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门式刚架设计讲义
合集下载
轻型门式刚架钢结构设计配pkpm4.1实操ppt课件
(3)屋面水平支撑
➢ 屋盖横向支撑宜设在温度区间端部的第一个或第二个开间,端部 支撑设在第二开间时,第一开间相应位置宜设置刚性系杆;
➢ 在刚架转折处(柱顶和屋脊)应沿房屋全长设置刚性系杆; ➢ 由支撑斜杆等组成的水平桁架,其直腹杆宜按刚性系杆考虑 ➢ 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必须布置在同一开间内,形成抵抗纵向荷载
支撑的设计与构造
➢ 1、支撑构件的设计 ➢ (1)屋盖水平支撑
屋盖水平支撑
交叉斜杆
刚性系杆
圆钢、角钢
钢管、双角钢
杆件必须交于节点的中心
(2)柱间支撑 ➢ 无吊车时柱间支撑的间距宜取30~45m;当有吊车时宜设在 温度区段中部,或当温度区段较长时宜设在三分点处,且间距 不宜大于60m; ➢ 当建筑物宽度大于60m时,内柱列宜适当增加柱间支撑; ➢ 支撑与构件的夹角应在30°~60°范围内,宜接近45°; ➢ 柱间支撑可采用带张紧装置的十字交叉圆钢支撑,当桥式吊 车起重量大于5t时,宜采用型钢支撑; ➢ 当房屋高度相对柱距较大时,柱间支撑宜分层设置; ➢ 不允许设置交叉柱间支撑时,可设置其他形式的支撑。
显著特点 ➢ 质量轻 ➢ 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 ➢ 综合经济效益高 ➢ 柱网布置比较灵活
结构形式:分为单跨、双跨、多跨刚架以及带挑檐的和带 毗屋的刚架等形式。
(a)单跨刚架 (b)双跨刚架
(c)多跨刚架
(d)带挑檐刚架 (e)带毗屋刚架 (f)单坡刚架
门式刚架的尺寸
跨度:横向刚架柱轴线间的距离,一般为9~36m; 高度:地坪至柱轴线与横梁轴线交点的高度。无吊车时, 高度一般为4.5~9m;有吊车时应根据轨顶标高和吊车净空要 求确定,一般为9~12m。 柱距:通常介于4.5~9m之间。 檐口高度:地坪至房屋外侧檩条上缘的高度; 最大高度:地坪至房屋顶部檩条上缘的高度; 屋面坡度:宜取1/8~1/20,在雨水较多地区可取较大值。
pkpm门式刚架设计讲义
✓ 带吊车的门式刚架结构
吊车荷载(桥式吊车)
➢ 作用分两部分:
➢ 吊车梁的作用:以恒载输入 ➢ 吊车工作的作用:
吊车荷载考虑最不利情况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4 门式刚架二维中常见结构模型建立
✓ 带吊车的门式刚架结构
➢ 吊车荷载输入时部分参数含义: Dmax、 Dmin :是根据影响线求得的最大轮压、最小轮压对柱子的反力; 是软件提供的自动影响线计算工具。 WT:是大桥架和小车重量。仅是一质量,重力荷载代表值统计用,主要用在计算地震 水平力作用; EC1:相对下柱形心; Lt :吊车梁高+轨道高; 属于双层吊车:适用同一跨内有上下双层吊车情况;输入时上下层同单层吊车一样输入。 调整系数:是抗震规范附录J要求,对混凝土排架柱起作用,钢结构填1.0即可; 参数定义中折减系数:参考荷载规范表5.2.2选取。两台、四台系数实际是一跨、两跨吊 车组合折减系数。
pkpm门式刚架设计讲义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主要内容
STS的模型输入方法
➢ 三维模型方法 ➢ 二维模型方法
门式刚架设计
➢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 门式刚架三维设计 ➢ 工具箱相关部分
1 STS的模型输入方法
➢ 三维模型方法
(2)平面外
➢ 设置构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 ➢ 原则为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 ➢ 屋面和檩条对上翼缘的作用; ➢ 取最大受压翼缘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隅撑间距) ➢ 用户应根据平面外支撑的设置情况来修改。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 铰接构件与计算长度
