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料香菇 香菇种植技术与方法 (图)_有心有翼
袋栽香菇种植技术
![袋栽香菇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04d5722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2.png)
袋栽香菇种植技术
袋栽香菇是一种高效、规模化的种植技术,具有经济效益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下面介绍袋栽香菇种植技术的具体步骤:
1. 原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菇种、底料和袋子。
菇种可选择优质的母菇种,底料一般采用麦秸、木屑、玉米芯等材料,袋子则选用透气性好、密封性强的塑料袋。
2. 底料处理
将底料进行破碎、消毒、脱水等处理,去除过多的水分和杂质,并在表面喷洒适量的菇菌培养液,使其适合菇菌生长。
3. 填充袋子
将处理好的底料装入袋子中,并按照一定比例添加适量的菇菌培养液,使其充分渗透到底料中。
4. 培养
将填充好底料的袋子放置在温度适宜、光线适中、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一般来说,培养的前3天要保持相对湿度在90%以上,之后逐渐下降,直到菇体成熟时保持在70%左右。
5. 收获
当菇体生长到一定大小,颜色变为深褐色时,即可进行采摘,一般采用扭断法将菇体取下。
6. 再利用
采摘后可将袋子放入腐熟的底料中进行再利用,促进下一轮的菇
体生长。
袋栽香菇种植技术简单易行,可在小区、厂房等环境下进行,是一种较为适宜城市种植的方式。
大棚袋料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袋料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3989a05fab069dc512201f0.png)
大棚袋料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香菇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香菇属,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助于降血脂、抑制癌细胞生长。
香菇是国内外市场较为畅销的一种食用菌,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近些年种植香菇的人越来越多。
利用大棚层架式栽培的香菇,具有生物转化率高、出菇周期长、生态品质好等优点,是目前香菇优质高产的主要栽培方式,适时采收与掌握干制技术,也能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一、棚室建设需要有加工原料的场地、养菌大棚、制作车间、出菇棚、冷库等场地和设施,另外还要加上仓库、人员住宿、办公场地等。
相关设备主要有制棒机、粉碎机、锅炉、消毒锅、水井、水泵、通风机、接菌机、加温机等。
二、菌种制作在大棚栽培香菇过程中,菌种制作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菌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香菇的产量以及质量,因此制作菌种是大棚香菇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分为3方面内容。
1.制作菌种原种培养基。
原种培养基的配方一般为锯木屑80%、石膏粉1%、麸皮18%、蔗糖1%。
原种培养基的配方也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其中锯木屑与麸皮的比例不固定,还可以添加其他物质,如棉籽壳等,但是石膏粉与蔗糖的比例固定均为1%。
在菌种原种培养基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①锯木屑要以阔叶树为主,木屑干燥、无杂质、无腐烂,否则易出现杂菌,影响香菇菌种的出菌量。
②麸皮要求无虫、新鲜,蔗糖要求先溶于水后再倒入培养基进行均匀搅拌。
2.菌种培养基。
菌种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葡萄糖、水和琼脂,培养基的pH值为5.5~6,偏酸,这种培养基也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培养。
3.原种以及栽培种的培育。
原种是用来繁殖栽培种用的菌种。
栽培种是由菌种栽培而出的菌种,也被称为二级菌。
母菌种可以接5瓶原种,每瓶原种可以接35瓶袋栽培种,在进行菌种培育过程中,需要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做好灭菌工作,保证菌种质量,以免出现杂菌。
大棚香菇科学种植三、栽培料配制栽培料的配制在大棚栽培香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大棚香菇的质量及产量。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c219c0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4.png)
盐渍加工
盐渍原理
盐渍加工是通过高浓度盐溶液渗透作用,使菌体内的水分被 置换出来,从而达到保藏和加工的目的。
盐渍方法
将采下的香菇放入盐水中浸泡1-2天,然后取出晾干,用盐覆 盖在香菇表面,进行腌制。盐渍过程中需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和腌制时间,避免影响香菇品质。
其他加工方法
冻干加工
将香菇放入冻干机中,通过低温冷冻和真空干燥的方法,使香菇脱水干燥。 冻干加工能较好地保持香菇的原有品质和营养成分。
袋料香菇的栽培方法
栽培场所选择
选择通风良好、湿度适中、光 线充足的地方作为栽培场所。
栽培管理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香菇菌 丝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最终
形成香菇子实体。
采收与加工
当香菇子实体长成后,及时进 行采收和加工处理,以保证品
质和产量。
03
袋料香菇的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香菇褐斑病
香菇褐斑病是由假单胞菌属引起的细 菌性病害,感染后会在香菇的叶片上 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导致叶片 枯萎、脱落。防治方法是加强菇房通 风,降低湿度,及时清除病残体,使 用抗病性强的菌株,并使用农用硫酸 链霉素进行喷雾治疗。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菇蚊
