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结构图
眼球结构
![眼球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033d3d7b14e852458fb57e0.png)
视觉器官(visual organ)包括眼球、视路和附属器三部分。
第一节 眼球成人的眼球(eye ball)近似球形。
其前后径约24mm,垂直径约23mm,水平径约23.5mm。
眼球前面顶点称为前极,后面顶点称为后极。
在前后极之间绕眼球一周称赤道。
眼球位于眼眶的前半部,借筋膜与眶壁、周围脂肪、结缔组织和眼肌等包绕以维持其正常位置,减少眼球的震动。
眼球前面的角膜和部份巩膜暴露在眼眶之外,眼球前面有上下眼睑保护。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图1-1,1-2)。
图1-1 眼球立体剖面图1-2 眼球解剖图一、眼球壁(一)外层,纤维膜 (fibrous tunic )为眼球的最外层,由坚韧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
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不透明的巩膜。
两者结合处称角巩膜缘。
眼球的外层具有保护眼球内部组织、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透明角膜还有屈光作用。
1.角膜(cornea):位于眼球正前方,略呈横椭圆形,稍向前突出。
横径为11.5--12cm ,垂直径约为10.5--11mm。
周边厚度约为1mm ,中央稍薄约为0.6mm。
其前表面的曲率半径为7.8mm,后表面为6.8mm。
组织学上,角膜由外向内分为五层(图1-3)。
(1)上皮细胞层: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有5--6层细胞。
在角膜缘处与球结膜上皮细胞相连。
此层对细菌有较强的抵抗力,再生能力强,损伤后修复较快,且不留瘢痕。
(2)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是一层均匀无结构的透明薄膜,损伤后不能再生。
(3)基质层(实质层):占角膜全厚90%以上。
约由200层排列整齐的纤维薄板构成。
板层间互相交错排列,与角膜表面平行,极有规则,具有相同的屈光指数。
板层由胶原纤维构成,其间有固定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以及丰富的透明质酸和一定含量的粘多糖。
基质层延伸至周围的巩膜组织中。
此层损伤后不能完全再生,而由不透明的瘢痕组织所代替。
(4)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系一层富有弹性的透明薄膜,坚韧、抵抗力较强,损伤后可迅速再生。
眼的解剖和生理PPT.
![眼的解剖和生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c8ddf3844769eae109ed1e.png)
眼 附 属 器 (1)
▪ 眼睑:分上下睑,上界以眉为界,下界不明显,相连处为睑
缘,间隙为睑裂,睑缘睫毛2~3排,有睑板腺开口。组织学
分5层:
(如图所示)
• 皮肤
• 皮下组织(疏松,易水肿出血,血管淋巴丰富,易感染蔓延,外伤 后易愈合)
• 肌层(轮匝肌-面神经,提上睑肌—动眼神经,Müller肌—交感神经)
眼眶
▪ 眼眶:四边锥形体,成人眶深40~50mm,容积 25~28mL,由7块颅骨构成(额、蝶、筛、腭、泪、 上颌、颧骨)。
• 视神经孔 长4~9mm,有视神经、眼动脉、交感神经通 过
• 眶上裂 长22mm,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三叉神经 第一支、眼上静脉通过,该处受损出现眶上裂综合征。
• 眶下裂 有三叉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眶下静脉通过。 • 特点:有眼肌、脂肪衬垫防止外伤;有大血管,无毛细
▪ 分段:
• 眼前段——晶状体平面前 • 眼后段——晶体平面之后部
(如图)
▪ 容积:6.5mL
▪ 眼球壁分三层:
•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 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 内层-视网膜
眼球外层 (1)
▪ 角膜(cornea):位于眼球前极中央,略前凸透明横椭 圆形组织。
• 大小:横径为11.5~12.0mm,垂直径为10.5~11.0mm,前曲率 半径为7.8mm,后面为6.8mm。
有同事一起参加面试,你可以多一份对应聘者的宝贵意见。 三、乘汽车的安全 与客户谈话时,你还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参照客户的需求给他提供一辆符合他需要的车。 我们奉行“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请将简历和应聘信寄:安的兰爱298好战姆斯迈尔科姆联合公司人事经理,安娜.塞穆普森收。
泪腺的位置图片
![泪腺的位置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4cd0767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5.png)
DOCS
