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定弦与指位
京胡演奏技法(27种左手指法)
京胡演奏技法(27种左手指法)1.揉弦:用手指压住琴弦,以手指的贴靠度来调节琴弦的音高。
2.推弦:用手指从低音弦弹向高音弦,使琴弦振动产生音响。
3.勾、挑、拨弦: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弹奏琴弦,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4.顶弦:用手掌或手指顶住琴弦,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调节音高或音色。
5.拔、挟、搓弦:用手指和琴弦之间的摩擦力产生音响。
6.挂弦:用手指压着琴弦不松开,流畅地弹奏。
7.压弦:用手指压住琴弦,改变琴弦的振动长度,产生不同的音高。
8.指轮弓:用手指滚动扳动琴弓,产生连续的音响。
9.拇轮弓:用拇指滚动琴弓,产生柔和的音色。
10.双指轮弓:使用两个手指同时滚动琴弓,使琴弦产生连续的音响。
11.塞弓:利用特殊的装置将琴弓固定在琴身上,以方便进行其他演奏技法。
12.滑音:用手指滑过琴弦,产生连续音响,创造音乐的连贯感。
13.手指滑音:用手指滑过琴弦,产生连贯的音响变化。
14.快速滑音:手指快速滑过琴弦,产生连贯音响的效果。
15.跳音:手指在连续按弦中间迅速离开琴弦,产生跳跃的音响效果。
16.切音:手指轻敲琴弦,产生清脆的音响。
17.支撑音:彈弦时,用其它手指按在琴弦上,产生重新振动的音响。
18.合音:用两个手指同时按在琴弦上,使两个音同步发生。
19.弦颤:用手指按住琴弦后迅速抖动,产生颤音效果。
20.弦颤演奏:用两个手指按住琴弦后迅速抖动,产生双声部的颤音效果。
21.弦颤击奏:用手指按住琴弦,同时用另一只手指用力击击琴弦,产生强有力的颤音效果。
22.手指滚动:使用多个手指按弦,形成连续、流畅的音响。
23.预备音:用左手琴指轻触琴弦,瞬间制造出的音响。
24.突击音:用弓弦时用大力压弦,瞬间制造出的音响。
25.拨颤音:用右手琴弓快速拨动弦,并用左手指轻轻按弦,使音响处于颤动的状态。
26.攀音:用一个手指压住一条琴弦,另一个手指上下滚动,形成变音效果。
27.揉指弦:用多根手指同时揉弦,产生丰富的音响。
以上就是京胡左手指法的27种技法。
京胡有哪些技巧?京胡符号的运用
京胡有哪些技巧?京胡符号的运用运用左手技巧符号的运用及说明技法简介左手在不加任何技巧情况下,可称为”原汁原味”,但出来效果有如小学生写字”一笔一画”之感,前辈们称为”有骨头没肉”,缺乏成熟感。
为了”丰富”和”美化旋律”,该如何运用技巧要以个人的理解和感觉相应地处理。
无非有二:一是不用技巧而按实音,人说你”手干”,二是技巧用多又无规则,人说你”手乱”,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是今后探讨的一个问题。
左手技巧一般称为:弹、打、抹、滑、落、柔、泛音、虎音、下把等,下面以次说明:”丁”弹音符号,它快于装饰音的效果,有”小铃铛”的清澈之感。
常用于[二黄]和[西皮]外弦的空弦。
在使用本技巧时,右手腕使用”爆发力”(亦称”音头”)。
打音符号,前辈们称为”打撮儿”。
音乐界标为”tr”字样。
实际使用从它自身音的”分质”快三倍。
但切记打音均是”单数”,即1、3、5、7,9、11,与打击乐的数字相同,故不存在”单打音”和”双打音”之说。
同时应按节奏的快慢,特别是右手的”弓速”而定。
如四分和八分音符的020。
打音是为或等。
还有一种”长打音”,符号标为”tr”,也是按照音名的”分质”长短而用。
再一种称为”前打音”和”后打音”的技法;如后打音。
”前打音”和”后打音”是指音名前后”分质”的使用”打音”方法。
不管”前打音”和”后打音”右弓均是”前轻后重”的演奏手法。
抹音符号,常用于左手一指,在京胡的”把拉”中,也常用于[二黄]和[西皮]的里、外空弦上,如[二黄]的020音,左手一指从030音的位置向020的空弦”回抹”,[二黄]里弦的060音使用相同。
[西皮]的030音,左手一指从”《0音位置向030音的空弦”回抹”[西皮]的010音使用相同。
例[西皮]的[南梆子]前奏过门;(大略)。
它的效果不同与”下滑音”。
也有”反抹”音,(按音程的反向)如[二黄]的和[西皮]的等。
“V”移位滑弦音符号,此符号均用在[二黄]中的060和030音及[西皮]中的010和”《0音,也是左手一指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前辈们非常形象地称为”咚”音,意思是出来的效果酷似堂鼓音。
京胡知识汇总
京胡知识汇总京胡伴奏京剧百余年,由于长期处在伴奏从居地位,缺乏演奏技法研究和规范,呈现出演奏只追求个人感性模仿、各人各异的混乱状态。
也许因我是学理工出身,追求理念是我的天性,因此,在积多学科知识、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京胡演奏“二十法”,力图促进京胡演奏的科学化、规范化地进展。
(一)京胡演奏“音乐法”(1法):任何器乐演奏音准和节奏是它演奏的命脉,它比演唱更应重视音准和节奏的训练!绝对音准和稳定匀速节奏(匀减速、匀加速、突加速、突减速)伴奏是拉好京胡的首要条件。
(二)京胡执琴“直角法”(1法):长期以来京胡执琴姿态各异,我认为采用直角(90度)规范执琴较好,其要点是:1、琴身安放高低、前后位置,以右手小臂大臂成直角为准;2、二黄调式左手手指按弦应与琴弦成直角(不可锐角和钝角),西皮手指应与琴弦成锐角(小于90度)不可成钝角大于90度;3、拉外弦弓毛与外弦及蛇皮成直角;拉里弦弓子弓毛运行轨迹为与担子接点和里弦成直角。
(三)左手“四指法”(4法):四指法为:揉打碰滑。
揉弦主音不能变,要揉得均匀流畅;打弦心中要有数,一下、二下、三下、四下……要打得均匀圆润响亮:滑弦要求食中无名指都能(二黄或西皮)掌握上滑、下滑、下回滑等技法,要滑得连贯并掌握虚实轻重。
