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范成实验报告
齿轮范成实验
![齿轮范成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3c51dc01c77da26924c5b050.png)
实验课程:
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廓的切齿原理,观察齿廓的渐开线曲线的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和原因及用变位来避免发生根切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齿轮范成仪
2.自备:¢200㎜圆形绘图纸一张(圆心要标记清楚);
第二组
分度圆直径d
齿顶圆直径d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齿根圆直径df
基圆直径db
是否发生根切
2、附齿廓范成图
五.教师评语
实验成绩:
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3.HB铅笔、橡皮、圆规(带延伸杆)、三角尺、剪刀、计算器。
三.实验内容
1、利用范成仪完成切制m=20mm、z=8的标准渐开线齿廓。2、利用范成仪完成切制m=8mm、z=20的渐开线齿廓。
4.实验结果及分析
1、齿轮几何参数计算及测量
第一组: , , , ,
第二组: , , , ,
项目
公式
计算结果
第一组
实验三 齿轮范成加工实验
![实验三 齿轮范成加工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6a35427ed630b1c59eeb556.png)
实验三齿轮范成加工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廓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的形成过程;2、了解渐开线齿轮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的方法;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二、设备和工具1、齿轮范成仪;2、绘图纸两张(自备)尺寸:350*280(mm)、220*220(mm),并按实验步骤1,在实验前预先剪制成图2所示形状;3、三角板、铅笔(自备)。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齿条互相啮合时,其共轭齿廓是互为包络线的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加工时齿条为刀具,另一齿轮为轮坯,它们按固定的速比传动,完全和一对真实的齿轮齿条互相啮合传动一样,同时刀具还沿轮坯的轴向作切削运动。
这样制成的齿轮齿廓就是刀具刀刃在轮坯上留下的各位置的包络线。
若用斜直线作为刀具齿廓,则其包络线必为渐开线。
由于在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在各个位置形成包络线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仪来实现轮坯与刀具间的传动,并用铅笔将刀刃的各个位置记录在轮坯纸上,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齿轮范成加工的过程。
范成仪所用的刀具模型为齿条插刀,仪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齿轮范成仪圆盘5绕固定轴心转动,其中半圆4或圆盘5为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用啮合拉紧手柄控制分度圆4或分度圆5使其与啮合溜板压紧。
当啮合溜板在机架上沿水平方向移动时,靠摩擦力带动圆盘5绕固定轴心转动。
在啮合溜板(也叫纵拖板)上装有另一带刀具2的变位溜板3(即横拖板),转动变位调节旋钮13可使其相对于啮合溜板沿垂直方向移动,从而可调节刀具中线至轮坯中心的距离。
齿条刀具的参数为:压力角:α=20º 模 数:m=18mm齿顶高系数:1*=a h径向间隙系数:25.0*=c 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mm r 1534= (17183062===m r z ) mm r 815= (9181622===m r z ) 四、实验步骤1、 根据给定的刀具参数α、m 、*a h 、*c 和被加工齿轮的齿数(已由代表两个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半径的齿轮范成仪圆盘半径4r 和5r 所规定),计算两个被加工的标准齿轮的基圆、齿根圆及齿顶圆的半径b r 、f r 和a r 的值。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f1b648e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e.png)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数据齿轮是一种常见的传动装置,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
齿轮的传动原理是利用轮齿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因此齿轮的设计和制造非常重要。
本实验主要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探究齿轮的范成原理。
一、实验原理齿轮范成原理是指用一个齿轮来制造另一个齿轮时,制造成品的模具齿轮称为母齿轮,被制造成品的齿轮称为子齿轮。
当母齿轮和子齿轮啮合时,子齿轮可以复制母齿轮的齿形和齿距。
这个过程称为范成。
通常用刀具在母齿轮上切削出与齿形相同的齿槽(即范),把范放在待加工的齿轮上,然后利用滚刀或齿轮刀等加工工具,在待加工的齿轮上加工出与母齿轮相同的齿形和齿距的齿轮。
这种方法适用于全部齿数位数相同的齿轮,或少量齿数不同但斜齿轮加工时。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通过制作母齿轮、按照范成原理制造子齿轮和检测子齿轮的啮合效果来探究齿轮范成原理。
实验过程如下:1. 选择一个适合制作母齿轮的材料。
2. 设计并制作母齿轮,注意保证母齿轮的齿距和齿数。
3. 利用刀具在母齿轮上切削出与齿形相同的齿槽(即范)。
4. 用此范进行子齿轮的制作,注意子齿轮的齿形和齿距必须与母齿轮相同。
5. 组装母齿轮和子齿轮,检查它们的啮合是否正常。
三、实验步骤1. 选择适合制作母齿轮的材料。
本实验选择了一种金属材料,比较容易加工和表面光滑度好。
2. 设计并制作母齿轮。
我们选择了一个20齿的齿轮作为母齿轮,材料为黄铜。
需要注意的是,首先需要计算出母齿轮的齿距和齿数,才能按照设计进行制作。
3. 在母齿轮上切削出齿槽。
使用刀具在母齿轮表面上切割出与齿形相同的齿槽,即范。
在切削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工参数,比如切削深度、速度等。
4. 利用范制造子齿轮。
将范与待制造子齿轮进行啮合,在待制造子齿轮表面上形成与母齿轮相同的齿形和齿距。
同样,在制造子齿轮时需要控制好加工参数和啮合效果。