DOCS SMART CREATE
泪腺的位置图片
01
泪腺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概述
泪腺的解剖位置与周围结构
01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
•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 • 泪腺窝是眼眶壁上的一个凹陷 • 泪腺窝的前界为眶骨膜,后界为眶脂肪
02 泪腺的周围结构
• 上方:额骨颧突 • 下方:眼球 • 内侧:泪腺管开口于泪小点 • 外侧:眶骨膜
图片讲解泪腺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
• 泪腺与额骨颧突之间有一层脂肪组织,有助于泪腺的固定 • 泪腺与眼球之间的结缔组织有助于泪腺分泌物的排出 • 泪腺管开口于泪小点,将泪液排入泪道 • 泪腺与眶骨膜之间的结缔组织有助于泪腺的固定
泪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图片讲解
图片展示泪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CT或MRI图像显示泪腺的形态、大小和周围结构的关系 • 泪腺炎、泪腺囊肿和泪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泪腺炎的治疗注意事项
• 按时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药物,不要自行停 药或更改药物 •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眼部感染,不要用手揉眼睛 •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泪腺肿瘤的治疗策略与预后
泪腺肿瘤的治疗策略
• 手术切除:对于良性泪腺肿瘤,手术切除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 放疗:对于恶性泪腺肿瘤,手术后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 • 药物治疗:对于恶性泪腺肿瘤,可以使用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药物治疗
泪腺疾病的症状
• 眼分泌物增多:泪腺疾病导致泪液分泌增多,表现为眼分泌物增多 • 眼部不适:泪腺疾病可能导致眼部疼痛、瘙痒等不适感 • 视力影响:泪腺疾病可能影响视力,如泪腺肿瘤压迫眼球 • 情感性流泪:泪腺疾病可能导致患者情感性流泪增多
第2章 眼科学基础(第九版眼科学) PPT
![第2章 眼科学基础(第九版眼科学)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9c3396240c844768eaee3b.png)
中央部较深,周边部渐浅。 ➢ 后房(posterior chamber):虹膜后面、睫状体内侧、晶状体悬韧带前面和晶状体前
连紧密。
眼科学(第9版)
二、眼眶和眼附属器
由眼眶、眼睑、结膜、泪器和眼外肌所组成
(一)眼眶 ➢ 开口向前,锥朝向后略偏内侧的四边锥形骨窝。 ➢ 构成:即额骨、蝶骨、筛骨、腭骨、泪骨、上颌
第二章
眼科学基础
第一节 眼的组织与解剖 第二节 眼的胚胎发育 第三节 眼的生理生化 第四节 眼遗传学概述 第五节 眼科用药概述 第六节 眼科流行病学
重点难点
掌握 掌握眼和视觉系统的组织解剖、胚胎发育和生理生化代 谢,以及眼科用药的特点,是学习临床眼科学各系统疾 病的重要基础。
熟悉 从眼科学基础来认识眼部各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并着 眼于视觉功能保护和重建的前提下,采取最有效的方法 诊断处理、治疗和预防眼病。
眼科学(第9版)
一、眼球
➢ 近似球形,成年人正常眼球前后径为24mm
➢ 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一)眼球壁 前部:单层,角膜(纤维膜) 后部:分为三层 外层-巩膜(纤维膜) 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眼球立体剖面图
眼科学(第9版)
1.外层 角膜和巩膜构成眼球完整封闭的外壁。 (1)角膜(cornea) 前部中央、透明,重要的屈光系统构成部分。 厚度:中央约0.5mm,周边约1.0mm。 组织学(从前向后)分为: ①上皮细胞层:厚35μm,鳞状上皮细胞,无角化; ②前弹力层(Bowman膜):厚12μm,一层均质无细胞成分的透明 膜; ③基质层:厚500μm,占角膜厚度的90%,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 板组成; ④后弹力层(Descemet膜):成年人厚约10~12μm,较坚韧的透 明均质膜; ⑤内皮细胞层:厚5μm,单层六角形扁平细胞。
眼科
![眼科](https://img.taocdn.com/s3/m/617e34fb5022aaea998f0ff0.png)
视觉器官包括、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等。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所组成。
眼球壁(除前部角膜外)可分为3层,外层为纤维膜,中层为葡萄膜,内层为视网膜。
