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版)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七年级下地理知识点粤教版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世界和地球的知识。

在七年级下册的地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下。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地球是一个大球体,它不仅自转,还公转到太阳周围,从而形成了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时间是24小时,而公转的时间则是365天。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必须了解地球的运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地球的构造地球是由内部核心、地幔、地壳等不同层次的组成的。

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核心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固体外核和液态内核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产生地磁场,使地球得以保护。

地幔是介于核心和地壳之间的一层物质,它的温度较高,能够引起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体,广泛分布着大陆及海洋。

第三章:地球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它们分布在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中的水汽等形式。

其中,地下水是最为重要和稳定的一种水资源。

在我们的生活中,水是不可或缺的,它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和能量。

然而,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因此,在使用水资源时,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节约和保护。

第四章: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所组成的系统。

它通过生物的相互作用和调节,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不同的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包括森林、沙漠、草原等等。

我们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和活动也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要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五章:地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包括矿藏、能源、土地、水资源等。

然而,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严重,同时还会产生各种污染和环境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和开发地球资源,保持资源的平衡和稳定。

通过以上几章的学习,我们对地球的认识更加深刻,也让我们了解了地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版地理知识点地理学是探究地球的普遍性、特殊性和多样性的一门学科,是人们认识和利用地球的重要基础。

在中小学生的地理学习中,学生要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点,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版。

Ⅰ. 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有以下几个特点:1. 地球是一个圆球状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部分构成。

2.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以固定轴心在其周围自转。

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3.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转。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天零6小时,每4年为一个闰年。

Ⅱ. 自然地理环境1. 大陆和大洋的分布:大陆是指地球上面积较大,海拔较高,处于高举的地壳块状结构的部分。

而大洋是指地球上界面较为平坦,海拔较低,被海水覆盖的地壳块状结构的部分。

2. 地球的气候:气候是指地球某一区域在一段时间内天气状况的总和。

而地球的气候还受到经度、纬度、海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 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在地球的漫长历史中,自然条件经历过多次变化,如冰河时期、泥石流等。

现在,随着机器使用、工业建设、城市扩张等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Ⅲ. 中国的地理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邻太平洋,南濒南海、北临渤海与黄海,西接阿尔泰山脉、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

2. 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多样,其主要地貌类型有高山、丘陵、平原、盆地、岛屿等。

3. 中国的气候:中国由于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其气候条件也极为复杂多变。

全国分为以下几个气候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等。

总结以上是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版的介绍。

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认识自然环境,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当然,这些知识需要学生自己不断探究,并进行巩固和实践。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粤教版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粤教版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粤教版知识点复习一、日出之地亚细亚洲①亚洲的半球位置: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②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 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厂的大洲。

③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 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 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二、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1.经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热带(95°E—140°E 10°s—23°26’N), 跨南北半球2.海陆位置——“十字路口”地处亚洲东南部。

位于亚洲和大洋州;新几内亚岛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马六甲海峡: 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

三、喜马拉雅山之南南亚(1)悠久的历史位置范围: 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 印度洋以北的地区, 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间内陆国: 尼泊尔、锡金、不丹(均与中国相邻)国家临海国: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岛国: 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宗教和居民: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斯里兰卡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

居民为白色人种四、世界石油宝库西亚1.重要地理位置: 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 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

(见世界地理P41图)。

2.认识两个海峡:⑴、土耳其海峡: 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⑵、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 被称为“石油海峡”。

