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科目七年级(上)历史教案历史年级七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一单元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第课时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基础知识:远古人类、氏族社会、远古传说。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原始社会的基本脉络,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重点远古人类、氏族社会、远古传说难点远古人类、氏族社会、远古传说。
比较事实与传说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基本线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约170万年前到四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原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中国是发现早期人类文化遗存最多的国家,是世界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
2、知识提要劳动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我国发现的早期人类中,山顶洞人已进化为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
元谋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过着采集、狩猎生活。
河姆渡人、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原始时代人们的社会组织,从不稳定的群体逐渐过渡到氏族、部落,进而形成地域性的部落联盟。
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末期社会的情况。
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二、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掌握知识1、比较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用火、观念、社会组织)2、比较南北农耕文化的不同特点(发现地点、距今年代、生产工具、原始农耕、原始手工业、住房样式、社会阶段)三、习题巩固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2.“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是()A.约五六千年B.约一万八千年C.约七十至二十万年D.约四千多年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粟的种植始于()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氏族时期C.大汶口文化时期D.黄帝和尧、舜、禹传说时5、被人们尊称为神农氏的是:()A炎帝B黄帝C尧D舜6、下列首领中,属于九黎族的是()A炎帝B黄帝C蚩尤D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文物,普遍发现了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对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的掌握。
3.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中国原始社会2.夏商西周3.春秋战国4.秦汉时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等。
难点: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历史发展趋势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来复习一下七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时期的历史呢?对了,有中国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
那么,我们就从这些时期开始复习吧!2.中国原始社会(1)原始人群:元谋人、北京人等。
(2)氏族公社:河姆渡、半坡等。
(3)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3.夏商西周(1)夏朝:建立、灭亡。
(2)商朝:建立、灭亡。
(3)西周:建立、分封制、礼乐制度。
4.春秋战国(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2)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战国变法:李悝变法、商鞅变法等。
5.秦汉时期(1)秦朝:建立、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秦朝的灭亡。
(2)汉朝:西汉、东汉的建立,东汉的灭亡。
(3)秦汉时期的文化:造纸术、印刷术、数学、医学等。
6.课堂互动a.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b.这些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等方面有哪些联系?(2)小组分享:请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讨论成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2)拓展: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复习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做好笔记。
2.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我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的短文。
3.为下周的历史测试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中国原始社会重点: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难点: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因。
对话设计: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有什么区别吗?生:原始社会是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奴隶社会有了剥削和压迫。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15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15篇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15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教学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复习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系统回顾七年级上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制度等。
2. 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将不同时期的历史现象联系起来思考。
3. 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各个朝代的更替顺序和标志性事件。
2. 重要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郡县制等。
3. 文化成就,像甲骨文、都江堰等。
(二)教学难点。
1. 理解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如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之间的联系。
2. 对一些抽象历史概念的解读,例如禅让制。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地梳理知识点,确保学生对重点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2. 提问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法:针对一些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师:同学们,咱们就像穿越时空的探险家,在七年级上册的历史长河里畅游了一番。
现在呢,咱们得把这条长河里的宝贝都整理整理,准备迎接一场“历史宝藏大考验”啦!大家有没有信心?(二)原始社会(10分钟)1.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师:咱们先回到最开始的时候,那时候有一群特别酷的祖先。
元谋人啊,那可是咱们国家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就像最早的拓荒者一样。
北京人呢,他们可就有点厉害了,会使用天然火,想象一下,那时候他们围着火堆烤食物,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山顶洞人就更精致了,他们不仅会人工取火,还懂得爱美,会用骨针缝衣服,还佩戴装饰品呢。
2.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师:再往后啊,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出现了。
河姆渡人住在长江流域,他们的房子是干栏式的,就像现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吊脚楼一样,而且他们种水稻,那可是最早的“水稻种植专家”呢。
半坡人在黄河流域,他们住半地穴式房屋,种粟,还会制作彩陶,那些彩陶上的图案可精美了。
初中初一历史复习教案
教案:初中初一历史复习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一历史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思维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历史复习,使学生更加了解国家的历史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等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
2.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
3. 中国现代史: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堂讲解(30分钟)1. 中国古代史:通过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等历史时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中国近代史:通过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3. 中国现代史:通过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历史事件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
二、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或事件进行讨论,讨论该时期或事件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影响。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三、问答环节(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历史问题,学生进行回答。