5. 检查母齿轮和子齿轮的啮合效果。
将母齿轮和子齿轮装配起来,检查它们的啮合效果是否正常。
实验三齿轮范成法实验
![实验三齿轮范成法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02d9a1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3.png)
实验三齿轮范成原理实验在工程中,齿轮齿廓的制造方法很多,但其中以用范成法(亦称展成法)制造最为普遍。
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齿廓的形成过程加以研究。
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齿廓渐开线部分及过渡曲线部分的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在制造过程中产生根切现象的原因和避免根切现象的方法——变位法,并比较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各部分尺寸的异同点。
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1.基本原理:范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或齿条与齿轮啮合原理来加工齿轮的一种方法。
常见有滚齿(刀具为齿轮滚刀)法,插齿法(刀具为齿轮插刀,齿条插刀)。
我们这里只讨论齿条形刀具。
齿轮滚刀在绕其轴线自转时,其轴向剖面相当于一个沿轴线平移的齿条(见图2-1)。
滚刀范成加工齿轮是强制性地保证刀具和轮坯之间按齿条与齿轮啮合运动关系来保证齿形的准确和分度均匀。
同时再辅以切削及走刀等运动。
这样对于同一把刀具就能加工出同一模数m和压力角α的不同齿数z的齿轮。
齿条型刀具与传动用的齿条在齿形上的差别仅在于:刀具在其中线以上的高度为,比齿条高出了c*m,这部分的齿廓曲线是某种圆角部分,(图2-2)此圆角部分所范成出连接渐开线与齿根圆的某种过渡曲线,使被切齿轮在啮合传动时具有径向间隙。
由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的特点可知:用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时,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始终等于节圆,而刀具上与之相切并作纯滚动的直线为节线。
齿轮范成加工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a)运动条件:为了保证被加工齿轮的分度圆(始终等于节圆)与刀具的相切作纯滚动,一定要满足下列关系:。
b)刀具与轮坯的相对位置:加工标准齿轮时,必须以刀具的中线作为节线,使轮坯的分度圆与刀具中线相切作纯滚动,加工正(负)变位齿轮时,刀具的中线相对于轮坯中心外移(内移)一个xm使轮坯的分度圆与齿条刀具上另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直线(节线)相切作纯滚动。
图2-3为一齿条刀具范成齿轮的过程,轮坯以ω回转,而齿条刀具以移动,通过机床运动链使,且轮坯分度圆与刀具节线相切,图中所示的是齿条插刀在对滚过程中在轮坯上切出的刀刃痕迹,这些刀刃痕迹的包络线即为被加工齿轮的渐开线齿廓曲线。
齿轮实验报告
![齿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a503242af90242a895e5b0.png)
实验报告班级:姓名:专业:实验名称:实验一渐开线齿廓的范成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齿廓原理2.了解根切产生原因和避免的方法3.了解到巨径向变位对齿轮齿形和几何尺寸影响二、仪器齿轮范成仪、齿尺、三角板、圆规三、步骤①已知m=10,α=20,z=9,h*=1,c*=0.25,x=0.5计算:标准齿轮、齿根圆、基圆、分度圆、齿顶圆、变位齿轮顶和齿根圆直径②基本参数:m= ∝= z= ha*= c*=计算结果项目计算公式变位齿轮标准轮正变位负变位分度圆直径d=mz变位系数X=变位量/m齿根圆直径df=m(z-2ha*-2c*+2x)齿顶圆直径da=m(z+2ha*+2x)基圆直径db=mzcos∝齿距P=πm分度圆齿厚S=m(π/2+2x tg∝)分度圆齿宽e=m(π/2-2x tg∝实验二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简单量具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方法2、加深理解渐开线性质及齿轮各参数之间相互关系二、实验设备齿轮三个、游标卡尺三、实验步骤1、测定1#齿轮(标准)的m用游标卡尺分别测出k齿和k+1齿的公式长度Wk 、Wk+1齿圆齿距Pb=Wk+1-Wk模数m=Pb/πcosα=(Wk+1-Wk)/πcosα分别把α=15和20代入公式得出2个m值,最接近国家标准的1#齿轮m、d2、测定2#齿轮变位系数x(2#齿轮是1#齿轮正位变位齿轮)x=(W2k-Wk)/2msinx3、测定2#齿轮ha*、c*(3#齿轮x=0.5)先确定3#齿轮m、a再测量3#齿根及计算齿根及齿根度测量值hf=(mz-Dk-2H)/2(Dk、3#孔径)H:3#齿根到孔边的距离,齿根度计算值hf=m(ha*+c*-x)以h*=1、c*=0.25和h*=0.8c*=0.3分别代入得出二个值,接近测量值为要求的3#齿轮参数四、实验记录2、测量数据齿轮编号ZK测量次数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WkWk+1df3、计算结果项目计算公式计算结果Pb Pb=Wk+1-Wk Pb1 Pb2αm m=Pb/πcosαm1= α1= m2= α2=W'k 查机械零件手册W'k1= W'k2=X X=(Pb-W'k)/2msinαX1= X2=hf hf=(mz-df)/2 hf1= hf2=ha* c* hf=m(ha*+c*-x) ha*1= c*= ha*= c*=。
异形齿轮模仿实验报告(3篇)
![异形齿轮模仿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613c6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2.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仿加工异形齿轮,研究其加工工艺和精度保证方法,验证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对齿轮加工工艺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异形齿轮是指齿形、齿宽、齿高、齿数等参数不满足标准齿轮要求的齿轮。
其加工难度较大,精度要求较高。
本实验采用磨齿加工方法,通过调整磨齿参数,模仿加工异形齿轮。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设备:磨齿机、三坐标测量仪、砂轮、齿轮毛坯等。
2. 材料:45号钢齿轮毛坯。
四、实验步骤1. 齿轮毛坯准备:将齿轮毛坯进行粗加工,使其达到一定的精度和尺寸要求。
2. 磨齿参数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磨齿参数,包括磨齿速度、磨削深度、磨削宽度等。