(四)右手运弓“捧、捋、挤、按”(4法):我借用陈式太极手法,拉外弦用捧劲,拉里弦用捋劲,推外弦用挤劲,推里弦用按劲。
这样用力科学合理,能获得运弓用力的支点。
(五)右手运弓“开合摆法”(1法):由于京胡琴弦张力比较大(尤其是高调门),要想把京胡拉出最强音,单用臂力和腕力远远不够,必须激发全身爆发力,这就是拉弓用太极“开劲”,推弓用太极“合劲”及“摆劲”!右手运弓“四腕法”(4法):1、正腕子——腕子运动方向与运弓方向一致(推弓腕子同时向里运动,拉弓腕子同时向外运动);2、反 (六)腕子——腕子运动方向与运弓方向相反;3、圆动腕子——腕子能作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运弓;4、死腕子——腕子固定、运弓靠大小臂快速暂短颤动,用它来演奏极短弓和超快弓!(七)右手“五当运弓法”(5法):因为京剧五大行当(老生、青衣、花脸、小生、老旦)演唱音响和音色软硬虚实亮暗均不相同,为了使京胡伴奏能与其匹配,我采用了:1、青衣使用虚长弓为主;2、小生使用虚实刚长弓为主;3、老生使用刚实短弓为主;4、老旦使用虚实硬长短弓为主;5、花脸使用硬实长弓为主。
京胡知识汇总详解
京胡伴奏京剧百余年,由于长期处在伴奏从居地位,缺乏演奏技法研究和规范,呈现出演奏只追求个人感性模仿、各人各异的混乱状态。
也许因我是学理工出身,追求理念是我的天性,因此,在积多学科知识、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京胡演奏“二十法”,力图促进京胡演奏的科学化、规范化地进展。
(一)京胡演奏“音乐法”(1法):任何器乐演奏音准和节奏是它演奏的命脉,它比演唱更应重视音准和节奏的训练!绝对音准和稳定匀速节奏(匀减速、匀加速、突加速、突减速)伴奏是拉好京胡的首要条件。
(二)京胡执琴“直角法”(1法):长期以来京胡执琴姿态各异,我认为采用直角(90度)规范执琴较好,其要点是:1、琴身安放高低、前后位置,以右手小臂大臂成直角为准;2、二黄调式左手手指按弦应与琴弦成直角(不可锐角和钝角),西皮手指应与琴弦成锐角(小于90度)不可成钝角大于90度;3、拉外弦弓毛与外弦及蛇皮成直角;拉里弦弓子弓毛运行轨迹为与担子接点和里弦成直角。
(三)左手“四指法”(4法):四指法为:揉打碰滑。
揉弦主音不能变,要揉得均匀流畅;打弦心中要有数,一下、二下、三下、四下……要打得均匀圆润响亮:滑弦要求食中无名指都能(二黄或西皮)掌握上滑、下滑、下回滑等技法,要滑得连贯并掌握虚实轻重。
(四)右手运弓“捧、捋、挤、按”(4法):我借用陈式太极手法,拉外弦用捧劲,拉里弦用捋劲,推外弦用挤劲,推里弦用按劲。
这样用力科学合理,能获得运弓用力的支点。
(五)右手运弓“开合摆法”(1法):由于京胡琴弦张力比较大(尤其是高调门),要想把京胡拉出最强音,单用臂力和腕力远远不够,必须激发全身爆发力,这就是拉弓用太极“开劲”,推弓用太极“合劲”及“摆劲”!(六)右手运弓“四腕法”(4法):1、正腕子——腕子运动方向与运弓方向一致(推弓腕子同时向里运动,拉弓腕子同时向外运动);2、反腕子——腕子运动方向与运弓方向相反;3、圆动腕子——腕子能作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运弓;4、死腕子——腕子固定、运弓靠大小臂快速暂短颤动,用它来演奏极短弓和超快弓!(七)右手“五当运弓法”(5法):因为京剧五大行当(老生、青衣、花脸、小生、老旦)演唱音响和音色软硬虚实亮暗均不相同,为了使京胡伴奏能与其匹配,我采用了:1、青衣使用虚长弓为主;2、小生使用虚实刚长弓为主;3、老生使用刚实短弓为主;4、老旦使用虚实硬长短弓为主;5、花脸使用硬实长弓为主。
京胡定弦与指位
京胡定弦与指位(一)xx一、音阶京胡以自然大音阶为基础音阶。
它的音程结构是五个全音(大二度)、两个半音(小二度)。
两个半音在3—4之间和7一1之间。
一个全音相当两个半音。
这是以十二平均xx为基础的音阶。
京胡是单音演奏的旋律乐器,故采用“首调,,记谱法。
所谓首调,京胡是以自然大音阶的首音。
“1”为准。
初学京胡的人,应以自然大音阶为依据,调整按弦的指距。
简言之,“全音”的指距较大,“半音”的指距较小(半音即3→4,7→i)。
二、定音与调名京胡的里外弦应是按纯五度定音的。
由于演员“调门”不同,还由于西皮、二黄、反二黄各种调式的“1”位音高也不同,因此,京胡的定弦不是固定的。
过去,某些琴师把外弦定得偏高,谓之“宽五度”,俗称“阴阳弦”。
这是不正确的定弦方法,目前已不采用了。
在京剧界,关于调名,有它自己传统的叫法。
为了便于了解过去,我们把传统调名和现代通行的调名列出一表:现代:D bE FG AbB C传统:小工调凡字调六字调正宫调乙字调上字调尺字调三、指序与把位左手按弦由四个指头(不算拇指)组成。
指序由大写的数字表示,即:食指(一)、中指(二)、无名指(三)、小指(四)。
以上指序是目前各种拉弦乐器的通用标指法,至于小指,在传统京胡演奏的按指中,一般不用或少用。
小指指位常以无名指代替,这大概是由于京胡弦硬,而小指无力,按音不实之;还有,京胡比二胡,板胡等弓弦乐的弦距较短,以无名指代替比较方便实用。
作者认为,忽视了小指的运用毕竟有可用而弃之的遗憾,在演奏传统京剧唱腔或曲牌时还是可以的,但演奏比较现代的、七声音阶的旋律时,就会产生手指不够用的情况。
特别是在独奏大型京剧音乐时则更嫌不足。
作者以为还是兼用小指为好。
京胡演奏,一般是以第一把位为主,兼用第二把位,第三把位极少用或不用,这是京胡音域特色所决定的。
左上角是京胡的二黄、反二黄、西皮等三种把位图示,以供锐意改革和不断精进的朋友们参考。
京胡高把位极少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以伴奏京剧唱腔为主。
二胡与京胡的简易定调与定弦方法
二胡与京胡的简易定调与定弦方法
二胡演奏二胡曲谱,如何定弦,对初学者来说,一时很难把握。