3.干旱的农牧业: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 所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⑵、著名的畜产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 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结构梳理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结构梳理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复习资料(一)班级:姓名:第七章章末整合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南北跨越了地球“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西部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世界面积第一大洲:陆地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的地形: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最大,高低最悬殊,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概述水系特点:河流呈放射状分布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亚洲的河流: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注入太平洋印度河、恒河注入印度洋亚洲的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的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41.64亿(2014年);亚洲人口超过I亿的国家有中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亚洲的人口:西亚、菲律宾人口问题:加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复杂的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地形以山地为主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是世界航海和航重要的位置:空的重要枢纽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城市的分布:中南半岛城市多沿河分布;马来群岛上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平原富饶的物产:世界重要的稻米产区之一;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石油和锡矿在东南亚的矿业中占据突出地位旖旎的风光:旅游资源丰富:美丽的沙滩和岛屿、众多的名胜古迹(如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独特的风土人情华人、华侨最大的聚居地: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祖籍大多来自广东、福建等地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脉;三大地形区: 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南部高原:德干高原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此外还有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气候: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明显地分旱、雨两季水早灾害: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迟,风力强,易发生水灾;西南季风来得迟、退得早,风力弱,易发生旱灾南亚农业:南亚各国以发展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有黄麻、茶叶、花生、棉花、水稻、小麦等南亚主要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铬、锰等工业:主要工业区:孟买工业区、班加罗尔工业区、加尔各答工业区主要工业部门: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钢铁工业、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工业中心民族、宗教与习俗:人口众多,以白色人种为主,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祥地.“两洋三洲”之地: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重要的位置:“五海之地”: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五海之间西亚海上交通要冲: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等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环境: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河流稀少、无流区广大。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伏尔加河。
36、“黑色人种的故乡” ,“非洲黑人的家园” 、“黑色人种的发源地” ,“世界原料宝库”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 . 37,伊斯兰教的“圣城”一麦加。
38,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一耶路撒冷。
39“印巴战争”的“巴” 一巴基斯坦 ,“巴以冲突”的“巴” 一巴勒斯坦。 40“三州五海之地”中的“三州” ,“五海”一“三州” :亚、欧、非 , “五海” :黑、地 ,里红、阿 . 41, “樱花之国”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 ,“资源小国经济大国”一日本。
30、世界上棕油产量最大的国家是马来西亚。 31、世界上最大的产锡国是马来西亚 ,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是菲律宾 西亚 ,位于东南亚的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泰、越、缅
,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是印度尼
32、世界上黄金储量、产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是南非。 33 世界上金刚石储量和产量最大的国家是刚果民主共和国。
2、“黑色金子” 一石油。 3,“五海三洲之地”一中东 . 4、“世界屋脊”一青藏高原 ,“世界之巅” 一珠穆朗玛峰。 5、“世界海上运输的咽喉” ,“日本的海上生命线”一马六甲海峡。 6 大洋洲 ,太平洋 ,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一东南亚。 7、“欧盟” 一欧洲联盟。 8、“地下油海” 一波斯湾沿岸。
, 南亚的主要气
19, 季风最强盛、影响范围最广的大洲是亚洲。 20,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 2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
22,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是日本 .(经济发展水平域高 ). 23 山界上最大的岛群是马来群岛 (又称南洋群岛 ). 24、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欧洲北部最大的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亚半岛 ,亚平宁半岛和巴尔干半岛。
56, 洛杉矶是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和石油加工等多种工业的中心。

七下地理复习资料粤人版

七下地理复习资料粤人版

七下地理复习资料粤人版七下地理复习资料粤人版地理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之一。

在七年级下册的地理学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外部、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等内容。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次地理复习,以粤人版的方式呈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球的表面有许多大陆和海洋,而地图则是对地球表面的缩小和简化呈现。

地图的制作需要考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采用了等经纬度网格,以及投影方式等。

通过学习地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分布等信息。

二、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内部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由固态和部分熔融的岩石组成。

地核位于地幔之下,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

地球的内部结构对地球的地貌、地震和火山等现象有着重要影响。

三、地球的外部地球的外部主要由大气层、水圈和陆地地形组成。

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空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组成,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影响。

水圈是地球上水的分布区域,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陆地地形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等,地形的不同给人类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带来了各种影响。

四、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人类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群体之一,我们的活动对地球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工业化、城市化、农业活动等都会对地球的大气、水资源和土壤产生影响,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

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等问题都需要我们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此外,人类的活动还与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密切相关,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涝等。

总结:通过对七下地理复习资料的粤人版呈现,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内部、地球的外部、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等内容是地理学习的重点,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结构和特征,认识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地球。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课堂板书用)第七章 亚洲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为什么亚洲是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长 1、亚洲地理位置:(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

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倾斜延伸,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课本6页图7.6)(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 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亚洲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响大陆,沛的降水,气候温暖湿润;冬季的情况正好相反。

4、亚洲分区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造就地理思维实力,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目标,对中学生学好地理特别重要。

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欢送阅读!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1、比拟亚洲和欧洲:亚洲欧洲纬度位置大局部在北半球,少局部在南半球全部在北半球海陆位置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地形特征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面起伏大,凹凸悬殊③中部高、四周低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低;②地面起伏较小;③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点①气候困难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大陆性特征和海陆差异特征显著①、温带气候显著(热带气候没有);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特点①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长,水量较大。