3. 磨齿加工:将齿轮毛坯安装在磨齿机上,按照设定的磨齿参数进行磨齿加工。
4. 齿轮精度检测: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对加工后的齿轮进行精度检测,包括齿形、齿距、齿高、齿宽等参数。
5. 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磨齿参数对齿轮精度的影响,找出最佳磨齿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齿形精度:通过调整磨齿参数,发现磨齿速度对齿形精度影响较大。
当磨齿速度过高时,齿形出现较大的误差;当磨齿速度过低时,齿形精度虽然较好,但加工效率较低。
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磨齿速度,可以保证齿形精度。
2. 齿距精度:磨削深度对齿距精度影响较大。
当磨削深度过大时,齿距误差增大;当磨削深度过小时,齿距精度较好,但齿轮表面粗糙度较大。
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磨削深度,可以保证齿距精度。
3. 齿高精度:磨削宽度对齿高精度影响较大。
当磨削宽度过大时,齿高误差增大;当磨削宽度过小时,齿高精度较好,但齿轮表面粗糙度较大。
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磨削宽度,可以保证齿高精度。
4. 齿宽精度:磨齿参数对齿宽精度影响较小。
在保证其他参数精度的基础上,适当调整磨削宽度,可以保证齿宽精度。
六、实验结论1. 磨齿参数对异形齿轮精度有较大影响,选择合适的磨齿参数是保证齿轮精度的关键。
2. 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了对齿轮加工工艺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范成法加工实验报告
![范成法加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c4b9f8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8.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及过程。
2. 掌握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实验操作步骤。
3. 分析范成法加工齿轮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解决方法。
4. 了解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应用及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范成法加工齿轮是利用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时,两轮的齿廓互为包络线的原理进行加工的方法。
其中一个齿轮作为刀具,另一个齿轮作为被加工的齿轮坯。
在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齿轮坯按一定的传动比进行旋转,刀具沿齿轮坯轴线方向进行切削,从而形成齿轮的齿廓。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范成法加工齿轮实验台、渐开线齿轮刀具、齿轮坯、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 实验材料:45号钢齿轮坯。
四、实验步骤1. 将齿轮坯固定在实验台上,调整刀具与齿轮坯的相对位置,使刀具的齿顶与齿轮坯的齿根对齐。
2. 启动实验台,使刀具与齿轮坯按一定的传动比进行旋转。
3. 开启切削电源,进行切削加工。
4. 加工完成后,关闭切削电源,停止实验台旋转。
5. 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等工具对加工完成的齿轮进行测量,检查其齿形、齿距、齿厚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范成法加工的齿轮齿形较为理想,齿距、齿厚等参数符合要求。
2.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以下误差现象:(1)齿形误差:可能是由于刀具磨损、加工中心偏移等原因引起的。
(2)齿距误差:可能是由于传动比设置不准确、刀具安装误差等原因引起的。
(3)齿厚误差:可能是由于刀具磨损、加工中心偏移等原因引起的。
3. 针对以上误差现象,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定期更换刀具,确保刀具的锋利度。
(2)精确调整传动比,减小传动误差。
(3)确保加工中心的安装精度,减小加工中心偏移。
六、实验结论1. 范成法加工齿轮是一种常用的齿轮加工方法,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2.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刀具磨损、传动比设置、加工中心偏移等因素,以保证加工质量。
3.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范成法加工齿轮的原理、操作步骤及误差分析,为今后从事齿轮加工工作奠定了基础。
齿轮范成实验
![齿轮范成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bf0c111aa21614791711283f.png)
实验渐开线齿轮齿廓范成原理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原理,观察渐开线齿轮齿廓曲线的形成过程。
2.了解渐开线齿轮齿廓的根切现象和用径向变位避免根切的方法。
3.分析比较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齿形的异同。
二、实验仪器和工具(1)齿轮展成仪。
(2)钢直尺、圆规、剪刀。
(3)铅笔、三角板、绘图纸。
三、实验原理由齿轮啮合原理可知:一对渐开线齿轮(或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时,两轮的齿廓曲线互为包络线。
范成法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加工齿轮的。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其中一轮为形同齿轮或齿条的刀具,另一轮为待加工齿轮的轮坯。
刀具与轮坯都安装在机床上,在机床传动链的作用下,刀具与轮坯按齿数比作定传动比的回转运动,与一对齿轮(它们的齿数分别与刀具和待加工齿轮的齿数相同)的啮合传动完全相同。
在对滚中刀具齿廓曲线的包络线就是待加工齿轮的齿廓曲线。
与此同时,刀具还一面作径向进给运动(直至全齿高),另一面沿轮坯的轴线作切削运动,这样刀具的刀刃就可切削出待加工齿轮的齿廓。
由于在实际加工时看不到刀刃包络出齿轮的过程,故通过齿轮范成实验来表现这一过程。
在实验中所用的齿轮范成仪相当于用齿条型刀具加工齿轮的机床,待加工齿轮的纸坯与刀具模型都安装在范成仪上,由范成仪来保证刀具与轮坯的对滚运动(待加工齿轮的分度圆线速度与刀具的移动速度相等)。