菇蚊是一种常见的香菇虫害,幼虫会啃食香菇的菌丝和子实 体,严重影响香菇的产量和质量。防治方法是使用防虫网、 黑光灯等物理方法进行预防,或者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杆菌 进行喷雾治疗。
要点二
销售收入
袋料香菇栽培的产品销售收入是经济 效益的主要来源。通过提高产品质量 、拓展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等手 段,可以增加销售收入,提高整体经 济效益。
要点三
利润空间
袋料香菇栽培的利润空间取决于生产 成本和销售收入之间的差额。通过降 低生产成本和增加销售收入,可以扩 大利润空间,提高投资回报率。
林地小袋栽培香菇技术要点
![林地小袋栽培香菇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0b2ee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e.png)
林地小袋栽培香菇技术要点林地小袋栽培香菇宜选择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林地密郁度在0.8以上,如果密郁度较小,可在林间再挂上遮阳网、稻草帘。
根据鲁南地区的气象条件在林地的出菇时间可安排在4-11月份,因此,装袋时间相应提前60-80天。
每667平方米地大约种3万袋。
一、折袋规格。
折径17厘米长30厘米,装干料0.5千克。
二、选择品种。
香菇品种应选择高温品种,如地栽1号、武香1号、931等。
三、拌料装袋。
栽培料配方中不宜掺入木质素含量低且易分解的原料,配方一是杂木屑80%,麸皮15%,玉米粉3%,石膏1%,糖1%;二是杂木屑70%,棉籽皮10%,麸皮15%,玉米粉3%,石膏1%,糖1%。
拌好料闷一小时后装袋,边装边压实,套上顶圈用直径2厘米的木锥在料面中央向下打眼,轻轻拔出,然后盖上无棉盖。
四、灭菌接菌。
一般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保持12小时以上,停火,再闷6小时,移入接菌室。
料温降至30℃以下时消毒,一般用烟雾消毒剂消毒,点燃后保持6小时,开始接种,无菌操作。
每瓶菌种接30袋左右。
五、菌丝培养。
菌丝生长范围在4-35℃,最适宜温度22-25℃;菌丝长至料袋三分之一时,逐渐加大通风量,每隔两天通一次风,每次一小时。
适宜温度下,50-60天菌袋发好菌。
六、转色脱袋。
菌丝满袋后,通风增光使其尽快转色,约30-40天,菌袋有2/3有瘤状物凸出,颜色变为红褐色后,即可脱袋排场覆土。
一般菇床为排水良好以上为好,脱袋时,最好选择在阴天或气温相对较低的天气进行,排袋前,浇一水,然后,洒上石灰粉消毒,再喷杀虫药杀虫;边脱袋边排,菌袋间隔3厘米,然后覆土,覆土厚度以盖住菌袋为宜。
浇一次重水,然后,洒上石灰粉消毒,再喷杀虫药杀虫;边脱袋边排,弓起竹弓,盖上遮阳网或塑料薄膜。
七、出菇管理。
初夏空气干燥气温逐渐升高,管理以保湿为主,早上喷冷水,降温形成温差和干湿差,刺激菇蕾的尽快形成。
当采完第一潮菇后,增加通风,降低湿度,让菌丝休养生息7-10天,当采菇部位发白,说明菌丝体又积累了一定养分,再浇一次水,在干湿交叉的环境中培养3-5天,形成较大的干湿差和温度差,促使第二批菇蕾形成。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2b0f0e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a.png)
香菇袋料栽培技术香菇袋料栽培技术一、生产工艺流程无公害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脱袋排场→转色管理→变温催菇→出菇管理→采收→加工二、生产季节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菌种特性(在当前栽培的品种中,有高温型、中温型、低温型之分),再确定具体的接种和出菇季节。
山东一般选择在秋季栽培。
三、培养基配制1、配方。
(1)阔叶树木屑78%~79%,麦麸或米糠20%,石膏1%~2%。
(2)阔叶树木屑77%~80%,麦麸或米糠15%,玉米粉3%~5%,石膏1%~2%。
料水比均为1:1~1.2,调至pH5.5~6.5。
2、配制方法。
按配方比例准确称好主料和辅料,反复搅拌均匀,适量加水,达到适宜的料水比。
四、装袋灭菌1、装袋。
栽培香菇专用薄膜筒,有低压聚乙烯、聚丙烯和高压聚乙烯三种,其筒宽12厘米、15厘米、15.5厘米、16厘米,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塑料筒料,截成长50~55厘米的袋子,装料前先将一端用线扎口,用火融封。
培养料配制好后,要在当天装完灭菌,装袋不论手工还是机械分装,都要求装紧实,以用手托起时不留指凹为度。
2、灭菌。
培养基灭菌有高压蒸汽灭菌和常压蒸汽灭菌两种途径,高压蒸汽灭菌工作压力1.4公斤/厘米2,温度126℃,保持1.5~2.0小时,常压蒸汽灭菌温度达100℃,保持10~12小时,灭菌过程应根据所用塑料袋的耐热性而采用相应的灭菌方式。
3、冷却。
灭菌后的菌袋及时搬进冷却室内,按井字形4袋交叉排叠,让袋温散热冷却,待袋内温度下降到28℃时方可转入接种工序。
五、接种培养1、打穴接种。
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要求进行,接种室要求在接种前做到“两次消毒”,即空室先消毒,料袋进入后再消毒一次。
打穴时,先擦去袋面残留物,用打洞器在袋面等距离打3个穴,再翻至背面错开打2个接种穴。
口径1.5厘米,深2厘米,为了使穴内周围平整,最好用与穴口粗细相同的木钻。
打穴后要立即接种。
接种时用接种刀挖去菌种表层菌膜,并挖除上层老菌丝,用接种器从菌种瓶内取菌种,迅速地通过酒精灯火焰,移入接种穴内,尽量接满穴。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627c6e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5.png)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随着用于香菇栽培木材原料的减少,袋料成了香菇栽培的主流技术。
下面是Sara小编给大家分享了袋料香菇栽培技术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1.采用高质量的塑料袋。
盛装培养料的塑料袋质量的优劣,对菌袋成功率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优质的塑料袋耐高温、拉力强,高温条件下不易产生沙眼,而品质差的塑料袋则易碎、易烂,灭菌后易出现小沙眼,而品质差的塑料袋则易碎、易烂,灭菌后易出现小沙眼,为培菌期埋下隐患。