③、多内流河。

如长江,湄公河,塔里木河。

①、发源南部山地、是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

如: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

人口特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3亿)人口过亿的国家有6个东部、南部人口稠密人口居世界其次位(7.27亿)人口增长率最低,西部人口最稠密。

2、须要识记的一些内容⑴、亚、欧两洲的分界限: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⑴、亚洲、北美洲的分界限:白令海峡。

⑴、“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⑴、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⑴、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⑴、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

⑴、亚洲、欧洲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里海(中亚)——世界的湖泊;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巴尔喀什湖(中亚)—一半咸水,一半淡水其次节、非洲1、地理位置:⑴、地理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语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语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语粤语是广东、香港、澳门和广西等地的一种方言。

在这些地区,地理学科都是学生必修的科目。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粤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工具,下面是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粤语翻译。

1.气候气候是一定区域内长期的天气状况。

在粤语中,气候可以翻译为“气候(hei3 hau6)”。

2.地形地形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点,包括山脉、河流、湖泊等。

在粤语中,地形可以翻译为“地勢(dei6 sai3)”。

3.人口人口是指一定地区内的居民数量。

在粤语中,人口可以翻译为“人口(jan4 hau2)”。

4.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

在粤语中,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翻译为“經濟發展水平(ging1 zai3 faat3 zin2 seoi2 ping4)”。

5.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指自然界中能够被人类利用的东西,包括土地、植物、动物等。

在粤语中,自然资源可以翻译为“自然資源(zi6 jin6 zi1 jyun4)”。

6.规划规划是指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计划进行的规划行动,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规划等。

在粤语中,规划可以翻译为“規劃(kwai1waak6)”。

7.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预防和消除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在粤语中,自然环境保护可以翻译为“自然環境保護(zi6 jin6 waan4 ging2 bou2 wu6)”。

8.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是指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在粤语中,城市化进程可以翻译为“城市化進程(sing4 si5 faa3 zeon6 cing4)”。

9.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指人员和物资在各个地方之间的运输。

在粤语中,交通运输可以翻译为“交通運輸(gaau1 tung1 wan6 syu1)”。

10.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在粤语中,环境污染可以翻译为“環境污染(waan4 ging2 wu1 jo2)”。

以上介绍了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粤语翻译。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地理是一门需要理解宏观世界的学科,随着知识范围不断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地理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七年级下册,广东省地区地理知识点也会逐步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些地理知识点,我们梳理出以下内容。

一、地图阅读能力1. 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的标题、比例尺、图例、方位说明、经纬网格等。

2. 地图的种类:政治地图、物理地图、气候地图、交通运输地图等。

3. 地图的绘制方法:手绘地图和计算机绘制地图。

4. 地图的应用:了解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界、查询各个地区的地形。

二、自然环境知识1. 大气环境:了解气象要素,如气温、湿度、气压等,以及大气污染和保护。

2. 水资源环境:水体的基本特征和水质环境等。

3. 生物资源环境:掌握各种生物的特点和保护措施。

三、人文环境知识1. 经济环境:掌握主要的经济活动、发展历程和成就。

2. 社会环境:了解人口分布、城市化进程等。

3. 文化环境:了解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

四、旅游地理知识1. 文化名城:了解全国和广东省内的文化名城,如南京、广州等。

2. 名山大川:了解全国和广东省内的名山大川,如黄山、岳阳楼等。

3. 海岸风光:了解全国和广东省内的海岸风光,如三亚、珠海等。

五、环保意识1. 环保法律法规: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内容和作用。

2. 环境保护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

3. 环保知识普及:掌握环保知识如何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等。

以上内容为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的大致范围,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点,使自己成为具有地理素养的人。

2025(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2025(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土年级年级下册地理科目知识点汇总(粤教版)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大洲、地区、国家、城市)r 自然地理<地理位置:Y海陆位置、1 .地形:主要地形类型和分布、地形特点m 快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与农2•气候:业生产关系3.河湖:主要的大河大湖及分布.其他:如自然资源等域 经纬度位置、I 人文地理J 人口数量和增长状况、居民构成、埋[主要人种和国家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个区第七章亚洲第一节——亚洲的概述地理位置Hgy东半球JW A M★分界线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东南邻大洋洲,南临印度洋,西南邻近非洲,西邻欧洲,北临北冰7千亚洲南北跨纬度约90度,跨越了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是世界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东西跨经度约160度,是跨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①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乌乌里大黑土)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③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亚洲的陆地总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第一大洲。