对于在对滚中的刀具与轮坯的各个对应位置,依次用铅笔在纸上描绘出刀具的刀刃廓线,每次所描下的刀刃廓线相当于齿坯在该位置被刀刃所切去的部分。
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观察到刀刃廓线逐渐包络出待加工齿轮的渐开线齿廓,形成轮齿切削加工的全过程。
四、齿轮范成仪的结构及使用方法简介实验所用的范成仪有两种规格,它们的结构原理相同。
范成仪结构如图1所示,由机座1,扇形盘2,旋钮3,齿条刀4,溜板5,螺母6等组成。
机座上有两孔为O1和O2;扇形盘可绕轴心(大扇绕O1,小扇O2)转动,扇形盘上装有扇形齿轮,溜板上装有齿条,它与扇形齿轮相啮合,在扇形齿轮的分度圆与溜板齿条的节线(分度线)上该有数字,移动溜板时可看到它们一一对应,即表示齿轮的分度圆与齿条的节线(分度线)作纯滚动。
齿轮范成仪的实训报告
![齿轮范成仪的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f842f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2.png)
一、实训目的1. 理解齿轮范成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齿轮范成仪的使用技巧,能够独立完成齿轮的范成加工。
3. 熟悉齿轮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设置和调整方法。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设备1. 齿轮范成仪一台2. 插齿刀一把3. 齿轮坯若干4. 量具(游标卡尺、千分尺等)三、实训内容1. 齿轮范成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齿轮范成仪的操作步骤3. 齿轮加工参数的设置与调整4. 齿轮加工质量的检验四、实训过程1. 齿轮范成仪的组成及工作原理齿轮范成仪主要由主轴、工作台、插齿刀、齿轮坯等部分组成。
主轴带动插齿刀旋转,工作台带动齿轮坯移动,实现齿轮的范成加工。
齿轮范成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将一对啮合的齿轮之一作为刀具,另一个作为齿坯,使两者仍按原传动比运动,同时刀具作切削运动,则在齿轮坯上便可加工出与刀具齿轮共轭的齿轮廓。
2. 齿轮范成仪的操作步骤(1)安装齿轮范成仪,调整好工作台的高度和位置。
(2)将齿轮坯固定在工作台上,确保齿轮坯与工作台垂直。
(3)根据齿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插齿刀。
(4)调整插齿刀的位置,使其与齿轮坯的齿槽两侧齿廓形状相匹配。
(5)启动主轴,使插齿刀旋转,并调整工作台的速度,开始齿轮的范成加工。
(6)加工过程中,观察齿轮的加工情况,及时调整插齿刀的位置和角度,确保齿轮加工质量。
3. 齿轮加工参数的设置与调整(1)齿轮的模数:根据齿轮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数。
(2)齿轮的齿数:根据齿轮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齿数。
(3)插齿刀的切削深度:根据齿轮的加工要求,调整插齿刀的切削深度。
(4)插齿刀的切削速度:根据齿轮的加工要求,调整插齿刀的切削速度。
(5)工作台的速度:根据齿轮的加工要求,调整工作台的速度。
4. 齿轮加工质量的检验(1)齿轮的齿形: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的齿形,确保齿形符合设计要求。
(2)齿轮的齿距: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的齿距,确保齿距符合设计要求。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fa60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8.png)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进行实验研究,探究其工作原理及特点,加深对渐开线齿轮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渐开线齿轮是一种特殊的齿轮,其齿面曲线为渐开线。
渐开线齿轮的主要特点是传动平稳、噪音小、齿面强度高等。
在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中,主要包括齿轮的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的确定,以及齿轮的切削加工工艺。
三、实验步骤。
1. 确定齿轮的参数,包括齿数、模数、压力角等。
2. 制定齿轮的加工工艺方案,包括齿轮的切削工艺、加工设备的选择等。
3. 进行齿轮的加工实验,根据制定的工艺方案进行切削加工。
4. 对加工后的齿轮进行检测,包括齿轮的齿面精度、齿面硬度等参数的检测。
5.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及特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加工,得到了一组渐开线齿轮样品。
通过对样品的检测分析,发现其齿面精度高,齿面硬度均匀,符合渐开线齿轮的特点。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了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包括齿轮参数的确定、切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要点。
五、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 渐开线齿轮的齿面曲线为渐开线,具有传动平稳、噪音小、齿面强度高等特点。
2. 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包括齿轮参数的确定、切削加工工艺等要点。
3.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合理加工的渐开线齿轮样品符合其特点,具有较高的齿面精度和齿面硬度。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的理解,对渐开线齿轮的特点及加工工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实验结果也验证了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性能和加工质量。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将能更好地应用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和质量。
七、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手册》。
2.《齿轮传动原理与设计》。
3.《齿轮加工工艺》。
