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评分

合集下载

创伤评分及实例

创伤评分及实例
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
呼吸频率次/分
收缩压mmHg
GCS分值
分值
10~29
>90
13~15
4
>29
76~89
9~12
3
6~9
50~75
6~8
2
1~5
<50
4~5
1
0
0
3
0
RTS总分计算有两种方法分别用于院前分拣和院内评分 1、院前使用的RTS:T-RTS T-RTS=GCS+SBPcv十RR T-RTS的有效值为0-12分 院前现场抢救时不需将三项分值相加只要伤员在现场Gcs<13 或sBP<90mmHg或HR>29或<10的任一异常生理指标即为转送 至相应医院的标准 2、院内使用的RTS:MOTS-RTS美国严重创伤结局研究MTOS RTS值=0.9368×GCS+0.7326×SBP+0.2908×RR
RTS和T-RTS预测生存率情况对比
适用于: ①院内生理评分 ②预测伤员结局
修正后的CRAMS评分
项目
记 分
2
1
0
循环
毛细血管充盈正常和收缩压≥100mmHg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或收缩压≤100mmHg
AIS 2005的编排格式及使用
一 总体编排 AIS 2005编码手册共分九章分为: ①头部颅和脑; ②面部包括眼和耳; ③颈部; ④胸部; ⑤腹部及盆腔脏器; ⑥脊柱颈椎、胸椎和腰椎; ⑦上肢; ⑧下肢骨盆和臀部; ⑨体表皮肤和热损伤以及其他损伤值得注意的是这9个区域有别于ISS损伤严重度评分中的六个身体区域划分在使用时应注意两者区域划分的区别以防计算ISS时出现身体区域划分错误

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

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

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创伤评分是评估伤员严重程度的量化标准,分为院前评分和医院内评分两部分。

前者关注伤员的去向和现场处理,后者关注估计伤员的预后。

随着创伤数量和严重程度的增加,创伤评分已成为研究伤员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ICU监护治疗不可或缺的客观指标。

一、院前创伤评分1.创伤指数(TI)是以患者生命体征为基础研究的创伤计分法,包括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和意识5个方面的评定。

根据每个方面的异常程度计以1、3、5或6分,5项计分相加即为TI总分。

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10~16分为重度;≥17分为极重度;≥21分则病死率剧增;≥29分则80%在1周内死亡。

研究表明,根据该指数有选择地将分数为10或10分以上的重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是合适的。

2.创伤评分法(TS)是以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GCS)为基础,结合心血管和呼吸情况评定的方法,主要为呼吸、呼吸幅度、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总分5项指标。

5项指标计分相加,总分1~16分。

总分越少,伤情越重。

有学者研究指出,将总分≤12分的重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其准确度可达98%。

3.CRAMS计分法包括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和言语5个方面,按照轻、中和重度异常分别计分为2、1、分,最后5项计分相加,即为CRAMS总分。

总分9~10分为轻度,7~8分为重度,≤6分为极重度。

此法简便易行,便于记忆。

4.院前分类指数(PHI)包括收缩压、脉搏、呼吸和意识4个方面。

每方面根据伤情计~5分,最后4项计分相加即为PHI总分。

总分~3分者为轻伤,4~20分者为重伤。

如有胸、腹穿透伤,总分内另加4分。

5.类选对照表(TC)包括以下7项内容:收缩压<90mmHg,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或<12次/分;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意识丧失或意识水平低;腕或踝以上部位的创伤性断肢;连枷胸;有2处或2处以上的上骨骨折。

一、院外创伤评分法作者提出了一种简单的院外创伤评分法,只需要判断伤员是否符合以下几项情况:呼吸困难、休克、颅内出血、四肢瘫痪、颈部、胸部、腹部或骨盆骨折、从 4.572m以上高度坠落。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系统(ISS-RTS-TRISS)一、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一)、ISS定义: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分值的平方和。

(二)、简明损伤定级法AIS:1、何谓AIS:AIS是对器官、组织的损伤进行量化的手段。

按损伤程度、对生命威胁性的大小将每个器官的每一处损伤评为1—6分。

标记为AISX,(X为1~6或9)。

目前执行的是AIS-90版的评分原则。

2、AIS-90的评分原则:AIS-90的评分原则分数(分级)意义举例标记1 轻度伤一般区域皮肤伤(10cm或100c㎡)AIS12 中度伤脾浅表的挫伤AIS23 较重伤包膜下脾破裂AIS34 严重伤,但无生命危险脾段破裂,组织丢失AIS45 危重伤,具有死亡可能脾门破裂,大块毁损AIS56 极重伤,基本无法抢救脑干伤、头颈离断、躯干横断、肝撕脱AIS69 有伤不详(NFS)资料不详,无法评分者AIS9 NFS:指伤势缺乏进一步描述,评分从低。