二、自然环境★1 .地形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地势高低起伏大。

★2.气候(期末常考点)(1) 特点:亚洲的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2) 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所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面积最大.(3) 季风气候显著原因: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大洋太平洋交界处,海陆势力差异大.(4) 亚洲东部:夏季吹东南风,来源于太平洋。

冬季吹西北风。

亚洲南部:夏季吹西南风,来源于印度洋。

冬季吹东北风。

(5) 亚洲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6) 夏季风的利与弊: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弊: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灾和旱灾涝灾旱灾3.河流湖泊: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分布,由中间流向周边海洋。

七年级下地理粤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下地理粤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下地理粤教版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初中阶段,地理成为了必修科目,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下册地理粤教版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和自转地球像一颗巨大的球体,但是在赤道处稍微向外凸起,两极处稍微向内凹陷。

这个形状被称为地球的长扁形。

除了这个形状,地球还有自转现象,也就是地球在太阳周围按照一定轨道运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地球的自转时间是24小时。

二、地球的四季变化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一个椭圆形,所以在不同季节地球离太阳的距离不同,这个距离影响了地球的温度和气候。

北半球的夏季和冬季与南半球相反。

而赤道附近气候则相对稳定。

这些因素造成了地球的四季变化。

三、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大约70%都是水,其中绝大部分为海洋。

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大约只有全球水资源的3%左右。

因此水资源的分配非常重要。

地球上的自来水和地下水都是可以用来饮用的。

四、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包括了臭氧层、平流层、对流层和地面。

臭氧层是保护地球不受太阳的紫外线伤害的关键层,因此环保议题和对臭氧层的保护相对应。

平流层和对流层是大气层中的其他两个层级,地面上则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是空气,它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五、地球的天气和气候天气通常指天空和大气状况,是短期内的气候变化。

而气候则是长时间的平均气候变化表现,如热带雨林气候和沙漠气候。

气候的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是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六、地球的环保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环保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大量排放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与恶化威胁到原生物种和自然环境的平衡。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使用可持续的方式和资源。

以上便是七年级下地理粤教版重要知识点的介绍,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保护环境,并成为一名对这个世界负责任的人。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课件PPT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总复习课件PPT

自然环 境特征
地理位 置
日本
东南亚
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是一个岛国,位于北温带
处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
度洋的“__十__字__路__口_”, 主要位
于热带
范围
领土主要由 北海_道__、_本__州__、_四__国_、__九__州_四_等岛 组成
包括_中__南_____半岛和___马__来___
•传俄统罗斯上是个
国家;

俄 族为主,
•通用
语。
精品课件资料
59
• 俄罗斯:①、地形以 叶尼塞河
为界,
西部主要是平原,东部主要是高原和山地;
• ②、气候以 温带大陆性

候为主 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特点 是
);
北冰 亚寒带针叶林
• ③、河流多流向
精品课件资料
洋;
60
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
被称
精品课件资料
50
A是 1 月,
风从 陆地
吹海洋
A
向 东北 ,
形成

风。
B是7
月,
风从 海洋
吹陆地
B
向 西南 ,
精品课件资料
51
• 印度受西南季风
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
(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劲,容易发
生水灾;相反是旱灾。)
• 在20世纪60年代,印度实行了 绿色革命

”,现在的粮食基本可以自
H___北__冰__洋,西南毗邻G__印__度__洋。 (3)亚洲西北方向以__乌__拉__尔__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
高加索山脉、___黑___海和__土__耳_其__海峡与B__欧____洲为界。 (4)亚洲西南以_苏__伊__士___运河与C___非___洲接壤。南面与