经试验改过去常用的0.03~0.04毫米厚为0.05~0.06毫米的塑料袋,高压灭菌的宜采用0.05~0.07毫米厚的聚丙烯塑料袋。
塑料袋厚薄要一致,均匀,膜面粗糙不用。
2.改善木屑颗粒的粗细度。
木材加工厂的下脚料锯末木屑,呈针状,具锋利尖端,装袋杀菌过程中易刺破菌膜而形成针状洞孔,培菌期杂菌易浸染。
改用木材专用粉碎机生产的木屑,颗粒较粗,呈四方形块状,无突出尖状,颗粒均匀,吸水性能好,不易刺破菌膜。
3.培养料配制时加入“保菇神” 并严把水分关。
在培养料配制时加入0.2%“保菇神”,灭杀培养料中杂菌,是提高袋栽香菇菌袋成品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常规配料时加水量一般为120%~130%。
培养料内含水量的多少影响香菇菌丝的正常生长,含水量过低时菌丝生活力降低,含水量过高则降低菌丝的呼吸强度,影响菌丝生长。
因此,培养料的含水量宜控制在52%~55%范围内。
4.菌袋装料松紧度要适宜。
将培养料彻底混拌均匀,若发现湿团块,要使其散开,防止干湿,不匀,拌匀后堆闷1小时左右及时装袋。
装料时松紧适度,防止过松或过实,过松或过实均不利菌丝生长。
料装好后要将两端用线绳或尼龙绳扎紧。
采用双膜装袋的,要套好外层膜。
拌好的料最好在6~8小时内装完,()防止停放时间过长而使料内滋生杂菌。
5.菌袋彻底灭菌。
装好的菌袋要当天灭菌,不宜放置过夜。
菌袋在灭菌灶内的摆放呈“井”字形,尽量多留空隙,每放7~10层应留一层格子,格子可采用薄木板制作,利于灶内蒸汽流通,提高灭菌效果。
袋料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袋料香菇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236371c02020740be1e9b37.png)
1 ) 原料 准备 。 选 用桑 树枝 、 苹 果枝 或其 他 阔
叶树木 如杨 、 柳、 桐、 槐 等均 可作 培养 料 , 只 要不 霉变 , 粉碎后 均 可使 用 。
2 ) 配 料 。① 木 屑 3 8 . 5 k g , 麸皮 l O k g , 石膏 在 4 - 6小 时 内达到 1 0 0℃ ,达 到 1 o 0 c C I 后 不掉
3 . 1 菌 袋 制 作
上, 下 边铺 上 麻 袋 、 编 织 袋 等物 , 防 止砂 粒 刺 破
料袋 , 造成 微孔 , 导致 杂 菌感染 和水 袋 。 5 ) 蒸料 。蒸 锅 加足 水 , 把 扎 好 口的料 袋 , 上 下对 齐 , 分 批摆 装至 锅 顶 , 不 可把 料袋 排成 “ 井” 字 形 。装锅 前先 起火 , 或 和装 锅 同时起 火 , 争取
李 春 燕 , 陕 西省 榆 林 市 榆 阳 区 园艺技 术推 广站 , 邮
编 71 9 0 0 0 。
一
4个 人 为 1班 , 一 人 擦 袋 面打 孔 , 一人 点 菌 种 ,
人贴 胶纸 , 一 人搬运 。接 种前 先 点燃酒 精灯 ,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 0 9 — 0 8
手 捏 紧料 时 , 湿 料成 团 , 而且 手指 缝 中出现 水珠
时开 始接种 ,接 种 时 间最好 安排 在 晚上和 早晨
但 不下 淌时 ) , p H值 7  ̄ 7 . 5 。配料 要求 :配 比合 进 行 。 接种前 门 口要铺 上 5 - 1 0 c m厚 的石 灰 , 即
“ 白灰封 门” , 进入 人员 必须踩 过石 灰 。 接种 人员 要 搞 好个 人 卫 生 , 技 术熟 练 、 敏捷 、 配合 得 当的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42521f90975f46527d3e1c3.png)
袋料栽培香菇技术一、培养料配方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先将糖按比例溶解在水中,倒入木屑浸泡24小时,捞起木屑,控水!麦麸与石膏粉干拌均匀,视木屑含水量多少,少加水或不加水,再与木屑充分搅匀含水量在60-65%。
二、装袋灭菌选择15c m×55cm×0.05cm聚乙烯料筒,机械装袋或人工装袋均可。
机械装袋时,先将塑料袋筒一端用线绳扎口,另一端袋口套进装袋机出料口,并将多余料筒部分全部套入出料筒,打开机械开关,培养料便徐徐由出料口向料袋流入,双手用力紧托料袋缓慢后退,用力大小决定装料松紧。
装料接近袋口6cm处,停止装料,递给另一人扎口。
装好的料袋视气温情况可当日或隔日灭菌,常压灭菌要求在100℃条件下,保持10小时左右,保温时间视菌袋直径和灭菌池容积而定,直径稍大,容积偏大应相应延长灭菌时间,反之亦然。
同时火力掌握前猛、中稳、后攻原则。
三、接种培养灭菌好的菌袋气味芳香,深棕色,色泽一致。
当料温降至70℃时,抢温出锅,这样可起到巴氏灭菌作用,即可杀死沉落在菌袋上有害微生物营养体,抑制杂菌孢子的萌发,提高接种成功率。
接种可在接种室,接种帐、接种箱内进行,总体来说,必须在相对无菌情况下进行。
我们选择接种帐接种进行说明。
将灭菌好的菌袋移入接种帐,空间气雾消毒,每立方米用气雾消毒剂0.4g 结合紫外线灯灭菌40分钟后接种人员更换消毒好的衣帽鞋,进入接种帐,并将手、接种器材、菌种瓶表面用75%洒精棉球擦拭消毒,三人为一组,一人用75%洒精棉球擦拭待接菌棒接种面,一人用无菌棒打孔接种,另一人封口或套袋,采取二行五穴接种法接种。
四、养菌培养接种后的菌袋称为菌棒,将菌棒移入经消毒后的栽培室,堆垛发菌,堆垛形状为“#”字形,高度视外界气温而定,温度偏低,堆垛稍高,以利用堆集温发菌。
当接种穴表面菌丝萌发面相连接时,适时去掉套袋,加大通风、适应菌丝大量增殖生长。
五、脱袋转色当香菇菌丝长满菌袋,接种面出现菌皮并分泌黄色水珠时,表明菌丝生理成熟,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此时菌棒表面菌丝浓白,并形成一层白色菌膜,这时应采取脱袋、割袋、刺孔等方式,加大干湿差,使菌棒表面与干燥空气接触,菌丝倒伏,分泌色素形成褐色菌膜(此菌膜替代段木栽培中的树皮),此过程称为转色。
香菇代料栽培技术要点
![香菇代料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ab60f7fab069dc502201d7.png)
香菇代料栽培技术要点1、栽培季节选择由于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结合我市气候特点,品性特征,应采取春季制袋,秋季出菇。
制袋接种时间应在2月下旬到4月底。
2、品种选择结合我市气候特点,经市农科所多年试验示范,我应选择中低温品种,如908、9608、839等,这些品种属单生、大叶型、产量高、肉厚。
3、原料选择原料选择以阔叶树的枝桠、枝梢、玉米芯、豆秆、果树、桑树修剪的枝条及工农业加工的下脚料粉碎后均可作为代料香菇主料,要求无霉变,辅料也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4、培养基配方一般采用配方如下:木屑80%或木屑50%、玉米芯或豆秆30%,麸皮18%,石膏1%,生石灰1%,营养素每千克6包,防霉剂每千袋1公斤。