1、外层——纤维膜①角膜:组织学上从前往后分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②巩膜:③角膜缘:角膜和巩膜的移形区,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是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④前房角:位于周边角膜与虹膜根部的连接处,是房水排除眼球的主要通道。
2、中层——葡萄膜/血管膜/色素膜,富含黑色素和血管,由前向后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3、内层——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视锥、视杆层,外界膜,外核层,外丛状层,内核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内界膜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3种透明物质,眼的屈光物质——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和角膜Cloquet管——玻璃体中部有一光学密度较低的中央管。
眼眶由7块骨构成:额骨、蝶骨、筛骨、颚骨、泪骨、上颌骨、颧骨。
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管中有视神经、眼动脉及交感神经纤维通过眶上裂:有第Ⅲ、Ⅳ、Ⅵ颅神经和第Ⅴ颅神经第一支(眼支)、眶上静脉和部分交感神经纤维通过,如损伤则出现眶上裂综合征。
眶下裂:第Ⅴ颅神经第二支、眶下神经、眶下静脉通过。
眶上切迹(孔):眶上神经、第Ⅴ颅神经第一支(眼支)及血管通过眶下孔:眶下神经、第Ⅴ颅神经第二支通过。
结膜:睑结膜——覆盖于眼睑后面球结膜——覆盖于部分眼球表面穹窿结膜——覆盖于睑部到球部的反折部分这3部分结膜形成一个以睑裂为开口的囊状间隙泪器包括泪腺和泪道两部分。
泪道——泪液的排出通道,包括上下睑的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外直肌——第Ⅵ颅神经上斜肌——第Ⅳ颅神经其余眼外肌——第Ⅲ颅神经视路——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光感受器开始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传导途径。
美术高考素描五官之教你画眼睛(共16张PPT)
![美术高考素描五官之教你画眼睛(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aa7c0cf61fb7360a4c6563.png)
3 . 眉毛随着眉弓的形体转折而呈现深浅变化, 眉毛和眼睫毛往外翘起
来的质感要表现生动。
第9页,共16页。
第10页,共16页。
此外,眉头部位的眉毛是往斜上方生长的,而眉梢则是往斜下方生长的。 眼睑: 眼睑又分上眼睑和下眼睑, 它们分上下两部分包裹着眼球, 呈圆弧状。 眉头到眉峰部分的眉毛向斜上方生长, 眉峰到眉梢部分的眉毛向斜下方生长。 眉弓在上眼皮上的投影会接近眉弓下缘,不过在塑造时还是要按照“重掐上、中间透气、轻掐下” 的表现规律进行处理。 并且,上眼皮最靠前的部分要亮于后转的上方和下方。 眼睛是最能打动人的器官,我们通常说的神态就是指眼神的变化,只要把眼睛处理好就能把人物的神态画得生动很多。 受眉弓形体的影响, 眉弓底面是一个往里转的暗面, 运用“ 重掐上、中间透气、轻掐下”的处理手法。 要想画好眼睛首先要理解眼睛的结构。 和正面角度眼部相比, 半侧面眼部的高光会整体向外眼角一侧偏移。 远处眼睛上眼皮受光线的影响所形成的深浅变化非常明确, 很好地加强了远处眼睛的体积感。 眼球露出的部分有眼白、虹膜和瞳孔。 受眉弓形体的影响, 眉弓底面是一个往里转的暗面, 运用“ 重掐上、中间透气、轻掐下”的处理手法。 和正面角度眼部相比, 半侧面眼部的高光会整体向外眼角一侧偏移。 受眉弓形体的影响, 眉弓底面是一个往里转的暗面, 运用“ 重掐上、中间透气、轻掐下”的处理手法。 不过,眼部的塑造规律还是一成不变的, 比如眉毛在眉头和眉梢部位的生长方向不同;上下眼皮一圈的方圆、虚实和深浅等变化;上下眼皮在内外眼 角处的穿插关系; 上下眼皮在横向和纵向上由于明暗的深浅形成的“球体” 的感觉等。
眼的结构与功能
![眼的结构与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eea58c89eff9aef8951e0624.png)
眼睑的组织学
1、皮肤层:较薄。 2、皮下组织:疏松,易淤血肿胀。
轮匝肌:闭睑←面神经支配。 3、肌层 上睑提肌:开睑←动眼神经支配。
米勒肌:辅助开睑←交感神经支配。 4、睑板:支架,其内有纵行排列的睑板腺。 5、睑结膜:紧贴睑板,距睑缘约2mm处有一
眼球的结构 眼球壁1.纤维膜包括角膜和巩膜
2.葡萄膜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3.视网膜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
(一)纤维膜 角膜
• 约占眼球全周的1∕6 • 横径11.5-12mm,垂直径10.5-11mm • 透明,没有血管,营养和抗体来自角膜缘
血管网,房水及泪液, 代谢缓慢 • 感觉神经丰富,来源于三叉神经的眼支
孔→前房→小梁网→施莱姆管→集液管→房 水静脉→睫状前静脉。
功能:1 屈光 2 营养 3 维持眼压
晶状体
扁圆形双凸透明体,界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组织:囊膜、皮质、核。 增龄变化:年龄↑→晶体增大变厚→弹