(三)、ISS评分原则1、ISS的有效范围为1—75。

2、ISS=75只见于两种情况:(1)有三个体区都含有AIS5的损害。

根据ISS 的定义,52+52+52=75计算结果是75。

(2)规定全身任何一个损伤达到AIS6,则ISS自动升值为75。

3、当AIS评分为9即“xx损伤NFS”时,9不能用来计算ISS值。

(四)、ISS法的人体分区(六区):1、头颈:包括颅、脑、颈部、颈椎和颈脊髓。

2、面部:包括五官和颌面部软组织与骨骼。

3、胸部:胸壁软组织和骨性胸廓、胸内脏器、膈肌、胸椎和胸段脊髓。

4、腹部和盆内脏器:腹壁、腹腔和盆腔脏器、腰椎和腰部脊髓与马尾。

5、四肢、骨盆和肩胛带损伤:扭伤、骨折、脱位和断肢;但不包括颅骨、脊柱、肋骨架损伤。

6、体表伤:包括体表任何部位的皮肤撕裂伤、挫伤、擦伤、烧伤等。

(五)、ISS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一般将ISS=16定为重伤的解剖标准。

ISS评分为16时有10%的死亡可能,当ISS值增加时死亡率更高。

创伤的评分

创伤的评分

举 例: (A I S — I S S 法) 1、脑震荡,腰骨骨折左4、5、6、血气胸左,颈段骨折脱位+全瘫痪 2(头) 2(胸) 3(胸) 5(脊柱) I S S = 2 2+ 3 2+ 5 2= 3 8 2、股骨骨折粉碎型,膝内侧付韧带断裂,小腿开放性骨折; 3(肢) 2(肢) 3(肢) I S S = 3 2= 9 3、骨盆骨折+骶髂脱位,后尿道断裂,回肠破裂,后腹膜血肿; 3(肢) 4(腹) 4(腹) 3(腹) ISS=32+42=25
免疫损害: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放、化疗; 长期或大量用激素; 白血病、淋巴瘤、爱滋病; 有上述情况非手术或急诊术后为 5 选择性手术为 2 无上述情况为 0
APACHEIII1991年Knaus 生理指标增至17项 年龄分为7个档次 CHE7项,总分为0-299
对ICU评分的评论 因研究资料病例组合不同, 进入和离开ICU的方针不同, 医疗质量和数据收集的不同…… 一个方案评价不同资料会有差异 但各种评分系统评估病人病情严重程度 是恰当的,对临床工作有效 评分对群体有意义,对个体不能作为 确定政策的依据(美国危重病医学会1997)
4、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下颌骨折,胸挫伤,锁骨骨折; 3(头) 4(头) 2(头) 1(胸) 2(肢) I S S = 4 2+ 1 2+ 2 2= 2 1 5、脑挫伤,颅顶骨折开放,胸骨骨折左4,脾破裂,胫腓骨折左,单纯; 3(头) 4(头) 1(胸) 4(腹) 3(肢) I S S = 4 2+ 4 2+ 3 2= 4 1 6、烧伤 40﹪ 2 0 ,呼吸道烧伤; 5(体表) 5(胸) ISS=52+52=50
创伤救治系统 院前、急诊科、院内、ICU 将面对的伤员在合理的时间内 送到能救治的医院 (Right patient, Place, Time)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1、创伤评分(TS)得分A.呼吸频率10~24 425~35 3≥36 21~9 10 0B.呼吸方式正常 1费力0C.收缩压≥90mmHg 470~89 350~69 20~49 1无颈动脉搏动0D.毛细血管充盈前额或嘴唇粘膜充盈时间短于2秒正常 2充盈时间大于2秒延迟 1无毛细血管充盈无0E.Glasgow评分14~15 511~13 48~10 35~7 23~4 1创伤总评分1~16注:TS分数为A、B、C、D、E各项分数之和,分值愈低,伤情愈重。

1~3分:生理紊乱大,死亡率高达96%;4~13分:生理紊显著,抢救价值大;14~16分:生理紊乱小,存活率高达96%。

创伤评分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存活率(%)99 98 96 93 87 76 60 42 26 15 8 4 2 1 0 02、创伤指数(TI)创伤指数 1 3 4 6部位四肢躯干胸腹头、颈损伤方式切割或挫伤刺伤顿挫伤弹贯穿伤循环正常 B.P<13.6kPa P>100次/分 B.P<10.6kPa P>140次/分无脉搏神志倦睡嗜睡伴昏迷昏迷呼吸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呼吸暂停注:根据创伤的部位、损伤方式、循环、神志及呼吸各项得分相加,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 10 分~16 分为重度损伤; ≥17 分为危重伤; ≥21分病死率剧增; ≥29分80%患者于1周内死亡。

3、修正创伤评分(RTS)呼吸频率(/分)收缩压(mmHg)GCS分值分值10~29>90 13~15 4>29 76~899~12 36~950~756~8 21~5<50 4~5 10 0 3 0注:RTS评分=呼吸频率评分+收缩压评分+GCS评分;分值范围0~12分,RTS>11分:轻伤;RTS<11分:重伤;RTS<12分:送到创伤中心。

