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
名词解释题 1.学部 2.教育宗旨(清末) 简答题 1.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嚑璜敓踓澱槗箈縭浀碯麂膴硎 粱褃侷逹糞桠茖阩褸仧澈泯嬘 巶舨绾
中国课件站 http://www.taodocs.com/tuyuanyou 管理资源吧 http://www.taodocs.com/tudaxia 心灵驿站 http://tuyuanyou1.zone.ku6.com/ 中华文库 http://www.eapoo.com/space/57748 大学课件 http://www.docin.com/611696569 管理资源吧 http://www.docin.com/467860574
“癸卯学制”中的
初等小学堂:“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 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强调儿童身体,令其发 育”。
高等小学堂:“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 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
中学堂:“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 者从事于各项事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 堂均有根柢”。
“癸卯学制”中的
蒙养院: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 初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
“壬寅”学制(1902)
张百熙
《钦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源自文库”(1904)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 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 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 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4)
“癸卯学制”的学校系统 “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癸卯学制”的学校培养目标 “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 “癸卯学制”的特点 “癸卯学制”的意义 “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
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
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 及理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 有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学校系统、义务教育、培养 目标的提法、课程设置(计划和部分内容)、 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 当时实际的地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 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程》,开 放了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比男子少1 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教师任教,于是 同时又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校不仅单独 设立,而且管理是高度的封闭式,男性只能担任外勤 工作人员,年龄须在50岁以上,在校外选址办公,非 确有必要不得入校 。 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视实际情况,完全科可 删课程,简易科可缩短年限。 1909年实行中学文实分科。
封建性:总的指导思想、读经讲经课、入学具保、 奖励功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颁布,为新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依 据。新式学堂不断涌现,旧式的官学和书院普遍改为 新式学堂,私塾也开始进行改良,对旧教书先生进行 国文、算术、体操等科目的培训,使其能开设简易小 学应开设的课程。到1909年,全国已有各省小学已有 5万多所,学生超过百万人;中学460所,学生4万多 人。高等学堂127所,师范学堂514所,各种实业学堂 254所。可见,学制的颁行,使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
第十一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建立学制 废除科举制度 改革教育行政体制 厘订教育宗旨
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 制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 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 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但壬 寅学制颁布后未实施,
次年(按阳历为1904年)又颁布了一个 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 学制”。
返回
三、改革教育行政
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 教育的行政机构。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 学使司,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专 管各地方教育事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 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国子监
学部旧址
返回
四、厘订教育宗旨
《奏定学堂章程》“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 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 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付 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是中国 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颁布了“忠君” 、“尊孔”、 “尚公”、 “尚实”、 “尚武”的教育宗旨。 五条之核心为“忠君” 。
“癸卯学制”的
三段七级
27-28 岁 24岁 21岁 16岁 12岁
通
儒
院 5年
分 科 大 学 堂3-4年
高 等 学 堂 3年
高 等 段
三 级
中 学 堂 5年 中等段 一级 高 等 小 学 堂4年
7岁
初等小学堂5年
初等段 三级
蒙养院4年
“癸卯学制”的
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强调, “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 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 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 以西学沦其智识,练其艺能” 。
“尚公”、 “尚实”、 “尚 武”
针对中国之弊端:“私、弱、虚” 尚公:爱国如家、视人如己 尚实:学以致用,培养可农可工可商之才,下 益民生、上裨国计。 尚武:养成守纪律、养威重、刚健耐苦的体格。 与《奏定学堂章程》立学宗旨一样,典型的中 体西用。
总结
20世纪的最初十年,也是清王朝统治的最后十 年,是中国教育由绵延数千年的古代传统教育 被近代教育所取代的时期。尽管这个时期过于 姗姗来迟,而且仍然保留了封建教育的许多阵 地,但是毕竟建立起近代学制和教育行政体制, 新的课程、教学和管理制度,从而在中国教育 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不过,封建专制的清 王朝不可能使教育全面走向近代化,这一过程 要到后来的民国时期才最终完成。
返回
二、废除科举制度
1905年清政府下令:“自丙午(1906)科为始,所有 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标志着 自隋朝起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完全停止。 1905年奏折:“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 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 校者绝少,又段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学堂绝无大兴 之望” 。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 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难矣。故欲补救时艰, 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