性↓→老视。 功能:1 屈光。 2 调节。
玻璃体
无色透明的凝胶,充满于眼球后部4/5的空间。 功能:1 屈光。 2 支撑网膜,维持眼压。
性肿瘤 • 有遮光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暗箱,还
有营养外层视网膜的作用
视网膜
• 由三级神经元构成, 第一级神经元为光感 受器细胞,第二级神 经元为双极细胞,第 三级神经元为神经节 细胞。
正常眼底示意图
眼内容物
• 房水 • 晶状体 • 玻璃体 • 与眼球壁中的角膜共同构成屈光介质
房水
由睫状突上皮细胞分泌,成分与血浆相似 循环途径: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后房→瞳
(人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眼的解剖
![眼的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f6919b2165ce05087732137b.png)
眼眶骨壁的出入通道
视神经孔和视神经管 (optic foramea and iptic canal)
眶上裂 (inferior orbital fissure)
眶下裂 (inferior orbital fissure)
眼眶孔、裂的神经和血管
眼上静脉
泪腺神经 额神经
滑车神经 动眼神经
外展神经 鼻睫状神经
与角膜内皮细胞相延续
由成纤维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无血管 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有血管、神经、 色素细胞及瞳孔括约肌 含黑色素,前部分化出瞳孔开大肌
与睫状体、视网膜的内界膜相延续
睫状体
睫状体平坦部 睫状冠
睫状肌松弛 睫状肌收缩
晶状体悬韧带
睫状突
眼球矢状面
眼球正面观
睫状体组织结构
睫状体由外向内分为五层
巩膜
巩膜及邻近的角膜结构
视盘
筛板 视神经
巩膜
黄斑中心凹
巩膜
巩膜自外向内分为三层
巩膜外层
疏松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构成,血管丰富
(episclera)
巩膜实质层
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血管甚少
(substantia propria sclera)
棕黑层
有弹力纤维和色素细胞
(lamina fusca)
角巩膜缘
瞳孔缩小 调节增强 集合现象
二、眼眶及眼附属器
● 眼睑 (eyelids) ● 结膜 (conjunctiva) ● 泪器 (lacrimal gland) ● 眼外肌 (extraocular muscles) ● 眼眶 (orbit)
眼睑
正常眼睑位置及形态
睑板腺开口 皮肤黏膜交界处
睑板腺
《眼科学》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
![《眼科学》眼部解剖结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36d8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5.png)
血管膜
视网膜
最内层,贴于眼球内壁,结构复杂, 功能重要,对视觉的形成至关重要。
中间层,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有营 养作用,也称为葡萄膜。
眼内容物
01
02
03
房水
充满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 的透明液体,有营养角膜 、晶状体和维持眼压的作 用。
晶状体
透明、富有弹性的双凸透 镜,有折射光线和调节焦 距的作用。
眼运动神经
支配眼球运动,包括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
感觉神经
传递眼部感觉,如三叉神经和面神经。
视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01
将视觉信息传递至大脑皮质。
视神经纤维
02
汇聚成视神经束,穿过视交叉进入大脑。
大脑皮质
03
处理视觉信息,产生视觉感知。
06
眼部疾病与防治
常见眼部疾病
近视
由于眼轴过长或角膜、晶状体曲率过 大,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 导致远视力降低。
04
泪器解剖结构
泪腺
泪腺
是产生泪液的器官,位于眼球的 外上方,分为上、下两对,分别
称为上泪腺和下泪腺。
泪腺的生理功能
主要分泌泪液,润滑眼球表面,保 持角膜湿润,防止感染。
泪腺的解剖结构
泪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分泌 泪液,导管将泪液引流到眼球表面 。
泪道
泪道
是泪液排出的通道,包括泪小点 、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眼科学》眼部解剖 结构ppt课件
目录
• 眼部概述 • 眼球解剖结构 • 眼睑解剖结构 • 泪器解剖结构 • 眼部血管与神经解剖结构 • 眼部疾病与防治
01
眼部概述
眼部的位置与功能
位置
眼解剖
![眼解剖](https://img.taocdn.com/s3/m/f78810e4f8c75fbfc77db29a.png)
前房角的功能
房水排出的主要通道.