2.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提高历史知识水平。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次复习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课堂笔记的整理,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掌握历史知识,对各个时期和事件有一定的理解。
2. 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了解各个时期和事件的重要人物和影响。
3. 问答环节:学生能够回答历史问题,提高历史知识水平。
初中历史复习课教案
初中历史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复习历史知识,巩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帮助学生回顾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准备应对考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复习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点。
2. 帮助学生整理历史知识,提高记忆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讲师引导学生回忆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知识点,引出今天的教学内容。
2. 提醒学生注重复习历史要点,做好总结和梳理。
二、复习讲解(30分钟)
1. 根据教材内容,重点复习古代史和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纲要。
2. 通过讲解、图表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的脉络和主要内容。
三、练习辅导(15分钟)
1. 分发历史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答题练习。
2. 讲师巡视指导,对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解答和补充说明。
四、总结(5分钟)
1. 讲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2. 鼓励学生认真复习历史知识,做好备考准备。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历史学习资料的阅读和整理,以及历史练习题目的解答。
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听取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调整和巩固,帮助学生做好备考工作。
初中历史总复习课教案
初中历史总复习课教案1. 通过复习巩固初中历史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2. 帮助学生回顾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3.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历史的重要知识点和事件。
2. 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
2. 教导学生如何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答一个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复习历史知识点(20分钟)1. 对重点历史知识点进行逐条复习,涵盖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各个时期。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引导他们回忆和理解历史事件及其背景。
三、历史事件分析(15分钟)1. 指导学生分析一个重要历史事件的发展和背景,并探讨其影响和意义。
2. 让学生讨论事件的因果关系,梳理事件发展的脉络。
四、历史思考题(10分钟)1. 提出一个历史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强调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2. 鼓励学生多多思考,积极学习历史知识,并在生活中运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
【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历史练习题,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点。
2. 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资料,拓展历史知识面。
3. 撰写一篇关于历史事件的作文,并分析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初中历史上册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上册复习教案教学对象:初中历史教学上册学生教学目标:1. 复习初中历史上册所学知识,巩固基础概念和重点内容;2. 掌握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主要内容;3. 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秦朝和汉朝的建立- 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五代和宋辽西夏金元时期2.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 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印度与伊斯兰文明的形成- 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变革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给学生讲解历史事件和重要概念,引导学生理解;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分享思考;3. 个人练习:学生完成历史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并检测掌握程度。
教学流程:1. 复习夏商周时期的兴衰,讲解周朝的建立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2. 讲解秦汉时期的统一和汉朝文化的繁荣,引导学生理解汉武帝的改革和汉朝政治体制;3. 探讨三国鼎立和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4. 讲解隋唐五代以及宋辽西夏金元时期的政治演变和文化发展,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5. 复习古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的特点,讲解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6. 分析印度与伊斯兰文明的形成和欧洲中世纪的社会变革,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次复习,希望学生能够对初中历史上册的重点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为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注重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影响,提高历史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初中历史复习备课教案
初中历史复习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历史知识点,理清思绪,巩固知识;
2.梳理历史事件发展脉络,深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历史知识点,巩固重难点;
2.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发展脉络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
1.复习知识点(20分钟)
提问:介绍一下夏商周三代的特点;
指导学生回忆夏商周的重要事件和文化特点;
讲解:根据学生回忆情况,简要讲解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和重要事件;练习:布置练习题,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2.梳理历史事件(30分钟)
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梳理相关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引导学生讨论历史事件的原因、结果及影响;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总结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
检测:布置练习题,检测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能力。
3.历史思维能力提升(20分钟)
展示历史事件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推测事件背景、原因;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探讨历史事件的不同解读;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历史事件的启示和影响;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启示,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四、作业布置:
1.完成复习练习题;
2.写一篇关于夏商周三代的总结,包括特点、重要事件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复习历史知识点、梳理历史事件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学生主动性不高的情况,需要在教学中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下节课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维能力提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推荐6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推荐6篇)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第1篇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难点。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黄帝陵冢的视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自主预习】1、读课文结合课件图片了解本文内容。
2、小组讨论华夏族的由来,人文初祖,禅让制等知识。
(一)炎黄战蚩尤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归纳出华夏族,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知道涿鹿之战。
明确黄帝所进行的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黄帝--人文初祖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知道黄帝对于人类的贡献。
明白他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尧舜禹的“禅让”了解什么是禅让以及禅让的本质,尧舜禹的事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关知识。