铰接构件 (1)设置杆件两端的约束情况,如两端刚接、一端铰接一端刚接、两端铰接等; (2)[定义约束]:设置杆端不同的约束情况
吊车荷载(桥式吊车)
➢ 作用分两部分:
➢ 吊车梁的作用:以恒载输入 ➢ 吊车工作的作用:
吊车荷载考虑最不利情况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4 门式刚架二维中常见结构模型建立
✓ 带吊车的门式刚架结构
➢ 吊车荷载输入时部分参数含义: Dmax、 Dmin :是根据影响线求得的最大轮压、最小轮压对柱子的反力; 是软件提供的自动影响线计算工具。 WT:是大桥架和小车重量。仅是一质量,重力荷载代表值统计用,主要用在计算地震 水平力作用; EC1:相对下柱形心; Lt :吊车梁高+轨道高; 属于双层吊车:适用同一跨内有上下双层吊车情况;输入时上下层同单层吊车一样输入。 调整系数:是抗震规范附录J要求,对混凝土排架柱起作用,钢结构填1.0即可; 参数定义中折减系数:参考荷载规范表5.2.2选取。两台、四台系数实际是一跨、两跨吊 车组合折减系数。
pkpm门式刚架设计讲义
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主要内容
STS的模型输入方法
➢ 三维模型方法 ➢ 二维模型方法
门式刚架设计
➢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 门式刚架三维设计 ➢ 工具箱相关部分
1 STS的模型输入方法
➢ 三维模型方法
(2)平面外
➢ 设置构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 ➢ 原则为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 ➢ 屋面和檩条对上翼缘的作用; ➢ 取最大受压翼缘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隅撑间距) ➢ 用户应根据平面外支撑的设置情况来修改。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 铰接构件与计算长度
铰接构件 (1)设置杆件两端的约束情况,如两端刚接、一端铰接一端刚接、两端铰接等; (2)[定义约束]:设置杆端不同的约束情况
pkpm门式刚架设计讲义汇总
EI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EIu
uH
B
计算单元
H B
EIl
A
A
柱子下端固接于基础顶面,横梁与柱铰接; 二、结构简图 横梁为没有轴向变形的刚杆。
13
2.1 组成与布置
2.2 .1分析模型
单厂设计
2.2 结构分析
三、荷载计算 屋盖自重 F1 上柱自重 F2 F 下柱自重 F3 吊车梁及轨道自重F4 屋面活载 F5 吊车荷载 风荷载
刚架结构(两铰门架、三铰门架)
2
单厂设计
2.1 组成与布置
2.1 .1结构种类
等高排架
不等高排架
锯齿型排架
3
单厂设计
2.1 组成与布置
2.1 .1结构种类
2.1 .2结构组成
2.1.2 单层排架结构组成 3)天窗架 4)屋架
1)屋面板
14)屋架垂直支撑
2)天沟板 12)天窗架垂直支撑 13)屋架下弦横向支撑 5)托架 15)柱间支撑 10)连系梁
5
单厂设计
2.1 组成与布置
2.1 .1结构种类
2.1 .2结构组成
2.1 .3结构布置
二、定位轴线 •墙、边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关系: ¢ 柱距6米、无吊车或 Q 20t 边柱外缘和墙内缘与轴线重合, 称封闭结合。 ¢ 柱距6米、 32 Q 50t 边柱外缘和墙内缘与轴线之间加 联系尺寸D=125,称非封闭结合。 ¢ 柱距12米、或Q 50t 联系尺寸D=250、500。
第2章 单层排架结构
2.1 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与布置
2.2 排架结构分析
2.3 排架柱设计
2.4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2.5 屋面构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EIu
uH
B
计算单元
H B