先天发育萎缩不全,色素堆积,外伤及炎症所致出血, 虹膜周边粘连等都会导致房水排出障碍,引起青光眼
正常视野
青光眼患者视 野
巩膜(sclera):
乳白色,坚韧,由胶原纤维组成.影响眼压测量. 表面被眼球筋膜及球结膜包绕。
厚度:0.3-1mm,后部2/3移行视神经鞘,内1/3呈
3.脉络膜choroid
占中膜后2/3,为柔软薄膜。前起锯齿缘, 后止于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 生理特点及功能: ⑴有三层(大中小)丰富的血管,占眼球血液 总量的90%,70%在毛细血管,有运输营养物质, 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营养(尤其黄斑),并调节眼 部温度。 “眼球的血库” ⑵含有丰富的黑色素,吸收眼内分散的光线, 起到眼球遮光和暗房的作用,保证视网膜成像 清晰。
角膜
①角膜生理特点
(1)无血管,透明性,是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 (2)良好的自我保护和修复特性: (3)营养主要来自房水、泪膜及角巩膜缘血管网。 代谢所需要的氧80%来自空气。
(4)感觉神经丰富:三叉神经的分支支配,痛觉和 触觉灵敏,可引起迅速关闭眼睑或流泪等反射机制, 起到对眼球的保护作用。
②功能:维持眼球的完整及保护、防御和屈光功能 其厚度改变影响眼压和抵抗力.
六角形立方上皮细胞,随年龄增大,密度降
眼睛解剖学
![眼睛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aca56aa3f524ccbff12184c6.png)
1.角膜--镜头角膜是光线进入眼球的第一道关口。
其屈光力为42D左右,占眼球表面积的1/6,直径为11.5毫米,中央厚0.6毫米,旁边厚1毫米。
俗称"黑眼珠",其实它透明无瑕,只是由于眼球壁的其他部分好像照相机的暗箱、当人们通过这层透明组织看黝黑的眼内时,才产生黑的感觉,角膜组织分5层: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角膜上皮层有十分敏感的感觉神经末梢、但对冷觉不敏感,因此有"不怕冷的大将军"之说。
如果角膜上皮受损,一般24小时内不留痕迹地愈合。
如果角膜受损严重,则愈合后留下瘢痕,严重的呈瓷白色,好似镜头上的霉斑,影响视力。
2.瞳孔-光圈瞳孔-光圈,俗称"瞳仁",直径为2.5~3毫米。
婴儿和老人瞳孔较小。
外面光线强的时候,瞳孔缩小;光线弱的时候,瞳孔变大,从而使眼睛里接受的光线总是恰到好处。
一旦失调,则曝光不当。
3.晶状体-全自动变焦镜头晶状体-全自动变焦镜头,位于瞳孔虹膜后面,呈双凸透镜。
正常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全依赖于晶状体的调节。
看远时,睫状肌放松,悬韧带绷紧,晶状体变扁平,折光力减少;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依靠其本身弹性变凸,折光力增加。
通过如此调节,使光线能聚焦在视网膜黄斑上。
如果通过调节,光线不能聚焦在视网膜上,就存在屈光不正。
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眼;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称为远视眼;不能聚焦在一个点,称为散光眼。
如果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失调,如年老时,晶状体不能变凸,称为老视,即老花眼;如果晶状体变混浊,就称为白内障。
4.视网膜-胶卷视网膜——胶卷,起感光功能。
感光最敏锐的那部分,称为黄斑。
虽然视网膜很薄,结构却很复杂,分为10层,感光的细胞主要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主要负责明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主要负责暗视觉。
脉络膜-照相机的暗箱。
主要由血管组成,因此还兼有营养眼球的责任 眼球的发育--眼球的发育从小到大,在3岁前为快相期,即由出生后的18毫米发育到21毫米;在15岁前为慢相期,眼球发展到23毫米左右,到青春期发展变慢,25岁以后基本稳定。
眼睛和眼镜的基础知识
