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橄榄,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花白色,果实可吃也可入药。
橄榄枝,西方用作和平的象征。
在本文的理解中,橄榄的含义却远远不囿于和平。
又是一年的春末夏初。
构思已久的文章,终于开始问诸文字了。此时,我的脑海浮现起往日的点点滴滴: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大学校园里首次聆听到那天籁般的歌曲<<橄榄树>>的惊喜,有上世纪90年代初听到三毛自杀时的惊愕,更有21世纪之初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广场上深沉唱起“为什么流浪?”时的空茫.
对于流浪,我一向认为那是属于勇敢者的浪漫的探险,需要万分的果敢与毅然,才能咬紧牙关,克服踌躇与畏惧;还得不厌其烦地说服亲人与朋友,将牵挂甩落在故土。流浪者只在乎沿途的风景与心情,却未知结果如何,更难预卜迢迢去路将出现几多凶险.这种流浪,不是怀揣名片与信用卡,在世界各名山大川飞来飞去,或者在五星级的宾馆里惬意地翘起二郎腿,一个电话就让服务生将熨帖的西服送上门……
真正的流浪,该是像三毛那样,挟满腔豪情与满腹经纶,远赴异乡,渡海峡,登高山,涉长河,披荆棘,甚至在最凶险的撒哈拉沙漠里穿梭,让辣辣骄阳光漫漫沙尘砥砺娇嫩的肌肤,让尼罗河上的热风吹送那陌生而亲切的歌谣,点燃那隐伏已久的激情……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为了山涧轻流的小溪,
为了宽阔的草原,
流浪远方,流浪……
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心底就不免掠过丝丝伤感与苍凉。那听得出那旋律分明浸渍着孤寂与忧伤,饱蘸着“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慨,凝聚着“寒夜里看雪飘过,怀着冷却了的心窝飘远方”的情愫。我始终相信,如果没有荷西的召唤,可能就没有三毛的流浪;而三毛将万千感喟诉诸<<橄榄树>>的歌词之中,未始不流露出对亲人与故土的深深眷恋。但她的才识与信念,让她还是选择了远行,选择了与她心爱的良人双栖双飞,选择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伟大实践。
在诸多歌者对此歌的演绎里,齐豫显得尤其苍凉,朱逢博穿透力更强,费翔呢,则让人油然而生神奇浮想,他那略带忧郁的迷离的蓝色眼神,摄人心魄,让人终生难忘.
在听过<<橄榄树>>之后,才认识了三毛;于是,我开始知晓其生平进而阅读她的作品.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小时侯的阅读于其将来的职业选择,是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的。三毛自小大量阅读文学作品,5岁半便通读过<<红楼梦>>,这一点就让大多数人望尘莫及.我是15岁才开始读到宝黛的爱情故事的,尚且深受其“毒”,此生选定了文学,以“缪斯的传承者”自许,“咬定青山不放松“,何况三毛,才5岁呐!
鲁迅曾经说过:童年的情景便是将来的命运。幼时,文学作品的影响格外深远,它左右着人
们最初的人文修养,酝蓄着浓重的浪漫情怀。尤其是接触“红学”,让人不知不觉“入彀”,极易渐染或淡或浓的悲剧情结,从骨子里养就多愁善感,听从一个神秘的声音的召唤,献出毕生心血,纵使备尝艰辛也无怨无悔——那便是艺术;然后,不由自主地循着那虚无的通道跋涉潜行,并且自我感觉神圣,以为那就是值得为之献身的至高无上的“艺术”,殊不知自己已经距离生活的烟尘越来越远了。
于是,所谓正常的世人便觉得你走火入魔了。
浪漫情愫的滋长,催使人们向往流浪,期盼沿途的奇遇,独自探询人生的真谛而毫无畏惧;但浪漫也是一把岁月之刀,在开辟新奇的路途的同时,也让人饱受林林总总的坎坷之苦,有时,甚至是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痛楚.
三毛在接下来的撒哈拉之行里,便遭逢厄运.