先将麸皮、石膏、生石灰、营养素、防霉剂按比例称好,充分搅拌,然后再添加到木屑中,干翻搅2-3次,然后加水,含水量达到55-60%,再搅拌2-3遍,建堆闷2-3小时即可装袋。
5、装袋采用18×60×0.05cm的聚乙烯折角袋和免割保水膜,采用机械装袋,先将免割保水膜套于装袋机筒上,再套上筒袋,料必须装实,装好的袋面必须光滑、无皱,手捏袋子有顶突感,然后用细绳扎紧袋口或用封口机封口。
6、灭菌将装好的袋子分层摆蒸汽包内(一般每次灭菌3000-4000袋),在5小时之内用大火烧到100℃,保持18-20小时。
再停火焖一夜,当温度降到60℃左右即可出料袋。
7、接种接种以接种箱最好。
将灭菌的袋子放入已消毒的房间,袋温度降到30℃时,开始接种。
首先将袋子,接种工具,菌种放入接种箱,每箱用气雾消毒剂2包点燃,待30分钟后先用75%酒精棉球擦手,开始接种,每袋打孔3—5个,将菌种夹成长条形,接入孔内,并套上外袋,扎紧袋口。
8、菌丝培养接好种的菌袋立即移入消过毒的培养室或中拱棚内(如果用拱棚发菌,棚上必须离膜30cm搭建双层遮阳网遮阳)就地堆放,室(棚)内温度最初5-6天以25-28℃左右,然后保持在25℃,保持通风,湿度控制在45-60%;保持室内黑暗。
带料香菇种植技术
![带料香菇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35f914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0b.png)
带料香菇种植技术香菇种植与栽培的技术如下:1、基质:种植香菇之前,可以将麸皮、锯末、白糖、清水、腐殖土等物质混合成基质。
将基质放在高温的环境中消毒。
2、种植:在无菌的环境中,将香菇的菌丝接种在基质中,然后将其放在菇房中养殖。
3、管理:香菇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分,需将空气湿度维持在55~65%之间。
香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非常实用,你学会了吗?食用菌种植品种较多,其中包括香菇、平菇、杏鲍菇、银耳、木耳等品种。
就香茹而言采取普通技术种植,采收的鲜香菇颜色发黑、含水量高、产量不稳定,造成市场价格偏低,不易储运。
为了解决现有香菇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阻碍因素,经多年经验积累和新技术、新品种试验,探索出了香菇种植全新模式,可实现增产、增效、节能的目的。
现简介如下: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1自动化、标准化菌棒制作传统菌棒制作耗时长、人工劳动强度大,菌棒制作大小不一、配料和料水比参差不齐,从而生产成本高昂,发菌进度不一致,生产管理难度非常大。
自动化香菇菌棒生产线的应用,日生产菌棒的能力达到3万棒,本套设备通过两台一级搅拌机,一台二级搅拌机和一台布料搅拌机实现三级搅拌供料,确保拌料均匀,四台高速电脑程控自动装袋机,四台电动扎口机,整套生产线只需8名工人便可完成操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在生产中严格配料比例和料水比,制作原料为硬杂木木屑70%,麦麸25%,石膏5%,经三级自动搅拌机搅拌,自动输送到每一台装袋机,并且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出来的菌棒在紧实度、料水比、装袋规格上整齐一致,使后期灭菌、接种菌种、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也保持了一致性。
香菇的种植与栽培技术香菇栽培,污染率高,坏袋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香菇菌棒灭菌环节。
香菇菌棒灭菌,是指香菇栽培料装袋后,用常压灭菌炉对装好的香菇菌棒进行灭菌,使栽培料由生变熟,达到彻底消灭杂菌的过程。
技术要点主要:一是点火后要快速升温至100℃。
料物在100℃情况下,才能有效杀死杂菌,为尽快达到灭菌状态,一开始就要大火猛烧,使灭菌炉快速上气,力争在2-3小时达到100℃;二是灭菌过程保持气温不下降。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
![袋料香菇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b3cb411580216fc700afdec.png)
3、基内水分太多或太少。基内水分太多、缺氧,菌丝生长没活力,菌筒的含水量不适直 接影响到原基形成、子实体分化和发育。防治方法:可采取通风或补水来调节干湿度进行 催蕾出菇。
7、基内PH 不适。一般情况菌丝能生长,出菇就应该没问题,除非菌丝注水或喷水使用 水的酸碱度不适,才会致使不出菇。防治方法:用PH试纸检查酸碱度,如偏碱及时换水补 水。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5.氧气。
香菇是好氧性菌类,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排出 而氧化碳,充足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菌丝生长阶 段较低的氧份也能生长,但氧气充足菌丝生长快。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呼吸 作用旺盛,需氧量大,这时要加大空气流通,如果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积累过 多会对子实体产生毒害,出现香菇柄长、开伞早、畸形菇。
(3)、一般第一次补水不宜过多,以后每次酌加。
(4)、补水时应选择该品种的适应温度,大雨天寒冷及下雪天不能补水
七、香菇不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1、转色管理不当:有的菌棒因受光较强,空气过于干燥或翻动次数过多等 的影响,往往转色过深,形成较厚的甲状菌皮,导致出菇困难。预防方法:转 色期间,菇棚温度保持18-22℃,相对湿度55-75%,且维持散射光照,减少翻 动次数,不需要翻动时切忌千万不要翻动。菌皮过厚的菌棒出菇时应通过菌棒 浸水后盖膜提温方式软化菌皮,再刺激出菇。
4、冷却接种:
(1)生产前首先要准备好接种培养室,开放式接种要求选用可密封 的房间或用塑料薄膜搭建成大棚。接种培养场地要求干燥,在生产前 清理干净卫生,用硫磺或气雾消毒剂进行预先空间消毒。室外大棚接 种要求地面用塑料薄膜铺地阻止地气,降低湿度。
香菇的代料栽培技术.doc
![香菇的代料栽培技术.doc](https://img.taocdn.com/s3/m/8de9e83a5022aaea988f0f3a.png)
香菇的代料栽培技术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的条件,然后介绍了香菇的代料栽培技术和出菇期的管理措施、主要的病虫害及防治。