以上为本次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的实验报告。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f949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9.png)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引言:齿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齿轮传动具有传递力矩平稳、效率高、传动比可调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齿轮的范成原理,深入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齿轮的范成原理,并通过实验观察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探究齿轮传动的特性。
二、实验器材与原理1. 实验器材:- 齿轮传动装置:包括齿轮轴、齿轮、传动带等。
- 动力源:如电动机或手摇装置。
- 轴承:用于支撑齿轮轴。
- 测力计:用于测量传动带的张力。
2. 实验原理: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
齿轮传动的范成原理是指齿轮的齿数比和模数之间的关系。
在齿轮传动中,两个齿轮的齿数比应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工作。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 将齿轮传动装置安装在实验台上,确保齿轮轴与轴承的配合精度。
- 连接动力源,使齿轮传动装置开始运转。
- 通过测力计测量传动带的张力,并记录数据。
2.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齿轮传动装置在正常运转时,齿轮之间的啮合要平稳,不应出现卡滞或跳齿现象。
- 传动带的张力会随着齿轮传动的工作而变化,传动带的张力越大,传动效果越好。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齿轮的范成原理,并对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齿轮的齿数比对传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齿轮的齿数比符合范成原理时,传动效率较高,传动过程平稳;反之,如果齿轮的齿数比不合理,传动效果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齿轮传动的故障。
另外,我们还观察到传动带的张力会随着齿轮传动的工作而变化。
传动带的张力越大,传动效果越好,但过大的张力也会增加传动带的磨损和能量损耗。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传动带的张力,以达到最佳的传动效果。
齿轮范成加工实训报告
![齿轮范成加工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04280b3c77da26925c5b097.png)
编号
1-3
1
项目
名称
齿轮范成加工
报告人
教师签字
实训时间
成绩
班级
训练
目的
实训
器材
名称
数量
项目训练报告
1、原始数据采集
项目
模数m
齿数
z
压力角α
齿顶高系数ha*
顶隙系数c*
变位量
xm
数值(单位)
16
10
2、相关数据计算
序号
项目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标准齿轮
变位齿轮
正变位
负变位
1
分度圆直径
d=mz
2
变位系数
x=X/m
总计:__________分
7、m、a、z相同的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齿廓曲线是否相同?为什么?
考核结果
1、正确操作,至少完成6各齿的加工。___________分
2、正确计算。__________分
3、正确分析根切原因。____________分
4、实训(实验)项目报告完整、规范___________分
5、工作态度好、操作能力强。___________分
(1)与标准齿轮相比齿廓或参数变化(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项目训练报告
项目
齿
厚
齿槽宽
周节
齿顶厚
根圆直径
顶圆直径分度圆直径Fra bibliotek基圆直径模
数
压力角
正变位齿轮
负变位齿轮
(2)根切现象
标准齿轮(有、无)根切现象。
正变位齿轮(有、无)根切现象。
负变位齿轮(有、无)根切现象。
5、根切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齿轮范成实验报告答案
![齿轮范成实验报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6293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2.png)
齿轮范成实验报告答案齿轮范成实验报告答案引言: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一种装置,它通过齿轮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扭矩。
齿轮的范成是指通过一定的工艺和设备,将齿轮的外廓和齿形加工成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齿轮范成实验,掌握齿轮范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实验原理:齿轮范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齿轮范成机床上的齿轮刀具,通过切削齿轮的方式将齿轮的外廓和齿形加工成设计要求的形状。
在齿轮范成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齿轮范成机床和一组齿轮刀具,通过调整机床的参数和刀具的位置,实现了齿轮的范成加工。
实验步骤:1.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块工件和一组齿轮刀具。
工件是一块圆柱形的金属材料,通过车削等工艺加工成设计要求的尺寸。
齿轮刀具是由高速钢制成的,具有特定的齿数和齿形。
2. 然后,我们将工件夹紧在齿轮范成机床的工作台上,并调整工作台的位置,使得工件与齿轮刀具的啮合面相切。
3. 接下来,我们调整齿轮范成机床的参数,包括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
这些参数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齿轮范成的质量和效率。
4. 在调整好参数后,我们启动齿轮范成机床,并开始进行齿轮范成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齿轮刀具通过旋转和进给的方式,逐渐切削掉工件的金属材料,形成齿轮的外廓和齿形。
5. 当齿轮范成加工完成后,我们停止机床的运行,并取下加工好的齿轮。
通过测量齿轮的尺寸和形状,我们可以评估齿轮范成的质量和精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齿轮范成实验,我们成功地加工出了一组符合设计要求的齿轮。