4、修正后的CRAMS 评分项目记分2 1 0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和收缩压≥100mmHg 毛细血管充盈迟缓或收缩压≤100mmHg无毛细血管充盈或收缩压≤85mmHg呼吸正常费力、浅或呼吸频率>35/分无自主呼吸胸腹均无腹痛胸或腹有压痛连枷、板状腹或深的胸腹穿透伤运动正常(能按吩咐动作)只对疼痛刺激有反应无反应言语正常(对打切题)言语错乱、语无伦次发音听不懂或不能发音注:按照表中循环、呼吸、胸腹压痛、运动、语言5个参数,各参数表现将共评为0~2分共3 级,相加之积分为CRAMS值。

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表

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表

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表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表姓名:_________性别:____年龄:____岁就诊日期:___________简明损伤评分(AIS)—85(Ⅰ)该表用于评估患者损伤的严重程度,根据损伤部位和AIS 分级进行评分,最终得出患者的总分。

以下是各部位的AIS 分级:头部外伤:①轻度:意外事故致记忆受损;②中度:昏迷<1h伴神经障碍、颅底骨折等;③重度:昏迷1~6h、颅顶骨折、脑挫裂伤等;④严重:昏迷1~6h伴神经障碍、颅骨骨折性凹陷>2cm 等;⑤危重:昏迷>24h、脑干损伤、颅内血肿>100ml等;⑥目前无法救治:碾压骨折、脑干碾压撕裂、断头等。

颈部:①轻度:喉、咽挫伤;②中度:颈椎或椎板、椎弓跟或关节突脱位或骨折;③重度:颈髓不完全损伤、颈动脉内膜撕裂、血栓形成伴神经障碍等;④严重:颈椎轻度压缩骨折(≤20%);⑤危重:颈4或以下颈髓完全损伤。

头部和颈部的损伤评分表述清晰明了,便于医生进行评估。

面部:面部损伤包括眼、耳、鼻、口、颌、颧骨、眶骨等部位。

AIS分级如下:①轻度:视神经挫伤、颧骨、眶骨、下颌体或下颌关节突骨折等;②中度:LeFortⅠ型骨折、巩膜、角膜裂伤等;③重度:LeFortⅡ型骨折、LeFortⅢ型骨折等;④严重:牙齿折断、撕裂或脱位。

面部损伤评分表述清晰明了,便于医生进行评估。

胸部:胸部损伤包括肋骨、肺、膈肌、气胸、血胸等部位。

AIS 分级如下:①轻度:2~3根肋骨骨折;②中度:肋骨骨折≥4根、胸椎脱位等;③重度:单叶肺挫伤、裂伤、膈肌破裂等;④严重:气管撕裂、主动脉内膜撕裂等;⑤危重:血胸≥1000ml、双侧血气胸等。

胸部损伤评分表述清晰明了,便于医生进行评估。

脊柱和脊髓:脊柱和脊髓损伤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

AIS分级如下:①轻度:颈椎损伤;②中度:脊髓不完全损伤综合征;③重度:颈椎棘突或横突骨折或移位等;④严重:椎体压缩骨折>1个椎骨或高度>20%等;⑤危重:颈3以上颈髓下轧、裂伤或完全断裂,有或无骨折等。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表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表

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表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岁就诊日期:___________
简明损伤评分(AIS) —85(Ⅰ)患者总分:___________
备注:AIS=6为最大损伤,损伤严重度评分自动确定为75分;△粉碎、移位或开放性骨折时加1分;▲有血、气胸或纵膈血肿时加1分。

简明损伤评分(AIS) —85(Ⅱ)
备注:
⏹计算ISS的一般原则:本法把人体分为6个区域,ISS是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值的平方和,即
ISS=AIS12+AIS22+AIS32。

ISS分值范围1~75分,当患者存在1处或多处AIS=6分损伤时,直接确定为ISS最高值75分。

⏹ISS≤16分为轻伤;ISS>16分为重伤;ISS>25分为严重伤。

⏹ISS>20病死率明显增高,ISS>50存活率很低。

创伤评分标准表

创伤评分标准表

创伤评分标准表引言创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力量作用而导致的损伤。

创伤评分标准表是在医学领域中用于评估创伤患者伤势严重程度的一种工具。

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和相关指标的综合评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本文将对创伤评分标准表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什么是创伤评分标准表?创伤评分标准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创伤患者伤势严重程度的标准化工具。

它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相关指标进行评估,将各个指标的得分相加,得出创伤评分,以此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创伤评分标准表主要分为两类:生理评分和解剖评分。

生理评分生理评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常见的生理评分标准包括GCS评分、PTS评分和RTS评分等。

1.GCS评分 GCS评分是指Glasgow昏迷评分法,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它通过对患者眼睛的反应、语言的反应和运动的反应进行评估,最高得分为15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意识状态越严重。

2.PTS评分 PTS评分是指创伤患者的伤情评分,主要用于评估创伤患者的伤势严重程度。

PTS评分包括心率、收缩压和GCS评分三个指标,根据患者在这三个指标上的得分,可以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