【合作探究】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案5篇
最新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案5篇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案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元谋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和发现的历史意义。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发现地点、体质特征、发现的意义以及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和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2.过程与方法(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北京人。
难点:理解北京人生产、生活状况。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三部分内容是包含关系,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递进关系,先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再阐述北京人的特征和发现北京人的意义。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迹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
事实证明,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
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遗址。
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图片等。
学生:自学教材。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s教师活动E学生活动6设计意图b导入新课H展示女娲抟土造人、亚当与上帝、古猿人的图片,问题:1.人类是怎么产生的?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谁?x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回答问题。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的教案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的教案
1.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历史知识的发展过程;
2.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
3.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时间线和发展脉络;
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知识,包括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讲授:
1.介绍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兴衰变迁;
3.讨论秦始皇统一六国和统一中国的影响;
4.解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
5.分析隋唐五代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
三、互动讨论:
1.启发学生讨论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2.组织学生小组展示关于中国古代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四、课堂练习:
1.布置历史知识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提倡学生互助合作,共同解决历史难题。
五、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讲授的内容和要点;
2.强调历史对于我们理解当下和未来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复习课程,学生对中国古代史的主要时期和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夯实了历史知识的基础。
未来老师应该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的意义和价值,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历史初中总复习教案
历史初中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和巩固初中历史知识点,强化学生的历史记忆能力;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3.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古代史: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近代史:辛亥革命、国民政府与共产党的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教学重点: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孔子思想;3.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和统一文字的政策;4.唐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物产丰富;5.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和农业经济发展;6.辛亥革命和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动荡。
四、教学方法:1.讲授和解说结合,对历史事件做适当的解读;2.案例分析和历史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3.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表见解;4.历史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古迹、博物馆等历史场所。
五、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第二课时: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三课时:隋唐宋时期和元明清时期;第四课时:辛亥革命和国共斗争;第五课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第六课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历史回顾。
六、教学评价:1.以小组讨论和报告形式,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行评价;2.组织历史竞赛和答题比赛,检验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了解程度;3.学生的历史作业和历史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素养。
以上是历史初中总复习教案的范本,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和完善。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5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5篇在教学中,谨慎备课,谨慎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与学生的学习状况,谨慎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打算。
在传授学生学问的同时,关怀爱惜学生,特殊是差生,课堂亲密留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我带来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内容,盼望能协助到您!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1【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那么天的统治等根本史实。
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缘由”,造就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引导学生评价唐太宗和武那么天的统治,造就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
2、过程与方法:多媒体播放影视片断及文献资料,学生查找唐太宗、武那么天相关资料,采纳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相识唐太宗、武那么天的开-想及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旺盛,从中体会出色人物对历史开展所起的必须推动作用。
二、教材简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重点是“贞观之治”、“女皇武那么天”本课难点是如何协助学生对唐太宗、武那么天等历史人物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课前打算学生查找与唐太宗、武那么天统治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漫谈“你所熟识的武那么天是一位怎样的皇帝?”(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Ⅰ、女皇武那么天1、在课前谈话根底上展示武那么天画像,简介武那么天经验,强调唐朝的武那么天是我国历的女皇帝。
2、老师出示探究问题:郭沫假设评价武那么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什么如此评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概括出武那么天的统治表达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开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
老师简评并连接新学问:武那么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的确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
“贞观之治”的局面出此时此刻谁统治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治世局面呢?Ⅱ、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和李世民即位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思索“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会二世而亡呢?”学生自读课文,理解隋炀帝的-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冲突,导致隋末农夫大起义。
七年级历史复习教案5篇