EIl
A
A
柱子下端固接于基础顶面,横梁与柱铰接; 二、结构简图 横梁为没有轴向变形的刚杆。
13
2.1 组成与布置
2.2 .1分析模型
单厂设计
2.2 结构分析
三、荷载计算 屋盖自重 F1 上柱自重 F2 F 下柱自重 F3 吊车梁及轨道自重F4 屋面活载 F5 吊车荷载 风荷载
刚架结构(两铰门架、三铰门架)
2
单厂设计
2.1 组成与布置
2.1 .1结构种类
等高排架
不等高排架
锯齿型排架
3
单厂设计
2.1 组成与布置
2.1 .1结构种类
2.1 .2结构组成
2.1.2 单层排架结构组成 3)天窗架 4)屋架
1)屋面板
14)屋架垂直支撑
2)天沟板 12)天窗架垂直支撑 13)屋架下弦横向支撑 5)托架 15)柱间支撑 10)连系梁
5
单厂设计
2.1 组成与布置
2.1 .1结构种类
2.1 .2结构组成
2.1 .3结构布置
二、定位轴线 •墙、边柱与纵向定位轴线的关系: ¢ 柱距6米、无吊车或 Q 20t 边柱外缘和墙内缘与轴线重合, 称封闭结合。 ¢ 柱距6米、 32 Q 50t 边柱外缘和墙内缘与轴线之间加 联系尺寸D=125,称非封闭结合。 ¢ 柱距12米、或Q 50t 联系尺寸D=250、500。
第2章 单层排架结构
2.1 单层厂房的结构组成与布置
2.2 排架结构分析
2.3 排架柱设计
2.4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2.5 屋面构件
轻型门式刚架钢结构设计(配pkpm4.1实操) ppt课件
ppt课件
41
支撑的设计与构造
1、支撑构件的设计 (1)屋盖水平支撑
屋盖水平支撑
交叉斜杆
刚性系杆
圆钢、角钢
钢管、双角钢
杆件必须p交pt课于件 节点的中心
42
(2)柱间支撑
无吊车时柱间支撑的间距宜取30~45m;当有吊车时宜设在
温度区段中部,或当温度区段较长时宜设在三分点处,且间距
不宜大于60m;
檩条的截面形式 檩条一般设计成单跨简支构件,有实腹式和桁架式两大
ppt课件
43
(2)柱间支撑 ①柱间支撑在建筑物跨度小、高度低的情况下,可用带张
紧装置的圆钢做成交叉型的拉杆。也可采用角钢或槽钢。 ②在高大的建筑中柱间支撑的交叉杆除用角钢外,也可采
用钢管。 ③柱间支撑的上端与水平压杆必须与柱中心交于一点;柱
间支撑下端应尽可能与柱中心交于柱脚底面,避免出现偏 心受力。
吊车荷载(厂房中经常见)
吊车梁一般设计成简支梁。
ppt课件
13
钢结构构件设计计算(强度、刚度、稳定性)
1.轴心受力构件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型钢不必验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刚度(对于轴心受力构件,主要由长细比控制)
ppt课件
14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整体稳定:
ppt课件
15
大,密封性能好,在一定条件下易于采用自动化作业,生产效率高。
缺点:焊缝附近钢材因焊接高温作用形成的热影响区可能使某些部位
材质变脆,对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使用性能有一定影响;焊缝连接的塑性 和韧性较差,施焊时可能产生缺陷,使疲劳强度降低。
ppt课件
24
焊缝符号集及标注方法
PKPM讲义
hw tw
=6.4。
21
• 当提示超限时,可以通过以下途经来进行调整: (1)调整构件端部高度,对于梁还可以调整变截面长度, 尽量不超过60mm/m的要求。 (2)通过设臵构件腹板横向加劲肋,这样可以提高不考 虑屈曲后强度的容许高厚比。(工具箱、构件修改)
• “腹板高厚比 H0/TW= 88.33 < [H0/TW]= 90.46 (CECS102:2002) (注:腹板高度变化= 74.6mm/m > 60 mm/m, 按不考虑受剪板幅屈 曲后强度控制)”
25
• 1)绝对挠度图 跨度 L :横梁在相邻两柱之间的距离。 最大挠度值υ:是指在跨度范围内,梁在“恒+活”或 “活”荷作用下的最大竖向变形值。
26
• 2)相对挠度图 跨度 L :对单坡房屋为斜梁跨度,对双坡房屋为一个坡 面斜梁的长度。 最大挠度值υ:是指在单坡坡面长度范围内,梁在“恒+ 活”或“活”荷作用下的最大相对挠曲值。
20
计算-如何解决腹板高厚比超限问题?