通过测量和分析,我们发现齿轮的尺寸和形状与设计要求基本一致,达到了较高的精度要求。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齿轮范成机床的刀具磨损和机床精度等因素的影响,加工出的齿轮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齿轮范成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和热量会对工件和刀具产生影响,需要合理控制加工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
结论:通过本次齿轮范成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齿轮范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了实践能力。
齿轮范成加工实验报告
![齿轮范成加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084b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38.png)
齿轮范成加工实验报告齿轮范成加工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齿轮范成加工实验,探究齿轮的制造工艺和加工过程。
实验采用了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并通过测量齿轮的几何参数,分析了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实验结果表明,齿轮范成加工能够实现高精度的齿轮制造,并且加工过程中的参数选择和操作技巧对最终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1. 引言齿轮作为机械传动中常见的元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齿轮的制造工艺和加工精度直接影响到传动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齿轮范成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齿轮加工方法,通过利用范模和数控机床,将工件材料加工成具有特定齿形的齿轮。
本实验旨在通过齿轮范成加工实验,研究齿轮加工的工艺参数和加工质量。
2.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数控机床进行齿轮范成加工。
实验装置包括数控机床、齿轮范模、测量仪器等。
实验过程如下:(1)选择适当的齿轮范模,并将其安装在数控机床上;(2)将待加工的工件材料固定在数控机床上,并根据齿轮范模的要求进行定位;(3)设置数控机床的加工参数,包括转速、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4)启动数控机床,开始加工齿轮;(5)加工完成后,使用测量仪器测量齿轮的几何参数,包括齿高、齿距、齿顶径等。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齿轮样品,进行了几何参数的测量和分析。
结果显示,齿轮的几何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加工精度较高。
通过测量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齿高和齿距的测量结果与设计值相近,表明齿轮的加工精度较高;(2)齿顶径的测量结果与设计值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可能是由于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和数控机床的误差所导致;(3)齿轮的表面质量较好,没有明显的划痕和毛刺。
4. 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因素在齿轮范成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重要因素的讨论:(1)切削参数的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的选择对齿轮加工的精度和表面质量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切削参数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de8d6527d3240c8447efa9.png)
三、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 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成绩
1.测量数据
=P =α =d
2.确定m ,系数
=m
=*
a h =*c
3.计算参数:(要求m X ⋅四舍五入,取整数)
4.将变位齿轮相对标准齿轮的齿形的比较结果填入下表空格处,用“+”、“—”号表示。
5.贴齿形图:(要求:1、从齿槽中间至圆心剪下一定整齿形。
2、两齿形的r 、b r
、
a r 、f r 都要注上。
)
6.思考题
标准齿条刀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均等于
m c h a )(*
*+?
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与轮坯间的相对运动有何要求? 根切是怎么一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怎样避免? (要求:每一问用一句话答完)。
齿轮范成实验报告-华南理工大学
![齿轮范成实验报告-华南理工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754686ec9b89680203d825ee.png)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班 别 学 号 姓 名
一、齿条刀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为什么都等于(**+c h a
)m ? 答:两齿轮配合时,分度圆是相切的!一齿轮的齿顶圆和另一齿轮的齿跟圆之间是有间隙的!齿条刀具插齿时是模仿齿轮和齿条的啮合过程。
因此,当齿条刀具的齿顶高和齿根高都等于(ha*+c*)m ,即,多出一了个c*m,以便切出传动时的顶隙部分!
二、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和轮坯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有何要求?
答: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刀具的分度线(齿厚等于齿槽宽的那条线)与轮坯齿轮分度圆相切,并且做纯滚动。
三、设定预加工齿轮的参数,附上模拟加工出来齿廓图,说明同一齿轮基本参数下,标准齿轮、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几何尺寸上有何不同?