如果简单地去理解,定弦一般以调式定弦。
即依据曲谱所标定的调式定弦。
对照下表
如果用二胡伴奏所表演的歌曲或戏曲,则先定弦。
其方法是以曲谱中最低的音符做内弦,将内弦音升高纯五度音程做为外弦。
譬如某歌曲的最低音是“1”,那这个曲子就定为1一5弦。
定弦后再按上图表倒过来定调,那该曲子的曲调就是D调(1=D)。
但这并不是一概而论。
平时往往要根据演唱者的嗓音条件将调门升高或降低一度音。
这与单独二胡演奏有所不同。
京胡对于戏曲演奏与二胡演奏定弦与定调又有所不同。
京胡的定弦一般是固定的。
即二黄腔用(5一2)弦,西皮腔用(6一3)弦,反二黄用(1一5)弦,反西皮用(2一6)弦。
其它不常用的弦初学
者可略去不计。
弦定好后,就可对照上图表,像二胡演奏戏曲一样倒过来给曲谱定调了。
↖如两皮腔定为“F”调(1=F),二黄腔定为“G”调(1=G),反二黄定为“D”调(1=D),反西皮定为“C”调(1=C)。
以上定调,定弦的方法一般简单易学。
但也有特殊情况,这就要因情而定了。
以上只是个人的体会,仅供参考。
网友讨论:京胡的音域和换把
网友讨论:京胡的音域和换把京胡以五度关系定弦,根据京剧曲牌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调京胡的两条弦以五度关系定音,根据伴奏京剧曲牌的不同,经常定成c1 、g1 弦(反二簧),g 、d1 弦(二簧),a 、e1 弦(西皮)和d1 、a1 弦(反西皮)四种,有时还定成f1 、c2 弦和 e1 、b1 弦等等。
京胡演奏时惯用一个把位,演奏高音时亦用定把。
京胡音域较窄(常用音区只是一个八度多),故伴奏时遇到音区不够时,常把旋律翻高或翻低八度来演奏,形成“低拉高唱”、“高拉低唱”的独特托腔风格。
如果定成c1 、g1弦,再加上g1弦上4个把位:a1,b1,c2,d2 ,那么京胡常用音区的音域应该是c1---d2。
不知道京胡有多少音区?如果有两个音区,就是再升高 4 个把位(似乎不可以低了),音域为c1---a2京胡再多出一个音区不太可能,因此,音域再多出4度似乎不可能了。
京胡这种小共振的乐器发音情况跟乐器的好坏和状态关系更大,好琴下三把没问题,但是也要天气好才行,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潮。
天太干(北京冬天)需要给蛇皮擦些水,或在琴码下面垫块儿东西,或用大一点的马子;天太潮(北京7月底那几天)需要放灯泡边上烤烤蛇皮,或换个小点的马子。
不这么干下到三把肯定出噪音没法听。
我还没见过下四把的,也没听到过有下四把的曲子,感觉下到第四把再好的琴也没法听了,呵呵。
一般伴奏也就下到第二把。
没有定这么低的吧,c调的二黄老生没法唱,都没音了。
京胡定弦是根据唱腔音域来定,不像二胡,按标准定弦,再辅以把位,京胡传统戏里连第一换把把位都很少用。
(现代戏里有两个换把把位,好像燕守平又往下扩展了一个把位,也是在某一支曲子里用过,因为京胡弦很短,把位往下扩展很难,而且声音也没办法好听,呵呵,所以一般是按照唱腔音域来定弦。
也发明了一些术语来指代“调门”,比如“扒字调” 就是bE调,“正宫调”是G调。
现代戏里一般为了和交响乐队相配合,固定成E调,一般京剧老生唱二黄f调,应该定弦是c1 g1,同一唱腔音域范围下反二黄定弦不变,也就是说,相应反二黄调门为c调所以现在新编戏里,经常反二黄、二黄来回变,其实胡琴定弦不需要变的。
周志强:京胡演奏左手的技巧
周志强:京胡演奏左手的技巧第一,滑音、从一个音滑到另一个音叫做滑音,滑音要甜而美。
在京剧音乐中,多种滑音技巧对表现各种不同行当,不同流派的唱腔风格和韵味是独具魅力的。
京胡中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用的比较多,例如:西皮的3 由5 滑到3 叫做下滑音,滑音时一定要圆,中间不能有断痕,给人一种甜美的感觉。
(示范)太大的滑音会太切、太腻容易出现怪味。
(示范)太小的滑音不到位使音色干枯无味,(示范)所以说我们要掌握好这个度非常重要。
回滑音比如:西皮的5 这个音很关键,既不要太纯(程派拉法除外),又不要太噪,(示范),正确的演奏方法是:有一种又沙又甜的味道,比如:我们吃西瓜,又脆、又甜、又沙的大西瓜,(示范)是一种先虚后实,虚实结合的技巧。
但是,拉里弦的 1 时绝对不能有沙音,(示范)要坚实浑厚,我们要掌握要领,更重要的是找感觉,感觉这东西有时用文字和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只有心领神会。
第二,打音、打音要脆而亮,打音是装饰音的一种,在旋律上方二度的手指迅速打弦以装饰本音位叫做打音。
打音一般是食指按弦中指打(示范),中指按弦无名指打(示范),空弦时用食指打(示范)。
小指一般不打,打弦应该是二度(示范)不能小三度、更不能大三度(示范)象蒙古草原的马叫味。
练习时最好一弓打四下,然后六下,八下(示范),这样既练了打音,又练了右手的运弓,左手不要僵,要松弛。
演奏任何技巧都要放松,松弛。
但一定要把握住:松弛不等于松懈,圆不等于水,流畅不等于平,所以把握好度,尤为关键。
打弦一般打四下,如:二黄原版(示范),还有短打,也叫快打。
西皮的无名指用的较多,一般快打三下(示范)。
这种快打弦是肌体的一种手指神经震颤的感觉。
好象触电的一刹那,(再示范)靠单纯的指打是完成不了的。
这是我的一点体会,也许用语言表达的不准确,还是找感觉吧。
第三董音:这是京胡的最大特点,比如:二黄的7 和1 西皮的 1 和2 要拉的厚而足(示范)。
京胡的这个音叫法不统一,有叫虎音的、有叫筒音的、甚至还有人叫泛音,等等。
京胡弓法及左手指法
京胡弓法及左手指法京胡的揉弦、装饰音、保留指,对初学者来说同样是重要的京胡技法,甚至是基本大法。
其中保留指就是其他指法的基础。
装饰音又称依音是弦乐器通用指法。
京胡揉弦指法比较特殊,分摇指、压指、滑指三种方法,最近林宗褆又展示了他的摇压揉弦指法。
大师的每一个创新都是我们研究学习模仿的课题和对象。