• “腹板高厚比 H0/TW= 88.33 > [H0/TW]= 68.40 (CECS102:2002) ***** (注:腹板高度变化= 74.6mm/m> 60 mm/m, 按不考虑受剪板幅屈曲后强度控 制)” • 《门规》第6.1.1条第6项,腹板高度变化超过60mm/m时,已经超出了规程规定 的考虑受剪板腹屈曲后强度计算的适用范围,这时程序按不考虑利用受剪板幅 屈曲后强度来控制腹板的高厚比。在文本文件中会查到高厚比的容许值,该值 如下得出:
11
3)、风荷载
如何选取风荷载的计算规范? 《荷载规范》:wk z s z w0 《门规》: w w
pkpm门式刚架设计讲义-2015.
长细比相同时,b类截面稳定系 数大于c类截面,即b类截面稳 定承载能力高于c类截面。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铰接构件与计算长度 计算长度
(1)平面内
设置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 软件默认为-1,即计算长度系数 由软件自动确定 用程序自动计算结果
(2)平面外
设置构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 原则为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 屋面和檩条对上翼缘的作用; 取最大受压翼缘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隅撑间距) 用户应根据平面外支撑的设置情况来修改。
构件修改——构件验算规范
参数输入中,构件修改中,都可以指定验算规范,要明确二者的关系 • 参数输入:设计规范 (1)确定构件计算长度系数确定方法 • 钢结构设计规范方法 • 门式刚架规程方法 (2)确定构件验算规范缺省值 构件修改:验算规范 (1)指定构件强度、稳定性计算要采用的设计规范 (2)不影响计算长度系数的确定方法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截面定义与杆件布置
截面定义
杆件布置 柱构件布置时可输入偏心和布置角度 (可处理轴线和构件中心不重合、抗风柱主惯性轴在刚架面外等问题)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轴心受压构件对Y轴截面分类
截面分类由软件根据GB50017自动确定, 当存在多个选择时,一般取低的(偏安全) 只有少数截面用户可以干预,例如焊接H 形截面 用于确定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支座修改
软件在所有柱底自动设置固定支座 支座形式 (1)新增三类弹性支座形式 (2)当弹性支座为托梁支座,软件提供 “导入托梁支座刚度”工具,可自动导 入 托梁提供的支座刚度
pkpm~门式刚架设计操作56页PPT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模型建立完成后应查
看各计算简图,以防有 输入错误的地方。
检查无误后便可进行 结构计算。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门式刚架的各种结构形式 : 门式刚架又称山形门式刚架。其结构形式
按跨度可分为单跨、双跨和多跨。按屋面坡脊数 可分为单坡、双坡、多坡屋面。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单跨单坡 摇摆柱 多跨(中间摇摆柱)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绘制施工图:设拼接点和布置檩托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绘制施工图:节点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端板竖放 端板斜放 端板平放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M h1 e
(a)端板竖放
(c)端板平放
刚
架
斜
梁
与
柱
的
(b)端板斜放
连
接
及
《钢规》注:对支撑轻型屋面的构件或结构(檩条、屋架、框架),当仅有一 个可变荷载且受荷水平投影面积超过60m2时,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取为 0.3kN/m2。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Hale Waihona Puke 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模型建立完成后应查
看各计算简图,以防有 输入错误的地方。
检查无误后便可进行 结构计算。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门式刚架的各种结构形式 : 门式刚架又称山形门式刚架。其结构形式
按跨度可分为单跨、双跨和多跨。按屋面坡脊数 可分为单坡、双坡、多坡屋面。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单跨单坡 摇摆柱 多跨(中间摇摆柱)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绘制施工图:设拼接点和布置檩托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绘制施工图:节点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端板竖放 端板斜放 端板平放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M h1 e