七年级历史复习教案5篇[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状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进展水平,进而熟悉其进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制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表达出的才智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加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敬重之情。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是大汶口文化时期消失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课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进入学习状态。
2.探究过程(1)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假设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分,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头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熟悉。
(2)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白虎通》引文,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展现图片,让学生观看、比拟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筑的干栏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并让学生分小组争论、分析这两种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3)展现历史图片:观看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成就中,有哪些农耕经济现象?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何:原始农业中的生产工具与产量的关系,原始农业与渔猎的关系,原始农业与饲养业、手工制陶和纺织的关系,生产、生活与原始艺术和早期文字的关系,原始陶器和纺织与定居生活的关系等。
(4)利用《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学生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详细地点后,启发学生观看、分析该时代文化遗址分布的状况,查找分布特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篇1: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教案【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都城。
理解夏朝在我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
通过对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初步了解公元纪年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对夏商历史的学习,可以更多地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明辨是非、爱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夏朝的建立和商朝后期的都城。
难点:夏朝建立的标志;国家的含义。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谈话导入新课禅让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谁?大家想不想知道从这以后又是怎么演变的呢?导入三:大家知道皇帝吗?知道皇位是如何继承的吗?你又知道这种称为“世袭“的制度开始于何时吗?认真听讲,吸引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的兴趣。
从谈论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拉近历史与现实距离二、夏朝----我国的第一个王朝1、夏朝的建立:讲解夏朝的建立。
事实上,禹已按照自己的愿望建立起了一个王朝。
这在历称为----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借助于数学上的“数轴“解释”公元“纪年法。
这个项目是理论性的,缺乏相应的历史证据。
老师优先讲解,学生认真听讲。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夏朝的统治①禹死后,其王位是如何继承的呢?这与禅让有什么不同?你如何看待这种王位的继承方法?②要求学生谈启是如何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并提醒学生注意“奴隶“两个字。
③为什么把禹开始这个政权称为国家呢?它与前面的部落联盟有何不同?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然后老师总结整理,突破难点。
三、商朝的建立与迁都1、商朝的建立:过渡。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小字的问题“说说夏桀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你认为成汤灭夏的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2、商朝的迁都:原因、情况、影响。
初中总复习历史教案
初中总复习历史教案
一、知识梳理:
1. 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2. 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朝代及其特点
3. 世界历史上的主要战争和影响
4.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事件和影响
5. 世界历史上的主要文化传播和交流现象
二、重点概念:
1. 民族、国家和文明
2. 探索和发现
3. 革命和变革
4. 传统与现代
三、重点内容:
1. 古代文明: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文明等
2.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
3. 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朝代和历史事件
4. 世界历史上的主要战争和革命
四、教学方式:
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历史重要事件和人物
2. 视频观看:播放相关历史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3. 课堂讲解:教师结合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五、教学目标:
1. 熟悉历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2. 掌握历史知识概念,能够进行历史事件的逻辑思考和分析
3. 增强历史兴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好奇心
六、教学评估:
1.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进行知识点测试
2. 书面测试历史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组织历史知识竞赛,评选出历史知识点掌握情况最好的学生
七、教学反思:
1.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常规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跟进和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成绩
3. 再次复习历史知识,巩固学生的历史基础,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初中中国历史复习教案
初中中国历史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中国历史复习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让学生回顾历史知识,巩固已学内容,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历史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的联系与发展。
教学准备:电子板书、复习资料、历史教材。
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知识点
1.让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历史知识,强化对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认识。
2.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复习,巩固对历史术语和关键人物事件的理解。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提问、回答,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第二步:练习题目
1.布置历史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教师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讲解不明白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让学生相互交流答案,纠正错误,提高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步:思考反馈
1.组织学生讨论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让学生思考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历史知识。
教学反思:这节历史复习课,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意识,为他们更好地应对期末考试做好了准备。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取得好成绩。
初中历史教学复习教案
初中历史教学复习教案主题: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一、知识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2. 理解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和演变。
3. 熟悉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特征。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社会进行概括和总结。
2. 能够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经济和文化发展。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明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辨析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和演变。
2. 教学难点: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五、教学方法: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
3. 小组合作:安排小组合作,进行多角度对话和合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中国古代社会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古代社会的好奇和兴趣。
2. 学习与讨论(20分钟):a. 讲解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和演变。