现在在中国京胡网上周志强讲解了董音指法,进一步丰富了京胡指法的研究内容。
科学的发展全靠有人不断的创新。
而研究科学的途径无非是两个:分析和综合。
我们试着分析京胡技法到目前总共有多少指法被定义:“滑”分上滑、下滑、回滑3种,“抹” 上抹下抹、2种,“泛” 标准泛指、移位泛指,原位泛指3种,“垫” 一指垫、隔指垫2种,“粘”1种,“打” 同步打、拖后打2种,“击” 直击、弹击、沾击3种,“闪” 1种,“虚”一种“董音儿”一种“揉弦” 摇指揉、压指揉、滑揉、摇压揉弦4种,“装饰音”单双装饰音、多装饰音起码3种,加上保留指,细分起来共统计出27种不同指法,(可惜距离72还差不少,革命尚未成功,国人还需努力)其实还有两个常用指法一个叫“替指”本来按人体工学规律应该用小指时改用名指,例如老旦游六殿“儿本是”前过门6 5656 2依次用二三指替换三四指,起加强力度作用。
而京胡独特的西皮把位是十全十美的替指指法。
还有一个叫“代音”用里弦同音程代替外弦,用以改变味道。
研究指法时机械地凑数其实是不必要的,分析总结出如此多的胡琴指法,目的只有一个,对照自己的手法,看看有多少还没有掌握,在拉琴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手音儿。
有诗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剩下的就是增加练琴的“遍数”了。
分析完了该轮到综合法了。
我试着综合一下,事先说明:敝人试水不深,“遍数”不够,又喜欢纸上弹琴,反正博客是自己的,不过是有感而发,欢迎不同意见,参与讨论。
大部分指法可综合为两大类,一类为颗粒性指法,另一类为曲线性指法。
颗粒性是描绘音乐旋律中音符的独立感,形象描述可用“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句经典诗句。
京胡定弦的正确方法
京胡定弦的正确方法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定弦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包括京胡、弦线、琴弓、琴轴等。
确保这些工具和材料的质量良好,以保证定弦的效果。
二、定弦步骤1. 调整琴弓:将琴弓的张力适当松弛,使其能够顺利地通过弦线。
同时,检查琴弓的毛发是否整齐,如果有松散的毛发需要进行修整。
2. 定位弦轴:将琴弓的弦轴对准胡筐上的弦孔,确保弦轴能够顺利地穿过弦孔。
3. 选择合适的弦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弦线。
京胡的弦线种类繁多,有不同的音色和表现力,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4. 固定弦线:将弦线从琴弓下方穿过弦孔,然后从弦孔上方穿过,将弦线的一端绕在弦轴上,用力拧紧,确保弦线不会松动。
然后将弦线的另一端绕在弦轴上,同样用力拧紧。
5. 调整弦线的张力:用手指按住琴弓上的弦线,轻轻拨动琴弓,调整弦线的张力,使其产生适当的音高。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弦线的张力,以达到理想的音效。
6. 调音:用调音器或其他调音工具,调整弦线的音高,使其与其他乐器或音频参考保持一致。
调音是定弦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可以通过调音器的指示线来调整弦线的音高。
三、注意事项1. 定弦时要保持耐心和细心,不要急躁和马虎。
2. 确保弦线的张力适中,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演奏效果。
3. 定弦后要及时调音,保证京胡的音高准确。
4. 定弦时要注意琴弓的角度和力度,保持稳定的弓法。
5. 定弦前要检查琴弓的毛发是否整齐,如果有松散的毛发需要进行修整。
6. 定弦后要检查弦线是否牢固,如果有松动的弦线需要重新固定。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正确地为京胡定弦。
定弦的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需要练习和经验的积累。
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和调试,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弦方法,使京胡发挥出最佳的音质和演奏效果。
希望本文能够对学习和演奏京胡的朋友们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演奏京胡的音乐。
赵志安:什么是京胡伴奏中的“阴阳弦”?
赵志安:什么是京胡伴奏中的“阴阳弦”?“阴阳弦”传统京剧中,琴师的调弦以及音位、指位的准确是以“五度相生律”为标准的。
但在伴奏实践中,京胡的用律还有个特色现象:“阴阳弦”。
“阴阳弦”是指传统戏中京胡的定弦高于“纯五度”(常常是里弦低一些)、超出常规律制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一般认为是“京胡乐器本身的局限和有的琴师乐感不佳”所导致。
但是,京胡定弦时存在的“阴阳弦”现象,曾经是作为一种普遍现象而存在于传统京剧琴师当中,现今健在的老艺人还有此习惯。
因此,“阴阳弦”与琴师的“乐感不佳”应无必然联系。
究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应是京胡本身的乐器构造特点所致。
如传统京胡用丝弦、蒙蛇皮,而丝弦里、外弦粗细不一,琴码易受力不匀以及蛇皮易受气候影响等问题,调成“纯五度”的话容易出噪音。
于是将里弦略松些,以消除噪音。
另一方面,在实际伴奏中,京胡演奏的音域、技法特色等又有利于琴师去弥补这种定弦的音律问题,使之能够保持实际演奏的音准。