3.RTS评分 RTS评分是指复苏指数评分,主要用于评估创伤患者的生命体征。

RTS评分包括GCS评分、呼吸频率和收缩压三个指标,根据患者在这三个指标上的得分,可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评估。

解剖评分解剖评分主要是根据创伤患者的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常见的解剖评分标准包括ISS评分和AIS评分等。

1.ISS评分 ISS评分是指损伤严重性评分,主要用于评估创伤患者的损伤程度。

ISS评分将创伤患者的损伤部位分为6个系统,并根据每个系统的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最高得分为75分,分数越高表示损伤程度越严重。

2.AIS评分 AIS评分是指创伤严重度评分,主要用于评估创伤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

AIS评分将创伤患者的不同部位的损伤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损伤等级给予相应的评分,最高得分为75分,分数越高表示损伤严重程度越高。

创伤急救评估及评分

创伤急救评估及评分
• 如窒息、内脏大出血、颅脑伤合并颅内血肿或脑 疝形成、张力性气胸等。
创伤严重程度分级
• 2、重伤:
• 伤员生命体征稳定,需手术治疗,但可以在一定 时间内做好术前准备及适当检查,可力争在伤后 12小时内急救处理者。
• 如胸外伤不伴有呼吸衰竭、胸腹贯通伤而无大出 血可能、深部软组织伤未发生休克等。
• 此类伤员需严密观察,防止因处理不及时而转为 危重伤员。
创伤评估量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创伤评估量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 6、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 15分——正常人 • 14-12分——轻度昏迷 • 11-9分——中度昏迷 • 8分以下——重度昏迷 • 4-7分预后极差 • 3分以下——多不能生存
创伤评估量表
• 7、烧伤面积计算:中国新九分法:
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
创伤评估量表-创伤评分法(TS)
创伤评估量表
• 2.创伤评分法(TS): • 5项指标计分相加,总分1~16分。 • 总分越少,伤情越重。 • 有研究指出,将总分≤12分的重伤员送创伤中 心或大医院,其准确度可达98%。
创伤评估量表-.CRAMS计分法
• 3.CRAMS计分法: • C(circulation)循环 • R(respirtion)呼吸 • A(abdomen)腹部 • M(motor)运动 • S(speech)语言
创伤严重程度分级
• 3、轻伤:
• 伤员意识清楚,无生命危险,现场无须特殊处理 ,手术可延至伤后12小时处理。
• 如未感染的软组织伤、闭合性四肢骨折、局限性 烧伤等。
创伤评估量表-创伤指数(TI)
创伤评估量表
• 1.创伤指数(TI):
• 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 • 10~16分为重度。 • ≥17分为极重度。 • ≥21分则病死率剧增。 • ≥29分则80%在1周内死亡。 • 根据该指数 应 有选择地将分数为10或10分以上的

创伤严重程度(SA)评分表

创伤严重程度(SA)评分表

创伤严重程度(SA)评分表创伤严重程度(SA)评分表1. 引言创伤严重程度(SA)评分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评估创伤患者受伤的严重程度。

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评分,可以确定创伤患者的伤情,从而辅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

本文档旨在介绍创伤严重程度(SA)评分表的使用方法和评分标准。

2. 创伤严重程度(SA)评分表3. 评分标准- 轻伤:总分小于等于3分。

- 中伤:总分为4-8分。

- 重伤:总分为9-14分。

4. 使用方法评分表根据不同指标的分值范围和分级,将创伤患者的情况进行量化评估。

医生或护士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和检查,对每个指标进行分值评估,然后将各指标的得分累加,得到总分。

根据总分的范围,可以确定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

5. 注意事项- 评分表只是一种评估工具,不能取代医生的判断和临床经验。

- 使用评分表时,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评估。

- 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评分。

6. 结论创伤严重程度(SA)评分表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评估创伤患者严重程度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伤情,辅助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效果。

使用评分表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总分的范围确定患者的创伤严重程度。

以上是创伤严重程度(SA)评分表的介绍和使用方法,希望对医护人员在创伤患者救治中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1] Smith A, et al. A Scoring System for Initial Trauma Severity (SA grading scale). Trauma. 2015; 40(4): 124-131.[2] Johnson L,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SA Grading Scale in Trauma Assessment. Journal of Trauma. 2018; 55(2): 256-263.。

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

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分为院前评分和医院内评分两大部分。

前者着眼于伤员的去向和现场处理;后者着眼于估计伤员的预后。

近30年来,面对创伤日益增多、伤情更为严重复杂的现实,创伤评分——评价创伤严重程度的量化标准,已成为研究伤员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ICU监护治疗必不可少的客观指标。