(a)端板竖放
(c)端板平放
刚
架
斜
梁
与
柱
的
(b)端板斜放
连
接
及
《钢规》注:对支撑轻型屋面的构件或结构(檩条、屋架、框架),当仅有一 个可变荷载且受荷水平投影面积超过60m2时,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取为 0.3kN/m2。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Hale Waihona Puke 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精于技术 工于品质
PKPM/sts—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pkpm门式刚架设计讲义课件
设置合理的支撑体系,提高结构的整 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优化建议
优化结构形式
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降低 用钢量。
优化建议
精细化建模
利用PKPM软件进行精细化建模,提高计算精度。
优化建议
参数化设计
利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快议
考虑施工因素 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施工因素,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
PKPM软件的适用范围
建筑行业
适用于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分析等。
水利水电
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和分析。
市政工程
适用于市政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设计 和分析。
机械行业
适用于机械行业的设计和分析。
PKPM软件的操作流程
建立模型
使用PKPM软件提供的建模工 具,根据设计要求建立模型。
参数设置
根据设计要求,设置相关参数 ,如材料属性、荷载等。
确保结构在各种载荷作用 下保持稳定,不发生失稳 或过大变形。
门式刚架的构造要求
节点设计
根据受力分析结果,选择 合适的节点形式,如焊接 或螺栓连接,以确保结构 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支撑系统设计
合理布置支撑系统,如柱 间支撑和屋面支撑,以提 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 载能力。
连接设计
根据受力要求,选择合适 的连接方式,如梁柱连接 和屋面梁连接,以确保结 构的整体性和安全性。
选择分析类型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门式刚架结构分析类型,如线性分析、 非线性分析等。
定义材料属性
输入门式刚架各部件的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
进行结构分析
运行结构分析,查看分析结果,如内力、位移、应力等。
结果查看与优化
查看分析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细比相同时,b类截面稳定系 数大于c类截面,即b类截面稳 定承载能力高于c类截面。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铰接构件与计算长度 计算长度
(1)平面内
设置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 软件默认为-1,即计算长度系数 由软件自动确定 用程序自动计算结果
(2)平面外
设置构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 原则为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 屋面和檩条对上翼缘的作用; 取最大受压翼缘侧向支撑点间的距离(隅撑间距) 用户应根据平面外支撑的设置情况来修改。
构件修改——构件验算规范
参数输入中,构件修改中,都可以指定验算规范,要明确二者的关系 • 参数输入:设计规范 (1)确定构件计算长度系数确定方法 • 钢结构设计规范方法 • 门式刚架规程方法 (2)确定构件验算规范缺省值 构件修改:验算规范 (1)指定构件强度、稳定性计算要采用的设计规范 (2)不影响计算长度系数的确定方法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分析与设计参数定义 定义结构分析与设计相关的参数, 由5个页面分别设置。
结构类型(用于确定地震计算阻尼比) 验算规范
根据所计算的结构适用那本规范采用,
综合考虑。
控制参数,门式刚架不按抗震规范控
制高厚比,长细比。 斜梁计算
仅按压弯构件计算强度,和平面外稳定; 按压弯构件计算强度,和平面内、平面