b. 分组讨论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特征。
c. 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3. 小组合作(15分钟):安排小组合作,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共同完成一份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综合性总结报告。
4.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小组合作的总结报告。
2. 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信息。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总结报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2. 继续探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相关话题,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复习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七年级上册历史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中的基本知识点,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事件、人物、文化等。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提高历史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认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古代中国的文明发展脉络及重要历史事件。
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人物及其贡献。
世界古代文明的基本特点和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关联性的理解。
复杂历史概念的分析和把握。
不同文明之间的比较和鉴别。
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复习的兴趣。
知识梳理:利用PPT或板书,呈现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梳理重要知识点。
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鼓励他们提问和解答。
讨论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的历史发展脉络。
重点难点讲解:针对教学难点,进行详细解释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复杂历史概念。
通过比较不同文明的发展特点,帮助学生区分和鉴别。
利用图表、图片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练习: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全面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交流与合作。
及时反馈练习结果,强调易错点和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总结与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复习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布置适当的课后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互动式教学: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复习教案
只有有一个很好的历史教案,其课程的进度才能保持一致。
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复习目标:
识记元谋人、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及地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生活状况与主要农作物;炎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复习重点:
识记以上内容
复习难点:
河姆渡人、半坡人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
复习方法:
先学后练,当堂训练
复习课时:1课时
复习过程:
一、由世界史人类的形成复习导入。
二、点明考纲目标,学生对照考纲看《开卷有益》"考点点拨"并作好标记、熟读。
教师适时点拨、引申。
三、学生阅读复习七年级上册本单元的内容。
四、知识点的梳理、重现:
学生默写《开卷有益》 "知识构建"空缺内容。
五、中考强化限时训练:5分钟时间完成
学生做《开卷有益》"中考强化训练"
教师发现疑问并解答
六、教师总结点拨并板书:
复习:中华文明的起源
1、人类的形成: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非洲南方古猿
三大人种
母系与父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
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会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20万年会人工取火
母系:河姆渡人:浙江余姚长江流域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半坡人:陕西西安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父系:炎帝、黄帝:华夏族人文初祖—黄帝
尧舜禹:禅让制
七、当堂效果检测: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3、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感知170万年前生活,寻找远古人类足迹"活动,他们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
4、"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
"这是台湾的宋楚瑜祭拜何处的祭文( )
A、炎帝陵
B、黄帝陵
C、始皇陵
D、中山陵
八、作业:《开卷有益》本节未完成部分
九、教学后记:
(二)
第二课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复习目标:
识记:夏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王位世袭制的出现;商、西周的建立者;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战国七雄及形势图
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复习重难点:
重点是以上识记内容和商鞅变法;难点是对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影响的理解复习方法:
先学后练,当堂训练
复习课时:1课时
复习过程:
一、复习四大文明古国导入
二、点明考纲目标,学生对照考纲看《开卷有益》"考点点拨"并作好标记、熟读。
教师适时点拨、引申。
三、学生阅读复习七年级上册本单元的内容。
四、知识点的梳理、重现:
学生默写《开卷有益》 "知识构建"空缺内容。
五、中考强化限时训练:10分钟时间完成
学生做《开卷有益》"中考强化训练"
教师发现疑问并解答
六、教师总结点拨并板书:
复习: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联系四大文明古国
禹传启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西方文明之源
2、商朝:汤建立
3、西周:周武王建立
4、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5、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联系形势图
6、商鞅变法:时间:战国时期秦国秦孝公
内容:①②③④
影响:见书
性质:地主阶级性质改革
七、当堂效果检测:
1、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影响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A、推行县制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变"体现在( )①由封邦建国向大一统转变②由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转变③由土地国有向土
地私有转变④由百家争鸣向独尊儒术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兴地主欢迎的是哪一点?奴隶主贵族最不满的是哪点?战士最欢迎的是什么?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启示?
八、作业:《开卷有益》本节未完成部分
九、教学后记:
(三)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复习目标:
识记:秦统一的时间、秦始皇人物像及秦朝疆域图;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和意义理解:丝绸之路
运用:评价秦始皇;汉武帝的大一统
复习重难点:
识记理解内容为重点,运用层次为难点
复习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复习课时:2课时
复习过程:
一、由商鞅变法的影响引入。
二、点明考纲目标,学生对照考纲看《开卷有益》"考点点拨"并作好标记、熟读。
教师适时点拨、引申。
三、学生阅读复习七年级上册本单元的内容。
四、知识点的梳理、重现:
学生默写《开卷有益》 "知识构建"空缺内容。
五、中考强化限时训练:15分钟时间完成
学生做《开卷有益》"中考强化训练",教师发现疑问并解答
六、教师总结点拨并板书:
复习:统一国家的建立
1、秦朝统一的时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地方推行郡县制。
②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③焚书坑儒,控制思想 (治国思想:法家思想)
2、秦朝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3、评价秦始皇: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 ....功: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北击匈奴(派蒙恬),开发南疆(修建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
系)
过:统治残暴;焚书坑儒
总之秦始皇功大于过。
4、陈胜吴广起义: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5、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建议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军事上: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
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6、丝绸之路:
①张骞通西域: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
②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南亚大秦(罗马帝国) 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新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七、作业:《开卷有益》本节未完成部分
八、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