关键词:香菇;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香菇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
菌盖圆形,通常5-10cm,冇时达20cm, 表面茶褐色、暗褐色,被有深色的鳞片。
幼时边缘内卷,有白色或黄白色的绒毛,随着生长而消失。
1香菇代料栽培技术1.1培养基的配制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pH 值5. 5〜6 制法:选择质量好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将其切成薄片,称取200克。
放入铝锅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加热煮沸,维持3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然后将琼脂放在水中浸泡后加入马铃薯汁液中,继续加热至全部溶化,最后加入葡萄糖,并且热水补足1000毫升,测定并调节 pH值到所需范围内。
配制好的培养基耍趁热分装入试管,装入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装管时要注意勿使培基沾附试管口。
分装完毕塞上棉塞,棉塞要求松紧适度,塞入长度约为棉塞总长度的2/3左右,使之既有利通气又能防止杂菌侵入。
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铁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绳扎好,或用绳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
灭菌后,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C时,再撰成斜面,以防冷凝水积聚过多。
摆斜面时,先在桌上放一木棒,将试管逐支斜放,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1/2,冷却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火菌后的斜面培养基,要进行无菌测定,可从中取出2〜3支,放入30°C 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后表面光滑,无杂菌出现,就可供接种。
多次制作后,已有把握,可不做无菌测定试验。
原种培养基的制作:锯木屑78%,米糠(或隸皮)20%,蔗糖1%,硫酸钙(石膏粉)1%,水适量;棉籽壳40%,锯木屑40%,鉄皮或米糠20%, 蔗糖1%,石膏粉1%,水适量1.2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的培育1.2. 1母种的培育母种是菌种生产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也是香菇丰产的保证。
袋料香菇栽培最新技术要点
![袋料香菇栽培最新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f36f7202768e9951e738fa.png)
袋料香菇高产栽培技术一、栽培条件(一)物质条件1、原料:(1)各种新鲜无霉烂、无变质的阔叶树木屑和农作物秸秆,以及各种菌草等。
(2)麸皮、米糠、玉米粉,新鲜、无霉变、无虫蛀均可。
2、药品:硫磺、甲醛(或气雾消毒剂)、酒精、石灰等。
3、生产用器材:塑料袋15厘米×55厘米×0.05厘米、接种钳、棉花等。
(二)设备设施条件1、发菌室:发菌室需符合三个条件:(1)房间清洁干燥;(2)保温性能好,调温方便;(3)使用方便,环境卫生,无污染源。
2、灭菌灶:我县目前广泛使用常压灭菌灶,将3-4个油桶装上约3/4的水,作产生蒸汽的发热源,用管子将蒸汽直接通入用塑料膜紧紧包围的料袋堆内完成灭菌,每次可灭菌2500—3000筒料袋。
3、菇棚:位置应选择在通风、向阳处。
菇棚按3500袋生产规模设计:菇棚用端正的竹竿或木杆搭架,菇棚长18米,宽4米,中墙高2.8米,边墙高1.7米,棚架上面盖上6丝以上厚的薄膜,薄膜上面铺草帘,在中墙上面1米高处用遮阳网搭建荫棚,荫棚落地与薄膜之间距离为0.6米。
菇棚内走道宽0.8米,两边棚架为六层,中间棚架为七层,层架宽0.4米,层距0.25米,第一层距地面0.10米,菌筒间距离为3厘米。
菇棚间距为3米。
二、栽前准备袋栽香菇生产规模可大可小,要量力而行。
以每个劳动力管理3000袋为宜。
一般每生产1000袋(15cm×55cm)香菇应备足下列原辅材料:杂木屑800公斤(干木屑)或1250公斤(湿木屑),麦麸150—175公斤,糖9-10公斤,石膏粉12.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 香菇营养素2包。
内袋1000个,外袋1000个。
甲醛500毫升,高猛酸钾300毫克,新洁尔灭500毫升,酒精500毫升,或气雾消毒盒(科达、菇保)3盒,香菇栽培种17袋(13×55),灭菌用柴700公斤,捆扎袋子的塑料绳1斤左右。
同时,事先备好常压灭菌锅(灶)、装袋机、接种箱、培养室以及拌料和接种所需的工用具等。
香菇代料高产栽培技术
![香菇代料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db78b7f27284b73f24250a4.png)
香菇代料高产栽培技术香菇和其它大型真菌一样,菌体根据发育的阶段性,可以分为营养体和繁殖体。
营养体是由菌丝组成的,称为菌丝体;繁殖体是产生孢子的结构称为子实体,子实体大型、伞状。
一、香菇的菌丝体菌丝体是菌丝扭结形成的,香菇的孢子萌发以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伸长形成单核菌丝,称为初生菌丝,初生菌丝经过菌丝联合形成次生菌丝,次生菌丝反复伸长盘绕形成庞大的菌丝体,即双核菌丝体。
香菇的次生菌丝有再生能力,取任何一段或一部分组织,在适宜条件下都可以分享和培养成纯菌种。
香菇菌丝体有一个重要性,即在外界光线和空气的刺激下,可以形成棕褐色的具有光泽的被膜,称菌膜。
菌膜具有防止杂菌侵入和保护内部菌丝不受外界不利气候影响的作用。
二、香菇的子实体子实体是产生孢子的结构,成熟的香菇子实体伞状。
分为菌盖,菌褶,菌柄三个部分组成。
1、菌盖,肉质,位于香菇子实体顶端,直径通常5-12厘米,扁球形,边缘内卷,成熟后渐平展。
表面褐色,有些品种表面有浅鳞片。
菌肉肥厚,中部有的达1厘米厚。
2、菌褶。
位于菌盖的下部形成有放射状排列的条片。
一般呈白色或浅黄色,菌褶上孕育许多棒状担子,每个担子上产生四个担孢子,孢子椭圆形,无色、光滑。
一个成熟的子实体可产生30-70亿个孢子,相当于高等植物种子的作用。
3、菌柄。
菌柄就是香菇脚,是子实体发育过程中输送水分和养分的器官,并起支掌菌盖的作用,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内实,常弯曲,长3-5厘米,粗0.5-0.8厘米,柄中部着生菌环,窄、易破碎消失。