七年级下册粤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粤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粤版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学习地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还可以增强我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下面是七年级下册粤版地理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一、地理基础知识
1.地球与地球的位置
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等天文现象
2.经纬度与地球坐标
不同坐标系的使用方法
二、自然地理
1.陆地与海洋
陆地与海洋分布、形状、特点及关系2.大气与气候
气候区划、气候类型、气象灾害
3.水文地理
河流水系、湖泊及相关生态环境
4.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演替
三、人文地理
1.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城市规划
2.农业与工业
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工业布局及发展
3.交通与旅游
不同交通方式的优缺点、不同旅游形式及影响4.文化与宗教
不同文化和宗教传统及影响
四、地图知识
1.常见地图类型
比例尺、投影方式及使用方法
2.图例与符号
理解各种地图符号及使用
3.地图阅读能力
快速定位、精确定位及信息提取能力
总结:
通过学习七年级下册粤版地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思考,探索性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第十章非洲和大洋洲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复习:第十章非洲和大洋洲

第十章:非洲和大洋洲第一节:非洲概述1、非洲全称阿非利加州,意思为“阳光灼热之地”,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位于东半球,地跨赤道南北,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望地中海,东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亚洲相连。

3、非洲的地形:非洲大陆边缘大多平直陡峭,少有半岛和海湾。

东部自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连成一片。

高原面积占非洲大陆总面积一半以上,故非洲大陆又有“高原大陆”之称。

【注释:非洲大裂谷是非洲东部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裂缝,分为东西两支,全长6400多千米,谷深可达2000米】4、非洲的气候:非洲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又被称为“热带大陆”。

非洲热带草原面积广大,居世界各大洲之首。

其中,东非高原上的草原将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连成一片,为动物迁徙提供了通道。

由于赤道横贯非洲中部,地势起伏较小,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对称性。

5、非洲的野生动物:炎热的非洲大陆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繁殖的乐园,非洲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1)在热带草原区有斑马、犀牛、长颈鹿、角马、狮子和大象等野生动物;(2)在热带雨林区生活着河马、猩猩、猿猴等野生动物。

6、非洲的人口: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非洲国家的相继独立,非洲的人口也开始高速增长。

截止2003年底,非洲人口约8.51亿,在各大洲中居第二位。

7、非洲的经济:(1)人口增长过快,严重地阻碍了非洲经济的发展,大部分人生活贫困。

(2)对森林和草原的过度开垦,导致环境恶化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如何协调迅速增长的人口与不断恶化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非洲的首要问题。

(3)非洲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等原因,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大部分集中在非洲。

8、埃及。

(1)地理位置:位于非州东北部,有60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2)苏伊士运河。

位于埃及东北部,北接地中海,南通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是一条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国际性运河,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地位,运河收入成为埃及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有的人觉得学习地理很难,其实是没有驾驭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做好地理复习提纲,就能学好,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盼望能够协助大家,欢送阅读!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1、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面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二是地面起伏大,凹凸悬殊;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4、亚洲的气候特征是困难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都有分布。

5、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是北半球的“寒极”,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乞拉朋齐是世界的“雨季”。

6、亚洲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主要是西北风和东北风。

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是东南风和西南风。

7、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8、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9、世界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世界的湖泊是里海,世界海拔最低的湖泊是死海。

10、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11、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世界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现象紧要。

12、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输河为陆上分界。

13、目前,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14、非洲高原面积广阔,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来线之间,气候普遍暖热,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物产丰富,被誉为“富裕大陆”。

15、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非洲的高原,号称“非洲屋脊”。

位于赤道旁边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山峰,该山的自然植被垂直分布。

16、东非大裂谷是世界陆地最长的裂谷带。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重点知识归纳

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亚洲概述1.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2.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 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4.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与欧洲相连,东南与大洋洲相望,西南与非洲相连,陆地总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

5.自然环境: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与其他大洲相比,地形复杂多样势起伏最大,高低最悬殊。

既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又有地平广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

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势中部高,四周低。

6.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长江、黄河、湄公河(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7.气候的特点:①气候复杂多样(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与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显著)。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地域辽阔,南北的温差极大,沿海和内地的干湿差异悬殊)。

8.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包括俄罗斯的亚洲部分)9.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人口占60.5% ;世界上人口超过l亿的国家共有11个,其中,有6个位于亚洲(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第二节东南亚1.东南亚的组成与位置:东南亚主要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

共有国家11个,其中与中国陆地接壤的是:缅甸、老挝、越南;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课堂板书用)第七章亚洲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为什么亚洲是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长1、亚洲地理位置:(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

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倾斜延伸,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

3、亚洲的气候:(1)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课本6页图7.6)(2)亚洲受地形因素影响,近海洋降水量多,内陆较少。

(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亚洲季风气候典型的原因: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差异巨大。

