ 经济手段 ➢ 自愿手段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悲观观点
由于工业化伴随了人口膨胀、资源的短 缺和污染的增长,从长远的战略观点看, 目前不发达国家按西方先进国家的模式 所进行的工业化的努力将产生很多问题, 迄今持续发展的模式应让位于某种程度 的均衡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乐观观点
乐观主义者认为,人类具有创造 能力,能够克服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 活动增加所带来的环境损害。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本章练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可持续发展 2.市场失灵
3.政策失灵
二.简述题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原则.
2.经济手段与其它手段相比,在环境治理和资源的保护利用上有什么 优越性?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经济规模 ❖产出结构 ❖投入-产出效率 ❖单位投入造成的环境损害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四、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政策
(一)经济增长影响环境质量的原因弱的现象
(1)环境质量的外部性 (2)环境资源产权不存在或难以界定 (3)环境质量的价格难以衡量 (4)环境信息的稀缺性与不对称性
1.经济手段的优越性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可持续发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8c050659eef8c75ebfb30c.png)
——(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穷国的经济增长,但需要 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2、要求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3、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4、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 的价值。
五律
五力
五律协同 同向协力
五力协同
可持续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1、江苏水系污染控制的构想
* 控制战略—— 清污两制、控源导流
* 总体方案——
三线工程
江 苏 水 系 污 染 三 线 控 制 工 程 示 意 图
四、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
2、“原地控源”、“控源导流”两种思路的比较
* 自然规律 原地控源 控源导流 * 社会规律 * 经济规律 * 技术规律 * 环境规律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2、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
* 早期的反思——《寂静的春天》
*一服清醒剂——《增长的极限》
*全球的觉醒——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我们共同的未来》 *重要的里程碑——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 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典故:“网开三面”、不射宿”
管仲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
《秦律· 田律》 :“春二月,毋敢伐树木山林……”
一、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1、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如马尔萨斯(1802年)、 李嘉图(1817年)和穆勒(1900年)等,他们 也较早地在著作中提出过人类消费的物质限 制,即人类的经济活动范围存在着生态边界。
实现可持续发展PPT课件(初中科学)
![实现可持续发展PPT课件(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a7a68d6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7.png)
森林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对森 林光砍伐不种植,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当人们砍树的速度 过快时,可再生资源可能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对森林光砍伐不种植,会造成 水土流失严重, 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 源 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海洋资源: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底油田,沙矿, 海洋化学资源,海上交通,海洋空间资源, 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的海产品资源。
4.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使 地球变暖。为了控制大气中CO2含量的增 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D )
A、减少汽车数量 B.用石灰水吸取空气中的CO2 C、利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D.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 料
5.协调人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C ) A.扩大耕地面积,增加食粮产量 B.砍树造房,解决住房问题 C.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D.多开采石油,满足能源需要
水土流失荒漠化严重 青海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4、生态农业 阅读课本,说一说
什么叫生态农业?有什么好处?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 战略,把_生_态_科_学与_农_业_科_学相结合,实现农 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再循环和种植、养殖、加工 相结合,使生_态_效_益_、经_济_效_益_相统一。
➢为什么说地球上的淡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3、水污染 这样的现象你熟悉吗?
水体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 脏水。
淡水资源是可以再生的,但由于人口的增长, 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淡水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 要,他们必须从远处取水或采用其他方法获得 水,如海水净化、南水北调。
6.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D ) A.水土流失 B.工业废水 C、动植物资源破坏 D.以上都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可 持续发展的实践也是由来已久。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寂静的 《增长的 《我们共
春天》
极限》 同的未来》
《寂静的春天》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 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WECD,《我 们共同的未来》)
社会属性
系统属性
经济属性
自然属性
目的
社会
经济
基础
生态
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低投入、低消耗、 低污染
高投入、高消 耗、高污染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发展
资源环境 承载力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 性
可持 续性
共同性
第三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
从1992—2009年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17年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重 要行动和政策演进。
❖ 第一声呐喊的前奏 ❖ 展开忧患图卷 ❖ 卡逊思想的力量和影响
返回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
环境 污染
人口 增长
农业 生产
工业 生产
自然 资源
返回
《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了“从一个地球走向
人口
一个世界”的总观点。
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 城市
粮食
发展的定义。
共同的
挑战
工业
生态
能源
返回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可 持续发展的实践也是由来已久。
可持续发展的由来
《寂静的 《增长的 《我们共
春天》
极限》 同的未来》
《寂静的春天》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 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 害的发展”——(WECD,《我 们共同的未来》)
社会属性
系统属性
经济属性
自然属性
目的
社会
经济
基础
生态
条件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低投入、低消耗、 低污染
高投入、高消 耗、高污染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 发展
资源环境 承载力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
人与自然 人与人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 性
可持 续性
共同性
第三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
从1992—2009年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17年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重 要行动和政策演进。
❖ 第一声呐喊的前奏 ❖ 展开忧患图卷 ❖ 卡逊思想的力量和影响
返回
《增长的极限》
罗马俱乐部
环境 污染
人口 增长
农业 生产
工业 生产
自然 资源
返回
《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了“从一个地球走向
人口
一个世界”的总观点。
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 城市
粮食
发展的定义。
共同的
挑战
工业
生态
能源
返回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