环以下部分常覆有鳞片。
第二节香菇的生活史香菇的生活史是指香菇从孢子体萌发,形成初生菌丝经菌丝联合形成次生菌丝,次生菌丝经生长发育吸收营养,分化成新的子实体的过程,即一个生活周期。
在自然条件下需要8-12个月或更长时间。
一、孢子苚发初生菌丝阶段香菇的孢子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萌发形成初生菌丝,也称单核菌丝,香菇初生菌丝生命力差,纤细,分枝较多,侵染性较差,单核菌丝期间很短。
香菇野外袋栽技术
![香菇野外袋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044b11aa00b52acec7caa7.png)
香菇野外袋栽技术一、要配制好基质和消毒好塑料袋。
按50公斤基质计,配方为:木糠39公斤,麦皮10公斤,蔗糖0.5公斤,石膏粉0.5公斤,将它们搅拌均匀。
基质含水量65%,酸碱度在6-6.5较为适宜。
选用15厘米宽、长度为50-55厘米的塑料袋,一头用线捆紧,将基质装入塑料袋,同样用线捆紧另一头,然后搬入常压蒸灶消毒。
当温度升到100℃后,保持恒温12小时,然后将袋料取出来,移到无菌室接种。
二、接种培养。
接种前要先用70%浓度的酒精擦试培养袋,然后在每个袋上打4-6个穴洞,用接种针将菌种接上穴洞里,并贴上预先准备好的布。
每袋菌种可以接80-120个穴洞。
接菌后的培养袋在22℃-25℃的温度下培养菌丝,在培养室里五天内不要搬动,以减少污染。
培养袋以上架培养或井字形排叠,从地面开始,叠8-12层,每层4袋,每隔5-6天翻叠一次,20-25天左右,在两个穴洞之间的菌丝相距2厘米时,就要把其中一个洞的胶布撕开,让它透气,促进菌丝生长。
从接菌开始,经过50-60天的培养,等看到菌丝长满袋,再培养10至15天,在塑料袋播穴之间交界外出现好多散开的原基,这样,说明菌丝已经成熟,这时,可以将菌袋搬出室外进行脱袋排场了。
三、菇场的选择与建造:室外的菇场是有所讲究的,要选取向阳通风,水源丰富的稻田作菇场,如果选用旱地作菇场,就要预先进行消毒,消灭害虫,同时挖好排水沟,如果是水稻田,就要提前排水烤田。
1.箱子规格:采用木板钉制或竹蔑、槐条、山藤编扎成50×35×10厘米的矩形箱筐,钉头或扎头向外,内垫塑料薄膜。
2.培养料配制:按杂木屑棉籽壳或稿秆类88%,麦皮或米糠8%,玉米粉2%,糖1%,石膏粉1%,混合均匀后加水充分搅拌,含水量掌握在63-65%,pH值6.5,闷堆半小时,使吸水均匀,即可装人箱或布袋内。
3.装料灭菌:装料时,先在箱内垫塑料薄膜,然后将培养料装入,厚度8厘米左右,中间略商,呈龟背形,每箱装料量为7一8公斤,装好料后将四周薄膜包好进行灭菌。
袋料香菇种植技术
![袋料香菇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dee48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7.png)
袋料香菇种植技术袋料香菇种植技术香菇是一种极具香味的调味料,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其中的一种香菇生产方法让你们了解了解。
袋料香菇是继段木、原木栽培香菇后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以秸杆、野草、木屑等材料为了培养的主要材料,再混合米糠、麸皮、碳酸钙等物质进去,进行培菌处理,再进行相关香菇的栽培管理,是一种快速、不分季节的香菇种植技术,今天农村致富网的编辑将袋料香菇栽培技术分享如下:一、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袋料栽培香菇要获得好效益,首先要根据香菇品种特性,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生产的目的和要求,选择确定合理的品种搭配和栽培季节。
香菇品种的分类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低温型,出菇温度为8~18℃;中温型,出菇温度为15~23℃;高温型,出菇温度为18~28℃。
根据自贡市各区县海拔、气温、光照、湿度主要选择中温型和高温型为宜,荣县西北路山区可选择低温型品种。
生产季节安排,中温型(菌龄为120天左右),939要求在4月下旬至5月20号(即端午前)前完成生产,808要求在6月上旬至7月初前完成生产。
高温型(菌龄为80天左右)、要求在8月下旬至9月15日前完成。
低温型(菌龄为180天左右),此类品种生产要求海拔在600米左右的地区栽培(荣县西北路山区可栽培),300米以下的地区不宜栽培,生产最佳时间在清明节左右完成。
二、场地、设备及消毒药品袋料栽培香菇采用的是室内制作、发菌、露地出菇的方法。
1、发菌场地可以利用民房、仓库、闲置学校以及空地建棚,只要具备通风、不漏雨、不受阳光直射、清洁卫生条件即可。
发菌场要进行消毒和灭虫,如果采用室外发菌场,地面撒杀虫药后,要盖薄膜或彩条布一段时间以保持药效。
一般每平方米可放80袋左右菌棒,室内温度不超过30℃为限,超过30以上,要加强通风。
2、设备工具装袋机:配2.2千瓦的单相电机,装袋转速2800转/分为宜,每小时可装600装左右,装袋时遇易破袋情况,可调整螺旋片平整度解决。
香菇袋料栽培
![香菇袋料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af6947d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d.png)
脱袋转色
脱袋转色
香菇菌筒脱袋转色的好坏,会直接影陶其出菇的早迟、品质和产量。脱袋必须选择在晴天或者阴天,无西北 风,气温在15-25℃,最适宜气温为20―22℃。用小刀轻轻划破薄膜并小心撕去,将菌筒按10厘米间距,80度倾 斜排放于地面。菌筒的转色主要靠人为调节控制覆盖薄膜内的小气候。
具体做法是:菌筒脱袋后,若薄膜内温度在20―22℃之间,空气相对湿度85%,3―5天内不要掀动薄膜,使 菌丝适应新环境,恢复正常生长,但当温度超过25℃时,第二天使要掀开薄膜,通风降温;若气温在20℃以下, 7―8天后才掀开薄膜通风,总之,首先要使菌筒表面菌丝恢复生长,长出一层浓白的气生菌丝后,才开始掀动薄 膜,掀动薄膜的目的是增加氧气,降低温度,防止菌丝徒长,防止霉菌危害。
一般情况下,脱袋后3―7天内每天通风换气1―2次,每次20―30分钟,当菌筒出现淡黄色水珠,可以用喷 雾器轻喷细水一次,然后盖紧薄膜,使黄水均匀分布菌筒表面,第二天用喷雾器冲喷菌筒,洗净黄水,通风至菌 筒表面晾干不粘手而稍有粘感,再覆盖薄膜,3―5天内不掀动,然后每天上午9时与下午3时掀动薄膜通风换气, 散发水分,增加散射光,拉大菌筒表面的干湿差,这样反复进行2―3天,即可使菌筒正常转色。从脱袋到转色完 毕一般15天左右。
夏季气温偏高时,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午夜至次日清晨。?