答:在齿轮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齿数、模数、压力角),标准齿轮和变位齿轮的渐开线是相同的。
其不同之处是,正变位齿轮取用了渐开线靠上的部分(远离基圆中心方向),渐开线更平直些;负变位齿轮取用了渐开线靠下的部分(靠近基圆中心方向),渐开线更弯曲些。
负变位的齿轮看起来更瘦,正变位的齿轮看起来更胖。
四、模拟加工一个发生根切的齿轮,附上所描绘的齿廓图,用彩色笔描出齿廓曲线的根切段。
五、以四题中发生根切的齿轮为例,说明避免根切发生的措施,并模拟加工出来,附上齿轮加工后的齿廓图。
答:避免发生根切的措施
1、使被切齿轮的齿数多于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
2、减小齿顶高系数ha*或加大刀具角α
3、变位修正法
这里是因为设置了加工齿轮齿轮数为16而发生根切,根据计算,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为
17,其他参数不变,将齿轮齿数改为23,得到下图,齿轮不发生根切。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30c57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b.png)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对渐开线齿轮的设计和制作,验证了其范成原理的正确性。
实验从齿轮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渐开线齿轮的特殊优点等方面入手,通过计算、绘图等方法,最终制作出符合标准的渐开线齿轮,证明了范成原理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一、引言齿轮是传递动力和运动的机构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和工业生产中。
传统的齿轮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设计出了渐开线齿轮。
渐开线齿轮是一种齿形经过优化设计的齿轮,有着更好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实验将利用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通过实验验证渐开线齿轮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二、原理传统的齿轮剖面是圆弧曲线,其接触时切线方向与齿顶方向的夹角不断变化,导致齿面接触过少,受载区域过大,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等问题。
而渐开线齿轮的齿面剖面是渐开线曲线,其切线方向在齿根处始终垂直于齿轮轴线,而在齿顶处则与切线方向夹角逐渐变小,能够使接触面积不断增大,分布均匀,从而提高齿轮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渐开线齿轮通常用于高负荷、高精度、高速等环境下,具有优越的性能表现。
三、实验过程1.设计齿轮剖面:首先根据给定的模数、齿数等参数,计算出齿轮剖面参数。
根据渐开线齿轮的齿形特点,采用逐点法绘制出齿面曲线,再根据齿数等参数进行齿形修正,以得到符合要求的齿轮剖面。
2.绘制齿轮图样:根据齿轮剖面,绘制出齿轮的底面、侧面、端面等图样,并进行齿边倒角、齿根圆弧和齿顶圆弧等加工余量的设置。
3.制作齿轮:根据绘制的齿轮图样,进行机械加工制造。
先进行齿轮的车削、铣削等加工工序,然后进行齿面磨削、倒角、钻孔等工序,最后进行表面处理工序,使齿轮表面光洁、平整,达到使用要求。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制作,设计的渐开线齿轮经过检测,其齿面接触面积均匀,高度分布合理,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该齿轮在负载测试中表现出较好的承载性能和耐久性,证明了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有效性。
五、结论渐开线齿轮是一种优化了齿形的齿轮,其通过范成原理设计制造出来的齿轮具有更好的齿面接触和分布,承载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齿轮范成实验报告答案
![齿轮范成实验报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3f69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6.png)
齿轮范成实验报告1. 引言齿轮范成是机械制造中重要的工艺之一,用于生产各种齿轮传动装置。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齿轮范成的工艺流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实验设备和材料•齿轮范成机床•齿轮范成刀具•齿轮范成工件(金属坯料)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对实验设备和材料进行准备。
首先,确认齿轮范成机床的状态和工作正常。
然后,检查齿轮范成刀具的磨损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更换。
最后,准备齿轮范成的金属坯料,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3.2 调整齿轮范成机床正确调整齿轮范成机床是确保范成工艺正常进行的关键。
我们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调整齿轮范成机床的工作参数,如进给速度、主轴转速等。
同时,还需要根据范成刀具的规格,进行合适的工艺装夹位置和安装方式。
3.3 开始齿轮范成在调整好齿轮范成机床后,我们可以开始进行齿轮范成工艺了。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范成刀具,并将其安装到机床上。
然后,将金属坯料放置到机床上,并进行工艺装夹。
3.4 监控范成过程在齿轮范成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监控和调整工艺参数,以确保范成效果的质量。
可以通过监测主轴转速、进给速度等参数,并观察齿轮范成切削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调整,以避免工艺缺陷。
3.5 结束齿轮范成当齿轮范成达到预定要求后,我们可以结束范成工艺了。
首先,停止齿轮范成机床的运行,并将切削刃具从机床上拆卸下来。
然后,将范成工件取下,并进行必要的后续处理,如清洁和检查。
4.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完成了齿轮范成工艺。
我们观察到范成后的齿轮表面光洁度良好,齿廓形状准确。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切削刃具的磨损、机床调整不准确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齿轮范成效果的质量,需要及时调整和处理。
5. 结论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使我们了解了齿轮范成的工艺流程和要点。
我们发现,正确调整齿轮范成机床和监控工艺参数是确保范成效果质量的关键。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fcba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8.png)