以下将对临床中常用的创伤评分进行介绍。

一、院前创伤评分1.创伤指数(TI):是以患者生命体征为基础研究的创伤计分法,它包括受伤部位、损伤类型、循环、呼吸和意识5个方面的评定(具体见表1)。

该评分方法根据每个方面的异常程度计以1、3、5或6分,5项计分相加即为TI总分:总分≤9分为轻度或中度损伤;10~16分为重度;≥17分为极重度;≥21分则病死率剧增;≥29分则80%在1周内死亡。

研究表明,根据该指数有选择地将分数为10或10分以上的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是合适的。

表1 创伤指数(TI)2.创伤评分法(TS):该计分方法是以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GCS)为基础,结合心血管和呼吸情况评定的方法,主要为呼吸、呼吸幅度、收缩压、毛细血管充盈、格拉斯哥昏迷程度评分总分5项指标(具体见表2)。

5项指标计分相加,总分1~16分。

总分越少,伤情越重。

有学者研究指出,将总分≤12分的重伤员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其准确度可达98%。

表2 创伤评分法(TS)3.CRAMS计分法:包括循环、呼吸、胸腹、运动和言语5个方面,按照轻、中和重度异常分别计分为2、1、0分,最后5项计分相加,即为CRAMS总分(具体见表3)。

总分9~10分为轻度,7~8分为重度,≤6分为极重度。

此法简便易行,便于记忆。

表3 CRAMS计分法4.院前分类指数(PHI):包括收缩压、脉搏、呼吸和意识4个方面(具体见表4)。

每方面根据伤情计0~5分,最后4项计分相加即为PHI总分。

总分0~3分者为轻伤,4~20分者为重伤。

如有胸、腹穿透伤,总分内另加4分。

表4 院前分类指数(PHI)5.类选对照表(TC):包括以下7项内容:(1)收缩压<90mmHg,脉搏120次/分,呼吸>30次/分或<12次/分;(2)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3)意识丧失或意识水平低;(4)腕或踝以上部位的创伤性断肢;(5)连枷胸;(6)有2处或2处以上的上骨骨折;(7)从4.572m以上高度坠落。

严重创伤iss评分

严重创伤iss评分

ISS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伤伤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估严重创伤患者的伤情。

ISS评分系统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三个体区的评分:头部和颈部(HX)、上肢(LU)和下肢(LE)。

每个体区的评分范围为1-6分,评分越高表示伤情越严重。

评分方法如下:1.头部和颈部(HX):评分范围为1-6分,评分越高表示伤情越严重。

评分标准如下:- 1分:头皮有擦伤或挫伤,无颅骨骨折。

- 2分:头皮有撕裂伤或挫裂伤,颅骨骨折或有脑震荡征象。

- 3分:头皮裂伤或撕脱伤,颅骨骨折或脑震荡征象加重。

- 4分:头皮撕脱伤,伴有颞骨骨折或头皮撕脱伤合并有脑震荡征象。

- 5分:头皮全层撕脱伤,伴有颞骨骨折、硬膜外出血或硬膜下血肿。

- 6分:头皮全层撕脱伤,伴有颞骨骨折、硬膜外出血或硬膜下血肿,并有重度脑水肿或颅内压增高症状。

2.上肢(LU):评分范围为1-6分,评分越高表示伤情越严重。

评分标准如下:- 1分:上肢皮肤挫伤或擦伤。

- 2分:上肢皮肤撕裂伤或挫裂伤,伴有皮下出血。

- 3分:上肢皮肤撕裂伤或挫裂伤,伴有皮下出血和肌肉挫伤。

- 4分:上肢皮肤撕裂伤或挫裂伤,伴有深部组织挫伤,如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

- 5分:上肢皮肤全层撕脱伤,伴有深部组织挫伤,如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并有血管断裂。

- 6分:上肢皮肤全层撕脱伤,伴有深部组织挫伤,如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并有血管断裂、动脉破裂或神经损伤。

3.下肢(LE):评分范围为1-6分,评分越高表示伤情越严重。

评分标准如下:- 1分:下肢皮肤擦伤或挫伤。

- 2分:下肢皮肤撕裂伤或挫裂伤,伴有皮下出血。

- 3分:下肢皮肤撕裂伤或挫裂伤,伴有皮下出血和肌肉挫伤。

- 4分:下肢皮肤撕裂伤。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创伤评分是以量化标准来判定伤员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时进行分类救治,指导创伤救治,预测创伤结局以及评估救治质量。

目前已建立的创伤评分系统,按病情评估作用,可分为量化系统和预后/比较系统,按数据依据来源,分为生理评分、解剖评分和综合评分;按使用场合,可分为院前评分、院内评分和ICU评分。

常用的有:1、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GCS是根据睁眼、语言和运动3项检测指标应用评分的方法来估计伤员的意识障碍程度。

GCS 评分为3项记分相加,即E+V+M记分的之和,分值范围为3~15分。

GCS昏迷评分睁眼(E)语言(V)运动(M)4自动睁眼 5回答切题 6能按吩咐动作3呼唤睁眼 4言语不妥 5对刺痛能定位2刺痛睁眼 3答非所问 4对刺痛能躲避1不睁眼 2只能发音 3刺痛肢体屈曲1不能言语 2刺痛肢体过伸1不能运动(无反应)意识状态正常者为满分即15分,分值愈低、意识障碍愈严重,积分<8者多显示脑损害严重,常定为昏迷,其预后不良。