![眼睛和眼镜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23c2c33192e45361066f528.png)
视觉
外界物体
发光 反射光
人眼屈光 系统
视网膜成像
视神经 视中枢 经验分析
产生视 觉
屈光系统组成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轴长度:24.387mm
眼总屈光力(静止时)+58.64D
折射率 1.376 1.336 1.406 1.336 +19.11 前面+10,后面-6 屈光力 +43.05 曲率半径 前面+7.7,后面+6.8 3.0—3.7 3.6静止时 厚度
屈光参差
定义:
两眼屈光度不等,当球镜度差异>2.50D,或散光度 差异>1.50D,称屈光参差.
注意:平时不要歪头读书写字。
老视 (老花)
定义:随年龄增长,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睫
状肌的功能也逐渐变弱,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 渐减弱,大约在40∽45岁开始,阅读或近距离工作 収生困难这种由于年龄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 老视。
后房
视神经 瞳孔
前房 脉络膜
视网膜
眼睛屈光学
眼屈光研究的内容
l 视觉
l 眼屈光系统
l 视力检查
l 调节与集合
l 屈光不正 l 老视(老花) l 弱视
视
觉
外界物体本身収出的或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眼的
屈光系统折射和调节后,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缩 小的倒像。视网膜视觉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光刺 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 层视觉中枢,遂产生视觉。
易混淆的概念
近视 远视 近用镜 远用镜
视近 视远 近视镜 远视镜
眼睛结构详细图解
![眼睛结构详细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bcf37b16964bcf84b9d57bc8.png)
虹膜部:贴于虹膜的内面
无感光细胞,故又 睫状体部:贴于睫状体的内面 称视网膜盲部 视部:贴附于脉络膜内面,是感光的部分。
Dept. of Neurobiology & Anatomy, Nantong University
外层:色素层,含大量色素的 单层上皮组成。
内层:神经层,含感光细胞和 多种神经细胞。 感光细胞: 视 锥 细 胞 : 视网 膜 的 中央 部,感受强光和颜色; 视 杆 细 胞 : 视网 膜 的 周边 部,感受弱光。 双极细胞:感光细胞内面,将 感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传导至最 内层的节细胞。 节细胞:最内层,轴突向眼 球后端汇集并穿过脉络膜和巩 膜,构成视神经。 Dept. of Neurobiology & Anatomy, Nantong University
㈡ 中膜(血管膜)
外膜的深面,富 含血管和色素细胞, 棕黑色,又称色素 膜或血管膜。
由前向后分为虹 膜、睫状体和脉络 膜三部分。
Dept. of Neurobiology & Anatomy, Nantong University
1.虹膜
最前部 、冠状位 的圆盘状薄膜。 瞳孔
Dept. of Neurobiology & Anatomy, Nantong University
㈡晶状体
位置:虹膜后方、玻璃体前方。
形态:富有弹性,无色透明的双凸透镜状。无血管 和神经。前面较平坦,后面曲度较大。周缘借睫状小 带连于睫状突。
晶状体核:晶状体中央部较硬的部分。 晶状体皮质:核周围较软的部分。 晶状体囊:晶状体皮质表面包有高弹性的被膜。 Dept. of Neurobiology & Anatomy, Nantong University
眼睛的结构与视觉感知
![眼睛的结构与视觉感知](https://img.taocdn.com/s3/m/59a063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3.png)
