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刘禹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刘禹锡
【教学目标】
1.了解刘禹锡的生平概况;
2.简单了解刘禹锡诗歌的几个特点;
3.学习鉴赏刘禹锡的名篇《乌衣巷》、《石头城》。
【教学主题】
一代诗豪
【教学重点】
1.了解刘禹锡的生平概况;
2.学习鉴赏刘禹锡的名篇《乌衣巷》、《石头城》。
【课程大纲】
一、复习上次课重点
二、导入
三、人物简介
四、人物生平
(一)自幼好学
(二)青年出仕
(三)穷愁著书
(四)壮志未酬
五、作品赏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手段】
黑板、ppt
【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始——————————
一、复习上次课重点(3-5分钟)
二、导入(5分钟)
【互动】提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我们一般都会说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而且刚刚经历过炎热的夏季,秋风送爽,人的心情是很喜悦和愉快的。但是对于古人来说,秋天是很凄凉的,你想想等到秋风一来,草木揺落、万物枯萎,好像人的生命也要走到了尽头;假如这时候你又遭遇了人生的许多困
难(例如被贬官),正是万事不顺,那么还有心情去欣赏这个所谓的“收获的季节”吗?“悲秋”是古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诗词文章里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链接1】。然而,有一个却是“异类”,面对秋天,他发出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的赞叹,一反传统的悲秋观,赋予秋一种生命的力量。正如他的诗一样,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况中,他也始终没有沉沦,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正是被他的这种豪气所震撼,后人送了他“诗豪”这个称号。这个“异类”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
【链接1】悲秋
对萧瑟秋景而伤惑。
语出宋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唐·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三、人物简介(5分钟)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晚年任太子宾客【链接1】,世称“刘宾客”。
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前期与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时称“刘柳”;后期刘禹锡与白居易诗文唱和,时称“刘白”,刘白同年(772年)出生,诗交三十四年,是“同年同病同心事”的“洛下老伴”,人生履历也是惊人的相似。堪称“四海齐名白与刘”。
【链接1】太子宾客
唐代开始设立的太子东宫的属官,主要工作为调遣侍从和规劝太子。
四、人物生平(45分钟)
(一)自幼好学
刘禹锡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刘绪曾是天宝末年的进士,但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安史之乱”,所以举家东迁【链接1】,搬到了现在苏州嘉兴县(治今浙江嘉兴南)。刘禹锡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童年时代是在江南度过的,他后来一直对江南保持着良好的印象,自称“江南客”。
刘禹锡很小就被父母送进塾馆念书。在塾馆,禹锡比其他孩子都小,但念书却比其他孩子都机警灵悟。
有天开了新课,小禹锡听到先生吟诵“禹锡玄圭,告厥成功”,很惊奇句中竟然嵌着自己的名字,课后便急不可耐地请教道:“先生,您念的我什么玄圭,什么成功啊?”先生不禁一愣,见问话的是年龄最小的学生禹锡,忽然省悟过来,笑呵呵说:“问得好,问得好。不过这个问题你还是去问你的爹吧,他会告诉你的。”
恰好这日刘绪在家,躺在长椅上养神儿呢。小禹锡放课还家,连蹦带跳地跑过去,摇晃着爹爹的身子喊道:“爹爹,爹爹,我今天学《尚书》,先生让我问你,怎么我的名字在《尚书》里呢?娘不是说,你给我起的‘禹锡’是大禹送子的意思吗?”
刘绪见状十分高兴,一把搂过小禹锡说道:“是啊,我的儿,你叫‘禹锡’是大禹送子的意思,那是你母亲梦中得儿,所以我还预备了‘梦得’两字作你将来成人时的礼物送给你。不过——”刘绪歇口气继续说道,“‘禹锡’这个名字有更深的含义,那就是你先生今天讲到的《尚书》中‘禹锡玄圭,告厥成功’。是说大禹疏通了洪水,造福了百姓,
帝舜将一种叫‘玄圭’的黑色美玉赏嘉奖给大禹,来表彰他的巨大贡献。”“啊,谢谢爹爹。”小禹锡高兴极了,原来我的名字里有这么个意思啊。
刘绪不光是个学问深厚的人,而且家风相当严格,家教也相当成功。
名士权德舆是刘家的亲戚,常到刘家走动,跟刘绪聊天。他看到刘家浓厚的文化与礼貌气氛,十分赞赏,还是童子的刘禹锡在叔叔伯伯面前谦恭而文雅,与一般的孩子大不相像。为权德舆背诵《诗经》和《尚书》,竟然不打磕绊,夸刘绪治家教子颇有“万石之风”。
万石君名叫石奋,是西汉初年的一个大臣,他以身作则,教子有方,连同四个儿子都当上二千石以上的官职2000x5=10000,因此被尊称为万石君。汉景帝晚年,万石君回家养老,他每年都要根据特定的日子,以大臣的身份参加朝会。经过皇宫门楼的时候,万石君一定会下车,快步行走,看到天子所乘坐的马车,他也一定要俯身按着车前的横木,以此表示敬意。做官的子孙回家来进见他,万石君一定会穿着朝服接见,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子孙犯了错,他从不谴责,只是坐在堂屋的旁坐上,面对着饭桌却不吃饭。然后,子孙们互相责备,再通过长辈的说情,最后光着上身坚决地谢罪和表态,万石君这才答应他们,停止绝食。家中的成年子孙在万石君身边的时候,即使是在平日里,也一定要戴礼帽,穿着要整齐、严肃。家里的奴仆也要营造一派恭敬、和悦的气氛,做事要特别地谨慎。天子经常给万石君家里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然后俯伏着吃,就如同天子在眼前一样。他办理丧事的时候,十分地悲哀,子孙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万石君一家人凭借着孝敬、严谨而闻名于天下,即使是齐鲁地区那些自认为诚信的儒生也承认比不上他们。
一次,身为内史的儿子石庆喝醉了酒以后回家,进入外门的时候忘记了下车。万石君听说此事以后,便不再吃饭。石庆很害怕,便光着上身前来请罪,但是没有得到父亲的原谅。于是,全体族人和兄长石建都光着上身来为石庆谢罪。最后,万石君开口说:“内史是显贵的人。他进入乡里的时候,乡里中的长辈都要回避。而前日内史却坐在车里自得其乐,这是不应当的!”于是,万石君便传令家人不再追究石庆的过错。此后,石庆和石家的弟子在进入里门以后,都快步地回到自己家中,不敢招摇。
刘禹锡的父亲刘绪效法石奋,常说咱们生逢乱世,四处漂泊,在地方幕府中当个小差,难有什么荫蔽给子孙,只有严格管教,让他们好好攻读,知书识礼,将来为社稷效力。刘禹锡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教诲,谦恭有礼,字写得好,辞对得妙,时常得到夸奖。
【链接1】刘禹锡祖籍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历来说法不一。《旧唐书•刘禹锡传》说是“彭城(徐州)人”,“世以儒学称”。《新唐书•刘禹锡传》说他“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刘禹锡在他的诗文中屡称自己为“中山刘禹锡”,有时也称“我本山东人”、“某山东一书生”。唐时,山东系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他的同辈友人如柳宗元、韩愈等则称之为“中山刘禹锡”、“中山刘公”;自居易、权德舆等则称之为“彭城刘禹锡”。普遍看法认为刘禹锡祖籍中山(治今河北定州),北魏时迁居洛阳。
知识点总结:
1.“禹锡”的由来;
2.万石之训。
(二)青年出仕
19岁左右的时候,刘禹锡离开家来到长安游学,寻找施展才能的机会。21岁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