夏季,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响大陆,暖湿气流带来丰沛的降水,气候温暖湿润;冬季的情况正好相反。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超过35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0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东南亚1.位置:东南亚在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陆上邻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国2 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2)重要性: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组成: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两大部分(识记课本12页图7.20和13页图7.21)4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其中湄公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丰富。

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5、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印度尼西亚欧大陆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6、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良港。

7、东南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和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8、泰国——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泰国、越南、缅甸——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南亚主要的石油输出国;马来西亚——锡矿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9、华人、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

10,新加坡如何利用地理的优势发展本国经济的?新加坡共和国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岛国,南面扼守马六甲海峡的东南端入口,一直被誉为东方十字路口。

新加坡针对本国地狭人稠、资源匮乏,但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得天独厚的特点,大力发展船舶维修和制造、炼油、旅游、金融及电子等产业,整体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

第三节南亚1、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被称为“南亚次大陆”,也称“印巴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

南亚西南临阿拉伯海,东南靠孟加拉湾。

2、南亚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恒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印度半岛)。

斯里兰卡岛是一个岛国。

3、南亚的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

南亚主要有三大工业区,东北部是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工业区,依托附近的煤铁资源建立了钢铁工业区,又是重要的黄麻产区,因此主要以钢铁、机械和麻纺织业为主。

孟买工业区,依托棉花产区,石油资源和便利的人海洋交通,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工业区。

南部的加尔各答是印度最主要的航空、电子和机械工业区。

4、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属发展中国家,核技术较发达,是世界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掌握发射卫星技术。

5、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祥地。

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印度教主要盛行于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恒河平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恒河被印度教视为“圣河”。

6,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南亚次大陆,南临印度,与巴基斯坦相连,自古为是交通要塞,二战后这一地区的归属一直未定,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争端的焦点之一。

第四节西来——世界石油宝库1、西亚有“五海三洲”之称,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周边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霍尔木兹海峡和土耳其海峡是海上交通要冲。

2、西亚处于亚热带大陆西岸,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比较干旱。

3、西亚的主要河流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由两河冲击形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西亚的主要灌溉农业区。

4、西亚石油生产国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地区,波斯湾及其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储油量最丰富的国家。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是重要的产油国。

西亚所产石油主要输往西欧、北美、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

石油输出路线:A: 运向日本、东南亚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东南亚B:运向西欧、美国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C:运向西欧、美国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5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祥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看着圣城。

伊斯兰教把麦加作为圣城。

第五节日本——樱花之国一、位置:属于东亚,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的岛国。

东面临太平洋,西隔太平洋,朝鲜海峡,东海同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相望二、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大岛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本州岛,(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28页图7.48找到位置并记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

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

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四,多火山,地震。

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很不稳定。

也有“火山国”之称。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六,经济类型:加工贸易型经济(或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国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有利条件: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优良的港湾七,工业区的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

原因:为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

(按由东到西的顺序)主要有以东京,横滨为中心的京滨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主的名古屋工业区,以大阪和神户为中心的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以北九州为主的北九州工业区(将工业区和所在的城市在书上34页图7.62中找到并记住)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美国,西欧,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美国是日本最大的投资对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已向高新技术、信息化和多样化转变。

近年,出现了北九州等微电子工业基地和以筑波、仙台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产业新区。

八,文化: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第八章欧洲第一节“日落之地”——欧罗巴洲欧洲在东半球,欧洲东部与亚洲的大陆部分相连,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是欧亚大陆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大洲,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全洲面积的2/3,主要平原有东欧平原、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其中东欧平原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

欧洲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也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1.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最典型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中部的大西洋沿岸地区。

2.温带大陆性气候:欧洲分布最广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温差较大。

3.地中海气候:欧洲比较典型的气候,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区。

四、政治地图的变化:1、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

2、国家:43个(2000年初)。

3、德国的分合4、南斯拉夫解体第二节欧洲西部1、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有30多个国家,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洲西部有个区域性组织,叫欧洲联盟(欧盟),其成员国有25个,都是发达国家,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3、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

4、欧盟进出口居世界首位,是世界贸易最大的地区。

欧洲西部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各种工业产品的工业部门。

5、欧洲的运输业居世界各洲之首。

6、荷兰、丹麦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7、主要的旅游地及其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与郁金香(荷兰),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法国),西班牙斗牛,比萨斜塔与水城威尼斯(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