视觉信号的传 递:电信号通 过视神经传递 到大脑的视觉
皮层
视觉信号的处 理:视觉皮层 对信号进行解 析,形成视觉
感知
视觉信号的整 合:多个视觉 皮层区域协同 工作,形成完 整的视觉感知
4 视觉感知的过程
亮度感知
亮度感知的定义:眼睛对 光线强度的感知能力
亮度感知的原理:视网膜 上的感光细胞接收到光线 刺激后,产生电信号,通 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视觉
6 视觉感知的异常与矫正
近视、远视和散光
近视:眼轴过长或角 膜曲率过大,导致近 处物体清晰,远处物
体模糊
散光:角膜表面不平 整,导致光线不能聚 焦在同一点上,形成
多个焦点
远视:眼轴过短或角 膜曲率过小,导致远 处物体清晰,近处物
体模糊
矫正方法:佩戴眼镜、 隐形眼镜、激光手术
等
老花眼
老花眼的定义:随着年龄 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
视觉错觉:艺术 家利用视觉错觉 原理,创作出令 人惊叹的视觉效 果
视觉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通过X光、CT、 MRI等影像学技术,诊断神 经系统疾病
眼科检查:通过观察眼睛的 结构和功能,诊断眼科疾病
视觉功能测试:通过测试视 觉功能,诊断视觉障碍和认
知障碍
生物信息学:通过分析基因、 蛋白质等生物信息,诊断遗 传性疾病和罕见病
中枢
亮度感知的影响因素:光 线强度、物体颜色、背景
亮度等
亮度感知的应用:摄影、 照明设计、视觉艺术等领
域
颜色感知
颜色感知的 原理:光线 进入眼睛, 刺激视网膜 上的感光细 胞
感光细胞类 型:视杆细 胞和视锥细 胞
视杆细胞: 对光线敏感, 但不能区分 颜色
眼部皮肤生理结构之欧阳德创编
![眼部皮肤生理结构之欧阳德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1f2b34320975f46526d3e198.png)
眼部皮肤的生理结构第一层、皮肤层眼睑的最外层是皮肤层,是全身最薄的皮肤,厚度为0.33—0.36毫米,眼睑皮肤柔软、纤细、富有弹性,这使其可做灵活且大幅度的运动,眼睑皮肤有表皮、真皮构成,表皮有67层复层鳞状上皮构成,真皮内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及弹性纤维,这是眼睑皮肤富有弹性及拉伸性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并不下垂,随着年龄的增长,弹性纤维逐渐变性,使得眼睑皮肤弹性减退而松弛。
眼周边虽然方圆不大,但正是因为它这些特性使得眼部问题一般都是肌肤问题的集中大展现。
第二层、皮下组织层眼睑的皮下结缔组织特别疏松,且很少含有脂肪组织,借纤维束与肌下的纤维束相联系,这使得眼睑皮肤活跃性较大,可在肌层表面灵活滑动。
心肾功能不全患者或眼局部炎症时,由于眼睑皮下组织特别疏松,渗出液体聚积在此处,首先表现为眼睑浮肿。
此层的浅层含有睫毛、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肤附件。
第三层、肌肉层眼睑的肌肉层包括眼轮匝肌、上提睑肌和平滑肌。
重点介绍眼轮匝肌:以眼裂为中心环绕眼睑和眼眶走行的一层扁平肌肉,可分为眶部、睑部和泪囊三部分。
第四层、睑板层为半月形软骨状薄膜,有支撑作用使眼睑保持外观平整,睑板腺能分泌油脂物质,对睑眼起油润作用,并增加闭睑时的密封效果。
第五层、睑结膜层眼睑的最内层,衬于睑板的内面并于之紧密相连,向内于眼球相接。
对眼睛起保护作用。
一、皮肤的分类:皮肤可分为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及附属器官。
表皮层可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
真皮层可分为乳头部分、网状部分。
皮下组织:又称皮下脂肪层。
皮下附属器官:皮脂腺、小汗腺、毛发、毛囊、指甲。
(一)表皮层:1、基底层:生发层,可产生新得细胞。
皮肤受伤了就由此层来修复,填补伤口。
如果这层受到伤害,就无法修复伤口,皮肤就会留下疤痕、凹洞。
一般在美容院容易出现清除粉刺,顾客脸上长痘不要让她用手挤或抠,来美容院美容师给顾客清痘时应正确的方法清痘,如不慎,顾客脸上就留下疤痕或凹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