对青霉、木霉污染严重的菌袋,添加适量新料后重新灭菌接种;污染链孢霉的菌袋,及时深埋。此外,要防 鼠灭鼠,避免老鼠间接污染,对污染废弃的菌袋要集中处理,千万不能到处乱扔,以免造成重复感染。
制袋
制袋
香菇是腐生菌,本身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从提供给它的基质内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 物以及少量矿物质和生长素进行生长。
二批菇采收后再按头批菇进行管理,菌筒经过几批长菇后,菌筒内含水量降至原来重量的35%左右就不易出 菇了,再采用喷水的方法已不能满足出菇对水分的要求,必须采用浸水或注水的方法,使菌筒达到原来的重量, 恢复其出菇的能力,浸水或注水时,切勿让菌筒吃水过多,否则,造成菌筒腐烂解体而失去出菇能力,浸水后盖 好薄膜,每天通风换气1―2.次,并拉大温差刺激,促进原基形成。
反季节袋料香菇的覆土栽培
![反季节袋料香菇的覆土栽培](https://img.taocdn.com/s3/m/4c56480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b.png)
反季节袋料香菇的覆土栽培袋料香菇栽培一直采用春栽秋、冬菇模式,出菇期主要集中在10月至翌年3月,而4~9月为产菇空白期,鲜菇总量不能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近年来庆元县竹口镇已摸索出一套反季节袋料香菇覆土栽培的新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非常适宜菇农规模生产,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仅供同仁们参考:1优势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优势概括起来有以下5方面:1.1周年性与竹口镇常规栽培(冬菇)相配套,可实现周年生产;1.2省力、省料菇棚无需搭建地架,覆土后整个栽培生产期间可省去注水、浸水等工艺;1.3生产周期短,收益快,效益高。
1.4菇质优所产香菇朵形圆整、肉厚,{R适合鲜菇生产;1.5改变菇棚环境条件,降低病虫越夏基数,减少烂段;2栽培技术2.1品种选择与季节安排对于反季节覆土栽培所用的香菇品种有其特殊的要求,即出菇温度高、抗逆性强、产量高、菇质优。
在庆元县目前可应用由县科研中心提供的武香1号、L26、931、cr04、汀选18等。
栽培季节一般安排在冬、春季(农历12月至翌年1月)制作菌段,4~6月覆土,5~10月出菇。
2.2装袋与培菌2.2.1培养基配方与培养料选择培养料一般采用常规配方:木屑78%、麦麸20%、石膏及红糖各1%、pH自然。
每袋装湿料1.7kg(15~54筒袋)。
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各种配料一定要按配方要求加足。
2.2.2灭菌与接种装袋要结实,灭菌要彻底。
保持100℃不少于12小时。
采用“开放式”接种技术。
2.2.3培菌培菌环节与常规基本相同,刺孔放气要及时,在菌丝长满全袋的7天左右放大气,每袋刺孔50个,同时疏散菇木,并适当增强光照,以促使菇木转色。
一般培菌80~110天即可进行覆土(接种早的因气温低培菌时间稍长)。
2.3出菇场地选择与菇棚的搭建出菇场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好、水温较低、排灌方便、周围环境卫生、太阳辐射时间短、日夜温差大、没有白蚁的田块。
菇棚高2.5m,用杉枝或芦苇、五节芒等盖在支架上,棚四周用稻草、五节芒围实,创造出一个光照少、阴凉、通气性好的菇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CR04,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成功的中高温型品种。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圆整,菌肉肥厚,菌盖为茶褐色,有鳞片,有时盖顶有稍突起的尖顶,柄中粗,稍长,其出菇温度范围10-28℃,最适18-23℃,菌龄7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
1-4月,出菇期4-11月。其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广,适宜在中高海拔地区使用,主要适于保鲜和脱水烘干销售。
⑥促使菇蕾发生均匀。香菇241-4和庆元9015(花菇939)菌株系菇蕾多发生型的品种,在香菇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和出菇适温季节来临时,采取温差刺激出菇较宜。若采取震动、击木(惊蕈)刺激,菇蕾就会大量发生影响香菇质量;花菇135菌株则必须有一定的震动或击木(惊蕈)刺激,否则出菇不均匀。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241—4241—4香菇菌株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应用于代料栽培香菇的春栽迟生型品种,从1988年始至今累计应用量约25亿袋以上。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克甸主持选育成功。是浙江省法定推广品种。241—4菌株系从段直木
241菌株的子实体分离获得的自然变异新菌株。其子实体大叶型,朵型园整,肉厚,菌盖真径6—10厘米,肉厚1.8—2.2厘米,柄短而细,品质优,国外称为“仿生菇”,属中温偏低型,出菇温度范围6-20℃,以12—16℃为最适,接种到出菇(菌龄180天,适宜的接种期为2—5月,出菇期10-翌年4月。该菌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在全国香菇产地均有应用。出菇期以低棚保湿、脱袋出菇的方式为主,在一定的温差范围内利用干湿刺激催蕾效果最佳。是代料香菇感观和品质最优的品种,也是香菇出口量最大的品种。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1.春栽迟生品种
目前,代料香菇应用的主要有241—4、庆元9015(花菇939)、花菇135三个菌株。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22℃,以14—18℃最适,菌龄90天左右。该菌株最大优点是接种期间可在3—8月之间接种。不同接种期菇木的香菇产量一致,但5—7月接种的菇木香菇的朵形最均匀。该菌株抗逆性强,是所有代料香菇的菌株中耐高温能力最优的品种,出菇期9月—翌年5月。该菌株是花菇栽培的优良品种,也是采用低棚保湿、脱袋出菇方式的高产优质品种。
1-2次刺孔的位置选在香菇菌丝圈内1.5厘米,第三次刺孔则在接种孔的背面。第二及第三次时培养料袋壁必须出现玉米粒大小的白色瘤状物。
④调整菇木堆形,调节料温。接种的菇木一字形排列,堆高8-10层,第二次刺孔通气的菇木横二纵三排列,堆高8层,第:次刺孔之后的菇木六角形排列,堆高5-6层。堆与堆之间要有空隙,行与行之间须有40厘米通道。在室内培养的要加强通风换气。