如京胡伴奏的音域很窄,而且西皮大多使用外弦音来伴奏等等。
“阴阳弦”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应与琴师的生理特征和演奏习惯相关。
如何时希先生说:“倪秋萍是王少卿的大弟子,他的手重,和王少卿一样,定弦时外弦常软半个音符,初听不顺耳,可到正式操奏时,这半个音之差就因手重而准确了。
”另外,笔者在访问老琴师中,还得到了“为了追求西皮外弦的音色明亮”、“京剧没有低音、内弦略低可增加心理上的低音感觉”等答案。
总之,从民族音乐学者的视角看,“阴阳弦”曾作为一个普遍现象存在过,也是一个不可抹掉的“历史事件”。
不能简单视其为落后的“陋习”,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传统京胡伴奏艺术在特定时期中,演奏风格的组成因素之一。
传统京剧京胡伴奏音乐用律的另一个特色现象是“京Fa”现象的存在。
“京Fa”是指传统京剧中的“F”音不合常规的律制,其律高在F和♯F音之间,构成京剧用律的个性特色。
这种现象也是传统京剧作为高文化的民间艺术,与民间“俗乐”有紧密联系的表征之一。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拉奏乐器(七)京胡
「乐器大家庭」之民族拉奏乐器(七)京胡
京胡是京戏的主要伴奏乐器。
形制小巧,琴筒竹制,蒙以蛇皮,张两根金属弦或丝弦。
通常用的是D调、E调二黄京胡和E调、G调西皮京胡四种,其形制和奏法基本相同,只是定弦与定调不同。
京胡属于高音乐器。
一、定弦
京胡定弦不同于其它拉奏乐器,常根据腔系调式和唱腔的要求来决定。
基本定弦法有三种:西皮定弦6—3,二黄定弦5—2,反二黄定弦1一5。
两弦相距均为纯度。
(3和2是高音,上面应加一圆点)。
京胡无明显的音区区别,c3以上的声音尖锐、紧张,很少使用。
二、演奏技巧
京胡常用的弓法有分弓、连弓、抖弓、颤弓等几种,多运用打音、小滑音等装饰性的奏法(请参阅二胡)。
演奏京胡左手指距较小,一般只用一、二把位,在伴奏中,遇到音区不合适,常把旋律翻高或翻低八度来拉奏,形成“高拉低唱”与“低拉高唱”的独特托腔风格。
三、特点与用途
京胡音色响亮、高吭,声音穿透力很强,一般只用于京剧伴奏。
京胡琴杆较短,音域较窄,音色不易与其它乐器融合。
四、代表性独奏曲
《夜深沉》、《梅花新调》、《迎春》、《京郊行》以及京剧曲牌等。
下期介绍:坠胡。
京胡的演奏姿势及其重要性
京胡的演奏姿势及其重要性谈起京胡的学习和演奏首先就会提到京胡的演奏姿势,因为姿势是开始学习京胡的第一个步骤,无论哪个老师都会强调京胡正确演奏姿势的重要性。
正确的演奏姿势既有利于演奏水平的正常发挥,也有利于京胡基本功的运用和发挥。
京胡正确的演奏姿势是针对琴的特征和人的自然特征而总结出来的,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坐姿、持琴、按弦和持弓。
一、坐姿京胡演奏时演奏者的坐姿常见的有三种一一一架腿式、垫脚式和1 ·架腿式坐姿:即将左腿架在右腿上,俗称“二郎腿',这是一般老琴师惯用的姿式。
因京胡短小,放在架着的左腿上就易于操琴了。
缺点是:一是因琴身过斜而搁置不稳,二是因右腿负担重而易酸麻。
2.垫脚式坐姿:这是架腿式的变通姿式,就是在左脚下垫一个小木凳以升高左腿。
缺点是:外观欠雅且携带木凳麻烦。
3,平腿式坐姿:就是双腿平放,自然分开,操琴时自然大方,也可避免以上两种坐姿的不足。
此种坐姿比较科学。
二、持琴用左手虎口夹住琴杆千斤,拇指略向掌心弯彘,腕部略向外凸,余四个指自然松开向内,指端做按弦准备,这时,整个指腕呈半圆形。
注意:虎口夹杆不可太紧,过紧易僵易疲劳,影响按指的灵活性。
过紧还易出汗引起虎口下滑,使琴身不稳,并影咱按指的音准;虎口夹担过松则造成琴身摆动,虎口位置容易移动,造成按指无力,运弓不实。
三、按弦京胡演奏姿势中左手的按弦必须切记要用斜指肚处按弦,而且切记在演奏时左手指不要抬的过高,而是要与琴弦尽量的近一些。
另外,用斜指肚处按弦会比较有弹性,有利于演奏出京胡洪亮、清脆的音色。
所以用斜指肚的地方按弦更加的科学,演奏出来的音色也会更加能体现京胡音色的特点。
至于手指的按弦处与琴弦保持的距离不应该太远,是因为按起弦来会更加的方便,当遇到快节奏的曲调时,有利于通过快速的换指来演奏这个快节奏的曲调,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在演奏中所谓左右手演奏不和谐的情况,从而使演奏出来的曲调更加的悦耳动听。
四、持弓京胡演奏姿势中右手持弓的要点是:以右手大拇指的斜指肚与食指第一节处捏住弓杆的弯曲处,中指的指肚托住弓杆,弓杆略向上拢起。
王彩云:传统京剧与新编戏中京胡定弦的讲究
王彩云:传统京剧与新编戏中京胡定弦的讲究在过去传统京剧的伴奏中,京胡一般采用“宽五度”定弦,也就是里弦略低,俗称“阴阳弦”。
经过现代戏以后,京胡在琴弦上有了改进,把丝弦换成钢弦,增加了琴弦的张力和耐磨度,音质也稳定了许多。
在定弦上也更倾向于十二平均律,但并不是纯五度,因为如果做到像小提琴那样的纯五度定弦,就会失去京胡特有的音质和音色。
那这个五度音程究竟是上方的音偏高还是下方的音偏低呢? 我们这里论述的是京胡独奏,在京胡与大乐队之间,京胡外弦一定要按照标准音高定弦,也可以外弦略高于标准音高的2-3音分,里弦可略低于标准音高的5音分左右。
按照十二平均律的计算方法,每一个八度共有1200音分,按此推算得出:半音是八度的l/12音分即100音分,而京胡定弦里外弦之间不超过标准的10音分,在乐队中是能够被接受的。
这样既可以保证与乐队的和谐统一,又不失京胡音色的明亮特性,是为最佳选择,这在传统京剧伴奏中也同样适用。
其理由有三:1.京胡在定弦时,以定准外弦即五度的上方音为主,京胡在和乐队调弦时,一般给其他乐器的音高都是外弦空弦音。
2.京胡的乐器构造属于原生态,主要构件竹子和蛇皮都是经过最简单加工而成,京胡的声音稳定性难以控制,里弦更是难以奏出稳定的和较纯粹的音响来。