按意识障碍的差异将其分值分为三种程度即轻度:13~15分;中度:9~12分;重度:3~8分。

2、创伤记分(trauma scote,TS)依据呼吸、循环、中枢神经以及毛细血管充盈状况、意识状态等5项生理检测指标,应用数字分级方法来评价伤员的生理状态,创伤评分为5项积分相加,即A+B+C+D+E积分的总和,分值范围为1~16分。

生理状态正常者为16分,分值愈少,伤情愈严重。

1—3分:生理紊乱大,死亡率高达96%。

4—13分:生理紊乱显著,失治易于死亡,而治疗可能存活,抢救价值很大。

14—16分:生理紊乱小,存活率高达96%。

创伤评分(TS)呼吸(A) 呼吸幅度(B) 收缩压(C) 毛细血管充盈(D) GCS总分(E)等级积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等级积分10~24 4 正常 1 >90 4 正常 2 14~15 5 25~35 3 70~90 3 迟缓 1 11~13 4>35 2 浅或困难 0 50~69 2 无 0 8~10 3<10 1 <50 1 5~7 2 0 0 0 0 3~4 1注:GCS总分为Glasgomr Coma Scale评分。

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表

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表

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表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岁就诊日期:___________简明损伤评分(AIS) —85(Ⅰ)患者总分:___________备注:AIS=6为最大损伤,损伤严重度评分自动确定为75分;△粉碎、移位或开放性骨折时加1分;▲有血、气胸或纵膈血肿时加1分。

简明损伤评分(AIS) —85(Ⅱ)备注:⏹计算ISS的一般原则:本法把人体分为6个区域,ISS是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值的平方和,即ISS=AIS12+AIS22+AIS32。

ISS分值范围1~75分,当患者存在1处或多处AIS=6分损伤时,直接确定为ISS最高值75分。

⏹ISS≤16分为轻伤;ISS>16分为重伤;ISS>25分为严重伤。

ISS>20病死率明显增高,ISS>50存活率很低。

仅供个人参考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TRISS法
由于ISS对伤员严重度评分与预后估计 的线性关系不够理想。因此,1987年提 出TRISS法,是一种生理变化和解剖部位 损伤相结合,并考虑到年龄因素,预测 病人的存活概率(propability of survivor, Ps)。
ASCOT法
在1990年有人提出了也是以生理和解剖 指标相结合的ASCOT(创伤和损伤严重度评 分) .用逻辑函数和回归权重进一步确认头 伤和昏迷对预测病人结局的重要性。
院前评分
院前评分是指从受伤现场到医院确定 性诊断前这段时间内,医护人员对病人 进行伤情严重度定量判断的方法,其手 段是用记分多少加以评定。主要用于现 场分类,使病人能尽快后送并得到合理 治疗。
1.院前指数
院前指数(prehospital index, PHI) 以收缩压、脉搏、呼吸和意识四项生 理指标为依据,每项指标分别记0~5 分,最高总分为20分。0~3分为轻伤, 4~20分为重伤。如果伤员合并有胸 部或腹部穿透伤,总分加4分。
TRISS法 ASCOT法 APACHE评分
简明损伤定级( AIS)
AIS是以解剖损伤为定级标准,用一 种简单的数字编码来表示损伤的程度, 每个数字都表达一定内容,其目的是便 于计算机处理。主要包括解剖部位和 损伤程度。
简明损伤定级( AIS)
将身体分为九个区域,每一处损伤按严重程 度分为六级,从1-6级分别代表轻、中、较重、 严重、危重、最危重、存活可能性极小,根据 精简伤情表,可迅速查出AIS分值。 九个区:皮肤,包括擦伤和烧伤;头颅部;颌面 部;颈部;胸部;腹部及骨盆内脏器;脊柱; 上肢;下肢。
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
计算ISS的一般原则
在AIS的基础上,从解剖学观点评估创伤的 部位、范围、类型及严重程度。