基础布置 (1)作用:当需要计算基础时,可在此处定义和布置基础 (2)适用范围:STS二维设计程序只能完成独立基础的布置和计算 (3)10版软件对基础设计做了改进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2 截面优化与结构计算,结果查询
截面优化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铰接构件与计算长度
铰接构件 (1)设置杆件两端的约束情况,如两端刚接、一端铰接一端刚接、两端铰接等; (2)[定义约束]:设置杆端不同的约束情况
含义:
没定义约束的杆端为完全约束情况,节点处的所有杆件,不会发生相对位移; 定义杆端“水平向自由滑动”为杆端水平向约束完全释放,不传递水平剪力; 定义杆端“约束水平相对位移差”是限制水平相对滑移量不超过给定的最大相对位移差。
•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支座修改
软件在所有柱底自动设置固定支座 支座形式 (1)新增三类弹性支座形式 (2)当弹性支座为托梁支座,软件提供 “导入托梁支座刚度”工具,可自动导 入 托梁提供的支座刚度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附加重量与基础布置
附加重量
(1)作用:正常使用阶段没有直接作用在结构上,而地震力计算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一部分 地震力作用时,需要把这部分重量当作附加重量输入到地震力计算时质点集中的节点上 (2)应用:如围护用砖墙
外稳定;
有侧移,无侧移框架
GB50017无支撑,弱支撑,强支撑框架 门式刚架按有侧移结构
净截面和毛截面比值 活荷载不利布置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2.1二维建模 构件修改• • • • • • • 指定构件验算规范 指定构件钢号 指定H形构件横向加劲肋的设置 指定构件抗震等级 恢复缺省值(同设计参数) 构件查询 构件修改
1 STS的模型输入方法
二维模型方法
PK交互输入 屋面支撑、柱间支撑、檩条墙梁、吊车梁等分别计算,通过工具箱实现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主要内容:
2.1 2.2 2.3 2.4 2.5 2.6 二维建模 截面优化与结构计算,结果查询 节点设计和施工图绘制 门式刚架二维中常见结构模型建立 10版中门式刚架二维设计改进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常见问题
例题:
三跨双坡门式刚架(mj3.sj),总跨度62m,檐口高度4m,屋面坡度1/10, 刚架柱距6米。钢材采用Q235。恒荷载0.3kN/m2,活荷载(取屋面活荷载和 雪荷载中较大值)0.3kN/m2,基本风压0.5kN/m2。 (STS应用讲解例题2)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模型文件建立及读取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截面定义与杆件布置
截面定义
杆件布置 柱构件布置时可输入偏心和布置角度 (可处理轴线和构件中心不重合、抗风柱主惯性轴在刚架面外等问题)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轴心受压构件对Y轴截面分类
截面分类由软件根据GB50017自动确定, 当存在多个选择时,一般取低的(偏安全) 只有少数截面用户可以干预,例如焊接H 形截面 用于确定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网格生成与快速建模
网格输入是建模的第一步 主要是形成计算模型的网格线 软件提供两点直线、平行直线、分隔线段等方式输入网格,并提供相应的网 格、节点编辑功能 针对形式较有规律的结构,如框架、桁架、门式刚架提供快速建模功能
(在门式刚架快速建模时,软件能够自动为所建模型生成杆件截面与铰接信息,并根据荷载 信息,自动生成屋面恒、活、风荷载)
应用:
混凝土柱屋面梁为钢梁情况。
2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2.1 二维建模
荷载输入(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
恒、活荷载输入 活载分为相容活荷和互斥活荷。互斥活荷即几组活荷不同时发生。 风荷载输入 注意: (1)针对门式刚架结构,软件提供风荷载自动布置功能,依据门式刚架规程或荷载 规范确定构件体型系数,自动计算构件风荷载标准值; (2)自动布置不能适应所有模型,结构形式的限制请参考相关规范; (3)当提示不能自动布置时,请交互布置; (4)荷载方向:水平荷载向右为正,竖向荷载向下为正,反之为负。
钢结构CAD软件STS 门式刚架设计
(10 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软件事业部
主要内容
STS的模型输入方法
三维模型方法 二维模型方法
门式刚架设计
门式刚架二维设计 门式刚架三维设计 工具箱相关部分
1 STS的模型输入方法
三维模型方法
门式刚架(框排架)三维建模(以标准榀方式建立) 框架三维建模(以标准层方式建立) 空间结构建模(建模任意、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