因此,京胡演奏者在定弦时不得不更重视外弦的准确性和以外弦为标准。
3.在传统京剧伴奏中,京胡在演奏里弦时,京二胡通常是用高八度的音来演奏,即: 京胡拉里弦的空弦为6、1、5时,京二胡相对应的是外弦二指按6、三指按l、三指按5音,也就是说京二胡演奏时都是手指按弦,而非空弦演奏。
这些都会冲淡京胡偏低的里弦音在实际音乐中的不足。
由于京胡的里弦在定弦上略低标准音,演奏里弦时便增加很多演奏技巧。
例如拉里弦时,以一节拍=80为准,只要时值长于八分音符,基本都会使用一指的回滑或掸音技巧。
目的是弥补里弦的不足,但却成就了独特韵味。
京剧乐队四大件的定弦法分析
京剧乐队四大件的定弦法分析京剧乐队中的月琴、三弦演奏员在伴奏西皮、二黄唱腔时习惯把空弦音定成3 6 3弦,反二黄定成6 2 6弦,这种定弦法一直被广泛使用,代代传承。
国家京剧院,戏曲学院也都选用这种定弦做为皮黄唱腔伴奏的常规定弦法。
京剧看北京,全国的京剧院团和票友乐队基本都是使用3 6 3的定弦法。
如此广泛使用的定弦法一定是最佳定弦法了?其实不然。
月琴、三弦定3 6 3弦伴奏皮黄唱腔不是最佳弦法,用3 6 3弦伴奏西皮唱腔只是指法比较顺畅,别无优点。
用3 6 3弦伴奏二黄唱腔,可以说是错误的选择,最差的定弦法。
也有的三弦演奏员习惯只用一根弦定3的方法伴奏皮黄唱腔,这种定弦法伴奏皮黄唱腔有着严重的缺陷。
上述定弦法不是伴奏皮黄唱腔最佳定弦法的原因在于:一、月琴、三弦用3 6 3弦演奏七音声音阶时,音阶中只有3、6、7三个音是优质音,其余的1、2、4、5 四个音是缺少共振支持的劣质音,发音干涩、余韵短,这是3 6 3空弦音结构决定的音品质量。
3 6 3弦不能为西皮、二黄的伴奏提供调式需要的优质音。
二、三弦用3 6 3弦伴奏二黄唱腔,使用音区不当,指法刁难,换把次数多,容易造成音不准。
就好比京胡用6 3弦伴奏二黄唱腔,既难演奏又无好效果。
三、月琴、三弦用3 6 3弦伴奏二黄唱腔,不仅自身音质差,与京胡、京二胡难以产生共鸣。
因为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的基础音(空弦音)不统一,琴弦振动时产生的复合音(泛音)相悖,两种不同的泛音列缺少共振基因,共振合鸣效果不好。
四、四大件伴奏西皮唱腔时,京胡京二胡与月琴三弦的定弦表面看是统一了,实际弓弦乐器与弹拨乐器是貌合音离,劲儿根本就不能往一块儿使,共振合鸣效果也不好。
五、月琴、三弦用6 2 6弦伴奏反二黄唱腔,这种定弦法是旋律走向与指法顺序不统一,致使三弦指法极其不顺,不顺的程度好比京胡用2 6弦伴奏反二黄唱腔一样,指法与旋律在拧劲儿进行。
月琴、三弦的基音、自然泛音与京胡反二黄共振需要的泛音不符。
京胡的定弦与耳音
京胡的定弦与耳音
因为过去学二胡的缘故,我自拉京胡后比较重视音准问题,也自认为对音准的把握还比较好。
但是,最近听自己原来京胡练习的录音,竟然听出有的段子京胡定弦不准,往往是内弦偏高了一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我对京胡所谓的“阴阳弦”一贯是不赞成的,都是按照纯五度来定内外弦,结果“矫枉过正”,有意无意地把内弦定高了。
为什么当时没有听出来呢?这说明自己的耳音还不过硬!所以,在对音乐的感觉上千万别太自信。
在京胡学习上,不论学到了什么阶段,对音准的训练和把握都不能忽视和放松,耳音的训练也是如此。
当然,如果“老卖年糕”(老迈年高),耳朵逐渐不灵,那就徒喊奈何了,呵呵。
音准的问题是器乐演奏的首要问题,定弦当然又是更加首要了。
我常跟着专业演奏的视频或音频练习,就感到如果定弦和原版录音一致了,拉起来就顺,听着就舒服。
如果有偏差,就觉得难听。
由此想到,在一般票房中,伴奏乐队对定弦还是比较马虎的。
也许大家都很自信吧,往往是“3 3 6 6”三两声,就急于上手伴奏了。
如果录音下来听,往往不是这个高了,就是那个低了,很不和谐,这样的伴奏自然好不了。
如果要求严格的话,乐队不能大呼隆的定弦,必须每一把乐器单独定,逐一过关,才能保证音准。
京胡的基础知识
京胡的基础知识《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点击链接(《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简介),关注《早安京剧》其他公众号长按二维码,为辛苦的编辑打赏京胡,又称胡琴。
拉弦乐器。
清代中叶以来,随着京剧的形成,在民间传统拉弦乐器基础上改制而成。
早期琴杆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张丝弦,用软弓拉奏,称软弓胡琴。
十九世纪后出现硬弓。
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今日形制。
本世纪五十年代始用钢丝弦。
琴杆又称担子,全长49-51厘米。
用五节紫竹、白竹制。
上方第一、二两节置弦轴,底节插入琴筒,筒里的杆上开长方形对穿的“风口”,产生复共鸣。
琴筒长11.4、后口直径4.3厘米,用毛竹制,前口蒙蛇皮,后敞口。
弦轴黄杨或黄檀木制。
琴码竹制。
弓子江苇竹制,上拴马尾,长74厘米。
张二弦,设有“千斤”。
五度定弦,据唱腔和曲牌不同分别为:反二簧do、Sol弦,二簧Sol、re弦,西皮Ia、mi 弦,反西皮re、Ia弦。
常用的是D调、E调二簧京胡和E调、G调西皮京胡。
音域约两个八度。
演奏时,坐姿,琴筒置于左腿上,琴杆向左稍倾斜,左手持琴杆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夹于两弦间拉奏。
弓法有拉弓、推弓、颤弓、抖弓、顿弓、带弓、快弓等,指法有按音、揉弦、打音、滑音、倚音等技巧。
用于伴奏或独奏。
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也用于其它剧种。
独奏曲多源于京剧曲牌,如《小开门》、《夜深沉》等。