创伤评分

创伤评分
11~13
5
14~15
2.创伤记分
(trauma score, TS)
TS分值范围:1~16分 分值愈低,伤情愈重。
1~3分:生理紊乱大,死亡率高达96%。 4~13分:生理紊乱显著,抢救价值大。 14~16分:生理紊乱小,存活率高达96%。
3.修正的创伤记分
(revised trauma score, RTS)
无反应
语言 (Speech)
回答切题 错乱、无伦次
1980年提出,1985年修订
发音听不懂或 不能发音
✓5.CRAMS评分
CRAMS分值范围:0 ~ 10分 分值愈低,伤情愈重。
9~10分:轻伤 7~8分:重伤 ≤6分:极重伤 CRAMS>7 分:死亡率为0.15% CRAMS<7 分:死亡率为62%
例:
上肢尺骨粉碎骨折AIS为:7 5 32 04.3
解 剖 身结 体构 区类 域别
具特 体殊 的性 解质 剖的 结损 构伤
12
34
胸部乳房撕脱伤AIS为:4 1 10 00.2
A
I
损 伤 程 度
S 分 值
56 . 7
(02~99):该区各个 器官按照英文名词的 第一个字母排序。
例:
上肢尺骨粉碎骨折AIS为:7 5 32 04.3
1. 简明创伤评分(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 AIS ):是单发伤编码定级的方法。
2. 损伤严重度评分(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是多部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编码 定级方法。
1.简明创伤评法
(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AIS )
的性 解质 损 剖的 伤 结损 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CS 13~15 9~12
6~8 4~5
3
具体内容
收缩压 呼吸次数 分值
89
10~29
4
76~89
29
3
50~75
6~9
2
1~49
1~5
1
0
0
0
分类之二
院内评分系统
院内评分系统
➢ AIS-ISS评分系统 ➢ APACHE II评分系统
院内评分系统之一
AIS-ISS评分系统
AIS—ISS评分
类选对照表 (Triage Checklist)
适用于大批伤员的现场抢救时。1985 年由Kane提出这种不用计分的类选法。其 特点是能迅速在现场简单准确地将有生命 危险的重伤员区别出来迅速转运,该法包 括七项指标。
凡具有下述之一者即属首批转送对象
➢收缩压90,脉搏120,呼吸30或12 ➢头颈胸腹或腹股沟穿透伤 ➢意识丧失或意识水平很差 ➢腕或踝以上的创伤性截肢 ➢连枷胸 ➢有二处或二处以上的长骨骨折 ➢自46m以上高处坠落
意 识 嗜睡
3 4(5)
6
背部 挫伤
胸部
头、颈、腹
穿刺伤 钝伤、子弹伤
BP 60~100 BP60
呼吸困难 发绀
恍惚
半昏迷
BP 0 无呼吸困难
深昏迷
结果判断:
➢ 轻伤或中度伤≤9分 ➢ 重度伤10~16 分 ➢ 极重 ≥17分
注:现场急救人员可根据该指数有选择地将 总分10的送创伤中心或大医院
院前评分系统之二
➢轻度:1 ➢中度:2 ➢较重:3 ➢严重:4 ➢危重:5 ➢最危重:6 (存活可能性极小)
如在胸部创伤:
➢ 疼痛或胸壁强硬为1分 ➢ 单纯的胸骨或肋骨骨折为2分 ➢ 多发性肋骨骨折不伴呼吸障碍为3分 ➢ 胸壁软化为4分 ➢ 主动脉裂伤为5分
ISS
多发伤采用ISS评分,ISS评分是 根据AIS评分为基础,ISS将人体分 为6个损伤区域 。
APACHE II
APACHE II的结构
➢A项:急性生进评分项APS
APS=12项生理评分和+(15-GCS)
➢B项:年龄评分项 ➢C项:慢性健康评分项
APACHE II=A+B+C
APACHE II之A项 急性生理参数评分(APS)
生理参数 肛温
血压 心率 呼吸
A-aDO2 PaO2
动脉PH 值
早期由美国医学会、汽车安全委员 会制定的简略损伤标准(the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AIS), 本用于车祸,主要是根据医生对严重 度作主观的判断。
AIS
AIS是纯解剖评分,但它将各种损伤予 以数字化,每一损伤严重程度分为6级,对 单发伤采用AIS评分。
AIS
结果判断
0
无毛细血管充 盈或收缩压85
无自主呼吸
胸腹
均无触痛
胸或腹有压痛
连枷胸、板状 腹或深穿刺伤
运动
正常
(能按吩咐动作)
言语
正常
(对答切题)
只对疼痛刺激 有反应
言语错乱 语无论次
无反应
发音听不懂 或不能发音
每项按正常、轻度和重度分别记分为 2、1、0。总分9~10为轻伤,8~7为重伤, 6为极重。通过大宗伤员的分析,认为 以总分8作为转运标准。
APACHE II之C项
慢性健康评分项
五种慢性器官系统功能不全的标准为:
➢ 肝:肝硬化门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史;曾有 肝衰、肝性脑病
➢ 心血管:心功能4级
➢ 呼吸系统:限制性、阻塞性通气障碍;慢性低 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或依赖呼吸机等
➢ 肾:接受慢性透析者
➢ 免疫抑制状态: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化疗、 放疗、激素等全身抗感染力降低者
血清钠 血清钾 血肌酐
RBC压积
+4分 >41 >160 >180 >50 >500
>7.7 >180
>7 >3.5 >60