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实验报告引言:渐开线齿轮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装置,它具有传递大扭矩、平稳运转等优点,在机械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并验证其传动效果。
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并验证其传动效果。
二、实验器材与原理1. 实验器材:渐开线齿轮范成装置、测量工具、示波器等。
2. 实验原理: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是通过渐开线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使刀具的切削面与工件的齿廓形成一定的相对运动轨迹,从而实现对齿轮齿廓的加工。
具体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渐开线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和运动轨迹,使切削面与工件齿廓的接触点始终位于齿廓的顶部,从而实现对齿轮齿廓的加工。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
2. 调整渐开线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根据实验要求,调整渐开线刀具的位置,使其与工件的齿廓接触点位于齿廓的顶部。
3. 开始范成:启动范成装置,使渐开线刀具与工件进行相对运动,注意观察切削面与工件齿廓的接触情况。
4. 观察与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范成后的齿轮齿廓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5. 传动效果验证:将范成后的齿轮与其他齿轮进行组装,观察传动效果是否顺畅。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范成了一组渐开线齿轮,并对其齿廓进行了测量。
测量结果显示,范成后的齿轮齿廓与理论值相符,表明我们的实验操作正确。
在传动效果验证中,我们发现范成后的齿轮与其他齿轮组装后,传动效果非常顺畅,没有明显的卡滞或跳动现象,说明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确实能够有效地实现齿轮的传动。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传动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能够有效地实现齿轮的加工,并且传动效果良好。
这对于机械工程领域的齿轮传动设计与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渐开线齿轮的范成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II)实验报告班级姓名
学号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实验研究日期2011年11月10日
(理论课)任课教师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加工原理和加工方法;
2、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实验要求:
1、根据所给参数,利用实验室提供范成仪的搭接件,构造出齿轮加工装置。
2、掌握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3、掌握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好剪刀、铅笔、圆规、三角板、量角器和绘图纸(或其它厚纸)等用具。
1)根据个人所分配到的题目安装好齿轮范成仪,进行齿轮范成。
2)在所范成齿轮上标出db、d、da、df 、 p、s、e、pb、pn ;
3)观察所范成的齿轮,发现并解决范成法加工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产生的问题
4)分析比较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的异同点。
2、范成齿轮的参数如下:
a组:1)m=15,α=20︒,Z=10,h
*=1,c*=0.25
a
*=1,c*=0.25
2)m=10,α=20︒,Z=18,h
a
*=1,c*=0.25
b组:1)m=15,α=20︒,Z=6,h
a
*=1,c*=0.25
2)m=7.5,α=20︒,Z=20,h
a
*=1,c*=0.25
c组:1)m=10,α=20︒,Z=9,h
a
*=1,c*=0.25
2)m=10,α=20︒,Z=15,h
a
四、实验研究报告
1、实验内容
使用范成仪范成图纸齿轮,此次实验选用b组齿轮范成,其中标准齿轮半个,发生根切现象的齿轮半个,变位后消除根切现象的齿轮半个。
2、实验装置及参数测量
下表为实验计算参数和实验参数
3、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图纸纸板与托盘的固定问题,螺栓太松纸板会转动,太紧会损坏纸板,解决的方法是在纸板与螺帽之间再放一小纸板,既可以保证纸板的牢固又不会损坏纸板。
另外在范成过程中,纸板的边缘翘起,不能顺利与刀具错开,解决的方法就是,每当刀具的一个齿进入啮合区时注意将纸板边缘压住,使其顺利错开。
其次,在使刀具齿廓中线与分度圆相切的过程中精度不够,解决方法是将直尺的一个边缘与刀具齿廓中线对齐,使直尺的一边与加工齿轮分度圆相切。
在测量齿厚和槽宽的操作中,由于均需要测量各圆弧长度,纸板中心被穿透无不方便进行圆心角测量,因而在测量中运用渐开线的产生原理,让直尺在对应圆弧上做纯滚动,测量直尺滚过的距离,即为要测量的数值。
4、现有范成装置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范成装置存在的问题也是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即纸板的固定问题。
改进的方案1:
是将中心固定改为多点固定,用三个小螺栓将纸板平整地固定在托盘上,避免相对托盘转动和翘起。
改进方案2:
将固定纸板的螺栓用针来代替,将纸板扎在托盘上(托盘上相应位置打针孔),避免损坏纸板,同时方便操作。
改进方案3:刀具加长,免得移动刀具。
5、实验总结
此次实验通过范成法范成齿轮进一步掌握了范成法原理以及范成仪的使用,巩固了根切原因和变位原理。
通过对仪器的使用回顾了机构的相关知识,对仪器的设计有了进一步认识。
通过对各参数的计算和测量,对齿轮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更加熟练地掌握。
此外,在这次实验中,不仅要求实验前参数计算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小困难也对我有所帮助。
6、思考题
1)范成法切出的齿廓曲线全部是渐开线吗?在图上画出其渐开线部分及根切部分。
答:范成法切出的齿廓曲线不全是渐开线,基圆内部不存在渐开线。
渐开线部分
及根切部分见图纸。
2)标准齿条型刀具的齿廓与普通齿条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标准的条形刀具的齿廓与标准齿条相比,刀具齿轮的顶部高出了*c m一段,用于切制出被加工齿轮的顶隙。
这一部分齿廓是半径为ρ的圆角刀刃,用于切制被
加工齿轮靠近齿根圆的过渡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