(2)栽培关键技术。①科学安排栽培接种期,春栽秋生型品种从接种到出菇有一个较长的菌丝生长发育过程,接种期过早培养料的营养消耗多会影响香菇后期产量,接种期太迟香菇菌丝营养积累少,第一至二潮菇的畸形菇多。从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来看,春栽秋生型的接种期分别为:241—4为2-5月,庆元9015(花菇939)为4-7月,花菇135为2—4月。我国北方气温偏低,秋季出菇适温要比南方来得早,接种期可稍提前,但要注意,接种期必须安排在气温5℃始日之后。
①选择合理的培养料配方,培养料要求有充足的营养,并且碳氮比合适。局部地区在配方中加15%-20%棉子壳,2%— 3%玉米粉。
②菌丝生长阶段进行刺孔通气,菇木接种口不用石腊或胶纸等材料封口时,刺孔通气2次,总刺孔量50—60个,先少后多。刺孔结合散堆,加强通风降温。
③出菇适温前10天左右,日最高温度25℃左右的天气转场,待菇木有部分转色,手握菇木有弹性,白色瘤状物软冗时脱袋。
④脱袋后保湿促转色,然后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温差催蕾。
(3)杂菌及虫害预防
夏季高温高湿,杂菌及虫害主要发生在脱袋后的出菇管理阶段,具体的措施有:搞好菇棚环境卫生及消毒杀虫工作,掌握适宜的排场脱袋时间,降低菇棚温度,加强通风散热,发现杂菌污染可在没长香菇时用清菌素、扑霉灵喷雾或涂刷,虫害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③L9612,该品种由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筛选,其朵型圆整,大叶,菌肉肥厚,菌盖茶褐色至深褐色,菌褶较疏,柄短而细,菇质优,产量高而稳;出菇温度12-25℃,最适17-22℃,菌龄55天,但在菌丝不够成熟时脱袋畸形菇较多,适宜的接种期
②合理的培养料配比。以上菌株均适宜用杂木屑78%,麦麸20%,糖和石膏各1%,含水量60%左右的常规配方,花菇 135品种的培养料含水量略低些更好。
③适时刺孔通气。刺孔通气的工具常用1.5寸元钉制成,每段菇木刺孔的总量视菇木划分别进行。较紧实的菇木刺孔数要多些,含水量较大的菇木刺孔要深些。每段菇木一般掌握在100个左右,深度为1.5厘米。在菌丝生长过程中一般刺三次孔,第一次在接种孔香菇菌丝圈直径6—7厘米,第二次在香菇菌丝蔓延到培养料50%左右,第三次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第
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③135该品种系段木栽培香菇的品种,经代料栽培驯化成为栽培花菇的品种之一。
其菌盖大,肉厚,菇柄短,菇质优,菌盖直径5—13厘米,柄长3—4厘米,易形成花菇;属中低温型,出菇温度范围6—18、,以9-13℃为最适;菌龄200天以上,接种期2—4月,出菇期为10-翌年3月。该品种抗逆性较差,在菌丝生长发育阶段遇夏季高温会影响菇木质量,轻则局部霉烂,重则病虫滋生。接种的菇木培养环境光线要弱,以免菌膜色太深,菌膜太厚不易出菇。
④8001,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中高温型品种,其子实体单生,朵型圆整,中大叶型,肉质肥厚,菌盖茶褐色或深褐色,柄粗,稍长,出菇温度14-26℃,最适为18-23℃,菌龄60天以上,适宜接种期2-4月,出菇期5—11月,冬季低温不宜出菇,适于鲜菇销售或脱水烘干销售。
(2)栽培关键技术
(3)杂菌和虫害的预防措施
对春栽迟生型品种,在杂菌和虫害预防上的重点是越夏管理阶段。主要技术措施有:精细管理,尽量疏散菇木,及时通风降温,菇棚保持良好的遮荫度以及搞好环境卫生等。发生局部污染的菇木可用清菌素、扑霉灵等涂刷,菇蚊可用专用蚊香、敌敌畏等防治。
2.春栽夏生品种
(1)名称、来源和基本性状
①武香1号,是目前应用的出菇温度最高的品种。该品种子实体大叶,菌肉肥厚,菌菌盖色较深,柄中粗,稍长,其最大的优点是出菇温度高,在28℃的高温条件下能大量出菇,最高至34℃,出菇温度范围10-34℃,最适20-26℃,菌龄60天,适易的接种期为3-4个月,出菇期5-11个月。其抗逆性强一般地区可作为夏季出菇的首选品种,主要适宜鲜销和保鲜销售。
⑤菇木适时转场。促使菇木转色形成均匀菌膜需要较强的散射光线。241-4、9015(花菇939)的菇木,香菇菌丝布满全袋后2个月左右开始转场,最迟为出菇前30天;135菇木不宜全面转色后再转场,因为转色太深菌膜太厚,菇蕾不易发生,应采取长期的较暗光线培菌,出菇季节转场,边转场边出菇。
袋料香主页博客相册|个人档案 |好友 查看文章
袋料香菇 香菇种植技术与方法 (图)2007年12月10日 星期一 21:32香菇种植技术
一、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1999年已达1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其次是日本,韩国居第三位。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区。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2)庆元9015(花菇939)该品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吴庆甸主持选育成功,并通过认定。是浙江省法定推广的三个香菇品种之一,属自然变异新菌株,是目前栽培花菇的当家品种。全国应用9015(花菇939)量占代料花菇总面积75%左右,其朵形圆整,盖大肉厚,产量高,菌盖直径4—14厘米,柄长3.5—5.5厘米,不易开膜,易形成花菇:属中温型,出菇温度为8-
②865,该品种系福建三明食品工业研究所引进筛选的早熟高产品种,其朵型圆整,中叶,单生或少有枞生,菌盖茶褐色至黄褐色,肉质肥厚,柄稍长较细;出菇温度8-22℃,最适14-18℃,菌龄55天,适宜接种期为7月—9月,出菇期9月-翌年5月,以9月-11月和翌年3-5月出菇最集中。一般地区均可栽培使用,高海拔地区更理想,适于鲜菇和脱水加工干品。
3,秋栽早生品种
(1)名称和来源、基本性状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有:L82-2、856、L9612、133、L62、L66、L26、Ct02、申香2号等。
①1.82-2,该品种系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与庆元县食用菌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早生型高产品种,其子实体朵型圆整,中大叶型,单生或少有枞生,菌盖深褐色,柄较细,中等长,畸形菇少,菇质较好,出菇温度8—22℃,最适为14-19℃,菌龄60天,适宜接种期为7-9月,出菇期为10月~翌年5月,为秋春多生型。菌丝抗逆性强,宜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区应用,适于鲜菇脱水烘干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