在一次打鱼潜水中,荷西溺水而殁.这位西班牙的英俊汉子,是三毛流浪生活的一座路标,是鼓舞三毛这样一位女子坚定地离开浙江定海离开台湾宝岛远行天涯的重大依托,他竟然意外离开人世.我们现在只能想象三毛其时的心情,却无法复制其情景.三毛是先到西班牙,然后与荷西一起试图“万水千山走遍”的,倘若荷西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而三毛朝夕服侍其侧,那么,在她的心理承受上倒是有个缓冲,有了应对不测的思想准备;又或者三毛身旁不止一位亲人,那么,夫君一旦死去,倒也有亲人给予知心的问候与有力的宽慰.可惜,偏偏这一切都相反,三毛举目无亲,唯一的亲人就是荷西,荷西就是她身处异乡的全部情感依靠,一言未留,不幸永诀,这给三毛的打击之大,创痛之巨,可想而知!
东方浩说:离乡的时候,有多少辗转反侧的声音在深夜响起.
我深信,三毛的身体从那时候开始,必定因为失眠而种下病根.
三毛的爱情是浪漫的,也是不幸的.
浪漫,贯穿于三毛一生,包括她的名字.
照三毛自己的说法,她的英文名叫ECHO,三毛则是她的笔名.翻开三毛的《闹学记•序》,上面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个易经的卦;但到底是什么玄机,我不得而知。因此,这一笔名本身就够浪漫的了。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说三毛看了大陆漫画家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很有感触,便选定这有笔名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说过:起初起此名,是因为这个名字很不起眼,另有一个原因就是说自己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
然而,三毛用她短暂的48年生涯完成了24种著作和译作,用“著作等身”来形容她恐也不为过。何况,她遵从为文之道,将传奇的浪漫与别样的感触结合一处,将异乡风情与旅途旖旎尽情展现,赢得了多少读者的青睐。尽管有人舌粲莲花,舐皮论骨,指责她勾勒的世界多有虚构,甚至质疑荷西的存在,却无法抹杀她给这个越来越势利的世界带来亲切的感情冲击和执着的唯美求索.
我更想补充一句:大凡不懂文学的隐恶扬善特性的人,是没有资格对三毛评头论足的.
将漂泊的辛酸与人生的痛苦深埋于心海,而将沿途的美丽风景与快乐的体验展露无遗,恰恰是为文之道,是翰海之大圣.
从这一点上看,三毛写的东西,决不是如她自己说的那样,只值三毛钱;而是无价之宝,是沧海横流中的奇峰突起.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以此论之,三毛基本做到了.
为了梦中的橄榄树,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付出终有回报,最终,她找到了梦中的橄榄树.
说实在的,三毛的作品,我虽然都买齐了,但也仅仅是随便选看了一些喜欢的文章,停留在肤浅感知的层面,一直没时间全部细致地拜读过;但她的生平事迹与果敢的品格对我个人言行的影响,是远远超出了她的作品本身的.
2000年,我辞去了原单位的公职,先到北京,后到浙江,四处漂泊,至今仍然在“边缘”徘徊.其中的精神力量,多得益于三毛.我总想,自己的是一个堂堂大男人,总窝在一个地方,难免坐井观天,孤陋寡闻.三毛以一“弱”女子,敢于行遍世界;我呢,至少可以先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吧!
从性格上来说,三毛敢做敢当,一旦认准目标,便一往无前,的确是一位奇女子;从修为上看,她也是一位直追李清照的才女.只是,李清照是婉约词人,并且她当年的流落江南,为的是逃难,是被动的;而三毛是散文家,是翻译家(精通德语与英语),风格似乎介于豪放与婉约之间,她远走欧洲与非洲,则是为着求学,为着读透“无字之书”,是主动的.
人生不过是俯仰之间,得用墨水加山水写就自身的独特.
三毛的果敢与浪漫,按孔子的说法,体现着“吾道一以贯之”,在她对西北歌王王洛宾的爱情上也可见一斑.
王洛宾一生漂如浮萍,其音乐作品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王先生的儿子曾撰写回忆录,肯定了三毛对其父的深挚情感.不巧的是,王洛宾比三毛大了很多,他不肯像现在的杨-振-宁一样,老配少;并且其妻子仍在,贤惠得很,儿女成群,最后,拒绝了三毛的爱.
但我始终理解三毛的心情.如果三毛不写大量的信件给王,之后也不毅然决然前去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