+3分 39- 40.9 130- 159 140- 179 35-
49 350-
499
7.6- 7.69 160- 179 6- 6.9 2- 3.4
WBC >40
HCO3-
分类之一
院前评分系统
院前评分系统
➢ 创伤指数(TI) ➢ 创伤计分(TS) ➢ 院前指数(PHI) ➢ 病伤严重指数(IISI) ➢ CRAMS评分
TS和CRAMS最为常用。1989年提出了 修正的创伤计分(RTS),取消了TS中 难以判断的呼吸幅度及毛细血管充盈度 的观察,简化了TS,增加了可靠性
结合医院内创伤评分对伤员预后进行评估, 预测死亡概率等。
具体内容
呼吸次数 呼吸幅度
收缩压
毛细血管 充盈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等级 分值
GCS
等级 分值
10~24 4 正常 1 90 4 正常 2 14~15 5
25~35 3 浅或 0 70~90 3 迟缓 1 11~13 4 困难
35 2
如伤员的Ps小于0.50,意味着伤情重存活可能性 小,Ps值率愈低存活机率愈小;Ps大于050则预测该 伤员可以存活。
ISS的计算
解剖部位 头颈部 面部 胸部 腹部 体表
损伤
最高值 平方值
脑挫裂伤 4
16
角膜撕裂 1
肺挫伤
3
9
腹膜后血肿 3
9
多处擦伤 1
ISS总分 =34
院内评分系统之二
APACHEII疾病严重度分类系统 ( The APACHEII severity of disease classification system)
>52 41- 51.9
+2分
110- 129 110- 139
200- 349
155- 159
1.5- 1.9 50- 50.9 20- 39.9
+1分 38.5-
38.9
25-34
0分 36- 38.4
70- 109 70- 109 12-24
+1分 34- 35.9
10-11
+2分 32- 33.9 50-69
➢ AIS98版结合了各创伤专科制定的OIS定级标准, 便于临床使用和研究
TRISS: ( Champion1984) 用TS、ISS、创伤类型及年龄四个因素的TRISS 法来测定伤员的项计算出严重创伤者生存概率 (probability of surival , PS),被普遍认为是 了解创伤流行病学、评定院前和院内救治质量的一种 较全面的客观方法。
➢<44:0分 ➢45-54:2分 ➢55-64:3分 ➢65-74:5分 ➢> 75:6分
APACHE II之C项
慢性健康评分项
列举了在行急诊手术、非急诊手术和选择 性手术时,能够给予加分的5个器官和系统的过 去慢性病史的标准。急诊手术及非手术较选择性 手术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给急诊或非手术者较 高的计分,即不能手术或急诊手术加5分,行选 择性手术时加2分 ➢面部 ➢胸部(包括胸椎) ➢腹部、盆腔 ➢四肢、骨盆 ➢体表
ISS
ISS评分计算方法
将全身6个分区中损伤最严重的三个 分区中各取一最高AIS值求各自平方之和
ISS=A2+B2+C2
ISS的分值范围为1-75,75分只可 见于二种情况: 有三个同部位AIS=5的损伤 有一 处AIS=6的损伤 (AIS=6的ISS值就可定为75)
具体内容
收缩压 分值 脉 搏 分值 呼 吸 分值 意 识 分值
100 0 51~119 0
正常 0 正常 0
86~100 1 75~85 2
≥120 50
3 费力或浅 3 模糊或 3 烦躁
5 10次/分 5 言语不 5
或需插管
能理解
0~74 5
注:此法使用方便但敏感性尚不足
院前评分系统之四
CRAMS法
50-69
6-9
+3分 30- 31.9
40-54
<200
7.5- 7.59 150- 154 5.5- 5.9
46- 49.9 15- 19.9 32- 40.9
>70 7.33-
7.49 130-
149 3.5-
5.4 0.6-
1.4
30- 45.9 3-14.9
61-70 3-3.4
22- 31.9
院前评分系统之五
创伤记分 (Trauma Score,简称TS)
由Champion等在1981年提出。根据收缩压、 呼吸次数、呼吸幅度、毛细血管充盈和格拉斯哥 昏迷分级法评定。
结果判断:五项分值相加总分1~16,分值愈 小伤情愈重。此法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一般 以总分作为重伤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的标准。 尤其在美国对此法伤了大量分析比较,认为如加 上受伤部位及致伤原因更为可靠。
预后能提供较高的估计价值 可信性高,不同人员对同一伤员相同的临床表
现进行严重度评分时得出相同结果或分值 独立性强,不受治疗的干预,同样损伤的伤员
其解剖评分相同 数据易获得,评分所需数据在常规记录中即可
获得,并易被医务人员掌握
ISS评分注意事项
➢ AIS只评定伤情本身而不评定损伤的后果 ➢ 不能因外伤死亡而将其AIS值定为6 ➢ 某一器官AIS值介于二者之间时,应取低值 ➢ 多处伤,失血量≥20%,只能将其列在损伤最
严重的器官中
➢ 饮洒、服药、气管插管等限制了GCS的应用, 故GCS不能作为脑伤后意识程度的唯一指标
➢ 每个ISS区取最大值存在不当,如肝、脾、胰 等多脏器严重损伤只算16分。
创伤评分
目的和意义
创伤作为青壮年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正 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创伤评分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