京胡的构造京胡由八个部件构成:一、琴杆俗称“担子”,一般用福建产的花皮紫竹制成,也有用罗汉竹做的。
竹子要坚实、干燥、圆直,五个竹节应分布在适当的部位。
二、琴轴俗称“轴子”,是牵引琴弦和调节音高的部件。
通常用坚细而有弹性的黄檀木或黄扬木制做。
三、琴弦用特制的金属钢丝为弦,内弦略粗,外弦略细,里外弦粗细比例要合理搭配,定好纯五度后,两弦的张力要均衡,指感要一致,空弦纯净无杂音。
四、千斤它是统一里外弦和固定把位的部件。
由铜丝弯成“∽”形,一头勾住两条弦,—头勾在千斤绳上,再把千斤绳绑在琴杆正确的部位,钩与弦接触地方要垫以皮单,以防断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胡定弦与指位(一)张素英一、音阶京胡以自然大音阶为基础音阶。
它的音程结构是五个全音(大二度)、两个半音(小二度)。
两个半音在3—4之间和7一1之间。
一个全音相当两个半音。
这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音阶。
京胡是单音演奏的旋律乐器,故采用“首调,,记谱法。
所谓首调,京胡是以自然大音阶的首音。
“1”为准。
初学京胡的人,应以自然大音阶为依据,调整按弦的指距。
简言之,“全音”的指距较大,“半音”的指距较小(半音即3→4,7→i)。
二、定音与调名京胡的里外弦应是按纯五度定音的。
由于演员“调门”不同,还由于西皮、二黄、反二黄各种调式的“1”位音高也不同,因此,京胡的定弦不是固定的。
过去,某些琴师把外弦定得偏高,谓之“宽五度”,俗称“阴阳弦”。
这是不正确的定弦方法,目前已不采用了。
在京剧界,关于调名,有它自己传统的叫法。
为了便于了解过去,我们把传统调名和现代通行的调名列出一表:现代: D bE F G A bB C传统:小工调凡字调六字调正宫调乙字调上字调尺字调三、指序与把位左手按弦由四个指头(不算拇指)组成。
指序由大写的数字表示,即:食指(一)、中指(二)、无名指(三)、小指(四)。
以上指序是目前各种拉弦乐器的通用标指法,至于小指,在传统京胡演奏的按指中,一般不用或少用。
小指指位常以无名指代替,这大概是由于京胡弦硬,而小指无力,按音不实之;还有,京胡比二胡,板胡等弓弦乐的弦距较短,以无名指代替比较方便实用。
作者认为,忽视了小指的运用毕竟有可用而弃之的遗憾,在演奏传统京剧唱腔或曲牌时还是可以的,但演奏比较现代的、七声音阶的旋律时,就会产生手指不够用的情况。
特别是在独奏大型京剧音乐时则更嫌不足。
作者以为还是兼用小指为好。
京胡演奏,一般是以第一把位为主,兼用第二把位,第三把位极少用或不用,这是京胡音域特色所决定的。
左上角是京胡的二黄、反二黄、西皮等三种把位图示,以供锐意改革和不断精进的朋友们参考。
京胡高把位极少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以伴奏京剧唱腔为主。
伴奏与唱腔的关系,常常是你高我低,你低我高,你繁我简,你简我繁。
这正是中国民间音乐支声复调的原则。
京胡换把应注意以下几点:1.夹担的左手,虎口要放松。
手腕先行下垂,同时带动手指,在换把的瞬间压住琴身。
2.以腕提手指,随虎口急速而坚定地移向把位。
此时,按指的指压应尽量适度减轻,如滑雪般移向新把位,一旦到位立即停止滑动,中间不露痕迹。
3.不移虎口的换把,必须是换把手指迅速而准。
这种换把适于手指较长的人京胡定弦与指位(二)2007-09-04 17:50京胡定弦与指位(二)张素英右手持弓运弓的方向、部位、长短、快慢、强弱等演奏方法统称弓法。
首先要明确弓法中弓段的划分:整个弓子叫全弓,靠近持弓右手的—端叫弓根,只一端叫弓尖,中间部分叫中弓。
如果将全弓分成两部分:从弓根到中间叫右(后)半弓,从弓尖到中间叫左(前)半弓。
从左边图示中便可一目了然。
了解弓段划分的概念后,我们再明确弓子运动的方向:弓子从左向右运动叫做“拉弓”(出弓),反之叫做推弓(入弓)。
这种一拉一推的运弓次序就叫“弓序”。
在乐谱上拉弓记号为“→”,推弓记号为“←”。
运弓的一般方法:在第一条中已简明提到运弓,这里将比较细致地介绍一下。
京胡运弓是右肩关节、大臂肘、小臂手腕和手指动作的有机配合。
其中,腕关节的动作是关键动作。
它对各部位起到协调和缓冲的作用。
如前述,我们把运弓要领概括为四个字:平、直、匀、实。
一平,是指弓子运动要干稳,不可忽上忽下,出现常见的毛病,俗谓“跷板式”运弓。
这是由于拉弓时,右手抬得过高,使马尾离开琴简,推弓时,右手又压得过低,使弓尖跷起,这是运弓左右不平的毛病。
另一种是右手持弓时弓杆和马尾不平,过于向里扣腕,则弓杆碰擦琴弦,过于外折手腕,则弓杆又碰到琴简。
这两种毛病不但造成乎腕紧张,尤易出现杂音。
二直,即运弓日人马尾成一条直线,不要内外摆动,无论是奏内弦或外弦,马尾在运行中终不离开琴弦、琴杆和琴筒。
尤其拉里弦时,马尾虽没有紧贴琴杆,但千万不可离琴杆太远。
运弓是否成一条直线,可看松香槽沟是否成一直线,运弓不直,则槽沟呈扇状或散乱无沟。
三匀,是指运弓的全过程中速度和力度要均匀,不能忽快忽慢,忽强忽弱,推拉往返都要保持干和稳健,不能出现结状音和“疙瘩”音。
四实,指运弓发音纯厚坚实。
京胡的运弓与其它弓弦乐器运弓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马尾紧贴琴杆,尤其是拉外弦时,右手必须向外(前)用力,使马尾与琴杆之间形成一个小小的角度,产生杠杆作用,在“平”、“直”、“匀”的基础上,就能轻松自如地发出高爽、脆亮和饱满圆润的音响,这才是京胡最大的特点。
只有如此,京胡的运弓才能做到“实”。
综上所述,初学京胡的朋友们可利用下面的练习曲,不用左手按指,只拉空弦。
在正确的坐姿,正确的左手握琴的基础上,耐心地练习平、直、匀、实的运弓方法。
京胡的弓法繁多。
通常分为:全功、中弓、顿弓、快弓、颤弓、垫弓等基本弓法以及连弓、换弦弓、柔弓、渐弓等特殊用途的弓法。
一、全弓全弓是右手运弓最基本的训练。
拉弓时,以手腕的弹力发出一个具有爆发力的短促的音头,“吃”住弦,然后,肩、肘、腕协调用力,既不松懈,又不发僵,马尾始终紧贴琴杆和琴筒:在指近中弓时,手腕与小臂形成一直线:拉到弓尖部分手腕逐渐向外突出,大臂抬起,肩、臂、肘、腕形成一弧形。
以上过程的结束,就完成了全弓的拉弓动作。
推弓的方法与拉弓相反。
推弓时,不能像拉弓开始那样使马尾吃住弦,因腕、臂不容易用上力,故音头不明显。
因此,推弓时应有意识地加强肩,臂、肘,腕给予持弓手指的力量抵住弓杆,加强马尾擦弦的力度,才能完成推弓的动作。
全弓的练习除了要做到平、直、匀、实四大要领之外,还应做到慢而不空、缓而不虚。
尖而不散、悠而不断等发音效果。
全弓一般用于较慢的导板、散板、慢板等较舒缓的音乐节奏或唱腔中,它是京胡演奏的首要基本功,只有掌握好全弓的正确奏法才能奏出优美、舒缓,华丽动听的音乐,使京胡进入独奏的领域。
还有一种强奏全弓,这是京胡托腔中很有力度和气魄的弓法.它常用于托腔尾部,把唱腔推向高潮,从而造成强烈的剧场气氛。
强奏全弓要求起弓和换弓的音头要非常有力并富有弹性,声音要坚实、清晰,爆发力。
演奏时,以右臂突然快速有力的动作带动手腕运弓,马尾与弦、筒。
担子磨擦力度加大,音响要重而不拙,强而不噪。
初学者应遵照练习曲中标记的弓法,一弓一弓地练习,练多了就可以从无标记的旋律上意识和运用正确的弓序了。
二、中弓这是京胡最常用的弓法。
中弓、在弓子中部或偏左的部分运弓,它的动作是以小臂带动腕子,所以要特别加强腕子的灵活与弹性的练习。
中弓的特点是一弓一音,适合演奏中速的曲牌和唱腔,如原板、二六、流水等板式。
三、顿弓这是发音短促,刚劲有力、有内在弹性的一种弓法.顿弓要求发音干脆、利落、清晰,有力,各音之间均匀不混。
练习时,要特别注意用右小臂。
右腕灵活而有弹性的动作带动弓子。
顿弓大体分三种:1.大顿弓:停顿的时值大约等于四分音符时值的一半,节奏有力、千净而明快。
2.小顿弓:顿音的时值大约是四分音符时值的l/4。
这种弓法能严谨地配合演员的唱腔和气口,使唱腔顿挫分明。
3.连顿弓:即把两个以上的顿音用一弓演奏出来。
它在演奏时犹如蜻蜓点水,旋律轻巧、跳跃、活泼。
三种顿弓既有共性,又各尽其妙,练习时应注意侧重点,努力掌握各自运弓要领,体会不同顿弓的音响特点。
四、快弓这是京胡伴奏中,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弓技巧,通常使用连续单弓,构成了京胡弓法的特。
京胡炔弓,一般用中弓偏左部位触弦,以富有弹性的腕、指用力为土,小臂在协凋中起辅助作用,欲快要先慢,节奏在快中求稳,旋律要清晰、单音清脆、扎实,颗粒性强。
连续的快弓应给人以珠落玉盘的酣畅美感。
五、颤弓俗称抖弓或碎弓。
它和其它拉弦乐器奏法略似,即用弓尖进行快速推拉,多以拉弓起始。
抖弓时,肩臂肘虽着力紧张,但不僵硬,肩关节尤其要放松,以小臂带动手腕急速抖动,发音要均匀、清晰,将许多颗粒状的单音联成一气奏出。
颤弓记号是“〃”。
六、垫弓又叫小抖弓。
这是京胡独具特色的一种弓法。
小抖弓的奏法是用小臂带动手腕,拉弓时顺势一抖,发出两个极为短促的音。
腕子要灵活,发音要清楚、干净、颗粒性强。
垫弓具有加强音乐力度,使某一个音突出和缓解、调整弓序的作用。
还有一种连续小抖弓,常用在托腔尾部,使唱腔在结东时顿挫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以上介绍的基本弓法外,京胡还有几种特殊用途的弓法。
在这些弓法中,一般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和乐谱记号,它是随音乐的需要而变通地应用的。
七、连弓一弓演奏两个以上的音符叫连弓。
这种弓法有两个目的:一是使旋律优美流畅,二是调整弓序,避免产生不合理的“逆弓”。
连弓有三种:一是同弦连弓,二足内外弦交替的连弓,三是跨节拍的连弓。
连弓的技法要点是:运弓与按指密切配合,运弓力度要一致,按指要匀实。
不论是几个音的连弓,每个音都要清晰均匀,构成的旋律应十分连贯流畅。
八、换弦弓京胡以第一把为主,在演奏的进行中,内外弦不断交替。
这是京胡弓法中极为重要的特点,也是难度较大的弓法。
初学者常出现下面的毛病:换弦不灵敏、旋律不清楚、节奏快不上去等。
演奏换弦弓的要领是:从里弦换到外弦时,拇指与食指持弓杆处向外用力,食指第一关节拢住弓杆以防止弓杆向外脱手:从外弦换到里弦时,无名指撑住马尾,拇指顶住弓杆防止弓杆蹭上外弦时因不稳发出噪音。
不论哪种换弦,弓子运行都要平稳,换弦时内外角度应尽量小,使内外交替不露痕迹。
九、柔弓柔弓也可理解为柔和的慢全弓。
其特点是起弓、换弓都不要音头,运弓缓慢,音色圆润,旋律流畅而柔美。
柔弓多用于表现人物内心的复杂心理活动,它要求柔中有韧,弱中带刚,轻而不飘。
柔弓看似简单,实际要求演奏者对唱腔、剧情、人物心理和音乐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在控弓、运弓和按指揉弦等方面部达到相当的水平和修养才能步人较高的艺术境界。
柔弓的要领在于:右臂放松,用力轻巧,保持内在的控制力;换弓时,腕部轻柔,使音如游丝、柔而不露、换而不断。
十、渐弓渐弓就是通过运弓的力度和速度的变化,产生音响上的渐强或渐弱的效果。
渐强时,运弓速度要渐快,力度也渐大;渐弱时则相反,弓速渐慢,力度也递减。
在本节的最后,我们特别谈谈京胡的弓序问题。
京胡在何时拉弓,何时推弓,都有一定严格的规律。
弓序错了,被称为“逆弓”或“戗弓子”,它就奏不出京胡特有的韵味。
这是初学者必须重视的基本功。
弓序的基本规律是:1.乐曲都是拉弓开始,推弓结束;2.每拍第一个音(即强位音)基本上用推弓,第二个音(即弱位音)基本上用拉弓;3.旋律中的重音基本上用拉弦。
通常所说“基本规律”,就是京胡弓序虽然严格,但不是绝对、刻板而不变的。
在许多特殊情况下,时常临时打破基本规律,以保证伴奏的唱腔的严谨和旋律的连绵流畅;有时则为了与后面音符连接得自然,临时改变弓序,经过合理的、暂短的调整,再回到正常的弓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